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课件.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784894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PPTX 页数:128 大小:7.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课件.pptx(1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化学真奇妙 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2-P4P2-P4内容:内容: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材料哪些是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材料哪些是天天然材料然材料?哪些是?哪些是人造材料人造材料?木材、塑料、玻璃、棉花、不锈钢木材、塑料、玻璃、棉花、不锈钢、合成合成橡胶、沙子橡胶、沙子问题导学一问题导学一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改变了世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当今化学已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

2、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探索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等,都与化学密切相关。小结:生活小结:生活离不开化学离不开化学,化学与我们的化学与我们的衣、食、衣、食、住、行住、行密切相关。密切相关。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4-P6 P4-P6 二、神奇的化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二、神奇的化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 1.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物理变化的概念概念?2 2.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3 3.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和物理变化的

3、本质区别区别和和联系联系是什么是什么?4 4.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伴随哪些现象?哪些现象?5 5.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中的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_ _ _ _ _的变化。的变化。问题导学二问题导学二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定义定义本质本质区别区别生成生成新物质新物质的变化的变化神奇的化学变化神奇的化学变化没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什么是新物质?什么是新物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为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为 。(1)(1)水结成冰水结成冰 (2)(2)金属镜架生成铜绿金属镜架生成铜绿 (3)(3

4、)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 (4)(4)用葡萄酿造酒用葡萄酿造酒(5 5)汽车轮胎爆胎)汽车轮胎爆胎 (6 6)氧气变成臭氧)氧气变成臭氧(2 2)()(4 4)()(6 6)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定的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一定的现象。现象。各物质的色、态、味各物质的色、态、味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生成沉淀等各物质的色、态、味各物质的色、态、味如何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如何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观观 察察 内内 容容 变化前变化前 变化中变化中 变化后变化后 实验探究一实验探究一实验1:点燃镁条。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现象:发出耀眼的白

5、光,放出大量的热,生生成成白色粉末状白色粉末状固体。固体。实验实验2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加几滴酚酞试液。试液。现象:溶液由现象:溶液由无无色变为色变为红红色。色。实验实验3 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3-4mL稀盐酸。稀盐酸。现象:有大量现象:有大量气泡气泡产生。产生。实验实验4 4:向硫酸铜溶液与滴加几滴氢氧化钠:向硫酸铜溶液与滴加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现象:有蓝色絮状现象:有蓝色絮状沉淀沉淀产生。产生。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

6、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概概 念念本质区别本质区别伴随现象伴随现象 联系联系说说 明明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二、神奇的化学变化二、神奇的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伴随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沉淀等等物质的外形、状态物质的外形、状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有有发光、放热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不一定是化学是化学变化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但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

7、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既有物质变化,又伴随能量变化。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热能、光能光能和和电能电能的的变化。变化。1.1.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是()A A铁生锈铁生锈 B B煤燃烧煤燃烧 C C鸡蛋变质鸡蛋变质 D D夏天汽车轮胎受热爆炸夏天汽车轮胎受热爆炸D2.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 B.有固体生成C.有新物质生成 D.有发光发热的现象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产生大量白雾C放出大量热 D生成白色固体CB4.判断镁带在空气

8、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以上现象均可 C5.化学变化是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以下对“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世界上从来没有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前的物质在状态上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上有所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与发生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有所不同的物质D6.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C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化学改变

9、了世界和神奇的化学变化夯实基础新 知 要 点新 知 要 点名 师 点 睛名 师 点 睛基 础 训 练基 础 训 练名名 师师 点点 睛睛常考点一化学改变了世界()方法点拨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疑难疾病救治等重大问题;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架设起从贫穷走向繁荣、从蒙昧走向文明、从地球走向太空的桥梁。常考点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方法点拨每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都不同。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变化,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也就说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因此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生成了与原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的新物质。24易错警示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等发生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常

10、伴随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时由固体变为气体,也没有生成新物质,也属于物理变化。25新新 知知 要要 点点1化学科学已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信息科学、_研制、_开发利用、_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2_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_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_、_、_、_、_等现象。功能材料 能源 环境生成新物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 有新物质生成 发光 发热 颜色

