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基本范畴与辩证思维方法.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370908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38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证法基本范畴与辩证思维方法.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辩证法基本范畴与辩证思维方法.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证法基本范畴与辩证思维方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证法基本范畴与辩证思维方法.pptx(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本讲内容本讲内容n n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法的基本范畴(3(3(3(316)16)16)16)原因和结果(36)必然性和偶然性(78)可能性和现实性(910)内容和形式(1113)本质和现象(1417)n n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1818181836363636)归纳与演绎(1933)分析与综合(34)从抽象到具体(35)历史与逻辑的统一(36)第1页/共39页2一道选择题一道选择题 某大学生做关于跳蚤听力的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某大学生做关于跳蚤听力的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

2、跳、跳、跳!”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跳蚤的双腿,大声叫:跳蚤跳得很高。然后,切去跳蚤的双腿,大声叫:“跳、跳、跳!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大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大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除双腿后,失去了听力。跳蚤切除双腿后,失去了听力。”该学生的错误在于他(该学生的错误在于他()A A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B B否认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C把实验当作认识的唯一来源D D不懂得跳蚤是没有语言和意识的第2页/共39页3什么是因果关系?什么是因果关系?n客观世界中任何一种现象都是被其他现象引起的,而这种被引起的现象又会引起另外的现象。这种

3、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其中,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n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世界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世界上的现象无论怎样错综复杂,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果关系。第3页/共39页4因果关系的特点因果关系的特点n恒常伴随恒常伴随 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也有它产生的结果也有它产生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总是如影随形。总是如影随形。n共存性共存性 原因和结果总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和结果总是在时空上相互接近的,并且总是共同变化的:原因的变化将引起结

4、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原因的变化将引起结果的相应变化,结果的改变总是由原因的改变引起的。引起的。n先后性先后性 一般来说,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但也要注意一般来说,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但也要注意“在在此之后此之后并非就是并非就是因此之故因此之故”。n复杂多样性复杂多样性 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因果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一因一果一因一果”,但更多的是,但更多的是“多因一果多因一果”。第4页/共39页5问题讨论问题讨论n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因果关系与佛教所讲的因果报应之间的区别?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因果关系与佛教所讲的因果报应之间的区别?第5页/共

5、39页6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n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它是避不可勉的、一定要发生的。n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第6页/共39页7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n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n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n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n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第7页/共39页8什么是可能性与现实性?什么是可能性与现实性?n可能性

6、是指包含在现存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n现实性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实种种联系的综合,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n现实性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同时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并又将转化为新的现实性。第8页/共39页9理解可能性要区分四种情况理解可能性要区分四种情况n可能性和不可能性。n现实的可能和抽象的可能。n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n可能性的量化形式,即或然率或概率。第9页/共39页10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内容和形式的含义n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n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n内容和形

7、式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10页/共39页11两种形式的比较两种形式的比较广州电视观光塔广州电视观光塔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鸟巢)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鸟巢)第11页/共39页12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n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对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迟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n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就促进内容的发展,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n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第12页/共39页13现象与本质现象与本质(结合(结合“家

8、族类似家族类似”,参见,参见系统观念与哲学探索系统观念与哲学探索98-116页)页)n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n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闪电的本质是云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电的过程。-+第13页/共39页14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和对立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和对立n现象暴露于事物的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n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n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和相对稳

9、定的。第14页/共39页15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及其意义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及其意义n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n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纯粹的现象。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n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第15页/共39页16思考讨论思考讨论n举例说明什么是“黑箱方法”,并分析黑箱方法中蕴含的哲理。第16页/共39页17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n n辩证思维方法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而展开的思辩证思维方法是立足于概念的辩

10、证本性,通过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而展开的思辩证思维方法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而展开的思辩证思维方法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通过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而展开的思维。维。维。维。n n辩证思维方法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包括归纳与演绎、辩证思维方法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包括归纳与演绎、辩证思维方法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包括归纳与演绎、辩证思维方法由一系列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方法所组成的,包括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分析

11、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第17页/共39页18归纳和演绎归纳和演绎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n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又叫简单枚举法。n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方法。它由前提、推理规则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如果前提和推理规则都正确则结论一定正确。n归纳和演绎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运动,但它们是相互补充、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归纳的过程,无论是搜集材料还是整理材料,都必须有某种理论原则的指导,都离不开演绎的作用;另一方面,归纳所得出的结论,要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第18页/共39页19唐氏综合症是如何发现的?唐氏综合症是如何发现的?

