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及其他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7208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源性及其他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动物源性及其他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源性及其他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源性及其他精选PPT.ppt(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动物源性及其他第1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动物源性细菌是人畜共患病原菌,所引起的病称人畜共患病,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 由于人类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污染物及动物叮咬等途径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动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鲁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孢杆菌第2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一节 布鲁斯菌属 布鲁斯菌属简称布氏菌属 为一类G短小杆菌,是牛、羊、猪等动物的病原菌,引起母畜流产。人类与病畜或带菌动物接触,或食用染菌肉类、乳制品,可发生感染,称布鲁斯菌病或布氏菌病 本菌属有6个种、20个生物型,在我国使人致病的主要有羊布鲁斯菌、牛布鲁斯菌、

2、猪布鲁斯菌三种。其中以羊布鲁斯菌最常见 第3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一一 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染色 初次分离呈G小球杆状。多次传代后牛和猪布鲁斯菌可变成杆状。无芽胞,无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荚膜 第4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二)培养特性 本菌为需氧菌。牛布鲁斯菌初次分离时要在5%-10%CO2环境下始能生长 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 生长较迟缓,加入血清或肝浸液等可促进生长。经37培养48h可长出微小、透明、无色的光滑菌落。有毒株形成S菌落 第5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三)抗原结构与物质 M抗原和A抗原,均为LPS,在不同的布鲁菌中含量不同。(四)抵抗力 较强:

3、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肉和乳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第6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二二 致病性致病性致病物质:内毒素、透明质酸酶、荚膜第7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分泌物、乳品消化道、呼吸道粘膜、皮肤及眼结膜淋巴结菌血症16W潜伏期(70)发热、出汗、关节痛和全身乏力内毒素进入肝、脾、骨髓(发热消退)繁殖入血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波浪热二二 致病性致病性致病物质致病物质:内毒素、透明质酸酶、荚膜第8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体温逐日上升,达到高热程度后,持续若干时日,再逐渐降至正常,经过数日后又重发作,如此互相交替 第9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4、 布鲁斯菌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又多不典型,故微生物学检查比较重要 (一)病原菌分离 急性期取血液,慢性期取骨髓。通常接种于双相肝浸液培养基。置5%-10%CO2环境中37培养。大多数阳性培养物在4-7d长出菌落;如30d无菌生长可报告为阴性。若有细菌生长,可根据涂片镜检、CO2需要、H2S产生、染料抑菌试验、血清凝集等以确定型别 第10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血清学诊断 检测血中抗体(三)皮肤试验 即布鲁斯菌素皮肤超敏反应试验,取布鲁菌素0.1ml作前臂皮内注射,24-48h后观察结果。红肿浸润的直径在1-2cm者弱阳性,2-3cm者为阳性,4-6cm者为强阳性。若红肿在6-8h内消

5、退者为假阳性 皮试阳性可诊断慢性或曾患过布鲁斯菌病 第11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四、防治原则 预防措施主要是控制和消灭牲畜布鲁斯菌病,切断传播途径和免疫接种三相主要措施 对疫区人畜可接种减毒活菌苗,有效期约一年。急性病人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患者可用特异性菌苗脱敏治疗 第12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耶尔森菌属 细菌属于肠杆菌科,包括有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菌体短小、呈多形性、G、不形成芽胞,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第13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一、鼠疫耶尔森菌一、鼠疫耶尔森菌 鼠疫耶尔森菌是鼠疫的病原菌。鼠

6、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烈性传染病,历史上曾有三次世界大流行。本世纪初,在我国东北地区曾发生过举世瞩目的大流行。日本侵略军曾在哈尔滨市郊建立细菌工厂,用鼠疫耶尔森菌制造细菌武器,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1989-1998年全世界报告的人间鼠疫病例共5440例,死亡681例,病死率11.0%。因此,鼠疫依然威胁着人类 第14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 本菌为卵圆形G短粗杆菌,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两端浓染,在陈旧培养物或生长在含3%NaCl的肉汤中时呈明显多形态,如球形、杆状、棒形或哑铃形等第15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2培养特性 鼠疫耶尔森菌营养要求不高,生长

