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8357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讲稿.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酸碱平衡与肾脏排关于酸碱平衡与肾脏排泄泄第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n n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运动,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除需要适宜的温度、渗透压等条件外,还需要保持体液等条件外,还需要保持体液酸碱平衡的相对恒定。酸碱平衡的相对恒定。n n酸碱平衡:机体通过血液缓冲酸碱平衡: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持体液PHPH值恒定,称为酸碱平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衡。第二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第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人体内的各种体液的酸碱度是不一致的,人体内的各种体液的酸碱度是

2、不一致的,有些呈酸性,有些呈碱性。有些呈酸性,有些呈碱性。体液PH值体液PH值血浆7.35-7.45脑脊液7.35-7.45唾液6.30-7.10乳6.60-6.90胰液7.50-7.80泪7.4左右小肠液7.60左右尿4.80-7.50人体内各种体液的人体内各种体液的PHPH值值第一节第一节 酸碱物质的来源酸碱物质的来源第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二、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除食物、饮料和药物中的酸性物除食物、饮料和药物中的酸性物质外,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主要质外,体内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主要有两类:有两类:(一)碳酸(一)碳酸(H H2 2COCO3 3)糖、脂肪和蛋白质在

3、体内完全氧化后,生成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后,生成CO2CO2和和H2OH2O,它们可进一步结合成为碳酸,然,它们可进一步结合成为碳酸,然后解离成氢离子(后解离成氢离子(H H)和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HCOHCO3 3 )COCO2 2H H2 2O HO H2 2COCO3 3 H H HCOHCO3 3 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的除极少部分用于合成代谢外,生成的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碳酸绝大部分在肺重新分解释放CO2CO2,然,然后呼出体外,故称碳酸为挥发性酸。后呼出体外,故称碳酸为挥发性酸。第五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二、固定酸二、固定酸n n 除除除除CO2C

4、O2CO2CO2外,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还包括外,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还包括外,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还包括外,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还包括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的核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的核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的核含硫氨基酸氧化所生成的硫酸,含磷的核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酸,糖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酸,糖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酸,糖酸、蛋白质、磷脂分解所产生的磷酸,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肪酸氧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肪酸氧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肪酸氧化代谢中产生的乳酸和丙酮酸,脂肪酸氧化所产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性物质不能所产

5、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性物质不能所产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性物质不能所产生的酮体等。由于这些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体外,故称固定酸故称固定酸故称固定酸故称固定酸,或非挥或非挥或非挥或非挥发性酸发性酸发性酸发性酸.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从事大强度剧烈运动时,由于糖酵解加强由于糖酵解加强,乳酸生成量乳酸生成量增加增加,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堆积可造成其在肌肉组织内和血液中大量堆积,成为运动成为运动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时酸性物质的重要来源.人体也可以从外界获得一些酸性物质人体也可以从外界获

6、得一些酸性物质,如如:调味用的醋调味用的醋酸、饮料中的柠檬酸,但这些外源性物质数量很少,不是体内酸、饮料中的柠檬酸,但这些外源性物质数量很少,不是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第六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三、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n n机体经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较机体经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较少,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含少,体内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含有大量有机酸盐和无机盐的食有大量有机酸盐和无机盐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物如:蔬菜、瓜果等。n n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氢离凡代谢产物能够增加体内氢离子(子(H H )含量的食物为成酸食)含量的食物为成酸食物;能够增加体内物;能够增

7、加体内HCO3HCO3含量含量的食物为成碱食物的食物为成碱食物。第七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第二节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调节n n 人体主要依靠血液人体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的呼吸作缓冲作用、肺的呼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等调节功能,维持体收等调节功能,维持体液液PHPH值的稳定。值的稳定。第八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一、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一、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缓冲体系:缓冲体系:由弱酸以及弱由弱酸以及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酸与强碱生成的盐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体系。缓冲作用:缓冲作用:缓冲体系具有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

8、持相对缓冲酸、碱和保持相对PHPH值相值相对恒定的作用。对恒定的作用。第九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缓冲机理缓冲机理 当固定酸进入血液时,可产当固定酸进入血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生以下反应:HAHANaHCONaHCO3 3 3 3 H H2 2 2 2COCO3 3 3 3 NaA NaA CO CO2 2 2 2H H2 2 2 2O O固定酸固定酸 当碱性物质如当碱性物质如NaNa2 2 2 2COCO3 3 3 3进入血液进入血液时,可产生以下反应,使其碱性减时,可产生以下反应,使其碱性减弱。弱。NaNa2 2 2 2COCO3 3 3 3H H2 2 2 2COCO3 3 3 3 2NaH

