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24****店 文档编号:8792119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试题及答案 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对以下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过失,过失。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 C.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路:又叫戎车,高大的战车。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雨:雨水。 3.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4.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謇朝谇而夕替 替:替换。 B.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荒唐。 C.长太息以掩涕兮 太息:叹气,叹息。 D.忍尤而攘诟 尤:指责,责骂。 5.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句

2、,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表达。 (2)小王设计的方案最终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突然站起来大呼:“胜利啦!” (3)然而,我 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竟/更 6.对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可怜:得意。 B.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成婚:定好婚期。 C.自可断来信,缓缓更谓之。 来信:捎来

3、的书信。 D.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生人:活着的人。 7.以下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一样的一组是( ) A.悲伤以终老 何以解忧 B.同心而离居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但为君故 卿但暂还家 D.枉用相存 玩耍莫相忘 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_。原本称为_或诗三百,_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称诗经。诗经以 言为主,构造上多采纳 的形式,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 。按音乐及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局部。“ ”大多是各地民歌。“ ”是宫廷乐歌。“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是我国_风格文学创作的源头。 时期的屈原,依据楚地民歌创制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楚辞体”,又称“ ”。西汉时期,_ 把屈原、宋玉等人

4、的作品编辑为楚辞,“楚辞体”的名称由此而来。楚辞多用“ ” 字,句子长短不一,句式参过失落,节奏多变。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具有浓郁的 风格。 9.孔雀东南飞是 时期的乐府民歌,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 ,原题为“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 ”的手法,引出了后面的故事,营造出低回哀婉的情感气氛。全诗以_言为主,它和 时期的民歌木兰诗并称为“ ”。 10.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的诗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1)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 。 (古诗十九首之四) (2)青青河畔草,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古诗十九首之二) (3)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

5、薪。白杨多悲风, ! (古诗十九首之十四) (4)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 。 (古诗十九首之一) 郁郁园中柳 越鸟巢南枝 先据要路津 萧萧愁杀人 A. B. C. 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橘 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行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6、。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受命不迁(不行迁往他处种植) 生于南国(专指楚国) B.深固难徙(根深蒂固) 绿叶素荣(素白的花) C.终不失过兮(过失) 参天地兮(与天地并存) D.精色内白(心灵雪白) 独立不迁(不行迁往他处种植) 2.以下各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文章烂兮 B.青黄杂糅 C.梗其有理兮 D.苏世独立 3.对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曾枝剡棘 “曾”通“层”。曾枝,那层层枝条。 B.有以异兮 异,独特,副词。 C.圜果抟兮 “圜”通“圆”。 D.可师长兮 师长,看作师长,名词作动词

7、。 4.下面是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全诗可分为两局部。第一局部从开头至“姱而不丑兮”,从不同方面描写橘树的外表和内质,并加以歌颂。其次局部从“嗟尔幼志”至结尾,从橘树的特性引申开来,更进一步地展现了自己憧憬的高尚品德和独特志向。 B.诗中所刻画的橘树形象是完整的,并有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橘树特性的描写,衬托出自己所乐于具备的高尚品德和独特志向,诗人颂橘,意不在橘树的本身,可是写的又全是橘树。在这首诗中,诗人胜利地运用了咏物述怀的笔法。 C.诗中“兮”字的位置,同离骚不同,主要用在偶句句尾,以表达对橘树品性的赞美。全诗大都是四字句,类似诗经的主要句式。从这里可以看出,“骚

8、”诗也受到了诗经影响。 D.第一局部中,诗人描写橘树的内质,突出其特性。突出橘树的“受命不迁”,正是诗人自己喜爱故土这一感情的抒发:突出橘树的“更壹志”,正是诗人自己行不改志的节操的表达;突出橘树的“类任道”,正是诗人自己愿负大任这一志向的表达。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晞:晒,照射。德泽:恩泽,恩惠。焜黄:火红色,秋天经霜后树叶的颜色。 1.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 _ _ _ _ 。 2.诗人从眼前的景象中产生了怎样的联

9、想?从而感悟出怎样的哲理? _ _ _。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李泽厚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石,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展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共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大的形体姿势,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特别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大姿势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淌中,表现出力气、运动、速度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概”的美

10、。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气、“气概”就是它的本质。这种“气概”甚至常常表现为速度感。而所谓速度感,不正是以动乱而消逝的瞬间状态集中表现着运动加力气吗?你看那闻名的“马踏飞燕”,不就是速度吗?你看那“荆轲刺秦王”,匕首插入柱中的一瞬间,那不也是速度吗?剧烈紧急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是在一种快速运动和力气中以呈现出磅礴的“气概”。所以,在这里,动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们狂奔乱跑,活泼跳动,远不是那么宁静驯良。它们根本不像唐代那样尽管威猛雄壮却静态伫立。同样,在这里,不管是神话梦想、历史故事或人物形象,虽然有时外表上也是静止形态,却仍旧包含着内在的运动、力气的气概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

