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讲义xbc.ppt

上传人:jix****n11 文档编号:87545415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5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讲义xbc.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讲义xbc.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讲义xb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讲义xbc.ppt(1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四四库库全全书书经经史史子子集集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乐、小学、石经、汇编等乐、小学、石经、汇编等乐、小学、石经、汇编等乐、小学、石经、汇编等1212类。类。类。类。儒儒儒儒1313经经经经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一易一书一诗三礼三春秋,惟两子孝尔?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

2、诏令奏议正、编年、纪事本末、别、杂、诏令奏议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汇编等目录、史评、汇编等目录、史评、汇编等目录、史评、汇编等1616类类类类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墨、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说家、释道、耶、回、

3、西学格致等道、耶、回、西学格致等道、耶、回、西学格致等道、耶、回、西学格致等1919类类类类 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楚辞、别集、总集、词曲、闺阁等5 5类类类类如如如如楚辞楚辞楚辞楚辞全唐诗全唐诗全唐诗全唐诗全宋词全宋词全宋词全宋词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李太白集李太白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杜工部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韩昌黎集韩昌黎集韩昌黎集等等等等 何谓国学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中庸)人类的知识体

4、系: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人与社会的知识关于超自然的知识(宗教学与神学)国史特点:国家治理结构封建社会(Feudalism):封邦建国(采邑)部落长老制度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编户齐民礼乐文化:制度(礼)、教化(乐)制度建设:选举制度、赋税制度等.国史特点:市场经济范蠡计然: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经济)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货殖”,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国学与商道:智、勇、仁、强国学与商道:智

5、、勇、仁、强白圭:从事商业经营,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白圭:从事商业经营,要像伊尹、吕尚那样筹划谋略,像孙武、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谋略,像孙武、吴起那样用兵打仗,像商鞅推行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法令那样果断。如果智不能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没资格侈谈经商仁不善于取舍,强不会守业,就没资格侈谈经商之术。之术。(“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白圭经商之道:白圭经商之道:智、勇、仁智、勇、仁智、勇、仁智、勇、仁(

6、取舍)(取舍)(取舍)(取舍)、强、强、强、强(坚守)(坚守)(坚守)(坚守)白圭经商之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知进知守白圭经商之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知进知守宋真宗封白圭为宋真宗封白圭为“商圣商圣”。演讲大纲绪论绪论 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 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 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 四、知雄守雌:柔性管理四、知雄守雌:柔性管理 五、般若智慧:圆融人生五、般若智慧:圆融人生小结小结一、仁者境界:领导素质什么是仁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孟子:“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

7、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1.1“仁”的基础: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论语学而学而)“孝,德之本也。孝,德之本也。孝,德之本也。孝,德之本也。”(孝经孝经)“仁者,人也,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为大”。(中庸中庸)“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

8、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务本莫贵于孝务本莫贵于孝务本莫贵于孝。”(吕氏春秋孝行)孝经孝经:“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慈,则忠。孝慈,则忠。孝慈,则忠。孝慈,则忠。”(论语论语为政为政)1.2“仁”的主旨: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论语里里仁仁)“吾道一以贯之,其恕乎。己所不吾道一以贯之,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勿施于人。”(论语论语颜渊颜渊)“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大学大学)“夫仁者己

9、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论语雍也雍也)成就别人成就自己。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人之恶。”郑板桥:“为人处,即是为己处。”(先给予的是情,后给予的是债。)先给予的是情,后给予的是债。)中华经商古训人需所及,生意所至。(发现需求,就成功了一半;满足了需求,就成功了全部)利薄不赔钱,忠厚不折本。大丈夫仁中取利,真君子义中求财。案例:陈寿亭成就别人成就自己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做企业要把眼睛盯着客户做企业要把眼睛盯着客户。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每天要对客户多了

10、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去想一想,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才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企业家的启示企业家的启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

