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782686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煤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大学论文.doc(1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前 言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9号文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和古交市梭峪乡李家沟煤矿进行资源重组而成,整合后矿井名称为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古交煤焦集团有限公司,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600kt/a。为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该矿委托中矿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了矿井初步设计的编制,在此基础上,为了安全、优质、快速、有计划地合理组织矿井建设,特编制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

2、)设计编制依据:1.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及附件、图纸,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规发2010206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2.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及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行发201048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3. 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并煤安发200817号文关于对清徐县马峪新兴煤矿等44对矿井2007年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第二批)的批复;4.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及附件、图纸,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太原监察分局并煤监字【201

3、0】128号文关于对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5.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6.山西省煤矿建设安全规定(2009年版);7.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二)设计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行业“规程”、“规范”, 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为中心,尽量简化生产环节,充分依托该煤矿的技术及设备力量。以“一矿

4、一井一面”合理集中生产为出发点,以完善井上、下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为重点进行矿井技术改造,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立足国内,先进可靠合理。场区布置力争达到具有现代化花园式矿区的标准。最大限度地降低矿井初期投资和缩短矿井建设工期,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把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初期工程量少、建井工期短、见效快、效率高、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地方现代化矿井。(三)编制原则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本设计认真总结国内大中型矿井的建设经验,结合该矿的实际确定了以下主要编制原则:以技术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选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充分

5、利用时间和空间,组织三类工程平行立体交叉作业。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确保安全施工。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国内外先进施工经验,选用成熟配套的大型机械化设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单进水平尽量利用永久设施,永久建筑,少建临时工程。合理紧凑的布置场地,尽量不占用永久建筑场地。 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克服季节影响,恰当安排冬、雨季施工,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1.矿井设计简介1.1 交通位置、地形地质构造、气象与地震、河流及水系、区域经济1.1.1 交通位置该井田位于古交市西北约10km,加乐泉村东南约1km,行政区划隶属加乐泉乡,其井田地

6、理坐标为:东经11204401120657,北纬375823375943。井田向西南与太(原)宁(武)公路和太(原)岚(县)铁路相距约4km,与镇城底站相距约5km,其间有简易公路相连,由井田到太原公路里程约65km,铁路里程约56km,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1.1.2地形、地势及河流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东侧,属中低山侵蚀地貌,沟谷发育,山梁上一般为第三、第四系黄土覆盖,沟谷两侧有基岩出露,井田内地形为一北东向山梁,在山梁的西北为狮子沟,东南为牛沟,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梁上,标高为1271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狮子沟沟谷,标高1061m,相对高差约210m。2.水系井田

7、西北部为季节性小河流狮子沟,旱季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遇暴雨或大雨汇集其上部沟谷中流水形成洪水。井田东南部的牛沟平时无水,遇大雨或暴雨有洪水向西南汇入狮子沟,狮子沟向西南汇入汾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1.1.3 气象与地震井田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春冬多风,夏季多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据古交市气象统计资料,该区主要气象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为9.6,一般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17.2,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3.7。年平均降雨量426.1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为2093.8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近5倍。结霜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4月中

8、旬,全年无霜期120180天。冰冻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0.80m。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7级以上大风平均天数为25天。古交市位于华北地震区山西地震带中部隆起区,新构造运动较强烈,据历史记载,古交地区中小地震频繁,但震级均不大,一般不会造成灾害,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质加速度值为0.15g。1.1.4区域经济古交市经济发达。农作物以玉米、小麦、谷子、棉花、油菜等为主。水果以梨、苹果、山楂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铁资源尤为丰富。其他矿产有铁矿、锰铁矿、铝土矿、硫铁矿、硅石、水泥灰岩、大理石、耐火

9、粘土等。主要工业有磷肥厂、纺织厂、造纸厂和化肥厂,矿业开发以采煤为主。- 128 -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1.2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2.1 瓦斯情况根据太原市煤炭工业局并煤安发200817号文。原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55m3/t,绝对涌出量为0.72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4.39m3/t,绝对涌出量为0.61 m3/min,原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52m3/t,绝对涌出量为0.74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4m3/t,绝对涌出量为0.75 m3/min,鉴定等级均为低瓦斯矿井。故该矿为瓦斯矿井

