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 (2).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11516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 (2).ppt(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革热与登革出血热临床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42页一、登革热一、登革热 dengue fever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42页(一)简况(一)简况v登革病毒引起登革病毒引起v伊蚊传播伊蚊传播v发热性急性传染病发热性急性传染病v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临床特征:突起发热、多部位疼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42页(二)病原学(二)病原学v结构:结构:单股正链单股正链RNA RNA 核衣壳核衣壳 包膜包膜v培养:培养: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多种细胞系中生长良好v抵抗力:抵抗力:不耐热及消毒剂不耐热及消毒剂v抗体:抗体:3 3种种

2、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42页(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v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v传播媒介传播媒介 埃及伊蚊埃及伊蚊 东南亚、海南省东南亚、海南省 白蚊伊蚊白蚊伊蚊 太平洋岛屿、广东、太平洋岛屿、广东、浙江浙江v易感性:易感性:新流行区:均易感新流行区:均易感 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地方性流行区:儿童为主v免疫力:免疫力:同型:长期同型:长期 异型:异型:1 1年年伊蚊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42页流行特征:流行特征:v地理分布地理分布 北纬北纬2525度到南纬度到南纬2525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度的热带和亚热带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中国:

3、广东、海南、广西、台湾、香港、澳门中国:广东、海南、广西、台湾、香港、澳门v 季节季节夏秋、雨季,夏秋、雨季,3 31111月月v 流行方式流行方式 由市镇向农村蔓延,突发性,发病率高由市镇向农村蔓延,突发性,发病率高 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42页(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v病病毒毒在在单单核核-巨巨噬噬细细胞胞中中复复制制,形形成成两两次次病病毒毒血血症症。病病毒毒与与抗抗体体形形成成免免疫疫复复合合物物,引引起各种病变。起各种病变。v病理:多个脏器的退行性变和出血病理:多个脏器的退行性变和出血。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42页(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4 48 8天。天。

4、典型:典型:1.1.发发热热急急起起(80%80%),不不规规则则热热和和双双峰峰热热,热热程程2 27 7天天,伴伴“三三痛痛”(头头、眼眼、骨骨关关节节及及肌肌肉肉),“三三红红”(颜颜面面、颈颈、胸胸背背),极极度度疲疲乏乏,消消化化道道症症状状,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42页 2.2.皮疹皮疹第第3 36 6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天出现,斑丘疹或麻疹样,猩红热样,多从躯干开始,不脱屑,持续热样,多从躯干开始,不脱屑,持续3 34 4天天 3.3.出血出血25%25%50%50%病例有不同程度或不同部位出病例有不同程度或不同部位出血血 4.4.肝肿大肝肿大现在学习

5、的是第9页,共42页皮疹皮疹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4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4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4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42页 轻轻型型:短短期期发发热热,疼疼痛痛轻轻,皮皮疹疹少少,淋淋巴巴结结肿肿大大,病程短,常被忽视。病程短,常被忽视。重重型型:早早期期类类似似典典型型登登革革热热,3 35 5天天后后突突然然加加重重,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出现:脑膜脑炎,严重出血。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42页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v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2天开始降低,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数天才恢复正常v血小板减少vHCT升高v肝功能异常等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42页项

6、目项目病例数病例数%WBC减少减少61162.47PLT减少减少60962.26Hb减少减少525.32TBili升高升高333.37ALT升高升高70872.39AST升高升高85387.21CK升高升高29830.47LDH升高升高43444.38血清血清K+减少减少17117.48登革热患者实验室检查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42页登革病毒感染与检测7071421 天天IgM90天天IgA45天天IgG潜伏期潜伏期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发热期发热期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期恢复期期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核酸检测核酸检测NS1NS1抗原检测抗原检测IgMIgM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病毒中和实验病毒中和实验IgGI

7、gG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病毒中和实验病毒中和实验PLoSNeglTropDis5(9):e1309.检测方法登革NS1抗原RT-PCR病毒分离登革IgM抗体登革IgG抗体发病天数1-6天1-5天1-5天5天以后3天以后确诊标准检出NS1抗原检出病毒核酸检出病毒检出IgM抗体,双份(间隔期不少于7天)IgM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升高继发感染出现高水平IgG抗体(捕获法)世界卫生组织登革防控指南世界卫生组织登革防控指南2009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42页(六)并发症(六)并发症v急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v心肌炎心肌炎v精神神经异常精神神经异常v肾损害肾损害v眼部病变眼部病变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4

