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4959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118 大小:15.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1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身体健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在上级医师的带领、指导下,进行临床能力训练,达到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 个三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6

2、、身心健康。二、专业设置1、内科学(传染病、风湿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血液病、心血管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肾病)2、外科学(神经外科、骨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心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3、儿科学(小儿内科、小儿外科)4、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5、麻醉学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放射医学、超声医学、临床核医学、实验核医学)7、神经病学8、中西医结合临床9、妇产科学(妇 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医学)10、皮肤病与性病学11、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2、急诊医学13、耳鼻咽喉科学14、临床检验诊断学15、眼科学16、肿瘤学17、老年医学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2 年,学习年限2-3年。

3、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学习年限2-5年。四、学分要求应修总学分24分,基础性课程不少于16学分,实践性课程不少于8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1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五、课程设置(-)基础性课程1、学位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医学英语(必修):3学分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1)专业必修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3学分)可采取以下形式之一: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2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自主命题、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决定。专题讲座(I)(3学分):学生参加本专业领域的专题讲座并主讲3-5次

4、,由导师或导师评定小组评定成绩。(2)专业选修课基础选修课;专业外语(2学分);专题讲座(II)(2学分):学生参加相关专业组织的专题讲座,不少于10次,由带教老师进行考核。3、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二)专业实践课(临床实践阶段):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是临床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加强临床实践阶段的管理与考核,临床实践阶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其中二级学科内各专业为临床实践必修课,相关科室轮转为临床实践选修课。实践必修课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3学分;实践选修课一般

5、不少于2门,每 门2学分。实践课成绩2 70分为合格。临床实践阶段为二级学科临床基础培训,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掌握二级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时间为1.5年。本阶段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训为主,兼顾相关科室,内、外科主要在本学科内(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轮训。具体安排原则为:二级 学 科(不含内、外科)所属的研究生,在本专业所属的二级学科内各研究方向和相近相关学科轮转学习不少于1 2个月,在导师所从事的专业及研究方向内学习工作6个 月(轮转时间的安排,可根据各专业和各教学单位情况而定,以下同),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课学习以及论文撰写和答辩工作;内、外科所属三级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分别在内

6、、外科所属的三级学科内(本专业除外)轮转学习不少于9个 月(轮转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每个三级学科轮转时间2-3个月),在导师所从事三级学科内的各专业组学习工作不少于6个月。在研究生轮转期间,实行科室领导负责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掌握轮转各专科的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法;掌握门、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处理技术,学会接诊病人及门诊病历书写并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进行临床能力的训练,管理床位5-8张,并在每个专业轮训结束后进行轮转考试。六、考核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考核制度:1、轮转

7、考核:每转完一个科室,由科室指导小组对研究生临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医德医风以及轮转工作量进行考核,给予实践课成绩,并认真填写轮转手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阶段考核和毕业考核,并应适当延长转科时间,进行补考。2、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合并进行,由医学院与教学医院共同组织。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专业课、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其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按二级学科命题,主要考核研究生的临床技能规范性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七、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开题:第3学 期(10-11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能力训练中,通过阅读文献、写文献综述,掌握选题思路方法,学会收集

8、资料、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通过专业课和临床能力考核,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研究生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占用临床训练时间。1、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类型为病历分析报告(含文献综述)。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际经验为主。3)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10000字2、预答辩:论文结束后进行公开预答辩(在提交学位申请前1月完成),预答辩必须制定严格要求(包括时间和程序,建议与答辩相同程序),认真进行原始材料审核,制定统一审核表,由导师及专家进行审核并备案。八、毕业

9、与学位授予(一)考核: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通过轮转考核、阶段考核与毕业考核,否则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二)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参加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否则不允许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实践、学位论文等规定的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证书。内科学一.课程设置(-)

10、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同培养方案总则。2.学位基础课: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医学院统一授课。3.学位专业课(二级学科):内科学参考书及文献: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传染病)论著1.实用内科学 陈瀛珠主编2.传染病学 王季午主编3.实用传染病学 李梦东主编4.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彭文伟主编5.肝炎学大全 叶维法主编6.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骆抗先主编7.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陈诗书主编8.PCR技术实验指南 黄培堂等译9.分子克隆期刊a)中华医学杂志b)中华传染病学杂志c)中华实验与临床病毒学杂志d)中华肝脏病学杂志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风湿病

