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换热.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37674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辐射换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辐射换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辐射换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换热.ppt(10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辐射换热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06页6-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1.吸收、反射与透射吸收、反射与透射投入辐射投入辐射 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物体表面上的全波长范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物体表面上的全波长范围内的辐射能围内的辐射能.用 表示,单位W/m2。其中被物体吸收、反射和透射的份额分别为:吸收比吸收比 反射比反射比 透射比透射比 根据能量守恒: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106页投入辐射是某一波长的辐射能光谱吸收比光谱吸收比 光谱反射比光谱反射比光谱透射比光谱透射比 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106页 属于物体的辐射特性,取决于物体的种类、温度和表面状况,一般是波长的函数。不仅取决于物体的性质

2、,还与投射辐射能的波长分布有关,这从下述关系式可以看出: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106页当热辐射投射到固体或液体表面时,一部分被反射,其余部分在很薄的表面层内被完全吸收。对于金属,表面层厚度只有1m的量级;对于绝大多数非金属材料,表面层厚度小于1mm。因此,对于固体和液体,可以认为对热辐射的透射比为零: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106页为了简化问题,定义一些理想物体。为了简化问题,定义一些理想物体。镜体镜体(或白体白体):反射比=1的物体 绝对透明体绝对透明体:透射比=1的物体。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106页物体表面对热辐射的反射 镜反射镜反射 物体表面粗糙尺度小于投射辐射能的波长物体表面粗糙尺度小

3、于投射辐射能的波长.例如高度抛光的金属表面 漫反射漫反射 物体表面粗糙尺度大于投射辐射能的波长物体表面粗糙尺度大于投射辐射能的波长.v对全波长范围的热辐射能完全镜反射或完全漫反射的实际物体是不存在的,绝大多数工程材料对热辐射的反射都近似于漫反射。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106页2.灰体与黑体 灰体灰体 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而变化的假想物体.分别等于常数。在热辐射的波长范围内,绝大多数工程材料都可以近似地作为灰体处理。(红外波段)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106页 绝对黑体绝对黑体 吸收比=1的物体,简称黑体。黑体。q在所有物体之中,它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q在温度相同的物体之中,黑体发射辐射能的能力

4、也最强。q黑体和灰体一样,是一种理想物体。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106页人工黑体模型 内表面吸收比较高的空腔小孔的尺寸与空腔相比足够小,则从小孔进入空腔的辐射能经过空腔壁面的多次吸收和反射后,几乎全部被吸收,相当于小孔的吸收比接近于1。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06页v黑体、白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白色物体与黑色物体不同:颜色只是对可见光而言,而可见光在热辐射的波长范颜色只是对可见光而言,而可见光在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中只占很小部分围中只占很小部分e.g.白雪对红外线的吸收比高达0.94;白布和黑布对可见光的吸收比差别很大,但对红外线的吸收比基本相同。镜体、绝对透明体、灰体、黑体都一样,是一种理想物

5、体,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06页辐射力 辐射力辐射力 单位时间内,每单位面积的物体表面向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总和称为该物体表面的辐射力,符号E,单位W/m2。光谱(单色)辐射力光谱(单色)辐射力 只对某一波长辐射能的辐射力,符号E,单位W/m3或者W/m2m。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06页定向辐射力定向辐射力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物体表面向某个方向某个方向发射的单位立体角内的所有波长辐射能,符号 ,单位W/(m2Sr)。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06页立体角立体角 半径r的球面上面积 A 与球心所对应空间角度 立体角的单位叫球面度球面度,用Sr表示。半个球面

6、所对应的立体角为2 Sr。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0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06页辐射强度 单位时间内从单位投影面积(可见面积)所发出的包含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能。dA1在()方向的辐射强度辐射强度,或称定向辐射强度定向辐射强度,单位W/(m2Sr)。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06页辐射强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物体种类、表面性质、温度还与方向有关 对于各向同性的物体表面,辐射强度与角 无关:以下讨论仅限于各向同性物体表面。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06页光谱辐射强度:只对某一波长辐射能而言的辐射强度,用符号 表示。单位 W/(m3Sr)或W/(m2mSr)辐射强度与光谱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

