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791370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2项目负责人:1.1.3建设地址:XX市XX区XX乡唐力村1.1.4建设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1000公顷,其中:荒山、荒坡约700亩,沟塘地约300亩(项目区实际面积以地籍图测绘面积为准)。计划新建各类建筑总面积78570万平方米,其中:育猪舍50000平方米;育仔舍6570平方米;其他辅助建筑22000平方米;新建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供暖等配套设施。第二节、投资人概况1.2.1项目投资人:XX国际(XX)投资有限公司1.2.2注 册 地:中国XX1.2.3法定地址:1.2.4法定代表:1.2

2、.5投资人简介:XX国际(XX)投资有限公司拥有一个和谐精干的专业团队,为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运作,为国内企业赴XX、美国上市,并购、物色壳资源(买壳上市是中国最快的选择)。公司与华尔街多家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组成战略合作伙伴,委托理财、投资合作,对中国进行现代农业开发合作。发展对俄罗斯贸易、易货贸易、进出口贸易、资源开发、专案投资、金融业合作。2010年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态农业投资,先后组建了河南漯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和浙江XX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其总投资额为5亿美元。第三节、建设单位概况1.3.8出资期限:出资额在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3个月内分三次缴清。1.3.9经营期限:为20

3、年。1.3.10项目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自负盈亏。1.3.11经营范围:生猪养殖及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屠宰。1.3.12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年养殖20万头绿色生态生猪规模养殖场、办公及相应配套设施。1.3.13建设宗旨:为了加强经济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产品的发展水平和品质,为XX市财政收入作贡献,为XX市人民提供优质的生猪产品。在此基础上,使投资者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1.3.14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行性:XX市金汇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已与北京养猪协会、中国农大、辽宁畜牧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全进全出式单元化养殖管理模

4、式的先进养猪技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第四节、XX市概况1.4.1地理位置XX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东与吉林省的东丰、海龙、柳河、通化接壤;南与本溪市的溪湖区、桓仁县、本溪县毗邻;西与沈阳市的新城子区、苏家屯区、东陵区相接;北与铁岭市的铁岭县、开源县、西风县交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9至12528,北纬4114至4128。1.4.2行政区划与人口XX市辖三县四区,即XX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XX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四个区,市区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6-8公里,是一座带状城市。市区面积为674.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为115.31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为235.5万

5、人,其中城市常住人口为141.5万人,流动人口预计为50万人。1.4.3XX地理方位XX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沈阳经济区”最大的副中心城市。XX地处长白山龙岗山脉,其山地面积86%,森林覆盖率达到75.1%。 三、 历史沿革XX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居住、劳动、1.4.4XX市历史形成XX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居住、劳动、生息,到战国时期,这里已成为繁荣的聚落,属燕国的辽东郡,东晋以后成为军事重地,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十七(公元1384年)修筑XX城,XX得名于此。1901年,煤矿开采后,XX山北麓的XX寨迅速扩大,1907年于XX城设XX县治所,到1911年,XX县治

6、所转移于XX寨,1936年,由于煤矿扩大露天开采,XX寨被迫搬迁到现在的站前、XX地区,随后又开辟了永安台、新屯、望花等居住区,到四十年代已构成了XX城市布局的雏形。1.4.5XX市城市性质XX市域行政辖区总面积10816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8122.8平方公里,占75.1;耕地面积1514.2平方公里,占14;城镇工矿及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378.5平方公里,占3.5;水域面积303平方公里,占2.8;未利用土地面积281.2平方公里,占2.6;园地面积119平方公里,占1.1;交通用地面积75.7平方公里,占0.7;牧草地面积21.6平方公里,占0.2。城市规划区总面积881平方公里,其

7、中:林地面积271.6平方公里,占30.8;耕地面 232.8平方公里,占26.4;水域面积135.4平方公里,占15.4;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5.3平方公里,占13.1;工矿居民点用地面积44.8平方公里,占5.1;未利用(含舍场、矿坑)土地面积38.2平方公里,占4.3;园地、牧草地面积25.4平方公里,占2.9;交通用地面积17.5平方公里,占2。1.4.6XX市自然条件XX市地处中温带,属于温冷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受东亚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夏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春秋两季较短,风沙大,蒸发量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7.6。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8.7,最低为-20.5,日最高极端气温为36

