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3285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课件.ppt(13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第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第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学习目的学习目的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管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管理 第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本讲内容本讲内容5.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 5.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5.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5.4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管理 第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系统开发的任务与特点系统开发的任务与特点任务:任务: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最核心的工作

3、,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设计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系统。第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特点:特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专用的应用软件系统。这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果或产品是一套专用的应用软件系统。这套软件产品的生产与一般硬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的程序编套软件产品的生产与一般硬设备的生产过程和单项事务处理的程序编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写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1复杂性高复杂性高企业属于非确定型的复杂系统企业属于非确定型的复杂系统系统开发本身又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经济应用系统开发本身又是一种综

4、合性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经济应用数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数学、管理科学等多种学科,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2 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集体的创造性活动需要集中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人员、管理业务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等需要集中系统分析师、计算机技术人员、管理业务人员、程序设计人员等方面的智慧,协同努力方可完成。方面的智慧,协同努力方可完成。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3 3质量要求高质量要求高新系统不仅必须能够执行原系统的全部功能,解决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要新系统不仅必须能够执行原系统的全部功能,解决系统存

5、在的主要问题,而且要满足用户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取得经济效益。满足用户所提出的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并取得经济效益。4 4产品是无形的产品是无形的软件产品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之内的程序和数据,它们是无形的。除开发软件产品是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之内的程序和数据,它们是无形的。除开发者外,其他人难于很快理解与掌握。者外,其他人难于很快理解与掌握。5 5历史短,经验不足历史短,经验不足 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1.1 5.1.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1 1、实际需求和迫切性、实际需求和迫切性2

6、2、科学管理基础、科学管理基础 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工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基础工作,MISMIS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企业MISMIS的开发是的开发是“三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化的报表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可靠完整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才能有规范化的报表体系、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可靠完整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的开发计算机效的开发计算机MISMIS。为了适应。为了适应MISMIS开发的要求,必须完善管理的基础工作,实现开发的要求,必须完善管理的基础工作,实现

7、基础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业务的程序化,指标和定额的科学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基础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业务的程序化,指标和定额的科学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代码名称的标准化。化,代码名称的标准化。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原则第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3 3、领导重视、领导重视 MIS MIS开发周期长,耗资大,且涉及管理方法的变革,必须主要领导亲自开发周期长,耗资大,且涉及管理方法的变革,必须主要领导亲自抓才能成功。抓才能成功。MISMIS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需要领导出面组织力

8、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没有领导的支持,的各个方面,需要领导出面组织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没有领导的支持,MISMIS系统开发将面临巨大的阻碍,系统的开发很难成功。前苏联提出了系统开发将面临巨大的阻碍,系统的开发很难成功。前苏联提出了“第第一把手原则一把手原则”。美国等国和我国的实践也证明,系统开发失败的一个重要。美国等国和我国的实践也证明,系统开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领导不是参加者,而是旁观者。原因是:领导不是参加者,而是旁观者。4 4、资金、资金 MIS MIS开发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开发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MISMIS开发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的系统开发是一项投资大、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企

9、业在工程,企业在MISMIS开发过程中,需要购买机器设备,购买软件,消耗各种开发过程中,需要购买机器设备,购买软件,消耗各种材料,发生人工费用、培训费用以及在开发过程发生的其他各种费用。这材料,发生人工费用、培训费用以及在开发过程发生的其他各种费用。这些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些对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 5、一支开发应用队伍、一支开发应用队伍 在在MISMIS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建立一支由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计算机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建立一支由既懂计算机又懂管理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两方面人员

10、组成的开发队伍,只有计算机技术人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两方面人员组成的开发队伍,只有计算机技术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开发出一个良好的员和业务管理人员的紧密配合,才能开发出一个良好的MISMIS。缺乏业务管。缺乏业务管理人员参与开发的理人员参与开发的MISMIS,即使设计、编码工作做得很出色,至多只是代替,即使设计、编码工作做得很出色,至多只是代替手工、完成部分手工劳动的系统。这支队伍包括:手工、完成部分手工劳动的系统。这支队伍包括:系统分析员:负责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员:负责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员:负责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员:负责系统设计程序员:负责应用程序设计程序员:负责应用程序设计操作员:

11、包括硬件操作和数据录入人员操作员:包括硬件操作和数据录入人员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维护系统维护人员:负责系统硬件和软件维护信息控制人员:负责信息收发、调度和核对信息控制人员:负责信息收发、调度和核对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管理人员:负责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组织与领导工作在在MISMIS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要主持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系统分析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要主持整个系统开发,确定工作目标及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开发,

12、确定工作目标及确定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系统分析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决定了和能力决定了MISMIS的质量,系统分析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及组织管理的才的质量,系统分析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及组织管理的才能。缺乏称职的系统分析员是目前制约能。缺乏称职的系统分析员是目前制约MISMIS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1.2 5.1.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1 1、一把手原则、一把手原则 2 2、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 明确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

