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27880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血液检测部分西安第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学习内容2012版技术规程血液检测部分概要2012版技术规程血液检测部分内容介绍第4部分 血液检测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第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规程第4部分 血液检测1 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2 血液检测试剂血液检测试剂3 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仪器设备使用要求4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5 血液检测标本血液检测标本6 试验操作试验操作7 试验性能监控试验性能监控8 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9 ELIS

2、A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10 核酸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核酸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11 血型检测血型检测12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13 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和利用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和利用资源管理的细资源管理的细化要求化要求过程控制的细化过程控制的细化要求要求检测项目及方法检测项目及方法第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资料性附录附录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附录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附录附录E 微板法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血型定型试验第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新版技术规程血液检测部

3、分参考标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 WHO捐献血液中输血传播传染病的筛查建议(2009)WHO采供血机构GMP指南(2011)第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97版规程框架和内容的不适宜性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97版血液检测部分版血液检测部分化验操作要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酶联免疫法检测梅毒抗体检测:USR/RPR/TRUST/TPHAALT检测:快速法、比色法、速率法ABO血型鉴定(纸板法和磁板法)第6页,此课件共112页哦97版规程检测方法的滞后性97版检测方法描述以手工操作为基础

4、,没有全自动操作的质量版检测方法描述以手工操作为基础,没有全自动操作的质量要求;要求;HBsAg 1ng的检测灵敏度已不适用;的检测灵敏度已不适用;抗抗-HIV为第二代检测方法要求,现在是第四代方法;为第二代检测方法要求,现在是第四代方法;梅毒抗体检测方法为非特异性检测方法,而不是目前采用的梅毒抗体检测方法为非特异性检测方法,而不是目前采用的EIA双抗双抗原夹心法;原夹心法;ABO血型检测方法定义为玻片法,没有涵盖适用于全自动血型分析血型检测方法定义为玻片法,没有涵盖适用于全自动血型分析的微板法。的微板法。不包括不包括NAT要求要求第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97版规程与其它新版GB的不协调性9

5、7版规程与新版规程与新GB18467不能相互补充不能相互补充GB18467 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是针对献血者献血前的业务行为是针对献血者献血前的业务行为要求。要求。8 献血前血液检测献血前血液检测8.1血型检测:血型检测:ABO血型(正定型)。血型(正定型)。8.2血红蛋白(血红蛋白(Hb)测定:男)测定:男120g/L;女;女115g/L。如采用硫酸铜。如采用硫酸铜法:男法:男1.0520,女,女1.0510。8.3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除满足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除满足8.2外,还应同时满足:外,还应同时满足:a)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HCT):):0.36b)采前血小板

6、计数(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且450109/Lc)预测采后血小板数(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以上不包含血液检测程序以上不包含血液检测程序第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97版规程与其它新版GB的不协调性97版规程与新版规程与新GB18469的要求不相适应的要求不相适应GB18469 2011全血成分学质量要求全血成分学质量要求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血型检测血型检测ABO血型定型试验结果正确。血型定型试验结果正确。RhD血型定型试验结果正确。血型定型试验结果正确。人免疫缺陷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和HIV-2)标志物筛查试验结

7、果阴性:)标志物筛查试验结果阴性:HIVAb(1+2)HIVAg/AbHIV RNA第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97版规程与其它新版GB的不协调性GB18469 2011全血成分学质量要求全血成分学质量要求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血液安全性检测要求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筛查试验结果阴性HBsAgHBV DNA丙型肝炎(HCV)病毒标志物筛查试验结果阴性HCV AbHCV 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合格,采用1种试剂(速率法)进行1次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无酮体酚法)梅毒螺旋体标志物筛查试验结果阴性,具体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为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无非特异方法)第

8、1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新版规程血液检测部分突出变化新版规程血液检测部分突出变化血液检测部分与献血前献血者快速检测部分分开。血液检测部分仅针对采集后的全血和成分血检测过程提出管理和技术要求。血液检测部分包含了检测前、中、后的过程控制要求。明确了标本采集、保存、运输、交接等环节的控制要求;明确了输血相关感染检测的方法和程序;增加HIV抗原检测选择;增加HCV抗原检测选择;增加NAT检测程序;增加血型自动化检测方法选择要求删除TP非特异性试验方法;删除ALT快速法将资源管理,如设备、试剂、LIS的部分管理要求细化,纳入规程。第1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学习内容2012版技术规程血液检测部分概要2

