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抗菌治疗幻灯片.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34362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的抗菌治疗幻灯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正确的抗菌治疗幻灯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的抗菌治疗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的抗菌治疗幻灯片.ppt(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确的抗菌治疗第1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内容:内容:n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n利奈唑胺的药代/药效学特点及优势第2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抗菌药物正确应用基础抗菌药物正确应用基础 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二大标准正确选用抗菌药物二大标准n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n药物药效学特性第3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特点 药代动力学是药物代谢药代动力学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简称。它用数动力学的简称。它用数学方程或定量地描述学方程或定量地描述药药物在体内吸收、分节、排物在体内吸收、分节、排泄及结构转化

2、泄及结构转化等过程的动等过程的动态规律。态规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规律第4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四大参数n吸收A:absorption 分布D:distributionn代谢M:metabolism 清除E:excretion 此四参数决定了抗菌药物以此四参数决定了抗菌药物以何种速度、何种浓度到达目标器官,以及在目标何种速度、何种浓度到达目标器官,以及在目标器官中出现和保留时间。器官中出现和保留时间。n任何抗菌药物,除口服或局部应用不吸收者外,在体内均任何抗菌药物,除口服或局部应用不吸收者外,在体内均有有ADME过程,即抗菌药

3、物的体内过程。过程,即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第5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A吸收n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消化道(口服给药,口腔、胃、小肠、大肠)、呼吸道(鼻腔给吸收部位:消化道(口服给药,口腔、胃、小肠、大肠)、呼吸道(鼻腔给药,肺)、肌肉(肌肉注射)、粘膜(栓剂)。药,肺)、肌肉(肌肉注射)、粘膜(栓剂)。吸收部位不同,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有差异(静注、肌注;皮下给吸收部位不同,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有差异(静注、肌注;皮下给药,口服。)药,口服。)共性:共性: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第

4、6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其它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排序:其它给药途径按吸收速度排序:吸入吸入舌下舌下直肠直肠 肌注肌注皮下皮下口服口服皮肤皮肤 吸收第7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吸收n衡量指标:生物利用度,即药物吸收入血的生物利用度,即药物吸收入血的剂量的比例剂量的比例n生物利用度反映了药物到达作用部位或进入将药物带至作用部位的体液的程度第8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D分布n分布是进入血循环的药物离开血液进入组织的过程n分布的主要因素:蛋白结合率和疏水性分布的主要因素:蛋白结合率和疏水性n低蛋白结合率和高疏水性则常表现

5、为良好的分布特性第9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M代谢n代谢是指药物化学转化成其他形式化合物,即代谢产物的过程,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代谢 药物代谢的结果是药物的失活、活化或产生新的毒性。n代谢产物保持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能够增强治疗效果,也能增加毒副作用,或两者皆有第10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E排泄n排泄是指药物排出机体的方式n许多药物经肾排泄,因此受肾功能不全影响,也会与其它竞争肾清除通路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受影响第11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代动力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药代动力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n药物选择:药物选择:需根据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选

6、用在相应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特殊部位感染,如脑组织或体液中分布良好的抗菌药物(尤其是特殊部位感染,如脑组织、骨、前列腺等)组织、骨、前列腺等)n用药途径用药途径:口服吸收良好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时,不必用注射剂;但处理严重感染时,静脉给药保证疗效。n尽量避免局部用药。尽量避免局部用药。第12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效学药效学n药效动力学(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用以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即药效和药物浓度之间的关药效和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系。第13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

7、的关系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第14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与疗效的关系n根据药敏试验中抗菌药对细菌的根据药敏试验中抗菌药对细菌的MIC值结合药物在常值结合药物在常用剂量时的血药浓度判断该菌对某抗菌药敏感或耐用剂量时的血药浓度判断该菌对某抗菌药敏感或耐药,从而指导临床选用合适抗生素。药,从而指导临床选用合适抗生素。n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抗菌药的体内杀菌活性: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第15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抗菌药物药

8、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分类抗菌药物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分类抗菌药类别抗菌药类别PK/PD参数参数药物药物时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短(短PAE)TMIC青青霉霉素素类类、头头孢孢菌菌素素类类、氨氨曲曲南南、碳碳青青霉霉烯烯类类、大大环环内内酯酯类、克林霉素、氟胞嘧啶类、克林霉素、氟胞嘧啶时间依赖性时间依赖性(长(长PAE)AUC/MIC四环素、四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氟康唑、阿奇霉素浓度依赖性浓度依赖性AUC24/MIC或或Cmax/MIC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BTMIC=

