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中的流场分析.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790940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中的流场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毕业设计-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中的流场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中的流场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中的流场分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号 单位代码 11395 密 级 学 号 1006250139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驱油过程中储层缩孔 中的流场分析作 者程 航院 (系)化学与化工学院专 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榆 林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毕业设计(论文)与

2、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榆林定边油区位于陕甘宁盆地,即陕北斜坡中部,该斜坡为东高西低的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油气藏中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型和低孔、特低渗型的储集类型。孔隙结构严重地影响着储层的储集物性,根据测试得到的储层孔隙的孔径分布可知,该储层缩孔中流体的流动属于微流体流动。缩孔中流体流动属于微流体流动。对于微观流体的研究,有助于对宏观流体规律进行补充和修正,为改善采油工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建立出口、入口直径比分别为1:1、1:2、1:3、1:4、1:5的缩孔通道模型,分析了缩孔的比对水

3、驱油过程中的油、水速度场、压力场以及驱油时的阻力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入口直径比为1:1的缩孔通道模型适合榆林定边油区的孔隙结构,该比例模型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水驱油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关键词:缩孔;微流动;水驱油过程;压力场;阻力系数;IABSTRACTYulin sense oil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weald basin, it is called the central shanbei slope, the slope of east west high low monoclinic, dip Angle is less than 1 . Rock

4、 types in the reservoir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arkose, belongs to low porosity, low permeability and low porosit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ypes. Seriously affect the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of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ccording to the testing of reservoir porosity, pore size distributi

5、on of the flow of fluid in the reservoir porosity of belongs to the micro fluid flow. Shrinkage cavity in the fluid flow belongs to the micro fluid flow. For micro fluid research, help to supplement and correction in macroscopic fluid flow law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provi

6、de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export, entrance diameter ratio of 1:1, 1:2 and 1:3 respectively, 1:4, 1:5 of shrinkage cavity channel model, analyzes the alignment of shrinkage cavity in the process of water flooding oil, water velocity field, pressure field

7、 and the influence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oil displacement.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ort, and the shrinkage cavity entrance diameter ratio of 1:1 sense channel model suitable for yulin region of pore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model to maximize meet the indicators in the process

8、of water flooding.Keywords:Shrinkage cavity;The micro flow; Water flooding process; The pressure field; Drag coefficient;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II1综述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1研究目的11.1.2课题研究意义11.2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11.2.1研究内容概述11.2.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21.3陕北地区储油层孔隙结构特征21.3.1储层岩石分类21.3.2孔隙类型31.3.3当地孔隙结构特征42计算模型的建立52.1建立模型的主要软件的使用方案5

9、2.1.1Gambit的使用52.1.2Fluent的使用52.1.3Tecplot的使用62.2有限元建模62.2.1结构参数62.2.2建立划分73缩孔中的流动行为分析83.1对于初时刻水油运动的分析83.2对水运动到缩孔处的分析93.3对驱油即将结束的分析113.4驱油过程的阻力、速度场133.4.1阻力场的分析133.4.2速度场的分析144结论与展望154.1结论154.2展望15参考文献16致谢17III1综述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研究目的研究水驱油过程中油水流动规律是进一步进行提高采收率研究的的基础。油水流动发生在储油层孔隙结构中,而孔隙结构中的缩孔出口、入口的孔径比直

10、接影响水驱油的各项指标。本文通过探究出口、入口孔径比为1:1、1:2、1:3、1:4和1:5的通道模型,分析缩孔通道的孔径比对驱油过程中油、水流动状态的发展规律的影响,以及驱油过程中缩孔通道中压力场、阻力系数和速度场的变化,从而得到适合榆林油区地层特征的缩孔孔径比。1.1.2课题研究意义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生产与供求矛盾越发突出,石油作为工业发展的命脉,由于其储量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关注程度远胜于其它能源,寻找有效而廉价的采油新技术一直是专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油田采用水驱油的方法,水驱油面临着需要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问题。水驱油的效率,主要受储层的孔隙结构影响