9、012版技术规程血液检测部分内容介绍第4部分 血液检测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第1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规程第4部分 血液检测1 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2 血液检测试剂血液检测试剂3 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仪器设备使用要求4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5 血液检测标本血液检测标本6 试验操作试验操作7 试验性能监控试验性能监控8 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9 ELISA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10 核酸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核酸

10、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11 血型检测血型检测12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13 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和利用血液检测结论的报告和利用资源管理的细化资源管理的细化要求要求过程控制的细化要过程控制的细化要求求检测项目及方法检测项目及方法第1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1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4.1.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有2种选择,可任选其中1种:HIVAb(1+2)+HIVAg/Ab;HIVAb(1+2)1+HIVAb(1+2)2;HIVAg/Ab1+HIVAg/Ab2HIVAb(1+2)或HIVAg/AbHIV RNA4.1.2

1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有2种选择,可任选其中1种:HBsAg1 HBsAg2HBsAgHBV DNA第1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可经输血传播感染的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4.1.3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有2种选择,可任选其中1种:HCVAb+HCVAg/Ab;HCVAb1+HCVAb2;HCVAg/Ab1+HCVAg/Ab2HCVAb或HCVAg/AbHCV RNA4.1.4 ALT采用2种方法(干化学法和速率法)进行2次检测,分别在采血前和采血后进行。4.1.5 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ELISA试剂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

12、。第1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0510152025306065days103106103106103106viral loadgeq/ml354070day 38day 651 geq/20 mlday 3day 21eclipse phase隐蔽期蔽期day 15day 24day 6HBV-DNAHCV-RNARNAHIV-AgAnti-HIVAnti-HCVHBsAg通过通过NATNAT检测得到的完整的感染窗口期检测得到的完整的感染窗口期 day 8Infectious 易传染的below infectivity threshold?在易传染域值以下第16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核酸检测(

13、核酸检测(NATNAT)已经实施)已经实施1999.7.1欧盟要求所有用于生产的原料血浆实行NAT1999.4.1德国开始对临床供血实行NAT1999.3美国开始对所有血液实行NAT1999.7.1日本开始对所有血液实行NAT1999年后 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新加坡等相继开始第1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第1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IVHIV感染早期病毒血症感染早期病毒血症HIV RNA(plasma)HIV Antibody110102030405060708090100HIV p24 Ag1622Ramp-up viremiaDT=21.5 hrs上升期病毒血症上升期病毒

14、血症检出出时间 1st gen2nd gen3rd genp24 Ag EIA-HIV MP-NAT-HIV ID-NAT-Peak viremia:106-108 gEq/mL 峰峰值病毒血症病毒血症“blip”viremia暂时性病毒血症性病毒血症Viral set-point:102-105 gEq/mL病毒病毒调定点定点第1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IV检测 从抗体阳性开始计算从抗体阳性开始计算HIVHIV感染窗口期应为感染窗口期应为20222022天天 当前许多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是效果仅有当前许多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是效果仅有1313天的差异,天的差异,(515%515%的缩短)的缩短

15、)汇集的汇集的NATNAT试验可缩短窗口期试验可缩短窗口期10111011天,或天,或4550%4550%单个标本单个标本 NATNAT检测可进一步缩短窗口期检测可进一步缩短窗口期5 5天,或天,或25%25%第2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感染初期出现的感染初期出现的HCVHCV病毒标志物病毒标志物HCV RNAAnti-HCV EIAs1st gen 150 d 2nd gen 80 d 3rd gen 70 d0102030405060708090100 Ramp-up phase上升期上升期 DT 检出出时间=17.7 hrsPlateau phase viremia:105-108 gE

16、q/mL平台期病毒血症平台期病毒血症Pre-ramp-up上升前期上升前期blip viremia 暂时的病毒血病的病毒血病-HCV Ag EIA-HCV MP-NAT-HCV ID-NATALTViral set-point:102-107 gEq/mL病毒病毒调定点定点 第2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CV检测 从抗体阳性开始计算从抗体阳性开始计算HCVHCV感染窗口期约为感染窗口期约为7070天天 当前许多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是效果仅有当前许多抗体检测试剂的检测是效果仅有1313天的差异,天的差异,(1.55%1.55%的缩短)的缩短)汇集的汇集的NATNAT试验可缩短窗口期试验可缩短窗口期