11、变化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 26基基 础础 训训 练练知识点一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袋B汽车轮胎C木制餐桌D尼龙绳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右图是某夹克的合格证,其中所含的材料主要有棉花、涤纶和腈纶。三种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属于人工合成材料的是_。C棉涤纶和腈纶 27知识点二化学改变了世界3下列诺贝尔奖获奖研究或作品中,属于化学成果的是()A劳动力市场的研究B试管婴儿技术C屠呦呦研究的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D中国作家莫言的蛙4化学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化学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化学帮助人们提高粮食产量B治

12、理污染需要化学技术C化学帮助人们解决能源问题D化学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CD28知识点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5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吹爆B水果榨汁C食物腐败D电灯发光、发热6(广东中考)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7请用“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填空。(1)化学变化中_伴随发生物理变化。(2)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_是化学变化。(3)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是化学变化。CA一定 不一定 一定 29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和神奇的化学变化综合提升 能 力 提 升能 力 提 升基 础

13、 过 关基 础 过 关基基 础础 过过 关关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2(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滴水成冰C美酒飘香D水果榨汁BA33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A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需要加热B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或变色等现象,物理变化没有D化学变化中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也伴随有化学变化4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

14、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与人类社会进步相关的重大问题中,和化学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究生命过程探索A BCDBD345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带变短D生成白色固体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2)凡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3)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D35能能 力力 提提 升升7(湖南邵阳中考)下列词语中,主要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量体裁衣B铁杵成针C木已成舟D火上浇油8(贵州黔西南中考)诗词

15、、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伐薪烧炭南山中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C36B 3710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C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D3811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图是几种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图示的建筑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高温钢水注入模型便

16、可生产不同规格的钢筋,这一过程_(填“有”或“没有”)新物质生成。(2)从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变迁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木材、石材 没有 化学对改善人类居住条件有着重要作用(其他答案合理均可)3912某同学分两步进行了下列实验:(1)将约5 g研细的硫粉和5 g铁粉在研钵中混合均匀;(2)将混合物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木棒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剧烈反应,最后全部混合物都呈现红热状态。请设计实验证明实验(1)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实验(2)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用磁铁吸引实验(1)中的物质,可以吸引出5 g铁粉,说明实验(1)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当实验(2)中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状

17、态时,冷却后再用磁铁吸引,没有物质被吸引,说明实验(2)中的铁粉被消耗,生成了其他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40第二节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体验化学探究科学研究由问题开始,科学研究来解决问题。1、初探蜡烛(燃烧前)、初探蜡烛(燃烧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组成、硬度、密度等。观察蜡烛的颜色、组成、硬度、密度等。结论:结论:蜡烛是有石蜡和棉线组成、白色、质地较软、密度蜡烛是有石蜡和棉线组成、白色、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较小。观察观察蜡烛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再探蜡烛(燃烧时)、再探蜡烛(燃烧时)(1 1)燃烧着的蜡烛形状有什么改变?蜡烛的火焰分)燃烧着的蜡烛形状有什么改

18、变?蜡烛的火焰分为几层?为几层?(2 2)哪一部分的温度最高?哪一部分温度最低?)哪一部分的温度最高?哪一部分温度最低?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方案: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实验方案: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蜡烛的火焰中约1-21-2秒钟,取出秒钟,取出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火柴梗,火柴梗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外焰处火柴梗烧焦先变黑,焰实验现象:外焰处火柴梗烧焦先变黑,焰心处火柴梗无明显变化。心处火柴梗无明显变化。外焰外焰温度最高温度最高焰心焰心温度最低温度最低结论:蜡烛火焰可以分成三层,蜡烛火焰可以分成三层,第一层焰心(淡蓝色),第一层焰心(淡蓝色),在靠近灯芯的部分在

19、靠近灯芯的部分,是灯焰的最内层,氧气不足,燃烧是灯焰的最内层,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有很多的碳粒,但温度低,所以光度不充分,有很多的碳粒,但温度低,所以光度暗暗。第第二层内焰(金黄色),二层内焰(金黄色),在灯心的外围,燃料燃烧相对在灯心的外围,燃料燃烧相对充分,因为有多量的碳粒在内焰燃烧,温度较高,所充分,因为有多量的碳粒在内焰燃烧,温度较高,所以内焰是烛焰以内焰是烛焰最亮最亮的部分。第三层的部分。第三层外焰(淡黄色),外焰(淡黄色),在灯焰的最外围,由於空气充足而完全燃烧,所以在灯焰的最外围,由於空气充足而完全燃烧,所以温温度最高度最高,但所含的碳粒较少,所以光度比内焰暗。,但所含的碳粒较

