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572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pdf(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的风景。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秋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深秋时节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美景;秋天的雨从多角度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里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每一篇课文都有浓浓的秋意,无论是秋山、秋叶、秋雨还是秋天的声音,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认识 35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会写 39 个字,会写 29字词识写个词语。书写要规

2、范,做到横平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时注意执笔姿势。能用词语来形容四季的不同,主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语言积累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3 首古诗,背诵 秋天的雨 第 2 自然段。默写 山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阅读理解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听听,秋的声音,一边读一边想象;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同学们交流。借鉴课文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色。想象秋天的雨会把颜色分给谁,进行仿写。书面表达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能用日记记

3、录自己的生活。4 4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径、斜”等 10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 13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3 首古诗。默写山行。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背诵 3 首古诗,并能默写山行。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 课时第第 1 1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径、斜”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斜、霜”4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

4、诗山行。3通过注释或者图片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感受古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单元导读,“方法”引航单元导读,“方法”引航1对比第一单元,接受新变化。(1)课件出示第二单元篇章页,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2)聚焦单元导语。回顾内容组成:上面的语句提示的是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下面的语句提示的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目标。要求:每开始学习一个新单元,都要关注篇章页,也可以适当关注篇章页上的图片。2明确单元任务,揭示课题。默读篇章页上面部分的语句,说一说: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什么?(金秋时节)3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5、内容。(1)画出学习本单元课文的要求,交流:你认为“多种方法”是什么?(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只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2)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第 4 课,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学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从三年级开始,教材每个单元都编排了篇章页。关注、回顾篇章页的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有助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板块二板块二精讲研读,认识方法精讲研读,认识方法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 3 首古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来大声地读一读,猜一猜这 3 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秋。3师追问留疑

6、: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让我们到诗中去找找答案。先来学习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课件出示杜牧的简介。课件出示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后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有樊川文集。4读懂诗题。(1)板书“山行”。(2)齐读,理解“行”字。5读好诗文。(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3)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好停顿。课件出示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理解诗意。(1)师:读诗要边读边想,看

7、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请大家拿起笔来圈一圈。(2)交流圈画的词语。课件出示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共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3)出示一幅秋山幽径图,如果你行走在其中有何感受?围绕“远”“斜”,让学生说说诗人是不是在山中行走。评议哪个同学的回答吻合诗意,并说说理由。7朗读古诗,体会秋天的美好。8指名读,齐读。(1)出示枫林图和春花图,引导:哪幅图更美?你喜欢哪幅图?(2)师:秋风中枫叶仍精神抖擞地染红了山岭,你有何感想?(3)指名读后两句诗,齐读,读出画面感。这两句之间有什么关联?停车和枫叶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果关系)诗中哪个词语说明了这种关系?(重点学习“坐”)(4)

8、师:秋天美丽的景色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生机。(5)读诗句,想画面。(6)师:这次秋游中诗人的心情会是怎样的?9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运用借助注释、图片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人的心情。10配乐背诵。【设计意图】诗情是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出来的,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朗读,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古诗的大致意思。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后,借助注释并联系生活实际,辅助以形象的图片,想象画面,达到正确理解诗意诗情的效果,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和古人在情感上的交流。板块三板块三书写指导,拓展延伸书写指导,拓展延伸1教师范写

9、“寒、斜”,并指导学生书写。2学生自主书写其他生字。【设计意图】学生有了一定的书写能力,教师进行适当的分类范写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然后再进行练写并及时反馈评议,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写出规范的汉字。板书设计第第 2 2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赠、刘”等 8 个生字,会写“赠、刘”等 7 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背诵赠刘景文。3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解析诗题,知晓诗人解析诗题,知晓诗人1板书“赠刘景文”,指导书写“赠”“刘”。2齐读,理解“赠”,解题。3教师出示作者介绍。课件出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

