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pptx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7848018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PPTX 页数:92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pptx(9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2015年3月授课人:周海琴 寓言故事:病后控制不如病中控制病中控制不如病前控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目 录基础知识介绍一一事故隐患排查二二重大危险源辨识三三一、基础知识介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事故原因分析事故预防原理危险源隐患事故(一)基本概念1.1.危险源定义危险源定义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根源或状态状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一)基本概念2.2.隐患定义隐患定义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

2、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令(一)基本概念3.3.事故的定义事故的定义狭义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广义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企业职工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4.4.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危险源、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一)基本概念(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1)分析步骤第一步:找直接原因第二步:找间接原

3、因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442-86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1.事故原因分析(2)直接原因(二)基本理论不安全状态举例:不安全行为举例:双手用加套管拧紧氯乙烯单体过滤器入口阀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 风干(聚合物片)时揭下薄片翻过来的作业未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1.事故原因分析(3)间接原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

4、442-86(二)基本理论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事故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4)总结(二)基本理论有关的因素所占百分比个人防护装备 12%人员的位置 30%人员的反应14%工具和设备28%程序与秩序 12%其它因素4%100%96%4%1.事故原因分析(5)举例(二)基本理论利用合理的设计手段,从源头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运用有效的预防性技术措施;设置薄弱环节,达到预防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采取减弱的方法;时间防护和距离防护,达到减少危险、危害的目的。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使之无法对人造成伤害。消除消除预防预防减弱减弱隔离隔离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警告警告联锁联锁在易发生故障

5、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达到危险状态时,达到终止危险、危害发生的目的。2.事故预防原理(二)基本理论2.事故预防原理(1)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 隔离(有两种)分离从时间或空间上分离;屏蔽用物理的屏蔽措施。(二)基本理论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隔离 远离;封闭;缓冲。个体防护 薄弱环节设计 避难与救援(二)基本理论减少故障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系数 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一定倍数,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

6、等原因造成的故障。提高可靠性 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元部件;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安全监控系统 (二)基本理论故障安全设计 故障消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系统、设备、设施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直到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不能运转。故障积极方案 故障发生后,在没有采取校正措施之前使系统、设备、设施处于安全能量状态之下。故障正常方案 保证在采取校正措施之前,系统、设备、设施正常发挥功能。(二)基本理论2.事故预防原理(2)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标志n禁止标志n警告标志n指令标志n提示标志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2008 (二)基本理论禁止标志(共40种):123456789101112

7、1314151617181920禁止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警告标志(共39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警告标志续: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指令标志(共16种):12345678131415169101112提示标志(共9种):123456789二、事故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概念排查类型排查内容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一)概念1 1.隐患排查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8、,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一)概念2 2.隐患分级隐患分级(1)分级标准分级标准: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2)一般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3)重大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二)排查类型1.综合隐患排查企业:24次/年车间、科室:至少1次/月班组:每周、每班次2.日常隐患排查班组:每工作日、每班次专

9、职安全员:周期性3.专业/专项(专题)隐患排查专业:专业性强、危险性大专项(专题):普遍性4.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隐患排查5.事故类比隐患检查(三)排查内容1.1.划分原则划分原则(1)唯一性原则-即一种隐患的特征只能用一种分类来解释,而不能既属于这一类别,又属于那一类别。(2)通用性原则-即任何一种隐患都要有所归属,按其主要标志划归于相应的类型之中,分类的结果必须把全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进去,没有遗漏。(3)稳定性原则-即隐患排查主要内容的划分应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不能因为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改变而改变。(4)可扩展性原则-在隐患排查主要内容划分类别的扩展上预留空间,保证

10、划分体系有一定弹性,可在本划分体系上进行延拓细化。(三)排查内容2.2.分类及标准介绍分类及标准介绍(1)基础管理类 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资质证照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n安全生产许可证1、企业应取得营业执照。2、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经济类型、经营范围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依法申请变更登记。3、企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年度检验。建设工程(包括二次装修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验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n消防验收文件n危

11、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n营业执照1、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2、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经济类型、许可范围、隶属关系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及时申领新的生产许可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不得超期使用。1、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2、企业名称、地址、负责人、经济类型、许可范围、隶属关系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及时申领新的经营许可证。3、经营许可证不得超期使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

