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培训讲座(共77张PPT).pptx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78494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PPTX 页数:77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培训讲座(共77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培训讲座(共77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培训讲座(共77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的产生与发展培训讲座(共77张PPT).pptx(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章章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培训专用本章框架图本章框架图古代保险思想关键词:关键词:古代保险;近代保险;保险现状与趋势近代保险产生我国保险业状况中外保险思想萌芽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寿保险、责任保险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对比我国保险业发展国际比较国际保险业趋势国际保险业环境与趋势培训专用主要内容u古代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与方法;外国古代保险的一些做法、共同海损原则和船舶抵押借款等内容的简单介绍。u近代保险萌芽 海上保险、火灾保险、人身保险和责任保险的起源u我国保险业发展状况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历史

2、和国际对比u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国际保险业发展环境与趋势培训专用学习目的与重点内容u学习目的 古今中外保险业发展状况的大致了解。u重点内容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培训专用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保险思想古代保险思想1.1 保险产生的基础1.2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1.3 外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培训专用 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培训专用1.1 1.1 保险产生的基础保险产生的基础u自然基础自然基础风险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u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剩余

3、产品的生产和增多,是建立实物后备的基础,它也是保险产生和形成的物质基础。货币后备是保险经济机构建立保险基金的一般价值形态保险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u法律基础法律基础保险的发展,有赖于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培训专用1.2 1.2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u我国古代保险思想我国古代保险思想据逸周书文传记载,早在夏朝后期,中国已经认识到自然灾害何时发生是一件难以预料的事情,需要随时储粮备荒。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人们就认识到储存物资以备将来不时之用,是立国安邦之本。在公元前2500年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史书札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

4、长;矜(guan,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年丧父的孩子)、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者皆有所养成。”实际上这是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春秋时期孔子的“耕三余一”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培训专用1.2 1.2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u史书记载用于抵御风险的制度或组织史书记载用于抵御风险的制度或组织据古代典籍周礼记载,当时国家设有“遗人”一职,“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厄,门关之委积,以养老孤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大大意意:遗遗人

5、人的的职职责责是是掌掌管管各各种种物物资资储储备备,以以准准备备向向贫贫弱弱或或需需要要者者施施惠惠。各各级级政政府府的的储储备备都都是是用用于于救救助助,扶扶危危济济困困,招招待待宾宾客客等等,县县都都的的诸诸备备,用用来来备备荒荒)我国古代的仓储制度,主要有常平仓、义仓、广惠仓以及民间相互保障组织等。(常常平平仓仓是是在在灾灾荒荒年年景景对对受受灾灾人人民民进进行行救救助助,贷贷给给灾灾民民口口粮粮种种子子,将将来来收收成成时时偿偿还还,若若无无力力偿偿还还时时准准予予免免偿偿;广广惠惠仓仓则则是是为为了了救救济济经经常常性性的的老老幼幼残残疾疾贫贫苦苦无无依依者者;义义仓仓,地地方方上上

6、储储存存粮粮食食以以备备荒荒年年同同济济公公众众的的粮粮仓仓,民民办粮仓的一种,为官督而绅办办粮仓的一种,为官督而绅办)培训专用u其他民间机构其他民间机构中国的一些商人在扬子江(长江)上冒险运货,深深地体会到老祖母不把鸡蛋放置在同一个篮子中携带的道理,同样不把个人全部货物集放于一船,以分散危险;还有的把同乡船户组织起来,每户交纳一定的会费,由同乡船会储存生利,以便在船只遇难时给予适当的救济。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的镖局制度则是陆路运输保险的萌芽。1.2 1.2 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我国古代保险思想和方式培训专用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u世界各国古代保险的一些做法世界各国古

7、代保险的一些做法公元前4500年,古古埃埃及及从事金字塔修建工作的石匠中盛行一种互助基金组织,用参与者在平时缴付的会费来支付会员因意外事故死亡后的丧葬费用。古古希希腊腊,一些宗教信仰相同的人或同行业的工匠在参加会员身上提取一笔公共基金,专门用于意外情况下的救济和补偿。古古罗罗马马的士兵中也曾出现丧葬互助会,该组织收取的会费作为士兵战死后付给其家属的抚恤费用,或在士兵调职或退役时返还。古古巴巴勒勒斯斯坦坦对被盗或被野兽吞噬的牲口,采取由群体的牲口饲养人共同负担损失的办法。培训专用公元前20世纪,古古巴巴比比伦伦时代,国王曾命令僧侣、法官及市长等,对其所辖境内居民征收赋金,以备救济火灾及其他天灾损

