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BSRS 094-2023 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8791551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_BSRS 094-2023 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_BSRS 094-2023 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_BSRS 094-2023 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_BSRS 094-2023 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280CCSF73BSRS北京市辐射安全研究会团体标准T/BSRS0942023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Specificationsoncoveringtestonradonobstructingofuraniumtailingsandwasterock(发布稿)2022-2-16发布2023-2-16实施北京市辐射安全研究会发布T/BSRS0942023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降氡覆盖试验条件.15覆盖试验过程.36测量分析方法与仪器选择.47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5附录A(资料性)覆盖试验场场地划分与监测点位示意图.6附录B(

2、资料性)覆盖试验场试验过程监测记录表样表.7附录C(资料性)覆盖试验报告编制主要内容.11IT/BSRS0942023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试验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铀尾矿、废石降氡覆盖实试验过程的场地条件、方法与装置、试验实施过程、试验结果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尾矿、废石的降氡覆盖,伴生放射性矿资源开发产生的尾矿与废石的降氡覆盖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8999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GB/T14583环

3、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23726铀矿冶辐射环境监测规定GB23727铀矿冶辐射防护和辐射环境保护规定EJ/T979表面氡析出率测定积累法EJ/T1128铀矿冶废石、尾矿土质覆盖厚度及降低氡析出率的计算方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氡析出率radonexhalationfluxdensity单位时间间隔内通过单位面积界析出的氡量,单位为Bq/(m2s)。3.2压实度degreeofcompaction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3.3抑氡覆盖材料radonobstructingmaterial满足铀矿冶设施退役治理工程化

4、措施需求,具备氡抑制功能且具备稳定结构的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上述材料通常为具备廉价易得,结构稳定,无次生污染等性质的一种或者多种材料的组合。4降氡覆盖试验条件4.1场地要求4.1.1降氡覆盖试验实施场地应位于拟采取覆盖治理措施的铀矿冶设施的废石场、尾矿(渣)库,或者类似设施范围内。4.1.2覆盖试验场地面积。试验场地应该具备一定面积。通常覆盖试验场地应采用20m201T/BSRS0942023m正方形;不满足前述条件情况下,覆盖试验场地可根据氡在拟采用覆盖材料或者多层覆盖材料的等效扩散长度确定试验场长度与宽度,其覆盖试验场长度与宽度应为氡在覆盖材料中有效扩散距离的5倍以上;在极端情况下,场地面

5、积仍然不得小于12.3m12.3m。4.1.3覆盖试验场外形。覆盖试验场外形廓线应基本规则,以正方形最佳。例外情况下试验场仍然需要满足其几何中心与试验场外廓线最短距离超过12.3m。4.1.4覆盖试验场应基本平整。覆盖试验场地应基本平整,场地坡度不超过5,场地高差应不超过15cm,场地内无结构物、树根、杂草、垃圾、淤泥、腐植土以及障碍物。4.1.5试验场地外环境应相对稳定与安全,包括自然环境、工程环境。试验场地不得位于泄洪通道。试验场所在场地应相对封闭,不受其他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及地质灾害影响。4.1.6试验场地氡析出率、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等源项信息应明确。试验场地应至少包含两组网格点氡析出率

6、、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数据。4.2覆盖材料要求4.2.1一般性要求4.2.1.1使用覆盖材料覆盖放射性废物,抑制废石、尾矿(渣)氡析出,阻断或者屏蔽废石、尾矿(渣)释放的射线。用作抑氡覆盖材料应具备氡析出抑制效果,均一性良好,成本低廉,容易大量获取且运输成本可控。4.2.1.2覆盖材料应选用孔隙率小、氡扩散系数小、有害元素低的材料。4.2.1.3覆盖材料应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在能够证明材料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浸出安全、力学特性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循环经济产品作为降氡层覆盖材料。4.2.2天然材料4.2.2.1优先采用天然材料。可选用不限于天然沙、土壤、黏土、亚粘土等天然材料的一种或者几种材料作

7、为覆盖试验降氡层。天然材料选择应特别考虑该类型储量能够满足本试验以及未来退役覆盖工程用量,同时还应具备取、运方便和运输距离尽可能短等条件。4.2.2.2取用天然材料前应开展必要的环境调查,合法取得相关手续。4.2.3人工材料鼓励采用各类人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品开展覆盖试验研究。人工材料应用于覆盖试验应满足覆盖材料一般性要求。人工材料选用作为覆盖材料应特别关注材料成本可控,供应量充足,安全耐久、无毒无害。4.2.4覆盖材料的复合使用采用一种材料,或者多种材料分层覆盖,或者混合覆盖。4.3覆盖试验组织实施能力要求4.3.1覆盖试验需求方应自行组织力量或委托有能力的实体单位承担覆盖试验工作。4.3.