9、CO 2NaHCO3 3 3 3 生成过多的碳酸氢钠可由肾脏排生成过多的碳酸氢钠可由肾脏排除体外。除体外。第十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二、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二、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一)血浆缓冲体系(一)血浆缓冲体系NaHCONaHCO3 3 3 3 H H2 2 2 2COCO3 3 3 3 NaNa2 2 2 2HPOHPO4 4 4 4 NaHNaH2 2 2 2POPO4 4 4 4NaPr HPrNaPr HPrPrPr代表蛋白质,其中代表蛋白质,其中NaHCONaHCO3 3 3 3 H H2 2 2 2COCO3 3 3 3体系中的体系中的NaHCONaHCO3 3 3 3

10、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是血浆中主要的缓冲碱,它与H H2 2 2 2COCO3 3 3 3保持一定比值保持一定比值(20/1)(20/1),维持血液,维持血液pHpH值恒定。值恒定。(PH=7.4)(PH=7.4)由上可知,由上可知,NaHCONaHCO3 3 3 3 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故把血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浆中的碳酸氢钠看成是血浆中的碱储备。第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n n(二二)红细胞缓冲体系红细胞缓冲体系n nKHCOKHCO3 3 3 3

11、H H2 2 2 2COCO3 3 3 3n nK K2 2 2 2HPOHPO4 4 4 4 KHKH2 2 2 2POPO4 4 4 4n nKHb HHbKHb HHbn nKHbOKHbO2 2 2 2 HHb0HHb02 2 2 2(HbHb代表血红蛋白)代表血红蛋白),其中血红蛋白缓冲系是红细,其中血红蛋白缓冲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血液缓冲体系血液缓冲体系血液缓冲体系血液缓冲体系 及其调节作用及其调节作用及其调节作用及其调节作用第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三、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n n 肺通过肺通过COCO2 2 2 2排出量的增

12、加,控排出量的增加,控制体内制体内H H2 2 2 2COCO3 3 3 3浓度,以维持浓度,以维持浓度,以维持浓度,以维持NaHCONaHCO3 3 3 3的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衡。n n 当血液当血液PcoPco2 2 2 2增加或增加或PHPH下降时,呼下降时,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深加快,COCO2 2 2 2排出量增加;反之,呼吸运动变排出量增加;反之,呼吸运动变浅、变慢,浅、变慢,COCO2 2 2 2排出量减少。排出量减少。第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四、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和水平衡四、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

13、衡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的调节作用n n(一)肾脏的排泄功能(一)肾脏的排泄功能n n排泄: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排泄: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物,多余H H2 2O O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血液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第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排泄途径排泄途径排泄器官排泄物呼吸器官CO2、H2O、挥发性药物等消化道钙、镁、铁、磷等无机盐,胆色素,毒物等皮肤及汗腺水、盐类、少量尿素等肾脏水、尿素、肌酐、盐类、药物、毒物、色素等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

14、肾脏排泄及其对机体酸碱平衡 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和水平衡的调节作用第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肾脏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n n 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肾脏维持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NaHCO3NaHCO3含量,保持血液含量,保持血液PHPH值的恒定。值的恒定。当血浆当血浆NaHCO3NaHCO3浓度降低时,肾脏变浓度降低时,肾脏变加强酸性物质的排出和加强酸性物质的排出和NaHCONaHCO3 3 3 3的重吸的重吸收,以恢复血浆收,以恢复血浆NaHCONaHCO3 3

15、3 3的含量。相反,的含量。相反,血浆血浆NaHCONaHCO3 3 3 3过高,则增加对这些碱性过高,则增加对这些碱性物质的排出量,使血浆物质的排出量,使血浆NaHCONaHCO3 3 3 3回降到回降到真正的含量。真正的含量。第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过程过程n1 1、分泌、分泌H H ,回收,回收NaNan n(肾小球滤液中肾小球滤液中NaHCONaHCO3 3 3 3重吸收重吸收)n n 当血浆当血浆PHPH值偏酸时,肾小管中碳酸酐酶能值偏酸时,肾小管中碳酸酐酶能够使小管细胞中的够使小管细胞中的COCO2 2 2 2和和H H2 2 2 2O

16、 O迅速生成迅速生成H H2 2 2 2COCO3 3 3 3,后后者可进一步解离出者可进一步解离出H H和和HC0HC03 3 3 3n n当当PHPH值降低时,值降低时,COCO2 2 2 2 H H2 2 2 2O O H H2 2 2 2COCO3 3 3 3 n nH H2 2 2 2COCO3 3 3 3 H H HCOHCO3 3 3 3n nH H NaNa NaHCONaHCO3 3 3 3n n而而H H HCO HHCO H2 2 2 2COCO3 3 3 3 COCO2 2 2 2H H2 2 2 2O On n扩散入细胞内合成扩散入细胞内合成H H2 2 2 2COC