9、lnDose/(VdMIC)T 1/2/ln2 100/DI第16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根据体内杀菌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根据体内杀菌活性合理用药活性合理用药 n时间依赖性抗菌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药效学中有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药效学中有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作用指标是抗生素浓度大于作用指标是抗生素浓度大于MICMIC时间的百分比,简称时间的百分比,简称TMICTMIC,半衰期短者,需多次给药,使给药间隔时间(半衰期短者,需多次给药,使给药间隔时间(T)MIC的时间延长,达到最佳疗效;的时间延长,达到最佳疗效;n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增加每次给药剂量,

10、使增加每次给药剂量,使AUC24/MIC和和Cmax/MIC达较高水平,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达较高水平,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第17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内容:内容:n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药物人体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n斯沃(利奈唑胺)的药代/药效学特点及优势第18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代动力学优越性斯沃药代动力学优越性n优良生物利用度,且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优良生物利用度,且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n低蛋白结合率呈非浓度依赖性低蛋白结合率呈非浓度依赖性n良好组织穿透力良好组织穿透力n不通过不通过P450P450酶代谢,且对酶代谢,且对P450P450

11、酶无诱导性,也不抑制其活性。潜在药酶无诱导性,也不抑制其活性。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n双通道清除,包括非肾清除与肾清除,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双通道清除,包括非肾清除与肾清除,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n老年患者药代力无明显变化,故老年患者应用无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药代力无明显变化,故老年患者应用无需调整剂量第19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一)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一)-吸收吸收1n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100%100%,故可进行序贯故可进行序贯治疗,治疗,n达峰时间:达峰时间:1-2hr1-2hrn食物影响:与高脂饮食同服

12、,食物影响:与高脂饮食同服,T Tmamax x略有推迟,从略有推迟,从1.5hr1.5hr延至延至2.2hr2.2hr。峰浓度约下降。峰浓度约下降17%17%,但,但AUCAUC0-0-与空腹相比无与空腹相比无变化化第20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二)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二)-吸收吸收2每每12小时口服一次,达稳态时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平均值小时口服一次,达稳态时利奈唑胺的血药浓度(平均值标准差,标准差,n=16)n=16)第21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三)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三)-分布分布1n强大体液和组织穿透性强大体液和组织穿透性

13、,能迅速广泛分布于不同脏器组,能迅速广泛分布于不同脏器组织中织中n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血浆蛋白结合率31%31%,且有非浓度依赖特性且有非浓度依赖特性n稳态时平均稳态时平均分布容积分布容积40-50L40-50Ln唾液唾液/血浆浓度比高达血浆浓度比高达1.21.2:1:1,汗液,汗液/血血浆浓度比度比为0.55:10.55:1,提示,提示广泛分布能力广泛分布能力第22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四)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四)-分布分布21.Adapted from Honeybourne D,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3;51:143

14、1-4 and erratum 2003;52;536.2.Gee T,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1843-6.3.Lovering AC,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73-7.4.Pfizer Inc.,data on file.5.Gendjar SR,et al.ASN/ISN WCN 2001,Abstract 2205.组织组织/体液体液利奈唑胺给药剂量利奈唑胺给药剂量药物浓度药物浓度(mg/L)血浆血浆/血清血清 组织组织/体液体液穿透率穿透率(%)上皮细胞衬液上皮细胞衬液160

15、0 mg q12h PO(6剂剂)13.425.1200炎性水泡液2600 mg q12h PO(5剂)18.316.4104骨3600 mg q12h IV(2剂)15.88.660肌肉3600 mg q12h IV(2剂)15.813.494脑脊液脑脊液410 mg/kg(600 mg)IV(4-5剂剂)10.37.571腹膜透析液5600 mg PO(1剂)11.26.961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第23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五)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五)-分布分布3nConte等人的研

16、究nConteConte等在等在2525例健康男性成年志愿者中进行例健康男性成年志愿者中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开放性研究了一项前瞻性、开放性研究n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600 mg)600 mg每每1212小时口服给药小时口服给药一次共一次共5 5次,以评价稳态下利奈唑胺次,以评价稳态下利奈唑胺(斯沃斯沃)血浆和肺内浓度血浆和肺内浓度第24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六)-分布分布4MIC90抑制抑制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上皮内液上皮内液血浆血浆金葡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末剂给药后时间(小时)末剂给药后时间(小