8、失之用。公元前10世纪,以以色色列列王所罗门(Solomon)对其国民从事海外贸易者,课征税金,作为补偿遭遇海难者所受损失之用。这类各种为个体和群体利益所采取的救灾和补偿损失方法,已开始孕育了保险的胚胎。在中中世世纪纪的的欧欧洲洲的行会除按其成立的目的进行活动以外,大都具有互助的性质。其扶助的范围,涉及死亡、贫困、疾病、火灾、水灾、船舶沉没以及其他人身事故和财产事故。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培训专用 在保险的萌芽阶段,共同海损分摊原则的确定和船舶抵押借款的出现是两个重要的事件。u共同海损分摊原则共同海损分摊原则早在公元前2000年,地中海一带就有十分广泛的海上贸易活动。

9、当时,船舶构造非常简单,抵御风浪的能力很差,因此航海运输危险很大,要使船舶在遭遇风浪时不致沉没,在当时最行之有效的一种应急措施就是抛弃货物,以便减轻船舶的重量,消除倾覆的危险。但在决定抛飞货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愿将自己的财物抛入大海,为他人的利益作出牺牲,这种情况导致争端不断发生。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培训专用为了使被抛弃货物的一方能从其他受益的货主那里获得补偿,在当时航行于地中海的商人中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因船货共同安全而不得不采取抛弃货物措施所造成的损失,应由因此而免受损失的全体船货主共同分摊。这一习惯做法后来为公元前916年的罗地安海商法罗地安海商法所采用(

10、在地中海的罗德岛上,国王为保证海上贸易正常进行,制定了该法律),并正式规定为:“凡因减轻船舶载重而投弃大海的货物,如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须由全体来分摊”,这就是著名的“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共同海损”的分摊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损失分担的基本原理,至今仍为各国海商法所采用,我国海商法也确定的关于“共同海损”的分摊原则。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培训专用u船舶抵押借款船舶抵押借款船舶抵押借款又称冒险借贷,是指当船舶在外急需用款时,船主以船舶作为抵押(用船上货物抵押我们称之为船货抵押借款)获得贷款,如果船舶安全完成航行,船主归还贷款本金,并支付较高的利率;如果船舶在中途沉没,债

11、权即告结束,船主不必偿还本金和利息,这种行为反映了损失分担的保险思想萌芽。在此项借款中的借款人、贷款人以及用作抵押的船舶,类似现代海上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及保险标的物。船舶和船货抵押借款制度后因利息过高(当时利息高达本金的1/4到1/3)而被当时反对高利贷的罗马教廷所禁止。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培训专用但由于航海和贸易发展需要这样一种补偿制度作为保障,不久就出现了一种“无偿借贷”的变通制度。即在船舶出航之前,船舶或船货所有人以贷款人的身份,向资本所有者贷出一笔款项(相当于交出保险费),若船货安全抵达目的港,则资本所有者无须偿还借款;反之,若船货在中途沉没或损毁,

12、船舶和船货所有者有权要求资本所有人偿还借款,且偿还数额远远高于借款额(相当于保险赔款)。这种“无偿借贷”制度与前述船舶和船货抵押借款制度的顺序正好相反,但实质与原理相同,都是现代海上保险的萌芽和雏形,而且其运行顺序更接近于现代海上保险的做法。1.3 1.3 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外国古代保险方式培训专用第二节第二节 近代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保险的产生和发展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2.2 火灾保险的产生和发展2.3 人寿保险的产生和发展2.4 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发展培训专用u真正意义上的保险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并随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u在近代保险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海

13、上保险先于陆上保险,财产保险先于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是随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和信用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兴起培训专用u意大利是近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意大利是近代海上保险的发源地14世纪中期,意大利北部经济十分繁荣,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在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地,出现了类似现代形式的海上保险。起初,人们仅在口头上达成海上保险合同,后来出现了书面形式,在地中海一带城市开始有了从事草拟和撰写保险契约的专业人员。迄今发现的一份最古老的保险单:1347年10月23日,一个名叫乔治勒克维伦的热那亚商人同“圣克勒拉”商船船东达成一项协议:船东先将一笔

