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23997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 (2)讲稿.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霍乱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2)第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S霍乱第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基本特征S一种急性细菌性肠道疾病,重型病例特征为起病急,早期大量无痛性水样便(米泔水样便)、恶心和剧烈(大量)的呕吐。未治疗的病例,迅速出现脱水、酸中毒、循环衰竭、低血糖(见于儿童)和肾衰竭,可很快导致死亡。大多数感染病例无临床症状,或仅引起轻型腹泻,尤其是感染EI Tor生物型者。无症状携带者可起传播作用。严重脱水病例(重型霍乱),几小时内便可死亡,病死率可超过50%。如果及时给予恰当补液治疗,病死率可低于1%。第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2.病原体S仅1和139血清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

2、ae serogroups 1和139)引起霍乱S1群包括古典型和埃尔托2个生物型,每个生物型又有3种血清型:稻叶型、小川型和比较少见的彦岛型S1和139群临床表现相似,因为这些弧菌产生的肠毒素几乎相同。每一次流行,都有一个特定血清生物型占优势。目前第7次全球大流行优势菌株是1群埃尔托生物型。近年来,没有发现古典生物型病例,139群仍然局限在东南亚。第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3.流行概况S霍乱是最古老的流行性疾病之一,流行和大流行常与不安全水、个人卫生差、环境卫生差、居住拥挤有关 S人为灾难或自然灾害,如因复杂的紧急情况或水灾而造成人口迁移和在拥挤的难民营,易发生病死率较高的霍乱大暴发 S19世

3、纪,霍乱发生了6次世界性大流行,从孟加拉湾传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S目前的第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始于1961年 第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4.贮存宿主与传播方式S人是主要的贮存宿主。外环境贮存地的存在很明显与咸水或港湾中的挠足类动物或其他浮游动物有关S通过食入一定剂量的被污染食物或水发病,也可通过其他多种传播方式传播。水通常被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污染。饮用水的病原体污染常发生在水源,或运送或家中储存阶段。第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5.潜伏期传染期易感性S潜伏期:数小时至5天,通常23天。S传染期:粪检阳性期都有传染性,通常仅维持到恢复后的几天。偶尔病原携带状态可持续

4、数月。S易感性:各不相同,胃酸缺乏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婴儿母乳喂养可受到保护。感染后免疫具有保护作用,但O1群和O139群无交叉。第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6.预防措施S预防立足于提供安全的饮用水、适当的卫生以及坚持做好食品安全措施。S疫苗:注射用灭活全细胞霍乱菌苗(不推荐),口服灭活霍乱弧菌或霍乱弧菌毒素B亚单位。S霍乱流行时期的无效措施:禁止或其他限制人群、食品或其他物品流动的措施。第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6.预防措施S对公众开展洗手重要性教育,提供适当的洗手设施,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人员、看护病人和儿童的人员。S做好病人粪便处理和厕所防蝇措施。在野外对粪便进行掩埋,掩埋地应在饮用水源下游,并远

5、离水源。S对公共饮用水进行保护、净化和氯化消毒,提供安全的用水,避免可能的污水系统回灌入供水系统。对个人和小范围人群(如旅行或在野外)的防护,可采用化学或煮沸方法对水进行处理。S使用防蝇网、杀虫毒饵、捕蝇器或在条件许可时,使用杀虫剂等方式控制苍蝇。通过及时收集和处理垃圾以及厕所防蝇措施,减少苍蝇孳生地。S制备食品时,要特别注意清洁,适当进行冷藏,要特别注意色拉和冷食的贮存。家庭和公共餐饮场所都要实行这样的措施。对卫生状况不清时,选择煮熟和热的食品,吃水果要削皮。第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6.预防措施S对所有奶、奶制品进行巴氏或煮沸消毒。对市售奶产品的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进行卫生监督。S对食品、饮

6、料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控制措施。罐装食品制备过程中,应使用加氯消毒水冷却。S只在经许可的地方收购贝类,食用前须蒸熟煮透(至少10分钟)。S指导社区、病人、恢复期病人和携带者搞好个人卫生,强调把洗手作为饭前便后及食物制备前的常规措施。S鼓励全程母乳喂养婴儿,婴儿饮用奶、水全部要经过煮沸。第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7.病人接触者外环境控制S甲类传染病,2小时内报告。S消化道隔离,采取防蝇措施。洗手和清洁措施到位时传播风险小。S对病人粪便、呕吐物及使用过的床上用品及其他物品进行消毒。采取终末清洁措施。S 共同暴露者医学观察5天,密接预防服药。不需要开展社区大规模服药。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7.病人接触

7、者外环境控制S调查被污染的饮用水和食物导致感染的可能性。发病前5天内共餐的同伴应予调查。通过粪便培养查找未报病例,但只适用于以前为非感染区的家庭成员接触者,或可疑同源暴露者。S霍乱治疗关键是及时、足量补液。轻度脱水用ORS口服补液治疗十分有效,只有重度脱水病人才需要静脉补液,以补充因腹泻导致的脱水和电解质丢失。重症病例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可缩短腹泻期,减少所需的补液量和缩短排菌期。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8.流行时的控制措施S教育高危人群,一旦发病要及时就诊,进行适当治疗。S提供有效的治疗设备和药物。S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安全供水。即使水源似未被污染,也要对公共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除非公共饮用

8、水已经充分地氯化消毒,且实施了有效的防污染措施,否则,饮用、烹调、和清洗碗碟、食物容器的水,要进行氯化消毒或煮沸消毒。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8.流行时的控制措施S加强食品和饮料生产监督管理。食品煮熟或水煮沸后,要防蝇和避免不卫生处理,剩余食物在进食前要经彻底加热处理(70或158,至少15分钟)。腹泻病人不应为他人制备食物或运水。S进行彻底调查,找出传播载体和有关详情(相关时、地、人),制定相应控制措施。S提供适当的污水安全处理设施。S可考虑使用口服霍乱疫苗。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S手足口病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基本特征S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9、,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S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S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2.病原学S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S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S埃可病毒4、6、9、11等型。S肠道病毒71型(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S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

10、)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3.流行概况S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S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A16型S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S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S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S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S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S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3.流行概况SEV71S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S1975年保加利亚:705 例患儿受到感染,

11、其中149 例发生了急性弛缓性瘫痪,44 例死亡。S1997年马来西亚:2628 例发病,39 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0 多例患儿死亡。S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129106例HFMD,其中405 例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 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肺出血。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3.流行概况SEV71S1999年以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S2007年山东临沂爆发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 S2008年安徽阜阳、海南、广州,河北等。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4.传染源S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

12、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S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5.传播途径S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S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S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6.易感性 S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S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S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S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

13、哦7.临床诊断 S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S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8.重症病例S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S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9 9.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 S病毒分离 S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

14、的升高。S核酸检验: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0.10.个人预防措施个人预防措施 S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S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S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0.10.个人预防措施个人预防措施S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S5.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诊。S6.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

15、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S7.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1.11.托幼机构及小学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小学的预防控制措施 S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S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S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S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1.11.托幼机构及小学的预防控制措施托幼机构及小学的预防控制措施S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S6.每日进

16、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S7.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S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2.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S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S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S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12.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S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S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S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S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4/10/2023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三十三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