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课件.pptx

上传人:yan****nan 文档编号:8718978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117 大小:96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安全评价方法课件.pptx(1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1 安全检查表的概念安全检查表的概念 安全检查表(SCLSafety Check List)的概念是:为了分析、检查系统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为了分析、检查系统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划分成子系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划分成子系统,查出子系统中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统,查出子系统中不安全因素所在,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查项目,以提问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或子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并避免漏检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并避免漏检。这种表就叫做安全检查表。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5.1.2 安全检查

2、表的种类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综合性安全 安全检查表 检查表 专业性安全 检查表 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设计审查用设计审查用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企业级安全检查表企业级安全检查表车间级安全检查表车间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岗位级安全检查表岗位级安全检查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表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表重要时间安全检查表重要时间安全检查表5.1.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编制(1)编制依据 有关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教训。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2)参加编制的人员 要建立一个编制小组,其成员应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

3、如专业安技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岗位工人等。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5.1.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续)(3)编制的步骤 熟悉系统。搜集资料。划分子系统和检查部位。编制检查表:列出检查要点、项目的清单;列出每一项安全指标的要求;编制检查表;讨论修改。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5.1.3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的编制(续)(4)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检查内容要系统、完整,不漏掉关键因素。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对重点部位、重大危险因素要单独制表,确保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消除。每一项检查要点,要定义明确,便于操作。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

4、法5 安全性分析5.1.4 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格式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格式 安全检查表的格式比较灵活,表5-1给出一种常用的格式。表表5-1 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 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5.1.4 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格式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格式安全检查表举例:51 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TQ60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表塔式起重机安全检查表5.1.5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缺点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缺点优点优点:避免检查时疏忽、遗漏;使检查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应用广泛、灵活;简明易懂,使用方便;便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缺点缺点:编制工作量大,质量受编制人员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51 安全

5、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法5 安全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是一种是一种用于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用于工程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条件和事故可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安全性分析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安全性分析方法方法。目的:目的: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5 安全性分析 5.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1)确定系统的危险源(危险辨识);(2)确定危险源的危险性等级(严重度),如下表所示:

6、5 安全性分析 5.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3)确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如下表所示:5 安全性分析 5.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步骤:(4)提出控制危险的技术和管理措施;(5)制定预先危险分析表。预先危险性分析表的形式和内容无统一的规定,可根据系统的特点做必要的调整,表5-4和表5-5给出了两种类型的分析表格。5 安全性分析 5.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5 安全性分析 5.2 预先危险性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5 安全性分析 因果分析法使用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鱼刺图,原先用于质量管理中分析质量原因,现移植于安全性分析。其形状类似鱼骨,故

7、得此名。画因果图时首先确定结果(即事故),然后从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分支原因一层层进行分析,直到基本原因可以采取措施预防的事件为止,依次用大、中、小箭头标出。主要原因一般可分为6个方面,即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物料、监测等。典型因果图见图5-1。5 安全性分析 5.3 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规章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维护不当领导重视不够物料人员事故设备监测环境管理生理疲劳缺陷心理知识技能设计不合理放置不当存储过量尘、毒采光警告信息含氧量图5-1 因果图示例5 安全性分析 5.3 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

8、is)是根据系统的可分性,按实际需要的分析深度,把系统分成一些子系统(直至元件),逐个分析各子系统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和故障类型,查明各种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FMEA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可造成人员伤亡的故障类型,叫做危险度分析(CACritical Analysis),二者合起来称为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FMECA)。5 安全性分析 5.4 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 用FMECA可定性分析,也可定量分析可定性分析,也可定量分析。FMECA方法如下:确定分析对象系统确定分析对象系统。根据需要的详细程度查明组成元素及其

9、功能。分析各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各元素故障类型和产生的原因。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研究故障类型的影响。填写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表格填写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表格。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表格的样式如表5-6所示。5 安全性分析 5.4 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上表中的故障等级即为危险度,按表5-7确定:5 安全性分析 5.4 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 危险度定量分析。危险度定量分析。考虑两方面的因素: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概率 P)和故障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严重度故障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严重度 S),

