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复习1.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39651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62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运动复习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机械运动复习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复习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复习1.pptx(6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米(m)刻度尺秒(s)物体位置的变化停表被选择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本身不能选)参照物不同,运动可能不同第1页/共62页2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速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米每秒(m/s)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快慢变化的运动第2页/共62页3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例1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1.901mmB第

2、3页/共62页4【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先看先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清刻度尺的分度值,再观察起始刻度值是不是再观察起始刻度值是不是0,0,然后再根据物体另一侧的位置读数然后再根据物体另一侧的位置读数,并估读到分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度值的下一位。第4页/共62页51.(20131.(2013福州中考)如图所示,铁块长为cmcm。【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本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的下一位,并要看清是否从零刻度开始测起并要看清是否从零刻度开始测起,否则还要减去物体否则还要减去物体左侧所对的刻度

3、。故铁块长左侧所对的刻度。故铁块长3.52cm-1.00cm=2.52cm3.52cm-1.00cm=2.52cm。答案:答案:2.52(2.52(或或2.53)2.53)第5页/共62页62.(2.(龙岩中考)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cm。第6页/共62页7【解析解析】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逐渐向边缘变薄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逐渐向边缘变薄,这样放置刻度这样放置刻度尺时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能紧靠被测物体有刻度的一边能紧靠被测物体,便于测量便于测量;图中物体末端图中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是对应的刻

4、度值是3.80cm,3.80cm,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起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值是1.00cm,1.00cm,物体物体的长度的长度L=3.80cm-1.00cm=2.80cmL=3.80cm-1.00cm=2.80cm。答案:答案:便于刻度线贴近便于刻度线贴近(或或“紧靠紧靠”)被测物体被测物体2.802.80第7页/共62页8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例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D【特别提醒特别提醒】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若一物体

5、相对参照物位置若一物体相对参照物位置不变不变,它是静止的它是静止的;反之则是运动的。反之则是运动的。第8页/共62页91.(20131.(2013郴州中考)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A.A.甲B.B.乙C.C.树D.D.路面【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甲、乙两同学。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甲说乙是静止的,则研究对象是乙则研究对象是乙,乙相对乙相对于甲的位置不变于甲的位置不变,相对于树、路面的位置在变化相对于树、路面的位置在变化,故以甲为参照故以甲为参照物乙

6、是静止的物乙是静止的,以树、路面为参照物以树、路面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乙是运动的。第9页/共62页101111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2 26 6所示的路程、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写出三条即可)图2 26 6(1)_。(2)_。(3)_。小车做变速运动 小车在中间停了3 s3 s 全程的平均速度是0.86 m/s0.86 m/s 前2 s2 s内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第10页/共62页111212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

7、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2 27 7所示。(1)(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2)(2)如图2 28 8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图2 27 7图2 28 8 变速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等 C 第11页/共62页12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例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s,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设前、后各半程的路程为S1,时间分别为t1、t2,速度分别为v1、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答:全程中的平均

8、速度约为13.7m/s。第12页/共62页13三、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1.1.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用v=v=求解,此速度既表示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又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2.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运动中,速度也用v=v=求解,此速度只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第13页/共62页141.(20131.(2013宁波中考)2013)2013年4 4月,宁波市1414个路段启用“绿波带”设置。设置“绿波带”能使按绿波速度行驶的车辆一路绿灯通过。曾有记者在早高峰时段驾车通过世纪大道,在实施绿波的12km12km路段用时10min,10min,比实

9、施前减少了5min,5min,该车平均速度提高了km/hkm/h。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设置“绿波带”的好处是 。第14页/共62页15【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绿波速度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绿波速度v v1 1=原速:原速:v v2 2=48 km/h,=48 km/h,该车平均速度提高该车平均速度提高72 km/h-72 km/h-48 km/h=24 km/h48 km/h=24 km/h。车速度提高了。车速度提高了,不用停车不用停车,减少耗油量减少耗油量,在在节油减排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节油减排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答案:答案:2424节约燃油节约燃油,减少尾气排放减少尾气排放,降