7、最适温度为26-28,pH为 7.2-7.4。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可长成周边菲薄、中央隆起的菌落。在肉汤培养基中最初为混浊生长,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h后形成菌膜,继续静置培养4-5d后,可见丝状物从液面薄膜下垂,呈“钟乳石”状,此特征具有鉴别意义 第16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本菌寄生宿主为啮齿类动物(野鼠、家鼠、黄鼠、旱獭),传播媒介主要是鼠蚤。鼠疫的传播方式是“鼠蚤人”。一般在人类鼠疫流行前,先在鼠类中流行。在蚤吸感染鼠血液的同时,细菌进入蚤体,于前胃中增殖。带菌蚤叮咬人吸血时,先将前胃内容物从口吻注入人体后再吸血,从而将细菌传播给人。临床常见的病型

8、有:第17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1.腺鼠疫 主要为严重的急性淋巴结炎。一般为单侧,多在腹股沟(70%),其次在腋下及颈部。引起肿胀、水泡,继而发生坏死与脓疱 2.败血症型鼠疫 多继发于腺鼠疫或肺鼠疫以后,此型最为严重,患者体温升高可达39-40,可发生DIC、皮肤粘膜出血点与广泛淤斑,致死后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多迅速恶化而死亡 第18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3.肺鼠疫 原发性鼠疫多由呼吸道感染,也可由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继发而来。飞沫感染易呈暴发性流行。病人多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喀血,痰中带有大量细菌。呼吸困难、中毒症状严重、全身衰竭。多于2-4d内死亡,病

9、死率极高 免疫性:鼠疫病后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第19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鼠疫为法定甲类烈性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须在指定的具有严密防护措施的专门实验室内,并按严格操作规程进行(四)防治原则 灭鼠灭蚤是切断鼠疫传播环节,消灭鼠疫源的根本措施 鼠疫菌苗有活菌苗、死菌苗和化学菌苗。治疗目前采用磺胺、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单独或联合应用,疗效均佳 第20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第三节 炭疽芽胞杆菌 致病菌中最最大大的G粗大杆菌,两端截平,无鞭毛;新鲜标本培养后形成竹节样排列的长链。有氧条件和适宜温度下易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中央,宽

10、度小于菌体,有毒株可形成荚膜。第21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培养形成灰白色大而扁平的R型菌落,低倍镜观察可见卷发状边缘。抗原有结构抗原(荚膜、菌体和芽胞等)和炭疽毒素复合物芽胞抵抗力很强。对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敏感。第22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和炭疽毒素。炭疽芽胞杆菌引起食草动物炭疽病,人类可经多种途径感染该菌。第23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炭疽芽胞杆菌为食草动物(羊、牛、马等)炭疽病的病原菌。人因接触患病动物或尸体、皮毛

11、而被感染,多见于兽医师、畜牧业人员及毛皮业工人。人类炭疽有3种临床类型:第24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1)皮肤炭疽皮肤炭疽最多见,细菌由手、颈、颜面等部位小伤口侵入,经12-36h局部出现小疖,继之形成水泡、脓疱,最后坏死溃疡,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轻症2-3w治愈;重症可死于败血症 皮肤炭疽皮肤炭疽第25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2)肺炭疽肺炭疽多发生于毛皮工人。由于吸入芽胞而出现肺炎症状,亦称吸入性炭疽 3)肠炭疽肠炭疽由于食入被芽胞污染的食物所致。症状以全身中毒为主,有连续性呕吐、肠麻痹及粪便带血等症状,发病后2-3d死于毒血症。免疫性免疫性 感染炭疽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者甚少。第26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4/10/2023第27页,讲稿共27张,创作于星期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