11、)论著1、风湿病学 蒋明主编2、临床风湿病学 张及峰主编3、实用内科学4、临床免疫学 裘法祖主编5、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金伯泉6.RHEUMATOLOGY(John H Klippel 2000)7.Textbook of Rheumatology(William N Kelley 1997)8.Oxford Textbook of Rheamatology(Maddison 1997)9.Immunology of Rheamatic disease(Sudhir Gupta 2000)10.Textbook of the Autoimmane disease(Robert G Lahita

12、2000)期刊1.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中华内科学杂志3.中国免疫学杂志4.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5.中国临床免疫学杂志6.Arthritis&Rheumatism7.Rheamatology8.Rheamatic Diseases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9.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0.The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1.Immunology12.Molecular Immunology13.Clinical&Experimental Immunology14.Science15.Lancet附:

13、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呼吸系病)论著1.呼 吸病 学 朱 元 珏 主 编2.实用内科学陈激珠主编3.肺 脏 病 学 萨 藤 三 主 编4.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俞森洋主编5.X 线诊断学(第册胸部)宋独山主编6 .胸部颈面部C T 周康荣主编7 .肺功能测定原理与临床应用穆魁津主编8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朱蕾主编9 .实用抗菌药物学 戴自英主编1 0 .临床药理学 李家泰主编1 1 .F i s h m a n s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s a n d d i s o r d e r s,3 d1 2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

14、三版1 3 .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鄂征主编1 4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卢圣栋主编期刊1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中华内科杂志3 .中华医科杂志4 .中华医学杂志5 .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杂志6 .国外医学呼吸系分册7 .S c i e n c e8 .L a n c e t9 .N a t u r e1 0 .C h e s t1 1 .T h o r a x1 2 .A m J R e s p i r C e l l M o l B i o l1 3 .A m J R e s p i r C r i t C a r e M e d1 4 .C a n c e r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

15、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内分泌与代谢病)论著1 .临床内分泌学2 .实用内分泌学3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内分泌、代谢分册)4 .W i l l i a m s T e x t b o o k o f E n d o i r i n o l o gy5.分子克隆实验指南期刊1.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中国糖尿病杂志3.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4.中华医学杂志5.Lancet6.Diabetes7.Thyroid8.Diabetiyia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肾病)论著1、实用肾脏病学2、临床肾脏病学3、新编肾脏病学4、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肾脏病学分册)期刊1、中华肾脏病杂志2、中华医

16、学杂志3、中华内科杂志4、国外医学(泌尿分册)5、肾脏病学(英文版)edited by Barry M.Brenner6、透析与移植(英文版)edited by Barry M.Brenner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消化系病)论著1.实用内科学(上、下)陈潮珠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江绍基胃肠病学萧树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临床消化病学姚希贤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消化内镜诊疗图谱于中麟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刘丹阳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脂肪肝范建高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现代胃肠病学高级进修教程王兴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20018.感染性腹泻病聂青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范学工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 0.胃肠病学3th郑芝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肝脏病学梁扩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2.现代胃肠病学(上、下)潘国宗科学出版社19981 3.消化内镜学李益农科学出版社19951 4.细胞信息与调控刘景生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5.细胞实验指导(上、下)莫培堂译 科学出版社200116.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卢圣栋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7.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 鄂征 北京出版社 199518.现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林学颜 科学出版社 199919.Gastr

18、ointestinal Emergencies.Mark B.Taylor 2nd edition 199720.Gastroenterology.5lh edition Bockus.199521.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James H G.199622.Gastrointestional and Liver disease.6th edition.Sleisenger 200123.Viral Hepatitis.2nd edition.Arie J Z.20014 .专题讲座(I ):本学科组织,题目附后。5

19、 .实践必修课:必选课程:内科学临床实践。其余课程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二)选修课程:1 .专业基础选修课: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医学院统一授课。2 .专业外语:导师组组织授课。3 .专题讲座(I I):(同上)4 .实践选修课: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修。二、临床能力训练内科学专业二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要求(一)理论知识1.掌握(1)内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力求有扎实的内科学基础。(2)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3)内科各系统典型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以及腹痛、黄疸、发热、贫血、咯血、呕血等症状的鉴别诊断。(4)内科一般急症的诊断和急救处理原则,如休克、消化道大出

