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采购风险控制.ppt

上传人:高校教****PT 文档编号:8767724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3采购风险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7.3采购风险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3采购风险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3采购风险控制.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112目 录Contents采购风险控制6采购风险的含义实行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产生采购风险的原因4采购风险控制1.采购风险的含义采购风险是指采购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所采购的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呆滞物料增加,采购人员工作失误或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等。以上这些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采购风险的含义由于通货膨胀、汇率变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采购人员自身的趋利思想,社会势力威胁或利诱采购人员,强买强卖,供应商企业为了推销商品,拉拢、贿赂

2、、腐蚀采购人员等因素,采购活动本身很容易被引入犯罪的道路。要减少采购风险,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2.实行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01采购的不确定性要求实行风险管理采购风险的含义02采购的复杂性要求实行风险管理现代产品、服务和工程采购项目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和多要素等特点,在看样、验收时可能无法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发现其质量隐患,这大大增加了采购的风险。因此需要提高风险意识,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2.实行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采购风险的含义 由于战争、政变、外交破裂、恐怖事件等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带来的风险。1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

3、采购风险的类型01.政治、法律风险由于通货膨胀、汇率变化、价格政策变动等国家经济政策因素所造风险。1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2.宏观经济环境风险一是供应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操纵市场,相互串通,有意哄抬价格,使企业采购蒙受损失。二是由于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数量上缺斤少两,质量上以劣充优、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害采购企业。三是供应商不讲信用、行骗设骗、收钱赖账、携钱逃逸等给采购企业造成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1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03.供应商造成的风险一是企业采购的产品由于社会技术进步,无形损耗甚至被淘汰引起贬值,原有已采购商品的积压或者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损失;二是采购商品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

4、,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因技术进步而招致的风险损失。采购风险的类型1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04.技术进步风险 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中的原因所造成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碰撞、失踪、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采购风险的类型1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05.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风险 因采购人员对采购市场行情动态调查了解不够,信息不畅,对所购商品的价格、性能、规格等要素纵横比较不全面等都会导致企业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导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

5、离。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1.采购计划风险一是由于合同订立者未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导致合同风险。三是企业自身采购合同日常管理混乱造成违约而被对方追究。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2.采购合同风险 由于采购商品在入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或检验员专业技能不精通,对采购商品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单据等多方面的审核和验收而引发的风险。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3.采购验收风险一是公司“零库存”策略因无货或供货不及时而造成风险。二是采购量过大,造成库存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4.采购存量风险 全球性采

6、购在付款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国际供应往往要求对方在订货时或发货前支付货款。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5.付款风险 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或者采购中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弄虚作假、收受回扣、牟取私利损害企业利益等而给企业造成损失。2.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采购风险的类型06.采购责任风险1 1采购企采购企业缺乏风业缺乏风险管理制险管理制度度采购企业缺乏采购风险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缺乏独立、专业的评估机构,缺乏有效地风险协调和监控制度,不能对潜在风险提早防范和预警。产生采购风险的原因2没有将风险识别和评价工作纳入采购过采购企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采购项目可能遇

7、到的风险认识还不够充分,对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未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纳入到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之中。产生采购风险的原因3 3缺乏有缺乏有效的风险效的风险处理手段处理手段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忽视采购风险影响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对采购风险控制和处置预案的忽视,造成探索风险监督、控制和处置手段积极性的缺乏,也造成了采购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现实风险的被动局面。产生采购风险的原因4缺乏进行缺乏进行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的信息环境信息环境采购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够顺畅,依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而且信息来源不够准确、渠道不够正规,采购工作信息失真率相对较高,造成

8、信息风险难以回避。产生采购风险的原因采购风险控制1.采购风险的含义采购风险是指采购过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使采购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偏离的程度和可能性。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所采购的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货物不符合订单要求,呆滞物料增加,采购人员工作失误或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等。以上这些都会影响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70%30%40%60%由于通货膨胀、汇率变化、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采购人员自身的趋利思想,社会势力威胁或利诱采购人员,强买强卖,供应商企业为了推销商品,拉拢、贿赂、腐蚀采购人员等因素,采购活动本身很容易被引入犯罪的道路。要减少

9、采购风险,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2)采购的复杂性要求实行风险管理现代产品、服务和工程采购项目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复杂性和多要素等特点,在看样、验收时可能无法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发现其质量隐患,这大大增加了采购的风险。因此需要提高风险意识,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采购风险控制2.实行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1)采购的不确定性要求实行风险管理01.政治、法律风险。由于战争、政变、外交破裂、恐怖事件等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带来的风险。02.宏观经济环境风险。由于通货膨胀、汇率变化、价格政策变动等国家经济政策因素所造风险。03.供应商造成的风险