8、2承接覆盖试验的实体应组织协调成立工作团队,有效组织落实覆盖试验工作。工作组应包括以下人员或者工作小组构成:项目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现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辐射监测小组、施工组、质量保证小组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4.3.3覆盖试验工作团队应具备相应技术能力与设备保障能力。应具备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空气氡浓度、氡析出率等监测资质与能力。2T/BSRS09420234.3.4覆盖试验工作团队应具备相应工程施工与测试技术能力与设备协调保障能力。应具备土方工程施工资质与能力,具备开展压实度测量等土工试验资质与能力。满足覆盖试验工程量所对应的施工台车、施工人员、施工现场管理能力。5覆盖试验过程5.1试验准备

9、5.1.1场地准备试验场地应满足4.1所述场地要求或按照场地要求做好准备。需经过场地平整的在场地平整后需间隔5个自然日开展试验,且该5个自然日中间不得发生降水情况。试验前应对场地按照附录A中图A.1所示对试验场地划线,确定辐射监测点位。5.1.2监测准备做好场地辐射环境与源项调查工作。在场地准备完成后按照附录A中图A.1所示对应监测点位开展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与氡析出率监测。作为试验本底数据。可以开展风向、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信息与场地环境氡浓度监测。可参考附录A表A.1记录表。5.1.3工程准备包括覆盖材料准备与施工准备。覆盖材料包含天然材料的,需在取材原地开展氡析出率与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监

10、测,并取样监测材料226Ra活度浓度。5.1.4压实度应对覆盖材料开展压实度土工试验,确定材料的最佳含水率与压实度。5.2覆盖试验施工过程5.2.1天气条件应择机开展覆盖试验,覆盖试验实施前3天无降水或洒水。施工作业应避免大风扬尘天气。5.2.2场地整平将覆盖材料按事先标划的石灰线方格内进行卸料平铺并通过工程台车整平。整平工作应自试验段中心向边缘方向进行作业。并保证1%的横坡度,使试验段施工期间不积水。5.2.3覆盖材料压实应采用压路机对覆盖材料进行压实,压实过程应控制材料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压实度应大于85%。2m内直尺平整度小于2cm。碾压行走速度应控制3km/h以内,覆盖材料碾压应从试

11、验段边缘向中心碾压,再从中心到两侧同方向进行碾压,每遍碾压轮迹保证重叠20cm以上,并均匀地进行碾压,碾压遍数为三遍,先静压一遍,再进行强振二遍,当进行到第三遍碾压后,填料表面平整、稳定不再下沉,并无明显轮迹压痕后完成单一覆盖层碾压,恢复划线。5.2.4覆盖材料采用逐层铺设3T/BSRS0942023第一覆盖层松铺厚度应不超过10cm,之后单一覆盖层松铺厚度应不超过30cm。5.2.5覆盖过程的辐射监测。依照附录A图A.1所示监测点位,每日开展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与氡析出率监测。及时掌握填料的含水率、当填料含水率与最佳含水率不符时,及时调整填料的含水率。检测碾压后压实度、辐射剂量率、氡析出率与碾

12、压前进行比较,确定覆盖材料屏蔽的效果,用于指导后续施工。5.2.6覆盖层施工间隔前一层覆盖工作以及监测工作完成后方可开展后一覆盖层覆盖工作。两个覆盖层施工间隔以现场氡析出率稳定2天以上为标准,应至少间隔5个晴好天气。5.2.7车流人流控制试验全过程应严格控制现场车流人流,避免由于车辆、人员行走对覆盖场表面的沾污,影响试验效果。在覆盖作业期间应组织好车流人流方向,避免交叉沾污。5.2.8其他注意事项覆盖过程应注意覆土场地保护,避免因特殊气象天气、动物以及人为破坏等遭受损害。5.3覆盖试验施工结束5.3.1试验终点覆盖试验逐层进行,当氡析出率测量结果稳定满足GB23727要求。即,氡析出率应稳定低

