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875111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学校:学校:执教教师:执教教师:训练目标训练目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写具体。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同学们还记得这首古诗吗?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古时候的儿童除了放风筝古时候的儿童除了放风筝还会做些什么呢?还会做些什么呢?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其三十一)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11261193),南宋诗人。),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诗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称州

2、)人。诗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石湖居士诗集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石湖词吴船录吴船录吴郡志吴郡志等。等。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zhuzhu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宋 范成大范成大ynyn/ / / / / / /耘耘昼昼nn供供供供nn ( )nn ( )多音字多音字他他供(供( )职的这个部门,主要职的这

3、个部门,主要负责向受灾地区免费负责向受灾地区免费供(供( )给必要给必要的物资。的物资。供职供职供应供应nnnn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每句诗是什么意思。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昼 出出 耘耘 田田 夜夜 绩绩 麻,麻,村村 庄庄 儿儿 女女 各各 当当 家。家。童童 孙孙 未未 解解 供供 耕耕 织,织,也也 傍傍 桑桑 阴阴 学学 种种 瓜。瓜。在田间除草。在田间除草。把麻搓成线。把麻搓成线。理解,懂得。理解,懂得。 从事。从事。靠近。靠近。树荫。树荫。昼出耘田夜绩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村庄儿女各当家。

4、诗意:诗意: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回来初夏,农人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搓麻线,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诗句赏析:诗句赏析:用用“昼昼”“”“夜夜”“”“儿儿”“”“女女”等字,从等字,从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时间、人物的角度表现出农家耕织的场景: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不分日夜,不分男女,村庄上下,一片繁忙。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傍桑阴学种瓜。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诗意:诗意:诗句

5、赏析:诗句赏析:这两句诗写得妙趣横生,这两句诗写得妙趣横生,“未解未解”“也也”“”“学学”等字词表现出乡村儿童的等字词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天真可爱,流露出赞扬之意。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你是从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场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哪里看出来的?昼出昼出耘田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桑阴学种瓜。学种瓜。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桑树成荫,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桑树成荫,当桑树成荫时,就是夏季。古时候的农耕规律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时候的农耕规律是:春耕、夏耘、秋收、

6、冬藏。昼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儿女各当家。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中的成年男女。村庄中的成年男女。男子耕种,女子纺织。男子耕种,女子纺织。与与“夜夜”相对,意为白天。相对,意为白天。 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诗的前两句写了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诗的前两句写了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后两句写儿童学种瓜的情景。我从中体会到后两句写儿童学种瓜的情景。我从中体会到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

7、杂兴(其三十一)(其三十一)昼耘田昼耘田夜绩麻夜绩麻未解供耕织未解供耕织傍阴学种瓜傍阴学种瓜农事农事繁忙繁忙孩童孩童可爱可爱大人勤劳大人勤劳孩子可爱孩子可爱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其三十一)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十一)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动场面,表现出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儿真可爱,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儿童的赞扬之意。童的赞扬之意。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11271206),南宋诗人。字),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一生作诗二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人。一生作诗二

8、万多首,传世者仅为其一部分。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分。部分诗文关怀时政,反映民间疾苦,较为深切。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为深切。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主要作品:诚斋集诚斋集诚斋易传诚斋易传等。等。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zhzh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宋宋 杨万里杨万里/ / / / / / /稚稚/ /zhnzhn钲钲qn

9、qn磬磬/ /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句诗是什么意思。稚子弄冰稚子弄冰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稚 子 金 盆 脱 晓 冰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彩 丝 穿 取 当 银 钲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敲 成 玉 磬 穿 林 响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忽 作 玻 璃 碎 地 声 。幼小的孩子。幼小的孩子。一般指铜盆。一般指铜盆。一种金属打击乐器。一种金属打击乐器。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古代常指一种玉石。古代常指一种玉石。稚子金盆脱晓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彩丝穿取当银钲。诗意

10、: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手中,就像一个银钲。诗句赏析:诗句赏析: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写出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写出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脱脱”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取冰块的样子。字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取冰块的样子。敲成玉磬穿林响,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忽作玻璃碎地声。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轻轻敲打,清脆的响声穿林而过。忽然冰块落地,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然冰块落地,发

11、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诗意:诗意:诗句赏析:诗句赏析:前一句诗写出了孩子敲冰块时的得意,前一句诗写出了孩子敲冰块时的得意,后一句诗写出了孩子的懊恼,表达了作者对后一句诗写出了孩子的懊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孩子的喜爱之情。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你是从哪些词语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你是从哪些词语想象到的?想象到的?孩子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孩子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敲打。我是从作银钲敲打。我是从“脱脱”“”“穿穿”“”“敲敲”等等动词动词想象到儿童想象到儿童“弄冰弄冰”的过程的。的过程的。孩子