10、文学家、书画家。板块二板块二读好诗文,读出韵味读好诗文,读出韵味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3结合学生的朗读,指导读好停顿。课件出示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板块三板块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师: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物,请大家拿起笔来圈一圈。2交流圈画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出示两幅图片,一幅为“夏季荷花盛开”的图片。学生观察夏季荷花,体会荷花的生机勃勃;一幅为“深秋荷叶衰败干枯”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秋之萧瑟。让学生说说哪幅图吻合诗意,并说

11、说理由。课件出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唐李商隐赠荷花(2)理解“尽”“擎雨盖”。(板书:借助图片和注释)朗读诗句,体会秋天荷花衰败、荷叶凋零的景象。指名读,齐读。(3)理解“菊残”“傲霜枝”。出示残菊图片,学生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师:秋风中残菊的花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课件出示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指名读,齐读,读出画面感。(4)理解“橙黄橘绿”。师:秋天所有丰收的景象,作者用了一个词概括,那就是橙黄橘绿。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运用前

12、面所学到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读诗句,想画面。师:诗题是“赠刘景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苏轼是想送给好友刘景文什么呢?(5)小结学法:我们刚才通过借助注释、借助图片等方法理解了诗句的大致意思。3运用所学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完整地说说整首诗的意思。4配乐背诵。板块四板块四背诵积累,书写指导背诵积累,书写指导1教师范写“残、橙”,并指导学生书写。2学生自主书写其他生字。3学生互相监督背诵。【设计意图】两首诗的教学策略基本是一样的,都是运用诵读和抓住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品读的途径来开展教学。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古诗的学习方法,再自主学习第二首古诗,这样不仅能强化本单元的语用训练点,更能

13、帮助学生迅速地掌握多种方法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切实地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板书设计第第 3 3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多音字“挑”,会给两个读音准确组词。会写“送、挑”2 个字。通过表演动作、看图片等方式理解这两个字的意思。用多种方式理解“萧萧、促织、篱落”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3体会诗人满怀乡愁的心境。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检查揭题,知晓作者检查揭题,知晓作者1检查揭题。(1)学生交流对诗题的理解。(2)理解课题中“书”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好诗题。2知晓作者。(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这首诗的作者,你了解多少?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课

14、件出示叶绍翁,南宋诗人,他擅长写七言绝句,还擅长写景抒情。他写的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所传诵。(3)齐读作者简介。【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当下的认知水平。读好诗题,补充作者的相关资料,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打下基础。板块二板块二初读古诗,学写生字初读古诗,学写生字1指名朗读古诗,随机正音并点评。2理解多音字“挑”:课件出示多音字的解释,请学生解释诗中“挑”字的意思,并联系多音字的解释读正确。课件出示挑(tio)水挑(tio)三拣四挑(tio)花挑(tio)战3 请学生说“促织”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关注注释。教师讲述关于“促织”的故事。课件出示秋天来了,蟋蟀叫得特别欢

15、,好像在对妇女们说:“冬天来了,冬天来了,你们快快织布准备过冬啦!”所以人们又把蟋蟀叫作促织。4学写字:诗中还有一个要求会写的字,谁来读好它?(送)谁来给它找找朋友?那在书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谁想提醒大家?现在请在学习单上认真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投影展示并评价)5齐读古诗:你们既能读准字音,又能写好生字,预习得真不错,现在,咱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生字词,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学法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通过讲述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块三板块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自读自悟,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2学生展示朗读并说说这样读诗的理由。3想把诗读得更好

16、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诗中,去品味语言,感受诗人的情感吧!画一画诗人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听:秋风看:梧叶、灯火【设计意图】以读为基础,明确读诗的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圈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圈画的习惯,同时也为进一步体会诗情打好基础。板块四板块四想象画面,品读诗句想象画面,品读诗句1学习前两句诗。(1)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透过这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2)交流,随机引导并指导朗读。(3)理解“萧萧”“动客情”并指导朗读。你和老师有同样的疑问,平常我们写风常用“呼呼”,而诗中用了“萧萧”,能否把它换成“呼呼”呢?对比着读一读