8、.9(1951年),日最低极端气温为-39.5(1987年)。年平均降水量为826.8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85.4毫米,最大三日降雨量为324.7毫米。降雨日数平均为100天,最多为115天,最少为78米。降雨量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降雨量的47%。年降雪日数历年平均为24年,最多31天,最少为15天,一次最大积雪深度为260毫米。全年晴天平均为92.9天,阴天为75.6天,昙天为196天,年平均雾日为25.3天,最多为41天。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3m/s,多年最大风速21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63m/s, 汛期最大风速18m/s。常

9、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土壤冻结期160天,地面冻结深度为1.21.4米,冰厚0.5米。XX市位于辽宁东部,属长白山支脉西南延续部分山区,自然形成低山、丘陵为主的地貌。简称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势结构,自然风光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浑河由东向西横贯市区,上游有大伙房水库。地形东高西低,坡度为千分之一,海拔6598米。XX大地构造属新生代第四纪地质。根据1987年全国地震裂度划分规定,XX地区地震设计防护标准为七度。XX市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有适宜城市建设的土地。XX市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锌、金、银、镍、铂、硫铁矿、云母、油母页岩、草炭、水泥、石材等三

10、大类,34个矿种。市区尚有煤炭储量7.58亿吨,油母页岩36亿吨。新中国的第一炉钢,第一吨铝,第一吨煤,第一桶原油均诞生在这里,昔日这里曾经有过辉煌。XX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是降水形成的河流径流量,XX市河流主要有浑河、太子河、清河、柴河、富尔江河挥发河等六大河流,年平均径流量32.32亿立方米。浑河发源于清原县滚马岭,流经市三县、四区,经沈阳在三岔河与太子河汇合后,由营口流入渤海。市区上游有大伙房水库,库容量21.87亿立方米,是沈抚两市的主要水源。1.4.7XX市经济状况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3.1亿元,增长25.3%;全社会固定

11、资产投资734亿元,增长37.8%,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增长42%;引进域外资金410亿元,增长41%。全市超亿元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0亿元,增长45%。1.4.8XX市交通运输XX市地处以沈阳为核心,哈大沿线经济发展带与衔接京津经济发展板块汇合的“Y”型支点上,同东北最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沈大高速公路零距离接触;北通铁岭、南达鞍山、本溪;东与梅河口、通化相通、西至沈阳。沈抚高速公路与沈大、京沈高速公路连网。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0公里,距营口港200公里,距大连港400公里。第五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5.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发展,稳定市场的意见;1.5.2国家“十一五

12、”肉类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1.5.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5.4国家计委批准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5.5辽宁省、XX市有关部门关于生猪养殖的有关政策规定;1.5.6建设单位委托编制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5.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第六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20万头商品猪生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第七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以国家及省、市的有关文件、标准为依据,充分考虑建设单位的经济状况及承受能力,运用工程学和经济学原理,对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评

13、价,并提出该项目的最佳可行方案。第八节、研究的过程我中心接到任务后,成立了项目编制研究小组,着手进行项目的全面研究的准备工作。从熟悉资料现场踏勘调研整理分析与投资估算等阶段开始工作。主要的工作如下:1、首先了解地区经济发展规划;2、现场踏察及现有资料的收集;3、向各有关部门了解XX市畜牧养殖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规定;4、工程技术论证,工程量的计算与投资估算。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项目提出的背景:猪肉是我国餐饮业中的主要肉食品,消耗量大。虽然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摄入动物蛋白的途径增加,但这种趋势,尚不能危及猪肉的主导地位。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不断增长,人均猪肉的占有量也将

14、增加。第二节、项目提出的必要性:由于目前我国目前规模化养殖基地分布不尽合理,尤其是东北地区更为明显,因此,造成猪肉价格不够稳定,尤其是2009年以后,猪肉价格不断攀升,直接反应到物价指数的上涨。为此,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大型商品猪养殖基地已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发展项目。第三节、项目提出的可行性:XX国际(XX)投资有限公司在考察了中国生猪市场的现状及市场容量和需求后,对中国国内投资环境作了长时期的调查研究,认为XX市是全国37座特大型城市之一,生猪市场需求量缺口极大(缺口在90%)、饲料来源充足,同时,可为投资方提供优质的服务。基于这些条件,本公司认为在XX市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养殖基地十分必要