10、。一是供应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操纵市场,相互串通,有意哄抬价格,使企业采购蒙受损失。二是由于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数量上缺斤少两,质量上以劣充优、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商品坑害采购企业。三是供应商不讲信用、行骗设骗、收钱赖账、携钱逃逸等给采购企业造成风险。采购风险控制3.采购风险的类型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04.技术进步风险。一是企业采购的产品由于社会技术进步,无形损耗甚至被淘汰引起贬值,原有已采购商品的积压或者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损失;二是采购商品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因技术进步而招致的风险损失。05.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风险。物资采购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恶劣气候

11、、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于偶然的、非意料中的原因所造成运输工具遭受搁浅、触礁、沉没、碰撞、失踪、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采购风险控制3.采购风险的类型企业采购外因型风险01.采购计划风险。因采购人员对采购市场行情动态调查了解不够,信息不畅,对所购商品的价格、性能、规格等要素纵横比较不全面等都会导致企业制定的采购计划不科学,导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02.采购合同风险。一是由于合同订立者未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导致合同风险。三是企业自身采购合同日常管理混乱造成违约而被对方追究。03.采

12、购验收风险。由于采购商品在入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或检验员专业技能不精通,对采购商品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单据等多方面的审核和验收而引发的风险。采购风险控制3.采购风险的类型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04.采购存量风险。一是公司“零库存”策略因无货或供货不及时而造成风险。二是采购量过大,造成库存积压,占用大量流动资金。05.付款风险。全球性采购在付款方式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国际供应往往要求对方在订货时或发货前支付货款。06.采购责任风险。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或者采购中暗箱操作、假公济私、弄虚作假、收受回扣、牟取私利损害企业利益等而给企业造成损失。采购风险控制3.

13、采购风险的类型企业采购内因型风险4.产生采 购风险的原因 采购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制度采购企业缺乏风险管理制度采购企业缺乏采购风险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缺乏独立、专业的评估机构,缺乏有效地风险协调和监控制度,不能对潜在风险提早防范和预警。缺乏进行风险管理的信息环境缺乏进行风险管理的信息环境采购信息交流渠道还不够顺畅,依然存在着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而且信息来源不够准确、渠道不够正规,采购工作信息失真率相对较高,造成信息风险难以回避。缺乏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缺乏有效的风险处理手段在采购管理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忽视采购风险影响的现象,由此,造成了对采购风险控制和处置预案的忽视,造成探索风险监督、控制和处

14、置手段积极性的缺乏,也造成了采购过程中难以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现实风险的被动局面。没有将风险识别和评价工作纳入采购过程没有将风险识别和评价工作纳入采购过程采购企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采购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认识还不够充分,对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未将风险识别、评估和分析工作纳入到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之中。采购风险控制健全的采购管理组织是企业对采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从管理角度来考虑,在纵向方面:由企业经营者直接担任或管理层授权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采购活动的主管,由采购、生产、技术、质量和财务等专业人员组成公司采购小组在采购主管领导下,作为企业采购活动最高机构,开展日

15、常采购活动管理工作;在横向方面:设立采购部门,接受生产、技术、质量、财务等横向联系部门的监督管理,并授权这些机构对采购业务有关计划、技术、质量、结算等问题进行质疑、调查和监控。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1建立有效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企业内部采购风险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宗旨、机构、职责、任务、流程、风险管理计划机制、风险防范机制、风险评价机制、风险处理机制和风险责任追究机制等内容。与此同时,加快相关配套制度,如采购人员岗位任职资格要求、采购活动文件管理、采购合同管理、采购监督检查、集中采购机构考核标准、供应商信誉和资格审查管理等规定的制定,尽快形成一套完整、实用和操作性强的采购

16、风险管理法规体系。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2建立与完善有效的企业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采购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是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法律观念,既要注重考核采购员的专业能力考核,还应注重考核采购员的职业素养,做到依法办事,培养企业团队精神,以企业制度约束其行为操守,能大大减少工作中弄虚作假和损公肥私的行为发生,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风险。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3加强采购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一是在合同签订前,通过供应商的资信调查,切实掌握供应商的履约能力;认真检查合同条款是否有悖于政策、法律,避免合同因内容违法、当事人主体不合格或超越经营范围等造成

