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76947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受信息课件沪科版.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v信息的传递v信息的记录v电话和电报第一节第一节 感受信息感受信息信息n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n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变革古代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古代信息传递n烽火烽火n信鸽信鸽n驿驿马n喇叭喇叭n旗语旗语 n长跑长跑 n风筝风筝 n灯塔灯塔n击鼓击鼓现代社会信息的传递信息的记录纸竹简竹简录音、录像磁带磁磁盘盘和和光光盘盘电话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当今的信息传播:当今的信

2、息传播:电话的话筒与听筒话筒与听筒(一)话筒(一)话筒 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整体的电阻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二)听筒(二)听筒1、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2、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有些弯向磁铁.3、听筒作用: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振动.电话的原理电话的原理n说话时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引起介质空气振动传播声音空气振动而引起话筒内碳精盘内碳粒忽松忽紧导致电路中电阻忽大、忽小引起电路中电流忽大、忽小从而引起膜片内的振动

3、而发声.n声音使介质空气振动传播空气振动引起耳膜振动听到说话人的声音.实际的电话机实际的电话机 l1、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l2、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电话等等.电报电报 1837年,年,莫尔斯莫尔斯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发明了实用的电报机,从此人们可以做到同时在两地之间传递信息。从此人们可以做到同时在两地之间传递信息。早期的电报完全由人工操作,主要传送文字早期的电报完全由人工操作,主要传送文字信息,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了机械式电报信息,经过不断改进,又发展了机械式电报机,现在又发展到自动化程序较高的电子式机,现在又发展到自动化程序较高的电子式电报机,

4、还有能自动将电码译成汉字的中文电报机,还有能自动将电码译成汉字的中文电报译码机。用电报传递信息具有经济、迅电报译码机。用电报传递信息具有经济、迅速、保密、方便等特点。速、保密、方便等特点。早期的信息传播特点: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当今的信息传播特点:速度快、远距离、信息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练一练练一练l1.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容量最大?l2.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时间最长?l3.下面哪种方法保存信息后读取信息最方便?l4.保存同样多的信息,哪种方法成本最低?l5.哪种方法保存信息的种类最多?lA 竹简 B 纸 C 录音磁带 D 录像磁带 E 磁盘和光盘 驿马文字的发明促进了人们的交往,通信因

5、此产生。中国远在周朝时就建立了专门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过骑马将文书一个驿站接一个驿站地传递下去,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驿邮制度,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通信。秦代统一六国后,就将驿站信息传递系统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确定下来。驿邮是骏马以每小时奔跑千米左右的速度传递信息来实现远距离快速通信的。在当时这已经相当快了。烽火台在中国古代,为了传递军事情报,人们曾设立过烽火台,利用火与烟传递信息。烽火台白天烧狼粪,夜间点柴草。传说烧狼粪时有很大的浓烟直冲蓝天,在白天比火光更易被人发现,因此烽火有时又被称为狼烟。当发现敌情时,燃起烽火,台台相传,一直传到军营。在多年前,中国周朝时的烽火告警系统就已经很完备了。

6、历史上曾流传着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信鸽为了传递信息,古时候的人们还想出了许多奇异的方法,比如漂流瓶、信号树、信鸽和信猴等等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鸽仍有用武之地。在战争中,通信联络至关紧要。然而一旦爆发核战争,核爆炸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将使现有的各种电子通信系统陷于瘫痪,但信鸽仍能自由飞翔。瑞士军队训育出了能双向投书的信鸽。这些信鸽不再传送传统的文字书信,而是携带着装在胶囊里的计算机芯片,内中的密码情报也只能在专门的装置上阅读,保密性极高 风筝风筝 风筝在古代是传递消息和作为侦察的用具。刘邦和项羽决战时,刘邦手下的大将韩信曾放起一只木鸢,根据线长来估测项羽军队驻扎地的距离,从而确定方位,开凿地道,攻破项羽大军。唐朝时,田悦率兵包围临洛城,唐朝将领令士兵放出一个纸鸢,可飞高百余丈,穿过围攻部队的上空,飘向城外,传达求援信息,终于引来了救兵解围。唐朝以后,随着造纸业的发达,风筝开始穿上轻而薄的纸衣,木鸢就逐渐为纸鸢所代替了。五代时,有个叫李邺的人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和丝弦,当纸鸢升入空中后,由于风吹竹笛发出声响,风筝这个名字就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