10、采用类似风险分析的方法确定每种故障的危险度:R=P S也可以将概率和严重度划分成等级,采用矩阵图的方法进行分析。FMECA方法的优点是格式简单,可用较少的人力,无需特别训练。缺点是故障类型分析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对系统的深入了解,工作量较大,且只能对物进行分析,不能包含人的失误。5 安全性分析 5.4 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故障类型、影响和致命度分析法5.5.1 方法概述方法概述 事件树分析(ETAEvent Tree Analysis)是一种从原因推论结果(归纳法)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它由初始事件出发,按每一事件只取两种状由初始事件出发,按每一事件只取两种状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

11、事故等)态(成功或失败、正常或故障、安全或事故等)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故障或事故)发展之一的原则,逐步向结果(故障或事故)发展。实际上,事件树分析方法是通过某种原因的分析,得到由此原因可能导致的所有故障或事故,并将导致的条件和路径展现出来。该方法可定性,也可定量。5 安全性分析 5.5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5.5.2 分析及做图步骤分析及做图步骤 确定初始事件确定初始事件 判定安全功能判定安全功能 绘制事件树并化简绘制事件树并化简 下面以两个简单的泵和阀门系统为例,说明事件树的绘制方法。之一:ABC启动启动A失效失效C正常正常B正常正常C失效失效B失效失效A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失效失效失效

12、失效失效失效图图5-2 阀门串联系统事件树阀门串联系统事件树a)b)5 安全性分析 5.5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 分析事件树分析事件树 找出事故连锁;找出预防事故的途径。A正常正常启动启动A失效失效C正正常常B正常正常C失失效效B失效失效正常正常正常正常失效失效失效失效BACb)图图5-3 阀门并联系统事件树阀门并联系统事件树a)5 安全性分析 5.5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之二:事件树定量分析事件树定量分析 由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最终事故或故障发生的概率。A 0.99启动启动A 0.01C 0.985B 0.98C 0.015 B 0.02正常正常 0.9702正常正常 0.01950

13、3失效失效 0.000297失效失效 0.01BACb)图图5-3 阀门并联系统事件树阀门并联系统事件树a)5 安全性分析 5.5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总的正常概率:0.9702+0.019503=0.989703总的失效概率:0.000297+0.01=0.0102975.5.3 事件树分析举例事件树分析举例司机采司机采取措施取措施车前通过车前通过行人横行人横过马路过马路措施有效措施有效司机未采取措施司机未采取措施时间不足时间不足车后通过车后通过时间充足时间充足有车有车无车辆来往无车辆来往P(C)P(B)P(B)P(A)措施无效措施无效P(E)P(F)P(E)P(D)P(D)P(C)P(

14、F)顺利顺利通过通过顺利顺利通过通过顺利顺利通过通过冒险冒险通过通过车祸车祸车祸车祸P(A)P(B)P(A)P(B)P(C)P(A)P(B)P(C)P(D)P(A)P(B)P(C)P(D)P(E)P(F)P(A)P(B)P(C)P(D)P(E)P(F)P(A)P(B)P(C)P(D)P(E)P(F)后果后果发生概率发生概率图图5-4 行人过马路事件树行人过马路事件树5 安全性分析 5.5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5.6.1 方法概述方法概述 事故树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来自于可靠性工程中的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型的系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

15、始,层层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直至基本事件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次的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连接起来,得到逻辑树,即事故树。通过对树的化简、计算进行安全性分析。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5.6.1 方法概述方法概述(续)事故树分析具有以下特点:能按照逻辑关系详细查明系统各种危险因素。可用于定性分析,求出各危险因素对事故影响的大小;也可用于定量分析,求出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树的编制与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关。复杂系统的事故树往往很大,手工分析困难。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5.6.2 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方法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方法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

16、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确定系统中要分析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确定系统中要分析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调查、分析各原因事件调查、分析各原因事件 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定性分析时可忽略)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定性分析时可忽略)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树定量分析 事故树定性分析事故树定性分析 绘制事故树绘制事故树5.6.35.6.3 确定系统中要分析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确定系统中要分析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顶上事件就是要分析的事故。一个系统中可能会有多种事故,在确定顶上事件时,应根据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损失的严重度二者综合考虑。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调查、分析顶上事件的原因事件