20、少,所以光度比内焰暗。固体物质燃烧时,会发光;液体、气体物质燃烧时,固体物质燃烧时,会发光;液体、气体物质燃烧时,主要是火焰主要是火焰.(1 1)蜡烛燃烧有哪些现象?猜一猜蜡烛燃烧可能生成)蜡烛燃烧有哪些现象?猜一猜蜡烛燃烧可能生成什么物质?什么物质?(2 2)将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杯壁将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杯壁上有什么现象产生?上有什么现象产生?(3 3)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产生?有什么现象产生?(4 4)将烧杯底放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将烧杯底放在火焰上方,有什么现象?2、再探蜡烛(燃烧中)、再

21、探蜡烛(燃烧中)刚点燃时刚点燃时:火焰较小、蜡烛芯周围的石蜡融化,棉线上吸有融化的石蜡,火焰逐渐变大;正常燃烧:正常燃烧:放出热量、火焰呈黄白色,分为三层(焰心、内焰、外焰);石蜡继续融化(流泪),外焰外焰温度最高温度最高(火柴梗两端先变黑);杯壁有水雾(小水珠),说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杯底变黑说明()。有水生成有水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有二氧化碳生成有炭黑生成有炭黑生成如何检验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是否有水蒸汽、是否有二氧化碳?实验方法方法现象现象检验水蒸气检验二氧化碳干燥的冷烧杯澄清石灰水烧杯内壁有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三探蜡烛(熄灭后)、三探蜡烛(熄灭后)熄灭的瞬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2、?熄灭的瞬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有白烟产生有白烟产生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 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做出猜想:做出猜想:A.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收集证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1 1)吹灭蜡烛,)吹灭蜡烛,立即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

23、了验证假设_(填序号),(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_。A A刚熄灭时蜡烛周围还有燃烧残留的二氧化碳刚熄灭时蜡烛周围还有燃烧残留的二氧化碳(2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水蒸气水蒸气(3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_性,这为假设性,这为假设_提

24、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因为 。C C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A AB B可燃可燃获得结论:获得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小颗粒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也有人提出:白烟中可能还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也有人提出:白烟中可能还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石蜡燃烧探究结论石蜡燃烧探究结论1.1.气态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石蜡气态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石蜡更容易更容易燃烧;燃烧;2.2.熄灭后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蒸汽遇冷形成的);熄灭后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蒸汽遇冷形成的);化学探究活

25、动的基本环节化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观察并提观察并提出问题出问题提出猜想提出猜想与假设与假设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案设计验证猜想的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根据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收集证据获得结论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提提出出新新问问题题根据蜡烛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蜡烛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燃烧过程中,石蜡在不断融化并聚集在烛芯周围燃烧过程中,石蜡在不断融化并聚集在烛芯周围(多了还(多了还“流泪流泪”),这是否说明液体石蜡也不),这是否说明液体石蜡也不能燃烧,而是在烛芯周围液体石蜡被气化后燃烧能燃烧,而是在烛芯周围液体石蜡被气化后燃烧呢?呢?课

26、堂练习课堂练习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收集证据、获得结论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等。等。2.2.大家讨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小明同大家讨论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小明同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学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否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是(中的是()A.A.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 B.B.获得结论获得结论C.C.收集证据收集证据 D.D.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 C 1.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

27、节是3.3.点燃蜡烛时,对点燃蜡烛时,对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的描述错误的是()A.A.蜡烛融化成液体蜡烛融化成液体B.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有水珠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有水珠C.C.蜡烛的火焰分三层蜡烛的火焰分三层D.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夯实基础新 知 要 点新 知 要 点名 师 点 睛名 师 点 睛基 础 训 练基 础 训 练名名 师师 点点 睛睛常考点一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易混辨析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不能以实验结论代替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是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观察到的变化,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28、“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能用实验结论“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代替“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62常考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特别提醒(1)科学探究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或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调查、收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2)科学探究虽然有八个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探究都要按这八个环节一步步进行,可根据实际的研究内容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步骤。63新新 知知 要要 点点1_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

29、径。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_、_、_(包括_、_等)、_、_、_等。3科学探究需要动手操作,更需要动脑思考,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紧密相结合的过程。_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充分表达交流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 64基基 础础 训训 练练知识点一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1小明在自家的厨房里发现一种白色粉末,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进行实验C获得结论D交流评价B652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

