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强化班讲义.doc

上传人:guan****nli 文档编号:8791468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强化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强化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强化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注册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强化班讲义.doc(1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税务师考试辅导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前言目录一、2018年教材情况二、考试时间三、题型题量四、备考指南一、2018年教材情况篇章2018年教材内容变化比例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1章行政法基本理论调整:中央行政机关部分调整具体内容(P7)15%第2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删除:“有关普通发票管理问题”等内容(P33)第3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1.调整:简易程序的内容进行了简化和新增(P62)2.新增“税收违法案件审理程序”的内容(P74-76)第4章行政强制法律制度无实质变化第5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1.删除:行政复议第三人的通常几种情况(P91)2.删除“税务行政复议管辖”内容(P104)第二篇民商法律

2、制度第6章民法总论 1.删除“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中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情形(P114) 2.调整:“代理权的行使”表述有变动(P131)55%第7章物权法 1.删除:“普通物权与准物权”的内容(P139)2.新增:抵押合同的“绝押条款”具体内容(P154)第8章债法 调整:“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内容(P178)第9章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 无实质变化 第10章公司法律制度 1.删除:“公司分类”的内容(P226)2.新增:“股东诉讼”的内容(P242-243)3.删除“公司组织变更”的内容(P246)4.删除“清算程序”的所有内容(P248)5.删除“上市公司特别规定、股份发

3、行”的内容(P262)第11章破产法律制度 调整:“债权申报”的内容重新编写(P273)第三篇刑事法律制度第12章刑法基础 1.原第12章刑法基本理论与第13章刑罚内容整合为现第12章刑法基础 2.删除“共同犯罪、罪数”的内容(P302)3.新增“罚金的缴纳与减免”的内容(P305)4.新增“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P308)5.新增“假释的职业禁止”(P318)10%第13章涉税犯罪法律制度 无实质变化 第四篇诉讼法律制度第14章行政诉讼法律制度1.调整:行政诉讼不受理的案件情形(P345)2.调整:管辖异议提出时间由10日改为15日(P348)3.新增:非营利法人、业主委员会的原告资格内

4、容(P349)4.新增:开发区、村(居)委会、房屋征收部门作为被告资格的确定情形(P351)5.新增:应当追加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为第三人的内容(P352)6.调整:诉讼代表人中同案原告“5人”改为“10人”,推选“15”名改为“25名”(P352)7.新增: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不能仅委托律师出庭(P353)8.调整:被告延期提供证据的申请时间由“10日”为“15日”,正当事由消除后“10日”改为“15日”(P359)9.调整:起诉期限起算中未告知起诉期限的内容,由“2年”改为“1年”(P360)10.新增:缺席判决的内容(P364)11.新增: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解释、简易程序举证期限的

5、规定(P366)12.调整:申请执行的法定期限“1年”、“180日”改为“2年”(P370)13.调整: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申请中有权申请的主体申请期限“90日”改为“6个月”(P371)20%第15章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新增:“支持起诉原则”的内容(P374)第16章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1.删除: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被告人(P405)2.删除:回避具体内容(P407)3.删除:代理与辩护的区别(P411)4.删除: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全部内容(P417)5.新增:“监察机关”为案件材料的接受机关(P425)6.删除:“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P438)7.删除:“申诉与上诉的区别”(P442)二、考试时

6、间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成绩满分为140分。具体考试时间如下:考试日期 考试时间 考试科目 2018年11月10日 上午9:0011:30 税法(一) 下午13:0015:30 税法(二) 下午16:3019:00 涉税服务相关法律 2018年11月11日 上午9:0011:30 财务与会计 下午14:0016:30 涉税服务实务 三、考试题型题量1.题型分析(考试采用“机考”,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题型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分析题 合计 题量 40(1题1.5分) 20(1题2分) 20(1题2分) 80 分值 60 40 40 140 2.答题要求(“

7、稳”“准”“狠”)(1)单项选择题:四个备选项,选择1个最符合题意的。(2)多项选择题:五个备选项,选择24个。错选时不得分,少选时所选的每项得0.5分。(3)综合分析题:大题套小题:共有4个大题组成,每个大题都给出一个案例,让考生进行分析,其中每个大题5小题。评分标准:可能单选、可能多选,即为不定项选择,五个备选项,选择14个。错选时不得分,少选时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规律:大多数年份是行政及行政诉讼法1题,民商和民事诉讼法23题,刑法和刑事诉讼法1题。四、备考指南1.考试难度如何?答:难。80%题目考案例或组合知识点考核,教材又是大量法律条文堆砌而成,全书基本没有例子,只有一句句的法律