17、5050天,或天,或70%70%单个标本单个标本 NATNAT检测可进一步缩短窗口期检测可进一步缩短窗口期3 3天,或天,或4%4%第2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ollinger 2008Hollinger,2008第2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BV标志物:血液筛查 HBsAg HBsAg 过量的病毒抗原过量的病毒抗原 急性感染的最初标志物急性感染的最初标志物 如果出现,预示着感染的高风险如果出现,预示着感染的高风险 Anti-HBc Anti-HBc 表示过去的或当前的感染表示过去的或当前的感染(Occult OBI)(Occult OBI)在在HBsAgHBsAg出现后持续存在(出现后持续

18、存在(HBVHBV隐形感染)隐形感染)传染性的低可变风险传染性的低可变风险 HBV DNAHBV DNA 病毒复制病毒复制 Pres HBsAg Pres HBsAg 先于先于HBsAgHBsAg出现出现 在在HBsAgHBsAg出现后持续存在(出现后持续存在(HBVHBV隐形感染)隐形感染)(Occult OBI)(Occult OBI)传染性的从高到低的风险传染性的从高到低的风险第2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HBV检测可检测出开始计算窗口期为可检测出开始计算窗口期为3838天天 灵敏度高的灵敏度高的HBsAgHBsAg试验的与汇集法试验的与汇集法NATNAT试验的检测试验的检测范围相重叠范围

19、相重叠在疾病的高流行区域,在疾病的高流行区域,NATNAT的作用是检出的作用是检出HBsAgHBsAg阴阴性的感染者性的感染者第2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WHO血液筛查建议(血液筛查建议(2009)2009)政策建议应对所有血液做感染及其标志物的强制性筛查:HIV-1和HIV-2:联合检测HIV抗原和抗体,或检测抗-HIV;乙型肝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联合检测HCV抗原和抗体,或检测抗-HCV;梅毒(苍白密螺旋体):检测密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在考虑将核酸检测列入筛查策略之前,应首先保证已经有效建立具有质量保证的血清学筛查技术,并对所有血液实施筛查。第26页,此课件

20、共112页哦血液筛查方法的选择血液筛查方法的选择 在各种类型的血液筛查试验中,以检测病原体抗体、抗原或者核酸的试验最为常用。然而每种试验都有其局限性,没有任何一种试验适用于所有情形。血液筛查试验的主要类型有: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s,EIAS)、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s,CLIAs)、血凝试验(haemagglutination,HA)颗粒凝集试验(particle agglutinatior,PA)快速简便一次性试验核酸扩增(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NAT)试验。

21、第2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WHO血液筛查建议血液筛查建议试验选择试验选择 应考虑每种筛查系统的优点及其局限性,包括:1)窗口期;2)生物学假阳性率;3)复杂性。在大多数情形,专门为血液筛查研发的EIAs、CLIAs和颗粒凝集试验是首选的试验,适用从较少量到大批量标本的筛查;一般不建议将快速/简便试验用于血液筛查,因为其设计是用于少量标本即刻快速检测,主要用于诊断目的。第2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NAT检测技术特点灵敏度高。用于WP标本检出。标本质量控制要求高,否则产生假阴性结果。采血管:无RNAase标本保存温度标本运输温度容易产生污染:尤其是手工操作来自阳性标本来自扩增产物来自试剂污染对实

22、验室设施和环境要求严格实验室温、湿度控制实验室布局和气流走向试剂价格昂贵第2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WHO血液筛查建议血液筛查建议引入NAT检测在感染发生率很低的国家,其效益增加很有限。在感染发生率高的国家,可被NAT检出的窗口期血液数量可能较多。因此采用NAT可降低输注窗口期血液的风险基于成本效益,需考综合考虑实施NAT 的复杂性和高成本,以及需要的基础设施。献血者人群感染发生率和感染率献血者选择过程的效果当前实施的血清学筛查试验的敏感性,以及通过应用敏感性更高的血清学试验(如联合抗原和抗体试验)来进-步提高敏感性的可能性等。只有在抗体或抗原检测计划已经得到有效实施,并且具有开展NAT 能够