13、明确开发的目的,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决于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宿;用户是否满意是衡量系统开发质量的首要标准。3 3、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 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步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步骤。为了使所开发的新系统既能实现原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用户新的需求,骤。为了使所开发的新系统既能实现原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用户新的需求,又能摆脱手工系统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寻求系统的整体

14、优化,系统开发又能摆脱手工系统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寻求系统的整体优化,系统开发应采取如应采取如下图所示下图所示下图所示下图所示的整体化开发形式。的整体化开发形式。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1 1)详细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包括各种处理的物理细节,得出)详细了解原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包括各种处理的物理细节,得出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的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其具体做法是:其具体做法是: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2 2)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

15、去掉物理细节,分析系统的逻辑功)对原系统的物理模型进行综合和抽象,去掉物理细节,分析系统的逻辑功能,得出能,得出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的的整体逻辑模型整体逻辑模型整体逻辑模型整体逻辑模型(3 3)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补充管理需要的、人工系统难以实)对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改进和完善,补充管理需要的、人工系统难以实现的新的功能,形成现的新的功能,形成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的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4 4)建立新系统的)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即确定新系统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即确定新系统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整个过程即为:从整

16、个过程即为:从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的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到到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原系统的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再到,再到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的的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逻辑模型,最后到,最后到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新系统的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转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转换的过程,如下图所示。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原则第1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4 4、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相关性 分析系统的相关性,根据分解分析系统的相关性,根据分解

17、协调的原则由顶向下发展系统。协调的原则由顶向下发展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功能)组成,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各有其独立功能,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通过信息流把它们的功能联系起来能联系起来能联系起来能联系起来。一个子系统如果发生了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进行改变和。一个子系统如果发生了变化,其他子系统也要相应地进行改变和调整,因此,不能脱离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一子系统。调整,因此,不能脱离其他子系统而设计某一

18、子系统。5 5、系统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系统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的外界联系就是环境,系统处于环境之中,环境是一种更高系统的外界联系就是环境,系统处于环境之中,环境是一种更高级(更大)的系统。管理信息必然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换,要适应外界级(更大)的系统。管理信息必然与外界发生信息交换,要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它必须具有开放性、扩展性、易维护性,才能适应不断环境的变化。它必须具有开放性、扩展性、易维护性,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变化的环境,成为具有生命力的系统。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一、工作方面的问题一、工作方

19、面的问题二、投资、效益,对管理信息系统期望方面的问题二、投资、效益,对管理信息系统期望方面的问题5.1.3 5.1.3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三、认识问题三、认识问题四、其他问题四、其他问题5.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与原则与原则第1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1 5.2.1 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1 1、单机系统、单机系统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2 2、多重处理系统、多重处理系统3 3、并机系统、并机系统4 4、联机系统、联机系统5 5、个人计算机系统、个人计算机系统6 6、批处理系统、批处理

20、系统7 7、实时处理系统、实时处理系统8 8、分布式处理系统、分布式处理系统第1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5.2.2 5.2.2 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1 1、单向通信方式、单向通信方式2 2、半双向通信方式、半双向通信方式3 3、双向通信方式、双向通信方式4 4、多路传输方式、多路传输方式(1 1)分频法)分频法(2 2)分时法)分时法第1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5.2.3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计算机网络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冷战时

21、期的产物。60 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领导的远景研究规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提出要研制一种生存性很强的网络。传统的电路交换的电信网有一个缺点:正在通信的电路中只要有一个交换机或一条链路被炸毁,整个通信电路就会中断。如要改用其他迂回电路,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这将要延误一些时间。第2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的ARPA网投入运行,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产生。这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技术使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结构

22、和网络设计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为后来的计算机网络打下了基础。第2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从物理跨距范围分从物理跨距范围分 q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q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q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从网络传输技术分从网络传输技术分q广播式网络: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q点对点式网络:每条物理线路连结一对计算机。第2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

23、术基础基础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为了便于分析,按照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的功能,一般从逻辑上将网络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部分。q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q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连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资源子网实现全网的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和网络资源共享,它由各种硬件和软件组成。第2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第2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

24、源共享增加可靠性提高系统处理能力第2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朴结构拓扑结构一般指点和线的几何排列或组成的几何图形。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一个网络的通信链路和结点的几何排列或物理布局图形。网络的基本拓朴结构有:q总线结构q星型结构q环形结构q网状结构第2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网络的拓朴结构图网络的拓朴结构图(1)(1)总线结构总线结构 (2)(2)星型结构星型结构 (3)(3)环形结构环形结构 (4)(4)网状结构网状结构 第27页,此课件共1

