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证治学习.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25154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14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阴证治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少阴证治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阴证治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阴证治学习.pptx(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少阴病的病位和成因病位:心、肾及足少阴肾经。成因:(1)外寒直中少阴:平素少阴阳气虚衰,致使外寒长驱直入。一般病情较重。(2)邪由它经传来:太阳、太阴之邪传少阴。第1页/共28页二、有关少阴生理 少阴之经:足少阴肾经从足至腹,属肾络膀胱,上行穿膈过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少阴之脏:心主火,主血脉,主神志,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主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肾为水脏,主水液,藏精气,内藏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第2页/共28页三、少阴病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 少阴病主要是心肾阴阳俱虚,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气衰弱的病证。少阴之为病,脉微

2、细,但欲寐也。(281)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283)第3页/共28页四、少阴病证治1、少阴寒化证 素体少阴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阳衰阴盛证 畏寒蜷卧,冷汗自出,手足厥冷 下利清谷 小便白或小便不利 但欲寐 脉沉、脉微细、脉微欲绝、脉沉伏不出 或兼身热。治用四逆汤回阳救逆。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 第4页/共28页阴盛戴阳证 阳衰阴盛证加其人面色赤。治用白通汤破阴回阳,交通上下。(314、

3、315)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生附子一枚阴盛格阳证 阳 衰 阴 盛 证 加 身 热 反 不 恶 寒。治 用 通 脉 四 逆 汤 破 阴 回 阳,交 通 内 外。(317)四逆汤加大干姜和生附子的用量甘草二两 附子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者可四两)第5页/共28页四逆汤类临床应用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心肌梗塞伴发心源性休克,合生脉散慢性肾炎,合五苓散慢性支气管炎,合二陈汤、止嗽散高血压,低血压,证属阴盛阳虚者放射性白细胞减少证,合四物汤肢端青紫症,合当归四逆汤冷性荨麻疹,加细辛、防风、蝉衣阴性疮疡,合阳和汤第6页/共28页 阳虚水泛证太阳病治不得法损伤肾阳,邪从寒化;素体少阴阳虚阴盛,邪从

4、寒化,导致阳虚水泛。太太阳阳病病,发发汗汗,汗汗出出不不解解,其其人人仍仍发发热热,心心下下悸悸,头头眩眩,身身瞤瞤动动,振振振振欲欲擗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8282)少少阴阴病病,二二三三日日不不已已,至至四四五五日日,腹腹痛痛,小小便便不不利利,四四肢肢沉沉重重疼疼痛痛,自自下下利利者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316)茯苓茯苓 芍药芍药 生姜各三两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附子一枚第7页/共28页真武汤临床应用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

5、尿毒症、泌尿系结石 尿崩症,加桑螵蛸、益智仁、党参、炙甘草 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属阳虚水逆证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切除后倾倒综合症,腹泻、呕吐 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面肌痉挛,肌束颤动症,摆头运动症,老年性震颤,舞蹈病 内耳眩晕症,鼻渊 闭经、白带、阳萎、遗精 第8页/共28页阳虚身痛证 肾阳虚衰,肌肤骨节失温,寒湿凝滞于肌肤骨节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304)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305)附子二枚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第9页/共28

6、页附子汤临床应用 类聚方广义治水病,遍身肿满,小便不利,心下痞硬,下利腹痛,身体痛,或麻痹,或恶风寒者。千金要方附子汤,以本方加桂心、甘草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拆,肉如锥刺刀割。现代应用: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虚寒性痹证。肾阳虚遗尿证。心阳不振之心悸。脾肾阳虚之水肿。肾阳虚寒盛的妊娠腹部冷痛。肾阳虚寒盛的眩晕。第10页/共28页下利滑脱证 肾气虚,关门不固,下利滑脱;脾阳脾气虚,不能摄血,大便脓血,伴腹痛,小便不利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6)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307)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7、第11页/共28页桃花汤临床应用 古代:和剂局方治冷痢腹痛,下白冻如鱼脑,用赤石脂煅,干姜炮,蒸饼丸。斗门方治小儿疳泻,赤石脂末,米汤调服半钱。外台秘要载崔氏疗伤寒后赤白滞下无度,所用阮氏桃花汤,即本方。现代:虚寒滑脱之久泄、久痢。虚寒性吐血、便血。伤寒肠出血。妇女崩漏、带下。第12页/共28页2、少阴热化证 素体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而成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303)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第13页/共28页黄连阿胶汤临床应用(1)阴虚火旺失眠、梦遗、早泄、阳萎;(2)高热昏迷;(3)精神躁狂抑郁症的躁狂发作;(4