12、在玩冰块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孩子在玩冰块时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l “脱脱”晓冰、晓冰、“穿穿”彩丝彩丝小心、谨慎小心、谨慎l “敲敲”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冰块发出清脆的声响得意得意l 冰块冰块“碎地碎地”懊恼懊恼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孩子的纯真、可爱。孩子的纯真、可爱。色:色:金金 彩彩 银银形:形:金盆金盆 银钲银钲音:音:玉磬玉磬 玻璃碎地玻璃碎地天真可爱天真可爱自得其乐自得其乐稚子弄冰稚子弄冰动作:动作:脱脱 穿穿 敲敲稚子弄冰稚子弄冰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表达出作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者对

13、孩子的喜爱之情。村晚村晚草 满 池 塘 水 满 陂 ,草 满 池 塘 水 满 陂 ,山 衔 落 日 浸 寒 漪 。山 衔 落 日 浸 寒 漪 。牧 童 归 去 横 牛 背 ,牧 童 归 去 横 牛 背 ,短 笛 无 腔 信 口 吹 。短 笛 无 腔 信 口 吹 。村村 晚晚 宋宋 雷雷 震震yy/ / / / / / /漪漪/ / /bibi陂陂 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自由读一读,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句诗是什么意思。草 满 池 塘 水 满 陂 ,草 满 池 塘 水 满 陂 ,山 衔 落 日 浸 寒 漪 。山 衔 落 日 浸 寒 漪 。牧 童 归 去 横 牛 背 ,牧 童 归

14、去 横 牛 背 ,短 笛 无 腔 信 口 吹 。短 笛 无 腔 信 口 吹 。村村 晚晚池岸。池岸。水中的波纹。水中的波纹。曲调。曲调。 随口。随口。草满池塘水满陂,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山衔落日浸寒漪。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在嘴里,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诗意:诗意:诗句赏析:诗句赏析:两个两个“满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衔衔”字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远山和落日字写出了落日挂在山头,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

15、的样子;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浸”字写出字写出了远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生动形象。了远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生动形象。这幅画面中有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这幅画面中有绿草、碧水、青山、落日,色彩绚丽,让人觉得宁静、悠闲。彩绚丽,让人觉得宁静、悠闲。牧童归去横牛背,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着短笛随意地吹奏。诗意:诗意:诗句赏析:诗句赏析:这两句诗写牧童的活动,这两句诗写牧童的活动,“横牛背横牛背”和和“信口吹信口吹”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生动地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天

16、真和悠闲自在。村晚村晚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绿草、碧水、远山、落日等。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幅怎样的画面?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横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手中的笛子。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手中的笛子。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三首古诗的内容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什么不同之处?相同:这三首古诗都写了儿童的生活,相同:这三首古诗都写了儿童的生活,第一首写了童孙

17、学种瓜,第二首写了稚子弄第一首写了童孙学种瓜,第二首写了稚子弄冰,第三首写了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短笛。冰,第三首写了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短笛。不同: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是不同:儿童活动的环境各异,第一首是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是寒冬时的村庄,第农忙时的村庄,第二首是寒冬时的村庄,第三首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三首是夕阳西下的池塘边。村晚村晚草满草满 水满水满山衔落日山衔落日横牛背横牛背信口吹信口吹景(美)景(美)人(闲)人(闲)无忧无虑无忧无虑悠闲自在悠闲自在村晚村晚展示了一幅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表现出牧童的调晚归图,表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皮天真

18、和悠闲自在。拓展一拓展一返回返回欣赏欣赏古时儿童玩具古时儿童玩具拓展二拓展二欣赏欣赏观游鱼观游鱼返回返回一、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一、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稚子金盆脱晓冰(稚子金盆脱晓冰( )A.A.幼小的孩子。幼小的孩子。B.B.不懂事的孩子。不懂事的孩子。C.C.天真活泼的男孩子。天真活泼的男孩子。A A二、品读诗句,完成练习。二、品读诗句,完成练习。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1.这句诗是从(这句诗是从( )的角度来描写的。)的角度来描写的。 A.A.视觉视觉 B.B.听觉听觉 C.C.嗅觉嗅觉2.2.这句话运用了(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

19、手法。)的修辞手法。 A.A.夸张夸张 B.B.比喻比喻 C.C.拟人拟人B BB B所见所见 清清 袁袁 枚枚牧童骑黄牛,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闭口立。三、课外阅读三、课外阅读诗中的牧童是怎样的形象?诗中的牧童是怎样的形象? “ “骑黄牛骑黄牛”“”“歌声歌声”体现了牧童的体现了牧童的无忧无虑,悠闲自得;无忧无虑,悠闲自得;“忽然闭口立忽然闭口立”体现了牧童的活泼机灵。体现了牧童的活泼机灵。朗读指导:朗读指导: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其三十一)朗读前两句诗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朗读前两句诗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

20、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朗读停顿划分如下:昼出耘田的天真。朗读停顿划分如下:昼出耘田/ /夜绩麻,夜绩麻,村庄儿女村庄儿女/ /各当家。童孙各当家。童孙/ /未解未解/ /供耕织,也傍供耕织,也傍/ /桑阴桑阴/ /学种瓜。学种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四时田园杂兴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其三十一)。朗读朗读稚子弄冰稚子弄冰这一首诗,可以边读边这一首诗,可以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想象稚子先