25、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通信介质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可以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其中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为金属导体,利用导线电流传输数据;光纤则通过光波实现数据传送。卫星通信、红外通信、激光通信以及微波通信属于无线通信范畴,利用电磁波传送数据。第2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双绞线 q双绞线TP(Twisted Pair)是目前使用最广,价格相对便宜的一种传输介质。q双绞线有两种类型: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q屏蔽双绞线的金属屏蔽层可以很好地抵御外界的电磁干扰,但由于其价

26、格比较昂贵,目前较少使用。q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由塑料外皮包住,内有4对不同颜色的线。qUTP的优点在于价格便宜和使用简单,在许多局域网技术中采用了高等级的UTP电缆,如5类和超5类UTP等。第2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同轴电缆 q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中的材料是共轴的。q外层导体是一个由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圆形空管,内导体是圆形的金属芯线。内芯线和外导体一般都采用铜或铝质材料,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介质。q由于同轴电缆采用总线式结构,通信可靠性差,在网络中现已很少采用。第30页

27、,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光纤q光纤(Fiber)即光导纤维,或称为光缆。q在光纤的中心包括了一根或多根玻璃纤维,通过从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波穿过中心纤维来进行数据传输。q在中心的外面,是一层特性不同的玻璃。它如同一面镜子,将光反射回中心,反射的方式根据传输模式而不同。第3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无线通信 q无线通信技术最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笔记本电脑中都内置了IEEE802.11无线通信技术,许多PDA产品和手机中也支持蓝牙技术。q无线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式有多种,如无线电波、

28、微波、卫星、红外线以及激光等。q有线传输不仅需要铺设传输线路,而且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也不能随意移动。而采用无线传输介质,则不需铺设传输线路,允许设备在一定范围内移动,非常适合那些难以铺设线路的地区,同时也为大量的笔记本电脑入网提供了条件。第3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

29、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电话交换系统就是采用这种交换方式。第3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技术。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要传输的报文被分割为许多较小的分组(packet)。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第3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在发送

30、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假定这个报文较长不便于传输第3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数 据数 据数 据报文首部首部首部分组 1分组 2分组 3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第3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数 据首部分组

31、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第3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分组就能传送到最终目的地。第3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 据首部分组 1数 据首部分组 2数 据首部分组 3收到的数据第3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

32、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数 据数 据数 据报文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第4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H2 向 H6 发送分组注意分组路径的变化!结点交换机主机第4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注意分组的注意分组的存储

33、转发过程存储转发过程H1A分组交换网BDECH5H6H4H2H3H1 向 H5 发送分组结点交换机主机在结点交换机 A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 C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在结点交换机 E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H5第4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在结点交换机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q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q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该从哪个端口转发;q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第4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

3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的优点q高效: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q灵活: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q迅速: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用链路的带宽。q可靠:完善的网络协议;自适应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第4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分组交换的缺点q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q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第4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

35、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二、二、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必须遵守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所交换的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同步含有时序的意思)。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第4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网络的体系结构是分层的结构。分层的好处q各层之间是独立的。q灵活性好。q结构上可分割开。q易于实现和维护。q能促进标准化工作。第

36、4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开放系统是指允许任意两个具有不同基本体系结构的系统进行通信的一套协议集。OSI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第4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4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

37、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涉及到在通信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数据位(0和1),提供机械及电气规范。物理层的具体任务q接口与介质的物理特性q比特的表示:编码的类型q数据速率:一个比特持续多长时间q比特同步第5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2)数据链路层:提供将物理层的传输通道变成可靠的链路的功能,并负责相邻结点间的传输。数据链路层的具体任务q成帧:分帧与组帧。q物理寻址:在帧中添加发送方的物理地址与目的地址。q流量控制:若接收数据的速率小于发送的速率,则采用流量控制机制以防止接收方过载。q差错控制:

38、检测与重发损坏帧或丢弃帧。q访问控制:决定在某个时刻由哪一台设备来获取对链路的控制权。第5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3)网络层:网络层控制子网的运行过程,负责将分组从源地址传递到目的地址。网络层的具体任务q逻辑寻址:由数据链路层完成的物理寻址来处理本寻址问题。给来自上一层的包增加一个头部,包括发送方与接收方的逻辑地址。q路由选择:当一些独立网络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时,连接设备(路由器或网关)将包送到它们的最终目的地。q拥塞控制第5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

39、术基础基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4)传输层:负责整个报文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递过程。它可保证整个报文无差错并按顺序地到达目的地。传输层的具体任务q端口寻址:将整个报文传递给指定计算机上的指定进程。q分段和组装:将报文分解成可传输的段,并加上序号,以便正确地组装报文。q连接控制:传输层可以是无连接的或面向连接的。q流量控制:这一层的流量控制是在端到端上。q差错控制:这一层的差错控制是在端到端上。第5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5)会话层:会话层是网络的对话控制器,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它建立和维