10、低环境污染等降低环境污染等第15页/共62页16【备选要点】一、利用图像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图像能够把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地表示出来,具有直观、简明的优点,为解决物理问题提供了思考的依据。第16页/共62页171.1.路程(s)(s)时间(t)(t)图像:图像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直线的倾斜度大,则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第17页/共62页182.2.速度(v)(v)时间(t)(t)图像:甲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像不是一条水平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第18页/共62页191.(20131.(2013青岛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1、()第19页/共62页20【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物理图像的识别。四个图像的横轴均。本题考查物理图像的识别。四个图像的横轴均表示时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太一致。纵轴表示的物理量不太一致。A A选项中纵轴表示速度选项中纵轴表示速度,可以看出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始终保持不变,故为匀速直线故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B;B选项中纵轴也表示速度选项中纵轴也表示速度,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在逐渐加随着时间的延续速度在逐渐加大大,故错误故错误;C;C选项中纵轴表示路程选项中纵轴表示路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程与时间成正比

12、,图像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像应为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故C C错误错误;同理同理,D,D选项错误。选项错误。第20页/共62页212.(20132.(2013上海中考)甲、乙两车分别从P P、Q 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s-t图像分别如图(a)(a)、(b)(b)所示,经过6s6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v甲、v v乙,P,P、Q Q间的距离为s,s,则()A.vA.v甲vv乙,s=16m B.v,s=16m B.v甲vv乙,s=8m,s=8mC.vC.v甲vv乙,s=16m D.v,s=16m D.v甲v 72km/h,汽车快)72km/h=72 =72 =20m/s1s1

13、m1/1000 km1/3600 h1km1h1000 m3600 s(30m/s 20m/s,汽车快)方法二:方法二:第39页/共62页40 物体沿着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值,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的选择无关。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不能认为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值成反比。值成反比。第40页/共62页41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了

14、什么?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常见的运动都是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物体物体运动速度改变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的运动。第41页/共62页42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粗略研究,也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来计算它的速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说到某一物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哪段路程内的

15、平均速度。均速度。自行车运动员做自行车运动员做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第42页/共62页43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速度的单位是米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秒(m/s)、千米)、千米/时(时(km/h)。)。1 m/s=3.6 km/h 2.在变速运动中,v 求出平均速度。小小小小 结结结结第43页/共62页44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16、路程都相等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2)特点: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3.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第44页/共62页45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0m/s=_km/h54km/h=_m/s1.单位换算:36152.下列速度中最大的是()A.750m/min B.15m/s C.36km/h D.1250cm/s(12.5m/s)(10m/s)(12.5m/s)B第45页/共62页46 3.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

17、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 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km。2.5第46页/共62页47 4.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解: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通过的路程s=1600m+200m=1800m=1.8km火车的速度是 v=36 km/hsv1.8km36km/ht =0.05h答:火车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为0.05h。第47页/共62页48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第48页/共62页科学探究的环节科学探究的环节:2.猜想与假设3.

18、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1.提出问题第49页/共62页50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第50页/共62页51S1S2金属挡板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s3t3t2t1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第51页/共62页52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2.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 t1 1。【步骤】第52页/共62页53 3.3.根据测得的根据测得的S S1 1和

19、和t t1 1算出小车通过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v1 1。4.4.将挡板移至将挡板移至S S1 1的中点,测出小车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S2 2所用所用的时间的时间t t2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v v2 2。第53页/共62页54金属片s3s1s2S3=t1t2t3t3=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 v3 3呢?s1-s2t1-t2第54页/共62页55 5.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S1-S2和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

20、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第55页/共62页56【设计表格】V2=t2=S2=V3=t3=t1-t2=S3=S1-S2=V1=t1=S1=平均速度(m/s)运动时间(s)路 程(m)第56页/共62页57实验数据:V2=t2=S2=V3=t3=t1-t2=S3=S1-S2=V1=t1=S1=平均速度(m/s)运动时间(s)路 程(m)【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57页/共62页58【分析与论证】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运动越来越快。v2v3特别提醒(1)实验原理:;(2)斜面的坡度要小。作用:获得动力,便于

21、测量时间。第58页/共62页59【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练习:面对面p6实验突破 例题第59页/共62页60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内加速到速到20m/s,共运动了,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该物体在10s内平均内平均速度是速度是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m/s巩固练习巩固练习A20m/s B10m/sC8m/s D都不对都不对C24第60页/共62页61练:面对面第5页 例3第61页/共62页62感谢您的观看。第62页/共6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