7、可表示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06页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力关系 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强度关系 辐射力与辐射强度关系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06页6-2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普朗克定律普朗克定律 黑体辐射的光谱分布规律:波长,m;T热力学温度,K;C1普朗克第一常数,C1=3.74310-16 Wm2;C2普朗克第二常数,C2=1.43910-2 mK。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06页黑体的光谱辐射力 可见光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06页光谱辐射力随波长和温度的变化特点:温度愈高,同一波长下的光谱辐射力愈大;在一定的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力随波长连续变化,并在某一波长下具有最大值;随着温度的

8、升高,光谱辐射力取得最大值的波长max愈来愈小,即在坐标中的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06页维恩(Wien)位移定律 黑体的光谱辐射力取得最大值的波长max与热力学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 根据维恩位移定律,可以确定任一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力取得最大值的波长。v太阳近似为表面温度约为5800 K的黑体 位于可见光的范围内,所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虽窄(0.380.76 m),占太阳辐射能的份额却很大(约为44.6%)。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06页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确定了黑体的辐射力Eb与热力学温度T之间的关系 =5.6710-8 W/(m2K4),称为斯忒藩斯忒藩玻耳兹曼玻耳兹

9、曼常数常数,又称为黑体辐射常数黑体辐射常数。又称为四次方定律四次方定律 可以直接由下式导出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06页波段辐射力 黑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发射的某一波长范围(或称波段)12内的辐射能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06页这一波段的辐射能占黑体辐射力Eb的百分数为 根据普朗克定律表达式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06页表示温度为T的黑体所发射的在波段(0)内的辐射能占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的百分数。利用黑体辐射函数图表,可以很容易地用下式计算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发射的任意波段的辐射能量:称为称为黑体辐射函数黑体辐射函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06页 例题6-1 试计算太阳辐射中可见光所占

10、的比例。解:太阳可认为是表面温度为T=5762 K的黑体,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0.380.76m,即1=0.38 um,2=0.76 m,于是 由黑体辐射函数表可查得 可见光所占的比例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太阳辐射中可见光所占的比例很大。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06页兰贝特定律 黑体的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即半球空间各方向上的辐射强度都相等。漫发射体漫发射体:辐射强度在空间各个方向上都相等的物体 根据定向辐射力与辐射强度的关系关系式,有 表面法线方向的定向辐射力 因为定向辐射力随方向角按余弦规律变化,所以兰贝特定律也称为余弦定律余弦定律。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106页对于漫发射体,根据辐射力

11、与辐射强度之间的关系式和上式,即漫发射体的辐射力是辐射强度的 倍。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106页6-3 实际物体的辐射特性、基尔霍夫定律 1.实际物体的发射特性实际物体的发射特性发射率发射率(黑度黑度)实际物体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发射率的大小反映了物体发射辐射能的能力的大小。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106页光谱光谱发射率发射率(光谱黑度光谱黑度)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光谱辐射力之比 发射率与光谱发射率关系 灰体: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而变化,常数,v灰体的光谱辐射力随波长的变化趋势与黑体相同。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106页同温度下黑体、灰体和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力随波

12、长变化 光谱辐射力随波长的变化 光谱发射率随波长的变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106页实际物体的光谱辐射力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于黑体和灰体。在工程计算中,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可以由下式计算 v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并不严格与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所存在的偏差包含在由实验确定的发射率中。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106页定向发射率定向发射率(定向黑度定向黑度)实际物体在方向上的定向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在该方向的定向辐射力之比 对于漫发射体,各方向的定向发射率相等。实际物体不是漫发射体,即辐射强度在空间各个方向的分布不遵循兰贝特定律,是方向角的函数。因此实际物体的定向发射率与方向有关,是方向角的函数

13、。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106页几种金属材料的定向发射率(t=150)磨光的Ni无光泽Ni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106页几种非金属材料的定向发射率(t=093.3)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106页对于工程设计中遇到的绝大多数材料,都可以忽略 随 的变化,近似地看作漫发射体。发射率数值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种类、温度和表面状况,通常由实验测定。表中列举了一些常用材料的法向发射率值。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10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106页2.实际物体的吸收特性 实际物体的光谱吸收比也与黑体、灰体不同,是波长的函数。这种辐射特性随波长变化的性质称为辐射特性对波长的选择性选择性。实际物体的吸收比