10、。1.2.2煤尘、煤的自燃倾向、地温及地压井田内4、8、9号煤层煤尘均有爆炸危险性,4、8、9号煤层均属自燃煤层。井田无煤与瓦斯突出,地温为正常区。1.2.3 煤层顶底板及围岩情况1.根据地质报告,井田内各煤层顶底板情况如下:本井田内煤系地层岩石类型以互层状软硬相间碎屑岩类为主,间夹坚硬的石灰岩或泥灰岩,工程地质类型为简单型。2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细砂岩或砂质泥岩,厚度1.143.44m,老顶为厚层中细砂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4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厚度0.724.62m;底板为砂质泥岩或泥岩。8号煤层直接顶板为泥灰岩或石灰岩,厚度1.502.10m,老顶为厚层中砂岩;底板为砂质

11、泥岩或泥岩。9号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厚度3.00m左右;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井田内各煤层顶板均平整,无裂隙,强度较大,易管理,底板岩石膨胀量不大,而且据本矿及邻近矿井开采经验,各煤层均无底鼓现象。不过,由于2号和4号煤层层间距小(平均2.89m),2号煤层采空后,在开采4号煤层时,顶板管理比较困难。2.各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据西曲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岩石力学性质如表1-2-1、1-2-2。表1-2-1 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试验项目试验成果岩性抗压强度(kg/cm2)抗拉强度(kg/cm2)抗剪强度(kg/cm2)膨胀度(%)石灰岩608-1739119-211394泥灰岩353-

12、1432细砂岩417-103281-1670.35砂质泥岩162-71844-146130-1560.27泥岩48-58360-69910.05粉砂岩334-81269-168表1-2-2 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取样地点岩层岩性抗压强度(Mpa)单向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Mpa)备注平均变异范围平均变异范围内摩擦角凝聚力系数副井井筒4#煤顶砂质泥岩15.914.8-16.80.70.6-0.732173.72009.9.30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检测4#煤底细砂岩22.020.8-23.20.80.8-0.934394.48#煤顶石灰岩70.364-74.83.73

13、.5-4.1415512.88#煤底砂质泥岩30.526.0-34.81.61.5-1.737406.91.2.4 矿区规划及开发现状煤业有限公司由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古交市梭峪乡李家沟煤矿重组整合而成。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在2007年为同一矿井,原名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该煤矿为一证多坑矿井,各坑口建设情况如下:原主坑1992年建井,1994年投产,平峒开拓,设计生产能力10kt/a。核定能力60kt/a,开采2、4号煤层。原8号一坑1995年建井,1997年投产,斜井开拓,核定生产能力60kt/a,在原井田西南部

14、开采8号煤层。原8号二坑1998年建井,1999年投产,斜井开拓,在原井田北部开采8号煤层。2007年初,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行函(2007)24号函批准,保留两个井口,并分立采矿权,成为本次重组整合前的古交市加乐泉乡平定窑煤矿、山西古交加乐泉永顺煤矿有限公司。2007年以前,各坑口采煤方法均为房柱式炮采,矿车运输,绞车提升,木柱支护,负压通风。2007年采矿权分立后,两矿井均进行了采煤方法改革,采改后采用壁式采煤,单体液压支架配型梁支护,皮带运输,皮带提升,生产能力均达到150kt/a。原古交市梭峪乡李家沟煤矿于1980年建井,1981年投产, 生产规模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6万吨/年

15、。1996年,2、4号煤层采空报废,同年延深至8号煤层,1999年,8号煤层投产。该矿采用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房柱式炮采,矿车运输,绞车提升,木柱支护,负压通风。井田所有井口坐标见表1-2-3表1-2-3 井田所有井口坐标表 序号井筒名称经距(Y)54坐标系经距(X)54坐标系纬距(Y)80坐标系纬距(X)80坐标系备注1原平定窑主斜井19596357.2974207074.27419596287.2974207026.274利用2原平定窑副平硐19596440.4654207030.76219596370.4654206982.762利用3原永顺主斜井19595367.7404205988.