11、。针对当地储层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的特征可知,当地储层进行水驱油的开发过程中,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为微尺度下的流动。在微米量级特征尺度的微管道中,流体的流动特性具有很大的变化。对于微流动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而且有助于对宏观流体规律进行补充和修正1,为宏观流体流动的指导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对有效开采当地储层原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2主要研究内容与现状1.2.1研究内容概述油水是两种不互溶液体,其界面张力高达30500mN/m。油层是高度分散体系,界面性质对油水流动有着关键影响,特别是毛管力对油的滞留和排驱有着主导作用。油层岩石是由几何形状大小不一致的矿物颗粒构成的,形成一个复杂的空间网

12、格,且矿物颗粒的组成也不完全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孔隙介质的微观几何结构和表面性质都是不均一的。油层性质的非均质性,增加了水驱油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微观水驱油的效率。通过分析榆林当地储油层孔隙结构的特征,针对其地下储油层结构特征制定相应的驱油方案。采用水驱油,利用Gambit、Fluent建立出口、入口直径比为1:1、1:2、1:3、1:4和1:5的通道模型,并进行驱油过程的仿真,分析缩孔通道的孔径比对驱油过程中油、水流动状态的发展规律的影响;分析驱油过程中缩孔通道中压力场及阻力系数的变化;分析驱油过程中油、水沿通道截面的分布规律及通道中速度场的变化,从而得出适合本地油层孔隙特征的孔径比。1.2.

13、2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属钟映春2等对微流体力学中的固体边界的边界层滑移问题,层流与湍流的界定问题,表面张力特性问题,流体粘度特性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液体微流动与气体不同,小分子有机液体在微管道中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非极性的、分子尺度小于纳米级的有机液体,在微米尺度管道中的流场特性仍符合连续性介质假设的经典假说。对于微尺度液体流动,虽也有一些研究报告,但由于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其分子靠的更近,分分子间以及与固体之间的吸引力和粘着力在微流动中起主要作用3,所以其微流体力学问题要复杂一些由于液体分子的结构比气体复杂,粘度也比空气大,所以液体微流动研究的难度更大。由于液体分

14、子平均自由程比气体小得多,而微管道的尺寸与液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相比较大,且所研究的液体又多为小分子液体,所以有关微尺度液体流动的研究结果大多与宏观流动规律相吻合。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为日本的牧原光宏4对液体在微笑管道中的研究,他得出了流量与压力成比例关系。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有关微流动的研究发现,随着几何尺寸的缩小,并非是传统理论的和宏观尺度下的研究结果在尺度上的缩小,而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宏观尺度的现象和问题。1.3陕北地区储油层孔隙结构特征1.3.1储层岩石分类陕北榆林储层岩性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属于低特低渗透储层。低渗透油藏是基质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是指低渗透的砂岩油藏5。低渗透油藏是

15、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其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划定,因此,各项参数变化较大。根据我国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低渗透油层的范围和界限,目前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的大小,进一步把低渗透储层划分为三类:一般低渗透储层、特低渗透储层、超低渗透储层6。之前所有低渗透油藏都认为是非常规油藏,近年来低渗透开发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以部分学者认为一般低渗透储层也可认为是常规油藏,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油藏仍作为非常规油藏。根据铸体薄片鉴定研究区储层碎屑颗粒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岩屑等岩性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石英颗粒含量为30左右

16、,长石颗粒含量为40左右,剩余的大多为岩屑。胶结物有方解石、铁方解、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白云石和硅质胶结物很少。高岭石和方解石含量高且分布广泛,其中高岭石含量为16,方解石含量为1.515。杂基为泥质杂基,含量为36。碎屑颗粒直径为0.120.23mm,颗粒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差,磨圆度差;颗粒间以线状接触为主,其次为点线状接触;胶结类型为孔隙胶结和接触胶结7。1.3.2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它反映储层中各类孔隙与孔隙之间连通喉道的组合,是孔隙与喉道发育的总貌8。储层孔隙类型有残余粒间空隙、溶蚀孔隙、晶间