12、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n横向到边n纵向到底“建立健全”1、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2、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部门供销运输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办公室财务部门工会横向到边横向到边安全部门:1.确认如何在经理和安全主管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2.确认如何组织制定、修订

13、本企业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3.明确如何编制安全生产责任制;4.确认如何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并检查监督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5.确认如何对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监督检查;6.确认如何进行安全监督,建立开、停车的动火审批制度和日常动火管理制度;检查各部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纠正违章并督促协调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7.确认如何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补充、修订、完善预案;8.明确如何做好各类重大事故的现场保卫工作;9.明确如何编制企业专用消防器材的配置和采购计划、负责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和

14、修理;10.明确如何建立健全企业防火档案。供销运输部门:1.明确建立外购原辅料、设备、防护用品、器具、器材的验收制度,对其质量和安全负责;2.明确如何严格执行有关防火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搞好仓库防火、防盗和危险物品的管理;3.明确如何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和押运人员的管理。技术部门:1.确定如何编制和修订工艺技术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并对工艺技术规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2.确认如何负责生产工艺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工作;3.确定如何对生产操作工人的技术培训考核;4.确定如何负责组织工艺技术安全检查,并及时改进安全技术上存在的问题;5.确定如何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安

15、全装备。生产部门:1.明确如何编制长远发展规划及编制年度生产计划,以及安全技术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项目;2.明确如何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坚持生产与安全的“五同时”;3.明确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发现违反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和安全技术规程的做法及时制止,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4.明确如何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险情及事故时,果断处理,防止事态扩大;5.明确如何组织安全检查,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6.明确如何贯彻操作纪律管理的规定;7.明确如何负责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综合部门:1.明确协助单位领导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指示,及时转发上级和有关部门的安

16、全生产文件、资料,做好安全会议记录;2.明确如何组织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工作(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考核等);3.明确如何组织检查落实干部值班制度;4.明确如何负责对临时来厂参观、学习、办事人员的检查登记和对进厂新员工的安全教育;5.明确如何负责安全工作记录和安全文件管理工作;6.明确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上工伤保险的责任。财务部门:1.明确如何保证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计划,保证资金到位,并监督安全生产资金专款专用;2.明确如何保证事故隐患治理费用,安全教育费用等资金到位;3.明确如何负责审核各类事故处理费用支出;4.明确如何保证劳动防护用品,保健食品的开支费用。工会:1.明确

17、如何负责贯彻国家、全国总工会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并监督执行,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在安全生产中的民主监督管理;2.明确如何协助安全部门搞好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3.明确如何组织职工开展遵章守纪和预防事故的群众性活动,支持主管领导和部门做好安全工作的奖惩,并协助做好职工伤亡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4.明确如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5.明确如何落实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防火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种操作人员纵纵向向到到底底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组织制定本

18、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主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职责:主管安全工作负责人职责:1.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组织制定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3.组织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整改、安全教育和重大安全活动;4.组织或者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等。技术人员职责:技术人员职责:1.总工程师要对本单位的安全

19、生产技术问题全面负责,副总工程师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技术问题负责;2.开展安全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技术组织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3.审定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项目,使之完善可靠,技术上切实可行;4.制定对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的治理方案;5.参加火灾参与事故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等。一线操作人员职责:一线操作人员职责:1.熟练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2.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遵守作业规程,做好相关记录;3.认真做好自我检查,发现周围的隐患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应该立即向上报告;4.积极参加安全活动,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类隐患排查治理

20、标准1.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生产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2.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4.“三同时”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安

21、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5.安全评价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6.值班制度7.库房安全管理制度8.安全生产例会制度(一)明确本单位值班的部门和岗位;(二)明确各级值班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三)明确值班人员值班工作程序和要求;(四)明确值班人员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置步骤和要求;(五)明确值班记录要求。(一)库房安全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要创建无火灾、无失盗、无虫鼠霉变,无差错事故的四无库房。(二)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不得随意乱接电

22、源线,不得使用电炉子等禁止使用的其它电器设备。(三)物资存放距照明灯不得小于0.5米。(四)库房管理实施门禁制度。(五)库管员要了解本库物资。(一)明确安全生产例会频次,(二)明确安全生产例会要求,(三)明确会议记录要求,(四)明确安全生产例会的组织部门和组织人员。安全操作规程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操作规程(一)企业存在职业伤害的各个工种、工序和岗位都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二)现场检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并记录。安全教育培训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次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