15、,并且非常可行。为此,决定在XX成立“金汇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第一节、市场分析:3.1.1国际市场分析2009年全球猪肉产量达到1.08亿吨,同比增长3.85%。由于近几年谷物价格较低,许多国家调整养猪产业,使猪肉产量大幅增加。巴西、墨西哥、越南等国家猪肉产量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猪肉产量占全球份额提高至63%。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猪肉产量稳定增长,由于加元升值,以出口为主的加拿大(猪肉产量每年50%以上出口)猪肉产量将受到影响,出现小幅下降,欧盟猪肉产量增长缓慢。2009年猪肉贸易量达到5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加拿大猪肉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有所下降,与上年相比,猪肉

16、出口量仅增长1%。而汇率的变化对美国猪肉出口产生了积极地影响,1-9月份美国猪肉出口量同比增长12%。3.1.2我国生猪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2009年,我国生猪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猪杂碎和活猪)出口额为9.83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84%。其中,鲜冷冻猪肉出口额占生猪产品出口的40.79%,加工猪肉占36.20%,活猪占22.91%。 2009年,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呈现贸易顺差。生猪产品进口额为1.60亿美元,同比减少10.46%。其中,猪杂碎进口额占生猪产品进口的83.86%,鲜冷冻猪肉占13.29%。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形势良好,我们应加快发展生猪生产,

17、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20082010年的进出口情况,预计我国今后几年猪肉出口将再现增长,在进口方面,冻猪肉进口可能保持稳定,而猪杂碎进口可能有所增加。由于受到国外技术壁垒“加高”、国内监管环节薄弱、疫情、兽药残留、出口企业水平低、检验、检疫工作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多年来我国猪肉出口在全球猪肉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这与世界第一生猪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随着国家对肉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以及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猪肉品质将得到较大提高,加上我国猪肉出口价格方面固有的优势,预计今后几年生猪出口贸易总量继续扩大。3.1.3国际市场展望受汇率走势的有利影响,美国猪肉出口量会进一步增长,

18、国内产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但是汇率对欧盟和加拿大的影响不利,可能会降低猪肉贸易量和产量的增长幅度。亚洲非传统市场和俄罗斯市场对猪肉需求旺盛,再加上玉米等饲料价格的上涨,会推动国际市场猪肉价格略有上涨。3.2国内市场分析3.2.1以猪肉为主的肉食结构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综合分析近50年来中国肉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可以得出结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我国肉类生产和肉食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猪肉仍将是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其原因:一是我国种猪资源较丰富,加上生猪本身具有的生理特点如饲养周期短,饲养条件要求相对较低,产肉率高等,群众喜欢饲养,基础广泛;二是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珍贵,加上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

19、化,除青藏高原牧区外,种草土地难以大幅度增加,牛羊增幅有限;三是人民群众(除禁食猪肉民族外)喜欢食用猪肉由来已久,几千年的消费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3.2.2猪肉消费量仍将日益增长猪肉是我国餐饮业中的主要肉食品,消耗量大。虽然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摄入动物蛋白的途径增加,但这种趋势,尚不能危及猪肉的主导地位。在未来的30年内,人口不断增长,人均猪肉的占有量也将增加。据统计,按每年平均新增人口1320万计算, 2011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4.04亿,如人均肉类消费水平为7kg,其中猪肉约占65%,即4.55kg。全国猪肉需求量为6388.2万吨,比2002年增加1928.3万吨,以每头胴体重

20、76kg计,需出栏肉猪8.63亿头。如按出栏率150%计算,生猪存栏需5.75亿头,比2002年4.65亿头增加1.10亿头。3.2.3消费者对安全、品质好的猪肉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农业提供的直接支持越来越大,与之俱来的是,现代工业对农业(包括饲养业)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支援农业的工业品(例如化肥、兽药、农药等)在农畜产品所遗留的毒害成分越来大。因此,包括猪肉在内的农畜产品的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消费者重视,消费要求日益趋于自然、新鲜、健康、方便、多样、安全。生猪产品需要全方位满足消费需求,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综合上述可以看到,在猪的品种市场上,肉质好、生长快

