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5485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精选PPT.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第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二 饮食内容的差异三 宴会礼仪的差异“泛食主义”VS“食(实)用主义”“讲排场”VS“简单、随意”“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目录content一 观念上的差异“求精、求美”VS“讲营养重均衡”菜名的差异餐具的差异餐具差异出席时间差异。第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01观念上的差异观念上的差异第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1“泛食主义泛食主义”VS“食食(实实)用主义用主义”而在西方国家,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

2、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由此可见,“吃”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起到了一种维持生命的作用。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通过吃可以交流信息,表达欢迎或惜别的心情。吃的形式后面蕴涵着一种丰富的心理和文化的意义以及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食(实)用主义食(实)用主义”“泛食主义泛食主义”第4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1“泛食主义泛食主义”VS“食食(实实)用主义用主义”“泛食主义泛食主义”满月酒乔迁宴席丧宴婚宴各种宴席第5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食(实)用主义食(实)用主义”第6页,

3、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2“讲排场讲排场”VS“简单、随意简单、随意”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在美国,有时朋友聚餐会采取大家作贡献的手法,称之为“Potluck”,即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还有一种聚会,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可见,他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酒菜要丰盛,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这还不包括

4、之前上的冷盘、小吃,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上的主食(面条、米饭等)。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第7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2“讲排场讲排场”VS“简单、随意简单、随意”第8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2“讲排场讲排场”VS“简单、随意简单、随意”第9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3“集体主义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个体主义”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这大概源

5、于“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集体主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Clyde Kluckhohn 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第10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1.3“集体主义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个体主义”而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体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而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却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

6、取AA 制,各人自付各人账。个人主义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Clyde Kluckhohn 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集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它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作出选择”。第1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02饮食内容的差异饮食内容的差异第1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2.12.1“求精、求美求精、求美”VSVS“讲营养、重均衡讲营养、重均衡”添加文本添加文本添加文本添加文本由于受到“泛食主义”文化倾向的影响,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每一种菜系和菜肴都体现了一个“精”字。从选料、烹调、配伍、器皿乃

7、至环境都强调要突出这个“精”字。与此同时,中国人还相当重视饭菜的味道,强调一个“美”字。西方国家对此不得不甘拜下风。英国的传统饭菜比较单一乏味,烹饪技术与中国相比更是望尘莫及,至今许多菜式还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但是西方人却很重视饮食的营养价值,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求精、求美求精、求美讲营养、重均衡讲营养、重均衡第1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求精、求美求精、求美第14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讲营养、重均衡讲营养、重均衡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一杯牛奶、几片面包再加上一根香肠,热量非常充足;午餐往往是自助快餐,即使是最讲究的晚餐也不外乎是面包、薯条、香肠、牛排、炸鸡、奶酪等,也很简单

8、,但营养十分丰富。第15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西餐中的菜名要简单得多,往往一目了然。以风靡全球的“肯德基”餐厅为例,光从店名就知道,这是一家炸鸡店;而店中的食品如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以及新近推出的墨西哥鸡肉卷、海鲜汤等,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或地名来命名的。其他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烤牛排、水果色拉等也是如此。这符合了西方人的“口味”,符合西方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宫爆鸡丁

9、”,相传是根据秦朝一官员特制的食谱而做成的,而这位官员的官职就叫“宫保”。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关,如“霸王别姬”典出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爱妃虞姬;“佛跳墙”则是根据民间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们纷纷跳出院墙等。随着饮食业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不断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菜名也就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2.2 2.2 菜名的差异菜名的差异第16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2.2 2.2 菜名的差异菜名的差异霸王别姬佛跳墙东坡肉宫保鸡丁第17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2.2 2.2 菜名的差异菜名的差异墨西哥卷牛排意大利面炸鸡腿第18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03宴会礼仪的差异宴会

10、礼仪的差异第19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3.1 3.1 餐具的差异餐具的差异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第20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在中国,人们更倾向于“迟到”,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甚至更晚才“姗姗来迟”。对此,主

11、人似乎也早准备,会安排一些其他活动让“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3.2 3.2 出席时间的差异出席时间的差异 “迟到”VS“准时”而西方国家中,人们普遍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10 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第21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3.3 3.3 座位安排的差异座位安排的差异在中国,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悠久,朝代众多,但不论哪一

12、朝、哪一代皇帝登基、议政一律都是面南而坐,故有“面南称孤”一说;而臣子拜见君王则面向北,故也有“北面称臣”一说。由此可见,“南”在中国人心目中已逐渐演变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代表了权力、地位和身份;与此相对的“北”的地位就自然低了许多。在古代西方社会,最尊贵的客人的座位是在主人的左边,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右手握匕首,刺杀坐在左边的人。如果将最尊贵的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手位置上,不仅他刺杀不方便,主人还有制服他的优势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宴会上刺杀这一古老现象近乎绝迹。今天,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已不再着眼于安全保护,而是出于心理保护的需求,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

13、矩。第22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正式的宴席上根本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从而也就无需考虑女性位置的安排,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是一致的,随着后来儒家思想的“一统天下”,女性一直被束缚在封建礼教中,处于从属地位。今天,中国女性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早已摆脱了以往的从属地位,女性的身影出现在宴请中也早为中国人所接受,但女性却往往坐在一起。当“尊老”和“女士优先”原则发生矛盾时,中国人选择的是“尊老”而不是“女士优先”在西方,“女士优先”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观念,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礼仪规范。另外,12、13世纪,随着十字军的东征,形成了“骑士团”这一颇有影响力的阶层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一套礼仪规范并流传到民间,其中一个最具有特色的便是尊重女士、后来被称为优礼女士的“骑士风度”,一时间便成了贵族乃至平民阶层的文明准则,并沿袭至今。因此,在西方的宴席中,女性很早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且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第23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男尊女卑女士优先第24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25页,讲稿共25张,创作于星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