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28761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第1页,此课件共27页哦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发酵生产青霉素的条件控制,掌握发酵生产青霉素的条件控制,及青霉素提取与精制的控制点及青霉素提取与精制的控制点。重点重点:掌握掌握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工艺流程发酵生产青霉素的工艺流程难点难点:青霉素提取与精制的控制点青霉素提取与精制的控制点第2页,此课件共27页哦什么是青霉素什么是青霉素青霉素青霉素 又被称为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青霉、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等。青霉素是抗菌素苄青霉素钾等。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的一种,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菌)并在细菌细胞(

2、革兰氏阳性菌)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是的抗生素。青霉素是-内酰胺类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典型代表。抗生素的典型代表。青霉素结构青霉素结构第3页,此课件共27页哦青霉素的理化性质青霉素的理化性质1、稳定性:固体青霉素盐的稳定性与其含水量和纯度有很大的关系;2、溶解度:青霉素游离酸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溶于有机溶剂如醋酸乙酯、苯、氯仿、丙酮和乙醚中,而其钾盐、钠盐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3、降解反应:青霉素是很不稳定的化合物,遇酸碱或加热易分解而失去活性,并发生分子重排。第4页,此课件

3、共27页哦(a)最早发现的产生青霉素的 原始菌种是点青霉菌,生产能力 很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所以被淘汰。现在主要采用的的 产黄青霉菌。(b)为了提高产黄青霉的青霉素产量 使用的诱变剂如:二环氧丁烷、甲磺酸乙酯、乙烯亚胺、亚硝酸、X射线等。菌种:第5页,此课件共27页哦n产黄青霉: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osogenumn深层培养深层培养 菌丝形态菌丝形态n菌落:菌落:平坦或皱褶,圆形。平坦或皱褶,圆形。n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链状;链状;颜色颜色丝状菌球状菌黄孢子丝状菌绿孢子丝状菌:发酵单位85000U/mL绿孢子球状菌白孢子球状菌:发酵单位高,对原材 料、设备要求高,提

4、炼收率低。第6页,此课件共27页哦第7页,此课件共27页哦第8页,此课件共27页哦青霉素发酵工艺青霉素发酵工艺1.发酵工艺流程第9页,此课件共27页哦第10页,此课件共27页哦 孢子制备孢子制备1、将沙土孢子先在用甘油、葡萄糖、蛋白胨组将沙土孢子先在用甘油、葡萄糖、蛋白胨组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经传代活化,成的培养基进行斜面培养,经传代活化,得单菌得单菌落。落。2、再传斜面,培养、再传斜面,培养7天,制得斜面孢子。天,制得斜面孢子。3、再移植到优质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再移植到优质小米或大米固体培养基上,25C,相对湿度,相对湿度45%-50%,生长,生长7天,天,大米大米表面长出明显小菌

5、落时要再振摇均匀,使菌表面长出明显小菌落时要再振摇均匀,使菌丝在大米表面能均匀生长,丝在大米表面能均匀生长,制得绿色小米孢制得绿色小米孢子。子。注意注意:每批孢子必需进行严格摇瓶试每批孢子必需进行严格摇瓶试验,测定效价及检查杂菌情况。验,测定效价及检查杂菌情况。斜面孢子斜面孢子和米孢子培养要注意湿度控制和米孢子培养要注意湿度控制第11页,此课件共27页哦种子罐培养工艺种子罐培养工艺一级种子发酵:发芽罐,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碳酸钙,玉米油 消沫剂等;接种量:200亿孢子/t培养基空气流量:1:3(通气量与发酵液体积比)(m3/m3 min);搅拌转速:300-350r/m

6、in;温度:271;时间:40h。质量:质量:菌丝浓度达菌丝浓度达40%,菌丝形态正常,菌丝形态正常第12页,此课件共27页哦二级种子罐:二级种子罐:繁殖罐,大量繁殖。培养基:培养基:葡萄糖、玉米浆、碳酸钙,玉米油,消沫剂等;接种量:接种量:10;空气流量:1:1-1.5(m3/m3 min);搅拌转速:250-280r/min;pH:自然;温度:251;时间:10-14h;质量:质量:菌丝浓度达菌丝浓度达40%,残糖,残糖1.0%以下,菌以下,菌丝粗壮,丝粗壮,III期(脂肪粒,积累贮藏物),无杂期(脂肪粒,积累贮藏物),无杂菌,效价在菌,效价在700u/ml左右。左右。第13页,此课件共2

7、7页哦生产罐培养工艺生产罐培养工艺三级罐三级罐:生产罐;培养基培养基:花生饼粉,葡萄糖,尿素,硝酸铵,硫代硫酸钠,苯乙酰胺,CaCO3,玉米油,硅油.第14页,此课件共27页哦培养基培养基碳源青霉菌能利用多种糖,如:碳源青霉菌能利用多种糖,如:葡萄糖、乳糖葡萄糖、乳糖。目前采用淀粉水解糖,。目前采用淀粉水解糖,糖化液进行流加。糖化液进行流加。氮源可采用氮源可采用玉米浆玉米浆、花生饼粉、精制棉籽饼粉或麸皮粉等有机氮源,、花生饼粉、精制棉籽饼粉或麸皮粉等有机氮源,及氯化氨、硫酸氨、硝酸氨等无机氮源。及氯化氨、硫酸氨、硝酸氨等无机氮源。前体为生物合成含有苄基基团的青霉素前体为生物合成含有苄基基团的青

