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8141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政策工具与政策操作第1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1.1 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大危机前,信奉“萨伊定律”。认为市场具有自发调节经济均衡的功能,只要币值保持稳定。银行券的发行导致了通货膨胀,各国相继采取稳定币值措施。最早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充分就业平衡增长法,正式将币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大危机的发生迫使政府将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凯恩斯通论从理论上证明货币政策在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积极作用。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就业法,正式将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经济目标,并要求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实现这一目标。由此货币政策有了第二个目标充

2、分就业。第2页,此课件共85页哦到了上世纪50年代后半期,西欧和日本经济增长超过美国,为维持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改善本国就业状况,并与苏联抗衡,美国率先把适度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西方国家纷纷效仿,货币政策目标又扩展到适度经济增长上。1950年开始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这种逆差起初为各国提供必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也使美国获得巨额货币发行收益,受到欢迎。从1958年开始,美国严重通货膨胀、对外经援和军费大量支出,加之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而实行的低利率政策加剧了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外流。这一方面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国际储备增长太快而引发通货膨胀,从而成

3、为国际货币危机的一个原因。各国要求美国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第3页,此课件共85页哦美国处于两难境地。要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减少资本流出,这会造成国内经济收缩和萧条。60年代末,美国资金外流和国际收支逆差进一步加剧,致使美元官方汇价远远高于市场汇价。1971年8月,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新经济政策,放开汇价,任美元自由浮动,并停止美元与黄金兑换,由市场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美国国会要求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干预,尽快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至此,货币政策有四个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第4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1.2 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含义一、物价水平稳

4、定物价稳定的理论意义是防止物价水平上下波动,但是各国的实践主要是控制物价的上涨,因为历史上通货膨胀居多。反通货膨胀与稳定物价水平因此是一致的。(1)美国通常用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消费品物价指数(CPI)作为物价标准。赞成的观点: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环节,而CPI反映消费者购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因而可以比较真实反映消费者购买力变化和物价的变动趋势,而且这一指标统计便利、公布迅速。反对的观点:CPI统计范围太狭窄,而且日用消费品种类和价格往往因非经济因素的偶然变动,无法全面反映物价水平。第5页,此课件共85页哦(2)有人提出用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作为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赞成的观点:这一指数以最终产

5、品和劳务为对象,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这一指标较综合,能够比较全面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势。反对的观点:最终产品与社会公众日常消费关系不密切,且其中未剔除因产品和劳务质量改善而造成的价格上涨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不足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此外,该指标统计困难,多数国家通常一年公布一次。第6页,此课件共85页哦(3)批发物价指数也被用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该指数根据产成品和原料批发价格编制,能够反映大宗商品交易价格变动情况,对经济波动反映敏感。但由于没有将劳务计算在内,且以大宗交易商品为计算对象。因此,无法全面反映社会全部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

6、动,更不能反映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第7页,此课件共85页哦(4)1973年,统计学家艾奇安和克莱因提出一种综合资产指数。他们认为,消费品物价指数、GNP平减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有缺陷,表现为它们只包括实物资产价格,却遗漏了特殊实物资产(金银、宝石、房地产等)和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等其他资产价格,并非只有实物资产价格变动才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实际上,在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期间,特殊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一般实物资产价格变动幅度。应该全面计量所有资产的价格变动情况,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耐用资产和非耐用资产、消费性资产和生产性资产、人类资产和非人类

7、资产。这样计算出综合资产指数,以反映一般物价水平变动。从理论上说是正确的,但实际所需资料搜集和计算难度大,统计困难。第8页,此课件共85页哦在四种指标中,消费品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运用最广。实际中要确定物价水平稳定的标准(波动范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物价水平上涨率控制在2%4%,就基本算实现了物价水平稳定。各国要求不尽相同,美国1964年要求将通胀率控制在2%以下,70年度将通胀率上限提高到7%。一般情况下,将物价稳定目标定位在4%。第9页,此课件共85页哦二、充分就业以失业率间接反映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失业率上限的确定没有标准,有人认为低于5%就是充分就业,有人认为失业率控制在2%3%