8、)甲状腺机能亢进症;(5)室性早搏、心律失常;(6)肝硬化、肝昏迷,合百合地黄汤;(7)温毒下痢脓血;支气管扩张咳血;肠伤寒便血;眼结膜出血、咯血、齿衄;(8)慢性溃疡性口腔炎;(9)顽固性失音;第14页/共28页阴虚水热互结证 成因:阳明经热,误下伤阴,邪热与水结与下焦 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热与水结。皆可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319)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第15页/共28页猪苓汤临床应用治慢性肾炎,泌尿道感染、肾结核、肾盂积水、肾结石、乳糜尿等,见小

9、便不利、低热、舌红少苔或少津、脉细数者。伴腰酸、潮热可配知柏地黄丸;伴少腹胀满,小便不利,加苡仁、车前子;尿血或尿检红细胞多者,加旱莲草、大小蓟、白茅根、三七粉;小便有热感或尿检有白细胞,加黄柏、竹叶、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肾结核酌加百合、鱼腥草、百部;肾结石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砂。第16页/共28页3、少阴兼证 少阴兼太阳证(太少两感证)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1)麻黄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302)麻黄二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一枚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

10、。四逆汤方。(92)第17页/共28页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1)肾阳虚兼外感风寒;阳虚的无汗症(2)大寒犯肾,暴哑咽痛;(3)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久咳;(4)阳虚火衰的癃闭;(5)冷风头痛,风寒齿痛;(6)心阳不振的嗜睡;(7)病态窦房结综合证,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症;(8)肺心病、急性克山病心衰;(9)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属阳虚挟表者;(10)阳虚型三叉神经痛;过敏性鼻炎;(11)寒性坐骨神经痛,合芍药甘草汤;第18页/共28页 少阴兼阳明、少阳证 A 少阴兼阳明腑实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

11、22)B 少阴兼少阳腑实证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可下篇作宜大柴胡、大承气汤。第19页/共28页4、少阴阳郁证少阴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或少阴阳气被寒邪所郁而不能外达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为舒肝之祖方,柴胡舒肝散、消遥散、血腑逐瘀汤皆由此方加减化裁而来。第20页/共28页5、少阴咽痛证猪肤汤证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310)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

12、和令相得,温分六服。用于治疗少阴阴虚火旺,虚火循经上扰的咽痛证。第21页/共28页甘草汤证与桔梗汤证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甘草汤用一味生甘草清解阴经毒热,一次用量是15克。桔梗汤一次用桔梗7.5克 生甘草15克,加桔梗在于宣肺气,利胸膈,开喉痹第22页/共28页23苦酒汤证(312)少阴病咽中生疮的证治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312)第23页/共28页24辨证要点:咽痛较重,局部溃烂,有阻塞感,多分泌物,伴声音嘶哑,甚或不能语言。病机:邪热与痰浊痹阻,咽喉不利。治法:清热涤痰开结,敛疮消肿。方药:苦酒汤(半夏 鸡子清 苦

13、酒)第24页/共28页25半夏散及汤证(313)少阴客寒咽痛的证治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第25页/共28页26辨证要点:咽痛,一般不红肿,有痰涎缠喉,咳吐不利,气逆欲呕,语言不利,或伴恶寒,舌淡苔白滑润。病机:寒客咽喉,兼痰湿凝滞。治法:通阳散寒,涤痰开结。方药:半夏散及汤(半夏 桂枝 甘草)第26页/共28页27猪肤汤证为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咽痛,咽部红肿较轻,伴见咽干或呛咳等阴虚内热之象。甘草汤证、桔梗汤证为实热咽痛,咽部仅见轻微红肿疼痛,伴舌红苔黄等热象。苦酒汤证为痰热咽痛,因邪热与痰浊痹阻咽部,波及会厌,不仅咽痛,更因咽部溃烂,而有阻塞感,声音嘶哑,不能语言。半夏散及汤证为寒痰咽痛,咽部一般不红肿,伴见恶寒、舌淡苔润等。第27页/共2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8页/共2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