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28590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骨质疏松诊治与关于骨质疏松诊治与中医药中医药ppt第1页,此课件共37页哦Normal bone Osteoporosis骨质疏松的定义骨质疏松的定义(WHO1993)WHO1993)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构破坏为特征,并导致骨脆性增加,易致骨折的一种疾病易致骨折的一种疾病第2页,此课件共37页哦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多于男性。第3页,此课件共37页哦第4页,此课件共37页哦OP是一个具有明确

2、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骨折的增加,属脆性骨折。轻微创伤及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最常见的是脊椎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并且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内固定的牢固程度差、易松动,骨折愈合慢。OP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第5页,此课件共37页哦不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OP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已发现多个与OP发病相关的基因,如维生素D受体基因、I型胶原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第6页,此课件共37页哦可控制因素可控制因素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 缺乏(

3、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第7页,此课件共37页哦中医理论中医理论 属于中医学中“骨痹”的范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肾主骨”。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 痿论篇日:“肾者水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住身,发为骨痿。”第8页,此课件共37页哦发病因素发病因素肾虚脾虚血瘀第9页,此课件共37页哦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认为,骨之强劲与脆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现代医学认为,肾虚的实质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生了紊乱成骨功能下降,发生骨质疏松。第10页,此课件共37页哦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脾虚是骨质疏松

4、症发生的重要因素若脾胃功能衰退,则精血亏虚精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无以生髓养骨,而致骨质疏松内经:脾主四肢 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第11页,此课件共37页哦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促进因素 王清任医林改借:“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第12页,此课件共37页哦 血淤病机血淤病机 肾精虚衰,元气虚而无以运血,血行缓慢滞而成瘀;肾阳衰惫,温煦失职,阴寒凝滞,血行不畅留而成瘀;肾阴不足,虚火灼津,而致津液凝聚,血液不通血瘀。脾虚致气血无以化生,血虚致瘀第13页,此课件共37页哦由血瘀到瘀血由血瘀到瘀血血瘀是其发生的病理过程和基础,此阶段多无明显临床

5、表现,或有隐痛,症状较轻,多被忽略。瘀血证表现为局部刺痛,疼痛多有定处,呈持续性,并昼轻夜重,痛处固定不移,严重者有驼背,身材变矮或骨折。瘀血和血瘀是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2个概念第14页,此课件共37页哦重视瘀血证重视瘀血证痛有定处舌下脉络曲张舌紫黯有瘀斑口唇齿龈黯红皮肤黏膜瘀斑第15页,此课件共37页哦中医分类中医分类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精不足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瘀血阻络型第16页,此课件共37页哦三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疼痛身材缩短脊柱变形骨折第17页,此课件共37页哦骨吸收增加是引起骨吸收增加是引起OP疼痛的始动因素疼痛的始动因素l骨的形态和结构受到破坏。l影响骨骼的内环境、也波

6、及到周围的组织。l骨内压增高,微循环产生淤血,骨膜应力增加张力性疼痛;l椎体的压缩变形,脊柱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为了维持稳定,肌肉需代偿性地增加张力变形椎体对肌肉的直接刺激挛性疼痛。第18页,此课件共37页哦疼痛性质疼痛性质 l酸痛、胀痛、钝痛、深部痛l当出现骨折时可引起急性剧痛,而椎体压缩骨折时约半数患者感到疼痛或疼痛加重。疼痛伴发的其他症状疼痛伴发的其他症状 l椎体压缩变形加重椎间盘病变和骨赘胸痛、下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或间歇性跛行 l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异常第19页,此课件共37页哦五五.检查检查普通X线检查:只有在骨丢失达30%以上时才能检测出,因而对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无帮助,但确定骨折

7、有诊断价值。骨密度检测:骨矿密度(BMD)简称骨密度,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骨密度仅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第20页,此课件共37页哦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子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子性别性别年龄年龄雌激素缺乏雌激素缺乏家族史家族史种族种族体型体型饮食饮食活动活动嗜好嗜好女性女性老年人,与增龄呈正相关老年人,与增龄呈正相关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有骨质疏松家族史有骨质疏松家族史亚洲人、欧洲人亚洲人、欧洲人娇小瘦弱娇小瘦弱钙摄入不足、高蛋白饮食钙摄入不足、高蛋白饮食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少体力劳动、户外活动少饮酒、咖啡

8、、可乐、汽水等饮酒、咖啡、可乐、汽水等第21页,此课件共37页哦具有中医特色的干预措施具有中医特色的干预措施一级预防:“未病先防”(1)调摄精神,(2)调节饮食(3)科学健身 如五禽戏、太极拳、气功、散步、八段锦、慢跑、游泳等,适当晒太阳。(4)起居有常:顺应四时气候变化6)积极的中医药防治:补肾健骨,调补后天脾胃,补气活血第22页,此课件共37页哦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有病早治、既病防变通过调查和骨密度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手段,缓解骨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中,积极应用行之有效的补肝肾以及补气活血中药,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第23页,此课

9、件共37页哦中医治则中医治则补肾补肾健脾健脾化瘀化瘀在在“肾为先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理理论指导下的补肾健脾治则基础上,运用瘀血论指导下的补肾健脾治则基础上,运用瘀血学说,在活血同时,加重化瘀。学说,在活血同时,加重化瘀。第24页,此课件共37页哦补肾补肾肾主骨,生髓。中医将老年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肾虚。实验和临床研究也证实补肾壮阳或补肾滋阴中药可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辨证选用:肾阳虚者用右归丸加减,肾阴虚者用左归丸加减,肾阴阳俱虚则以右归丸和左归丸合用之。药用杜仲、淫羊藿、龟板、续断、骨碎补等。第25页,此课件共37页哦杜仲叶杜仲叶主要成分:杜仲叶醇

10、能增加骨小梁的宽度和密度,减少骨小梁问隙,杜仲叶醇具有类似性激素作用,从而增进骨髓生成和增加骨质强度。第26页,此课件共37页哦淫羊藿淫羊藿为传统的补肾壮阳中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直接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使机体代谢处于骨形成大于骨吸收的正平衡状态。第27页,此课件共37页哦龟板龟板是一种较为名贵的药材,味咸、甘,性微寒,归肝、肾、心经,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第28页,此课件共37页哦健脾健脾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可分别选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丸)等加减。药用黄芪、人参、党参、山药、炙甘草等 第29页,此课件共37页哦黄芪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

11、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补气以生血,摄血,行滞,生津。第30页,此课件共37页哦人参人参味甘,微苦、微温。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归脾、肺经大补元气大补元气 补肺益脾补肺益脾 生津止渴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安神益智第31页,此课件共37页哦党参党参甘、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第32页,此课件共37页哦山药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益气养阴兼生津,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第33页,此课件共37页哦化瘀治疗的重要作用化瘀治疗的重要作用医林改错:活血化瘀治疗痹证,名方身痛逐瘀汤叶天士:“久病入络”,主张用活血化瘀及虫类药物,搜剔宣通经络。现代药理研究已证明化瘀类药物的抗凝和镇痛作用普遍比活血类药物更强第34页,此课件共37页哦化瘀类药物化瘀类药物破血逐淤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土鳖虫、穿山甲其他活血祛瘀药:桃仁、虎杖、五灵脂、西红花等本类药物破血逐淤药力峻猛,大多有小毒,故不可滥用。第35页,此课件共37页哦治未病与骨质疏松治未病与骨质疏松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积极继承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促进技术进步第36页,此课件共37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37页,此课件共37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