17、,直至基本事调查、分析顶上事件的原因事件,直至基本事件件 事故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将最直接的原因作为第一层的原因事件。然后再进一步分析引起第一层原因事件的原因事件,层层分析下去,直至不可或没必要再细分的基本事件。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确定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定性分析时可忽略)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事故树定量分析的基础,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均无法得到这些概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事故树的定量分析往往无法实现。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 A X1 B1 B2X2X3X4X5X6图5-5 事故树图示例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

18、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编制事故树编制事故树。编制事故树的例子如图5-5所示。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绘制事故树常用的符号:事件符号 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基本事件;省略事件;正常事件;+或门;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绘制事故树常用的符号:逻辑门符号 与门;+条件或门;条件与门;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绘制事故树常用的符号:转移符号AA 转入符号 转出符号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 A X1 B1 B2X2X3X4X5X6图5-5 事故树图示例 事故树定性分析事故树定性分析 化简事故树 求最小割集 求最

19、小径集 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化简事故树 用布尔代数或行列法。本课程仅介绍布尔代数法。布尔代数是对集合或逻辑量进行运算的数学方法。集合集合:满足某种条件的或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如一个班的学生,事故树中的基本事件等。集合中的每一个成员称为集合的元素。用元素表示集合的方法为:A=a,b,c,d,e,f,h B=1,3,5,7,9,11 C=X1,X2,X3,X4,X5,X6 等等。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合的并 如果把集合 A 的元素和集合 B 的元素合并放在一起,并把这些元素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叫

20、做 S,则 S 称为 A 与 B 的并集,记为S=A B,或 S=A+B。举例:A=2,3,5,7 B=1,3,5,7,9,11,则S=1,2,3,5,7,9,11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交集合的交 如果把集合 A 和集合 B 中的公共元素放在一起,并把这些元素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 P,则 P 称为 A 与 B 的交集,记为 P=A B,或 P=A B,简记为 P=AB。举例:A=2,3,5,7 B=1,3,5,7,9,11,则P=AB=3,5,7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布尔代数运算定律:结合律 (a+b)+c=a+(b+c

21、)(a b)c=a (b c)交换律 a+b=b+a a b=b a 分配律 a (b+c)=(a b)+(a c)a+(b c)=(a+b)(a+c)互补律 a+a=a a=对合律 (a)=a 等幂律 a+a=a a a=a 吸收律 a+a b=a a (a+b)=a 重叠律 a+a b=a+b=b+b a 德 摩根律 (a+b)=a b (a b)=a+b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布尔代数化简事故树: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 A1 A2X1X2X1X3T=A1 A2 =(X1 X2)(X1+X3)=X1 X2 X1+X1 X2 X3 (分配律

22、)=X1 X1 X2+X1 X2 X3 (交换律)=X1 X2+X1 X2 X3 (等幂律)=X1 X2 (吸收律)TX1X2求最小割集割集割集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凡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最小割集最小割集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的集合。一个事故树可能有许多的最小割集,每一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事故)发生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多少个最小割集,事故就有几种发生的可能性。最小割集的求取方法一般有 4 种,即行列法(矩阵法)、结构法、质数代入法和布尔代数法。其中行列法和布尔代数法最常用。求出最小割集后,还要根据最小割

23、集绘制事故树的等等效树效树。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求最小割集举例(布尔代数法):事故树经过布尔代数化简,最终得到若干交集的并集,并集中的每一个交集就是一个最小割集。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 A X1 B1 B2X2X3X4X2X5T=A X1=B1 B2 X1 =(X2+X3+X4)(X2+X5)X1 =X2(X2+X5)+X3(X2+X5)+X4(X2+X5)X1 =(X2+X3X2+X3X5+X4X2+X4X5)X1 =(X2+X3X5+X4X2+X4X5)X1 =(X2+X3X5+X4X5)X1 =X1X2+X1X3X5+X1X4X5求