16、42319595297.7404205940.423利用4原永顺副斜井19595288.8914206017.98519595218.8914205969.985关闭5原李家沟主斜井19594984.664205693.3619594914.664205645.36关闭6原李家沟副斜井19594858.714205595.2119594788.714205547.21关闭各矿整合位置关系见图1-2-1。各矿整合位置关系见图1-2-11.3 水文地质:矿井含水层、隔水层及矿井涌水量1.3.1 矿井含水层1.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层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自下而上划分为下马家沟组(O2x),上马家

17、沟组(O2s),峰峰组(O2f)。与矿井充水关系最大的是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梭峪勘探区西界外分布奥灰的大面积露头区,据矿区资料,上马家沟组下段(O2s1)厚19.6141.96m,一般20m,岩性多为角砾状泥灰岩;或夹薄层石灰岩,为一隔水层段。中段(O2s2)厚71.29157.22m,一般120m,岩性为厚层石灰岩,有一部分为蠕虫状灰岩,本段底部的中厚层状石灰岩,厚14.2548.80m,岩溶较发育,为一弱含水层;上段(O2s3)厚49.24118.97m,一般60m,岩性以厚层石灰岩为主,一般裂隙岩溶发育,为主要含水层段之一。峰峰组下段(O2f1)厚10.0259.09m,一般25m,岩性

18、为角砾状泥灰岩夹石膏层,为一隔水层段。上段(O2f2)厚23.9469.81m,一般60m,岩性为厚层状石灰岩夹泥灰岩,石灰岩岩溶发育,邻区钻孔中曾见有1m高的溶洞,该段为主要含水层段之一。据区域资料,水位标高890m左右。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395.84毫克/升,全硬度2.48mmol/L,全固形物285毫克/升,PH值7.81,属于弱碱性,中等硬度水,水质清澈,透明无味,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本含水层为井田主要含水层。2.太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组本组由L1、K2、L4三层灰岩及其间的中粗粒砂岩组成,含灰岩段1430m,平均25m左右,L1常变为泥灰岩,层位稳定,厚度1.502

19、.10m。K2质较纯,井田范围大部面积缺失,厚度03.16m。L4层位稳定,厚1.543.49m。由于埋藏较深,井田内灰岩裂隙及岩溶均不甚发育,富水性弱。据勘探资料,水位标高1070.99m。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组较稳定的砂岩是03号煤上下的中砂岩,其次为K3砂岩。K3砂岩厚度变化大。据梭峪勘探区在山西组与下石盒子组混合抽水试验水位降低19.31m时,单位涌水量0.044升/秒.米;平均渗透系数0.146米/日;水位标高1104.16m。属弱含水层。水质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矿化度734毫克/升,硬度5.22 mmol/L,为硬水。4.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据勘探资料,原梭峪区有8个孔

20、在下石盒子组涌水,有15个孔不返水,钻孔单位涌水量0.00420.0174升/秒.米,渗透系数0.000220.20米/日,水位标高1006.231102.09m,水质属重碳酸硫酸钙镁型。属弱含水层。5.第三系砾岩含水层本层多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分布不广,富水性弱。6.全新统砂砾含水层主要分布于狮子沟沟谷中,厚度一般2m左右,最厚5m左右。由于补给条件差,含水性较弱。1.3.2 矿井隔水层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隔水层太原组、山西组地层中所含的泥岩、砂质泥岩为上覆含水层的相对隔水层,单层厚度0.510m,呈层状分布于各灰岩、砂岩含水层之间,减弱或阻隔了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21、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该层岩性以铝土质泥岩为主,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为煤系地层良好的隔水底板,隔断了其上含水层与下伏岩溶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1.3.3 矿井涌水量本井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各矿井有多年的开采历史,矿井涌水量与产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可用类比法预计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预计公式:Kp=Qo/Po Q=KpPKp含水系数 (m3/t)Qo矿井涌水量 (m3/d)Po日均产量 (t/d)Q-矿井预算涌水量(m3/d)P-设计生产能力(kt/a)矿井整合改造后,设计能力600kt/a,平均日产1818t/d。据本井田各参加整合矿井涌水统计,平均正常含水系数0.418m3/t

