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4553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PDF 页数:98 大小:1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pdf(9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配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3.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4.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知道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2、二、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三、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一一字典。一、指导看图。1.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2.图2,图3:图2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图4:同桌

3、的两位同学读书时 遇 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二、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三、查字典比赛。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生字读音你 的 字 典 的页码组词拜墓端团四、小结: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 教 育 教 学 活 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

4、义和应有的态度,二、课时难点: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二、指导看图

5、。1.看 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2.交流讨论: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3.看 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4.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5.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

6、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三、作业设计。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识字1教学要求:3.学会本课8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 识 个偏旁。4.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5.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5 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7、。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一、教学过程:揭示课题。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一、看图读韵文。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I.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2.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

8、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出示:春 节 饺 子 拜 年清 明 扫 墓 踏 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四、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 墓、踏 青)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 示:饺拜扫墓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扫”是平舌音。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

9、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七作业设计。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2.用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二、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生字卡片。2.听写词语:饺 子 拜 年 扫 墓 踏 青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第三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10、?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 午、粽子)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 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读一读: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2.第四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

11、第四行词语。出示:端 午 粽 子 龙 舟中 秋 团 圆 月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 墓、踏 青)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端 团 饼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设计:1.把句子补充完整。春节,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2、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中秋节到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清 明 节 中 秋 节 春 节 端 午 节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仃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询问家长。识字2教学要求:6.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7.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1: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8.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教学

13、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二、指导看图1.图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碧 水 秀 峰 倒 影对 歌 榕 树 壮 乡象 鼻 骆 驼 笔 架竹 伐 鸿 鹦 画 廊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学生打开书。2.

14、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3.清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5.出示:bifengying碧 水秀 峰倒 影对 歌榕 树壮 乡biluo tuojia象 鼻骆 驼笔 架Lang竹 伐鸠 鹦画 廊学生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强 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指名读,齐读。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看图理解词意。对歌:对 方 问 答 地 唱 歌,是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壮乡:我国少

15、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鸿鹑:水鸟名,俗 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洵夫常用来捕鱼。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齐读生字词。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I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出示:碧峰影鼻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学生描红记字。5.教师范写。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I.朗读生字以及韵文。2.

16、扩词:碧()峰()影()鼻()()()()()()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指导学生写字。二、教具准备:挂 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I .抽读生字卡片。2.朗读课文。二、看图说话。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白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三、开 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

17、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四、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3.出示:骆驼架廊4.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5.学生描红记字。6.教师范写。骆、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架: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I.选择合适的字填空。架 驾()驶笔()()势 劳()峰 锋山()秀()刀()笔()2.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漓 江 故 宫 西 湖 长 城 中 山 陵 黄 山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暑假里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鹦的羽毛是黑色的吗识字3教学要求:I.学会本课10个生字,

18、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a)学会本课5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b)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二、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有什么?(

19、一棵树)2.出示“”,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一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3.学“木”字旁。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5.出示:bai yang liu yi松 柏 杨 柳 桌椅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I.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2.“禾”表示什么?(

20、与庄稼、禾苗有关)4.3.教 读“禾”字旁。学习相关词语。5.出 示:y an g秧 苗 稻 谷 庄 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同意。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一“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齐读。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b)c)d)e)D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出示:柏杨柳椅秧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学生描红记字。教师范写。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三、作业设计a)b)柏(伯(c),木:(禾:(朗读生字以及词语。比一比,再组词。)央(

21、)秧(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第二课时)()()()杨(扬()()()()(、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5个生字,“筐”字只认识不写,2 .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6 .说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7 .抽读生字卡片。二、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飞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2.出示“”,古代人用“”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旁。3.现在凡是带有“”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c)学习词语。出示:lan luo kuang竹 篮 管筐 筷子学生自由读。(“篮、梦”是边音

22、)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管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三、看图学习“”旁,以及相关词语。8.看图,图上画了什么?9.出示“”,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来表示,也就是说凡是带有”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3.学习词语。出示:cha bo luo茶 叶 菠 萝 兰 花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梦”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

23、常好,酸甜好吃。齐读词语。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出示:篮 瞥 萝 茶 菠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学生描红记字。5.教师范写。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松 树 白 菜 稻 谷 柏 树麦 子 玉 米 冬 瓜 萝 卜 柳 树4.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识字4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 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

24、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 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3.新 授“日、月、“偏旁。5.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6.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二、自主识字。a)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