14、:1.取决于物体本身材料的种类、温度及表面性质,2.还和投入辐射的波长分布有关,因此和投入辐射能的发射体温度有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106页一些金属材料的光谱吸收比 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106页一些非金属材料的光谱吸收比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106页一些材料对黑体辐射的吸收比随黑体温度的变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106页实际物体光谱辐射特性随波长的变化给辐射换热计算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引进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变化的假想物体灰体的概念。由于工程上的热辐射主要位于0.7610m的红外波长范围内,绝大多数工程材料的光谱辐射特性在此波长范围内变化不大,因此在工程计算时可以近似地当作灰

15、体处理,不会产生很大的误差。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106页3.基尔霍夫定律 物体吸收辐射能的能力与发射辐射能的能力之间的关系 q吸收辐射能的能力愈强的物体,发射辐射能的能力也就愈强。q在温度相同的物体中,黑体吸收辐射能的能力最强,发射辐射能的能力也最强。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106页对于漫射体,辐射特性与方向无关,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为 对于漫射、灰体漫射、灰体,辐射特性与波长无关 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106页对于工程上常见的温度范围(T 2000K),大部分辐射能都处于红外波长范围内,绝大多数工程材料都可以近似为漫发射、灰体但在太阳能利用中研究物体表面对太阳能的吸收和本身的热辐射时,不

16、能简单地将物体当作灰体而认为对太阳能的吸收比等于自身辐射的发射率。近50%的太阳辐射位于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而自身热辐射位于红外波长红外波长范围内。常温下,各种颜色油漆的发射率约0.9,但白漆对可见光的吸收比只有0.10.2。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106页6-4 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为了使辐射换热的计算简化,假设 1.进行辐射换热的物体表面之间是不参与辐射的介质(如单原子或具有对称分子结构的双原子气体、空气)或真空;2.参与辐射换热的物体表面都是漫射(漫发射、漫反射)、灰体或黑体表面;3.每个表面的温度、辐射特性及投入辐射分布均匀。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106页1.角系数 物体间的辐

17、射换热必然与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有关,角系数是反映这些几何因素对辐射换热影响的重要参数。(1)角系数的定义角系数的定义 从表面1发出(自身发射与反射)的总辐射能中直接投射到表面2上的辐射能所占总辐射能的百分数称为表面1对表面2的角系数角系数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106页假设:表面1、2都是黑体表面表面1、2上的微元面积,距离为r,两个微元表面的方向角分别为 根据辐射强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从 发射到 上的辐射能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106页根据辐射强度与辐射力之间的关系 代入上式,可得 可得到从整个表面1发射到表面2的辐射能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106页在上述假设条件

18、下,每个表面辐射力都均匀分布,从表面1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总辐射能为 同样,表面2对表面1的角系数为 v在上述假设条件下,角系数是几何量几何量,只取决于两个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106页(2)角系数的性质 1)相对性相对性(互换性互换性)2)完整性完整性 对于非凹表面 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106页3)可加性 实质上是辐射能的可加性,体现能量守恒。实质上是辐射能的可加性,体现能量守恒。对于图a 对于图b 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106页(2)角系数的计算方法 1)积分法积分法 根据角系数积分表达式通过积分运算求得角系数的方法。为了工程计算方便,已将常见几何系

19、统的角系数计算结果用公式或线算图的形式给出,书中表列出了几种几何系统的角系数计算公式。2)代数法代数法 利用角系数的定义及性质,通过代数运算确 定角系数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106页(a):由非凹表面1与凹形表面2构成的封闭空腔(b):由凸表面物体1与包壳2构成的封闭空腔,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106页图(c):两个凹形表面1、2构成的封闭空腔,做一假想平面2a,因为从表面1投射到表面2上的辐射能也都全部穿过假想表面2a,(d):两块距离很近的大平壁,通过边缘缝隙和其他物体的辐射换热可以忽略的情况 现在学习的是第57页,共106页由三个垂直于纸面方向无限长的非凹

