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和溶液长江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29571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81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体和溶液长江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气体和溶液长江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体和溶液长江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体和溶液长江大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pptx(8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分散系分散系 1-2 气体气体 1-3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 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1-5 胶体溶液胶体溶液1-6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1-7 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第第2页页/共共81页页第1页/共81页1-1 分散系二、分散系的分类:一、分散系的概念:第第3页页/共共81页页第2页/共81页1-1 分散系 一一种种或或几几种种物物质质分分散散成成微微小小的的粒粒子子分分布布在在另另一一种种物物质质中中所所构构成成的的系系统统称称为为分分散散系系(disperse system)。被被分分散散的的物物质质称称分分散散质质(disperate

2、),亦称亦称分散相分散相(disperated phase);起起 分分 散散 作作 用用 的的 物物 质质 称称 为为 分分 散散 剂剂(dispersant),亦亦称称分分散散介介质质(dispersing medium)。一、分散系的概念:第第4页页/共共81页页第3页/共81页1-1 分散系气气(空气)气气(空气)气液(汽水)气液(汽水)气固(浮石)气固(浮石)液气(云、雾)液气(云、雾)液液(牛奶)液液(牛奶)液固(肉冻)液固(肉冻)固气(烟、尘)固气(烟、尘)固液(溶液)固液(溶液)固固(合金)固固(合金)二、分散系的分类:1.按聚集状态分第第5页页/共共81页页第4页/共81页

3、100 nm 粗分散系粗分散系(悬浊液、乳浊液)(悬浊液、乳浊液)2.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1-1 分散系第第6页页/共共81页页第5页/共81页1-2 气体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二、道尔顿分压定律三、分体积定律四、实际气体第第7页页/共共81页页第6页/共81页1-2 气体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v气体的最基本特征:气体的最基本特征:可压缩性和扩散性。可压缩性和扩散性。v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分子本身不占体积,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的气体称为用力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理想气体(ideal gas)ideal gas)。理想气体实际上不存在。理想气体实际上不存在。低压(低于数百千帕)、高温(高于

4、273K)的条件下的气体可近似看作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的一种极限情况。第第8页页/共共81页页第7页/共81页1-2 气体R=8.314(Pam3mol-1K-1)=8.314(kPaLmol-1K-1)=8.314(Jmol-1K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 nRTR-摩尔气体常数第第9页页/共共81页页第8页/共81页1-2 气体二、道尔顿分压定律分压:分压:组分气体组分气体i 在在相同温度相同温度下占有与混合气体下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组分气体时所产生的压力,叫做组分气体i 的的分压。分压。组分气体:组分气体:理想气体混合物中每一种气体。理想气体混合物中

5、每一种气体。第第10页页/共共81页页第9页/共81页1-2 气体 混混合合气气体体的的总总压压等等于于混混合合气气体体中中各各组组分分气体分压之和。气体分压之和。分压定律:p=p1+p2+或p=pi第第11页页/共共81页页第10页/共81页分压的求解:x i i 的摩尔分数的摩尔分数,表示某组分的物质的量占混合物中总物质的量的分数。第第12页页/共共81页页第11页/共81页分体积:分体积:1-2 气体三、分体积定律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i的分体积Vi是该组份单独存在并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第第13页页/共共81页页第12页/共81页1-2 气体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情况下

6、,混合气体的体积等于组成该混合气体的各组分的分体积之和。气体分体积定律(lawofpartialvolume)VV1V2Vi 第第14页页/共共81页页第13页/共81页Example:25时,装有0.3 MPa O2的体积为1L的容器,与装有0.06 MPa N2的体积为2L的容器用旋塞连接。打开旋塞,待两边气体混合后,计算:(1)O2、N2的物质的量;(2)O2、N2的分压;(3)混合气体的总压力;(4)O2、N2的分体积。第第15页页/共共81页页第14页/共81页解:(1)混合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并没有发生变化:(2)O2、N2的分压是它们各自单独占有3L时所产生的压力:当O2由1L增加到

