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行政管理.pptx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8756487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9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汉行政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秦汉行政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汉行政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行政管理.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秦汉的行政管理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一、皇帝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皇权为核心,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最高立法权、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最高军事权、最高决定权最高司法权、最高军事权、最高决定权(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和最高人事(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和最高人事权权【重点重点】二、宰相制度及其变迁(一)丞相制度丞相的权力: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 司法上有纠举百官及执行诛罚权 军事上课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 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 官、处理日常政务之权(二)西汉的中外朝制度(重点)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手段:(1)在礼仪上打掉丞相的威风(2)在组织机构上实行中外朝制度中外朝制度分割

2、相权中外朝制度的概念与意义概念:中朝掌决策,外朝掌执行意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三公宰相制独相制走向集体宰相制:汉成帝时以三公宰相制取代丞相制,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作用: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四)剥夺丞相的事权:尚书台尚书台的历史演变:秦及西汉初:尚书是少府属员,无专门机构,执掌 仅限皇帝的收发事宜汉武帝:事权扩大,成立机构汉成帝以后:实行分曹理事制度东汉初年:刘秀建立庞大的尚书机构,正式命名为尚书台。尚书台长官总典纪纲,无所不统三、列卿(一)分类(二)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1、名义上隶属三公,但事实上隶属于皇 帝 2、名义上分工明确,事实上秉承皇帝旨意,

3、从事皇帝吩咐的事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总结:秦灭六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和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州,由司隶校尉和刺史对郡国进行监督。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总掌一州军政大权,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一)州1、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总掌一州军政大权,形成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2、刺史与州牧的区别:首先表现在事权的扩大上 其次是州府机关行政组织的完备二 郡县制度与王国列侯制(一)郡郡作为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其长官郡守具有很大的权力,表现:首先执掌一郡军政大权,且无副职牵制其次自辟属吏的权力(二)县县长的权力:(三)王国制1、王国的权力导致吴楚七国之乱2、汉景帝削弱王

4、国的措施 首先剥夺行政权,仅享有租税 其次改变对等地位,减少官吏的数量和地位 最后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四)列侯制三 乡、里、亭(一)乡里制度的特点 1、乡里官员不是国家正式公职人员 2、管理方式上重视乡规民约,教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具有很大的自治性质(二)乡官的执掌三老:教化啬夫:主管行政事务,处理民事纠纷和征调赋役游徼:治安四四 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体制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2、在南方归附地区,对少数民族首领赐王、候印,采取双轨制管理模式,高度自治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保有原来的国号和建制的同时朝廷派官员进行监督,有限度的内部自治。4、对

5、北方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设持节领护官,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内部事务。第三节 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一、秦汉的行政决策(一)信息获取方式 1、大臣奏事(面奏和书奏)2、监察官汇报(二)决策方式:集议与商议三、圣旨有哪些种类?如何下达的?【重点】圣旨的种类:秦汉时代,圣旨依内容可分为制书、诏书、诰、手迹制书、诏书、诰、手迹。制制书书是涉及国家制度的一些重要文书,要加盖玺印并加封,另有尚书令加印重封,故又称玺书,制书不予玺封,称为露布,由司徒印封,下达给州郡。诏书是诏书是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诰诰是专对诸侯王进行策对的一种文书。手迹手迹是皇帝亲笔书写的一种文书。圣旨下达的方式:一般是由御史大夫下达

6、到丞相,丞相下达中二千石,中二千石下达郡太守和诸侯相。东汉时,是由尚书下达到三公,三公再往下转,也有时由尚书跳过三公直接下达到九卿,而且后者常常成为下文的主要方式。四、行政监察(一)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秦及西汉初:御史大夫是中央最高监察官,既掌监察又是副丞相,行政监察一体行政监察一体,有利有弊。西汉末及东汉初,御史大夫改任大司空后不再承担监察任务,设立御史台独立行使监察职能,行政监察分离行政监察分离(二)地方行政监察1、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对京师诸郡的监督针对皇亲国戚2、刺史刺史对郡国的监察针对两千石长吏及强宗豪右3、丞相府司直司直对行政执行中的纪律进行监督4、郡督邮督邮监察属县第四节 行政官员的管

7、理一、官员的选拔秦:以通晓法律和绝对服从皇帝意志为标准西汉:【重点】(一)维护特权阶级的利益:任子与赀选(二)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察举与征辟(三)荐举与博士弟子 三、官员的考核(一)对中央官员的考核皇帝考核丞相、三公;丞相和御史考核九卿(二)对地方郡国官员的考核由丞相、御史二府二府通过“上计上计”进行(常课与大课)(三)郡对县的考核:“秋冬集课”(四)考核结果:最(升迁包括平迁与超迁)殿 四 官员的待遇(一)秦时官阶与俸禄均以石来表示汉朝时官阶与俸禄分开,官阶以石表示,俸禄以斛表示(二)休假与致仕制度1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是A州 B.郡C.县D.省2秦汉政府作行政决策时由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

8、帝决断的会议形式称为A书奏B.面奏 C.集议D.商议3汉朝时尚未出现的选官制度是A察举B.征辟 C.博士弟子D.科举4.秦汉时期,为了灵活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在郡下设立的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域是()A.道 B.乡 C.里 D.亭5.秦汉时期皇帝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称为()A.手迹 B.制书C.诏书 D.诰6.东汉末年,曹操三下求贤令,其选官不论出身、门第,甚至在道德上也不求全责备,这一选官原则被称为()A.世卿世禄 B.重用家臣C.惟才是举 D.门阀取士7.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双轨管理体制的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8.汉时采取“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的皇帝是()A.汉景帝

9、 B.汉献帝C.汉文帝 D.汉成帝9.汉武帝时设立的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称为()A.尚书 B.州刺史C.州牧 D.郡守1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诸侯 B.宰相 C.皇帝 D.中枢官员11.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A.属国 B.侯国C.王国 D.郡国12秦汉时期对不同层级的官员的考核中,采取的方式不同。郡对县的考核通常采取A常课 B.大课 C.小课D.秋冬集课13西汉政府补充官僚队伍的形式有A任子 B.赀选 C.征辟D.察举 E科举14.秦至西汉初年的丞相权力十分广泛,主要包括()A.草拟法律权 B.最高军事权C.弹劾百官权 D.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E.参与决策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