20、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 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现在学习的是第58页,共106页可得 式中l1、l2、l3分别为系统横断面上表面1、2、3的交线长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59页,共106页两个在垂直于纸面方向无限长的非凹表面1、2,横断面的线段长度分别为ab、cd。做辅助线ac、bd、ad、bc,分别代表4个同样垂直于纸面方向无限长的辅助平面。对于表面1、2与辅助平面ac、bd构成的封闭空腔abcd,根据完整性,可得 现在学习的是第60页,共106页这种确定角系数的方法称为交叉线法交叉线法,适用于求解无限长延伸表面间的角系数。现在学习的是第61页,共106页2.黑体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 对于任意位置的两个黑体表

21、面1、2,从表面1发出并直接投射到表面2上的辐射能为 同时从表面2发出并直接投射到表面1上的辐射能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62页,共106页由于两个表面都是黑体表面黑体表面,落在它们上面的辐射能会被各自全部吸收,所以两个表面之间的直接辐射换热量为 根据角系数的相对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63页,共106页写成电学中欧姆定律表达式的形式 相当于电势差 相当于电阻,称为空间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可以理解为由于两个表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给它们之间的辐射换热形成的阻力。现在学习的是第64页,共106页上式计算的是两个任意位置的黑体表面1、2之间直接的辐射换热量,并不等于表面1净损失的辐射能量或表面2净获得

22、的辐射能量,因为还和周围其它表面之间进行辐射交换。如果两个黑体表面构成封闭空腔,则既是表面1净损失的热量,也是表面2净获得的热量。可用辐射网络表示:现在学习的是第65页,共106页如果由n个黑体表面构成封闭空腔,那么每个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应该是该表面与封闭空腔的所有表面之间辐射换热量的代数和,现在学习的是第66页,共106页3.漫灰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1)有效辐射有效辐射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面积表面的总辐射能总辐射能,符号符号 J,单位是单位是W/m2。有效辐射是单位面积表面自身的辐射力与反射的投入辐射之和 现在学习的是第67页,共106页根据表面的辐射平衡,单位面

23、积的辐射换热量应该等于有效辐射与投入辐射之差 也等于自身辐射力与吸收的投入辐射能之差 现在学习的是第68页,共106页并考虑到漫灰表面,可得 相当于电势差 相当于电阻,称表面辐射热阻表面辐射热阻 v对于黑体表面,表面辐射热阻为零,现在学习的是第69页,共106页(2)两个漫灰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中的辐射换热 表面1净损失的热量为表面2净获得的热量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70页,共106页表面1、2之间净辐射换热量为 表面表面1、2之间的空间辐射热阻之间的空间辐射热阻 现在学习的是第71页,共106页由于表面1、2构成一个封闭空腔 表面辐射热阻表面辐射热阻 空间辐射热阻空间辐射热阻 现在学习的是第72页

24、,共106页前式可改写为 系统黑度系统黑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73页,共106页对于两块平行壁面构成的封闭空腔 系统黑度为 现在学习的是第74页,共106页(3)多个漫灰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中的辐射换热 封闭空腔内的任意一个表面i净损失的辐射热流量为 等于i表面与封闭空腔中所有其它表面间分别交换的辐射热流量的代数和 现在学习的是第75页,共106页于是可得 辐射网络 现在学习的是第76页,共106页辐射网络法 运用电学中直流电路的求解方法,按照式列出所有节点的节点方程,解出各节点的有效辐射,就可以利用式求出各表面的净辐射换热量。现在学习的是第77页,共106页重辐射面有效辐射等于投入辐射,即 表面的

25、净辐射换热量等于零。相当于从各方向投入的辐射能又如数发射出去。如熔炉中的反射拱、保温良好的炉墙等重辐射面的存在改变了封闭空腔中辐射能的光谱分布 重辐射面的温度与其它表面的温度不同 对于由漫灰表面构成的封闭空腔来说,辐射面的存在改变了辐射能的方向分布 现在学习的是第78页,共106页对于灰体重辐射面 代入上式,可得 v在辐射换热网络中,重辐射面的有效辐射节点是浮动的,并且有效辐射等于其辐射力。现在学习的是第79页,共106页辐射网络中的重辐射面3 现在学习的是第80页,共106页例题6-2 一黑体炉的圆柱型炉腔的直径为d=10cm、深度为l=40cm,炉腔内壁面黑度为=0.9,炉内温度为1000