20、血、大咯血、急性心衰、呼吸衰竭、气胸、DIC等。2.了解内科学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临床技能1.能全面、系统、准确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规范,及时完成日常临床工作记录,病历书写应达到正规合格的要求。2.能较熟练阅读内科常见病的X 线平片、CT、MRI等。3.掌握内科常见诊疗操作,如骨穿、腰穿、胸穿、腹穿、心电图操作等。4.熟悉(1)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心肺复苏技术和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体外心脏按摩术、心脏电复律、人工呼吸、呼吸机监测、心电监护、药物复苏技术等。5.了解各种常用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特殊X 线造影技术,掌握其检查指征和临床意义。6.能胜任临床带教及辅导实习医师

21、。(三)必须在内科学所含的各三级学科中进行轮转。内科学(传染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传染病基本特征、诊断和治疗的特殊性。(2)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包括法定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和常见的乙类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 I D S)、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炭疽、医院内感染等。(3)各型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2.熟悉(1)常用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2)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3)感染性休克及其急救、防治原则。(4)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及管理原则。

22、(5)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斑疹伤寒、恙虫病、钩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败血症、疟疾等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原则。(6)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3.了解(1)囊虫病、血吸虫病。(2)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临床技能1 .掌握腹穿、胸穿、腰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2 .熟悉重型肝炎、重症出血热和暴发型流脑的抢救措施。3 .了解肝穿刺活检、病毒性肝炎有关病毒标志检查的基本操作。(三)轮转科室: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2-3个月,轮转时间先后由导师组具体安排。内科学(风湿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风湿病学及其相关的免疫学的理论知识并了解其遗

23、传学、流行病学理论知识。(2)最常见的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3)本系统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与免疫相关药物)的药理和用药原则。2.熟悉(1)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及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2)痛风,骨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治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1)肌肉与关节的检查方法。(2)骨关节影像诊断方法。2.熟悉(1)自身抗体如ANA、抗ENA、类风湿因子、HLA-B27,抗磷脂抗体、ANCA等检测原理及临床意义。(2)关节穿刺、关节液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4、三)轮转科室:肾内科、血液病科、皮肤病与性病科、神经内科、骨外科、心脏外科、IC U,具体轮转安排由导师组决定。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内分泌系统各腺体的结构,激素的生化与分泌调节。(2)常见病(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与低减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3)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昏迷)及常见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制及诊治原则。(5)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2 .熟悉(1)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与治疗。(2)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倍细胞瘤的诊治原则。(3)肢端肥大症和泌

25、乳素瘤诊断治疗原则。(4)骨代谢性疾病。(5)脂代谢紊乱。(6)肥胖症。3 .了解其他较少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处理。(2)对内分泌常见疾病的影像检查(X线、C T、MRL核医学、B超等)具有正确阅读和分辨的能力。(3)各种激素测定的正常值和各种常用的内分泌功能试验的结果判断。(三)轮转科室:心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影像科,具体轮转安排由导师组决定。内科学(血液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骨髓及其他造血器官的生理功能;血细胞生成及造血的调节;常见血液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1)贫血

26、:各类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溶贫的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2)白血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各型组织化学染色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慢性粒细胞性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3)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凝血机制异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4)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等的应用。(5)血液病急症处理(如急性溶血,DIC的治疗)。2.熟悉(1)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和分类;临

27、床分期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疗和化疗的适应证及治疗新进展。(2)成分输血的指征及输血反应的处理。(3)免疫异常对血液病的影响。3.了解(1)血液病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2)干细胞移植的种类及适应证。(3)干扰素及血浆置换技术的应用。(4)其他疾病(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血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二)临床技能掌握(1)骨髓穿刺术(骼骨)、活检技术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2)正常血细胞及骨髓细胞形态特征及血常规报告的分析。(3)分析骨髓象、凝血象及溶血象的各种报告单所需的基础知识及技巧。(三)轮转科室:心脏内科、呼吸科、消化科