13、于0.74Bq/(m2s)同时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处于当地本底水平范围内可认为覆盖试验达到目的,施工结束。5.3.2数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试验成果。数据处理应参照EJ/T1128规定中有关内容执行。5.3.3总结与编制试验成果包括试验现场监测资料与覆盖试验报告。覆盖试验报告编制主要内容参见附录B。6测量分析方法与仪器选择6.1测量分析方法在选择测量分析方法中,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没有国家标准监测方法的可选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放射性测量分析方法中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采用GB/T14583,氡析出率监测参考EJ/T979。用于覆盖试验场现场氡析出率监测的集氡罩采样有效面积不得小于0.0

14、45m2,集氡罩有效采样面积等效圆直径与集氡罩有效高度比例不得超过3:1。非放射性测量分析方法应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测量方法。6.2仪器选择4T/BSRS0942023根据待测量参数的种类,样品的活度或浓度范围及理化状况,选择适宜的测量仪器设备;应选用灵敏度高,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7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7.1数据处理7.1.1记录、有效数字与修约规定、探测限应按GB23726的要求进行。7.1.2可参照附录A表B.1、表B.2、表B.3、表B.4对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7.1.3监测结果以范围值和均值表示。7.1.4数据处理可参照EJ/T1128的有关要求执行。7.2质量保证7.2.

15、1承担试验过程测量与监测的单位应具有计量认证资质或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7.2.2建立质量保证规章制度,并符合GB8999要求,其内容应包括: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仪器管理与使用制度,现场取样与就地监测制度,原始数据、记录、资料管理制度等。7.2.3定期进行实验室内及实验室间的比对,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对。7.2.4从事铀尾矿、废石覆盖试验的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应通过必要的技能培训。7.2.5测量仪器应定期校准,一般应每年检定一次。仪器检修后需重新检定。7.3辐射防护7.3.1工作人员防护要求工作人员进行源项调查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所用防护用品应经常清洗,使其表面放

16、射性水平满足GB23727规定的有关要求,且不得将其带回生活区。7.3.2非工作人员防护要求应控制非工作人员进入试验场地,设置好试验场地警示标识。做好进场参观人员辐射防护措施与提醒。7.3.3进出场地要求进入试验场地人员结束现场调查与作业,应经过洗浴后方可返回生活区。7.3.4天气因素要求应避免在大风、暴雨天气进行降氡覆盖试验,试验过程应尽量减少扬尘。5T/BSRS0942023附录A(资料性)覆盖试验场场地划分与监测点位示意图覆盖试验场场地划分与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A.1。图A.1覆盖试验场场地划分与监测点位示意图将试验场地划分出4块场地,1号阴影场地作为覆盖试验场地,7号场地可以作为对照场地

17、,6号、8号场地可以为中间过程以及多层覆盖试验检验场地。对1号场地沿对角线划分为4个子区,在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心位置分别设置2、3、4、5号监测点。6编号场地氡析出率2Bq/(ms)-8辐射剂量率(10Gy/h)12345678910MaxMinAve1试验场X2345678T/BSRS0942023附录B(资料性)覆盖试验场试验过程监测记录表样表表B.1覆盖试验场覆盖前氡析出率与辐射剂量率测量记录表7编号天氡析出率2Bq/(ms)-8辐射剂量率(10Gy/h)12345678910MaxMinAve1+12+23+34+45+5T/BSRS0942023表B.2试验过程某监测点位在某覆盖层

18、过程监测记录表8覆盖厚度(m)测量时间-8测量点位辐射辐射剂量率(10Gy/h)均值123456780+1天+2天+3天+4天+5天x.xx+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天+2天+3天+4天+5天.T/BSRS0942023表B.3覆盖试验过程测量点辐射剂量率记录表9覆盖厚度(m)测量时间2.测量点位氡析出率(Bq/(ms))均值123456780+1天+2天+3天+4天+5天x.xx+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天+2天+3天+4天+5天.T/BSRS0942023表B.4覆盖试验过程测量点氡析出率记录表10T/BSRS0942023附录C(资料性)覆盖试验报告编制主要内容1项目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和任务由来1.2试验方案1.3主要依据2方法与装置2.1方法和仪器2.2工作流程2.3质量保证3试验条件3.1试验场地的选择3.1.1工程区辐射环境现场调查3.1.2试验场地选择3.1.3覆土试验场地要求3.1.4覆土试验场地监测3.2覆盖材料的选择4试验方法及试验实施4.1试验场地准备4.2覆土前氡析出率和空气贯彻辐射剂量率测定4.3覆土4.3.1人员4.3.2机械4.3.3施工技术要求4.3.4现场施工控制4.4取样与监测5试验结果5.1试验结果5.2覆盖厚度确定5.3施工参数建议6结论与建议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