21、、效益高的猪种将愈来愈受欢迎,淘汰过去的脂用型、兼用型猪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大力开展猪的杂交优势利用,生产品种间的杂交后代,特别是品系间的杂交后代,将更受市场青睐。3.3辽宁生猪市场分析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市场上的肉食品供应的数量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多喝奶、多吃肉、吃瘦肉、吃鲜肉。辽宁政府已将与广大市民、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猪生产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提倡搞以规模化养猪场为龙头的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等试点,种、养、加、销相结合,以带动全省的生猪生产。辽宁生猪生产在全国养猪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受全国性的生猪生产跌宕起伏的影响,虽然

22、2009年猪肉货源紧缺、价格大幅上扬,但是受生猪生产周期波动的后续性影响,辽宁生猪生产仍处于低速、艰难、恢复性发展阶段,全省生猪存栏、出栏持续减少,2009年辽宁产量为60.33万吨,同比下降0.5%。同时,伴随着国内生猪价格的普遍上扬,辽宁的生猪产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飙升。2009年7月份辽宁省价格监测中心监测,全省的中等生猪收购价格15.28元/千克,同期上涨了101.3%;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平均19.58元/千克,同期上涨了106.1%,零售价的涨幅高于收购价的涨幅近5个百分点。生猪生产价格的上涨,同时带动了其他畜牧业产品、渔业产品以及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扬。据辽宁统计局分析,导致生猪生产价

23、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2009年生猪的价格偏低,农民养殖收益减少,有些养殖户出现亏损,同时又发生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农民养殖积极性下降,供给减少。2010年,从季度价格走势看,一季度生猪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9.1%,价格涨幅上升35.3个百分点;二季度同比上涨50.4%,价格涨幅上升76.4个百分点,目前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辽宁生猪产品消费市场的大量需求和对当前生猪价格稳定的要求均给项目生产优质商品猪提供了广阔的市场。3.4XX市生猪市场分析XX市现阶段农业的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业生产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畜产品生产,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生产方式上,正在从单一的种植业向

24、农林牧副结合的生态农业转变;在耕种方法上,正在从广种薄收的粗放型向精耕细作的集约型农业转变;在生产组织上,正在向适度规模农业转变;在经营管理上,正在向产业化方向转变。XX市现有总人口已达到280多万,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XX市2010年全年猪肉产量是0.438万吨,其市场缺口高达3.9万吨。再加上本项目从饲料、养殖到销售进行的严格管理,可确保产品的绿色品牌,所以,其产品市场极为广阔。以上分析表明,XX市生猪市场对于优良商品猪的需求巨大,该项目建设单位凭借优秀的品种资源、良好的技术条件和优越的区位和资源条件,生产的商品猪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第二节、建设规模:本项目按照年出栏2

25、0万头优质商品猪的规模进行规划建设,按照存栏与出栏0.65的比例,需要满足存栏13万头商品猪的建设规模。为此,需要新建各类建筑总面积7.5万平方米,其中:建设万头种畜场一座,其建筑面积为育仔舍0.8万平方米、种猪舍2万平方米;建设存栏13万头养殖场一座,其育猪舍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建设饲料加工厂一座,其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建设有机肥加工厂一座,其建筑面积为0.5万平方米;建设其他辅助建筑0.2万平方米,同时,需要新建道路、桥梁、给排水、供电、供暖等配套设施。第四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第一节、建设选址:我公司通过对XX市各地区的认真考察,根据XX市对养殖业的总体规划,经与XX市XX区XX

26、乡唐力村多次协商,决定项目建设选址在XX市XX区XX乡唐力村北沟。第二节、建设条件:该选址三面环山,距离居民居住区的间距在2000米以上;与交通要道的距离在1000米以上。该选址在居民居住区的下风向处,地势低于居民居住区,离开居民居住区污水排出口2000米以上。场址远离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和一些噪声较大的工厂。第五章 建设方案第一节、设计原则:5.1.1该项目将按照现代化、智能化的大型商品猪养殖基地进行设计,其中包括: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5.1.2该项目还包括干湿分离的粪便处理、沼气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项目的规划设计。第二节、建设方案:5.2.1饲料加工厂根据设计要求,为降低饲料