17、O3 3 3 3第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2 2、磷酸盐酸化、磷酸盐酸化n n正常人血浆中正常人血浆中NaHNaH2 2 2 2POPO4 4 4 4/NaH/NaH2 2 2 2POPO4 4 4 4的浓度比为的浓度比为4 4:1 1n过程过程n n原尿流经远曲小管和肾小管原尿流经远曲小管和肾小管 上皮细胞分泌上皮细胞分泌H H PHPHn nH NaH Na n nNaHNaH2 2 2 2POPO4 4 4 4H NaHH NaH2 2 2 2POPO4 4 4 4Na Na n nNa Na HCO3 NaHCO3HCO3 NaHCO3n n回收入血回收入血肾脏调节机体酸碱肾脏调节机体

18、酸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 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第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3 3、分泌、分泌NH3n n 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分泌的NHNH3 3 3 3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NHNH4 4 4 4,NHNH4 4 4 4与小与小管液中氯化钠中的钠离子置换,生成氯管液中氯化钠中的钠离子置换,生成氯化铵,并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钠离子与化铵,并随尿液排出体外。而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结合,生成NaHCONaHCO3 3 3 3,重新回重新回收入血,维持收入血,维持NaHCONaH

19、CO3 3 3 3的稳定的稳定n n作用:作用:“排酸保碱排酸保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肾脏调节机体酸碱 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平衡的过程第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4 4、排出多余的碱、排出多余的碱n n 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正常情况下,血浆中NaHCONaHCO3 3 3 3约为约为22-22-27mmol/L27mmol/L血液,若其浓度在血液,若其浓度在131321mmol/L21mmol/L血液血液时,原尿中的时,原尿中的NaHCONaHCO3 3 3 3全部重吸收;若超过全部重吸收;若超过28mmol/L28mmol/L血液时,重吸收减少,排出多余的

20、血液时,重吸收减少,排出多余的NaHCONaHCO3 3 3 3,维持血浆中,维持血浆中NaHCONaHCO3 3 3 3的正常含量。的正常含量。第二十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三)(三)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肾脏在维持机体水平衡中的作用作用n n水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保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水是人体内重要的组成成分,是保持内环境稳定、维持正常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生理情况下,正常物质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生理情况下,体内水含量相当稳定,摄水量与排水量保持平衡。肾脏体内水含量相当稳定,摄水量与排水量保持平衡。肾脏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能力非常强。n

21、 n在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可达在大量饮水时,尿量增加,可达150015002000ml/d2000ml/d,称,称为利尿;相反,在机体缺水时,尿量减少,仅有为利尿;相反,在机体缺水时,尿量减少,仅有350350400ml/d400ml/d。n n通过肾脏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无论饮水过多或过通过肾脏对机体水平衡的调节,无论饮水过多或过少,体内水份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可维持或接近正少,体内水份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可维持或接近正常。常。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四)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四)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1 1、运动对尿量及其成分的影响、运动对尿量及其成分的影响 人体活动时,尤其是剧

22、烈运动时,机体代谢活人体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血液发生重新分配,道成肾血流量减少,动增强,血液发生重新分配,道成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尿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尿量减少。剧烈运动时,机体还产生许多酸性代谢产剧烈运动时,机体还产生许多酸性代谢产物,所以运动后,尿物,所以运动后,尿pHpH值降低。值降低。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n2 2、运动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n n 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微量的蛋白质,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但在剧烈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但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

23、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蛋白质,即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蛋白质,即尿蛋白阴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尿蛋白阴性,经一定时间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次性或暂时性的尿蛋白为这种健康人运动后出现的一次性或暂时性的尿蛋白为运动后蛋白尿。运动后蛋白尿。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运动对肾脏泌尿机能的影响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五)酸碱平衡紊乱(五)酸碱平衡紊乱n n 正常人体酸性和碱性物质的产生正常人体酸性和碱性物质的产生与消除保持动态平衡,血液与消除保持动态平衡,血液pHpH值维值维持在持在7.35-7