24、最小割集举例(布尔代数法)最后得到该事故树的三个最小割集:X1,X2 X1,X3,X5 X1,X4,X5 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 A X1 B1 B2X2X3X4X2X5求最小径集径集径集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凡是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最小径集最小径集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不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事件的集合。求最小径集的常用方法是利用径集与割集的对偶性。首先作出与事故树的成功树,即把原来事故树的与门换成或门,或门换成与门,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然后利用求最小割集的方法求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具体

25、方法省略。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 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事故: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从最小割集可直接比较系统的危险性;从最小径集可选择控制事故的最佳方案;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简化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定量分析。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 结构重要度分析,是从事故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即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上事件发生所产生的影响程度。求解结构重要度需要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其精确值的计算较为繁琐。一般均采用利用最小割集和最小

26、径集近似判断结构重要系数的方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表示为:I(i),其中:i 第 i 个基本事件。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续)利用最小割集或最小径集分析结构重要度的方法如下:单元素最小割(径)集中的基本事件,其结构重要系数最大。例如:某事故树共有三个最小割集:K1=X1,K2=X2,X3 ,K3=X2,X4,X5则 I(1)最大。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续)仅在同一最小割(径)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例如:某事故树共有三个最小割集:K1=X1,X2,K2=X3,X4,X5,K3=

27、X6,X7,X8,X9则 I(1)=I(2)I(3)=I(4)=I(5)I(6)=I(7)=I(8)=I(9)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续)当基本事件仅出现在元素个数相等的若干最小割(径)集中,则其结构重要系数与出现的次数成正比。例如:某事故树共有四个最小割集:K1=X1,X2,X4 ,K2=X1,X2,X4 K3=X1,X3,X6 ,K4=X1,X3,X7则 I(1)I(2)=I(3)I(4)=I(5)=I(6)=I(7)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分析(续)当基本事件出现在元素个数不相等的若干最小割(径)集

28、中,若在各最小割(径)集中出现的次数相等,则其结构重要系数与元素个数成反比。例如:某事故树共有四个最小割集:K1=X1,X3 ,K2=X1,X4 K3=X2,X3,X5 ,K4=X2,X4,X6则 I(1)I(3)=I(4)I(2)I(5)=I(6)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树定量分析 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计算各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5.6.3 事故树分析计算举例事故树分析计算举例 下面以密闭室内发生缺氧窒息死亡事故为例,介绍事故树的定性分析方法。(1)事故树作图 根据分析,画出事故树如图5

29、-3所示。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T舱内缺氧窒息图5-6 事故树分析示例B1G2B2未使用防护用品未强制换气C1G4X1没配备配备而没用G6C3C4物体腐蚀货物耗氧G1直接暴露室内氧含量 I(5)=I(8)=I(12)=I(13)I(6)=I(7)=I(10)=I(11)I(1)=I(2)=I(3)=I(4)5 安全性分析 5.6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3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6.4 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评价法

30、)蒙德评价法6.5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6.6 我国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法我国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法6.7 世界银行评价法世界银行评价法6 6 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 Safety assessment 目前,安全性评价技术正处于开拓阶段,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当前应用情况看,安全性评价有以下五种分类方法:(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 (2)按评价性质分类 (3)按评价内容分类 (4)按评价对象分类 (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6 安全性评价 系统的寿命周期包括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报废等阶段;在

31、不同阶段,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有很大区别。根据评价对象系统的不同寿命阶段,可以将评价区分为:事先评价(预评价)中间评价事后评价(验收综合评价)跟踪评价(现有系统评价)(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事先评价 又称预评价 是在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报告完成、批准之后进行的评价;是通过分析、预测系统的劳动安全卫生信息,事先及时修正,从而使系统的安全性和综合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目的的评价。我国规定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是事先评价的具体体现。(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中间评

32、价 是在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出现意外的偏离,用来判断是否有必要变更目标和及时采取何种对策而进行的评价。(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事后评价 又称验收综合评价。是系统研制、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对系统整体进行的评价。它通过检查、检测和分析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劳动安全卫生目标水平的要求,确定应采取的补救措施。我国规定建设项目验收时的“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综合评价”是事后评价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建设项目本质安全性的评价、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效果的评价和针对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拟采取整改措施效果的评价。6.1 安全性评