23、增加效益的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应考虑引入NAT。第3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3-4 weeksInfection感染Less-SensitiveEIA 低灵敏度EIA5-6 months低灵敏度EIA试验Sensitive HIV-1 EIA 灵敏的HIV1 EIA实验Seroconversion Window血清转换窗口血清转换窗口Jannsen et al.New testing strategy to detect early HIV-1 infection for use in incidence estimates and for clinical and prevention pu

24、rposes.JAMA.1998 Jul 1;280(1):42-8.第3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WHO血液筛查建议血液筛查建议(2009)第3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 血液检测试剂血液检测试剂4.2.1 试剂选择4.2.2 证照要求4.2.3 进货检查验收4.2.4 隔离存放4.2.5 质量抽检4.2.6 审核批准4.2.7 试剂保存和质量监控第3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1 试剂选择应建立血液检测试剂的评价、选择和确认程序血液筛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尽可能高WHO:最好99.5%有条件的实验室可自行开展试剂评价(见附录B)。不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可充分利用国家专业机构的评价数据。

25、自己研究官方数据临检中心国家CDC权威机构:WHO/CAP/NRL第3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2 证照要求药品类检测试剂1)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者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者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3)药品的批准证明文件复印件;4)供货单位药品销售委托书;5)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6)血源筛查试剂的批签发文件;7)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第3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2 证照要求医疗器械类检测试剂1)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对生产、经营属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一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只需索取营业执照复印

26、件;2)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复印件;3)供货单位医疗器械销售委托书;4)销售人员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5)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第36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3 进货检查验收1)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2)外观检查(运输包装箱完整无损,运输冷链符合要求,试剂包装盒完整无损,无液体泄漏);3)到货数量和销售凭证(购货单位、试剂、供货商等名称,规格、批号、数量、价格)第3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4 隔离存放隔离存放 应将通过进货检查验收后的试剂进行隔离存放,防止误用。第3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5 质量抽检应建立并执行抽检制度,对每次购进(同批或不同批)的试剂进

27、行质量抽检。应将试剂说明书列入文件控制范围。应对试剂说明书版本和内容进行检查。其操作要求如已变更,实验室的试验操作在试剂启用时应同时变更,严格控制未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试验操作的情形发生。试剂盒组成、组分性状与说明书一致,无泄漏,足量,标识正确。第3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5 质量抽检质量抽检的样本有:1)试剂盒对照;2)室内质控品;3)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前2种为必须,后1种为可选。质量抽检结果要求:1)试剂盒对照品检测结果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2)室内质控品检测结果符合既定要求;3)如果适用,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的血清盘符合既定要求。第4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6 审核批准

28、应由授权人对采购验收和质量抽检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核,批准其用于血液检测。应建立和保存试剂采购验收、质量抽检和审核批准的记录(见附录C)。第4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2.7 试剂保存和质量监控应对经批准使用的试剂进行标识和放行,宜对试剂盒粘贴“可用”标签。应按试剂说明书要求的保存条件进行保存,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应对试剂的库存(批号、失效期、库存量等)进行管理,防止试剂过期或者中断。在试剂保存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试剂性能出现衰减,如果试剂盒对照品和室内质控品的检测值呈现连续走低趋势且无法使其回升纠正,应考虑终止使用。第4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3 4.3 仪器设备使用要求仪器设备使用要求4.

29、3.1 新的或者经过大修的检测设备在正式投入正常使用之前应经过确认。新新的或者经过大修的检测设备在正式投入正常使用之前应经过确认。新设备的确认应包括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经过大修的设备根据需设备的确认应包括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经过大修的设备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确认,必要时应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要进行适当确认,必要时应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设备确认)(设备确认)4.3.2 按照检测设备用户手册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使用、校准、维护等工作。按照检测设备用户手册要求进行操作,包括使用、校准、维护等工作。(制定(制定SOP)4.3.3 如果使用多台设备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设备之间的性能和差异

30、进行比较。如果使用多台设备检测同一个项目,应对设备之间的性能和差异进行比较。(设备性能比对)(设备性能比对)4.3.4 应定期检查自动化检测设备试验参数的设置,应保存检查记录。应定期检查自动化检测设备试验参数的设置,应保存检查记录。(定期参数核查)(定期参数核查)4.3.5 在试验过程中自动化检测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时,应注在试验过程中自动化检测设备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手工操作时,应注意自动化设备操作和手工操作的衔接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应记录手工操意自动化设备操作和手工操作的衔接及其对结果的影响。应记录手工操作步骤和操作者。作步骤和操作者。(中断应急)(中断应急)第4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