26、。试问:1.如果室内壁面温度为27,炉门打开时,单位 时间内从炉门的净辐射散热损失为多少?2.单位时间内从炉门发射出多少辐射能?1.将炉门开口假想为一黑体表面,温度为27 现在学习的是第81页,共106页2.如果假想黑体表面的热力学温度为0 K,则与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就等于从炉门发射出的辐射能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82页,共106页6-5 遮热板的原理 在现代隔热保温技术中,遮热板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1.炼钢工人的遮热面罩2.航天器的多层真空舱壁3.低温技术中的多层隔热容器4.测温技术中测温元件的辐射屏蔽遮热板的主要作用就是削弱辐射换热。下面以两块靠得很近的大平壁间的辐射换热为例来说明遮热板的工作

27、原理。现在学习的是第83页,共106页当没有遮热板时,两块平壁间的辐射换热量可按式算得 现在学习的是第84页,共106页在两块平壁之间加一块大小一样、表面发射率相同的遮热板3 通常为金属薄片,导热热阻很小,可忽略,遮热板两面的温度基本相同增加了两个表面辐射热阻、一个空间辐射热阻.总辐射热阻增加了1倍,在平壁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辐射换热量减少为原来的1/2 现在学习的是第85页,共106页依此类推,如果加n层同样的遮热板,则辐射热阻将增大n倍,辐射换热量将减少为 v实际上,遮热板通常采用表面反射率高、发射率小的材料,如表面高度抛光的薄铝板,使表面辐射热阻很大,削弱辐射换热的效果要比上式的计算结

28、果好的多。现在学习的是第86页,共106页在辐射换热的同时,还存在导热和对流换热,所以在工程中,通常在多层遮热板中间抽真空,将导热和对流换热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隔热保温技术在航天、低温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遮热板在测温技术测温技术中也得到应用在用热电偶测量高温气体的温度时,为了减少辐射换热产生的测温误差,需要在给热电偶加装辐射屏蔽(遮热罩)现在学习的是第87页,共106页带遮热罩的抽气式热电偶测温示意图现在学习的是第88页,共106页如用裸露的热电偶进行测量,忽略热电偶连线的导热,根据稳态情况下热电偶端点的热平衡由上式可以得出热电偶的测温误差测温误差为 当Tf=1000 K、T2=800 K、

29、1=0.8、h=40 W/(m2K)时,测温误差可达144 K。现在学习的是第89页,共106页如果给热电偶端部加一个表面发射率为 3=0.2的遮热罩3 假设热电偶和遮热罩处的表面传热系数都为h=40 W/(m2K),则热电偶端点的热平衡表达式为 还必须考虑遮热罩的热平衡 可求得测温误差,结果为44 K.加遮热罩后,相对测温误差由14.4%降低到4.4%。为进一步减少测温误差,通常遮热罩做成抽气式,以便强化燃气与热电偶之间的对流换热,现在学习的是第90页,共106页6-6 太阳辐射 1.维持地球生存环境温度的热源,2.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食物和燃料之中供人类使用,3.也可以转变

30、为热能或通过光电效应转变为电能加以利用。半径约为 km的球体辐射源,位于地球椭圆形轨道的焦点上,离地平均距离约 km。由于距离遥远,所以到达地球的太阳射线近似于平行。现在学习的是第91页,共106页在太阳和地球的平均距离上,在地球大气层外缘与太阳射线垂直的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为 太阳常数太阳常数 与地理位置和时间无关.可算得太阳表面相当于5762K的黑体,其光谱辐射力取得最大值的波长约为0.5m,位于可见光范围内。太阳辐射能中紫外线(=410-3 0.38 m)约占8.7%,可见光(=0.38 0.76 m)约占44.6%,红外线(=0.76 103 m)约占45.4%。约98%的太阳