17、时)平平均均浓浓度度(g/mL)Conte JE Jr,Golden JA,Kipps J,Zurlinden E.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1475-1480.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在血浆及在血浆及肺上皮衬液(肺上皮衬液(ELF)中的半衰期接近中的半衰期接近7小时,在小时,在12小时的给药间期内药物浓度始终高于小时的给药间期内药物浓度始终高于MIC90第25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七)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七)-分布分布5nHoneybourne等人的研究等人的研究nHoneybourne等在等在10例健康志愿者

18、进行了类似研究,发现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类似研究,发现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在给药后至少在给药后至少8小时内,所有受试者(小时内,所有受试者(10/10)血清和支气管内膜内药物浓度均大于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和支气管内膜内药物浓度均大于金葡菌和肺炎链球菌的MIC90(4 g/mL)n大部分受试者的大部分受试者的ELF及肺泡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达到上及肺泡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可达到上述浓度,比例分别为述浓度,比例分别为90(9/10)和)和60(6/10)Honeybourne D,Tobin C,Jevons G,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3;51:

19、1431-1434.第26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八)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八)-分布分布6nGee TGee T等人的研究等人的研究nGee TGee T等测定了利奈唑胺等测定了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多剂给药后多剂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中,6 6例健康志愿例健康志愿者接受利奈唑胺者接受利奈唑胺(斯沃斯沃)600 mg)600 mg 每每1212小时口小时口服给药共服给药共5 5剂剂n监测监测血浆和炎症水疱液内血浆和炎症水疱液内的药物浓度的药物浓度 Gee T,Ellis R,Marshall G,et al.Antimicrob Ag

20、ents Chemother.2001;45:1843-46第27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九)斯沃药动学优越性(九)-分布分布7MIC90抑制抑制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水疱液(炎症)水疱液(炎症)血浆血浆金葡菌金葡菌化脓性葡萄球菌化脓性葡萄球菌末剂给药后时间(小时)末剂给药后时间(小时)MRSA亚亚组组Gee T,Ellis R,Marshall G,et a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1843-46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对革兰阳性菌的血浆浓度和对革兰阳性菌的血浆浓度和MIC90第2

21、8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分布分布8nLovering AMLovering AM等人的研究等人的研究n该研究入选了该研究入选了1212例行例行全髋置换术全髋置换术并接受利奈唑胺并接受利奈唑胺(斯沃斯沃)600 mg)600 mg静脉滴注的患者静脉滴注的患者n检测利奈唑胺检测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在患者血、骨骼、脂肪和肌在患者血、骨骼、脂肪和肌肉组织内的穿透性和浓度肉组织内的穿透性和浓度 Lovering AM,Zhang J,Bannister GC,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73-77

22、.第29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一)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一)-分布分布9n结果结果n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分析显示利奈唑胺)分析显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能够快速、有效的进入骨、脂肪、肌能够快速、有效的进入骨、脂肪、肌肉组织,在静脉给药结束后肉组织,在静脉给药结束后10min10min内局部浓度即可超过内局部浓度即可超过MICMIC(4 g/mL4 g/mL)。)。n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可迅速穿透骨组织可迅速穿透骨组织,在,在1010、2020、3030分钟后平均浓度分别达到分钟后平均浓度分别达到9.19.1、8.68.6、6.3

23、 mg/L6.3 mg/L。n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也能够迅速穿透肌肉组织也能够迅速穿透肌肉组织,在静滴结束后,在静滴结束后1010分钟达到分钟达到10.4 mg/L10.4 mg/L,3030分钟后达到峰浓度分钟后达到峰浓度13.4 mg/L13.4 mg/L。n在手术期间,利奈唑胺在手术期间,利奈唑胺(斯沃斯沃)的脂肪组织浓度接近敏感病原菌的的脂肪组织浓度接近敏感病原菌的MICMIC。然而,肌肉组织浓。然而,肌肉组织浓度可超过其度可超过其MICMIC的的3434倍,说明利奈唑胺倍,说明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在骨骼周围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在骨骼周围组织具有良好的穿透性。Lovering