14、钱存入乔治那里,“圣克勒拉”开始其从热那亚至马乔卡的航程,如果航程一切顺利,船舶安全抵达的话,船东不收回那笔钱;相反,如果船在半道上出事,发生损失,就由乔治根据船东的损失进行赔偿。2.1 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培训专用u英国海上保险的形成与完善英国海上保险的形成与完善近代海上保险发展于英国。美洲新大陆发现之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获近代海上保险发展于英国。美洲新大陆发现之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险的中心转移到了英国。得了空前的发展,保险的中心转移到了英国。F1554年英国商人得到国王特许来组织贸易公司垄断海上业务;F1568年12月,伦敦市长批准成立了英国皇家交易

15、保险公司(The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Corporation),为海上保险提供了交易场所,取代了以前在露天广场上交易的习惯;F1575年,英国女王特许在皇家交易所内成立保险商会,保险商会的职能是制定标准保单和条款,同时也办理保单登记手续;2.1 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培训专用F1601年,英王颁布了第一部有关海上保险的法律,以解决日益增多的海上保险纠纷案件;F1720年,英国政府批准了“皇家交易”和“伦敦”两家公司独享海上保险的经营权,实行一种垄断式的经营,其他公司或合伙组织不得经营海上保险业务,这为英国公司经营世界范围内的海上保险业务提供了

16、便利条件;F17561778年,当时的首席法官曼斯菲尔德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海上保险案件,编写了一本海上保险法案。总的来说,这种业务的扩张和监管的规范化对近代意义上的海上保险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培训专用劳合社在海上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劳合社在海上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F1683年,英国人爱德华劳埃德在泰晤士河畔开设了一家咖啡店,顾客主要是经营远洋航海业的船东、船长、商人、经纪人和高利贷者。这些人经常在咖啡店交换航海信息,达成海上保险交易,该咖啡店逐渐成了海上保险交易的中心。F为了给交易双方提供充分的信息,1696年劳埃德咖啡馆开始出版劳埃德新闻,每周三期,主要内容是海事航运消息,并

17、登载拍卖船只的广告。到1734年,劳合社动态出版,该出版物刊登了有关海上保险更为详尽的消息,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刊物。2.1 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培训专用F随着保险业务的日趋扩大,原有的咖啡馆已经无法满足交易者的交易需求。F于是在1771年,79个劳埃德咖啡馆的顾客各出资100英镑,另选新址,专门经营海上保险业务。至此,它就成为一个专门经营海上保险的保险人组织。F1871年由议院通过了劳合社法。劳合社向政府注册,取得法人资格,并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劳合社(The Corporation of Lloyds)已发展成为英国海上保险的中心。劳合社也成为国际保险业历史悠久和最

18、有影响的保险组织。培训专用u西班牙海上保险的产生和发展西班牙海上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在英国海上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西班牙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阶段。不断扩大的海上贸易带动了海上保险的发展,政府也不断颁布法令加以规范。早在1435年,西班牙就制定了旨在防止保险欺诈的法典巴塞罗那法典。1556年,西班牙又颁布法令对经纪人加以管理,并规定经纪人不得在保险业务中占取份额。1563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制定了安特卫普法典,该法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航海法令。第二部分是海上保险法令及保单格式。安特卫普法典禁止欺诈,并规定了保险应遵循安特卫普交易所中的习惯做法。2.1 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海上保险

19、产生和发展培训专用u海上保险的完善与国际化海上保险的完善与国际化1906年,英国制定了海上保险法,规定了 标准的保单格式和条款,又称为劳合社船舶与货物标准保单。海上保险法对资本主义各国的保险立法产生了深刻影响,被认为是一部权威的海上保险法典。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海上保险早已成为保险业中的一项独特保险业务,它通常由各国海商法规范,并最早走向国际化。2.1 2.1 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海上保险产生和发展培训专用u近代火灾保险的起源近代火灾保险的起源 火灾保险是财产保险的前身,是财产保险承保的最基本的风险责任。火灾保险起源于17世纪初德国盛行的互助性质的火灾救灾协会制度。1676年,由46家保险组织

20、合并成立了汉堡火灾保险社,使相互保险形式的火灾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发展。1666年9月2日晚,英国伦敦皇家面包店的烘炉引发了火灾,大火持续了五天,13200户住宅和90座教堂被毁,伦敦城80%被烧毁,财产损失1200多万英镑,20多万人无家可归。伦敦大火的发生,为火灾保险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契机,推动了英国火灾保险的发展。2.2 2.2 火灾保险的起源与发展火灾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培训专用1667年,牙医巴蓬成立了一家火灾保险商行,办理住宅火险,开创了私营火灾保险的先例。1680年,他同另外三人集资4万英镑,成立火灾保险营业所,1705年更名为菲尼克斯即凤凰火灾保险公司。巴蓬的火灾保险公司根据房屋