24、.457.35-7.45之间。之间。n n酸碱平衡紊乱:人体因某些疾病酸碱平衡紊乱:人体因某些疾病的影响,可使机体物质代谢和水、的影响,可使机体物质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甚至缓冲体系以及肺、电解质平衡甚至缓冲体系以及肺、肾功能受到影响,这些均可引起肾功能受到影响,这些均可引起体内酸性、碱性物质过多或不足,体内酸性、碱性物质过多或不足,从而产生酸中毒或碱中毒,这一从而产生酸中毒或碱中毒,这一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或简病理过程称为酸碱平衡紊乱或简称酸碱失衡。称酸碱失衡。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六)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六)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n n1 1 1 1、pHpHpHpH值值n

25、n 正常人血液的正常人血液的正常人血液的正常人血液的pHpHpHpH值比较恒定,平均值为值比较恒定,平均值为值比较恒定,平均值为值比较恒定,平均值为7.47.47.47.4,动脉血的,动脉血的,动脉血的,动脉血的pHpH值为值为值为值为7.357.357.457.457.457.45之间,静脉血平均低之间,静脉血平均低之间,静脉血平均低之间,静脉血平均低0.020.020.020.020.100.100.100.10。n n pHpHpHpH低于低于低于低于7.337.33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为失代偿性酸中毒,高于7.457.457.457.45为

26、失代偿性为失代偿性碱中毒。碱中毒。n n pHpHpHpH在正常范围内也不一定表示没有酸碱平衡紊乱,因为代在正常范围内也不一定表示没有酸碱平衡紊乱,因为代在正常范围内也不一定表示没有酸碱平衡紊乱,因为代在正常范围内也不一定表示没有酸碱平衡紊乱,因为代偿性的酸、碱中毒的偿性的酸、碱中毒的偿性的酸、碱中毒的偿性的酸、碱中毒的pHpHpHpH正常。因此,在检测正常。因此,在检测pHpH值时的同时还值时的同时还值时的同时还值时的同时还要配合其他指标的测定,才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判断要配合其他指标的测定,才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判断要配合其他指标的测定,才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判断要配合其他指标的测定,才有利于作出准确

27、的判断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n n2 2、COCO2 2 2 2总量和总量和COCO2 2 2 2结合力结合力 COCO2 2 2 2结合力结合力是指血浆中化合是指血浆中化合状态下的状态下的COCO2 2 2 2量。量。COCO2 2 2 2在血浆中主要以在血浆中主要以HCOHCO3 3 3 3 的的形式存在,代表体内中和固形式存在,代表体内中和固定酸的碱量,故一般将血液定酸的碱量,故一般将血液中中NaCONaCO3 3 3 3/HCO/HCO3 3 3 3 称为碱储备。在称为碱储备。在测量过程中,血浆经与正常人测量过程中,血浆经与正常人的肺泡气平衡,测得的肺泡气平衡,测得COCO2 2

28、 2 2总量总量。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3 3、COCO2 2分压分压n n当呼吸障碍,当呼吸障碍,COCO2 2 2 2大量停留,引起呼吸性酸大量停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反之,呼吸深而快时,易造成过度中毒;反之,呼吸深而快时,易造成过度呼吸,呼吸,COCO2 2 2 2排出过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排出过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n n故故PcoPco2 2 2 2是反映酸碱平衡紊乱中呼吸因素的是反映酸碱平衡紊乱中呼吸因素的重要指标。重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

29、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n n4 4、真实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真实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n n概念:真实碳酸氢盐是指人体血浆中的概念:真实碳酸氢盐是指人体血浆中的概念:真实碳酸氢盐是指人体血浆中的概念:真实碳酸氢盐是指人体血浆中的HCOHCOHCOHCO3 3 3 3 真实含量。正真实含量。正真实含量。正真实含量。正常值为常值为常值为常值为21-26mmol/L21-26mmol/L21-26mmol/L21-26mmol/L。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浆在。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浆在。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浆在。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浆在38383838C C、完、完全氧和及全

30、氧和及PcoPcoPcoPco2 2 2 2为为为为40404040毫米汞柱的气体平衡的条件下毫米汞柱的气体平衡的条件下毫米汞柱的气体平衡的条件下毫米汞柱的气体平衡的条件下HCO3HCO3HCO3HCO3 浓浓浓浓度。度。度。度。n n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在正常情况下,SBSBSBSB与与ABAB的数值相同,但在发生代谢性酸的数值相同,但在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毒时SBSBSBSB值降低,代谢碱中毒时值降低,代谢碱中毒时值降低,代谢碱中毒时值降低,代谢碱中毒时SBSBSBSB值升高值升高值升高值升高。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