21、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语气、语速的变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朗读朗读村晚村晚的前两句诗时可将语速放缓,的前两句诗时可将语速放缓,重读两个重读两个“满满”字,字,“水满陂水满陂”“”“浸寒漪浸寒漪”的的尾音稍微拉长,表现出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尾音稍微拉长,表现出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中的句中的“横横”“”“信口信口”可略微拖长,表现出牧可略微拖长,表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朗读停顿划分如下:草满童的悠闲自在。朗读停顿划分如下:草满/ /池塘池塘/ /水满陂,山衔水满陂,山衔/ /落日落日/ /浸寒漪。牧童浸寒漪。牧童/ /归去归去/ /横牛横牛背,短笛背

22、,短笛/ /无腔无腔/ /信口吹。信口吹。背诵指导:背诵古诗时,可以入情入背诵指导:背诵古诗时,可以入情入境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反复朗读,境地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反复朗读,自然就可以背诵了;默写古诗时,要注意自然就可以背诵了;默写古诗时,要注意“杂杂”字的下面,不要写成字的下面,不要写成“木木”;“昼昼”字的下边是字的下边是“旦旦”,不要写成,不要写成“亘亘”。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稚子金盆脱晓冰,彩

23、丝穿取当银钲。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参考答案: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参考答案: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中的冰块取出,用彩丝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就像一个银钲。就像一个银钲。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笛随意地吹奏。从第从第1 1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农村孩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农村孩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从第

24、子的天真可爱及其热爱劳动的品格;从第2 2句诗中孩子玩冰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孩子句诗中孩子玩冰的动作,我们能体会到孩子的天真可爱;第的天真可爱;第3 3句诗描绘了牧童横坐在牛句诗描绘了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牧童背上的样子及笛声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牧童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从这三句诗中,我的天真可爱、悠闲自在。从这三句诗中,我看到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看到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感受到了他们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我也不知不觉地沉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我也不知不觉地沉醉在惬意、愉快的乡村生活中了。醉在惬意、愉快的乡村生活中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

25、杂兴(其三十一)改写(其三十一)改写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风景优美的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儿,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可爱、聪明的女儿,一家人甜甜蜜蜜地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家人甜甜蜜蜜地过着幸福的生活。选做选做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中一首改写成短文。早晨,天刚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早晨,天刚蒙蒙亮,丈夫就悄悄地起床了,为了让妻子再多睡一会儿,他轻手轻脚了,为了让妻子再多睡一会儿,他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去草房里拿出犁耙,赶上自己地穿上衣服,去草房里拿出犁耙,赶上自己家的老黄牛,往田里走去。妻子不一会

26、儿也家的老黄牛,往田里走去。妻子不一会儿也醒了,她起床伸了个懒腰,看着床上睡得正醒了,她起床伸了个懒腰,看着床上睡得正香的女儿,疼惜地用手摸了摸她那可爱的小香的女儿,疼惜地用手摸了摸她那可爱的小脸蛋,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餐。屋顶的烟囱上脸蛋,转身去厨房准备早餐。屋顶的烟囱上冒出一缕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冒出一缕炊烟,不一会儿,一阵香喷喷的饭香弥漫在空气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香弥漫在空气中。妻子又拿起扫帚,仔仔细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细地把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去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厨房装好可口的饭菜,提上一壶开水,给正在田间劳作的丈夫送去。在田

27、间劳作的丈夫送去。田里,丈夫正满头大汗地吆喝着老黄牛田里,丈夫正满头大汗地吆喝着老黄牛犁田,一块块、一排排泥土被翻过来,在他犁田,一块块、一排排泥土被翻过来,在他的脚下整齐地排列着。看见妻子送饭过来,的脚下整齐地排列着。看见妻子送饭过来,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埂。妻子拿他连忙放下手中的犁耙,走上田埂。妻子拿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让他赶紧吃饭。看着毛巾擦擦丈夫的汗水,让他赶紧吃饭。看着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开心地笑了。丈夫大口大口吃饭的样子,妻子开心地笑了。回到家里,聪明的女儿早就起床了,她回到家里,聪明的女儿早就起床了,她正在阴凉的桑树底下,认真地学着大人的样正在阴凉的桑树底下,认真

28、地学着大人的样子,把一棵碧绿的瓜苗种在已经挖好的坑里,子,把一棵碧绿的瓜苗种在已经挖好的坑里,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真像个顽皮可脸上和衣服上到处都是泥巴,真像个顽皮可爱的小猴子。爱的小猴子。晚上,房间里传出一阵搓麻绳的声音,晚上,房间里传出一阵搓麻绳的声音,烛光下,纺织机匀速地转着,麻绳团在机上烛光下,纺织机匀速地转着,麻绳团在机上越卷越大。旁边,玩累了的女儿已经熟睡了。越卷越大。旁边,玩累了的女儿已经熟睡了。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图啊!这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图啊!1.1. 背诵课文。默写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其三十一)。2.2. 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一首改写成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