11、子离娄上)评点:企业家的评点:企业家的“天下天下”在哪里,企业家的在哪里,企业家的“民民”是什是什么?么?企业的道德和社会责任企业家最重要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在市场和企业家最重要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在市场和竞争中长期保持成功,长期保持企业收益。竞争中长期保持成功,长期保持企业收益。这样便可以对社会富裕和经济繁荣作出贡献,最终让更多的人从中获益。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致力于企业长期的收益、发展和优化,而不是短期效益的最大化。长期性的行为符合企业利益,因为它对企业形象和员工动力有着显著、积极影响,使企业在市场和社会中占据优势。德毛赫尔:管理圣经1.3“仁仁”的要求:克己复礼的要求: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

12、。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论语颜渊颜渊)克己的具体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评点:“礼”就是社会公德和法制规范!克己的多层意义克己的多层意义:克服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冲动。克制自己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冲动。乾乾上九:亢龙有悔上九:亢龙有悔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13、,无咎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潜龙勿用元亨利贞元亨利贞初蒙、二誉、三忧、四惧、五爻成功,上爻知数初蒙、二誉、三忧、四惧、五爻成功,上爻知数乾卦:成长的模型情绪智力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五个维度:自我意识:体会自我感情的能力体会自我感情的能力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感同身受: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二、君子风范:领导艺术2.1何谓君子2.2君子不器2.3

14、使人如器2.4知人之道论语论语中出现中出现“君子君子”一词达一词达110110多次,多次,与与“仁仁”的出现频率相当。的出现频率相当。2.1何谓君子:修齐治平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大学之道:修齐治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15、则近道矣。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子以至于庶人,壹

16、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治者否矣。大学之道:修、齐、治、平止至善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修身之关键:明善思诚修身之关键:明善思诚朱熹:“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四书集注孟子集注)译文: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译文: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评点:价值观是修身的根本性前提。价值观出了评点:价值观是修身的根本

17、性前提。价值观出了问题,修身就无从谈起。比如,唐太宗与秦二世、问题,修身就无从谈起。比如,唐太宗与秦二世、隋炀帝等相比。张良与韩信(和珅)相比。长孙隋炀帝等相比。张良与韩信(和珅)相比。长孙皇后与慈禧太后相比。皇后与慈禧太后相比。2.2君子不器:领导艺术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朱熹: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朱熹: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体无不具,故用无不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论语集注论语集注卷一)卷一)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小知也。(论语卫灵公)评点:刘邦与项羽的比较。卡内基的墓碑:“这里躺着的是一个能够让比

18、他更聪明的人围绕在他身旁的人。”领导力修炼三原则领导力修炼三原则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一曰仁,二曰明,三曰武。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三者兼备,则国治彊,阙一焉则衰,阙二焉则危,三者无一

19、焉则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领导的层次高层:胆识高层:胆识 超脱超脱 价值价值 领导领导中层:沟通中层:沟通 协调协调 效率效率 管理管理基层:专业基层:专业 勤勉勤勉 业绩业绩 执行执行为什么柯林为什么柯林鲍威尔说鲍威尔说“指挥官是孤独的指挥官是孤独的”?原因:高处不胜寒,原因:高处不胜寒,职务越高,越会孤独。职务越高,越会孤独。领导的层次下君,尽己之能下君,尽己之能 中君,尽人之力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上君,尽人之智 韩非子韩非子.八经第四十八八经第四十八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把握方向、提出愿景,并通过对人们施加影响施加影响,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硬的权力与软

20、的影响力)你可以买到一双手,却买不到他的心,而心才是忠诚和热情的根源;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身体,可是买不到他的头脑,而头脑才是创造力和智慧的源泉。刘邦为什么赢项羽?刘邦为什么赢项羽?刘邦为什么赢项羽?刘邦为什么赢项羽?领导的影响力“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解读:执行力取决于影响力:解读:执行力取决于影响力:第一,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有第一,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有“正气正气”,即率先垂,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领导的影响力就会像风吹过草上范,以身作则。领导的影响力就会像风吹过草上那样,部下响应风从。那样,部下响应风从。第二,上下级