31、确认活动遵循的原则1.全方位原则:确认活动涵盖了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性能确认、人员培训及设备监控等方面。2.全周期原则:自动化设备的确认是一个过程,它涵盖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使用前、中、后。3.可测量原则:设备的性能需要通过可测量指标来证明是否满足要求。4.风险评估原则第4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第4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4 4.4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4.4.1 应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检测过程(从标本接收、应使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检测过程(从标本接收、试验、结果和结论判定)进行信息化管理。试验、结果和结论判定)进行信息化管理。(LIS范围)范围)4.

32、4.2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1)标本接收;)标本接收;2)试验项目选择;)试验项目选择;3)试验数据记录与汇总;)试验数据记录与汇总;4)试验数据的)试验数据的计算;计算;5)试验结果的判定;)试验结果的判定;6)血液筛查结论的判定;)血液筛查结论的判定;7)血)血液筛查结论传输至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并为其所利用。液筛查结论传输至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并为其所利用。(LIS功能)功能)4.4.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应建立权限控制。应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参数的设置应建立权限控制。应保存设置参数的书面记录,并定期将其与实际设置参数对照,确保存设置参

33、数的书面记录,并定期将其与实际设置参数对照,确保设置无误,应保存核实记录。保设置无误,应保存核实记录。(LIS权限及应用程序控制)权限及应用程序控制)第46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新规程中检测前过程控制要求2.3 采血器材准备2.13 留取标本2.14 血袋及血液标本标识2.17 血液标本处理和保存4.5 血液检测标本第4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2.3 采血器材准备2.3.3 标本管 1)带有分离胶用于检测病毒核酸的标本管;2)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以下简称ELISA)、ALT和血型检测的标本管。第4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2.13 留取标本2.13.1 检测结果用于判定血液能否放行的标本只能在献

34、血时同步留取,不得在献血者健康检查时提前留取。(留取时点)2.13.2 如果使用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留样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留取方式)2.13.3 如果使用不带留样袋的采血袋,将静脉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留取血样。应单手操作,避免手被针头刺伤。(留取方式)2.13.4 将标本管内促凝剂或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第4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2.14 血袋及血液标本标识2.14.2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开始标识,对采血袋和标本管的标识应当首先连续完成,不应中断。(贴标签时点及方式)2.14.3 宜在标本管与留样针/静脉穿刺针分离前核查采血袋、血液标本、献血登记表,所标识的献

35、血条形码应一致。宜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核查。(核查时点及方式)第5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2.17 血液标本处理和保存2.17.1 核酸检测标本应及时离心。2.17.2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处理,在合适的温度下保存。第5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 4.5.1 血液标本的一般要求1)标本与血液、献血者一一对应;2)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3)标本信息具有可追溯性。4.5.2 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程序的制定相关方:实验室,标本采集和送检部门程序内容采集程序送检程序审核职责:质量管理部门批准职责:法定代表人(集中化检测过程)第5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4.5.

36、2 血液标本采集与送检程序的制定4.5.2.3 标本采集和送检程序的要点 1)标本类型及检测项目、标本量、标本管、标本运输及包装要求;2)标本的惟一性标识(条形码);3)标本的质量要求;4)标本采集、送检和接收;5)标本信息和检测报告信息的传输与接收,检测报告时限;6)如为集中化检测,检测的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标识与联系方式。第5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4.5.3 血液标本管的选择(与2.3.3对应)4.5.3.1 应根据每项试验的技术要求,采用相应类型的真空采血管留取检测标本。试管应无裂痕、无渗漏,容量应满足检测项目要求。4.5.3.2 将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列入血液放行依据的实

37、验室,应按照试剂说明书要求选择合适的标本管,最好采用含惰性分离胶的EDTAK2真空采血管留取核酸检测标本。4.5.4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标识(与2.13,2.14对应)4.5.4.1应对血液标本采集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识、登记和保存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液标本管贴签,确保标本与血液、献血者一一对应,贴签无误。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贴标签要求)4.5.4.2 检测结果用于血液放行的血液标本,应在采集血袋血液的同时或者从血袋血液中留取。(标本留取时点要求)4.5.4.3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标识的具体操作见本规程第2章全血采集。(操作要求指向第2章采血)第54页,此课件