25、语。b)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c)出示:wenshai晴 空温 暖晾晒miao眼 睛瞄 准眺望dongjie寒 冷冻 结冰雪东 海黄 海长江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班汇报交流。再读词语。三、探究规律a)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b)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

26、水。c)齐读课文。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认读生字词。b)按照笔顺书写生字。c)教师范写。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d)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a)朗读生字以及词语。b)犷词。温()()()冻()()()c)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日:_月:_4.多音字组词。Jie()zhang()结长jie()chang()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I.学会本课2 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 .指导写好生字。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2.抽读生字卡片。二、质疑解疑。I.自读课文

27、,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2.讨论交流: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一“眺望”。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 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 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

28、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3.齐读词语。三、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四、指导书写。1.出 示:瞄 冻2.学生描红。3.教师范写。注意都是左窄右宽。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I .比一比,再组词。晴()瞄()冻(睛()苗()练(2.选词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顶上()着远方。)冷()令()夏天,我 常 常(温暖 温和)着天空,数着星星。李老师的态度总是(妈妈的怀抱总是()的。)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冻()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9、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猜字谜。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谜 底()六、板书设计晴空温暖晾晒眼睛瞄准眺望寒冷冻结冰雪东海黄河长江练 习1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

30、时间:三课时第课时课时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熟记4 条成语。教具准备:挂 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2)指名口头扩词。拜:拜年礼拜结拜拜师拜访廊:走廊长廊回廊画廊影:电影倒影影视影集影片影响秧:秧苗秧田瓜秧树秧秧歌菜秧弊篮筐稻梦 淘瞥萝:萝卜藤萝菠萝胡萝卜墓:公墓墓地坟墓扫墓墓碑墓室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教学第五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指导

31、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指名读。指导理解意思。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普天同庆:大卜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指导运用。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 上 这4条成语。指导背诵。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三、作业设计。1 .听写词语。拜年 月 饼 扫 墓 画 廊 象 鼻 倒 影 杨 柳秧 苗 菠 萝 竹 篮

32、 冻 结 晾 晒 温 暖 瞄 准2 .写成语。你能写出儿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二、教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 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四、教学过程:、教学第二题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杳;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部首查字法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小猴读童话时,有几个

33、字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拿出字典,教师带领学生查“腔二先找出“腔”的部首“月”部;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部首“月”后,再查除部首外的笔画数8画,去查找 到“腔”字。学生自杳“粮、酣、敲”3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填写表格,汇报交流。二、教学第三题目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指名读句子,看谁读得最通顺。指导学生从字典中结合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集体交流。(腔: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粮: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酣:尽兴畅快;敲: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五、教学第四题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教师范写,教学写字要点。拜:右边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

34、,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鼻:笔画较多,上中下三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瞄”写时注意长短变化。描红,练习写铅笔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五、作业设计。1.查字典。生字应查的部首总的笔画数读音组词摸删躺邪2.结合句子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几个人的技术水平,他都摸了底。文章太长,发表时作了一些删节。一棵大树横躺在路上。这里的天气也真是邪门,一会儿冷,一会儿热。2.写出下列字的笔顺。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5、 _ _ _杨:第三课时一、课时目标:练习口头表达,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语言的表达,又要有良好体态语言的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四、教学过程:一、审题,认读说话要求。二、指导。1 .自由读题目要求,边读边想。2 .指名读题目要求,结合图想一想。3.指导看图1: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一个女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跟老师说话,说着说着,站成了“麻花腿”,一只手在搔头,另一个手在拽衣服的边。)4 .指导看图2、3: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

36、么?图2:一家人在吃饭,那个男孩把脚翻到了凳子上。图3:上课时,一位男同学起来发言,他弯者腰,两个胳膊按在桌面上,连上还做着滑稽的表情。三、情境表演。1 .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2 .进办公室和老师说话。五、教师小结: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姿势。一般应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 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3、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

37、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诵 春雨。2、初步感受 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二、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2、板书课题二、揭示课题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3、作者简介“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三、精读课文1、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

38、到,就下了起来。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5、齐读第一句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7、齐读第二句。四、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有感情地背诵。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5 个生字,掌 握“春晓、眠、觉、闻、啼鸟、知”等词语。2.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

39、.范读课文,学会体会诗的意思。2.讲解诗意。(1)介绍诗的作者。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2)逐句分析。全诗共四行,两句话。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眠:睡觉晓:天亮)第二行:讲醒来以后,听到到处都有鸟的叫声。(闻:听到啼:鸟叫)第三、四行:昨夜又刮风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3.问:春晓写了怎样的景象?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4.小结这首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