30、,科学实验设计的环节有:充分掌握资料设计合理方案明确实验目的进行科学实验,则科学实验设计的正确步骤为()ABC DC663某同学在化学课上发现放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底部出现了大量黑色物质,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实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B674在实验的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原因是()A得到较多数据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D得出不同的结论B68知识点二化学探究实验报告的书写5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

31、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_处(填字母序号)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炭化。小a69结论:蜡烛火焰的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结论: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是_。外焰 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70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综合提升 能 力 提 升能 力 提 升基 础 过 关基 础 过 关基基 础础 过过 关关1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32、通常应该是()A制定实验计划B猜想与假设C发现并提出问题D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2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可用碘水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交流共享D作出结论CB743在“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中(如图所示),以下假设不合理的是()A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的颜色、质地有关B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颜色有关C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扣住蜡烛的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D蜡烛燃烧的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B754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空格补充完整。(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33、_环节;(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4)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呼气,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环节。提出问题 获得结论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或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 76能能 力力 提提 升升5(山东聊城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自制酸碱指示剂后,将其分别滴入酸、碱性溶液中试效果。这一做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B查阅资料C实验D交流C776(2016山东滨州中考)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

34、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D选项选项问题问题对问题的回答对问题的回答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B火焰为什么向上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C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焰明亮程度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色情况787.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猜想”,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

35、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下列对“影响食物腐败速度的因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A温度高低B氧气含量C食物多少D食物种类C798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了下列探究: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所示。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迅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所示。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稍加热后取出,观察木条,如实验三所示。80(1)操作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2)操作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作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合理的是_(填字母

36、序号),理由是_。(3)操作中,木条处于蜡烛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烧杯内有一定量的空气 B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 高81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明确任务:明确任务:1.1.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胶头滴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初步学会使用酒精灯、胶头滴管等。管等。2.2.掌握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技能。掌握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技能。3.3.牢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养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牢记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养成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意识。觉意识。4.4.初步养成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周密

37、观察、详实记录动脑思考、规范操作、周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的实验习惯。认识化学实验室 走进化学实验室,找一找: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安全通道在哪儿?2.排气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作用?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1.1.试管试管(1)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组装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组装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收集少量气体,在简易气体发生装置,收集少量气体,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加热。(2)使用注意事项:加热后不能骤冷,)使用注意事项: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以防炸裂。2.2.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38、(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握持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握持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玻璃部分以保持稳定,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用拇指和食指挤压胶头以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吸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吸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处。.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

39、一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试剂。.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吸取其他液体。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1)用途: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途: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3.3.锥形瓶锥形瓶(1)用途:可作为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和气)用途:可作为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体发生装置,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2)使用注意事项:加热时候需要垫上石棉网。)使用注意事项:加热时候需要垫上石棉网。4.4.烧杯烧杯(1 1)用途:主要用作配制溶液

40、和较大量液)用途:主要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体的反应容器,在常温和加热时使用。(2 2)使用注意事项: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使用注意事项: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5.5.几种瓶几种瓶(1)集气瓶:一种广口玻璃容器,瓶口平面磨砂,能跟毛玻璃)集气瓶:一种广口玻璃容器,瓶口平面磨砂,能跟毛玻璃保保 持严密接触,不易漏气。用于收集气体、装配洗气瓶和进持严密接触,不易漏气。用于收集气体、装配洗气瓶和进行物质跟气体之间的反应。行物质跟气体之间的反应。(2)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瓶口较大。)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瓶口较大。(3)细口瓶:一种用于存放

41、液体试剂的玻璃容器,瓶口较小。)细口瓶:一种用于存放液体试剂的玻璃容器,瓶口较小。6.6.量筒量筒(1)用途:用于量度液体的)用途: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体积。(2)使用注意事项:不能加)使用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的容器。热,不能作反应的容器。7.7.酒精灯酒精灯(1 1)用途:用于加热。)用途:用于加热。(2 2)使用注意事项:点燃酒)使用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禁精灯要用火柴或打火机,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只酒精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精灯里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灯要用灯帽盖灭,不

