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16440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7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ive your life with your heart,and dont take the eyes of others as the yardstick.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3、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教养的内涵;2、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教学课时】【

2、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立足文本,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的问题探讨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幻灯展示)_年,南京市第四中学在校园里挂出了这样的标语:“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灵,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养性。”一个倡导中学生做绅士淑女的活动在该校推开。同学们想做绅士淑女吗?你们心目中的绅士淑女有何特征?(学生讨论,交流。请几位同学发表观点。)我发现,虽然大家关于绅士淑女的表述各有不同,但都认为,他们注重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仪。我们习惯性称他们“有教养”。(幻灯展示)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

3、太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 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二、文本研读:(一)什么是真正的教养?1、黑塞认为教养是什么?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吗?明确(幻灯展示):“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这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利色彩,这是生存的境界。譬如:根据史实改编的电

4、影 泰坦尼克号 有这样两个镜头:泰坦尼克即将沉没之际,乐队仍坚持演奏,男人让妇女孩子先上船;男主人公浑身浸泡在冰冷的海水中,把女主人公放在一块浮木上,紧紧地拉住她的手,直至冻死在大灾难来临时,能镇定从容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拯救了他人。勇敢的面对生命中的灾难不就是他们生存的境界吗?2、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也是有教养的表现?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仅仅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吗?(幻灯展示):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心。教养的内涵非常广泛,当然不局限于上面的内容,此外还有:一个有教养的人,当热爱大自然。一个有

5、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身而为人,我们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一个有教养的人,除了眼前的事物和得失以外,他还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远大的目标。一个有教养的人知道害怕。明了自己的限制,知道世上有一些不可逾越的界限(二)、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1、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明确:研读世界文学,也就是阅读经典。2、你读过经典吗?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经典?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为“经典”?(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观点说明“何谓经典”: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6、;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微粒抖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这三个定义基本上把经典的特征说全说透了:真正的经典,不怕被世人投入忘川,不在乎如冰的冷嘲和如火的热评,也不会使读者浅尝一口即束之高阁。3、你觉得我们一定要阅读经典吗?你有怎样的困惑呢?(讨论,交流)。困惑列举:怀疑要不要读;知道应该读,但不知道怎么读才能读出经典的意味;畏难,难读,费力,越是认真读,越感到痛苦请一位学生阅读课文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边用笔画出重点语句。明确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经典对我们的人生有何意义。明确:研读世界文学,能让我们“逐渐地熟

7、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流行文化:适口,富有刺激性,但意味不深长。经典不会像时髦之作那样,总是站在流行文化的风口浪尖,它也不能时时满足读者的尝鲜欲和猎奇心理。但是,经典是大师最美的创造物,也是读者生命中最美的邂逅,因而它们是最最耐读、最最意味深长的。所以,一定要读。幻灯展示: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8、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三)、怎么读,才能读出经典的意味?1、作者认为,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具体的方法去读经典呢?明确: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这就是作者第五段中写的“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具体方法: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工夫”。作者在第七段中以自身的阅读经验说,思想家和作家的着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

9、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深入,就能不断地从名着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黑塞倡导的读书观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不要走入这样一个误区:学者式阅读。(幻灯展示):周国平: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作家的全部着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工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把经典当作闲书

10、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着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2、如果我们带着得对教养的追求,以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去阅读,我们会有怎样的发现和体会呢?齐读第六段相关部分。明确: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

11、“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_运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愉快的精神之旅。(四)、教师以诗化语言进行小结,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小结: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 x 片子。教养和遗传几乎是不相关的,是后天和社会的产物。阅读经典,能够让教养在我们的骨髓里繁衍,假以足够的时日,就将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同学们,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心的强健,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我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拿起你的笔,把你头脑中想到的有教养和没教养的行为都写下来,简要扼要即可,有教养的行为写在左边,没教养的行为写在右边,标上序号。这