22、,最大含水系数0.638m3/t。矿井预算正常涌水量: Q正常=18180.418=760m3/d=32 m3/h。最大涌水量:Q最大=18180.638=1160m3/d=48 m3/h。1.4 井田范围、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地质储量1.4.1 井田范围根据2009年11月2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2009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换发采矿许可证第0385号批准煤业有限公司开采2、4、8、9号煤层,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654),井田范围由下列114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见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1-4-1。表3-2-1 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 点号54坐标80坐标坐

23、标坐 标XYXY14207020195963014206971.7719596230.9024207560195976354207511.7819597564.9034207630195976354207581.7819597564.9044207130195980104207081.7819597939.9054206990195977104206941.7819597639.9064206461195968714206412.7719596800.9074205610195955304205561.7619595459.9084205530195954354205481.761959536

24、4.9094205120195948304205071.7619594759.91104205315195947004205266.7619594629.90114205511195948664205462.7619594795.90124205620195948504205571.7619594779.90134205860195951604205811.7619595089.90144206800195957604206751.7719595689.90 井田东西长3.31km,南北宽2.51km,井田面积2.3342km2。井田西南与东南为炉峪口煤矿,西北与东北无相邻矿井。1.4.2 生

25、产能力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9号文关于太原市古交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0kt/a。本施工组织设计按照600kt/a能力进行编制。1.4.3 矿井地质储量根据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行发201048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井田内4、8、9号煤层保有资源/储量15949k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 12200kt,占总资源/储量76.5%,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2236kt,占总资源/储量14%,推断的资源量(333) 1513kt。4号煤层保有资源

26、/储量3377 kt,其中,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111b) 1983 kt,占总资源/储量58.7%,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934 kt,占总资源/储量27.7%,推断的资源量(333)460 kt。经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3988.1kt, 其中4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3155.2kt; 8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5858.7kt;9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4974.2k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10136kt, 其中4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2403.4kt; 8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4342.2kt;9号煤设计资源/储量为3390.8kt。1.4.4 服务年限根据太原市煤炭工业局文件并煤规发2

27、010206号文关于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矿井服务年限12a,其中4号煤层服务年限2.7a,8号煤层服务年限5.2a,9号煤层服务年限4.1a。1.5 开拓方式及井巷工程特点1.5.1 开拓方式设计确定利用原永顺工业场地作为整合后的主井场地,利用原平定窑工业场地作为整合后的副井场地是比较合理的,该场地不需新征土地,可以节省初期投资,加快建井,尽早发挥经济效益。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已选定的工业场地内,利用原永顺煤矿的主斜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的主斜井,井筒净宽3.6m,净高3.25m,净断面10.3 m2,装备带宽800mm的带式输送机,担负煤炭运输任务,铺设有检

28、修轨道,布置有动力、通信电缆,排水管路、消防洒水管路,兼作矿井的进风井。利用原平定窑煤矿的主斜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副斜井,井筒净宽3.5m,净高3.0m,净断面9.18 m2,装备单滚筒绞车,铺设30kg/m的轨道,担负矿井的辅助提升任务,并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布置有压风管路。利用原平定窑煤矿的副平硐作为整合后的回风平硐,净宽2.8m,净高2.75m,净断面7.14 m2,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并兼作安全出口。其他井筒均按六条标准关闭,井田内2号煤层已经采空,4号煤层和8号煤层间距为48.94-63.79m,平均57.73m,8号和9号煤层间距10.08-31.14m,平均20.46m。全

29、井田设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主水平开拓8、9号煤层,水平标高+ 1038m ,辅助水平开拓4号煤层,水平标高+ 1125m。在平定窑煤矿的原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现掘进位置沿原方向向前掘进200m后,垂直井田边界,南北方向布置4号煤层采区运输巷、采区轨道巷和采区回风巷,两翼开采,垂直采区巷道布置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煤炭运输通过采区运输巷南部的溜煤眼,至8号煤层运输巷,通过主斜井8号煤井底煤仓运出地面,材料由副斜井至4号煤原有井底平车场,再通过平定窑煤矿南部的南轨道大巷运至采区轨道巷,通过回风顺槽运至工作面,主斜井进风通过溜煤眼附近的进风行人斜巷至采区运输巷,副斜井进风通过南轨道大巷至采区轨道巷