23、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新聘用的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换岗的,离岗6个月以上的,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均不得少于4学时。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四)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五)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

24、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六)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参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安监总培训2011112号)有限空间教育培训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从

25、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至少保存2年。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2.安全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记录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记录档案应当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情况应当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保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奖惩记录档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5.安全生产会议记录档案6.事故管理记录档案7.工伤保险缴费记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

26、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8.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一)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二)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三)应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四)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五)应当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备案。安全生产投入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安全生产资

27、金使用情况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或者安全费用,应当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一)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建设;(二)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五)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事项。安全生产资金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2012年2月24日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联合制定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应急救援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应急机构和队伍1、按要求和标准制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未建立专职救援队伍的企业

28、要与邻近专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建立救援协作关系。2、规范开展救援队伍训练和演练。应急预案和演练1、按规定编制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制定重点作业岗位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并按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通报相关应急协作单位。2、应急预案按规定定期修订;当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周围环境、指挥体系发生变化,或演练评估报告要求修订的,应及时进行修订。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3、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后进行评估总结,撰写演练评估报告。根据评估总结对应急预案等工作进行改进。应急设施设备及物资按相关规定和要求建设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保养,确保正

29、常使用。事故应急救援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援工作。2、事故救援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编制救援报告,并对应急工作进行改进。特种设备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特种设备管理机构和人员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特种设备档案记录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

30、进行事故应急演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并且规定了安全技术档案的详细内容(六方面内容)。特种设备的检验报告特种设备保养记录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规定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在案。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或者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至少每半月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从事特种设备

31、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职业危害/变更申报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危害因素检测报告1、用人单位设有依法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申报,接受监督。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的,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2、因技

32、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一)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二)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三)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四)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五)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六)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七)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九)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应定期对作业场所

33、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及评价危害告知设备、化学品材料中文说明书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建立健全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实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的,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应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应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的真实情况。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材料,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

34、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卫生机构及人员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二)建设项目预评价、竣工验收评价及政府部门审查、验收批复文件等资料;(三)政府执法部门执法检查时下达的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行政处罚决定书等执法文件资料;(四)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五)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六)

3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定期检测与评价资料;(七)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修保养档案;(八)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维护档案;(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十)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资料,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人员名单、考核成绩等;(十一)职业病病人档案;(十二)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十三)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应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

36、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方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发包、出租情形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三)排查内容2.2.分类及标准介绍分类及标准介绍(2)现场管理类 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场

37、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现场管理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电梯1、电梯及自动扶梯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电梯及自动扶梯应有使用登记证。3、应有在检验有效期内检验合格标志,并按规定固定在电梯及自动扶梯的显著位置。4、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5、建筑电梯门不得采用栅栏门。6、电梯及自动扶梯内设置的报警装置应可靠,联系应畅通。7、应有有效的维保合同和维保记录。压力容器1、简易空压机、储气罐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等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2、空压机配套的压缩空气管道无腐蚀

38、,管内无积存杂物,管道漆色符合要求,并标有流向箭头,支架牢固可靠,附件完整可靠。压力管道1、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压力管道应有使用登记证。3、压力管道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效期范围内。4、安全阀应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5、压力表应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6、应及时填写运行记录;不应存在介质泄漏现象;压力管道不应有肉眼可见的变形及损坏。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1、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应持有质检总局核发的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使用登记证和有效牌照。3、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有检验合格标志并在有

39、效期范围内。锅炉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附件完好,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齐全、灵敏、可靠。3、按规定合理设置水位、温度和压力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4、炉墙无严重漏风、漏气;油、气、煤粉炉防爆式装置安全可靠。5、水质处理应能达到指标要求。起重机械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接地连接可靠,电气设备完好有效。3、紧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护装置使用有效。4、制动器工作可靠,连接件无超标使用,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5、钢丝绳的短丝数、腐蚀(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符合国标规定。6、滑轮的护罩完好,转动灵活。7、吊钩取物装置无裂纹

40、、明显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8、设备上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记录和安全检查记录。客运索道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3、客运索道的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大型游乐设施1、产品合格证、使用登记证、年度检验报告齐全。2、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在有效期内,并固定在醒目位置。3、游乐设施的游乐规则、注意事项(乘客须知)和警示标志应置于易于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4、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应