28、各3 个月,轮转时间先后由导师组具体安排。内科学(消化系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消化系统解剖与生理功能。(2)消化系统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3)慢性胃炎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4)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5)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炎及溃疡的关系。(6)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表现及并发症的诊断处理。(7)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产生机制诱发因素及处理。(8)腹水形成的原因、实验室检查的特点、鉴别方法及处理。(9)重症和轻症急性胰腺炎的区别及处理。(10)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11)黄疸的发生机制与鉴别诊断。(12)肝癌、胃

29、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13)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14)功能性胃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2.熟悉(1)组胺氏 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的药理及临床作用。(2)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要点及抗炎和免疫抑制剂治疗。(3)肠结核与克罗恩病的鉴别。(4)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3.了解(1)慢性腹泻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2)慢性腹痛的病理生理及常见病因。(-)临床技能1.掌握(1)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及胃液分析。(2)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紧急处理、三腔管使用的禁忌证、适应证及常规操作方法。(3)能正确阅读消化系统常见病的X线检查及腹部CT、MRI的分析。2

30、.熟悉胃镜、结肠镜检查,腹部超声检查。3.了解PCR(E u s),肝活体穿刺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腹水同输,电土结肠镜、腹腔镜等检测手段。(三)轮转科室:心脏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各2-3个月。轮转时间由导师组具体安排。内科学(呼吸系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2)常规肺功能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3)抗生素、平喘、祛痰药物、抗癌药物的基本药理知识及临床应用原则。(4)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癌、气胸、肺心病等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临床

31、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5)支气管哮喘的规范治疗方法及重症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6)呼吸功能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抢救措施。2.熟悉(1)咯血的处理、大咯血抢救。(2)肺癌的化疗方案。3.了解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纵隔肿瘤、结节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疾病的肺部表现及诊治。(二)临床技能1.掌握(1)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判断及临床意义。(2)呼吸机的初步调节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3)胸腔穿刺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4)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5)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6)能正确阅读常见病的典型X 线胸片及胸部CT片。2.熟悉气胸箱的装

32、置及应用和负压吸引的装置。3.了解(1)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方法。(2)胸膜活检术、肺活检术和胸膜闭式引流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结果分析。(三)轮转科室:心脏内科、风湿病科、ICU、肾病科、消化内科、影像科、胸外科、麻醉科,具体安排由导师组决定。内科学(心血管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分类和预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2)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3)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4)心脏瓣膜

33、病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5)冠心病分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判断。(6)强心、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溶栓药、降压药以及扩血管药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2.熟悉(1)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心包病和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2)人工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心血管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二)临床技能1.掌握(1)心电图检查的操作,对常见疾病心电图的分析诊断以及心脏监护。(2)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室性心动过速及心脏骤停的诊断、治疗和抢救

34、措施。2.熟悉(1)心脏超声检查和结果分析。(2)心脏电复律,电除颤。(3)静脉压测定。(4)心包穿刺术。3.了解(1)临时起搏器安放。(2)心导管检查、造影术和血流动力学监测。(3)心内电生理检查和起搏器故障处理。(4)介入性治疗,如心脏永久起搏术、射频消融术、PTCA术和其他介入治疗技术。(三)轮转科室:内分泌科、心外科、血液病科各3个月,轮转时间先后由导师组安排。内科学(肾病)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尿、蛋白尿,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2.熟悉(1)不同疾病不同时期

35、治疗方法的选择。(2)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预后、诊断方法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治疗方法。(3)肾小管疾病的诊断方法、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4)各种透析疗法的应用,适应证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5)肾性高血压的诊断治疗。3.了解(1)免疫系统调节异常与肾病关系。(2)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如SLE、DN、H N等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二)临床技能1.掌握肾功能检查、尿液(含尿量)常规的正规检验及结果分析(含理化性质)。2.熟悉肾脏疾病的X线、B超等影像学诊断技术。3.了解肾活检技术及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三)轮转科室:心脏内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科2-

36、3个月。轮转时间由导师组具体安排。附:内科学专业专题讲座题目 风湿病专业1.风湿病的历史、现状和未来2.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进展3.特殊类风湿关节炎亚型的诊断与治疗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5.狼疮肾病的诊疗进展6.硬皮病肾危象7.干燥综合症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8.强直性脊柱炎生物治疗进展9.MRI在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10.炎性肌病的分类诊断进展11.包涵体肌炎的诊治研究12.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学研究13.血管炎的分类诊断的现代观点14.沙利度胺-个“老药新用”的经典回顾15.狼疮妊娠与治疗16.莱姆病从个案说开去17.Rhupus类风湿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叠综合症18.混合性结缔组