30、。以此形成矿井的通风、运输系统。主水平开拓8、9号煤层,由于8、9号煤层间距10.08-31.14m,平均20.46m,所以8、9号煤层分别布置各自的开拓巷道,共用8号煤层井底煤仓及变电所,在9号煤层单独布置水仓及水泵房。副斜井从4号煤层由5变坡为23,延伸至9号煤,在9号煤布置平车场,在8号煤设甩车场,以满足开采8、9号煤层时的材料运输任务。8号煤层剩余储量集中于原平定窑煤矿井田内,井田划分为一个采区,在回风井落底处沿西北、东南方向垂直井田边界沿8号煤层布置采区运输、轨道、回风巷,两翼开采。煤炭运输通过井田南部的8号煤运输巷通过主斜井井底煤仓运出地面,材料通过副斜井8号煤甩车场及采区轨道巷运

31、至各使用地点。采区内排水通过自流至8号煤层井底水仓,从主斜井排水管路排出地面。采区回风巷和回风平硐直接连通,形成矿井的回风系统。9号煤层在整个井田范围内均有储量分布,在井田南部边界布置集中运输和集中回风巷,井田划分为两个采区,西部为一采区,东部为二采区。在井田边界14拐点处沿西北、东南方向垂直井田边界沿9号煤层布置901采区运输、轨道、回风巷,两翼开采。在副井和风井落底处沿西北、东南方向垂直井田边界沿9号煤层布置902采区运输、轨道、回风巷,单翼开采。煤炭运输通过集中运输巷至主斜井8号煤井底煤仓,从主斜井运至地面,材料通过副斜井9号煤平车场及采区轨道巷运至各使用地点。采区内排水至9号煤水仓后,

32、排至8号煤井底水仓,通过主斜井排水管路排出地面。回风井从8号煤层延伸至9号煤层直接和采区回风巷连通,形成矿井的回风系统。各井筒断面、支护及装备见断面图及表1-5-1: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表1-5-1 井筒特征表 序号井筒特征井 筒 名 称主斜井副斜井回风平硐1井口坐标(m)经距(Y)54坐标系19595368.74019596357.29719596440.465纬距(X)54坐标系4205988.4234207074.2744207030.762经距(Y)80坐标系19595297.74019596287.29719596370.465纬距(X)80坐标系420594

33、0.4234207026.2744206982.7622井口标高 (m)+1083.961+1127.991+1145.7623方位角(度)651401314井筒倾角(度)井口至4号煤53-54号至8号煤2023228号至9号煤23225井筒垂深或斜长(m)至4号煤410313至8号煤368635557至9号煤6886216井筒净径或净宽(m)3.63.52.87井筒支护支护形式表土段钢筋砼砌碹基 岩料石砌碹料石砌碹料石砌碹支护厚度(mm)表土段300基 岩3003003008断面积(m2)断面形状半圆拱半圆拱半圆拱净10.39.187.14掘进表土段13.0111.729.47基 岩13.0

34、111.729.479井筒装备带式输送机、检修轨轨道1.5.2 井巷工程布置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整合后共有三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平硐,主斜井位置在原永顺煤矿工业场地,副斜井和回风平硐在原平定窑煤矿工业场地,能够满足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需要。根据煤层赋存特征,全井田设一个主水平和一个辅助水平开拓,主水平开拓8、9号煤层,水平标高+ 1038m ,辅助水平开拓4号煤层,水平标高+ 1018m。本矿井采用三巷布置,布置有运输巷、轨道巷和回风巷,运输巷和轨道巷沿煤层底板布置,回风巷沿煤层顶板布置。根据井田开拓布置,按照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要求,并结合工作面技术