21、租金计算保险费(premium),并且规定木结构的房屋比砖瓦结构房屋保费增加一倍。这种依房屋危险情况分类保险的方法是现代火险差别费率的起源。这一在保险中运用差别费率的方法沿袭至今,是近代保险的一个重要特点,巴蓬也因此获得了“近代保险之父”的美誉,并开创了火灾保险的新时代。培训专用1710年,英国人查尔斯创办太阳保险公司,把火灾保险承保业务范围由不动产保险拓展到动产保险,市场范围也拓展为整个国家,费率的计算则进一步分化,太阳保险公司是最早的股份公司形式的火灾保险组织。1714年英国联合火灾保险采用了分类法计算费率,使火灾保险更为精确,实现了火灾保险发展阶段上的又一跨越。1736年,美国人本杰明富

22、兰克林组织了美国第一家消防组织,之后又于1752年在费城创办了第一家火灾保险社,开始了火灾保险与防火消防的结合,使火灾保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培训专用u1919世纪之后的火灾保险世纪之后的火灾保险进入19世纪,在欧洲和美洲,火灾保险公司大量出现,承保能力有很大提高。1832年伦敦成立了救火协会,而且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多,保险同业公会也应运而生,保险费率也趋向统一,并且开始有了再保险业务。1871年芝加哥一场大火造成1.5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保险公司赔付1亿美元,可见当时火灾保险的承保面之广。火灾保险所承保的风险也得到了扩展。火灾保险逐渐分为主险和附加险两大块。主险的责任范围包括任何一个投保人

23、都必须面对的雷电、失火等引起的火灾以及蔓延或因施救、抢救而造成的财产损失或支付的合理费用。附加的保险种类涉及范围极广泛:水灾险;风灾险;爆炸险;碰撞险;地震、地陷、火山爆发险;冰凌、泥石流险;外来恶意行为险;罢工、暴动、民众骚乱险。2.2 2.2 火灾保险的起源与发展火灾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培训专用u早期的人身保险早期的人身保险15世纪后期,欧洲的奴隶贩子把运往美洲的非洲奴隶当作货物进行投保,后来船上的船员也可投保;如遇到意外伤害,由保险人给予经济补偿,这些应该是人身保险的早期形式。贫民的生老病死难以全赖政府,于是在民间始终有“宗亲福利会”、“长寿会”等社会互保组织的设立。有的由会员自筹资金,有的

24、用宗族祠堂部分公产,当会友或族人死亡时,支付寿金,给予死者殡葬和遗族抚恤等物质上的帮助。这是在西方人寿保险进入中国之前在民间推行的人身的帮助、人身互保形式,对料理贫民后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3 2.3 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培训专用u生命周期表与人身保险定价的发展生命周期表与人身保险定价的发展17世纪中叶,意大利银行家洛伦佐佟蒂提出了一项联合养老办法,并于1689年正式实行。该法规定每人交纳法郎,筹集起总额140万法郎的资金,保险期满后,规定每年支付10,并按年龄把认购人分成若干群体,对年龄高些的,分息就多些。“佟蒂法”的特点就是把利息付给该群体的生存者,如该群体成员全部死

25、亡,则停止给付。天文学家哈雷,在1693年以西里西亚的勃来斯洛市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第一张生命表,精确表示每个年龄的死亡率,为人寿保险的发展提供了数理基础。哈雷生命表的制定在人身保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3 2.3 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培训专用18世纪4050年代,辛普森根据哈雷的生命表,作成依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费率表。之后,陶德森依照年龄差等计算保费,并提出了“均衡保险费”的理论,从而促进了人身保险的发展。1762年,英国人辛普森道森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人寿及遗嘱公平保险社,该社依据生命表收取保费,这标志着现代人寿保险的开始。由于人寿保险单本身具有现