33、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6 安全性评价(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 跟踪评价 又称现有系统评价。是系统建成、运行多年后对系统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从系统安全角度来评定系统的安全状况;是以系统以往的运行经验、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系统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良等因素的影响和系统或同类系统发生事故的情报,来确定系统的危险性大小,并据此确定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依据我国机械、电子、化工、石化、建材、冶金等行业制定的安全性评价标准进行的评价,多属于跟踪评价。(1)按评价对象系统的寿命阶段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 固有危险性,是指由于系统

34、的规划、设计、制造(建设)、安装等原始因素所决定的危险性,即系统投入运行前已经存在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一般与系统投入运行前的科技水平、工艺水平、经济条件和领导决策有关。对固有危险性评价,主要考虑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和事故损失的严重程度。根据固有危险性评价的结果,可对系统危险性划分等级,针对不同等级考虑应采取的不同技术、管理对策,以达到社会认可的安全标准。(2)按评价性质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系统安全状况评价 主要是从管理角度来评价系统的安全状况。所谓安全管理,是指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环境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等。通过这种管理,使系统安

35、全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固有危险性得到控制。这种评价一般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它是我国目前企业安全性评价所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对系统安全管理状况的评价,可以确定系统固有危险性的受控程度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从而确定系统安全程度的高低,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依据。(2)按评价性质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 主要是对现存系统通过安全管理、采取劳动安全卫生控制措施后危险性的大小的评价,也就是对系统目前仍然实际存在的危险性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确定各有关部门应该掌握的各类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安全动态信息,以便重点加强控制。是监督、管理、监察、保险等部门开

36、展工作的依据。(2)按评价性质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设计评价 即预评价。通过评价将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消灭在设计阶段。一些国家已将它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是我国“三同时”的必要内容。安全管理评价 评价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机构的效能,研究如何通过安全管理确定安全要求、组织安排安全工作、降低伤亡事故率和损失率,协调各部门关系,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安全目标。(3)按评价内容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生产设备安全可靠性评价 对设备、装置和人机系统的设计,应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进行安全、可靠性评价。行为安全性评价 从心理、生理影响

37、操作行为的规律评价人员操作的可靠性、稳定性。作业环境评价 作业环境对人身健康影响的评价。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性评价 对可以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3)按评价内容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劳动安全评价 主要针对直接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所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条件、可能性(概率)和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这类危险因素主要有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电气伤害、坠落伤害等。其中火灾爆炸危险已被国际劳工局组织列入重大事故危险因素加以控制。(4)按评价对象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劳动卫生评价

38、 主要针对造成人体急性或慢性损害的有害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有害因素导致疾病或人体损害的途径、条件、可能性(概率)和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这类有害因素主要有毒物、粉尘、噪声、辐射、放射性物质及过高(低)温度等。其中毒物严重泄漏可能造成的重大事故,同样被国际劳工组织列入重大危险因素加以控制。(4)按评价对象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定性评价根据有关标准、同类或类似系统事故(或故障)资料和借助于经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能力,将系统危险性、事故或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等划分为不同的定性等级,并规定达到哪个等级就可认为系统是安全的,从而对系统进行安全程度定性比较的评价。在

39、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定量评价时,定性评价方法便成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定量评价 根据相对可靠的历史统计数据、运用科学的数学运算方法,计算出度量系统危险性和危害性大小的数值或指数,从而对系统安全性进行定量比较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因而在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系统(如核电站、航空航天工程、易燃易爆工程等)的安全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由于缺乏各类基础数据,定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往往受到一定限制。(5)按评价方

40、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 就目前来说,在定量评价过程中,各类参数、系数的取值是人为选取的,故其评价结果的准确度也会受到评价人员经验、判断能力的影响。定量评价方法按处理方式不同,又可分为:a概率法概率法 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它以积累的事故、故障数据,计算出事故、故障发生概率,进而计算出危险性,取得以量表示的系统安全性。这种评价方法精确度较高,但我国由于缺乏各类事故、故障数据,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尚有一定困难。常用的概率法有故障类型、影响和危险度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