12、n正常人有2323对4646条染色体。唐氏综合症是患者第21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1 1条。导致患儿先天弱智,外观异常,并常伴有多器官畸形:如心脏、胃肠道和肢体畸形。第19页/共39页20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归纳概括归纳概括 6=3+36=3+3;8=3+58=3+5;10=3+710=3+7;12=5+712=5+7;14=3+1114=3+11;6 6、8 8、1010、1212、1414是大于是大于4 4的偶数,的偶数,所以,所有大于所以,所有大于4 4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第20页/共39页21 第六个鸡蛋怎么样?归纳预测归纳预测 从盒子里拿

13、出来的第一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一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二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二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三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三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四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四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五个鸡蛋发臭了,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第五个鸡蛋发臭了,所有鸡蛋上标明的保质日期都相同,所有鸡蛋上标明的保质日期都相同,所以,第六个鸡蛋也将是发臭的。所以,第六个鸡蛋也将是发臭的。第21页/共39页22简单枚举法的一般公式简单枚举法的一般公式 S S1 1是是P P,S S2 2是是P P,S Sn n是是P P,S S1

14、1,S S2 2SnSn是是S S类的部分对象,且没有发现有类的部分对象,且没有发现有S S不是不是P P,所以,所有所以,所有S S都是都是P P。第22页/共39页23简单枚举法的局限与要求 简单枚举法的可靠性程度完全建立在枚举事例的数量及其分布的范围上。要提高简单枚举法结论的可靠性,必须至少遵循以下要求:其一,被考察的对象的数量要足够多;其二,被考察对象的范围要足够广;其三,被考察对象之间的差异要足够大。通常把样本过少、结论明显为假的简单枚举法称之为“以偏概全”、“轻率概括”。第23页/共39页24简单枚举法的改进形式简单枚举法的改进形式科学归纳法科学归纳法 鸡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

15、鸡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鸭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鸭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鸽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鸽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羊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羊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白鼠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白鼠大量食用发霉花生成批死去,发现发霉花生含有大量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与致癌有必然联发现发霉花生含有大量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与致癌有必然联系,系,所以,所有大量食用发霉花生的动物都会成批死去。所以,所有大量食用发霉花生的动物都会成批死去。第24页/共39页25科学归纳法的一般公式科学归纳法的一般公式 S S1 1是是P P,S S2 2是是P P,S Sn n是是P P,

16、S S1 1,S S2 2SnSn是是S S类的部分对象,其中没有发现有类的部分对象,其中没有发现有S S不是不是P P;并且科学研究表明,并且科学研究表明,S S和和P P之间有必然联系,之间有必然联系,所以,所有所以,所有S S都是都是P P。第25页/共39页26简单枚举法的极限形式简单枚举法的极限形式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1+100=1012+99=1013+98=10150+51=10150个101,即10150=1050第26页/共39页27完全归纳法的一般公式完全归纳法的一般公式 S S1 1是是P P,S S2 2是是P P,S Sn n是是P P,S S1 1,S S2 2Sn

17、Sn是是S S类的全部对象,且没有发现有类的全部对象,且没有发现有S S不是不是P P,所以,所有所以,所有S S都是都是P P。第27页/共39页28案例:火鸡究竟错在哪里?案例:火鸡究竟错在哪里?在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发现:第在火鸡饲养场里,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主人打铃后就给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一天,主人打铃后就给它喂食。然而,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作出结论,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它并不马上作出结论,它继续搜集有关主人打铃与给它喂食之间的联它继续搜集有关主人打铃与给它喂食之间的联系的大量观察事实;而且,它是在多种情况下系的大量观察事实;而且,它是在多种情况下进行这些观察

18、的: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进行这些观察的:雨天和晴天,热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星期三和星期四它每天都在自己的记录表它每天都在自己的记录表中加进新的观察陈述。最后,它的归纳主义良中加进新的观察陈述。最后,它的归纳主义良心感到满意,通过归纳推理得出以下结论:心感到满意,通过归纳推理得出以下结论:“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主人打铃后就会给我喂食。”可是,事情并不可是,事情并不像它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和乐观。在圣诞节前夕,像它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和乐观。在圣诞节前夕,当主人打铃后它跑出去觅食时,主人却把它抓当主人打铃后它跑出去觅食时,主人却把它抓起来宰杀、烹调之后,送上了餐桌。于是,火起来宰杀、烹调之后,