17、。课件出示呼呼梧叶送寒声。萧萧梧叶送寒声。你们觉得怎样?读出什么不同了吗?(后一句更能体现诗人凄凉、悲伤的心境)是啊,古人常用“萧萧”来表现秋天的凄涼。看,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中就这样写道课件出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说:当年,杜甫年老多病,流落他乡,登高望远看到了树叶随风飘落,长江水滚滚奔腾,他心生悲凉和孤独之情。诗人叶绍翁也正是通过“萧萧”一词表达了内心的这种情感。谁能读好这两句诗?评价并引导齐读。我们还可以从哪儿读出诗人的孤独之感?(江上秋风动客情)看来,你们已走进了诗人的内心。那这里的“客”指谁?(叶绍翁)诗人为何称自己为“客”呢?(因为他漂泊在外,不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在外

18、作客。这里的“客”可以解释为“客居他乡”。)(4)了解诗人的生活状况。旁白:是呀,诗人祖籍在福建,他隐居西湖湖畔已经很多年了。此时,他独自漫步湖畔,听到秋风萧萧作响,看到梧叶漫天飞舞,他思潮起伏。孩子们,你们说,他会想什么?学生想象并说话。是呀,正是这秋风萧萧、梧叶飘零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游子之心,他怎能不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板书:思亲念家)难怪诗人会说“江上秋风动客情”!(板书:情)(5)小结方法:看,诗人正是借助秋风、梧叶这些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正如学者王国维所说(齐读):“一切景语皆情语。”2学习后两句诗。(1)练习朗读,评价朗读。(指名

19、读并引读)(2)“知”在这里应该怎么解释?作者为何在这里用“知”字,而不用“见”字呢?为什么这两句诗不倒过来说呢?(3)引导解疑。灯下的儿童在捉蟋蟀,是作者看到的吗?(不是的,他并没有亲眼看到,只是看到了夜里篱笆下的灯火而猜想到的)所以,“知”在这里就应该解释为“料想、猜测”。作者是看到了灯火才引发了猜想。古人写诗,就是有趣,经常把话倒过来写,为的是读来更加朗朗上口。谁能用我们现在的说法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引导学生想象:看到灯火,诗人回忆起了自己的家人、家乡,此时的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交流。练习趣读。(通过指名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诗)(4)质疑:可是,为什么诗人在思

20、念家乡、倍感孤独时还要写挑促织这样有趣的事情呢?(5)指名交流感受并指导朗读。3小结并齐读古诗:诗人借助了萧萧梧叶、儿童挑促织等景象抒发了思乡之情,让我们融情于诗,一起读!(配乐读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呈现一“领”二“扶”三“放”的思路,先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想象画面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再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疑,边读边体会诗情。学法的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整个过程中不忘学法的小结,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慢慢悟出学习古诗的方法。古诗词犹如浩瀚的海洋、巨大的宝库,教学的重点应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21、才能自如地在诗词的海洋中汲取营养。板块五板块五回顾拓展,背诵积累回顾拓展,背诵积累1回忆古诗:我们学过哪些借景抒情的古诗,还记得吗?(静夜思)课件出示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李白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反馈)3拓展延伸:像这样借景抒情的诗句还有很多。课件出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教师总结:是的,这几句诗都是借助月亮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的。古人往往借助明月、柳树等景物来抒发情感,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借景抒情的古诗

22、,读一读,并体会体会。【设计意图】回顾拓展,给学生提供积累古诗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学生能学到用到,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1感悟美景,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精美的深秋图片,营造出浓郁的深秋氛围,让学生感受浓浓的秋意,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接着让学生借助图片、注释理解诗句,真正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在交流总结时,拓展了其他相关的古诗,创设了学习古诗的情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古诗的学习中去。2反复诵读,体会诗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23、和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整首诗的大意。3品词析句,整体感悟。小学三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感悟诗人的情感。然而因为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难以知晓,所以在教学中我会简介每首诗的作者,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并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真正进入情境,进行感悟。5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目标1认识“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 个词