7、3L时,当N2由2L增加到3L时,第第16页页/共共81页页第15页/共81页(3)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p=p(O2)+p(N2)=0.1+0.04=0.14MPa (4)O2、N2的分体积:第第17页页/共共81页页第16页/共81页范德华方程式(范德华方程式(van der Waals equation)1-2 气体四、实际气体(realgas)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分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体积,因而实际气体不符合理想气体模型。a和b称为范德华常数。常数a用于校正压力;b用于修正体积。均可由实验确定。第第18页页/共共81页页第17页/共81页常数常数a值随沸点(值随沸点(boiling poin

8、t)升高而增大,常升高而增大,常数数b大致等于气体在液态时的摩尔体积。大致等于气体在液态时的摩尔体积。1-2 气体气体a/L2kPamol-2b/Lmol-1沸点/液态的摩尔体积/Lmol-1HeH2O2N2CO2C2H2Cl23.45724.76137.8140.8363.9444.7657.70.023700.026610.031830.039130.042670.051360.05622-269-253-183-196-7(升华)-104-340.0270.0290.0280.0350.0400.054第第19页页/共共81页页第18页/共81页1-3 溶液的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二、质量

9、摩尔浓度三、摩尔分数四、质量分数五、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第第20页页/共共81页页第19页/共81页1-3 溶液的浓度 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均匀混合而广义地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均匀混合而且彼此呈现分子(或离子)状态分布者均称为且彼此呈现分子(或离子)状态分布者均称为溶液溶液。溶溶 液液气态溶液气态溶液(空气空气)液态溶液:液态溶液:(酸、碱酸、碱)固态溶液固态溶液(合金合金)溶质溶质溶剂溶剂溶液的浓度:是指一定量溶液或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第第21页页/共共81页页第20页/共81页定义:定义:1-3 溶液的浓度一、物质的量浓度(amount-of-substanceconcen

10、tration)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用符号cB表示,单位是molL-1或moldm-3。cB=nBV 注意注意:使用物质的量单位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指明物质的时,要指明物质的 基本单元基本单元。第第22页页/共共81页页第21页/共81页基本单元(基本单元(basic cell)1-3 溶液的浓度 指系统(system)中的基本组分,它既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还可以指某一特定的过程或反应,如O2、(H2SO4)、(H2+O2)等。Example:c(KMnO4)=0.10molL-1与c(1/5KMnO4)=0.10molL-

11、1的两个溶液。它们所表示1L溶液中所含KMnO4的物质的量是不同的,前者是0.10mol,后者为0.020mol。第第23页页/共共81页页第22页/共81页 1mol Na3PO4与与3mol(1/3 Na3PO4)的基本单元和基本单元数是否相同?质的基本单元和基本单元数是否相同?质量是否也相同?摩尔质量比是多少?量是否也相同?摩尔质量比是多少?(同学们思考回答)(同学们思考回答)Question 1Question 1基本单元基本单元数质量摩尔质量前者Na3PO41mol相同前者是后者的3倍后者1/3Na3PO43mol第第24页页/共共81页页第23页/共81页定义:定义:1-3 溶液的

12、浓度二、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单位质量的溶剂中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bB表示,单位是molkg-1。bB=nBmA 第第25页页/共共81页页第24页/共81页定义:定义:1-3 溶液的浓度三、摩尔分数(molefraction)混合系统(溶液)中某组分B的物质的量占全部系统(溶液)的物质的量的分数,用符号xB表示,量纲是1。xB=nBn第第26页页/共共81页页第25页/共81页定义:定义:1-3 溶液的浓度四、质量分数(massfraction)混合系统中,某组分B的质量占混合物的总质量的分数,用符号wB表示,量纲是1。wB=mBm第第27页页/共共81页页第26页/共81