35、装备和管理水平,设计布置六个采区。首采区布置在4号煤层井田东部,采区长460623m左右。井田共划分为六个采区,即401、402、801、802、901、902采区。首采区为401采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保证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采区接替按编号401、402、801、802、901、902采区顺序进行,采区内工作面接替顺序采用前进式。主斜井井底在8号煤层设有主变电所、主水泵房、井底水仓、管子道、煤仓等硐室。主变电所与主水泵房联合布置,为半圆拱断面,采用锚喷支护,硐室净宽4.5m,净断面12.6m2,总长46.8m,在水泵房硐室一端设管子道与主斜井相通。管子道上部平台比水泵房地面高7m,一端由通路

36、和运输大巷相通,设两个安全出口,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硐室通往车场巷道中的两个通路中设防火栅栏及密闭门。变电所与水泵房之间设防火栅栏两用门。在南轨道大巷一侧设井下消防材料库,存放消防材料,为矿井发生灾害提供抗灾救灾的物资材料。水仓采用混凝土砌碹,半圆拱断面,净宽2.5m,净断面6.2 m2,主、副水仓,长度分别为50m、30m,容量225m3、135m3,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1.67m3/h,能够容纳矿井8小时正常涌水量,水仓采用人工清理方式。主井井底8号煤煤仓,净直径3.5m,高度28m,有效容量215t,为已有。4号煤溜煤眼净直径3m,高度55m,采用混凝土浇筑。副斜井整合前为原平定窑煤矿的

37、主斜井,现落底在4号煤层,井底车场形式为平车场,井底车场长度为60m,本次设计利用该车场为辅助提升服务,运输量相对较小,车场形式简单,调车方便,工程量省。开采8、9号煤层时,延伸副斜井至9号煤层,设平车场,在8号煤层设甩车场。主斜井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3.6m,净断面10.3m2,表土段钢筋砼砌碹,基岩段砌碹支护。副斜井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3.5m,净断面9.18m2,采用砌碹支护。回风平硐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2.8m,净断面7.14m2,采用砌碹支护。运输巷采用矩形断面,净宽3m,净断面7.8m2, 锚喷支护,并加锚索补强;轨道巷采用矩形断面,净宽3m,净断面7.8m2,工字钢棚架喷浆;回风

38、巷采用矩形断面,净宽3m,净断面7.8m2,工字钢棚架喷浆。工作面运输顺槽采用矩形断面,净宽3m,净断面7.8m2,工字钢棚架支护。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矩形断面,净宽3m,净断面7.8m2,工字钢棚架支护。1.5.3井巷工程统计矿井移交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巷工程总长度5206.87m,掘进总体积52477.35m3,万吨掘进率86.78m。附表:井巷工程量汇总表,见表1-5-1。1.6 矿井生产设备、产品形态、加工方式1.6.1 矿井生产设备根据矿井初步设计及批复,矿井移交生产时设备配备如下:主斜井井筒装备1部带宽800mm阻燃抗静电带式输送机,防爆电动机2台:YB315S-4;主斜井检修道

39、提升设备利用现有1部JTK-1.2型单滚筒矿用提升绞车,配YR280S-8型绕线式电动机,额定功率55kW,电压380V, 额定转速725r/min,提升系统最大速度Vm=1.626m/s。选用14NAT67+Fc 1670ZS108 68.8 (GB/T 8918-2006) 型钢丝绳,钢丝绳直径d=14mm。副斜井提升采用单钩串车提升方式,担负矿井提升人员、升降设备、材料及最大件等辅助提升任务。副斜井井筒配备铺设30kg/m型钢轨,提升设备选用1部JK-2.5/31.5型单滚筒提升机,配YPT型10极交流变频电动机,额定功率280kW,电压660V, 额定转速587r/min。提升系统最大