8、以下就是充分就业。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在任何时候都存在与实际工资相适应的某种均衡失业水平,即“自然失业率”。政府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来降低“自然失业率”,但不可能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将实际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因此,货币政策的充分就业目标只能确定为将实际失业率降低至“自然失业率”。但是,弗里德曼并未说明“自然失业率”是多少,各国不同。1971年,美国国会联合经济委员会在联合经济报告中提出美国长远的合理目标是失业率不超过3%,1978年美国充分就业法案规定不超过4%。第10页,此课件共85页哦三、适度的经济增长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保持

9、经济适度增长是为了增强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应采用国民生产净值来反映经济增长,如美国。英国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希望经济适度增长,并非仅仅为了增强国家政治经济实力,而是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改善国民生活福利。因此,主张采用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反映经济增长。第11页,此课件共85页哦货币政策应当追求多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取决于经济增长利益和经济增长成本之间的权衡比较。从理论上讲,最适度的经济增长率确定在经济增长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之点。然而,这样的经济增长率难以确定,成本与收益无法测度,也无法进行比较。如经济增长造成空气污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无法用社会财富的增长来补偿,声称“增长极限论”,主张经济零

10、增长。弗里德曼认为,在一个自由社会里,不能事先断定经济增长率为多少,也不能说经济增长率高就比经济增长率低为好。即,只要经济增长能够提高公众的干劲,促进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就是合理的、适度的。多马通过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出一个国家至少能够实现3%4%的经济增长率。第12页,此课件共85页哦四、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的收支平衡,这两个账户的平衡与否反映在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的变动上。只要一国外汇和黄金储备没有明显的增减变化,就算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而且,这种平衡的时间跨度要延伸至三到五年。第13页,此课件共85页哦有人认为,直观地看,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取决于世界货币市场上该国货

11、币的供求是否均衡。对上述说法的不同意见:美元市场的均衡未必就是美国货币当局希望的均衡。因为这种均衡很可能是在世界市场美元需求增加,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也增加条件下实现的。只有当世界货币市场上一国货币对他国货币的汇率正好等于该国货币当局所希望维持的汇率时,才可以认为该国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只要汇率是货币当局所期望的,那么决定该汇率的国际收支,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都是该国货币当局所期望的,因而也可以是符合国际收支平衡的。第14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1.3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矛盾表现(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12、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二、货币政策目标不能同时兼顾管理层只能瞄准社会可接受的通货膨胀和可接受的失业率,把这种可接受的“目标值”拓展成“目标域”。20世纪80年代后,各国侧重某几个或某一个目标,多数国家定位在物价和币值的稳定上。我国也将原来“既要保持物价稳定,又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转到以“稳定的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上来。第15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便于调控,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央行不能直接控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以为了实现最终目标,必须选择与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央行可以直接调控,并在短期内

13、可以度量的金融指标作为中介性指标,以实现对最终目标的调节和控制。第16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2.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基本要求(1)可测性:所选指标能够迅速给央行提供准确的资料数据。(2)可控性:所选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照货币政策设定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3)相关性:所选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关系,控制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4)适应性:所选指标与特定国家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相适应,尽管在理论上未必最优。(5)抗干扰性:所选指标能够反映政策的力度和效果,而较少受经济运行本身的干扰。尽管当今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大都按照这五个标准,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

14、金和基础货币,甚至汇率等作为中间指标,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中介指标完全符合上述五个标准要求。第17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2.2 凯恩斯主义者的选择利率凯恩斯主义认为,利率是影响总需求的关键变量,且央行可对之有效调控,所以主张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在引起社会总支出之前,首先引起利率变动。中长期利率对投资、尤其对房屋、建筑与机器设备投资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收入水平。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应量增加将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并通过流动性效应和财富效应影响实际经济活动和收入水平。央行可通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利率,引导消费和投资。利率具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条件。在

15、实证研究表明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时,凯恩斯主义便修正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提出了货币供应量只是间接地通过利率来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观点。第18页,此课件共85页哦由于金融市场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承受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初始冲击,利率所受影响相对有限,同时,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动不十分敏感。所以,与其间接地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影响经济活动,还不如直接控制利率以刺激投资增加,刺激收入和就业水平增长。所以,凯恩斯主义者自始自终坚持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于“凯恩斯革命”的深刻影响,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迫于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的政治压力,20世纪40年代到目前为止,除19791982年美国外,西方主