24、语。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教学重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第第 1 1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15 个词语。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

25、子,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出示实物,导入新课1出示梧桐树的叶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片叶子像什么吗?课件出示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2是呀,在作家张秋生的眼中,这梧桐树叶就像是金色的小巴掌。(板书:金色巴掌)那铺满这样的叶子的水泥道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设计意图】由实物引出本课内容,唤起学生的共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板块二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26、子。2指名朗读课文,指导读准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水洼(w)脚印(yn)凌(ln)乱增(zn)添棕(zn)色雨靴(xu)排列规则杂乱迟到(1)指名读第 14 自然段,齐读短语“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理解“洼”的意思。(2)指名朗读第 56 自然段,指名朗读并齐读“湿漉漉的水泥道”“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指导读准“印”的前鼻音。(3)指名朗读第 7 自然段,齐读“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指名朗读“凌乱、增添”,指导读准“凌、增”的后鼻音。(4)指名朗读第 811 自然段,齐读短语“棕红色的小雨靴”。3再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

27、我”在上学路上观察了哪些景物,边读边圈出词语。(生交流,师相机板书)预设: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法国梧桐树的落叶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进行整体感知。【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自读课文,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时,注重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同桌合作交流、互相检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在重点点拨时,通过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形近字比较等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板块三理解词语,读懂课文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你不懂?找一找不理解的词语,把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自己有什么好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和同学交流交流。2生汇报、交流自己不懂的词语,体会句子描写的优美景色,重点点

28、拨以下句子中的词语。课件出示啊!多么明朗的天空。点拨:引导学生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出示晴朗的天空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什么是“明朗”。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读句子。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点拨:“熨帖”可以联系上文“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及本段中的“平展”来理解,意思就是与水泥道贴合得很紧密。课件出示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上文“排列得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同时,请学生用“凌乱”的反义词“整齐”来理解“凌乱”,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好在哪儿。3小结:理解词语

29、的方法是多样的。课件出示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找近义词等方法来理解词语。4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设计意图】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借助课文插图等方法。理解这些难懂的词语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板块四板块四观察示范,指导写字观察示范,指导写字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口头给这些字组词。课件出示铺泥晶院墙印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3学生汇报交流认为难写的字,教师重点点拨。课件出示铺: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甫”不要少写一点。印:不要忘了左边的横;右边是“卩”,

30、不是“阝”。4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5投影展示,师生评价。6出示词语,指名读。课件出示铺满水泥亮晶晶院墙脚印7练习书写词语。8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设计意图】经历观察、交流、示范、临写的过程,指导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第第 2 2 课时课时课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秋天的水泥道的美丽。2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者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抽读词语卡片。课件出示水洼脚印凌乱增添棕色雨靴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谁愿意说一说那条水泥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1、3过渡:那是一条多么美丽的路哇!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跟随作者的笔墨去欣赏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设计意图】由复习词语导入,检测学生对生词的掌握。同时,回顾水泥道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然迁移到新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板块二板块二诵读感悟,品析语言诵读感悟,品析语言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件出示画出描写水泥道的相关句子,仔细读一读,看看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美。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1)引导学生抓住“潮湿”“亮晶晶”“一角小小的蓝天”来谈自己发现的美。(2)读着这句话,你眼前仿佛出

32、现了怎样的画面?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3)指导朗读。4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1)引导学生抓住“彩色”“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等词语体会水泥道的美。(2)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3)作者把水泥道比作什么?(作者把水泥道比作地毯)课件出示水泥道像()的地毯。引导学生从这段话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块地毯,并试着读出这块地毯的特点。课件出示这是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地毯;这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地毯;这是一块能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地毯(4)指导朗读。作者把

33、铺满了落叶的水泥道比作彩色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使普通的水泥道充满了美感!指名学生朗读,提示朗读时语速可以稍慢些,突出“印着落叶图案”“闪闪发光”“很远很远”等词语。5品析重点句。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1)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住“熨帖地”“平展地”“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来体会这种自然美。)(2)课件出示水泥道上铺满梧桐树的落叶的图片并配乐,请学生欣赏。(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怎样的感受?(4)配乐指导朗读。朗读时语速可

