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doc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8758287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万年蒿化学成分分析论文【关键词】万年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万年蒿ArtemisiasacrorumLedeb.菊科蒿属植物,别名白莲蒿、铁杆蒿。几乎遍布全国, 性味苦,辛,平。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之效, 我国民间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小儿惊风、退热、杀虫、阑尾炎、急慢性胃肠炎1;可以作为“茵陈”代用品;又作为止血药, 饲料。药用部位一般为其地上部分,也可为全草。因此,对万年蒿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对该植物的研究日趋深入,有关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已进行了一定量的工作。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植物,笔者将万年蒿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化学成

2、分截至到目前, 从万年蒿的地上部分中分得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除表中所列外, 吕惠子等8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万年蒿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含量,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22.45%。朴光春等9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了万年蒿水提液中宏量元素Na, Mg, K和微量元素Cr, Mn, Fe, Cu, Zn的含量,发现微量元素中Fe, Mn含量最高;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维生素A, D, E, B1, B2, B6, B12, 胡萝卜素,其中维生素B6含量最高。万年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1013与艾蒿、苦蒿类相仿, 但倍半萜类化合物, 如石竹烯, 毕澄茄烯成分比苦蒿类植物多。万年蒿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樟脑(Camph

3、or)、樟烯(Camphor)、桉油精(Oneole)、石竹萜烯(Caryophyllene)、桂烯(Myrcene)、异松苷醇(1Oefen301)、葛缕酮(Carvone)、水芹烯(phtllanedrene)、胡椒酮(Piperiton)、香烩烯(Sabinene)、侧柏酮(Thujone)、蒎烯(pinene)、-蒎烯(pinene)、松油醇(terpineol)、松油醇4、乙酸龙脑酯(Bornylacetata)、莰烯(Camphene)、异蒎莰酮(Isoplnocamphone)、揽香烯(elemene)、杜松油烯、反式-石竹烯(Transcaryophyllene)、绿叶萜烯酮(

4、Patchoulenone)及蒿酮;此外,还含有异缬草酸及黄酮类,花和叶含有伞形花酯1、东莨菪内酯、胡萝卜素、有机酸、倍半萜内酯及维生素、粗蛋白、脂肪、纤维等。表1万年蒿中已知的化学成分(略)2药理活性张德志6发现万年蒿的水煎液具有明显的利胆等作用, 抗菌实验表明, 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邵红军等人14发现万年蒿叶的提取物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在72.39%以上, 对苹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抑制率在64.01%, 表明万年蒿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万年蒿的其它药理活性研究较少, 而与它同属的植物茵陈蒿则研究较多, 后者具有多种药理活性1820, 如利胆

5、作用、保肝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肿瘤作用、心血管系统作用、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新生儿黄疸、胆道蛔虫症、高血脂症、婴儿湿疹、痤疮等疾病。万年蒿经常作为“茵陈”的代用品, 因此它们在药理活性上有很多相似之处。3结论近年来对万年蒿的研究逐渐增多,但主要偏重于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纯化,其药理活性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之处。万年蒿的资源丰富17, 尤其是在东北、河北、山西、西北和内蒙, 分布广泛, 在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路旁、灌丛地及森林草原地区很容易采到,所以应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对万年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更深、更系统的研究,以使万年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参考文献】1严

6、仲铠,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15.2李铣,张德志.万年蒿中芳香类成分研究J.中草药,l993,24(6):286.3张德志,吴榜华,李铣.万年蒿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1989,20(11):7.4吴立军,班向东,王春晓.万年蒿化学成分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1994,11(1):54.5张德志.一个新倍半萜内酯的分离与结构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6,13(5):59.6张德志.万年蒿中两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德分离与结构测定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8, 10(4):34.7张德志.万年蒿中肉桂酸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J.江

7、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14(3):15.8吕惠子, 朴光春,郑光浩, 等.万年蒿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 23(3):61.9朴光春,吕惠子,元海丹, 等.中药万年蒿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测定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3, 20(1):31.10陈伟民.青海几种蒿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性与用途J.青海科技, 2004, 4:7.11胡世林, 杨莲菊.十二种蒿属药用植物挥发油组分比较J.中草药,1985,16(2):32.12陈驰.茵陈蒿和白莲蒿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1.13顾静文,刘立鼎,陈京达.铁杆蒿精油的化学

8、成分J.江西科学, 1999, 17(3):187.14邵红军,冯俊涛,韩静.32种植物提取物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6):59.15XIANLI,DEZHIZHANG,MASAYIJKIONDA.ENT-KAURANOIDDITERPENESFROMARTEMISIASACRORUMJ.JournalofNaturalProducts,1990,53(3):657.16YAEKOKONDA,Nobuyukifunato,yoshihiroharigaya,etal.AphenolicglycosidefromArtemisiasacrorum.JHeter

9、ocyclicchem.1991,28:1949.17商凤杰,杜晓琪,刘桂杰.我国东北蒿属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 1997, 42(3):58.18戴小军,刘延庆,梅全喜.蒿属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05, 28(3):243.19张继,张燕,张洪斌.新疆5种蒿属植物的脂肪酸成分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4.20Fang-QiuGuo,Yi-ZengLiang,Cheng-parisonofthevolatileconstituentsofArtemisiacapillarisfromdifferentlocationsbygas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andprojectionmethodJ.JournalofChromatographyA, 2004, 1054: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