31、辐射位于=0.2 3.0m的波长范围内。现在学习的是第92页,共106页大气层外缘地球表面光 谱 入射波长太阳投射辐射4800K黑体辐射大大气气层层外缘外缘地地球球表表面面5800K黑体辐射 太阳投射辐射 太阳辐射光谱分布 现在学习的是第93页,共106页地球大气层外缘某区域水平面上单位面积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为 f 考虑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的椭圆形而加的修正系数,太阳射线与水平面法线的夹角,称为天顶角天顶角 现在学习的是第94页,共106页太阳射线沿程被大气层中的O3(臭氧)、O2、H2O、CO2以及尘埃等吸收、散射和反射,强度逐渐减弱,影响因素:1.太阳射线在大气中的行程长度;取决于一年四季

32、的日期、一天的时间以及所在的地球纬度。2.大气的成分及被污染的程度。v在夏季理想的大气透明度条件下,中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约为1000W/m2左右。现在学习的是第95页,共106页大气层中的O3、O2、H2O、CO2等气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它们只能吸收一定波长范围的辐射能。臭氧(O3)对紫外线有强烈地吸收作用,0.3 m的紫外线几乎全部被吸收,0.4 m以下的射线被大大衰减;O3和O2对可见光也有一定的吸收作用;H2O和CO2主要吸收红外线区域内的辐射能;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大气中的灰尘等悬浮颗粒对太阳辐射都具有吸收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96页,共106页太阳辐射在大气层中两种散

33、射现象 瑞利散射瑞利散射(或分子散射)由气体分子引起的几乎各个方向分布均匀的散射由于气体分子对短波辐射散射强烈,所以晴朗的天空是兰色的 米散射米散射 由大气中的灰尘和悬浮颗粒引起的主要向着原射线方向的散射 现在学习的是第97页,共106页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在晴天,散射辐射约占太阳总辐射的10%;而阴天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散射辐射。v经过大气层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之后,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光谱如图11-31所示。现在学习的是第98页,共106页大气层外缘地球表面光 谱 入射波长太阳投射辐射4800K黑体辐射大大气气层层外缘外缘地地球球表表面面5800K黑体

34、辐射 太阳投射辐射 太阳辐射光谱分布 现在学习的是第99页,共106页温室效应 太阳辐射将热量传递给地球,地球也以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太空中去,热平衡使地球表面温度在250K至320K间变化。地球表面的发射率接近于1(水的发射率约0.97),热辐射主要是在4m至40m之间的红外辐射,光谱辐射力的最大值约在10m左右。近年来,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排向空中,使大气中的CO2、SO2及氮氧化物等气体的含量增多,由于它们对地球表面红外辐射的强烈吸收作用,使地球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减少,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带来气候的变化和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现在学习的是第100页,共106页太阳辐射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

35、能源。1.太阳能干燥器、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电池等已经是比较成熟并得到推广的太阳能利用设备,2.小型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在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大、中型的太阳能发电、空调、制冷、海水淡化等技术也正处于开发、完善和实用化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101页,共106页太阳能集热器 常用有平板式集热器和玻璃真空管式集热器 玻璃和选择性表面涂层是制造太阳能集热器的两种重要材料 普通玻璃对可见光和 3 m的红外辐射的穿透比很小 现在学习的是第102页,共106页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可以穿过太阳能集热器的玻璃罩到达吸热面,而常温下吸热面所发射的长波红外辐射却不能从玻璃罩透射出去,使集热器既吸收了太阳辐射又减

36、少了本身的辐射散热损失。同样道理,太阳辐射可以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而室内常温物体所发射的长波红外辐射却不能从玻璃窗透射出去,形成了所谓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现在学习的是第103页,共106页选择性表面涂层 是涂在太阳能集热器吸热面上的表面材料是涂在太阳能集热器吸热面上的表面材料,它对几乎全部集中在0.3 3m波长范围内的太阳辐射具有较高的光谱吸收比;而对 3 m的红外辐射具有很低的光谱吸收比,即在常温下具有很低的光谱发射率。这意味着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能,而自身的辐射散热损失又很少。例如铜材上的黑镍镀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可达0.97,而常温下的自身发射率只有0.070.11。现在学习的是第104页,共106页实际上,一般材料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与常温下的发射率都有较大的差别,例如:1.涂在金属板上的白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为0.21,300K温度下的发射率为0.96;2.无光泽的不锈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为0.5,而300K温度下的发射率为0.21;3.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比为0.28,而发射率为0.97。现在学习的是第105页,共106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106页,共10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