26、金价值,可以抵押,可以转让,故在国外普遍被认作个人金融资产,购买人寿保险是既能获得经济保障,又能使货币保值增值的一举两得的最好的投资方式。2.3 2.3 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人寿保险的起源与发展培训专用2.4 2.4 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发展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发展u责任保险的发展责任保险的发展 责任保险,是对无辜受害人的一种经济保障。1855年,英国铁路乘客保险公司首次向铁路部门提供铁路承运人责任保险,开责任保险之先河。1870年,建筑工程公众责任保险问世;1875年,马车第三者责任险出笼;1880年,雇主责任险首次承保;1885年,第一张职业责任险保单药剂师过失责任险保单由英国北方意外保险

27、公司签发;1895年,汽车第三者责任险问世;1900年,第一张产品责任险保单由英国海上事故保险公司出具,承保酒商因啤酒含砷引起的民事赔偿责任。培训专用u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信用保证保险的发展它是随着市场经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发展以及道德风险的频繁而兴起的。信用保证保险合同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即由保险人作为信用保证方,为权利人承担由于被保证人的不诚实或不守契约而受到的经济损失由保险人负责赔偿。2.4 2.4 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发展责任保险和信用保险的发展培训专用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3.1 旧中国的保险业3.2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3.3 我

28、国保险业发展现状3.4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对比3.5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培训专用u19世纪初外商保险业作为保障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工具进入中国。在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保险公司是英国1805年在广州成立的“广东保险会社”;从19世纪初期到19世纪中叶,仅英国商人就在中国开设了总资本达57万英镑的7家保险公司。u1865年5月25日,上海华商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1875年12月8日,由唐廷枢和徐润发起组织的民族保险企业保险招商局宣告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业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招商局先后创办了“仁和”与“济和”两家保险公司,后来合并成“仁济和”保险公司,承保财产保险。

29、3.1 3.1 旧中国的保险业旧中国的保险业培训专用u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我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时期,从1912年到1927年经北洋政府批准成立的民族资本的保险公司有31家,资本总额达到银元1000万两。u到1937年,全国的华商保险公司有49家,资本总额为3807万元法币。这期间,诞生了在近代中国保险市场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央信托局保险部等保险机构。u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保险业的中心由上海转移到重庆,1945年在重庆一地就有50余家保险公司。u抗战结束后,全国重新登记和注册的华商保险公司有507家。仅上海一地,截至1949年5月就有262家保险公司,其中外商63家

30、,属于官僚资本控制的有175家。培训专用3.2 3.2 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新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u设立阶段(设立阶段(1949194919581958年)年)1949年10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保险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全国性国有保险公司,业务涉及火灾保险、人身保险、农业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涉外保险等。19491958年,我国保险事业在建立机构、培养干部、增加险种、积累资金、开展防灾、促进生产发展、国际经济交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1958年,我国全面实行人民公社化。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自身有能力代替保险进行灾后补

31、偿,即使发生巨大灾难,国家也能通过财政调剂进行解决。因此,保险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已无存在的必要。培训专用u停办时期(停办时期(1959195919791979年)年)从1959年起,国内保险业务除上海、哈尔滨等地因客观需要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外,其余地区全部停办了各种保险业务。国外保险业务被划拨给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外局一个处领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受左的思想影响,有人认为保险是私有经济的产物,已不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再保险是帝修反之间的利润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仅存的几个城市国内保险业务被迫停办,国际分保业务也被取消,国际保险业务在周总理的干涉下幸存下来,人保只剩9个工

32、作人员,保险事业受到了重创。培训专用u恢复与发展时期(恢复与发展时期(1980198019931993年)年)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复业。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单独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1992年更名为“新疆兵团保险公司”。“兵保”的出现,结束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的历史。1987年,交通银行设立保险部,经营保险业务。1991年4月,交通银行保险部改组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其总部设在上海。太保是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之后成立的第二家全国性保险公司。1988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深圳平

33、安公司成立,总部设在深圳,1992年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成为第三家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批准在上海设立分公司,经营人寿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友邦上海分公司引进寿险代理人制度,对中国保险市场的营销体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激活了潜力可观的寿险市场。培训专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演变历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演变历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

34、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培训专用3.3 3.3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u原保费收入与偿付情况原保费收入与偿付情况2007年全国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35.76亿元,同比增长24.70%。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997.74亿元,同比增长26.36%;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038.02亿元,同比增长24.06%;财产险和人身险原保费收入比例为28.39%:71.61%。2007年原保险赔付支出金额2265.21亿元,赔付支出占原保费收入的32.20%。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1020.47亿元,占总赔付支出的45.05%;人身险赔付支出1244.74亿元,占总赔付支出的54