40、,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二、学习新知:验收责任请学生说说每句诗的意思。第二节教学责任朗读背诵课文,学会诗中的生字。一、亮责任背诵默写课文,学会诗中生字。二、落实责任1.范读课文,注意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请学生反复读诗,在注意停顿的基础上,注意生字读音。3.请学生背诵课文。4.指导生字。(1)复习旧字。浇 民 耳 帝(2)请学生说出新字。晓 眠 闻 啼(3)指导重点字。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5.看图读诗,体会文中意境,注意语气。三、验收责任默写课文。板书设计5春 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

41、落/知多少。第三节教学责任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再让学生练习写一写。收集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一、亮责任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说 说,并能写成一段话。二、落实责任1.指导学生说话。(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3)小动物有什么变化?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2 .教给学生说话方法。(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 春天看图说话的次序。(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3.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1)单个说。(2)同位子说.(3)请同学到前面说。4.提出写话要求。(1)格式。(2)注意标点。(3)不会写的字用音

42、节代替三、验收责任写一段话。2、蚕姑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 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2、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3、会仿照例句用“渐渐”写话。4、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

43、程二、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二、教学过程:、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什么织成的?2、出示课题:12、蚕姑娘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2、听后交流。三、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 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2、反馈自学情况。音:卵、床、裳、嫩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四、巩固练习。1、认读生

44、字新词。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3、课堂作业: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儿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2、正确朗读课文。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二、学习第1自然段。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里钻出来。)三、学习课文的第25自然段。1、蚕姑娘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用“”的

45、蚕姑娘来说一说,还可以“AABB”的蚕姑娘,或蚕姑娘是“”来说一说。2、蚕姑娘真奇怪,为什么有的说是又黑又小,有的说是又白又胖的呢?3、课文中哪段写又黑又小的黄姑娘,哪段写又黄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写又白又嫩一又白又胖,又白又胖一又白又亮的蚕姑娘?指名读,共换了几次衣服?(四次)。蚕不吃不动,这种睡叫“眠”我们叫它头眠、二眠、三眠、大眠4、学习第一次换衣服。(1)、自由读课文,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出表示动作的词。、用上“先接着然后一最后一”说说蚕的变化。、质疑问难,理 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一问一读)(4)、指导朗读。5、学习第二次换衣服。教学过

46、程、按上面的方法自学。、交流。6、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理 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齐读4、5自然段。7、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四、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第三题。2、用“渐渐”写一句话。(完成课后第4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6、7自然段,进一步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2,朗读课文。3、知 道“穿、新、嫩、瘦、吞”等词的反义词教具准备:生字卡片一、复习检查。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穿 一()新 一()嫩 一()瘦一()黑一()晴一()2、我们知道蚕姑娘在蚕床上经过

47、四次睡眠,身体渐渐发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会发生些什么变化呢?二、学习第6段。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1)、看课件理解“蚕山”。(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三、学习第7段。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1、

48、说说蚕的生长过程。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绿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3、完成课后作业题。板书:2、蚕姑娘 ABAC卵 又黑又小又白又胖蚕 又黄又瘦茧蛾3、月亮湾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3 .欣赏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义。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掌握月亮湾的地理位置。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初步理解课文,感知整体画面,知道这是一幅农村风景画。2、学会书写生字“

49、湾”。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1.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见过农村的美景吗?让我们随着图画去游览农村的美景。2、出示挂图。3 .揭题这美丽的村子叫什么名字?相机板书(月亮湾)4 .读题。注意正音“亮”(轻声)过渡:月亮湾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二.二.初 读 课 文,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初读课文一“送生字回家”。要求:自由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与生字交朋友,别喊错了它们的名字”。2 .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注意正音,师声评议。(1)平舌音:载zai;翘舌音:朝zhao、绕rao;后鼻音:映

50、 ying(2 )指导读好句中轻声。3 .再读课文,读通句子。想象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过渡;月亮湾是什么?请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2 .交流:月亮湾是什么?(是一个美丽的村子)(是我家住的地方)(是作者的家乡、是美丽的村子)说说是谁的家乡?3.指导朗读。(1)你觉得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为什么?(2)指导用自豪的语气朗读。重读“美丽”一词。四.过 渡:这美丽的村子为什么叫“月亮湾”呢?1 默读全文,找出有关句子。2.交流。(1 )相机出示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放映动画。(2)指导读好长句子:村子的前面/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