42、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吹灭酒精灯火焰。1.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应该束好头发,避免发生意外。2.不要再实验室饮食,以免中毒。3.不要再实验室内奔跑,以免撞到其他同学造成危险。4.避免湿了手后接触电,以免出现漏电意外。5.没有及时清理打碎的试管,会有潜在的危险。6.不能再实验室做无关的实验,不能用手拿物品直接加热,以免灼伤手。7.实验完毕后,及时洗涤仪器并放到规定位置;离开前关闭电源和水源。实验室安全规则想一想:下图中的哪些做法是不安全的?怎样做才安全?化学实验室药品一些图标发生意外怎么办1.1.烫伤: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烫伤膏。烫伤:立即用水冲洗,再涂上烫伤膏。2.2.酸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

43、洗灼伤处。若试剂进入眼中,千万酸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灼伤处。若试剂进入眼中,千万不要用手揉,提倡佩戴护目镜。不要用手揉,提倡佩戴护目镜。3.3.实验台起火: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使用灭火器。实验台起火:移开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或使用灭火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一、药品取用一、药品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味道。(2)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

44、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即可)。(3)安全环保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安全环保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丢瓶,也不要丢 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定的容器内。2.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先将试管斜放先将试管斜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粉末送入试管送入试管底部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粉末送入试管送入试管底部;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将试管慢慢直立起来。(2 2)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用镊子夹取)操作要点:一横、二放、三慢竖。操作

45、要点:一横、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口;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在容器口;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试管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顺着器壁滑到试管底部。底部。(2)多量取液倾倒到指定容器。3.3.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1)少量取液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指定容器。实验演练1.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其中加35滴硫酸铜溶液,振荡试管,观察现滴硫酸铜溶液,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象。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观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46、酚酞溶液,观察现象。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氢氧化氧化钠溶液溶液+硫酸硫酸铜溶液溶液 氢氧化氧化钠+酚酚酞溶液溶液硫酸硫酸铜溶液溶液+酚酚酞溶液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无明显现象实战演练2.在试管中加入在试管中加入 23 块石灰石,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入约块石灰石,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入约 2 mL 稀稀盐酸,观察石灰石表面发生的变化,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盐酸,观察石灰石表面发生的变化,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管口,观察现象。石灰石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木条火焰熄灭。石灰石上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木条火焰熄灭。二、物质的加热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检查:一检查

47、:一 检查灯芯是检查灯芯是否烧焦或平整;二否烧焦或平整;二 查查酒精的量。(添加酒酒精的量。(添加酒精用漏斗,酒精量控精用漏斗,酒精量控制在酒精灯容积的制在酒精灯容积的1/3至至2/3,不可向点燃的,不可向点燃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点燃:点燃:要用火柴点燃,要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精灯(以防失火)。以防失火)。2.2.用酒精灯加热液体、固体用酒精灯加热液体、固体(1)用试管夹夹在试管上)用试管夹夹在试管上端的三分之一处,并用外焰端的三分之一处,并用外焰加热。加热。(2)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

48、容积的管容积的1/3。(1)将固体平铺在试管)将固体平铺在试管的底部。的底部。(2)先先预热预热,再将火焰,再将火焰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固定在试管底部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实战演练1.取少量的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约2mL稀盐酸,振荡试管,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现象。2.取少量的硫酸铜晶体,放入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试管,观察现象。现象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液体由无色逐渐变成绿色现象现象蓝色硫酸铜晶体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生成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第一课时实验仪器和实验规则夯实基础新 知 要 点新

49、知 要 点名 师 点 睛名 师 点 睛基 础 训 练基 础 训 练名名 师师 点点 睛睛常考点一常见实验仪器及用途()巧学易记试管、坩埚、蒸发皿,直接加热不用问;烧杯、烧瓶、锥形瓶,石棉网下酒精灯;量筒、水槽、集气瓶,不可受热记心中。常考点二实验室安全规则()特别提醒做实验的时候,万一发生意外,不要惊慌,要立刻向老师报告,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方法:(1)烫伤: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烧伤膏;(2)酸、碱灼伤: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灼伤处,再涂上对应的中和酸、碱的溶液。提倡使用防护眼镜,若试剂溅入眼睛内,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3)实验台上起火:移开其他可燃物,用湿布或沙子覆盖火焰,或使用灭火器。110

50、题型总结(1)常考查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此外还常考查实验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见宽栏3、4题。111新新 知知 要要 点点1实验室用于加热的常用仪器是_,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常用于收集或储存气体的仪器是_,用于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是_,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2在实验室里未征得教师同意,不能擅自_;不能在实验室内_;禁止在实验室里饮食;严格遵守_,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