38、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4.5.5 血液标本采集后的处理4.5.5.1 可以电子或纸面方式登记标本信息,应进行核对,防止信息录入错误。可通过网络、传真或其它形式传输标本信息。(信息采集方式)4.5.5.2 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后,根据所采用的采血管和试验的技术要求实施离心。(NAT标本的处理需要,如离心)4.5.5.3 血液标本在采血现场的临时保存温度为210。(临时保存温度210)第5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4.5.6 血液标本包装与运输4.5.6.1 标本应隔离密封包装,包装材料应满足防水、防破损、防外泄、保持温度、易于消毒处理。装箱时应保持标本管口向上。(标本包装

39、一般要求)4.5.6.2 对于送交集中化检测实验室的标本的包装要求主要有:1)可使标本运输在过程中保持在210;2)外包装有明确标识(放置朝向、易碎)和交付接收双方的联系方式。(NAT标本包装要求)4.5.6.3 标本应在210条件下运输,应对运输过程的冷链效果进行确认并定期监测。(运输温度的要求)4.5.6.4 应对标本运输过程进行记录,其要点有:1)启运时间、地点;2)运抵时间、地点;3)标本箱编号、标本类型、数量;4)运输包装有无受损、有无泄漏;5)运输时间2小时以上的应记录箱内温度;6)标本交运人、承运人;7)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标本质量的意外事件及处理措施。(记录要求)第56页,

40、此课件共112页哦4.5 血液检测标本4.5.7 血液标本的交接4.5.7.1 接收时标本应核查:1)标本来源、数量、采集时间;2)标本采集管使用正确与否;3)标本是否满足既定的质量要求;4)标本与送检单信息对应性和完整性。(核查内容)4.5.7.2 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标本移出,对溢出标本管和原包装箱进行消毒并记录,必要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送检单位。(事件处理)4.5.7.3 应拒收标本的情形有:1)检测申请关键信息缺失或不符;2)标本管上无标识或标识不清、不正确;3)标本管选用错误;4)标本量不足或被稀释;5)不符合试剂说明书要求的情形。(标本拒收)4.5.7.4 标本交接双方应在标

41、本交接记录签名。(职责确认)第5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新规程中检测中过程控制要求4.6 试验操作4.7 试验性能监控 4.8 试验结果的判定4.9 ELISA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 4.10 核酸初次试验有反应性的进一步处理(见试剂说明书)4.11 血型检测 4.12 血液检测最终结论的判定 第58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6 试验操作4.6.1 按照试剂生产方提供的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操作的基本依据)4.6.2 如需对个别试验参数进行修改,应进行确认。(变更控制)4.6.3 宜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以及试验过程。(操作方式)4.6.4 自动化设备运行参数的设置应

42、建立权限控制。应保存设置参数的书面记录,并定期将其与实际设置参数对照,确保设置无误,应保存核实记录。(设备参数控制)第5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6 试验操作4.6.5 应保存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记录,并定期对运行状态进行审核。(试验追踪)4.6.6 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时,如果需要人工辅助或干预,应对实施人工辅助或干预的人员、人工辅助或干预的时间和内容、与自动化检测设备运行的衔接等进行记录。(操作干预控制)4.6.7 如果是采用手工操作标本和试剂加样或试验微孔板,应完整记录每一加样和操作步骤。(手工操作要求)第6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4.7.1.1 在血液筛查过程中,应对

43、试验性能持续进行监测,以发现正在发生的任何性能变化,这些变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试验批次的失败,或者弱阳性样本的漏检。第6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4.7.1.2 选择能够及时反映试验性能或试验应用(试验或者试验操作者/操作系统)变化的1项或者多项参数进行监测,以保证试验性能。这些参数包括:1)试验对照的检测值;2)质控品的检测值;3)初、复试有反应率及两者的比例(复试有反应性标本数/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数)。4.7.1.3 应当根据质控品的特性和用途加以选择和使用。(使用目的)监控有效性监控稳定性第6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质控品的使用要求