35、.95%。人身险赔付支出的构成:寿险、健康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赔付支出分别为1064.45亿元、116.86亿元和63.43亿元。培训专用原保费收入的省市对比原保费收入的省市对比2007年,150亿元以上的19个省市及其原保费收入状况(累计原保费收入占全国82.51%)培训专用寿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份额寿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份额排名前10位的人寿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份额(2007)培训专用财产保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份额财产保险公司的原保费收入份额排名前10位的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份额(2007)培训专用3.3 3.3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u保险机构情况保险机构情况据相关数据,2007

36、年全国新增13家保险机构,其中,新增集团公司1家,保险公司11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110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8家,财产险公司42家,人身险公司54家,再保险公司6家。从保险公司资本国别属性看,中资保险公司59家,外资保险公司43家。其中,中资财产险公司27家,中资人身险公司30家,中资再保险公司2家;外资财产险公司15家、外资人身险公司24家、外资再保险公司4家。培训专用3.3 3.3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u保险业总资产规模保险业总资产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末,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合计29003.92亿元,比年初增加9272

37、.60亿元,同比增长46.99%。从各保险公司来看,国寿集团总资产11680.16亿元,人保集团总资产1471.4亿元,太保集团总资产3093.78亿元,平保集团总资产5257.84亿元,中再集团总资产785.37亿元,其他中资保险公司资产共计5458.95亿元外资保险公司资产共计1256.42亿元,增长38.39%,所占比例较上年同期下降0.04%。培训专用各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各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各市场主体的资产规模占市场总资产比例(2007)培训专用3.4 3.4 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对比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对比u保费收入与偿付保费收入与偿付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自1997年来逐年增长,特别是进入

38、2001以后增长趋势明显加快,2007年较2006年增长1394亿元,创年度增长额新高。从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比例来看,进入2001年以后二者分化较为明显,基本维持在30:70这一水平,但近两年来这一趋势逐步改善。从赔付金额占保费收入的比例来看,2000年以前较高,在30以上;20012006年间较低,平均将近25;2007年则上升为32%左右。培训专用年度保费收入(亿元)保费比例()赔款及给付(亿元)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总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总计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总计1997382 390 772 49.48 50.52 100.00 215 32 247 1998506 750 1256 4

39、0.29 59.71 100.00 290 242 532 1999527 879 1406 37.48 62.52 100.00 280 228 508 2000608 990 1598 38.05 61.95 100.00 308 218 526 2001685 1424 2109 32.48 67.52 100.00 333 264 597 2002780 2274 3054 25.54 74.46 100.00 403 304 707 2003869 3011 3880 22.40 77.60 100.00 476 365 841 20041125 3194 4319 26.05 73

40、.95 100.00 579 426 1005 20051284 3646 4930 26.04 73.96 100.00 691 446 1137 20061581 4061 5642 28.02 71.98 100.00 825 614 1439 20071998 5038 7036 28.39 71.61 100.00 1020 1245 2265 我国保险业各年度保费收入及赔付情况(19972007)培训专用保费增长率和同期保费增长率和同期GDPGDP增长率比较增长率比较 保费增长率和同期GDP增长率的比较 培训专用3.4 3.4 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对比我国保险业发展历史对比我国保险密

41、度和保险深度逐年上升,表明保险业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且高于同期GDP发展速度。2007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分别为532.49元/人和2.85。u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变动趋势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变动趋势培训专用3.5 3.5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u尽管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取得了超常发展,但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步恢复保险业,整个行业发展的时间还较短,加之我国人均GDP水平不高限制了保险需求,因而和全球保险大国还有不小差距。培训专用3.5 3.5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国际比较u保费收入的跨国比较保费收入的跨国比较 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排名前10位国家比

42、较:从相对排名来看,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排名从2005年的世界第11位上升为第9位(取代了荷兰),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一定差距:从保费收入总量来看,我国和美国、日本的差距太大,和德国、英国与法国差别也不小;从保费收入增长率来看,尽管我国真实保费收入增长率达到17.7%,但还是有英国和韩国排在我们前面;从保费收入占世界保险市场的份额来看,其他9国的平均占有率为8.65,其中,美国、日本等传统强国更是高达31.43和12.36;而我国则只占区区1.9%;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来看,其他9国的平均值分别为3322.20美元/人和9.66%;我国分别为54.20美元/人和2.65。培训专用排名国家保费收