34、以稍慢些,感受落叶排列的自然之美。6读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升华美的感受。(1)出示课件,在音乐中教师进行引读。(2)引读:一夜秋风,一夜秋雨。第二天,天开始放晴了,你看(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出示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3)是呀,那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出示课件,指名读)课件出示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4)多么美的一块地毯哪!仔细一瞧(出示课件,齐读)课件出示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

35、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7过渡:多么美的水泥道哇!看到这条水泥道,作者的心情怎样呢?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呢?课件出示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谈体会。预设:从“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喜爱眼前的美景,不忍心破坏眼前的美。从“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可以感受到作者喜爱那铺在路上的梧桐树叶。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快乐。(2)作者把自己穿的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36、?(作者把那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了两只棕红色的小鸟,更能表现自己对美景的喜爱。)(3)指导朗读。8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1)多么美的景色!多么美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结构也很美,聪明的你是否发现了呢?(2)课件出示开头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课件出示开头: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天开始放晴了。结尾: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3)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4)小结:像这样,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处又写到了,这种方法就叫作首尾照应。这种写法使文章充满诗意,结构严谨,突出了作者对门前水泥道的喜爱之情。9 总结。就像罗丹所说:“对于我

37、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条普通的水泥道,在这些落叶的装扮下变得更美。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发现这些美,并且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们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美。这体现了观察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呀!请你再读一读自己找到的描写水泥道的句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到描写水泥道的句子,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个别读、图文结合读、教师引读等多种方法,感受水泥道之美,感受语言之美。同时,关注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引导学生发现结构之美。引用罗丹的话作为总结,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板块三板块三赏析名篇,读写结合赏析名篇,读写结合1有一些作家就特别善于

38、观察、发现,用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所见,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吧。2自由读“阅读链接”中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的片段,想一想:作者在路上都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很有趣?3学生汇报交流。4过渡:把自己在路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5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6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7教师点评学生写的话。8总结: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捕捉美,能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能用自己的文字来记录美。9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多读几遍。【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在课文及“阅读链接”内容的引领

39、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笔去写一写路上美丽的景色。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板块四板块四作业设计,拓展积累作业设计,拓展积累1找一找:走进大自然去观察,你从哪里找到了秋天的美?可以选取相关的事物留作纪念。2画一画:可以动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3写一写:为自己的画配上几句话,描写画面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观察美景,欣赏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启发学生有感而发,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发现的美。板书设计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作业设计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要想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就要有教学的预设。学

40、生大多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理解新鲜的词语,如,会用近义词“晴朗”来理解“明朗”。但是,只有借助多种方法,依附文本,灵活运用方法,才能理解难懂的词语,学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发现文字之美。课文的语言十分优美,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品析重点句子,在对喜欢的句子多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形成画面感,体会到语言描写的魅力,为仿写做好铺垫。6 6秋天的雨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认识“钥、匙”等 10 个生字,会写“盒、颜”等 13 个字,会写“清凉、留意”等 14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2 自然段。3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4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

41、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教学重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2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 课时第第 1 1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秋天。2自己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要写的字。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激趣导入:前面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你是如何知道秋天来了的?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出示两幅秋景图。课件出示2这节

42、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秋天的雨。【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学伊始,引导学生与课题进行对话,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在自由表达的前提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板块二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读通顺。点学生领读。让学生指出没读准的字音,教师正音。2读完课文你脑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重点突出一个情景。3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梳理出全文写了秋天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4这些句子在段落中的什么位置?它们在段落中起什么

43、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体会段落的特点。5学生体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尝试仿写这样的句子。6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说说喜欢它的理由。【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秋天的雨有一个初步感受。结合对课文构段方式的掌握,学生能从一个全新视角初步领略课文中不一样的秋雨。板块三板块三用心朗读,感知文本用心朗读,感知文本1导入:快来朗读课文,感受秋雨带来的多彩世界吧!2朗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感受秋雨的特点。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来?(读得舒缓一点儿