8、原文,建议多听课、勤做题、找规律。2.怎样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答:理解记忆为主。学习法律条文,强调理解,通过生活认识上升法律认识;注重学习法律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学习法律的兴趣。3.只看讲义,不看教材、不听课行吗?答:肯定不行。讲义是对教材的浓缩,为节省时间,达到通过考试目的,建议平时学习以听课、看讲义为主,教材做字典查阅。4.只看重要章节,大胆放弃行吗?答:肯定不行。现在考试章章有题、节节有题;在“老赵”授课中没有重点章非重点章之分,只有重要知识点非重要知识点之分;建议提前入手,全面复习。5.听课、看书、做(练)题怎么安排?答:建议有基础:听、看、练。没基础:看、听、练。6.怎样安排学习计划

9、?第1学习阶段建议必须8月中旬前完成,结合网校基础班、强化班授课班次学习。第2学习阶段建议必须9月底前完成,结合网校习题精讲班次学习。 第3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多月,结合网校模考点评、考点串讲班次完成。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一章行政法基本理论本篇概况篇次章节均值复习难度均率第一篇行政法律制度第1章行政法基本理论620%第2章行政许可法律制度5第3章行政处罚法律制度5第4章行政强制法律制度5第5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8单元概要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二、行政主体三、行政行为考情分析内容抽象,学习好本章内容以理解为主,是奠定学习行政法其他章节内容基础;考试题型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分值6分左右。2018年教

10、材调整了“中央行政机关的有关内容”。 单元一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大纲框架单元一要求要点行政法与行政法律关系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熟悉行政法的渊源了解行政法的特征行政法律关系考点一、行政法概述一、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一)行政法的概念【概念解析】行政法:(围绕行政权力展开)是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围绕行政权力 事前控权“设定”权力某法统一规定:如组织法单行法规定:如税收征管法事中控权规范权力“实施”规范特别机关权力:税收征管法各机关普遍适用规则: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全程控权“监督”权力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事后控权权力后果“补救

11、”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二)行政法的特征 形式无统一法典 + 数量多、渊源多实质内容广 + 易于变动 + 兼有实体和程序行政法总体框架:2 1 3 2个人、1件事、3个程序“2个人” 行政主体相对人(官 民)“1件事”行政管理:行政许可、处罚、强制法律制度(具体行政行为)(官 管 民)“3个程序”行政监督:行政复议、诉讼、赔偿法律制度(民 告 官)考点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一)行政合法性原则(1)行政权力的存在有法律依据;(2)行政权力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实例】税务机关征税既要符合实体法税法规定,又要符合程序法税收征管法。【解释】行政合法原则讲的是无法律无行政的问题,即“法无

12、授权即禁止”。公民权叫“法无禁止即自由”。(二)行政合理性原则(实质合法:行政裁量权的体现)1.行政行为应符合立法目的。【实例】城管不能追着“小贩”满街跑。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3.平等地适用法律规范,符合公正法则。4.行政行为应符合比例原则要求。【实例】政府不能用“大炮”打“蚊子”。5.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道德,符合人类理性和公平正义观念。(三)行政应急性原则(合法性例外)1.存在明确无误的紧急危险;2.非法定机关不得行使应急权力,否则无效,事后追认除外;3.行政机关作出应急行为应接受有权(权力)机关的监督;4.应急性权力的行使应该适当,应将负面损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例

13、题多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和行政法理论,下列关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作出行政处罚的要求中,属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性要求的有()。A.处罚应保持适度适中,符合比例法则,符合情理且具有可行性B.处罚应全面考虑事实、性质、情节以及危害后果等相关因素C.处罚应有法定依据,不逾越法定权限,遵守法定程序D.处罚应平等地适用法律,相同情况相同处罚E.处罚应当符合法律设定该处罚的目的正确答案ABD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处罚依据法定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的要求。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ABDE是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合理性要求的体现。考点三、行政法的渊源(一)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法规3(行政法规、地方性法

14、规、自治法规)规章2(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渊源制定机关效力层级1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2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仅次于宪法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3行政法规依职权国务院仅次于宪法、法律,高于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依全国人大授权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1)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2)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5民族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6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1)低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2)在本部门管辖范围内适用地方政府规章省级政府、设区的市政府 (1)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同级