13、页1-3 溶液的浓度五、几种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 第第28页页/共共81页页第27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二、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二、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三、溶液的沸点上升三、溶液的沸点上升四、溶液的渗透压四、溶液的渗透压第第29页页/共共81页页第28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第第一一类类:与与溶溶质质本本性性有有关关,如如酸酸碱碱性性、导导电电性性、颜颜色等。色等。第二类: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第二类:与溶质本性无关,只与溶质的数量有关。依依数数性性:只只

14、与与溶溶质质粒粒子子的的数数目目有有关关而而与与溶溶质质本本性性无无关的性质,又叫关的性质,又叫溶液的通性溶液的通性。依数性是指: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溶液的沸点上升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具有渗透压溶液具有渗透压粒子:粒子: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溶液中实际存在的分子、离子等。溶液的性质第第30页页/共共81页页第29页/共81页初始:初始:V蒸发蒸发 V凝聚凝聚平衡:平衡:V蒸发蒸发 =V凝聚凝聚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气液两相平衡气液两相平衡 蒸发蒸发 H2O(l)H2O(g)凝聚凝聚 纯水的蒸气压示意图纯水的蒸

15、气压示意图蒸发蒸发凝聚凝聚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第第31页页/共共81页页第30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饱饱和和蒸蒸气气压压:在在一一定定的的温温度度下下,当当蒸蒸发发的的速速度度等等于于凝凝聚聚的的速速度度,液液态态水水与与它它的的蒸蒸气气处处于于动动态态平平衡衡,这这时时的的蒸蒸气气压压称称为为水水在在此此温温度度下下的的饱饱和和蒸蒸气气压压,简简称称蒸蒸气气压压。用符号用符号 p p 表示。表示。第第32页页/共共81页页第31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Problem:在在纯纯溶溶剂剂中中加加入入难难挥挥发发的的物物质质(比比如如在在水水中中加加

16、入入定定量量的的蔗蔗糖糖)以以后后,溶溶液的蒸气压又会如何变化呢?液的蒸气压又会如何变化呢?在在纯纯溶溶剂剂中中加加入入难难挥挥发发的的物物质质以以后后,达达平平衡衡时时,p溶溶液液总总是是小小于于同同 T 下下的的p纯纯溶溶剂剂,即即溶液的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蒸气压下降。蒸气压下降值蒸气压下降值p=p纯纯p液。液。第第33页页/共共81页页第32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p液液 nBnA+nBnA nB p pA*nA nAmA/MA nB nB p pA*pA*MA nA mAnBppA*MAKb(B)mA第第36页页/共共81页页第35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

17、性 定义:K蒸蒸=p*MA K蒸蒸与溶剂、与溶剂、T有关的常数有关的常数 同一温度,溶剂不同,其同一温度,溶剂不同,其K蒸蒸不同;不同;同一溶剂,温度不同,其同一溶剂,温度不同,其K蒸蒸也不同。也不同。溶剂溶剂温度温度/Kp*/kpa Makg/molK(kPakg/mol)H2O2983.170.0180.057H2O2932.330.0180.042C6H629813.30.0781.04第第37页页/共共81页页第36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二、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二、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凝凝固固点点(freezing point):在在一一定定的的外外压压下下,溶溶液液与与

18、固固体体纯纯溶溶剂剂具具有有相相同同的的蒸蒸气气压压时时的的温温度度,称为该溶液的凝固点。称为该溶液的凝固点。(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固液两相平衡时的温度)凝固点下降(freezingpointdepression):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总比纯溶剂低的现象。H2O(S)H2O(l)p(H2O,l)=610.6Pa=p(H2O,s)时对应的温度为0。第第38页页/共共81页页第37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实验证明,溶液的凝固点下降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Kf:摩摩尔尔凝凝固固点点下下降降常常数数,与与溶溶剂剂的的本本性性有有关关,而而与与溶溶质质的的本本性性无无关