16、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第19页,此课件共85页哦凯恩斯主义者关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受到弗里德曼等人批判。弗里德曼在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文中,列举了利率不宜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理由:首先,凯恩斯主义者混淆了“货币数量”和“信用”两个不同概念。弗里德曼认为,利率不是货币的价格,而是信用的价格;物价水平或其倒数才是货币的价格。只有信用增加才使利率下降,而货币供应量增加只能使物价水平上涨。第20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其次,凯恩斯主义者缺乏对货币供应量变动导致利率变动动态过程的全面了解。其中必须同时分析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和价格预期效应。在这几个效应中,只有流动性效应才使利率下降,

17、而收入效应和价格预期效应都使利率上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量增加,通过流动性效应,增加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需求,导致金融资产价格上升和利率下降,刺激投资和产出增加。随着生产扩大和就业增加,收入相应增加,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收入效应导致利率急剧回升。在人们预期物价还要继续上涨时,必然持有更多的货币余额。价格预期效应推动利率水平进一步上涨。弗里德曼由此断言,货币供应量增加最终会使利率水平上升,央行也无法有效控制利率。第21页,此课件共85页哦弗里德曼认为,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甚至会造成货币政策的误导。因为,在名义利率上升之际,按照凯恩斯理论,此时货币供给不足,应该增加货币供给。

18、而按照弗里德曼理论,名义利率较高表明货币供给过多,继续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会加剧通货膨胀。反之,名义利率偏低,按照凯恩斯理论,此时货币供给量过多,应该减少货币供给;而按照弗里德曼理论,此时货币供给量偏少,应该增加货币供给量。显然,按照弗里德曼理论,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第22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2.3 货币主义者的选择货币供给量弗里德曼通过货币供给量变动影响利率的三个效应分析,提出货币供给量是比利率更为适宜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许多学者持有不同观点。根据货币主义者的分析,货币供给量变动并不直接影响利率,而是直接影响人们的名义收入支出水平,进而影响投资、就业、产出和物

19、价水平。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货币供给量与实际收入、物价水平之间不十分明确,但长期中,这种关系比较明确。货币供给量变动总是引起名义收入和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因而央行不规则的货币供给量操作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之一,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货币主义者认为,目前人们对货币影响经济的过程还缺乏正确、清晰的认识,所以只有采取稳定货币供给的政策,才能避免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者认为,应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23页,此课件共85页哦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国迫于通货膨胀压力,倾向于货币主义者的政策建议,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但是,货币主义理论受到批评。首先,遭到凯恩斯主义者的极力反对。他们

20、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内生变量,不能为央行绝对控制。在短期内,货币供给量不完全取决于央行,因为公众持有现金与存款的比率变动以及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变动都直接影响货币乘数,进而造成短期货币供给量不稳,以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减不足以反映货币政策意向。此外,战后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发展迅速,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模糊了货币的边界。在什么是货币都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货币供给量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24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其次,货币经济学家萨文(savin)反对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他认为,货币供给量同利率一样,也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通货膨胀时期,央行

21、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商业银行持有自由准备的成本上升,于是扩大贷款,使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则相反。这就是说,以货币供给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会与央行的政策意图相悖,即,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减少;在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量增加。这就会给经济运行错误的信号,不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因而,货币供给量不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25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2.4 托宾的选择股票价格把股票价格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耶鲁学派的主张,主要代表是托宾。托宾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要通过实物资本供求变动发生作用,因为货币当局无法直接干预实物资本的供求,它只能运用货币政策影

22、响利率结构,并通过利率结构变动影响实物资本的供求及整个经济活动。由于股票价格决定的复杂性,托宾的观点并未得到普遍认可。第26页,此课件共85页哦托宾认为,股票价格连接着货币政策与实际经济活动,实物资本需求增大,股票价格就上涨,这既说明生产活动有扩大趋势,又说明货币政策是扩张性的;反之,若实物资本需求减少,则股票价格下跌,表明实物资本的吸引力减弱,生产趋于收缩,货币政策是收缩性的。因而,股票价格是货币政策的指示器,具有较强的可感性,能够反映货币政策效果。托宾认为央行能够有效调节股票价格。随着国家债务数量增长及在整个社会债务总额中比重增大,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表现在国家债务管理政策的不断完

23、善上。第27页,此课件共85页哦央行不仅可以调节资产规模、结构和收益率,还可以调节利率和调控股票价格。公众对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选择取决于对风险、收益的评价和预期。央行能够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影响或改变公众预期及承受风险的意愿,引导公众对金融资产的适当需求,使股票价格保持在货币政策目标水平上。如果股价过低,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量,诱导公众增加对其他金融资产需求,使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和收益率下降,促使社会公众购买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股票,从而提高股票的价格水平;反之则反之。基于以上原因,托宾认为,股票价格可以较好反映资本市场的态势和货币政策的意向,又完全为央行所能控制,可以用作央行操作货币政策的