11、神、心灵、共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亦即其对世界的直接的外在关系(不管是历史情节或现实活动),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的。这不也是一种运动吗?正由于如此,行为、事迹、动态和戏剧性的情节才成为这里的主要题材和形象图景。一往无前不行阻挡的气概、运动和力气,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详凝练的静态姿态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亮的对比。 也正由于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微小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制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势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 又是那样突出、缺

12、乏严厉,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加了上述运动、力气、气概的美,“古拙” 反而构成这种气概美的不行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说,假如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现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势的运动、力气、气概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势,“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特别符合展现出运动、力气的夸大需要。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严厉,却恰恰增加了力气。“气概”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节选自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以下对艺术形象的描述,不符合汉代艺术美学风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动静结合,严厉细腻 B.粗暴豪放,野性张扬 C.不事细节,姿势夸大 D.线条粗

13、疏,气概磅礴 2.以下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义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粗朴的轮廓、大型的动作以及简洁飞扬的整体形象,成为汉代艺术的生命。 B.汉代艺术磅礴气概的表达得益于艺术形象中的那种直接的外在的剧烈动感。 C.由于不靠微小的精神面容和声音笑貌塑造形象,因而汉代艺术具有古朴的美。 D.古拙与气概是汉代艺术形象的外在表达,又共同显示出汉代艺术的美学风貌。 三、语言运用与表达 1.筛选下面一段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将其概括成一段文字,不超过50个字。 诗歌是什么?它是散文的语言无法转述的局部。那么,试图解释它,确定是一种主动寻求逆境的行为!何况我们要鉴赏的这些“探究诗”又大都是不易读懂的.现代倾向的

14、诗呢?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鉴赏”是专业评论家和才智一般的读者一道完成的。大家的意见一样相近或相悖,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每一个读者就是另一首诗”(帕斯语),每一种全新的进入都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究。这种永无止境的多元的姿态,这种对诗歌审美空间的不断“发觉”,本身就是“探究诗”所最为需要的阅读态度。 _ _ _ _ 。 2.认真观看高楼大厦下的古亭这幅漫画,依据漫画的寓意,为其另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不得以“无题”为标题) 四、作文 我们肯定经受过或是听说过很多感人的故事,请你将记忆深处的感人往事,生动形象地记录下来,留意恰当运用多种抒情方式,抒发你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

15、不限。字数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一、根底学问 1.C 2.D 解析:雨,这里作动词,下的意思。 3.C 4.A 解析:A.“替”译为“废弃,贬斥。” 5.A 解析:“老夫聊发少年狂”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首句,解释为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暮霭沉沉楚天阔”出自柳永的雨霖铃,意思是沉重的暮霭布满南方的天空,无边无际,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之情。所以很明显,“老夫聊发少年狂”更符合句子的意境。抑制:压制,掌握。抑制:克制、制服,适用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竟/更:竟然,竟然/表示程度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更加”等。却/也:副词,表转折,比“倒”、“可”的语气略轻/副词

16、,相当于“还”。 6.C 解析:C.来信:来做媒的人。 7.A 解析:A.以: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示修饰;以:介词,拿用;B.而:连词, 8.诗歌总集 诗 汉代 四 重章叠句 赋 比 兴 风 雅 颂 现实主义 战国 骚体 刘向 兮 抒情诗 浪漫主义 9.东汉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叙事诗 起兴 五 北朝 乐府双璧 10.B 二、阅读鉴赏 (一)1.D 解析:内白:纯净的内里;不迁:从不变异。 2.B 解析:杂糅:不同的事物混合在一起。 3.B 解析:异:殊异,不同。 4.B 参考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只生长在南国荆楚。 根深蒂固

17、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高兴啊。 枝儿层层,刺儿锐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颜色多么绚丽啊。 外观精致内心干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独立特行永不转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坚决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当心慎重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 内善外美而不放纵,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品德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典范啊。 (二)1.清爽质朴自然,生气盎然,欣欣向荣。 2.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联想到自然界,再联想到人生。感悟到了人生要经受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 (三)1.A 2.D 三、语言运用与表达 1.“探究诗”的鉴赏是很困难的,需要各方读者共同参加,永无止境地“发觉”它多元的审美空间。 2.如,“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生存困难”;“传统文化进展空间狭小”等。 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