40、护以及同步通信系统交互操作,是面向用户的。(6)表示层:表示层涉及到两个系统将要交换信息的语义和语法。其主要功能是翻译(格式转换)、数据压缩和加密。格式转换包括字符的编码格式、整数或浮点数格式的转换等。将数据通信变为信息通信。第5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OSI/RM参考模型参考模型(7)应用层:应用层负责用户和应用程序进行通信,为用户提供接口和服务支持,它包含了许多协议,这些协议往往直接针对用户的需要。第5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OSI/RM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要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

41、要应用层应用层允许访问网络资源,提供用户接口允许访问网络资源,提供用户接口表示层表示层翻译、加密和压缩数据翻译、加密和压缩数据会话层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同步、错误恢复)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同步、错误恢复)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差错恢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差错恢复网络层网络层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将包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将包/分组从源传到目的地,提供网分组从源传到目的地,提供网际互联、拥塞控制际互联、拥塞控制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成帧,提供结点到结点的传递,并采用差错将比特组成帧,提供结点到结点的传递,并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物理层物理层通过

42、介质传输比特,提供机械及电气规范通过介质传输比特,提供机械及电气规范第5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2TCP/IP参考模型参考模型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working Protocol)模型不仅被广域网的鼻祖ARPANET所使用,也是目前Internet所使用的协议。TCP/IP实际上是一个协议族,模型中的每一层都有许多协议,TCP和IP只是其中的两个主要的协议。TCP/IP模型中,IP协议是核心。第5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

43、术基础基础TCP/IP参考模型与参考模型与OSI模型的对关系模型的对关系第5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沙漏计时器形状的沙漏计时器形状的TCP/IP协议族协议族HTTPSMTPDNSRTPTCPUDPIP网际层网络接口层传输层应用层网络接口 1网络接口 2网络接口 3IP over Everything IP 可应用到各式各样的网络上Everything over IP IP 可为各式各样的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第5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TCP/IP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要参考模型各层功能概

44、要应用层应用层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传输层传输层与与OSI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作用是一样的,即在源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作用是一样的,即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端到端的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互联网络层互联网络层 类似于类似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模型中的网络层,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到任何网络上,并且让这些分组独立地到达目标端。到任何网络上,并且让这些分组独立地到达目标端。主机主机-网络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从负责接收从IP层交来的层交来的IP数据报并将数据报并将IP数据报通过数据报通过低层物

45、理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低层物理网络上接低层物理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低层物理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数据报,交给IP层。层。第6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TCP/IP服务结构服务结构网络的每一层次都要向上一层次提供服务。TCP/IP协议是围绕着3个层次的服务而设计。最底层的服务被定义为不可靠的、尽最大努力传送的、无连接的分组传送系统,这种机制是IP协议的特点。第61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IP地址地址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网络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

46、在整个网络范围内惟一的逻辑标识符。目前全球广泛应用的IP协议是4.0版本,即IPv4,其IP地址由32bit组成。IP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记法提高可读性,如128.11.3.31IP地址的结构分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第62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IP地址地址IP 地址的分类第63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IP地址地址特殊IP地址:在IP地址中,有一些是特殊的地址,不用于标识一台设备。网络号主机号用 途Specific全全0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网络地址,用于标识一个网络Speci

47、fic全全1直接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127Any回送地址回送地址全全0全全0用于系统自举用于系统自举第64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IP地址地址私有地址(本地地址)仅在机构内部使用的 IP 地址,可以由本机构自行分配,而不需要向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申请。公网地址(全球地址)全球惟一的IP地址,必须向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申请。Internet草案RFC 1918指明的私有地址:qA类10.0.0.0/8:10.0.0.010.255.255.255qB类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qC类192.168.

4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第65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IP地址地址私有地址只能用于一个机构的内部通信,而不能用于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在因特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私有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私有地址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后能与Internet通信。这也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第66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子网划分子网划分在 ARPANET 的早期,IP 地址的设计确实不够合理。qIP 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q给每一个物理

49、网络分配一个网络号会使路由表变得太大因而使网络性能变坏。q两级的 IP 地址不够灵活。从 1985 年起在 IP 地址中的主机号部分划分出一个“子网号字段”,使两级的 IP 地址变成为三级的 IP 地址。这种做法叫作划分子网。划分子网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协议。第67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子网划分子网划分从一个 IP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网的划分。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很方便地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第68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50、的技术基础基础网络号 net-id主机号 host-id两级 IP 地址网络号net-idhost-id三级 IP 地址主机号subnet-id子网号子网掩码划分子网时的网络地址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0 0 0 0 0 0 0 0net-idsubnet-idhost-id 为全 0子网划分子网划分第69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基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第70页,此课件共135页哦5.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础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