8、霉素G,需要在发酵中加入前体如,需要在发酵中加入前体如苯乙酸或苯乙酰胺。苯乙酸或苯乙酰胺。由于它们对青霉素有一定毒性,故一次加由于它们对青霉素有一定毒性,故一次加入量不能大于入量不能大于0.1%,并采用多次加入方式。,并采用多次加入方式。无机盐包括无机盐包括硫硫、磷、钙、磷、钙、镁、钾(前少后多,氮源转为氨基镁、钾(前少后多,氮源转为氨基酸)酸)等盐类。等盐类。铁铁离子对青霉素有毒害作用,应严格控制发酵液中铁离子对青霉素有毒害作用,应严格控制发酵液中铁含量在含量在30ug/mL以下。以下。第15页,此课件共27页哦温度控制温度控制适宜菌丝生长温度一般为适宜菌丝生长温度一般为27C,分泌青霉素分

9、泌青霉素2020青霉素破坏少,周期很长。青霉素破坏少,周期很长。变温控制,不同阶段不同温度。变温控制,不同阶段不同温度。生长阶段生长阶段:较高温度,缩短生长时间;生产阶段适当较高温度,缩短生长时间;生产阶段适当降低温度,以利于青霉素合成。降低温度,以利于青霉素合成。前期控制前期控制26左右,后期降温控制左右,后期降温控制22第16页,此课件共27页哦pH控制控制合成适宜pH6.46.6左右,避免超过7.0直接加酸或碱:自动控制流加葡萄糖:速度取决于pH变化快慢。pH下降:补加CaCO3、通氨、尿素或提高通气量pH上升:补加糖(补糖的控制可根据残糖量及发酵过程中的PH值或最好是根据排气中CO2及

10、O2量来控制。一般在残糖降至0.6%左右,PH值上升时开始补糖。)、生理酸性物质(硫酸铵、油脂)恒速补糖,用酸或碱控制方式 第17页,此课件共27页哦溶氧控制溶氧控制30饱和度,产率急剧下降;饱和度,产率急剧下降;10,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临界溶氧浓度:临界溶氧浓度:30。通气比:通气比:1:0.81.5。适宜的搅拌速度适宜的搅拌速度: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氧保证气液混合,提高溶氧第18页,此课件共27页哦各阶段的供氧比较各阶段的供氧比较一级种子阶段二级种子阶段发酵阶段空气流量(m3/m3 min)1:31:1-1.51:0.81.5搅拌转速(r/min)300-350250-

11、280150-200第19页,此课件共27页哦消沫消沫天然油脂:玉米油;化学消沫剂:泡敌。天然油脂:玉米油;化学消沫剂:泡敌。前期前期:主间歇搅拌主间歇搅拌,少加油少加油中期中期:搅拌、加油、稍微降低通气量(必要时),搅拌、加油、稍微降低通气量(必要时),策略:少量多次,一次过多影响呼吸代谢。策略:少量多次,一次过多影响呼吸代谢。后期后期:尽量少加消沫剂,可加水稀释尽量少加消沫剂,可加水稀释第20页,此课件共27页哦提炼工艺过程提炼工艺过程青霉素不稳定,遇酸、碱、热分解失活水溶液中不稳定,非极性溶剂中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很小青霉素盐很稳定;降解产物具有致敏性防止降解,条件温和、快速。

12、第21页,此课件共27页哦预处理预处理青霉素的存在部位:发酵液浓度较低:1030Kg/M3含有大量杂质:菌体细胞、核酸、杂蛋白质、细胞壁多糖等、残留的培养基、色素、盐离子、代谢产物等目的: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预处理: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第22页,此课件共27页哦过滤过滤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草酸或黄血盐一次滤液:pH6.2-7.2,略浑,棕黄或绿色,蛋白质含量0.5-2.0%。板框式过滤机过滤:硫酸调节pH4.5-5.0,加入0.07%PPB(溴代十五烷吡啶),0.07%硅藻土为助虑剂。二次滤液:澄清透明,用于提取(收率90)第23

13、页,此课件共27页哦溶剂萃取溶剂萃取原理: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原理: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盐易溶于水。青霉素盐易溶于水。萃取剂: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萃取剂: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醋酸戊酯。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醋酸戊酯。除去蛋白质:加除去蛋白质:加0.05-0.1%乳化剂乳化剂PPB(溴代溴代十五烷吡啶十五烷吡啶)。萃取:萃取:23次。次。第24页,此课件共27页哦逆流萃取过程逆流萃取过程正相萃取:酸化正相萃取:酸化pH1.8-2.0,滤液:醋酸丁酯,滤液:醋酸丁酯1:0.3,碟片式离心机分离(浓缩,碟片式离心机分离(浓缩1.5-2.1)反相萃取:反相萃取:pH6.8-7.4(磷酸盐、碳酸盐缓冲(磷酸盐、碳酸盐缓冲液)。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液)。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反复萃取反复萃取23次,达到结晶要求。次,达到结晶要求。萃取条件:萃取条件:10下。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下。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第25页,此课件共27页哦青霉素萃取方式 多级逆流萃取第26页,此课件共27页哦脱色脱色1.萃取液中添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加活性炭,除去色素。去色素。2.过滤,除去过滤,除去活性炭。活性炭。第27页,此课件共27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