24、 AM,Zhang J,Bannister GC,et al.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2;50:73-77.第30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二)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二)-代谢代谢n肝代谢肝代谢50-70%50-70%,吗啉环开环氧化,吗啉环开环氧化n不经不经P450P450酶代谢,且对酶代谢,且对P450P450酶无诱导作用酶无诱导作用n对重要对重要P450P450酶同功酶酶同功酶1A21A2、2C92C9、2C192C19、2D62D6、2E12E1及及3A43A4均无抑制作用。因此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较低均无抑制作用。因此潜在药

25、物相互作用发生率较低n代谢物为非活性物代谢物为非活性物第31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三)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三)-排泄排泄n肾清除占所给剂量肾清除占所给剂量80-85%80-85%n其中其中30%30%为原型药物为原型药物n余为各种代谢物余为各种代谢物n粪便排出所给剂量粪便排出所给剂量7-12%7-12%(主要为代谢物)(主要为代谢物)nT1/2T1/2n成人成人5hr5hr(4.26-5.4hr4.26-5.4hr)n3 3个月个月-16-16岁儿童:岁儿童:2.7hr(1.1-4.8hr)2.7hr(1.1-4.8hr)n血透可清除血透可清除第32页,共3

26、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四)斯沃药动学优越性(十四)-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特点n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斯沃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发生改变不同肾功能不全患者,斯沃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发生改变n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斯沃不通过人体细胞色素斯沃不通过人体细胞色素P450P450酶代谢,也不抑制有临床意义的人体细胞色素同酶代谢,也不抑制有临床意义的人体细胞色素同功酶功酶n老年患者(老年患者(6565岁)无需调整剂量岁)无需调整剂量第33页,共38页,编辑于20

27、22年,星期六斯沃药效学优越性斯沃药效学优越性n具杀菌和抑菌双重特性,取决于感染病原体具杀菌和抑菌双重特性,取决于感染病原体与应用条件与应用条件n对链球菌具杀菌效应对链球菌具杀菌效应n独特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别抗菌药物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与其它类别抗菌药物不具有交叉耐药性交叉耐药性n与糖肽类药物不同,本品不具有肾毒性与糖肽类药物不同,本品不具有肾毒性n本品可应用于序贯治疗本品可应用于序贯治疗第34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时间依赖性抗生素n时间依赖性的抗生素抗菌活性主要与其抗生素浓度大于细菌MIC时间长短有关,n利奈唑胺(斯沃)是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利奈唑胺(斯沃)是时

28、间依赖性抗生素,利奈唑胺(斯沃)的半衰期约为4.695.40小时 1.Chung E,Amsden GW,Nafziger AN,et al.Formulary.2003;38:294-319.2.Quintiliani R.Infect Med.2004;21:219-233.第35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总结(总结(1 1)n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体内抗菌活性都是影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体内抗菌活性都是影响抗生素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选择抗生响抗生素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选择抗生素应该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素应该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当选择抗生素时,必须考虑其当选择抗生素时,必须考虑

29、其结合靶位能力、结合靶位能力、穿透性以及可达到的浓度穿透性以及可达到的浓度;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药物药代动力学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能够穿能够穿透至靶位并达到有效治疗浓度透至靶位并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仅有抗生素的游离成分能够穿透至组织,仅有抗生素的游离成分能够穿透至组织,也只也只有抗生素游离成分具有抗菌活性有抗生素游离成分具有抗菌活性。第36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总结(总结(2 2)利奈唑胺利奈唑胺(斯沃斯沃)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噁唑全球第一个被批准用于临床的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烷酮类抗菌药1,具有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具有卓越的药代动力学特征:n绝对生物利用度约

30、为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100%100%,且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且食物对吸收无明显影响,n低蛋白结合率低蛋白结合率31%31%,游离成分大约为游离成分大约为69%,n良好组织穿透力良好组织穿透力,它能进入,它能进入ISF(细胞间隙体液)及细胞内,并发挥抗菌作用;细胞间隙体液)及细胞内,并发挥抗菌作用;n不通过不通过P450P450酶代谢,酶代谢,且对且对P450P450酶无诱导性,也不抑制其活性。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酶无诱导性,也不抑制其活性。潜在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低,n双通道清除,包括非肾清除与肾清除,双通道清除,包括非肾清除与肾清除,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n老年患者药代力无明显变化,故老年患者应用无需调整剂量,老年患者药代力无明显变化,故老年患者应用无需调整剂量,n肾功能不全、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肾功能不全、轻至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第37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第38页,共3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