27、成本,需建设一座大型饲料加工厂,利用科学配方,通过自行采购、自行加工,形成日产240吨饲料的生产规模(按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为此,需建设原料库5000平方米、成品库2000平方米、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5.2.2种畜繁育场根据设计规模,需建设一个全封闭的自繁自养种猪繁育场,其规模为公种猪200头、母种猪9900头。为此,需建设种猪舍20000平方米、育仔舍8000平方米。5.2.3商品猪养殖场根据设计规模,需建设一个集智能化、机械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商品猪养殖场,其规模不小于存栏量在13万头。为此,需建设育猪舍35000平方米。5.2.4有机肥加工厂根据环保要求,需建设干湿分离的粪便处理系统

28、、沼气综合利用系统,充分利用粪便和渣液生产有机肥。为此,需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有机肥加工厂。5.2.5辅助设施建设根据厂区规划和使用的需要,进行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供暖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5.2.5.1道路、桥梁建设厂区内各专属区域为隔离式道路设计,道路宽不小于6米;厂区至外接“抚清线”道路长度为1200米,道路宽不小于8米;路径跨XX河桥,要求按照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5.2.5.2供水本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生猪饮用水和猪舍保洁用水,生活用水采用自来水供应,用量为2m3/天;生猪饮用水采用山泉水及地下水供应,用量约为260m3/天;猪舍保洁用水采用雨水及处理后达标的循环

29、水供应,用量约为1000m3/天。生活用自来水水源由唐力村地下的DN100供水管提供,本项目拟由该供水管引一条DN40供水管沿厂区主要道路敷设,其长度约2000延长米,采取直埋方式敷设。生猪饮用水采用以山泉水为主,用地下水补充的形式予以解决。厂区内修建4105蓄水池3个,以保证生猪饮用水的需要。5.2.5.3排水本项目不对外排放污水。生活污水经厂区敷设污水管网分别排入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进入循环水蓄水池,用于猪舍保洁的循环使用。厂区内敷设DN300 雨水管管网,将回收的雨水引入循环水蓄水池进行猪舍保洁的循环使用。5.2.5.4供电本项目总装机为1100KW,其中设备负荷800KW,照明负

30、荷300KW,同时使用系数为0.65。为保证供电,本项目拟建箱变室一座,变电所共设400KVA变压器2台及其他变配电设施,详见供电设备(设施) 一览表。供电设备(设施) 一览表:序号项目规格数量(米、台、套)备注1高压电缆120延长米2高压开关柜2台3变压器SJ-400KVA2台7配套低压电器各种附件8低压配电屏2套变电所9动力配电柜5套各车间10配电电缆420延长米变电所电源由唐力村高压线引入,高压电缆采取直埋方式敷设。5.2.5.5供热本项目取暖采用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供暖,需要供暖的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按照节能采暖标准指标为36W/平方米,同时使用系数为1.0,管网损失率为5%,则总采

31、暖指标为2600KW。2000平方米综合楼采暖在原供热管网的基础上,采用400L10台太阳能换热器提供辅助热源,冬季采暖,夏季用于职工洗浴。5.2.5.6通讯本项目拟安装程控电话5部、传真机1部,厂区内按局域网设计。第六章 技术水平分析第一节、项目产品:6.1.1向市场提供商品猪。按照本项目设计规模,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向市场投放2.2万吨商品猪。6.1.2向市场提供有机肥按照存栏13万头商品猪的饲养规模,每天可产生粪尿200吨,可生产有机肥150吨。第二节、生产工艺:6.2.1工艺(技术)路线及流程图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育成商品猪出售。6.2.2工艺(技术)流程说明为使生产计划有

32、节奏的均衡实施,要确保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育成等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要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环环相扣、各负其责。1、为降低仔猪成本,减少种公猪的饲养量,本项目全部采用人工受精方式进行配种,每天要确保有53头母猪分娩。2、种畜场每天要确保有60头母猪配种,平均受胎率85%,每周有330头母猪妊娠。3、母猪配种怀孕3周后,转入妊娠舍饲养14周,提前一周进入分娩猪舍。4、母猪分娩后,要立即转回种猪舍待配。5、仔猪哺乳3周断奶,断奶后7天迁入保育舍至8周龄,8周龄进行分群并迁入育肥舍养1516周。(商品猪全部饲养时间为2324周,出栏重量约110公斤。)6.2.3主要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