40、速度Vm=2.438m/s。选用28NAT67+IWR 1770ZS498 303型(GB/T 8918-2006)钢丝绳,钢丝绳直径d=28mm。回风井井口安装FBCZ-6-20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2台,配用YBFe355S2-6型电机, 功率160kW,电压380V,转速980r/min。1台工作,1台备用。大巷运输装备4条带式输送机,长度分别为467m、123m、1354m、450m,运输能力360t/h。第1部大巷下运带式输送机:DTL80/36/130型,电动机 JDSB-30,N=30kW。;第2部 大巷水平运输带式输送机DTL800/36/130型,电动机JDSB-30,N=30k

41、W。第3部 大巷水平运带式输送机DTL800/36/27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电动机 YBS-75,N=75kW,2台。第4部采区上山带式输送机DTL80/36/175型,电动机 DSB-75,N=75kW。井下辅助运输采用JD-25型调度绞车牵引1t矿车接力矿车运输。采区轨道大巷、回风顺槽铺设钢轨型号为22kg/m。副井工业场地负荷中心建1座10kV变电所,担负矿井工业场地负荷用电。该变电所内设S9-1000/10 10/0.4kV 1000kVA变压器2台,1用1备,负荷率为79%,10kV及0.4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变电所的电气设备均为室内布置,层高4.5m。在主井工业场地

42、负荷中心建1座10kV变电所,担负矿井主井工业场地及井下负荷用电。该变电所设S9-500/10 10/0.4kV 500kVA 变压器2台,1用1备,负荷率为67.1%, 0.4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地面10kV变电所10kV及0.4kV配电装置分别选用XGN2-12(Z)型户内交流金属固定式开关柜及GGD型低压配电柜。上述产品性能好,操作方便,母线为封闭式,从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主排水设备选用MD85-452耐磨型水泵3台;选用3台OGLC160A-28.8/0.7型风冷螺杆空气压缩机满足设计需求。回采工作面安装MGT375/750型采煤机一台,SGB-630/180型

43、刮板运输机一部,SZB730/40型转载机一部,PEM1000*650破碎机一部,SSJ800/2*75皮带一部,BRW125/31.5C型乳化液泵站1套,ZZ4800/19/42支架100架,另选用6架端头支架,型号为DZZ5200/19/42,BPW315/6.3喷雾泵1套,JD-25型调度绞车12部。矿井达产时,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衔接,4号煤层配有1个综掘工作面,1个炮掘工作面。综掘掘进工作面机械设备有:EBZ150型综掘机, ZY-24型风钻,TXU-150型探水钻, MQT-90型锚杆打眼安装机, FBDNo5.6/211型局部通风机;炮掘工作面机械设备有:ZY-24型风钻,TXU-

44、150型探水钻, MQT-90型锚杆打眼安装机, FBDNo5.6/211型局部通风机;混凝土喷射机HPC-V,混凝土搅拌机安-V等。1.6.2 产品形态及加工方式根据本矿煤炭资源的实际情况,生产产品为原煤,原煤不分选,直接入储煤场,汽车外运。1.7 矿井配套工程情况矿井建设地面配套工程:静压清水池1利用已有构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井井口房、转载输送机走廊、转载点、储煤输送机走廊、机头房、副井井口房、综采库、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主井检修绞车房、副井绞车房、副井天轮架、风机值班室、空压机房、汽车磅房、主井场地变电所、副井场地变电所、主井空气加热室、副井空气加热室、井下水处理车间、加压泵房、

45、主井场地锅炉房、副井场地锅炉房、生活污水处理车间、主井场地烟囱、副井场地烟囱、生活污水处理调节池、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水水池、斜管沉淀池、中转水池、静压清水池2、调节池、污泥池、高山水池为新增建(构)筑物。其中,主井井口房、转载点、机头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生活污水处理调节池、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水水池、斜管沉淀池、中转水池、静压清水池2、调节池、污泥池、高山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转载输送机走廊、储煤输送机走廊、综采库、机修车间、副井天轮架采用钢结构,其余均采用砌体结构。其它辅助生产建筑物主要有:器材库、器材棚、消防材料库、岩粉库、油脂库全部为新增建筑。其中,器材库、器材棚采用钢结构,其余均采用砌体结构。工业建(构)筑物总体积27467.3m3。其中,已有工业建(构)筑物体积200.0m3,新增建(构)筑物体积27267.3m3。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