21、之间,领导尊重员工,员工就会忠第二,上下级之间,领导尊重员工,员工就会忠于领导。领导有影响力,臣下就有执行力。于领导。领导有影响力,臣下就有执行力。君闲臣忙国必兴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君忙臣闲国必衰2.3使人如器:用人方法君子易事而难悦也:悦之不以道,不悦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悦也:悦之虽不以道,悦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评点:何谓“使人如器”?尊重人才,用其所长。(孟尝君、冯諼与鸡鸣狗盗之辈)要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房玄龄)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制度约束)明主用人:取长补短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

22、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尽其所有。尽其所有。尽其所有。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今人智有短长,能有巨细。有轻才者,不可委以重任;有小力者,不可赖以成职。委任责成,不劳而化,此设官之当也。(帝范卷二审官)如何组建一个高效的团队?实业部门

23、脚踏实地,不尚空言的推进者公关部门应对敏捷的智多星合作项目(凝聚)善于协调各方利益者监督者追求完美主义者财务部门自律甚至刻板的执行者研发部门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者如何驾驭特殊人才?汉武帝下诏:“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之而已。”(通鉴卷二十一)评论:奇人奇功,伟人伟业奇人奇功,伟人伟业你想录用哪个人?L君:生活不够检点,好色嗜烟酒,有两个情妇;身体还有残疾。Q君:小学时是最顽皮、最贪吃、成绩最差的学生之一,经常遭到老

24、师体罚,后来不得不转学,成绩仍然不佳。生活不严谨,吸毒嗜睡,贪酒成性。X君:曾是国家级战斗英雄,一直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偶尔喝点啤酒,年青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英雄不干活怎么办?马蝇效应与激励机制马蝇效应与激励机制:即使是一匹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跑。这个“马蝇”就是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因素。启示:若企业管理者能找到合适的激励因素,就能让能力突出的员工卖力工作。怎样激励三种不同人才怎样激励三种不同人才君子轻视财货,不用金钱诱惑,而要让他捐出资财;壮士轻视危难,不用祸患恐吓,而要让他临危受命;智者通达事理,不用假意欺骗,而要给他用武之地。鬼谷子:仁人轻货,不可诱以

25、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居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2.4“知人之道,圣贤所难”司马光司马光司马光司马光:“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圣贤所难也。圣贤所难也。圣贤所难也。”譬如,如果根据名声来选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况;如果根据档案上的政绩来选拔干部,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至公至明而至公至明而至公至明而已矣已矣已矣已矣”。领导者只要出以公心,明察是非

26、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改变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能选拔到合适的人才。魏征知人“六观”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贞观政要)庄子列御寇九征:远使之而观其忠:张骞,苏武近使之而观其敬:宦官、卫侯遽伯玉烦使之而观其能:多重考验、危机关头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猝不及防急与之期而观其信:紧急情况下是否守信委之以财以观其仁:萧何、陈平告之以危而观其节:赵氏孤儿醉之以酒而观其态:克制能力,酒后真言杂之以处而观其色:柳下惠慧眼识人德才并重资质与素质并重慧眼识人重资质如何识别人的资质:历史看人联系看人(营造环境)情景看人(自然流露)素质资质如何知人:“行胜于言

27、”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欲知治经之士,则视其记览博洽,讲论精通,斯为善治经;斯为善治经;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欲知治狱之士,则视其曲尽情伪,无所冤抑,斯为善治狱;斯为善治狱;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欲知治财之士,则视其仓库盈产,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斯为善治财;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欲知治兵之士,则视其战胜攻取,敌人畏服,斯为善治兵。斯为善治兵。至于百官,莫不皆然至于百官,莫不皆然。”(通鉴卷七十三)总之,“行胜于言”在世界500强经理人大会上韦尔奇七问七答问:韦尔奇先生,你把通用电气公司搞得那么好,请您用一句话来说出公司成功