17、空隙、微裂缝,以溶蚀孔隙为主要类型,其产状多样且孔径大小不均一,喉道类型以细喉道为主。(1)原生孔隙原生孔隙包括残余粒间孔隙和填隙物内微孔隙:a残余粒间孔隙:指砂质沉积物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原生粒间孔隙被填隙物部分充填改造后形成的一类孔隙,这类孔隙一般个体较大、分布比较均匀,孔隙连通性好。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中,方解石、白云石星散状充填孔隙,交代碎屑,硅质多呈自形短柱状垂直孔壁生长充填孔隙,这类粒间孔孔径较大,连通性好,是主要的贡献孔隙。另外发现石英次生加大后的残余粒间孔,此类孔隙孔径小,连通性差b填隙物内微孔隙:指砂岩中与砂质碎屑同时沉积的泥质杂基内的微孔隙以及砂岩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是颗粒间充填

18、及交代长石的自生粘土及碳酸盐晶片之间的微孔隙,填隙物内微孔隙极为细小,一般小于0.2m,只能在扫描电镜下见到。自生石英、高岭石晶间微孔隙。孔隙个体小,分布不均匀且连通性差。(2)次生孔隙本区砂岩次生孔隙以溶蚀型次生孔隙为主,这类孔隙分布很局限,孔径比较小,它们对砂岩储层的孔隙性能贡献较小,研究区以以下几类溶蚀次生孔隙为主:a溶蚀粒内孔隙:指砂岩中部分碎屑内部在埋藏成岩中发生部分溶解而产生的一类孔隙。通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溶蚀粒内孔隙多见于长石部分岩屑内,常见溶蚀粒内孔隙与溶蚀粒间孔隙连通。b.晶间孔隙:砂岩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分布于碎屑颗粒间自生矿物晶体间的微孔隙。研究区内部分蚀变高岭

19、石见晶间小孔及少量长石、石英产生的微裂。c.微裂隙:在砂岩储层中,由于地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微裂缝,呈细小片状,缝面弯曲,裂缝宽度一般平行于最小地应力方向。它能极大地改善岩石的渗透性。1.3.3当地孔隙结构特征陕西榆林定边油区位于陕甘宁盆地东部,又叫做陕北斜坡。斜坡上构造活动十分微弱,地层产状平缓,倾角小于1。斜坡上缺乏油气聚集的有利二级构造带和构造圈闭,因此其油气藏的形成宏观上受控于岩石特性和古地貌的影响,为岩性圈闭类油气藏。油气藏中岩石类型以长砂石岩为主,其中以细砂、粉砂级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型和低孔特低渗型的储集类型。陕北定边油区系延长组主力含油层按其特征由上向下可分为长2、长4+5、长6、长

20、8等几个岩性段9。在以往的勘探中,人们寻找油气的注意力注重于岩石电阻率较高的层位。钻井、录井、取心、测井显示均良好,即属于阿尔奇公式型的油层。而随着近年勘探工作的开展,通过对陕北定边油区钻遇长6段地层的部分井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认为该区域尚存在着特征和前者相差异的低阻油层或含油层位。该层系在钻井、录井、取心显示含油性良好,而测井曲线显示为类似于含水砂岩特征,表现为较高孔隙度、较低电阻率特征,属于低孔低渗型和低孔特低渗型的储集类型。2计算模型的建立2.1建立模型的主要软件的使用方案2.1.1Gambit的使用GAMBIT是为了帮助分析者和设计者建立并网格化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和其它科学应用而

21、设计的一个软件包。GAMBIT通过它的用户界面来接受用户的输入。GAMBIT用户界面既简单又能直接的建立模型、网格化模型、指定模型区域大小等基本步骤,然而这对很多的模型应用已是足够了。面向CFD分析的高质量的前处理器,其主要功能包括几何建模和网格生成。由于GAMBIT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以及快速的更新,在目前所有的CFD前处理软件中,GAMBIT稳居上游10。GAMBIT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它具有二维、三维几何建模能力,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建立点、线、面、体,而且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可对自动生成的文件进行编辑,以自动控制修改或生成新几何与网格;(2)可以导入PRO/E、UG、CATIA、SO