19、关,K kg mol-1。常常见溶剂的见溶剂的Kf 值值见教材见教材12页表页表1-3。bB: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1。第第39页页/共共81页页第38页/共81页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三、溶液的沸点上升三、溶液的沸点上升 沸沸点点(boilling point):液液体体的的蒸蒸气气压压等等于于外外界大气压力时液体对应的温度界大气压力时液体对应的温度。纯水:纯水:p外外=101.3kPa,t纯水纯水=100.沸点上升(boillingpointrise):难挥发物质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的现象。第第40页页/共共81页页第39页/共81页1-4 非

20、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蒸汽压下降蒸汽压下降 p p溶液溶液 bHACb糖,bB越大,Tfp越低。因此,凝固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1)(2)(3)例题1:下列溶液凝固点的高低顺序:0.1mol.kg-1糖的水溶液;0.1mol.kg-1醋酸的水溶液;0.1mol.kg-1氯化钠的水溶液;第第48页页/共共81页页第47页/共81页解:根据=cBRT 有:775kPa=cB8.314kPa.L.mol-1.K-1310KcB=(775/8.314310)mol.L-1=0.3mol.L-1或:cB-1180g.mol-1=54g.L-1例题2:37时,血液的渗透压为775kPa。问

21、与血液具有相同渗透压的葡萄糖(C6H12O6)静脉注射液的浓度(g.L-1)第第49页页/共共81页页第48页/共81页1-5 胶体溶液一、分散度和表面吸附二、胶团结构三、胶体溶液的性质四、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与聚沉第第50页页/共共81页页第49页/共81页应用相的概念需区分:相(phase):系统可分为:单相(均匀)系统;多相(不均匀)系统。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部分。*相数与物质种类数;相数与物质种类数;*相与界面的关系。相与界面的关系。*相与聚集态不同;第第51页页/共共81页页第50页/共81页1-5 胶体溶液一、分散度和表面吸附分散度(dispersiondegree):物

22、质的分散程度,分散质粒子越小,分散程度越大。比表面积(specificsurface):单位体积的表面积,用符号s表示。胶体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第第52页页/共共81页页第51页/共81页1-5 胶体溶液 表面能:液体或固体表面粒子比内部粒子多出的这部分能量。系统的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就越高,系统就越不稳定,因此液体和固体都有自动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能力。表面吸附是降低表面能的有效手段之一。第第53页页/共共81页页第52页/共81页1-5 胶体溶液二、胶团结构 胶体是一个高度分散的系统,胶体粒子的总表面积非常大,因而具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并能选择性地吸附异性电荷的离子。以AgI溶

23、胶为例来说明胶团的结构:在制备AgI过程中,若AgNO3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Ag+而带电正电;若KI过量,则胶核优先吸附I-而带负电。第第54页页/共共81页页第53页/共81页胶团胶粒扩散层(A gI)m胶核+An g电位离子(n-x)NO3-反离子+xxNO3-吸附层AgI溶胶胶团结构(溶胶胶团结构(AgAg+过量)过量)第第55页页/共共81页页第54页/共81页第第56页页/共共81页页第55页/共81页Fe(OH)3溶胶:溶胶:Fe(OH)3m n FeO+(n-x)Cl-x+xCl-As2S3溶胶:溶胶:(As2S3)m n HS-(n-x)H+x-x H+硅酸溶胶:硅酸溶胶:(S

24、iO2)m n HSiO3-(n-x)H+x-x H+胶粒带电,胶团不带电胶粒带电,胶团不带电(电中性)(电中性)当当KI过量时,胶粒带负电荷过量时,胶粒带负电荷,胶团结构如下:,胶团结构如下:(AgI)m n I-(n-x)K+x-x K+第第57页页/共共81页页第56页/共81页1-5 胶体溶液三、胶体溶液的性质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光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电学性质第第58页页/共共81页页第57页/共81页布朗运动布朗运动1、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液体分子对溶液体分子对溶胶粒子的撞击胶粒子的撞击 粗分散系粗分散系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分散