15、地方性法规; (2)在本地区管辖范围内适用【法条解读】(1)法律保留:税种的设立、税率的确定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2)“部门规章”不得自行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3)“设区的市级人大”根据本市情况和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二)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家长裁决制)1.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适用冲突(1)法律之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2)行政法规之间:由“国

16、务院”裁决。2.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适用冲突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适用冲突时:由“国务院”裁决。4.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适用冲突时:(1)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2)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例题多选题】根据立法法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效力冲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B.行政法规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C.部门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D.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之间发生

17、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E.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法渊源中效力冲突的解决方式。(1)法律之间的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所以选项A错误;(2)行政法规之间的效力冲突由国务院裁决;各部门规章之间、各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法律冲突由国务院裁决,所以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3)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所以选项E正确。考点四、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2.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非对等;3.内容一般法定;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

18、利(权力)义务往往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通过行政程序、准司法程序以及司法程序解决。(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三要素)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主体行政主体(官) 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相对人(民)外部如:对外部管理活动的行政处罚内部如:对内部公务人员的行政处分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权利(职权)行政立法权、行政决定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权、行政司法权等行政主体义务(职责)正确适用法律、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定程序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对人权利参与权如:直接参与管理权;听证权等受益权如:享受养老、保

19、险、救济金等社会福利的权利;获得许可、奖励、减免税等其他利益的权利请求权如:请求行政复议权或请求行政诉讼权;请求赔偿或补偿权行政相对人义务遵守行政法律法规、服从行政管理、执行行政决定【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包括()。A.行政受益权 B.行政参与权C.行政强制权 D.行政请求权E.行政决定权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有三方面:(1)行政参与权。(2)行政受益权。(3)行政请求权。选项C、E属于行政主体的职权内容。单元知识树单元二行政主体大纲框架单元要求要点行政主体掌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熟悉行政主体的特征及行政职权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20、考点一、行政主体的特征和职权(一)什么是行政主体1.行政主体是社会组织;任何个人,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不能成为行政主体。2.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立法机关:人大;司法机关:法院;党务机关:党委等除外)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内部机构除外)4.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除外)【解释】行政主体的标准有三个:“权、名、责”。(二)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1.行政职权特征(1)公益性:如治安管理权、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权等。(2)优益性:优先权和受益权。(3)支配性:行政职权一经行使,即被推定为有效,在被撤销之前,相对人必须遵守执行(行政行为公定力

21、的体现)。(4)不可自由处分性:行政职权不得随意转移,不得随意放弃或抛弃。 2.行政职权的内容(10类)。(1)行政立法权(特定的行政主体才有立法权);(2)行政解释权;(3)行政决定权;(4)行政许可权;(5)行政命令权;(6)行政执行权;(7)行政监督检查权;(8)行政强制权;(9)行政处罚权;(10)行政司法权(行政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权)。【实例】市、县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及补偿决定的权力属于行政决定权。【例题多选题】行政职权除具有权力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的法律特征。A.支配性B.自治性C.优益性D.公益性E.平衡性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职权的特征。行政职权除了具有权

22、力的一般属性,如强制性、命令性、执行性等以外,还具有公益性、优益性、支配性、不可自由处分性特征。考点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1.中央行政机关(2018年变化)国务院行政主体:法规制定权管理全国性行政事务国务院组成部门行政主体:规章制定、事务管理如: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国务院直属机构行政主体:规章制定、争议裁决权如: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海关总署、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国务院部委、总局管理的国家局行政主体如: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务院办事机构不是行政主体如:港澳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行政主体如: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3、(银保会)、证监会、社科院、工程院等 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行政主体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例题单选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由国务院设置。关于其法律地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国务院组成部门,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规章制定权B.它是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也不享有规章制定权C.它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享有规章制定权D.它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资格,但不享有规章制定权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行政规章的制定主体。证监会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可成为行政主体,享有规章制定权。2.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

24、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提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行政机关中的工作人员1.概念:公务员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公务活动的工作人员;其行为结果归属于相应的行政机关。【解释】国家公务员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不能成为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不具有承担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资格。2.公务员享有权利:(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褔利、保险待遇;(4)参加培训;(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告;(7)申请辞职。3.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1)曾