17、风险;二是在合同签订中,要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全、合同用语是否恰当、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明确、有否存在以单代约、合同手续是否具备、签章是否齐全,还要审查相关审批手续是否完备等;三是在履行合同中,审查合同的内容和交货期执行情况,是否做好商品到货验收工作和原始记录,是否严格按合同规定付款,审查商品验收工作执行情况,是否对商品进货、入库、发放过程,都要对采购商品进行验收控制,发现不合格应及时记录,并采取措施,重视对合同履行违约纠纷的处理;四是合同履行完毕后,应建立合同台帐、做好合同汇总,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向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真实的反馈信息,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合同风险。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

18、4加强合同管理,充分发挥合同的风险防范作用采购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一个独立的监管部门,以客观公正的方法评价企业采购、生产、经营、财务等各个方面活动风险,同时促使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对于防止、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错误现象及不法行为能够起到极其重要的防范作用。采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意义和责任重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支精通采购技术、熟悉商品性能、道德水平高、责任感强的高素质队伍。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增强法律观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依法办事,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采购人员拿回扣及合同风险。采

19、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5健全内部监督审计机制风险防范还应从供应商着手。企业采购部对所有购买的产品建立供应商档案,这种供应商档案的建立,可以避免采购业务人员垄断采购信息,从而预防采购人员和供应商之间建立非正常的业务关系。首先建立供应商资格审查机制,主要针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保持情况、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财务资金状况、配套企业协作关系情况和合同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展开。二是建立供应商信誉等级评定机制。信誉等级评定与资格审查的评价侧重点不同,两者不可替代。信誉是指供应商遵纪守法、履行责任和兑现合同承诺的程度。三是争取供应商的合作。和供应商共同制定可行的成本降低计划,与供应商签订长

20、期的采购协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6建立健全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制度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全面归纳影响采购的风险因素,深入剖析各项风险因素的属性、发生频率、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科学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和分值。通过制定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考核指标体系制度,指导采购任务和各项相关工作转化成分解指标和责任,明确规定出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并分解、落实到各有关部门和个人,结合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全面规划和设计采购活动,实现风险的提早预防和预警,积累有关风险的资料和数据,不断改进未来的采购管理工作。采购风险控制5.控制风险的措施07建设风险评

21、估指标体系01不正当竞争销售方为了推销商品,将回扣作为一种提高竞争力的手段。有少数地方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提高本地或本行业的竞争力,对回扣问题睁只眼闭只眼,有的甚至采取不恰当的措施加以保护,助长了回扣现象的蔓延。02获取不正当利润有的采购人员和分管采购的领导置本单位利益于不顾,利用有权决定在哪家单位采购和商讨价格的职务之便,主动向销售方索要回扣,就是抬高商品价格或明知采购的劣质产品也在所不惜。采购风险控制6.采购回扣的产生根据有关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收受秘密回扣的处罚分别是:01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数额较大的,按刑法法典第

22、163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论处。02.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和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按照刑法法典第385条和第386条规定的受贿罪论处。03.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的,按照刑法法典第385条、第386条规定的受贿罪论处。04.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中暗中收受回扣的,按刑法法典第387条规定的单位受贿罪论处,这是一种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采购风险控制7.回扣的法律风险05.任何单位

23、和个人在国际贸易中依国际惯例收取的回扣,必须按财经制度列入单位收入,由单位分配,否则以非法论处。06.前列所谓单位收受秘密回扣,是指单位决定收受交纳入单位私设的“小金库”中,而不以单位利润或收入的形式入帐。07.1993年9月2日公布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帐。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帐。”采购风险控制7.回扣

24、的法律风险首先,忠实的贯彻党府方针、路线,深刻领会采购政策,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采购主体服务的思想;其次,树立法制观念,熟悉采购规则、制度、国际惯例,再次,树立服务精神,热爱政府采购工作。采购风险控制8.企业采购人员的素质教育0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通财政、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的原理和知识,熟悉经济、法律和法规,有较强的改革开拓精神,并能熟练运用他们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政策水平主要表现在能深刻理解并掌握现行的财政政策、经济政策、采购政策 采购风险控制8.企业采购人员的素质教育02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教育 采购涉及到招标、决标、履约管理、仲裁等许多环节,同时还要求对市场行情、商品和劳务的特性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事务,对采购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很高要求。采购风险控制8.企业采购人员的素质教育03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