22、LIDWORKS、ANSYS等大多数CAD/CAE软件所建立的几何和网格。导入过程新增自动公差修补几何功能,以保证GAMBIT与CAD软件接口的稳定性和保真性,使得几何质量高,并大大减轻工程师的工作量;(3)强大的网格划分能力,可以划分包括边界层等CFD特殊要求的高质量网格。GAMBIT中专用的网格划分算法可以保证在复杂的几何区域内直接划分出高质量的四面体、六面体网格或混合网格;该模型的建立采用Fluent自带的软件Gambit建立物理仿真模型,为了直观的计算及便于网格划分,直接建立2D管道的模型,管道直径为40微米、长度800微米。要注意的是使用Gambit完成几何模型的建立后,对模型进行网

23、格的划分,要根据图形实际情况而定。划分好以后经过测试,当网格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使再提高其密度,对计算的精确性也无影响,不过计算量却大为增加,因此选用合适的划分密度,可以减小计算量。2.1.2Fluent的使用通用CFD软件包,用来模拟从不可压缩到高度可压缩范围内的复杂流动。由于采用了多种求解方法和多重网格加速收敛技术,因而FLUENT能达到最佳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11。灵活的非结构化网格和基于解的自适应网格技术及成熟的物理模型,使FLUENT在转捩与湍流、传热与相变、化学反应与燃烧、多相流、旋转机械、动/变形网格、噪声、材料加工、燃料电池等方面有广泛应用。本次模拟计算利用Fluent软件,

24、首先通过导入Gambit软件建立的初步网格模型,将缩管内的流动介质定义为水和油,设置为层流、不定长参数。缩管入口压力取毛细管压力,出口压力默认为0Pa。然后开始水驱油仿真模拟。2.1.3Tecplot的使用 Tecplot是Amtec公司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科学汇图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绘图格式,包括x-y曲线图,多种格式的的2-D和3-D面绘图,和3-D体绘图格式。而且针对于Fluent软件有专门的数据接口,可以直接读入cas和dat文件,也可以在Fluent软件中选择输出的面和变量,然后直接输出tecplot格式文档。Tecplot是绘图和数据分析的通用软件,对于进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和测试

25、是理想的工具。作为功能强大的数据显示工具,Tecplot通过绘制XY,2-D和3-D数据图以显示工程和科学数据。随着功能的扩展和完善,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Tecplot的应用日益广泛,用户遍及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石油等工业以及流体力学、传热学、地球科学等科研机构。由于Fluent软件得出的相图、压力图、阻力图的背景是黑色的,对观察效果有所影响,所以我们利用Tecplot将图的背景切换成白色,利于观察对比。再次打开Tecplot,导入Fluent模拟出的cas文件,进行速度截面的截取,并且将得到的dat文件输出为txt格式即可,然后利用Excel绘制速度云图即可。2.2有限元建模一般来说,有限元

26、分析与设计的第一步是几何建模,Gambit软件具有强大的模型建立功能,通过它我们可以初步的建立模型。模型建立的目的为:能建立起真实反应实际设计原型的数学模拟。然后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水油仿真模拟,通过计算分析驱油过程中的缩孔流场,以此得符合实际的结构模型。2.2.1结构参数建立管道入口半径为40m,直通道长400m,缩孔通道为400m的几何模型。在毛细管孔隙中,在油水这两种不相混溶的流体介面上,任何一点都有使其各自的体积收缩成为具有最小面积的趋势,在流体弯月面上相邻两点所承受的压力是不同的,因此将会在油水界面处形成压力差。它可以给管壁内侧的液体提供一个自然上升的作用力,这个力为水驱油的阻力

27、。因此,我们将施加一个和毛细管力等大的力来克服它。根据Laplace-Yong方程确定通道中的毛细管力:式(2-1)Laplace-Yong方程式(2-1)中,Pc是毛细管力,是油、水间的润湿角,Rc是毛细管当量半径,lg是油水的界面张力。其中界面张力取470mNm1油水间的润湿角取45,储层缩孔中的原油密度为0.852g/cm3,粘度为7.83mPas。以计算得到的Pc值作为入口压力,出口压力值设为0Pa。2.2.2建立划分一般来说,在有限元建模中,网格划分是较重要的环节,它的疏密、阶次、数量等均会对计算的精确有直接的影响度12。因而,对于网格的划分,越细越好,网格的数量越多越好,这样分析的