25、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无论是否故意);(2)曾被开除公职的;(3)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体现在()。A.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B.对重大、复杂案件所作的处理免责C.行政诉讼中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D.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1)选项A是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2)在行政诉讼中,国家公务员既不能做原告,也不能做被告,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所以选项C错误。(3)任何个人,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不能成为行政主体。所以

26、选项D错误。考点三、其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授权行政主体)1.行政机构(1)内部机构如:专利复审委员会、交通警察大队;(2)派出机构如:公安派出所、税务所、财政所等。【解释】派出机构VS派出机关区别派出机构派出机关设立机关政府职能部门各级人民政府职能范围专门性综合性(相当于一级政府)主体资格授权行政主体职权(地域性)行政主体举例税务所、财政所、公安派出所等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管委会2.事业单位:如高等院校的学位授予权。3.社会团体:如工会、消协。4.其他组织:如居委会、村委会。【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和法律规定,税务所的机构性质和法律地位体现在()。A.

27、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B.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内部机构C.税务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税务所是税务机关委托的组织E.税务所是职权行政主体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派出机构。税收征管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因此,税务所经税收征管法的授权,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在授权范围内成为授权行政主体。派出机关是职权行政主体。(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条件及规则(不是行政主体)1.行政机关必须有法律依据的条件下,才能委托;2.行政机关只能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委托;3.受委托组织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行使委托的职权;4.必须履行书面委托手续;5.委托组

28、织对受委托组织的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区别区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权力来源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使行政权的方式可以自己的名义的行使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法律地位和行为后果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承担,直接可当被告或被申请人(是行政主体)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托方不具有被告或被申请人资格(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委托和行政授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行政授权必须以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明文规定为依据,行政委托不需要法定的依据B.行政委托通常是要式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口头委托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不

29、是行政机关而是行政主体D.行政授权的法律后果由授权方承担,行政委托的法律后果由被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授权。(1)一是行政授权不能以规章为依据,二是行政委托也必须有法定依据;所以选项A错误。(2)行政委托必须履行书面的委托手续,因此,行政委托必须是要式的;所以选项B错误。(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行政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并能承担行为的对外法律责任,因此是授权行政主体。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可以是行政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等,因此不是行政机关,但是行使所授职权时享有与行政机关相同的法律地位;所以选项C正确。(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行为的法

30、律后果由被授权的组织承担;接受行政委托组织,其行为法律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所以选项D错误。单元知识树单元三行政行为大纲框架单元三要求要点行政行为掌握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熟悉行政行为基本理论了解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事实行为考点一、行政行为基本理论(一)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行政行为的概念概念示例行政行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并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税款征收行为行政事实行为:行政主体不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以影响或者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政府信息公开非法殴打行政疏导【行政法律行为VS行政事实行为】区别在是否设立、变更、终止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2.行

31、政法律行为特征:(1)从属法律性(合法性体现);(2)裁量性(合理性体现);(3)单方意志性;(4)效力先定性;(5)强制性。【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法理论,税务行政行为具有()等特征。A.排除裁量性B.单方意志性C.效力未定性D.意思自治性E.从属法律性正确答案B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特征。行政行为的特征主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二)行政行为的效力1.确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2.拘束力: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均有拘束力。3.公定力: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4.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使行政行为的内

32、容得以实现。【例题单选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A.行政行为的公定力B.行政行为的执行力C.行政行为的确定力D.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效力。(三)行政行为的分类1.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适用对象范围(1)内部行政行为:如行政处分等;(2)外部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为等。2.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对象是否特定(1)抽象行政行为:如行政立法行为;(2)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为等。3.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1)羁束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征税;(2)裁量行政行为:如骗

33、税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4.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1)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如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2)依申请的行政行为:如颁发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行政行为。5.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数目6.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1)要式行政行为:如行政复议决定书;(2)非要式行政行为:如公安机关对酗酒的人采取强制约束的行为。7.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表现8.授益行政行为与损益行政行为:内容对行政相对人是否有利(1)授益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2)损益

34、行政行为:如征税行为、行政收费行为等。9.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以行政权作用的表现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1)行政执法行为: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2)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3)行政司法行为:行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提示】行政立法行为、内部行政行为(如行政处分)、行政终局裁决行为、国家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排除范围。【总结】行政处罚vs行政许可vs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外部、具体、依职权、单方、要式、作为、损益、执法行为行政许可外部、具体、依申请、单方、要式、作为、授益、执法行为行政强制外部、具体、羁束、依职权、单方、要式、作为、损益、