43、入(百万美元,)保险密度($/人)保险深度()非寿险寿险总计真实增长率全球份额1美国6364525336495.431.433956.60 8.86 2日本97495362766460261-3.812.363612.23 10.60 3英国10667631169141836624.511.246921.84 17.84 4法国7326217790225116413.76.754140.78 11.26 5德国109633949112045443.35.492481.38 7.04 6意大利4910389576138679-4.93.722386.78 7.52 7韩国288817229810

44、117918.92.722080.13 11.39 8加拿大489883921288200132.372688.61 7.05 9中国25713450927080517.71.954.20 2.65 10西班牙3752828285658138.91.771631.40 5.38 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排名前10位国家的保险业发展概况培训专用保险业发展的分区域比较区域保费收入(106美元)真实增长率()全球市场份额()保险深度()美洲美洲1,329,7292.735.717.61北美1,258,3012.233.798.67拉丁美洲71,42811.61.922.42欧洲欧洲1,484,8817

45、.539.888.27西欧1,428,8067.338.379.04中东欧56,07511.41.512.73亚洲亚洲800,8193.821.516.63日本与新兴工业化国家643,6210.917.2910.74东南亚138,29720.83.712.95中东18,9015.60.511.37非洲非洲49,66717.51.334.77大洋洲大洋洲58,3162.21.576.70全球全球3,723,4125.0100.007.52工业化国家3,390,1804.091.059.18新兴国家333,23116.38.952.69OECD3,338,1603.989.658.81G72,73

46、1,3154.173.369.49欧盟15国1,357,3287.636.459.32大西洋自由贸易区1,273,3732.434.208.29东盟32,9771.30.892.98培训专用4 4 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4.1 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4.2 国际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 培训专用4.1 4.1 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第一、发达国家人口结构继续向第一、发达国家人口结构继续向“高龄、少子高龄、少子”化方向发化方向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有加速趋势。展,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老龄化有加速趋势。2007年6月联合国发表的2007年世界经济和社会

47、调查报告预测,从2005年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加的一半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80 岁以上人口将从9000万般增加到4亿。目前,世界上成为“老年型”国家和地区数量已达62个,占总数的32.4,预计2050年将增加到175个,占总数的91.6。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下降,保险需求会相应减少。与此同时,老年群体对社会的健康服务、生活护理照料、医疗保健需求和福利保障事业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从而为保险业开发、推广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培训专用4.1 4.1 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第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尚未完结,发展中国第二、经济全球化和金

48、融自由化的进程尚未完结,发展中国家保险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家保险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受到全球化趋势及发达国家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新兴保险市场逐步开放:2007年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美国“保险代理人与经纪人理事会”(CIAB)代表美国保险业向中方交付了一份文件,从股权、分支机构、企业年金、资产投资、政治风险保险、再保险六方面对中国保险业开放提出了具体要求。金融市场开放模糊了保险业务界限,由于大多数寿险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之间存在可替代性,寿险公司往往面临来自银行、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竞争。很多保险产品由此突破了传统保险概念,各种理财产品、证券化产品、

49、衍生产品层出不穷5。这种产品创新活动尽管为保险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加大了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难度。培训专用4.1 4.1 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国际保险业面临的宏观环境 第三、巨灾风险和人为事故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上升趋势明显。第三、巨灾风险和人为事故的频率和损失程度上升趋势明显。根据瑞士再统计,1970年巨灾事故合计不到100起,而2006年则高达349起。上世纪70年代,与风暴、洪水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关的损失保持在每年29亿美元左右,80年代和90年代上升为57亿美元和182亿美元,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达到304亿美元,2006年巨灾造成的全部保险经济损失更是高达480亿美元。200

50、8年中国南部地区的大面积雪灾,给20余个省市自治区带来巨大损失,其中直接损失就达到1500余亿元。巨灾损失在地区分布上差异很大。由于新兴市场保险密度和深度较低,缺乏对巨灾风险的有效保险保障,遭受的损失尤为巨大。2006年亚洲巨灾事故发生169起,占全球巨灾数量的近一半,受巨灾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因灾死亡人数的63.7%,但所有的巨灾保险赔付只占全世界巨灾保险赔付的11.4%。培训专用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二十世纪全球十大灾难灾害疫症饥荒水灾疫症旱灾旱灾水灾水灾旱灾水灾年份1917193219311914192819871998199119791993国家全球性前苏联中国塞尔维亚/波兰/前苏联中国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