41、价的分类b指数法指数法 又称物质系数法,它是以代表单元危险物质在标准状态的火灾、爆炸或放出危险性潜在能量的数据(物质系数)为基础,结合工艺过程的危险性,计算单元(子系统)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定系统的危险性、危险程度,进而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使系统的危险性、危险程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程度的方法。常用的指数法有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德部的“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荷兰劳动总管理局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等。(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c相对法相对法 依据同类或类似系统以往的事故(或故障)经

42、验教训、安全阈值、事故概率、损失率等资料,借助评价人员的经验、判断能力和测试,按一系列打分标准对系统有关因素赋分、计算危险性分值来评价系统危险性的方法,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常用的相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各类劳动卫生危害程度等级评价法、各行业的企业安全性评价法等。(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d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 根据相关、类推原理,利用有关的历史统计数据,针对特定的评价目标,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对系统进行评价的方法。例如,我国有关科研单位研究的“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

43、研究”和世界银行国际信贷公司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生产、储运、泄漏等过程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危险性、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综合评价 是指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的组合运用或两种以上定量评价方法的综合。由于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和优缺点,综合评价兼有多种评价方法的长处,因而可以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得到较为可靠和精确的评价结果。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是其中一种方法。(5)按评价方法的特征分类6 安全性评价 6.1 安全性评价的分类安全性评价的分类6.2.1 方法概述方法概述 该

44、方法适用于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它是由美国人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工作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即:D=LEC 式中:D为作业危险性;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1 方法概述方法概述(续)L、E、C的准确的数值,一般很难取得。为了简化评价过程,使该方法更具有操作性,可采用半定量计分法,分别给三种因素划分不同的等

45、级,每个等级确定不同的分值。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2 评价步骤评价步骤(1)由熟悉被评价系统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收集有关的各种信息。(2)由专家组成员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多位专家打分分值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等级。由于采用专家打分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专家经验、判断能力的影响。故聘请专家时应慎重,以避免评价结果失真。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3 赋分标准赋分标准(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打分标准见表6-1。6 安全性评价

46、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3 赋分标准赋分标准(续)(2)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打分的标准见表6-2。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3 赋分标准赋分标准(续)(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打分标准见表6-3,并可依据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应用插分法取值、赋分。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3 赋分标准赋分标准(续)(4)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按危险性分值划分危险性等级的标准见表6-4。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3 赋分标准赋分标准(续)根据

47、经验,规定系统危险性等级 D:20 为低危险性,比日常骑自行车上班的 危险性略低;20 70 为一般危险性,应加强管理;70160 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160320 有高度危险性,必须立即整改;320 有异常危险性,应立即停止作业,彻 底整改。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2.4 应用示例应用示例 上海某造纸厂各部位作业条件评价结果,见表6-5。由评价结果得知,造纸作业应立即整改,制浆作业需要整改,后勤机械、机修作业需要注意,碱回收和储运机械作业的危险性可以接受。6 安全性评价 6.2 格雷厄姆格雷厄姆金尼评价法金尼评价法6.3.1 方法概述方法

48、概述 道化学公司(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是依据以往的事故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的安全措施情况,利用系统工艺过程中的物质、设备、物量等数据,通过逐步推算,对系统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反应性危险进行评价的方法。6 安全性评价 6.3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 它是根据单元(子系统)中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及采取安全措施后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损失日MP

49、DO和停产损失BI),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定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6 安全性评价 6.3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6.3.2 评价程序评价程序见图6-1。选取评价子系统(单元)确定物质系数MF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确定单元危险系数F3=F1 F2确定火灾、爆炸指数FEI=F3MF确定暴露区域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价值A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确定停产损失BI确定危险系数DF图6-1 道化学公司法评价程序框图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6.3.

50、3 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1)资料准备 工厂设计方案、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图、安装成本表、有关装置的更换费用数据和道氏评价方法详尽的程序、计算公式、表格和附录。(2)确定子系统(工艺单元)(3)求出每一工艺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 按专门的附表查阅。(4)计算一般工艺危险性F1和特殊工艺危险性F26 安全性评价 6.3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6.3.3 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的基本内容(续)(5)计算:单元工艺危险系数 F3=F1F2 ;火灾爆炸指数 FEI=F3MF 根据火灾爆炸指数评定单元的危险程度等级的指标(见表6-6,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