8、2页(七)鉴别诊断(七)鉴别诊断v流感流感v麻疹麻疹 v猩红热猩红热v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v药物疹药物疹 (八)预后(八)预后 良好良好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42页(九)隔离治疗(九)隔离治疗1.1.急急性性期期卧卧床床休休息息,给给予予流流质质或或半半流流质质饮饮食食,在在有有防防蚊蚊设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2.2.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高热: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 脱水:及时补液,但不滥用脱水:及时补液,但不滥用 严重毒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毒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 出血:止血药,输新鲜血出血:止血药,输新鲜血 脑型:脱水,

9、激素脑型:脱水,激素3.3.抗抗病病毒毒治治疗疗:在在起起病病3 35 5天天内内(病病毒毒血血症症期期),可可适适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当应用病毒唑等抗病毒药物。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42页(十)预(十)预 防防v 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v 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v 预防接种:疫苗在研究阶段预防接种:疫苗在研究阶段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42页二、登革出血热二、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42页 (一)概概 述述v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登革热的严重类型,多见于儿童。v临临床床特特

10、征征:发发热热、出出血血、休休克克、血血液液浓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42页(二)病原学:(二)病原学:2 2型常见型常见(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多发生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 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多发于儿童,我国以青壮年为主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42页(四)发病机制(四)发病机制 三种假说:三种假说:二次感染二次感染 病毒变异病毒变异 抗体增强作用抗体增强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42页(五)临床表现(五)临床表现v1.1.前驱期前驱期2 25 5日日v2.2.中毒症状重中毒症状重v3.3.出血

11、表现出血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束皮肤黏膜出血,多器官出血,束臂试验阳性臂试验阳性v4.4.部分病例出现休克部分病例出现休克v5.5.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升高,红细胞比容 升升高高v6.6.血液浓缩血液浓缩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42页(六)诊(六)诊 断断 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多器官较大量出血多器官较大量出血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 肝肿大肝肿大 血小板血小板10010100109 9/L/L 血细胞容积增加血细胞容积增加20%20%以上以上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休克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休克现在学习的是第27

12、页,共42页(七)鉴别诊断(七)鉴别诊断v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v败血症败血症v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42页(八)治(八)治 疗疗v 对症支持治疗对症支持治疗v 抗休克抗休克v 皮质激素皮质激素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42页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重症登革热高危人群v1.二次感染患者二次感染患者2.伴有基础疾病者伴有基础疾病者v3.儿童儿童4.65岁以上的老人岁以上的老人v5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42页登革热早期诊断指标登革热早期诊断指标v近两周疫区旅游史、急起发热、头痛等近两周疫区旅游史、急起发热、头痛等v束臂试验阳性及皮疹等束臂试验阳性及皮疹等v

13、白白细细胞胞发发病病早早期期显显著著减减少少,中中性性粒粒细细胞胞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低和单核细胞绝对计数低vAST及及ALT水平升高水平升高v血小板下降,血小板下降,1/23/4病例减少病例减少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42页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资料料v临床特征床特征v实验室室检查 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42页诊断断类型型v疑似病例疑似病例v临床床诊断病例断病例v实验室室诊断病例断病例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42页疑似病例v符合下列条件之一:v1、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且具备急性起病,发热(24h36h内达39oC40oC,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

14、、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一般临床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42页疑似病例v2、无流行病学史,但同时具备上述一般临床症状和以下症状者:v1)皮疹:于病程第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针尖样出血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v2)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一般在病程第58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42页临床诊断病例v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v1)有登革热一般临

15、床症状,且有流行病学史,即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居住、工作场所周围1个月内出现过登革热病例,并具备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者。v2)无流行病学史,但具备皮疹、出血倾向,且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者。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42页登革出血热(DHF)v典型登革热伴以下临床症状之一:出血倾向,明显的出血表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胸腹腔、颅内出血),肝肿大、胸腹腔积液;且实验室检查显示血小板减少(低于100109L)、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较正常水平增加20以上,或经扩容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较基线水平下降20以上)和低白蛋白血症者。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4

16、2页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SS)v登革出血热患者出现皮肤湿冷、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者。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42页实验室诊断病例v具备以下实验室结果之一的临床诊断病例:v(1)从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中分离到登革病毒。v(2)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v(3)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v(4)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42页临床标本采集v用无菌真空干燥管,采集患者非抗凝血,及时分离血清,分装2份,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低温保存。v1.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及疑似病例,每次采集血液标本5mL。v2.登革热临床诊断和疑似的住院病例(包括初筛阴性),应采集双份血液标本,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天各一份。v3.疫点首发病例,必要时应采集第二份血标本,距第一份血样采集日期间隔在7天以上。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42页标本保存、运送v标本应-70以下保存,血液标本可-20以下保存,但不超过1周。v标本运送时采用低温冷藏运输,避免冻融,样本运输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规定。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42页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4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