33、性和可得性本项目引进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优质种猪大白、长白、杜洛克为种源,猪种易购。通过自繁自养和科学管理,使其更具有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好、抗病力强的优点。在生产过程中按国家绿色畜禽饲养标准进行饲养。绿色养殖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而且XX市金汇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这些方面已有成功的实践,因此,本项目产品生产工艺先进,技术成熟、可靠。6.2.4 主要工艺(技术)参数主要工艺参数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参数一繁殖性能1妊娠期天1142哺乳期天213断奶后至受胎天7144情期受胎率%80855妊娠诊断天216繁殖周期天1591637母猪年产仔胎次胎2.12.28经产母猪窝产仔数头119经产母猪窝产活仔数头

34、1010种公猪年更新率%3311母猪年更新率%2512公母比例1:67二生产性能1哺乳仔猪成活率%902断奶仔猪成活率%953生长育成猪成活率%984228日龄日增重克19452863日龄日增重克486664出栏日增重克722第三节、防疫措施:6.3.1合理安排去势、防疫和驱虫。6.3.1.1猪生后早期(7日龄左右)去势。 6.3.1.2防疫目标主要预防肉猪的五号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蓝耳病等传染病。具体做法:仔猪出生后2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55日龄重复接种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菌苗;70日龄重复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6.3.1.3驱虫生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虫、疥螨和虱

35、子等内外寄生虫。在60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120日龄左右第二次驱虫。驱虫药有左旋咪唑,阿维菌素及中药复方制剂等。6.3.2实施封闭饲养。饲养员每周外出一次,时间不超过2小时;外来人员、车辆禁止进入生产区;新员工需在生活区隔离2天以上,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职工探亲归场需隔离2天;私人物品未经消毒一律不得带入场内。 6.3.3车间内消毒。种猪舍周一、周四,产房和保育舍周一、五,育肥舍周三、六,具体事宜由兽医、技术员安排,并根据天气情况做适当调整。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确保消毒效果。猪舍外环境周一、四消毒,火碱和消毒威隔周轮流使用。各车间脚池每周两次更换消毒液。6.3.4病死猪及其污染物、排泄物

36、无害化处理。6.3.4.1发现染疫病猪立即隔离,同群(舍)猪立即送无害化处理间处理。6.3.4.2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猪尸体,以及其诊断解剖体、脏器、血液应远送无害化处理间进行处理。6.3.4.3以上猪和污染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均需要做无害化处理。6.3.4.4染疫猪、病死及死因不明猪尸体,以及其污物,应用专用密闭运载工具运输。第四节、环境保护:4.1 环境影响猪粪污水和粪便是养殖场产生的主要污染物,猪粪污水中包括猪尿、猪舍冲洗水及部分粪便和食物残渣,废水中含有高浓度有机物和N、P及病原体等,如若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排放,易造成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污染,而且猪粪在厌氧细菌作用下,会释放恶臭气体,严重影

37、响人畜健康。4.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项目建设地点远离市区,距城市主干道5公里以上,远离居民居住区和工厂,远离人员流动大的道路和人群;场区坡度平缓,利于污水及雨水排放,场区四周为隔离绿化带。猪粪是很好的有机肥料,猪粪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沼渣可作为高档有机肥用于作物生长的肥料,沼液可以用于灌溉农田。规模化养猪过程中猪粪尿和冲洗废水管理要求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排放水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GB 18596。该项目将利用公司现有的道恒有机肥生产设备和沼气技术建成严格的粪污处理系统,达到处理后排放和应用对周围环境无不利影响。养猪场采用全方位疫病控制。场内道路硬化,路旁和

38、空地植树种草,净化环境。粪便、尿及污水收集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发酵残余物(沼渣、沼液)进行再度处理和综合利用,实现畜、粪、粮相结合,做到不污染环境。为解决养殖场普遍存在的粪尿流失、污染河道等问题找到了一条科学的出路,养猪场周围的环境卫生也将因此得到明显的提高。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土地开发,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利用和保护相结合,本着短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并重的原则,完全能使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实现良性循环。第五节、原料需求:5.1物料消耗定额及平衡(水资源平衡、草畜平衡)分析项目建设区周边土壤肥沃,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多种杂粮、杂豆,为饲料生产提供有利的原料保证,为我