44、,要用欣赏、赞美的语气读)3自由朗读第 24 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雨带来了什么,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1)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课件出示秋天的雨:五彩缤纷的颜料盒;非常好闻的气味;吹起了小喇叭。(2)你最喜欢哪一个自然段?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4朗读课文第 2 自然段,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边读边想象银杏叶的美丽,读出动感。读好第 2 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5带着想象力读好第 3 自然段,感受秋雨带来的香甜。带着想象力读好第 4 自然段,试着读出小动物们的可爱。6秋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你听到它的声音了吗?动植物听到秋雨的声音有什么表现呢?大声朗读出来吧!7出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45、课件出示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读出丰收的喜悦和小朋友的欢乐。【设计意图】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途径,也是对文本的音韵美、形象美、内涵美等多个方面进行整体欣赏、品味的过程。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进行诵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透过文本的语言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传达美,陶冶心灵,培养审美情趣。板块四板块四巩固基础,指导书写巩固基础,指导书写1再读课文,圈出文中不了解的词语,汇总并认读。2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的?大家交流。3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课件出示盒颜料票争仙闻勾紧洞油曲丰钥匙温柔留意炎热邮票凉爽橙红你挤我碰频频勾住指导学生观察写法,

46、板书笔顺。重点学习“票、颜、争”的写法,注意笔顺和结构。强调“票”的上面不要写成“西”,“颜”的三撇不要写少了,“争”字要注意横画出头。4学生临写汉字。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汉字圈出来。【设计意图】先熟悉课文,再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写字,让学生主动去尝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第第 2 2 课时课时课时目标1能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并能讲出喜欢的理由。2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能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写句子。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板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复习字词,

47、读一读文中藏有生字的词语。2秋天的雨像什么?是什么?3如果说秋天是一个花园,那么你认为打开秋天大门的钥匙是什么?【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并从上一节课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板块二板块二精读课文,随文入景精读课文,随文入景1抓重点。(1)为什么把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句)说一说秋雨和钥匙有什么相似之处。(2)自由朗读第 24 自然段,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画出表现主要内容的句子。学习寻找中心句,了解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的写法,说一说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安排内容的

48、。2赏美景。(1)说说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秋雨带来的五彩缤纷。课件出示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多彩的菊花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作者用了一个成语“五彩缤纷”来描绘秋天绚丽多彩的美丽景象,这个成语的近义词还有“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等。(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找近义词理解词语)(2)品一品优美的比喻句。你觉得秋雨还会把五彩缤纷的颜色给谁?仿照课文说一说。课件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学生仿写句子。(3)说说你认为哪个句子特别生动。教师提示学生从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来谈。比喻:把银杏树叶比作小扇子,把枫叶比作

49、一枚邮票,把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拟人:橘子、柿子“你挤我碰”,美丽的菊花“频频点头”。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文章增色许多。3闻香味。走在这秋天里,我们看见了许多美景,这些五彩缤纷的景象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的小鼻子也在感受美好的秋天。课件出示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1)我们的小鼻子感受到了什么气味?预设:香甜的气味,丰收的香气。感受“藏、躲、勾”三个字表现的拟人效果。(2)如果你走在田野里、果园里、公园里你的小鼻子会感受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4听雨声。(1)找

50、出第 4 自然段的总起句(中心句)。课件出示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说说这句话告诉你什么信息。(2)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述的?预设:先写动物,后写植物的变化。描写动物时,安排了小松鼠、小青蛙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动物;写植物时,安排了松柏、杨树和柳树。课文重点描写了这些事物的变化。(3)秋天的雨,挺会关心人的,它跟好朋友都说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自由表达。预设秋天的雨,它告诉小松鼠:“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趁着天气还温暖,赶紧储存些粮食吧!”5品美文。(1)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