24、中间目标。第28页,此课件共85页哦对于托宾理论的批评有三个方面:第一,资本市场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很多,为央行影响和控制的只有货币供应量、其他金融资产供给量等,大多数因素央行难以控制,如对风险的评价,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人们对收益和便利的选择等。因而,股票价格不完全为央行所控制,不宜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第二,资本市场及股票价格多变,股票价格往往不能正确反映资本市场的态势,也不能正确反映货币政策意向,因而不能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三,股票价格的选择比较困难。股票价格受多因素影响,各自变动程度不尽相同,变动方向也不一致,难以真实反映资本市场供求状况。第29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3 货币

25、政策工具理论货币政策工具指央行为调控中介指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可分成两类:一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它影响货币的流向,不影响货币供给总量。如Q项条款、选择性信用管制、国债管理等货币政策工具。另一类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影响货币供给总量,不影响货币的流向。如再贴现业务、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制度。第30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3.1 再贴现业务的发展与演变再贴现业务:央行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历史上,再贴现是央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传统工具。现在的再贴现几乎演变成银行系统安全的阀门,而不再是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再贴现业务最初确立于1833年英国银行特许法。该法案规定,

26、期限在三个月以内的票据可申请贴现,贴现行可不受任何限制地持这些票据向英格兰银行申请再贴现,并且再贴现率可以不受高利贷法限制。据此,英格兰银行就可以自由地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利率水平。经过100多年发展完善,这一货币政策工具逐渐为其他国家所效法和采用。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也确认再贴现业务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第31页,此课件共85页哦再贴现业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央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再贴现业务影响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借款成本效应;二是再贴现业务有强烈的告示效应;三是再贴现业务具有结构调整效应。如规定再贴现票据种类,对不同用途的信贷加以支持或限

27、制,促进需要扶持行业部门;还可以对不同票据实行差别再贴现率,以影响各种再贴现票据的再贴现规模,使货币供给结构与央行的政策意图相符。第32页,此课件共85页哦发展再贴现业务的必要条件是:票据业务必须成为经济主体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商业银行主要以再贴现方式向央行借款。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有利于央行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结构。第33页,此课件共85页哦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一是主动权在商业银行,没有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央行就无法增加货币供给;有了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央行几乎无法减少货币供给。这就使得央行失去调节货币供给的主动性。二是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

28、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刺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三是不能经常调整,更不能逆向调节,否则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无法正确地判断经济的走势和趋势。四是具有顺经济走势的倾向,繁荣时期物价上涨使得再贴现票据金额上升,货币供给增加;萧条时期物价下跌,又使得再贴现金额下降,货币供给减少。货币政策可能在繁荣时期“火上浇油”,而在萧条时期“雪上加霜”。第34页,此课件共85页哦美国的再贴现业务已经演变为银行系统的安全阀门,而不是金融宏观调控的手段。美国的再贴现提供的信用主要有四种,即调节性信用、扩展性信用、紧急性信

29、用和季节性信用。调节性信用是短期的和常规性的,其目的首先在于保护商业银行,应付“突然、未能预见的存款外流”。其次影响利率水平,作用方式是:瞄准联邦基金利率,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改变它与联邦基金利率之间的关系以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扩展性信用依次用于企业破产、自然灾害和决策失误而造成流动性困难的存款机构;支持管理和融资改革,以及机构的兼并和正常的关闭。季节性信用是扩展性信用的一种,主要帮助解决因季节性压力而陷入困难的小银行,农业区贷款占联储贷款的80%。紧急性信用自大危机以来几乎没有启用过。第35页,此课件共85页哦美国政府规定商业银行只有在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情况下,才能向央行再贴现,再贴现资金不