44、4.7.1.4 作为试验有效性的外部对照应具备:1)经过国际(国家)标准溯源;(国际或国家溯源)2)以合适的基质进行稀释;(减少干扰)3)检测标志物含量接近检测限(S/CO值为25)。(阳性外部对照检测限)4.7.1.5 用于监测试验稳定性的质控品,不要求经过国际(国家)标准溯源。4.7.1.6 实验室应当尽可能使用质控品。第63页,此课件共112页哦关于标准物质溯源国家计量局颁布标准物质管理办法一级标准物质用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在只有一种定值方法的情况下,用多个实验室以同种准确可靠的方法定值;准确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在准确度范围之内;稳定性在一年以上或达到

45、国际上同类标准物质的先进水平;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二级标准物质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准确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但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稳定性在半年以上,或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包装形式符合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第64页,此课件共112页哦关于标准物质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准物质证书由国务院剂量行政部门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65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质控品的使用要求4.7.1.7 质控品所含目标检测物的浓度应满足实验要求。在日常使用前应对质控品的种类、规格、外观

46、、批号和效期进行检查。EIA 监控有效性的阳性外部对照(S/CO值为25);溯源性?反应性/非反应性监控稳定性QCS规格要求?是否需要?SPC阴性QCS是否需要?选择适合不同的试验的QCSNAT(是否适用?)监控有效性的阳性外部对照?规格?(分析灵敏度的2-5倍)监控稳定性QCS是否需要?阴性QCS是否需要?溯源?性能稳定?第66页,此课件共112页哦Procleix 的试验性能监控系统试剂盒内部标准品:1支阴性标准品和3支阳性标准品(1支HIV-1阳性、1支HCV阳性和1支HBV阳性标准品)。试剂盒内部质控品:1支阴性质控品和3支阳性质控品(1支HIV-1阳性、1支HCV阳性和1支HBV阳性

47、质控品)放置位置:工作列表的两端每个工作列表产生产生至少13个控制结果3个阴性标准品2个HIV-1阳性标准品2个HCV阳性标准品2个HBV阳性标准品结果每套内部质控品产生4个检测结果内部质控品总结果数取决于其总放置套数。每个检测有内标 每步动作有传感监控第67页,此课件共112页哦cobascobas TaqScreen MPX TaqScreen MPX的试验性能监控系统MPX CTL:PC为合成的HIV-1、2,HCV RNA,HBV DNA。包装在MS2噬菌体膜蛋白内。1NC5PCMPX IC:合成的内部对照RNA,包装在MS2噬菌体膜蛋白内 每个检测有内标 每步动作有传感监控第68页,

48、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质控品确认4.7.1.7 质控品所含目标检测物的浓度应满足实验要求。在日常使用前应对质控品的种类、规格、外观、批号和效期进行检查。质控品确认的SOPALT质控品:医学决定水平;使用前预确认;记录EIA质控品:S/CO2-5;使用前预确认;记录NAT质控品配置:容器、耗材无RNA酶预试验稳定性:试验周期1月?2月记录第69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 试验性能监控质控品的使用要求4.7.1.8 质控品应与血液检测标本在相同的检测条件下进行检测。如单一微板为一批试验,每一微板至少包括1份外部质控品。与标本检测条件相同批的概念:ALT,EIA,NAT4.7.1.

49、9 外部质控品和内部(试剂盒)对照不可相互替代。4.7.1.10 外部质控品的用途(用于判定试验有效性或监控试验稳定性)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更改。(质控策略的稳定性)第70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7.2 ELISA室内质控附录D 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针对试验过程。基于试验结果和检测数据血站血液检测试验的类型ELISA试验:血清学抗体或抗原检测ALT酶学试验NAT试验:HBV/HCV/HIV DNA或RNA检测推荐的室内质控方法ELISA试验有效性:通常采用试剂盒阴阳性对照、弱阳性质控品实时监控实验的有效性稳定性:采用弱阳性质控品和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实验的稳定性ALT试验

50、:定量试验。通常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监控ALT实验的精密性和有效性。NAT试验以及其它定性试验:可借鉴ELISA 的质控方法。第71页,此课件共112页哦D.2 ELISA实验过程稳定性控制 质控规则13s:一个质控值超过。用于提示可能存在随机误差。7x:7个连续的质控值落在均值一侧,用于提示可能存在系统误差。质控图框架建立1020天,至少20个数据累计框架的适用性?cv20控制限关注-3S是否低于1质控框架的重建更换新批质控品更换新批试剂过程变化第72页,此课件共112页哦4.8 试验结果的判定4.8.1 试验结果判定规则 应制定明确的试验有效性和标本试验结果判定规则,将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