31、检测的主要指标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全血缓冲剂负离子浓度的总和组成:血浆 红细胞中的碳酸氢盐 血红蛋白 血浆蛋白及血浆 红细胞中的磷酸盐 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5 5、缓冲碱、缓冲碱其中最主要的为血红蛋白和碳酸氢盐。其中最主要的为血红蛋白和碳酸氢盐。正常值为正常值为454552mmol/L52mmol/L。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碱过剩测出的缓冲减正常缓冲减碱过剩测出的缓冲减正常缓冲减分类:全血碱过剩分类:全血碱过剩 血浆碱过剩血浆碱过剩正常全血或者血浆碱的过剩量为正常全血或者血浆碱的过剩量为3.03.03.0mmo

32、l/L3.0mmol/L。固定酸减少,表示代谢性碱中固定酸减少,表示代谢性碱中毒;同时固定酸过剩,表示代谢性碱酸中毒毒;同时固定酸过剩,表示代谢性碱酸中毒。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酸碱平衡检测的主要指标6 6、碱过剩碱过剩第三十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特点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pHpH的变化规律的变化规律运动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运动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运动时骨骼肌和血液pHpH的变化规律的变化规律从图中可以看出

33、从图中可以看出:骨骼肌细骨骼肌细胞内和血液胞内和血液pHpH均随运动强均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度的增加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骨骼肌降趋势,这是因为骨骼肌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主要内的酸性代谢产物(主要是乳酸)高于血液,而其是乳酸)高于血液,而其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所酸碱缓冲能力低于血液所致。致。6.87.07.27.46.26.46.66.87.0动动脉脉血血PH值值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运动强度骨骨骼骼肌肌细细胞胞PH值值6.46.8骨骨骼骼肌肌细细胞胞PH值值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二、运动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二、运动时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1 1、ATPATP水解水解 AT

34、PATP是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能源,是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能源,ATPATP水解时可释水解时可释放氢离子放氢离子 ATP ADPATP ADPPiPinH nH 能量能量 2 2、6 6磷酸葡萄糖和磷酸葡萄糖和1 1磷酸甘油的生成磷酸甘油的生成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6 6磷酸葡萄糖和磷酸葡萄糖和1 1磷酸甘油累积量增多,而生成这些物质则伴有磷酸甘油累积量增多,而生成这些物质则伴有H H的的释放:释放:葡萄糖葡萄糖Pi 6Pi 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nHnH 甘油甘油Pi 1Pi 1磷酸甘油磷酸甘油nHnH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运动时机体酸碱

35、平衡 调节的特点调节的特点调节的特点调节的特点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3 3、乳酸的生成乳酸的生成 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95;故在此条件下故在此条件下9999的乳酸均可解离呈的乳酸均可解离呈H H 和乳酸根负和乳酸根负离子。离子。4 4、不完全和完全氧化不完全和完全氧化 脂肪动员过程中,甘油三酯水解可产生自由脂肪动员过程中,甘油三酯水解可产生自由脂肪酸,因浓度较低,故不会对血液脂肪酸,因浓度较低,故不会对血液pHpH值造成较值造成较大影响,只有

36、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脂肪酸在肝脏不大影响,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脂肪酸在肝脏不完全氧化增加,才有可能产生代谢性酸中毒。完全氧化增加,才有可能产生代谢性酸中毒。运动时体内酸性运动时体内酸性运动时体内酸性运动时体内酸性 物质的来源物质的来源物质的来源物质的来源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三、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三、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1 1 1 1、化学缓冲作用、化学缓冲作用、化学缓冲作用、化学缓冲作用 人体内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化合物、重碳酸盐化合物、蛋白人体内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化合物、重碳酸盐化合物、蛋白人体内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化合物、重碳酸盐化合物、蛋白人体内含有较多的磷酸盐化合物、重

37、碳酸盐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2 2 2 2、代谢缓冲过程、代谢缓冲过程、代谢缓冲过程、代谢缓冲过程 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有对有对有对有对H H H H 的摄取过程,这些过程包括:的摄取过程,这些过程包括:(1 1 1 1)磷酸肌酸分解)磷酸肌酸分解)磷酸肌酸分解)磷酸肌酸分解 CPCPADPADPnH ATPnH ATPnH ATPnH ATPC C C C (2 2 2 2)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 ATPATPnH IMPnH IMPnH IMPnH IMP2Pi2Pi2Pi2PiNHNHNHNH4 4 4 4 (3 3 3 3)氨基酸的氧化)氨基酸的氧化)氨基酸的氧化)氨基酸的氧化 AAAAAAAAH H H HO O O O2 2 2 2 CO CO CO CO2 2 2 2H H H H2 2 2 2O O O ONHNH4 4 4 4 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三十六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