28、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答:用人成功。问:请您用一句话概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答:我就是把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招揽到我的身边。问: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您最主要的工作。答:我把50%的时间用来选人和用人。问:请您用一句话说出自己最大的兴趣。答:发现、使用、爱护和培养人才是我最大的兴趣。问:请您用一句话说出您为公司所做的最有价值的一件事。答:在我离开的时候帮助他们选出了我的接班人。问:请您总结一个用人规律。答:任何一个团队,您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不断地筛选出这个团队中20%的人,把他们牢牢地抓在手里面,正确地、准确地实施奖励。还要筛出最差的10%的人,一定要及时地把他们剔除出组织。剩下70%的人就

29、知道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小结:知人、用人、任人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晏子春秋)分别是:识人,任用,授权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三、中庸之道:工作方法“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哉!”(论语雍也)3.1 过犹不及:“度”(分寸)3.2 通权达变:“权”(变通)3.3 刚柔兼济:“和”(成事)3.1过犹不及:“度”“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执两用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中庸)欹器的道理:欹器的道理:荀子:“孔子观于鲁桓公(前711年前694年在位)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座右)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

30、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凡事勿过“度”“度”:坚定而不固执,勇敢而不鲁莽,沉着而不寡断,机智而不诡诈。(分寸:朱元璋画像)凡事勿过度: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点评:激情过热,会把理智烧光。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3.2持中用权:“权”孟子“尽心上”:“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

31、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举例:“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叔嫂不通问。“权”:在管理实践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领导方式,好的领导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管理。这就叫做“明智”或者“理智”。持中与用权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3.3刚柔相济:和“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广韵)“刚柔得道谓之和,反和为乖”(新书道术)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按:否卦与泰卦。乔致庸处理顾

32、大掌柜问题启示一:乾下坤上,启示一:乾下坤上,以客为上,对方立场以客为上,对方立场启示二:天地交而万启示二: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志同也启示三:内阳外阴,启示三:内阳外阴,内刚外柔,内方外园内刚外柔,内方外园泰:小往大泰:小往大来,吉亨。来,吉亨。否:否之匪否:否之匪人,不利君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子贞。大往小来小来以民为本;善与人同!沟通艺术!“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既济:和谐的秩序启示之一启示之一:“既济”,刚柔正而当位也刚柔正而当位也刚柔正而当位也刚柔正而当位也。启示之二:“初吉”,柔得中也。启示之三启示之三:水在火上,水在火上,水在火上,水在火上,

33、既济既济既济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君子以思患而预君子以思患而预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防之。防之。防之。解读乔致庸的中庸之道 过犹不及:“度”(分寸)通权达变:“权”(变通)刚柔兼济:“和”(成事)乔家大院人物:乔致庸:东家(董事长)顾天顺:复字号大掌柜(总经理、CEO)马 荀:复字号新大掌柜(开除的分号大掌柜还有:胡大掌柜、梁大掌柜)松下幸之助:“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四、知雄守雌:柔性管理 道家的分派:庄子逍遥;黄老之术4.1无为而治:道法自然4.2大智若愚:欲取先予4.3上善若水:以柔克刚道家概说:治国和修身道家概说

34、:治国和修身道家的分派:庄子逍遥;黄老之术老子之后,道家分化:老子之后,道家分化:1 1)追求个人、个性发展的庄子学派)追求个人、个性发展的庄子学派2 2)和以社会政治治理为中心的黄老学派,)和以社会政治治理为中心的黄老学派,即即“黄老学黄老学”。代表人物和著作有代表人物和著作有管子管子;慎子慎子、黄帝四经黄帝四经、韩非子韩非子(“黄老法家黄老法家”)等。)等。司马谈、司马迁论司马谈、司马迁论“道家道家”史史记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自序:儒者博而寡要,:儒者博而寡要,劳劳而而少功少功墨者墨者俭俭而而难难遵遵法家法家严严而少恩而少恩道家道家使人精神使人精神专专一,一,动动合无形,合无形,赡赡足万物。