30、能用于盈利目的,这就决定了只有陷入困境的商业银行才能向美联储申请贷款,用于摆脱困境。美联储规定,再贴现借款是种优惠,而不是种权力,商业银行不能连续向贴现窗口借款。美国商业银行也有不轻易向联储借款的传统。因为除借款利息外,还有信誉受损成本。第36页,此课件共85页哦可见,美国再贴现的调控功能大为削弱,再贴现率再低,没有困难的银行还是得不到贷款,也不愿借款;再贴现率再高,没困难银行本来就没借,有困难银行想借也还不起。即,提高再贴现率不足以遏制商业银行的借款,只要他们有困难;降低再贴现率,不足以鼓励商业银行借款,只要它们没有困难。再贴现率的高低因此无法有效调节银根的松紧和货币供给量多少。进入20世纪

31、90年代后,美联储只有在发生重大金融问题时,才调节再贴现率,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联邦基金利率(同业拆借利率)的变动调节经济运行。第37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3.2 公开市场操作一般原理最早为19世纪初英格兰银行采用,目的是维持国库券价格而买卖国库券。以后,公开市场操作被用来辅助“再贴现率政策”。1913年,美国采用这一方法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30年代大危机后,美联储意外发现公开市场操作可以极大影响信用条件,于是公开市场操作就成为央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主要工具。1935年,美国国会颁布银行条例,正式建立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会每年召开八次例会,并且随时可以召开评估货币政策的临时会议,公

32、开市场的操作经理根据美联储关于货币政策的精神,召集37家证券商进行交易。公开市场买卖的对象主要是短期财政部的证券、联邦机构的债券以及承兑票据。第38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公开市场买卖的方式主要有:(1)买断卖断交易,即通过拍卖,由批发商报出买卖证券的品种和期限,操作经理按卖价从高到低,或买价从低到高排序,其选择达到计划的买卖总量为止。(2)回购协议,即为满足银行系统对准备金的短期需求,操作经理在买入国库券时,与批发商签订在约定的时间,以约定的价格买回国库券的协议。(3)逆回购交易,即在银行系统发生准备金暂时过剩时,公开市场操作抛出国债,吸收银行系统的过剩准备金,但也向银行系统承诺,在约定时间和约

33、定的价格将此国债买回来。第39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公开市场操作的目的主要为了抵消货币流通引起银行储备头寸的非意愿变动,美国公开市场操作的85%以上都是这种被动性业务,剩下15%才是为改变银行的储备头寸,影响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和信用规模以及经济运行走势的主动性业务。被动性业务目的在于保障银行系统运行稳定,而不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公开市场操作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稳定外汇市场。从1962年开始,美联储与负责管理美国外汇储备的财政部合作,进行外汇的公开市场操作,以保持美元汇率的稳定,同时又不影响国内基础货币的变化。主要方式有货币互换交易,即由美联储与某个外国央行安排短期信用的互换交易。这种安排使得它们双

34、方都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从对方借入外汇或美元以支持它们各自的货币,在完成即期交易的同时,双方都同意三个月后的逆向操作。第40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公开市场操作主要通过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央行买进有价证券,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刺激银行增加贷款,货币供给增加;反之,央行卖出有价证券,货币供给量减少。央行对有价证券的购买还会提高有价证券价格,降低利率水平;有价证券的卖出则会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和利率上升。央行买卖不同期限的有价证券还能影响利率结构,进而影响对利率敏感性不同的贷款与投资,实现多重货币政策目标。如在逆差,国内经济萧条情况下,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扭动

35、操作”,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这样,就能降低长期利率,刺激企业投资;提高短期利率,吸引国际游资,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第41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公开市场操作受到推崇,甚至被视为唯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弗里德曼在其货币稳定计划一书中,认为公开市场操作有如下优点:第一,央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精确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水平。央行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第二,公开市场操作没有“告示效应”,不会引起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意向的误解,央行进行连续、灵活并不受时间、数量和方向限制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不会因为经济主体的适应性调整,造成经济运行紊乱,

36、即使央行出现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进行修正。第三,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不决定其他证券的收益率或利率,因而不会直接影响银行收益。据此,弗里德曼坚持主张央行可以用公开市场操作,完全取代法定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业务。第42页,此课件共85页哦公开市场操作需要具备的条件:(1)央行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3)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缺乏上述三个条件的国家,其公开市场操作效果大打折扣。公开市场操作收效缓慢,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