41、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5、应结合实际配备营救装备和急救物品。6、水上游乐设施的游泳池应取得卫生许可证,配备足够的救生人员和救生设备,设有高位救生监护哨,并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生产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工艺装置1、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2、装置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的部位应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声和/或光报警、泄压设施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转动设备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则转动设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防腐蚀1、腐蚀、易磨损的容器及管道,应定期测厚和进行状态分析,有监测记录。2、

42、大型、关键容器(如液化气球罐等)中的腐蚀性介质含量的监控措施,如进行定期分析,有无H2S含量超标的情况存在等。3、重点容器、管道腐蚀状况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如对重点容器和管道是否进行在线的定期、定点测厚或采用腐蚀探针等方法进行监测,以及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等。4、重点容器、管道腐蚀状况的监测、检查记录,如测厚报告等,以及这方面工作实际开展的情况及效果。场所环境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区域位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第10条条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第12条条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

43、列场所、区域的距离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总图布置道路、建构筑物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与下列场所防火安全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控制室;2.变配电室;3.点火源(包括火炬);4.办公楼;5.厂房;6.消防站及消防泵

44、房;7.空分空压站;8.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设施;9.其他重要设施及场所。1、装置区、罐区、仓库区、可燃物料装卸区四周是否有环形消防车道;转弯半径、净空高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2、原料及产品运输道路与生产设施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3、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工厂主要出入口的道路,应避免与同一条铁路平交;若必须平交时,其中至少有两条道路的间距不应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若小于所通过的最长列车的长度,应另设消防车道。4、建、构筑物安全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1)安全通道;(2)安全出口;(3)耐火等级。5、建、构筑物抗震设计是否满足GB50223.GB50011.GB50453等规范要求6、建、构

45、筑物防雷(感应雷、直击雷)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且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8、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应满足:(1)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仓库内容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安全警示标志1、企业应按照GB 16179规定,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2、企业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3、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4、企业应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

46、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在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灯。5、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在生产区域设置风向标。6、储罐区、装卸作业区、泵房、消防泵房、锅炉房、配电室等重点部分安全标志和警示牌齐全,安全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2894的规定。储运系统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必须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隔离贮存。易燃气体不得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氧气不得与油脂混合贮存。2、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3、有毒物品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

47、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汽车危险货物运输、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装卸作业规程JT618汽车装卸站台应满足:1.装运危险品的汽车必须“三证”(驾驶证、危险品准运证、危险品押运证)齐全;2.汽车安装阻火器;3.液化气槽车定位后必须熄火。充装完毕,确认管线与接头断开后,方能开车;4.消防设施齐全;5.劳保着装、工具符合安全要求。从业人员操作行为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三违三违”行行为为个人防护用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品佩戴1、从业人员是否违反操作规程进行作业;2、从业人员是否违反劳动纪律进行作业;3、负责人是否违反操作规程指挥从业人员作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第1

48、9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灭火器材1、车间和仓库应按规定配备足够的灭火器。2、灭火器的安装设置应便于取用,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3、灭火器必须定期校验,过期必须及时更换。4、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5、每次送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超过计算配置单元的四分之一。如超出时,应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替代。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保持正常运行。场所消防安全1、员工宿舍与生产车间或仓库不得设在同一建筑内,并与之保持安全距离

49、。2、建筑四周不得搭建违章建筑,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要求。3、建筑内货物分类分堆储存,标识明确。4、堆放无倒置,无歪垛,不阻门,不阻路。灯具垂直下方不得堆放物品。消防通道与疏散1、消防通道及通道两侧不得堆放可能妨碍疏散的货物,保持畅通。2、建筑面积大于50m2以上的厂房宜设置两个安全出口,且应分散布置,相邻两个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宜大于5m。3、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用门设置合理。4、建筑内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应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从内部打开,且不得上锁。5、建筑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6、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常开式防火门在火灾时应能自行关闭。消

50、防电气1、按要求设置应急照明灯。2、甲、乙、丙类厂房应沿疏散走道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在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安全出口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3、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4、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建筑构件及装修1、建筑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且防火墙上不应开设洞口,也不得设易燃易爆管道穿越。2、建筑装修时不得采用可燃、易燃、有毒的建筑材料。3、建筑内部装饰时不得妨碍消防设施的正常识别及使用。用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用电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和台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