25、质粒子本身处于不分散质粒子本身处于不断的热运动中。断的热运动中。分散剂分子对分散质粒分散剂分子对分散质粒子的不断撞击。子的不断撞击。第第59页页/共共81页页第58页/共81页2、光学性质(丁达尔光学性质(丁达尔TyndallTyndall效应)效应)光学原理:光学原理:强光照到分散质粒子上,若粒子直强光照到分散质粒子上,若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反射或折射。若粒子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则发生反射或折射。若粒子直径与入射光波长相比拟,则发生散射。径与入射光波长相比拟,则发生散射。Fe(OH)3胶体丁铎尔效应示意图丁铎尔效应示意图光源光源凸透镜凸透镜光锥光锥第第60页页/共共81页页第59页

26、/共81页 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溶胶中分散质粒子直径:1 100 nm 可见光波长:可见光波长:400 700 nm 在真溶液中,溶质颗粒太小(在真溶液中,溶质颗粒太小(二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一价离子相同电荷的离子,差别不大。相同电荷的离子,差别不大。第第67页页/共共81页页第66页/共81页Question 2Question 2Sb2S3溶液的稳定剂是H2S,试写出其胶团结构,以NaCl,AlCl3,CuSO4作聚沉剂时,聚沉能力最大的是什么?【解】H2S在溶液中离解为H和HS,所以Sb2S3溶液胶团结构为:(Sb2S3)mnHS(nx)H+xxH由于胶粒带负电,聚沉能力最大的是Al

27、Cl3。第第68页页/共共81页页第67页/共81页1-6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一、高分子溶液二、高分子溶液对溶胶的保护作用三、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四、表面活性剂五、乳状液第第69页页/共共81页页第68页/共81页(2)是单个分子分散的单相体系,是真溶液,溶解是单个分子分散的单相体系,是真溶液,溶解过程是自动的,也是可逆的,是过程是自动的,也是可逆的,是热力学的稳定体系热力学的稳定体系。(3)无丁达尔效应。无丁达尔效应。因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因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有大量的亲水基团(-OH,-COOH、-NH2),溶溶剂化作用强,溶质与溶剂间无界面。剂化作用强,溶质与溶剂间无界面

28、。(1)相对分子质量可达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04,长度可达几百纳米,但,长度可达几百纳米,但截面积只截面积只 相当于一个普通分子大小。相当于一个普通分子大小。第第70页页/共共81页页第69页/共81页 原因是溶剂化了的线状高分子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使胶粒表面多出一层溶剂化保护膜,从而提高了溶胶的稳定性。在容易聚沉的溶胶中,加入适量的大分子物质溶液(如动物胶、蛋白质等),可以大大地增加溶胶的稳定性。第第71页页/共共81页页第70页/共81页 在溶胶中加入少量的高分子化合物后,反而使溶胶对电解质的敏感性大大增加,降低了其稳定性,这种现象称为高分子的敏化作用。原因是加入的高分子化合物量太少,不足以包

29、住胶粒,反而使大量的胶粒吸附在高分子的表面,使胶粒间可以互相“桥联”变大而易于聚沉。第第72页页/共共81页页第71页/共81页 盐析(saltingout):通过加入大量电解质使高分子化合物聚沉的作用。原因:大量的亲水基团与水有强烈的溶剂化作用,在水中形成很厚的水化膜。对高分子化合物要加入大量的电解质,才能破坏其水化膜而使之凝结出来。盐析是可逆的。当加入大量水以后,沉淀将溶解。第第73页页/共共81页页第72页/共81页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由极性基团(亲水)(通常是-OH、-COOH、-NH2,=NH、-NH3+等基团构成)和非极性基团(疏水)(主要是由碳氢组成的长链或芳香基团所构成)两大