39、们进行项目中的猪源提供了有利的饲料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特别在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全年料肉比要控制在2.35:1之内。5.2精饲料来源距本项目区半径100公里之内,有大型饲料加工企业8个,可以满足本项目的精饲料供应。第七章 环保、消防、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第一节、环保本项目主要污染工序有:1、饲料粉碎;2、生猪粪尿,3、职工生活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4、各类噪声设备等。6.1.1废气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生猪粪尿的挥发物,可采用干湿分离法进行非发酵处理,每日清理次数不得少于3次。6.1.2粉尘饲料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集气罩收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40、,由15m排气筒排放,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为95%(额定效率99%,由于运转后效果下降,保守估计其效果为95%),全部用于回收。6.1.3废水排放本项目生产过程中耗水全部为循环水,主要排水为职工生活污水,预计为600吨/年,该污水水质情况为CODCr185mg/L,BOD5181mg/L,石油类18mg/L,氨氮30mg/L。可直接排入厂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可用于猪舍保洁循环使用。6.1.4噪声6.1.4.1噪声源头本项目噪声主要由饲料加工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源设备见下表。主要噪声设备:序号设备名称噪声等级单位备注1高速粉碎机85dB(A)设置隔声间内2搅拌机80dB(A)减

41、震垫3引风送料机75dB(A)减震垫4循环水泵45dB(A)减震垫5锅炉40dB(A)设置隔声间内6拌料机80dB(A)减震垫6.1.4.2防噪减振措施噪声对仔猪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厂区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仔猪舍与饲料加工厂的距离。对噪声的治理以减少噪声声源,阻隔传播途径和受者保护三方面相结合,设计中采用以下防噪措施:1、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低噪音设备,从根本上减少噪声的污染,但受目前设备制造水平的限制,声压等级降低幅度不大。2、对高噪间设备采用隔声室进行密闭,基础设减振材料垫,并在进口安装消声器,可降低声压级2030dB(A)。3、对巡回检查的各种水泵房和机房、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除采取减振措施以

42、减少其噪声外,为减少工人与噪声接触时间与强度,采用集中控制和隔离操作。4、在总图布置上可考虑利用地形、高大建筑物、树木阻隔噪声。5、加强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发放耳塞等劳保用品,减少噪声对工作人员的伤害。6.1.5环保防治措施6.1.5.1施工期间污染分析施工期间,由于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器具和运输工具,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主要有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空气污染主要为挖土机、推土机等机械作业产生的扬尘,以及汽车运输产生的扬尘。噪声主要来源于挖土机、推土机、打桩机、搅拌机等工程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6.1.5.2施工期间环保措施施工期间主要是扬尘和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组织,正确使用施工机

43、械,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禁止夜间施工,能起到较好的环境保护作用。6.1.5.3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6.1.5.3.1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由集气罩统一收集,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5m烟囱排放,对周围影响较小。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低分子挥发物,设置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为200米,远离居民区,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6.1.5.3.2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时处理基础作业产生的污水,要注意好疏导,排放工作。清洗材料、设备等污水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以减少清水的用量。施工期间工地的污水常含有大量的泥浆等,应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排放。对于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应设置临时性的化粪池、沉

44、淀池处理。第二节、消防本项目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设计建设。本项目生产、贮存火灾危险性均为丁类。本项目所有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三级。单体建筑的最大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最大建筑体量为15000立方米,建筑最大高度6米。根据规范规定,本项目综合楼内设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的最大用水量为10L/s;室外设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最大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一次灭火最大用水量为288立方米。为保证消防用水,拟沿厂区建筑四周敷设DN200mm消防专用供水管道,并拟建净容量为250m3的专用消防水池。消防水池的水源引自供水管网,建消防水泵房一处,内设消防专用

45、水泵两台。本项目所有建筑的平面布置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的要求,厂区内沿建筑设置环形消防通道,通道净宽不小于3.5米,并有两个出入口与厂外道路相通。本项目消防用电设备按三级负荷供电,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仍能保证消防用电。消防配电设备有明显标志。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穿金属管保护,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变电所等关键部位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配置灭火器。第三节、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6.3.1编制依据可采用的主要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

46、会议通过)2、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3号(1996)3、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国发(1984)97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7年12月3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4次会议通过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人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7年12月29日通过)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九届人大常委会28次会议通过8、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6月28日国务院通过)9、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91)10、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3489)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50831999)12、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94)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年版)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版)16、建筑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