28、结果也会更准确。然而,网格数量的多少、计算求解的速度,均会受到计算机性能的限制。因此,对于一般电脑,网格数量超过十万以后,求解过程会很费时,甚至会出现计算错误。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规律,网格较细,并且可以多做几组模型进行比较。如下图2-1为1:1通道模型的网格划分图,图2-2为其几何中心处的放大图。 图2-1 图2-2 图2-1网格划分图 图2-2网格放大图3缩孔中的流动行为分析在不同孔径比的缩孔中的驱油流动行为的分析,选择3个具有代表性的时刻进行分析:初始时刻水油开始流动、水运动到缩孔处、油的运动即将结束。3.1对于初时刻水油运动的分析(1)如图3-1所示,依次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

29、别为1:1、1:2、1:3、1:4和1:5的初始时刻水油开始流动的状态图。从图(a)、(b)、(c)、(d)、(e)看出在水油开始流动时刻,不同孔径比的缩孔模型水、油有明显的分界面,此时水油流动较为稳定,界面平缓。 (a) (b) (c) (d) (e)图3-1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初始流动状态图(2)如图3-2所示,依次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别为1:1、1:2、1:3、1:4和1:5的初始时刻水油开始流动的压力云图。从图(a)、(b)、(c)、(d)、(e)看出在水油开始流动时刻,不同孔径比的缩孔模型,水油两相压力分布比较明显,直通道内压力较为恒定。 (a) (b)(c) (d) (e) 图3-2

30、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初始流动压力云图3.2对水运动到缩孔处的分析(1)如图3-3所示,依次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别为1:1、1:2、1:3、1:4和1:5的驱油通道模型,此时为水进入缩孔时的流动状态图。图(a)、(c)中水油层面开始逐渐波动。图(b)、(d)、(e)中水油层面波动较大,呈斜坡状。 (a) (b)(c) (d) (e) 图3-3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水进入缩孔的流动状态图(2)如图3-4所示,依次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别为1:1、1:2、1:3、1:4和1:5的水进入缩孔时的压力云图。从图(a)、(b)、(c)、(d)、(e)看出在水进入缩孔时不同孔径比的缩孔模型,水油两相压力分布比较明显

31、,直通道内压力较为恒定首先对比3-3的相位图,当油刚进入缩孔通道时,水油有明显的分界面,并且分界面开始波动,此时水油流动较为缓慢,从压力分布图上看出缩孔处压力较直通道处缓慢增大。 (a) (b)(c) (d) (e)图3-4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水进入缩孔的压力云图3.3对驱油即将结束的分析(1)如下图3-5所示,依次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别为1:1、1:2、1:3、1:4和1:5的驱油通道模型,此时为油的运动即将结束的流动状态图。从图(a)、(b)、(c)、(d)、(e)看出在油的运动即将结束时,随着缩孔出口直径越来越小,并且模型建立的时候缩孔通道取得不定长,导致出口形成死口,水油流动缓慢,当水驱

32、油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十分缓慢,甚至停止。此时水油界面逐渐稳定,较为平缓。(a) (b) (c) (d) (e) 图3-5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水进入缩孔的流动状态图(2)图3-6为,为出口、入口孔径比分别为1:1、1:2、1:3、1:4和1:5的水进入缩孔时的压力云图。从图(a)、(b)、(c)、(d)、(e)看出在油的运动即将结束时,水油两相压力分布比较明显,直通道内压力较为恒定。水油有明显的分界面,此时水油流动较为缓慢,从压力分布图上看出缩孔处压力较直通道处缓慢增大。 (a) (b) (c) (d) (e) 图3-6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油的运动即将结束的压力云图3.4驱油过程的阻力、速度场3