30、部分构成。表面活性剂性质:当它被加入到某一物质中后,能够显著降低其表面张力,从而使一些极性相差较大的物质也能相互均匀分散、稳定存在。第第74页页/共共81页页第73页/共81页 乳浊液乳浊液(emulsion):分散质和分散剂均为液体分散质和分散剂均为液体的粗分散系。的粗分散系。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不同性质,乳浊液又可根据分散质与分散剂的不同性质,乳浊液又可分为两大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类是“油油”(通常指有机物通常指有机物)分散在水中所形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体系,以成的体系,以油水型油水型表示,如牛奶、豆浆、农药表示,如牛奶、豆浆、农药乳化剂等。乳化剂等。另一类是水分散在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

31、油”中形成的中形成的水油水油型乳浊型乳浊液,例如石油。液,例如石油。第第75页页/共共81页页第74页/共81页分散系分散系真溶液真溶液粗分散系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胶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直径分散质粒子分散质粒子实例实例外观外观稳定性稳定性能否透过滤能否透过滤纸纸能否透过半能否透过半透膜透膜鉴别鉴别10-9m1010-7-7mm10-91010-7-7mm单个小分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或离子酒精、氯化钠溶液酒精、氯化钠溶液均一、透明均一、透明稳定稳定能能能能无丁达尔效应无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静置分层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不能不能不能不能不稳定不稳定不均一、不透明均一、不透明石灰乳石灰乳巨大

32、数目分子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集合体许多分子集合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体或高分子淀粉溶胶淀粉溶胶均一、透明均一、透明较稳定较稳定能能不能不能第第76页页/共共81页页第75页/共81页电解质电解质b/mol.kg-1tf(理)理)/tf(实)实)/KCl0.10.1860.3460.010.01860.0361K2SO40.10.1860.4540.010.01860.0521KNO30.20.3720.664MgCl20.10.1860.519 比值比值1.861.942.442.801.762.791-7 电解质溶液第第77页页/共共81页页第76页/共81页 活度活度(activity):是

33、指有效浓度,即单位体积是指有效浓度,即单位体积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来的表观离子有效浓度,电解质溶液中表现出来的表观离子有效浓度,即扣除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以即扣除了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浓度。以a 表示。表示。a=.c :活活度度系系数数,稀稀溶溶液液中中,1;极极稀稀溶溶液液中中,接接近近1。活度与活度系数第第78页页/共共81页页第77页/共81页1923年年,Debye 及及Hckel提提出出离离子子氛氛(ionic atmosphere)概念。概念。观观点点:强强电电解解质质在在溶溶液液中中是是完完全全电电离离的的,但但是是由由于于离离子子间间的的相相互互作作用用,每每一一个个离离子子都都

34、受受到到相相反反电电荷荷离离子子的的束束缚缚,这这种种离离子子间间的的相相互互作作用用使使溶液中的离子并不完全自由,其表现是:溶液中的离子并不完全自由,其表现是:溶溶液液导导电电能能力力下下降降,电电离离度度下下降降,依依数数性性异常。异常。第第79页页/共共81页页第78页/共81页ci:溶液中第i种离子的浓度,Zi:第i种离子的电荷离子强度I表示了离子在溶液中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离子强度越大,正负离子间作用力越大。离子强度第第80页页/共共81页页第79页/共81页 离子强度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离子强度越大,离子间相互作用越显著,活度系数越小;活度系数越小;离子强度越小,活度系数约为离子强度越小,活度系数约为1。稀溶液接。稀溶液接 近理想溶液,活度近似等于浓度。近理想溶液,活度近似等于浓度。:活活度度系系数数;Z1、Z2分分别别表表示示离离子子电电荷荷;I为溶液离子强度。为溶液离子强度。第第81页页/共共81页页第80页/共8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1页/共8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