37、织病的演变与漂移19.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基础叮进展20.骨性关节炎“炎性与非炎性”的争鸣21.抗磷脂综合症的分类与追踪22.白塞病的抗体学研究进展23.年轻巨细胞动脉炎的诊断流程24.成人Still病的实验室诊断治疗进展25.风湿病抗体谱的生物学研究 心血管病专业1.先心病介入治疗2.心脏骤停的抢救3.非 ST段抬高记性冠脉综合症的诊疗进展4.硝酸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5.起搏器的临床应用6.AHA/ACC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处理指南7.阵发性室上速8.心房颤动9.脂质代谢异常的诊治10.心脏骤停心肺复苏1L房颤的射频消融12.交感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疾病13.心率衰竭的治疗进展14.血脂与冠心病15.动

38、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16.血脂治疗防治指南17.宽 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与处理18.心肌病的诊疗进展19.心肌梗死的治疗20.心源性休克21.心力衰竭防治指南22.代谢综合征的诊治23.绝经后妇女冠心病特点24.冠心病介入治疗25.瓣膜病介入治疗26.IABP的临床应用27.遗传性心律失常 血液病专业1.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及进展2.急性白血病的治疗3.造血干细胞移植4.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5.ITP的治疗6.C ui的治疗7.淋巴瘤的治疗及进展8.血友病的诊断与治疗9.血检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TP)10.缺铁性贫血 消化病专业1 .慢性胃炎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现状2.小肠出血的

39、诊治3.人工肝的临床应用4.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诊断与治疗5.克罗恩病6.实时三维超声照影评估肝癌治疗效果7.肝癌射频治疗的新进展8.消化内镜新技术的临床应用9.酒精性肝病的诊治进展10.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11.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进展12.重症胰腺炎的诊治进展13.胰腺癌的早期诊断14.酸相关性疾病的现状与对策15.肠易激综合征16.消化性溃疡17.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18.慢性便秘的诊治指南及用药认识19.GERD的诊治进展20.胶囊内镜的临床应用21.结肠癌的内科诊治进展22.肝硬化治疗的思考23.胃肠动力技术简介24.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进展25.激光共聚焦内镜的临床应用26.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

40、疗 呼吸内科专业1、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2、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标准及病情评价标准3、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4、肺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及其评价5、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6、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7、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8、抗结核药物的应用9、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0、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11、肺间质疾病的鉴别诊断12、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13、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1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X 线表现1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16、气胸的诊断及分类17、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得诊断18、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19、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0、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21、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22

41、、肺脓肿的治疗23、COPD的分级2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原则25、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功能比较26、肺结核的分类27、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严重程度分级及分期28、支气管哮喘的分期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 内分泌专业1、内分泌代谢病的现代与未来2、糖尿病饮食与运动治疗3、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进展4、胰岛素应用新进展5、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6、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治疗进展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进展8、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进展9、Graves病的诊治进展10、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1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治12、内分泌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3、库欣综合征的诊治进展1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42、的诊治15、低钾血症的鉴别诊断16、垂体瘤的表现与诊断17、身材矮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8、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19、骨质疏松症的现代诊断与治疗20、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与处理21、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22、多饮多尿的鉴别诊断 肾脏病学专业1.肾脏疾病的现代与未来2.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诊断3.肾小球疾病免疫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4.蛋白尿的分类及发生机制5.肾穿刺活组织检查6.急进性肾小球肾炎7.肾病综合征8.IgA肾病9.肾小球疾病免疫治疗的国际新进展1 0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最新研究11.多发性骨髓瘤肾病12.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3.系统性小血管炎的最新进展14.狼疮性肾炎的国际新进展1