33、.4.1阻力场的分析图3-7为出口、入口比例为1:1、1:2、1:3、1:4、1:5的通道模型的阻力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出口、入口比例为1:5的通道模型阻力系数比较恒定,出口、入口比例为1:1、1:2的通道模型阻力系数波动较大,当到达140步左右时,也就是驱油即将结束时出口、入口比例为1:1通道模型阻力系数在减小,说明此时的缩孔对油的阻碍较小,能最大可能的达到高效率驱油。图3-7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模型步数与阻力系数的云图3.4.2速度场的分析图3-8为出口、入口比例为1:1、1:2、1:3、1:4、1:5的通道模型的速度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出口、入口比例为1:1通道模型流体速度比较恒定,其它比

34、例通道流体速度先增后减,对比阻力图知进入缩孔通道阻力系数增大,导致流体受阻,因而速度减小。从速度角度考虑采用出口、入口比例为1:1通道模型。图3-8不同出入口孔径比的模型的位置与速度的云图4结论与展望4.1结论通过对不同孔径比缩孔中驱油时流体流动行为的演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速度场来说,出、入口比例为1:1通道模型速度比较恒定,由于进、出口直径比相同,其阻力系数一致,水驱油比较流畅。其它比例由于减小出口直径,致使阻力系数增大,导致流体速度减小。(2)从驱油效率来说,出、入口比例为1:1通道模型驱油速度较大,单位时间流量较大,并且出、入口比例为1:1模型所受阻力系数较小,因此驱油效率大于

35、其他比例的孔径模型。(3)从阻力场来说,由于减小出口直径,致使阻力系数增大,降低了驱油效率和速度,因此得知出、入口比例为1:1的通道模型适合水驱油。4.2展望本次研究运用Fluent对水驱油的不同出、入直径比例的通道模型模拟,分析其通道流场,得出了缩孔孔径比对水驱油过程中原油采收的影响规律。然而,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很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采用其他驱油方案,比如说现在最常用的化学驱油法,因为水驱油效率较低,而化学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2)如果进行模拟,最好建立合适比例的油层通道模型,这样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出油层特性,从而尽可能的得出合适

36、的驱油方案。数据显示,我国低渗透油气储藏约63.2亿吨13,尚有50左右未动用。而已动的低渗透资源,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平均采收率仅为23.3。因此开发多种有效驱油方式是迫在眉睫的。参考文献1钱晓蓉,沈宏继.微流体动力学研究发展与现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5,41(6):11-14.2钟映春,等.微流体力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18(3):46-493刘静,微米/纳米尺度传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3(2):17-244牧原光宏,仓久仁彦,永山昭.微小管液体流Navier-Stoke方程式适用性关考察J.精密工学会,1993,59(3):31-365钱

37、晓蓉,沈宏继.微流体动力学研究发展与现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5,41(6):11-14.6尹执中,等.微流动系统的发展概况J流体机械,2000,28(4):33-377刁帆,文志刚.鄂尔多斯盆地胡尖油田延长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J.岩性油气藏2011,23(2):53-58.8王道富.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油田开发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25(6):55-56.9李彦婧,高潮,邓杰,孔令非.东韩地区延长组油层储层孔隙结构特征A.岩性油气藏,2012,21(4):13-19.10战洪仁,周淑娟,路海燕,等.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预测缩放管内的阻力系数J.沈阳化工学院学报,2

38、009,22(4):341-345. 11董金玲,李国威.基于Fluent圆管内黏性流体流动的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38-40.12孙琳,赵宝峰,郭春力.对圆管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的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004):367-368.13罗小平,邓先和,邓颂九.缩放管阻力系数的预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10):67-72.致谢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榆林学院白艳霞老师对我的培养和教导。从论文的选题方向、研究内容、实验方案的制订以及整个研究过程和论文的撰写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导师是白老师,我感到无比幸运。白老师严谨和富于创新的治学作风、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使我终生受益。白老师严己宽人的做人作风值得我终身学习。在建模期间,还得到了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深深地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同学和朋友们,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和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致谢人:程航2014年5月25日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