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共1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747091 上传时间:2022-03-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共1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共1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共1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共18页).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艺设计书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摘要:首先,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结合换热介质的物性标准确定传热器的类型。其次,根据流体流动及传热等章节中关于流动阻力、传热面积的计算,初步确定达到设计要求所要的传热面积,确定传热器的大致尺寸,尔后经过压降校核、传热校核,确定传热器尺寸。最后,通过化工机械设计确定换热器各附件的尺寸。关键词:列管式换热器 设计 任务书 装配图The Design of Tubular Heat ExchangerSummary: First of al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lan requirements, we can co

2、mbined with heat transfer medium of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of the standard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device. Second,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alculations on the flow resistance, heat transfer area, we can initially set to meet the heat transfer area of the design requi

3、rements, 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ximate size ,and then to determine size after checking the pressure drop, heat transfer. Finally , according to theories of chemical mechanical design ,we can determine the size of all attachments of heat exchangers.Keywords: tube heat exchanger design plan assembl

4、y drawing第一部分 化工设备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名称: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1、设计任务:处理能力:W S t/a煤油;19.8105 设备形式:卧式列管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煤油:入口温度150,出口温度50;冷却介质:为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50;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每天按330天,每天按24小时连续运行。三、设计要求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附:煤油列管式冷却器的设计工艺计算书第二部分 煤油卧式列管式冷却器的设计工艺计算书一、根据任务要求,确定设计方案1、类型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由于壳程与管程的温差大于100,故采用浮头式换热器;

5、2、流动路线的确定 为了便于散热,被冷却的煤油应走壳程;3、冷却介质及其物性 按照已知条件给出,冷却介质为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50 ;被冷却的介质为煤油,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50。因此平均温度下水和煤油的物性如下表:物性流体定性温度密度kg/m3粘度mPas比热容kJ/(kg)导热系数W/(m)煤油1007660.5452.380.1042冷却水409940.7194.1740.624、流速的选择 冷却水在管内的流速取0.5m/s 二、初算换热面积1、热负荷及冷却介质的消耗量煤油每小时: 按煤油降温所需计算换热器的热流量:冷却水消耗量:2、计算平均温差,并确定管程选取

6、逆流取向,先按单壳程单管程考虑,计算出逆流平均温差:计算参数P及R:按单壳程双管程结构,查单壳程图,因在图上难以取。由于单壳程双管程属于1-2折流,现用1-2折流的公式计算平均温度差其中,由于校正系数小于0.8,不满足设计要求,故应采用多个相同规格的换热器串联,以代替R,PR代替P,查双壳程图线得。则有3、按经验数值初选总传热系数 选取4、初算所需的传热面积三、主要工艺及结构基本参数的计算1、换热管规格及材质的选择选用的20号无缝钢管,管内流速为0.5m/s。2、换热管数量及长度的确定根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根)按双壳程单管程计算所需换热管的长度若采用3m长的管,2管程,则一台换

7、热器的总管数为根3、 管子的排列方式与管板的连接方式的选定采用组合排列,即每层内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按正方形排列。取管心距,则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根)取 根4、 计算外壳内直径式中,换热器的内径,mm;b正六角形对角线上的管子数,b= 17; 最外层管子的中心到隔壁边缘的距离,取。故mm圆整后取壳体的内径为700mm。因为长径比,在范围46之内,故合适。5、 画出排管图中心排管有19根时,按正三角形排列,不记折流板弓形部分时可排271根,除去8根拉杆和8根定距管的位置,实际排出管数为255根,与上述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因此,实际管子数N=n=255根6、 计算实际传热面积及传热过程的总传热

8、系数7、 折流板直径、数量及有关尺寸的确定查表79得,折流板直径 切去弓形高度 折流板数量取折流板间距 ,那么取整得 块实际折流板间距 8、 拉杆的直径和数量与定管距的选定选用钢拉杆,数量8条。定距管采用与换热管相同的管子,即钢管。9、 列出所设计换热器的基本参数外壳直径: 换热面积: 换热管数目: 管长: 管子规格: 管中心距: 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管程数: 2壳程数: 2拉杆数: 8根拉杆直径: 折流板数: 块折流板间距: 定距管: 与换热管相同规格通过管板中心的管子数: 10、 阻力损失计算 管程阻力损失管程流通面积 流速 雷诺数 摩檫系数 取钢管的绝对粗糙度,得相对粗糙度根据,查图

9、,得管内阻力损失 回弯阻力损失 管程总损失 壳程:折流板间距取计算截面积 计算流速 雷诺数 摩檫系数 折流板板数 块 管束损失缺口损失 壳程损失 核算下来,管程壳程的阻力损失都不超过0.1MPa,又不是太小,适用。11、传热计算管程传热系数。已知雷诺数普兰德数 壳程传热系数。已知雷诺数而 按克恩公式 计算,其中煤油被冷却,小于1,可取0.95故W/传热系数。按管外面积计算,滤去壁厚热阻 比较与,计算结果在理想范围内,故选 择的换热器合适。 四、换热器主要构件尺寸及接管尺寸的确定换热器的主要构件有封头、筒体封头、管板、筒体、折流板(支承板)、支座等。主要接管有:流体进、出口接管、排气管、排液管等

10、。1. 筒体(壳体)壁厚的确定材料选用20R,计算壁厚为 式中 计算压力,取=1.0MPa;=700mm;查表48得,;查附表95得,(设壳壁温度为100)故查表411得,;查表49得,根据换热管内径,圆整后得校核水压实验强度式中(t,同时计及接管与壳体焊接面积之后,该开孔接管补强的强度足够。8、支座选用壳体质量:的筒体单位长度的筒体质量为 则 封头质量: 直边高度的标准椭圆形封头,其质量,所以 水的质量:式中,装量系数取1.0。储罐体积 则 附件质量: 管子质量 单重5.21kg 有 法兰质量 法兰质量87.5kg则 设备总质量 =525+90+1260+1225+350 =3450kg支座

11、应力计算 每个支座只承受17.5kN负荷,可选用重型B1型,120度包角,焊制,双筋,带垫板的鞍座。第三部分 浮头式换热器主要设计参数流程1壳程管程流体名称2煤油水总流量32500071400进出口4进口出口进口出口液体量525000250006600066000流体相态6液体液体液体液体操作温度7150503050密度8766766994994黏度90.0.导热系数100.10240.62比热1122204174流速120.970.50压降1311312.326043污垢系数140.000420.传热量151.54E+006对数平均温差1647.71总传热系数17297.7.7设计温度181

12、5050设计压力191.01.0程数202.02.0材质21管子CS壳体CS管板CS封头CS换热管22管数 根255内径 m0.02管长 m3.0外径 m0.025中心距 m0.032排列方式正三角形壳体23内径 m 0.7第四部分 换热器装配图1技术特性表序号名称指标管程壳程1工作压力/MPa0.90.92工作温度/30-5050-1503物料名称水煤油4传热面积53.82接管表序号接管法兰标准密封面形式用途1PN1.6DN133HG20592平面冷却水进口2PN1.6DN108HG20592平面煤油出口3PN1.6DN133HG20592平面冷却水出口4PN1.6DN108HG20592平面煤油进口3装置图如下:参考文献1. 李功祥等.常用化工单元设备设计.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 刁玉玮等.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 谭天恩等.化工原理(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 朱有庭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上下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