37、一段时间才能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影响实际经济运行。第43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3.3 准备金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最早的商业银行即有存款准备金。后来美国国会以法律形式将这种经营方式规定下来,1933年美国国会授权联邦储备体系变动准备率,1935年,美国国会又修订了联邦储备法加以确认。以后,西德、英国、日本等国效仿。1931年美联储向国会提出变动准备率的授权请求,在不久向国会提交的关于联邦储备体系的银行准备金的报告中认为,实施准备金政策可以使联邦储备体系保持足够的货币资本,以影响商业银行对信用供给能力。这就使原来为保证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即“保护存款者”)而建立的准备金制度,开始演变成“发挥金

38、融调节机制”作用的手段。正是这一报告的理论分析促使国会于1933年对联邦储备体系的授权,同时,也开始了对准备金制度的理论研究。第44页,此课件共85页哦银行信用创造能力D主要由基础货币C、法定存款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公众的现金持有率k共同决定。在货币供应量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公众的现金持有率负相关时,央行完全可以通过改变准备率办法影响货币供给量,产生扩张或收缩功能。第45页,此课件共85页哦美国准备金制度的主要特点:(1)准备金不付息,对超额准备和结算账户付息。(2)准备金构成宽泛,库存现金和在央行存款都可作为准备金。(3)准备金分段计提和起征豁免,即存款达到一定数量时,其准备率为零,超

39、过这个规模才需缴纳准备金。这种规模每年调整。(4)对不同银行计提不同的准备金,小银行的准备金比例相对要低。(5)准备金可以追加。货币控制法授权美联储在非常时期,可以对交易账户征收4%的补充准备金(可以获得利息)。该法还授权美联储征求国会同意后,对180天的普通债券征收准备金,这种准备金还可以运用于其他负债。第46页,此课件共85页哦(6)准备金可以结转提前。为了给银行缴纳准备金适当弹性,联储要求银行保持两周准备的平均余额,不要求每天都有特定的数量。联储也提供在某种限制中的准备金结转,超过4%的准备和结算账户可以用于满足下一个时期的准备需求;这个时期4%的准备不足可以用下个时期的超额准备弥补,超

40、过这个结转率的准备不足要征收高于再贴现率2%的罚息。(7)按照一段时间存款的平均余额,而不是某日计提准备金。第47页,此课件共85页哦1988年到1998年8月12日之间,美国实行同步准备金制度,基本做法是按商业银行每两周平均存款余额计算应缴纳的准备金,并在此计算期的第二天就需将准备金保持在央行的账上或商业银行的仓库中。而在上述时间之前和之后美国实行时差准备金制度,这种制度特征是商业银行按第一周的每日存款平均余额计算准备金,在第三周将应缴纳准备金保持在央行账户和商业银行的仓库中。第48页,此课件共85页哦同步准备金制度与时差准备金制度比较,前者比后者对准备金的要求更多更严格。在同步准备金制度中

41、,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取和保存在前,实际存款创造在后。因为要在计算期第二天就持有准备金,对剩下12天的计算期(第一周周三到第三周周一)而言,则是根据所持有的准备金决定存款创造的规模。而在时差准备金制度中,商业银行存款创造在前,准备金的筹集保存在后,这就给商业银行足够的筹集准备金的时间,减轻了商业银行持有准备金的负担。当然央行这样决定,是为了有足够时间确定商业银行所需准备金。第49页,此课件共85页哦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1)央行完全可以自主操作,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工具。(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颁布,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

42、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一是作用过于巨大,不宜作为央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二是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商业银行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央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第50页,此课件共85页哦作为无利息的资金持有,准备金成了商业银行负担的额外税。商业银行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将税负转嫁给客户,特别是小存款人和贷款人。大银行集团将存款转移到下属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逃避缴纳准备金。境内外银行业务融合,致使准备金制度的贯彻和有效运作变得困难。90年代德、法、日、美等国大幅降低

43、法定准备率,加拿大、比利时、科威特、瑞士、英国、墨西哥等先后实行零准备率制度。零准备制度不是不要缴纳准备金,也不是每天的准备金都保持为零,而是在保持期结束时,准备金的累积余额为零。墨西哥央行规定,商业银行每28天为一个准备金的保持期,保持期内每天准备金余额可正可负。但是,保持期结束时,每日准备金正余额的加总一定要等于负余额的加总,从而使其在央行存款账户的累积余额为零。第51页,此课件共85页哦在保持期结束时,如果商业银行的累积余额为负,该银行就要按此余额支付惩罚性高利率(2倍于28天国债利率);如果商业银行累积余额为正,则该银行可将此资金投资于市场赚取利息。在保持期中的交易日结束时,只要商业银