35、执法行为【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行为的分类标准,()属于授益行政行为。A.行政确认B.行政强制C.行政许可D.行政处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分类。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行政相对人设定权益或免除义务的行为,即行政主体实施的为相对人创立、确认权利或者法律上利益的行政行为以及行政主体为相对人免除行政法上某种义务的行政行为,都是授益行政行为。典型的授益行政行为有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以及确认或决定减税免税的行为等。选项BD都属于损益行政行为。(四)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1.行政行为的无效:行政行为存在明显且严重瑕疵的无效。【提示】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

36、序的,处罚无效。2.行政行为的撤销(1)行政行为自被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销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为作出之日。(2)行政行为撤销后,行政主体与相对方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3.行政行为的废止(1)行政行为废止后,其效力从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2)因行政行为的废止给相对人利益造成损失的,行政主体应当依法给予补偿。【例题多选题】根据举报,某市税务局的稽查局对该市金童服装公司进行税务稽查。经检查发现,该公司采取隐瞒销售收入的方式偷逃税款20万元。市税务局的稽查局向该公司送达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对其罚款20万元。该公司不服,认为处罚决定违反法定程序,遂申请复议,请求撤销处

37、罚决定。经复议,复议机关决定撤销该处罚决定。根据行政法理论,复议机关撤销该处罚决定的行为属于()。A.行政裁决行为的撤销B.要式行政行为的废止C.损益行政行为的撤销D.损益行政行为的撤回E.自由裁量行为的撤销正确答案C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行为的分类,行政行为撤回、撤销、废止的区别和行政处罚与行政裁决的区别。本题中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属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同时行政处罚是损益行政行为、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考点二、抽象行政行为(一)抽象行政行为特征1.对象的普遍性;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3.准立法性;4.不可诉性。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二)行政立法的主

38、体1.国务院:行政法规;2.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国务院直属机构:部门规章;3.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地方政府规章。【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及其部委、直属机构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E.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正确答案BCE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立法主体。考点三、具体行政行为(一)行政征收1.行政征收:指行政主体依法以“强制”方式“无偿”取得相对方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解释:(1)行政征收:政府强制、无偿行为;(2)行政征用:政府强制、有偿(补偿)行为。2.内容:税收与

39、非税收入征收、建设资金征收、管理费征收。3.特征:外部、依职权、单方、要式、作为、损益的具体行政行为。(二)行政确认1.行政确认: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2.形式:认定、认可、证明、登记、批准、鉴证、行政鉴定。3.特征:要式;依申请(如房屋出租登记备案)或依职权(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三)行政监督1.行政监督的行为主体是享有行政监督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特征:依职权的、单方的、相对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四)行政给付1.行政给付:指行政主体对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

40、能力或其他特殊情况下,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赋予其一定的物质利益或与物质有关的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2.形式:发放退休金、退职金、失业救济金、社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费、安置、补助、抚恤、优待、救灾扶贫等。【行政给付VS行政奖励】行政给付:不具有精神上和职务上的权益,对象是特定公民;行政奖励:更多是精神鼓励,对象是有特殊贡献的人。(五)行政裁决1.行政裁决:指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主体依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侵权损害纠纷进行审查,并就各方责任的承担作出裁断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VS行政调解】行政裁决:是可诉的,因为行政裁决是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调解:没有

41、强制力,一般不服时只能针对原争议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裁决VS行政确认】双方争议裁决;单方认可确认。人身侵权治安处罚,只有调解权2.情形:特定民事纠纷,如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专利权许可使用费纠纷的裁决、土地等自然资源使用权侵权损害赔偿纠纷的裁决、国有资产产权纠纷的裁决等。(六)行政奖励1.行政奖励:行政机关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行政相对人给予物质、精神奖励的行政行为。2.特征:授益的、可依申请,也可依职权的具体行政行为。3.适用:主体限于行政机关;企业、学校内部及社会团体实施奖励行为,不属于行政奖励。4.情形:税务机关对单位和个人实名检举税收违法行为的物质奖励;符合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规定的单位,授予A级纳税人的称号等。【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法理论,行政确认行为是()行政行为。A.要式B.依申请或依职权C.自由裁量D.具体E.不要式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行政确认。单元知识树考点四、行政行为程序与行政程序法【概念解析】行政程序法:是规定行政主体实施各种行政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1.公开原则:主要体现在法律公开、资料公开、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会计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