35、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里这里的道家其实是的道家其实是“黄老之道黄老之道”。班固评“道家”得失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载: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官,历记历记成成败败存亡存亡祸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知秉要要执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南面之术术也也。合于尧之克攘,合于尧之克攘,易易之嗛嗛,一谦而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四益,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

36、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4.1无为而治:领导角色老子一书有13次提到“无为”,如:圣人处无为之事事,行不言之教教。(2章)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第(第48章)章)圣人无为,故无败。圣人无为,故无败。(第(第6464章)章)领导的层次与角色领导的等级:“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17章)评点:高明的领导者: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 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 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

37、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精于道”与“精于物”“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於器,而不可以为器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於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者,不能此三技,而可以使百官。师。有人也者,不能此三技,而可以使百官。曰:精於道者也,精於物者也。精於物者,曰:精於道者也,精於物者也。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荀子荀子解蔽解蔽)评点:领导之“道”与具体技能“术”不同!吴起:“凡人论将,常观于勇。勇于将,勇于将,乃数分之一尔乃数分之一尔。”秉要执本“知秉要知秉要执执本,清虚以自

38、守,卑弱以自持,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此君人南面之术术也也”。(班固。(班固论论道家)道家)陈平回复汉文帝:“宰相者,上佐天子,理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资治通鉴)唐太宗: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精兵简政,“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贞观政要)文子:“不能无为者,不能有为也。”帕金森:甲乙丙事务分类法;帕金森:甲乙丙事务分类法;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温洛克(目标管理)诸葛亮的错误 主簿杨

39、颙上言:主簿杨颙上言:“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执耕,婢典爨,私业无旷,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所求皆足。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岂其智之不及婢仆哉?失厚家主之道义。是故古人称坐而不及婢仆哉?失厚家主之道义。是故古人称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邴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昔邴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曰“自有主

40、者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流汗终日,今丞相亲理细事,流汗终日,岂不劳乎?岂不劳乎?”诸葛亮回答:诸葛亮回答:“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领导角色定位唐太宗对隋文帝的批评:“不肯信任百司,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理。”“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岂得以一日万机,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贞观政要)帝王统治天下,帝王统治天下,“独运方寸之心,以括九区独运方寸之心,以括九区之内,不资众力何以

41、成功?之内,不资众力何以成功?必须明职审贤,必须明职审贤,择材分禄。择材分禄。”(唐太宗帝范卷二审官)秦始皇、诸葛亮;刘邦的评论秉要执本:要在得人韩信评价项羽:“喑噁叱咤,千人皆废,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也。”(史记)“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吕氏春秋)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老子老子第第57章:章:“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则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无事则民自富,我无欲则民自朴。”汉初“文景之治”、唐初“贞观之治”:清静无为、与民休生养息,不折腾“勇于不敢勇于不敢”、“使夫智者不敢为使夫智者不敢

42、为”(第(第3 3章)章)“希言自然”。(第23章)“多言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穷,不如守中。”(第5章)评点:不要频发指示,不要朝令夕改。林彪的言语。无为:即爱民养民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第75章)评点:“圣王圣王”的的“无为无为”与与“百姓百姓”的的“自然自然”是完整是完整“治道治道”的一体两面。的一体两面。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第49章)案例:清静无为萧规曹随汲黯:“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资治通

43、鉴卷十七汉武帝建元六年)韩非:解读“烹小鲜”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第二十)4.2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知其雄,守其雌。”(第28章)“致虚极,守静笃。”(第16章)谦虚理性王安石咏菊:西风昨夜过

44、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评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三曰不欲为天下先。曰不欲为天下先。(第67章)“谦谦”卦(坤卦(坤上艮下),惟一每爻都吉利的卦。上艮下),惟一每爻都吉利的卦。“天道亏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逾,君子之终也。”“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23章)(不自我表现、吹嘘、夸耀,不自高自大,反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案例:

45、宋国店主人有二妾:“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自知之明;知足知止;谦虚低调。知足知止金钱、名誉、地位上的知止知足。“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44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之足,常足矣。”(第(第46章)章)知足是一种心态,知止是一种行为和德行知足是一种心态,知止是一种行为和德行不争的智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第32章)为什么吴起不被任命为相?为什么司马懿笑到最后?判断形势;麻痹敌人,装孙子

46、;该出手时就出手。绵里藏针。圣人不积:无私而成大私圣人不积,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老子8181章)章)以柔克刚:延伸讨论不战而屈人之兵。(刘秀冯异;刘邦韩信)沉默是金。(赵匡胤、徐铉)不怒而威。(呆若木鸡)攻心为上。(刘邦为何迅速挺近关中)三、大智若愚:欲取先予“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第45章)评论:藏拙示仁,藏拙示孝(奕评论:藏拙示仁,藏拙示孝(

47、奕、咸丰)、咸丰)欲取先予(逆向思维)“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第36章)“反者,道之动。”(第40章)延伸评论:延伸评论:激将法。激将法。让对方充分暴露和表演。让对方充分暴露和表演。五、佛教禅宗:圆融人生5.1佛教觉悟了什么?5.2般若智慧:破执5.3般若智慧:破空5.4般若智慧:色空不二5.1佛教觉悟了什么?释迦牟尼(前565年-486年)生平。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解脱的途径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解脱的途径:法华经卷二:“诸苦所困,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大智度论卷十七:“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贪

48、嗔痴致苦:公案(樵夫、金币口袋)提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佛陀的理论四圣谛四圣谛:对生命的看法,对于生活的态度八正道八正道:解决问题的途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解释的理论,解释因果(业力缘起)涅槃寂静涅槃寂静:人生最高目标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可细分为经受痛苦之苦、快乐结束之苦、不苦不乐和为无常所支配的苦恼,是为三苦;此外还有八苦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集谛:集有积集感召之意,指一切众生因贪愚而造成的善恶业因会招致将来的生死后果。灭谛:是说要灭尽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解脱,进入涅槃。道谛:即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手段和道路。这

49、种方法、手段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种,谓之“八正道八正道”。十二因缘:痛苦的业力链条十二因缘:痛苦的业力链条佛教认为,世间的事物、人的一切思维、言论和行为的产生和变化,都因缘而起。最早的缘起说是所谓“业感缘起”即十二缘起,主要用以解释人生痛苦的根源。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无明(贪嗔痴)缘行(行:身口意所造之业)行缘识(阿赖耶识)识缘名色(胚胎时期的生长叫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处,指胎里长成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十二因缘:痛苦的业力链条十二因缘:痛苦的业力链条六入缘触(六根触六尘:色声香味尘法)触缘受(接触当中的各种感受)受缘爱(触与受中产生爱和不爱)爱缘取(对环境生执

50、着心,想据为己有)取缘有(取的各种作为又造各种因,在种子识里增加新的种子)有缘生(爱取有就是现在积累的种子,下一个生命的转生原因)生缘老死(本有完,又进入中有)最高理想:涅槃最高理想:涅槃佛教追求人生解脱,最高理想是涅槃寂静。涅槃: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意译叫圆寂。功德圆满叫圆,业障灭尽叫寂功德圆满叫圆,业障灭尽叫寂。为什么要涅槃?这与佛教的“三世”生命观有关。要想摆脱轮回之苦,就要跳出轮回,达到涅槃。有余涅槃:阿罗汉果,还有肉身;无余涅槃,是佛的境界,佛祖80岁在菩提树下入灭,进入无余涅槃的境界。禅宗提出:住世涅槃禅宗提出:住世涅槃禅宗的一切都最终落在自性上,证得自性清净,就是涅槃的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