19、送上了餐桌。于是,火鸡通过归纳概括而得到的结论被无情地推翻了。鸡通过归纳概括而得到的结论被无情地推翻了。那么,爱作归纳的火鸡最终被送上了餐桌,究那么,爱作归纳的火鸡最终被送上了餐桌,究竟怪谁呢?或者说,火鸡究竟错在哪里?竟怪谁呢?或者说,火鸡究竟错在哪里?第28页/共39页29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明天的太阳还会从东方升起吗?休谟休谟问题问题n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不能演绎地证明。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不能演绎地证明。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辑的跳跃: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辑的跳跃: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

20、论;二是从过去、现在的经验称结论;二是从过去、现在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而这两者都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而这两者都没有演绎逻辑的保证。没有演绎逻辑的保证。n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地证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屡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屡次成功去证明归纳是有效的,这本次成功去证明归纳是有效的,这本身就是归纳推理。用归纳推理来证身就是归纳推理。用归纳推理来证明归纳推理,这就导致循环论证。明归纳推理,这就导致循环论证。休谟对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提出了严重质疑。第29页/共39页30一道逻辑推理题一道逻辑推理题n下列三句话恰有一句为真,请问甲班4

21、6名学生中有多少人会游泳?甲班有人会游泳;甲班有人会游泳;甲班有人不会游泳;甲班有人不会游泳;甲班班长不会游泳甲班班长不会游泳。第30页/共39页31错在哪里?错在哪里?人是猴子变来的,人是猴子变来的,达尔文是人,达尔文是人,所以,达尔文是猴子变来的。所以,达尔文是猴子变来的。第31页/共39页32三段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n三段论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直言命题连接起来,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三段论是由一个共同词项把两个直言命题连接起来,推出一个新的直言命题作为结论的推理。例如:结论的推理。例如:凡作案者都是有作案动机的,MP 张某是

22、作案者,SM 所以,张某是有作案动机的。SP第32页/共39页33另一个貌似三段论的诡辩另一个貌似三段论的诡辩 凡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都是你有的东西,凡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都是你有的东西,头上的角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头上的角是你没有失掉的东西,所以,头上的角是你有的东西。所以,头上的角是你有的东西。第33页/共39页34归纳与演绎的比较归纳与演绎的比较n从思维方向上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到个别性论断,或者从一般性从思维方向上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原理到个别性论断,或者从一般性原理到另一个一般性原理;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性例证到一般性原理,原理到另一个一般性原理;而归纳推理则是从个别性例证到一般

23、性原理,或者从个别性论断到另外的个别性论断。或者从个别性论断到另外的个别性论断。n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隐含在前提之中,所从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来看,演绎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隐含在前提之中,所以结论所断定的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足以保证结论的真;以结论所断定的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足以保证结论的真;而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而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n从推理的性质上看,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前提的真能够保证结论的真;从推理的性质上看,演绎推理是必然性推理,前提的真能够保证结

24、论的真;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而只对后者提供一归纳推理是或然性推理,前提的真不能保证结论的真,而只对后者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定程度的支持。第34页/共39页35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为演绎提供可靠的前提为演绎提供可靠的前提n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因果分析、结构分析、功能分析、信息分析、模式分析、发生学分析等。n综合是把已被分解开来并加以认识的对象的各个部分又重新组合起来,恢复对象的整体面貌,从而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性认识。综合有知性综合和辩证综合两种。知性综合信守“部分相加等于整体”的

25、机械公式,辩证综合则坚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特征,并突出强调对立面的综合。n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第35页/共39页36从抽象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分析与综合的另一侧面分析与综合的另一侧面n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n分析的过程使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从而使得本质的东西能够从非本质的东西中抽取出来并用概念加以固定,这一过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n综合的过程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抽象规定整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这里的具体不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的具体。第36页/共39页37逻辑与历史

26、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在要求从抽象到具体的内在要求n历史这一范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逻辑这一范畴则是指逻辑范畴之间的次序、层次、关系等。n逻辑与历史相一致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逻辑的发展与人类认识的发展历史相一致;第二,逻辑的发展与客观实在发展的历史相一致。n逻辑与历史的一致不是机械的一致。逻辑是“修正过”了的历史,它是在抛弃偶然的细节之后仅仅抓住必然的和主要的线索而形成的概念体系。第37页/共39页38作业题作业题n试举一例说明,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第38页/共39页39谢谢您的观看!第39页/共3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