12、些行为可以是对父母的、对师长的、对朋友的、对陌路人的,也可以是对集体的、对国家的、对历史的、对自然的,更可以是对自己的,勇敢地反省,果断地把它写下来!好了,看看自己哪方面的行为更多些。如果有教养的行为更多些,说明自己做得还可以,用力地握紧自己的右拳,在心里给自己一个鼓励。如果没教养的行为更多些,也不必气馁、颓丧,你应该庆幸,今天的语文课给你提供了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检点的机会,发现得早,你就会更早地改正自己的行为习惯!教养可以遗失,也可以重新捡拾起来。(三)、总结:同学们,你的心中是否存在这样一本经典着作,你一直渴望读却总是没有读到?如果事实如我所说,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学完了获得教养的途

13、径这篇_后,你是否为了教养,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为了更加明确生活的意义,有了一种更强烈的想读书的欲望?那么,别犹豫,拿起书本,读吧!因为(幻灯展示):阅读经典,追求教养,我们“永远都在半道上”!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篇 2 2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1、知识目标:让学生懂得真正有教养的意义,如何获得教养等诸多问题。同时掌握_所论述的有关内容。2、能力目标:在自学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各自然段的段意,理解_中意蕴深刻的句子。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懂得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热爱读书,并不断地养成以文字为乐的习惯,热爱文学,激发阅读和写作的热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文本所表现的内

14、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激发对文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达到真正的获得教养。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在_的教学中,我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让他们自己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同时理解意蕴深刻句子的意思。同时以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现身教学”,以自己写作的两篇 _边读边写和夜读如诗来激发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教师展示自己的_夜读如诗,让他们懂得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同时也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引出_获得教养的途径并板书。2、这篇_的作者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这是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5、,教师展示幻灯: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7.21962.8.9)德国作家。1923 年 46 岁入瑞士籍。1946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等。黑塞被雨果巴尔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 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

16、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二、自学文本,整体感知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度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段论述的主要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讨论、发言。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第一段:简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第二段:指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即阅读经典作品。第三段:论述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养的前提。第四五段:论述怎样阅读经典杰作。第六段: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第七段:阐述经典作品有“常读常新”的魔力。三、解读意蕴深刻句子的意思。要求学生继续默读课文,把自己认为理解较难的句子用笔画线出来。重点理解以下句子:1、第一段中,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

17、的目的,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教师明确: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2、第一段中说:为什么说真正的修养永远在半道上?教师明确:因为修养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是为了“找到生活的意义”,因此它是无功利的,无止境的,是终生任务,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所以“永远都在半道上”。3、第二段中提到的“这条路永无止境”,“这条路”指什么?为什么说:永

18、无止境?明确:这条路是指研读世界文学。因为世界文学浩如烟海,没有任何人可以将之读完,即使是对某一民族的全部文学也不能读完并有所了解,更不用说整个人类的文学了。4、第二段中,作者说“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教师明确:“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人文和文学价值,如果能对杰作作深入理解,一定会在思想、思维方面得到有价值的启示。5、第四段最后有这样两句话: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如何理解?教师明确:因为

19、杰作有巨大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仅仅肤浅地浏览,是不可能理解其精髓的,需要认真读,反复读并深入思考,而时髦读物往往用一些低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迎合读者。作者认为阅读杰作能提升人的修养,为此是需要花力气、下功夫的。6、第五段只有一句话:“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说说这句话的含义。教师明确:“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指在阅读杰作时需要有追求文明文化的态度,只有怀着敬重之情、怀着爱心阅读,才有可能获得教养。7、第六段中间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最初,他们把这个世界当成一所小小的美丽幼儿园,园内有种着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你如何理解?教师明确:中间部分的描写用比喻展示了成

20、长过程中书籍带给我们的神奇的魅力,说明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愉快的精神之旅,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比喻奇特华美,生动形象。8、第七段中间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读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作者的这种阅读体验说明了什么?教师明确: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最高成就。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尽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四、出示_边读边写让学生阅读,并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