44、行的投资额不超过一定的限度,它就不必负担罚息;超过这个限度,有关银行要负担的罚息与交易日结束时的透支相同。央行还规定各商业银行日正余额上限与日负余额上限之和相等,这就能实现日正负余额上限相互抵消,以及央行基础货币供给为零。还可避免商业银行在央行账户上累积余额过多或过少,导致市场利率过度波动。第52页,此课件共85页哦零准备金制度特点:(1)货币乘数的波动幅度大。因为准备金率的波动幅度大,所以货币乘数的弹性也相应较大。而传统准备金制度中,准备金率的不变决定了货币乘数上限也基本不变。(2)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较大。货币乘数扩大,银行收益增加。(3)央行的干预空间相应缩小。货币乘数扩大决定了满足等量货

45、币需求只需较少的基础货币,即央行的干预程度缩小。(4)利率相对稳定。在商业银行货币乘数有较大的弹性范围情况下,货币供给可以及时随货币需求的变化做出调整,在央行不轻易干预情况下,最大限度实现利率的稳定。(5)零准备金制度运行稳定。因为准备金的透支额有限制,货币供给有央行控制的极限位置,所以运行是稳定的。(6)央行能便捷地决定和调控市场利率。如果货币需求无特殊变化,央行保持零基础货币供给,则市场均衡利率将为央行存贷款利率平均值,央行只需调控自己的存贷款利率,就能调节市场利率。第53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4 货币政策操作理论11.4.1 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论根据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市场经济的

46、运行不稳定,长期增长速度与短期增长速度往往背离,导致经济波动。若短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长期增长速度,社会的有效需求超过有效供给,造成通货膨胀;反之,社会有效需求少于有效供给,这又会发生经济萧条和失业。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财政货币政策。因为这种调节是针对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的,被称为“相机抉择”的对策。第54页,此课件共85页哦“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有效需求,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增长过快出现通货膨胀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有效需求,限制投资和消费增长。据此调节货币数量,影响经济运行,抵消非货币因素引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实行经济稳定增长

47、。这个理论遭到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的猛烈抨击。第55页,此课件共85页哦货币学派认为,由非货币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是很不规则的,这就使得“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不具有“反周期”的性质。特别是,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到实际生效有一段较长的“时滞”。包括判断时滞、决策时滞和生效时滞,其时间之长甚至达一年到一年半,而经济却仍然按其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的周期运行。这就决定了货币当局在正确的时间采取的正确的政策,很可能在错误的时间发生作用,从而加剧而不是缓解经济波动。这里假设货币当局做出的判断和决策都完全正确,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此货币政策给经济造成的紊乱更严重。第56页,此课件共85页哦货币政策不仅

48、不能稳定经济,反而会加剧经济震荡,所以弗里德曼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市场经济本身是稳定的,市场机制能够对经济迅速做出反应,并使其恢复均衡。而影响价格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正是货币政策。因为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数量变化,并在短期引起产量变化,而在长期中则仅仅导致价格变化,如此货币政策的变动只会造成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因此,货币学派坚决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第57页,此课件共85页哦从货币学派中分离出来的理性预期学派也对“相机抉择”理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认为,社会公众是有理性的,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准确地判断政府可能采取的货币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果,并且

49、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抵消货币当局预定政策的效果。因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如货币当局所预期的效果,而只会造成物价水平上涨,所以是不足取的操作理论。第58页,此课件共85页哦11.4.2 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弗里德曼竭力主张采用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并且反对凯恩斯学派“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理论,认为只要采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就能避免货币成为经济纷扰的根源,为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第59页,此课件共85页哦弗里德曼从经济运行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以及货币至关重要的假定出发,认为社会存在一个“自然失业率”,扩张性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中使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而在

50、长期中则会使实际失业率回到“自然失业率”,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仅无效,而且一定会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此外,还有利率的误导,货币政策的时滞等,决定了瞄准利率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只会造成经济的震荡和紊乱。避免这种情况的根本出路在于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保持物价的稳定,使失业和经济增长分别保持在“自然失业率”和适度增长率上。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唯一办法是按照“单一规则”操作货币政策,即不管经济形势怎样变化,都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第60页,此课件共85页哦“单一规则”的具体做法:实现确定合适货币供给量的定义,然后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居民保持现金的习惯等,确定每年的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其中,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