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1987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10 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读课文,让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新字新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每年的 10 月 1 日都是我国的国庆日。正因为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怕牺牲自己,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才换来了幸福的今天。我们的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李大钊就是无数共产党员中的一个。二、了解背景,简介李大钊。1了解背景。读读第

2、 1 自然段,说说自己从中了解了什么内容。(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写于 1943 年,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 1927 年 4 月 28 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2李大钊简介。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他领导了 1926年 3 月 18 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牺牲时年仅 38 岁。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读音。2熟读下列多音字。被雄日 埋头 整理 待了一会儿 含糊 着急 新夹衣 散步 便衣 披散乱莲蓬 沉着 3指导理解词意

3、。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幼稚:这里形容因年纪小、缺乏经验,考虑问题比较简单。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恐怖:惊慌、害怕。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严峻:严肃而厉害。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4同桌检查读课文。5用一句话概括李星华回忆了父亲李大钊的什么事?这件事是在哪几个自然段记叙的?四、朗读课文,指导长句的读法。1自由轻声通读全文,画出读不好的句子。2同桌二人讨论读不好的句子如何读。3提出问题,全班共同练习朗读。例:(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读的时候语速要慢,可这样停顿:父亲不慌不忙地/

4、从抽屈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2)“穿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穿便衣的侦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读的时候语速要快,记住先是宪兵,再是警察。服装有变化。(3)“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班齐读,直到会背诵。找学生领读,其他学生接读。五、合作交流,理清结构。1默读课文,这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留下印象较深刻的是什么?简单画句子,做批注。交流: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理清条理,归纳小标题: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2默读课文思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被捕以前

5、:(第 17 自然段)被捕经过:(第 817 自然段)在法庭上:(第 1829 自然段)被害以后:(第 3032 自然段)3如果按时间分段,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那年春天”“4 月 6 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 日黄昏”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小结:段落的划分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可以找一些明显的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来划分。分清段落后逐段学习。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本单元“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被捕前(17)十六年前被捕时(817)的回忆法庭上(1829)被害后(3032)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后的事迹,体会李大钊的革

6、命精神。2从课文中找出照应的句子,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朗读体会描写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言行的语句,感受李大钊崇高的革命精神,学习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2下面,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他的高尚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深入研读。(一)学习第一部分。1让学生小声自读第一段。思考: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可以知道出了什么事?边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边画边练说。“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7、”从此处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的精神。“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埋头”指工作很专心,可以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地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文件落人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2.你还有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找出来。(1)“被难日”是什么意思?指李大钊被敌人杀害的日子。(2)为什么平时慈祥的父亲这一次却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作者奇怪地问父亲为什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烧掉时,平时对儿女总是那样“慈祥”“耐心”的父亲,竟“含糊”地回答作者的问题,这件事突出地说明李大钊在这一阶段中工作紧张的程度,同时也怕

8、泄露了党的机密。(3)工友阎振三的被捕为什么让我们替他着急呢?阎振三是我们党北方革命指挥机关的交通联络员。他的被捕,预示着敌人将疯狂地镇压革命,共产党人处境非常危险。3读“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的话,这里写了几层意思?表现了李大钊什么精神?写了两层意思:(1)“我哪能离开呢?”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表明他坚持到底,忠于党。(2)“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表明他明白自己的处境很危险,但他更知道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为了革命工作,他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表现了他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舍身为党的革命大无畏精神。4指导朗读。带着对李大钊的崇敬之情读第 7 自然段父亲的讲话

9、。(二)学习第二部分。1“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指什么?指李大钊被捕的那天,4 月 6 日清晨。(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通过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说明他对敌人早有准备,从容不迫。(2)用“”画出描写敌人的词句,再读一读,你会读出什么?“沉重的皮鞋声”和“粗暴的吼声”“一拥而入”“挤满”“像一群魔鬼似的”“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满脸横肉”“冷笑”“搜了一遍”可以体会出敌人的凶狠残暴,从反面衬托出李大钊沉着、机智、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也反映出李大钊对敌人的极度的蔑视。2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及对李大钊的临危不惧的敬佩感情读这一段。3思考:这一段写敌人逮

10、捕李大钊时,为什么带来了工友阎振三呢?敌人是为了从阎振三口中得到李大钊的情况,但是,敌人的打算落空了。阎振三同志身受酷刑,可是仍摇头表示不认识李大钊,说明共产党人忠于组织,不出卖同志。4“阎振三”在这一段出现,与上一段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5.找出两组句子分别让学生读。这叫什么句子呢?(前后照应的句子)6反复读这两个句子。(1)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2)体会使用前后照应的句子有什么好处?使文章结构严谨,使读者对内容不致产生无头

11、绪之感。7练习。读下面的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和它照应的句子。(1)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2)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三)学生读第三部分。1教师指名读第三部分,找出与下面这句话照应的句子。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从这两句话中,看出了什么?(讨论)看出敌人在审讯中理屈词穷,只能使劲地敲着惊堂木,为自己壮胆。2分析重点句:(1)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伟大的力量指

12、什么?)(指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2)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体会出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3)比较三组句子,哪个好,为什么?我看到他那乱莲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我看到了他那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我看到了他那乱莲蓬的长头发下面的脸。从李大钊的外貌可看出他在狱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短短十几天头发就乱蓬蓬的,可见敌人多么凶狠毒辣。但李大钊的神情仍旧平静而慈祥,说明他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坚定信念,不畏敌人,不怕牺牲。(4)带着这种感情读这一段。大家评一评谁读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四)学习第四部分。1默读量后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全家人得知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心情无比悲痛。2指导朗

13、读。(1)指名读,说优点、缺点。(2)老师范读。(3)跟读,体会感情。(4)再指名读,评一评,议一议。3思考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体会到了什么?(1)读开头和后三个自然段。(2)讨论问题。(3)发言总结。内容上首尾连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达清楚,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三、拓展延伸。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共中央对他的评价(齐读)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被捕前:坚定地说忠于革命十六年前 被捕时:不慌不忙视死如归的回忆被捕后:瞅了瞅,没说话坚贞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