43、5.尿路感染16.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性骨病17.肾脏病与高血压18.肾性贫血治疗19.急性肾功能衰竭20.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21.血液透析22.腹膜透析23.人工生物肾的最新研究成果 传染病学专业感染与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概念2.特异性免疫概念: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免疫与组织损伤机制4.免疫接种原理及需解决的问题乙型病毒性肝炎1.乙肝病毒分子结构及生物特性2.抗病毒理论与方法3.耐药原理及对策4.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1.丙肝病毒分子结构及生物活性2.丙肝的流行概况及自然病史3.丙肝的肝外损伤4.抗病毒治疗及展望原发性肝癌1.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技术2.原发性肝癌的非

44、手术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性腹泻的细菌因素新发传染病对人类的挑战1.艾滋病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附:原因不明肺炎的概念及管理1.人禽流感2.手足口病3.甲型H1N1流感4.人无形体病一.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同培养方案总则。外科学2.学位基础课: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医学院统一授课。3.学位专业课(二级学科):外科学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论著1.黄家驷外科学(第 六 版)人 民卫生出版社2.实用普通外科 李兆亭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3.克氏外科学王德炳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4.器官移植学 夏穗生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5.手术学全集 黎介寿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6.腹

45、部外科实践 吴咸中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7.临床解剖学丛书 韩水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腹部外科临床解剖学图谱 刘树伟主编山东科技出版社 临 床 体 部C T诊断学 李果真主编人 民卫生出版社10.现代肿瘤学 汤钊猷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H.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与免疫治疗 李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 2 肿瘤病理学 刘复生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3.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芦圣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 4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5.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6.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 林万明主编人 民军医出版社18.期刊 腹腔镜手术彩色图谱 胡三元主编 腹腔镜外科学

46、胡三元主译1.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2,中华外科杂志3.中华实验外科杂志4.中华普通外科杂志5.中国实用外科杂志6.癌症7.国外医学外科分册8.腹腔镜外科杂志9.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Surgery10.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Hepatology11.Surg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2.中华小儿外科学杂志13.Ooumal of Pediatric Surgery14.中华骨科杂志15.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6.中华整形外科杂志17.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8.Plastic a

47、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19.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Journal of Neurosurgery21.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2.Gournal of Urology)2 3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24.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5.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26.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4.专题讲座(I):本学科组织,题目附后。5.实践必修课:必选课程:外科学临床实践。其余课程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二)选修课程:1.专业基础选修课:根据需

48、要从课程列表中选择,医学院统一授课。2.专业外语:导师组组织授课。3.专题讲座(I I):(同上)4.实践选修课:根据需要从课程列表中选修。二、临床能力训练外科学二级学科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要求(-)理论知识1.掌握(1)外科总论知识(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休克、创伤、外科感染、心肺复苏、外科营养等)。(2)急诊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2.了解现代外科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临床技能1.掌握(1)外科常见诊断治疗操作技术,如缝合换药、静脉切开、中心静脉压测量、针吸活检、切除活检、胸腹腔穿刺等。(2)术前准备、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开腹术、开胸术、胸

49、腹腔引流术、气管插管术、体表良性肿瘤切除术、急诊清创术、骨折外固定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补术。(3)本专业的影像诊断(能阅读本专业X线平片、B超、CT、MRI的影像所见)。2.熟悉(1)心肺复苏技术,包括气管切开术、体内外心脏按摩术、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技术。(2)重症监测及处理技术,包括常用监测技术,如呼吸机、心 电监护仪安装使用;呼吸治疗,如氧治疗、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循环支持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及常用药物应用。(3)外科营养疗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TPN 治疗技术、包括穿刺方法(锁骨下和中段颈内静脉穿刺技术)、营养液配制、并发症及其防治。(4)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3.了解

50、(1)常用内镜检查法,包括胃镜、食管镜、结肠镜、膀胱镜操作方法,良性病变电灼术及各种经内镜造影检查法。(2)常见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技术(放疗、化疗、生物疗法的种类和适应证等)。(三)必须在外科学所含各三级学科中进行轮转(每学科轮转时间不少于3 个月)。外科学(神外)专业(-)理论知识1.掌握(1)神经外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神经系统检查及定位、定性诊断原则。(2)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脑疝危象的判断及紧急处理原则和颅脑损伤的分类、诊治的基本原则。(3)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原则。(4)颅脑、脊髓常见肿瘤的诊治原则。2.了解(1)神经外科疑难疾病(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深部及颅底肿瘤、某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