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动机与归因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8709750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绪动机与归因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情绪动机与归因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绪动机与归因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绪动机与归因讲稿.ppt(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情绪动机与归因第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一、情绪一、情绪l(一)对面部表情的辨认(一)对面部表情的辨认l 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绪发生时身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被称为表情。人的情绪表体各部分的变化被称为表情。人的情绪表现以面部表情最为明显。现以面部表情最为明显。l DarwinDarwin认为人的面部表情由动物进化而认为人的面部表情由动物进化而来,是人在适应生存环境中获得的,因而来,是人在适应生存环境中获得的,因而具有实际功能。具有实际功能。第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大体说来,对面部表情的正确判断既取决于面部表大体说来,对面部表情的正确判断既取决于面部表情者的年龄,也

2、取决于观察者的年龄及训练。情者的年龄,也取决于观察者的年龄及训练。第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二)微笑是幸福快乐的表现吗?(二)微笑是幸福快乐的表现吗?l 传统研究面部表情的方法:面部表情程序。迄传统研究面部表情的方法:面部表情程序。迄今为止,面部表情的研究一直为这种方法所统治。今为止,面部表情的研究一直为这种方法所统治。l J.M.Fernandez-DolsJ.M.Fernandez-Dols和和M.A.Ruiz-M.A.Ruiz-BeldaBelda(19971997)用他们关于微笑与幸福()用他们关于微笑与幸福(smiling smiling and happinessand happi

3、ness)关系的研究,向占统治地位的面部)关系的研究,向占统治地位的面部表情程序概念挑战。表情程序概念挑战。第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 19341934年,年,LandisLandis在综述情绪研究时指出,观察者通在综述情绪研究时指出,观察者通常能辨认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常能辨认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posed facial posed facial expressionsexpressions),但看不出自然情绪的面部表情),但看不出自然情绪的面部表情(spontaneous emotional facial behaviorspontaneous emotional facial behavi

4、or)。)。LandisLandis还认为,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是一些社会表情、还认为,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是一些社会表情、供人观看的。供人观看的。l Fernandez-Dols Fernandez-Dols等抓住等抓住LandisLandis的思想,探索摆的思想,探索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与自然的面部表情的差别,从微好姿态的面部表情与自然的面部表情的差别,从微笑与幸福的关系入手,寻找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之笑与幸福的关系入手,寻找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之间复杂关系的模式。间复杂关系的模式。第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 Fernandez-DolsFernandez-Dols等(等(19951995)的第一项研

5、究,是关于)的第一项研究,是关于1992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授奖仪式。授奖仪式严格地包含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的授奖仪式。授奖仪式严格地包含3 3个个阶段:阶段:lA A阶段,官员就坐时奖章获得者在领奖台后等待;阶段,官员就坐时奖章获得者在领奖台后等待;lB B阶段,奖章获得者站在领奖台上向观众招手致意;阶段,奖章获得者站在领奖台上向观众招手致意;lC C阶段,运动员面朝国旗并凝神听国歌。阶段,运动员面朝国旗并凝神听国歌。l 在在A A、C C阶段运动员与观众没有交往,但在阶段运动员与观众没有交往,但在B B阶段,运动阶段,运动员与观众则进行了充分的感情交流。员与观众则进行了充分的感情交流

6、。第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 从上表可看到,幸福本身不足以使人微笑。从上表可看到,幸福本身不足以使人微笑。A A、C C阶段都阶段都是强烈的幸福体验的时刻,但极少微笑。而是强烈的幸福体验的时刻,但极少微笑。而B B阶段的微笑是阶段的微笑是金牌得主运动员向观众表达他们幸福感受的方式。金牌得主运动员向观众表达他们幸福感受的方式。l 而且,这些运动员面部的其他活动还很多,这说明微笑可能而且,这些运动员面部的其他活动还很多,这说明微笑可能是幸福的传统表现(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但不是幸福的必是幸福的传统表现(摆好姿态的面部表情),但不是幸福的必然表现。然表现。第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 第二项关于微笑与幸

7、福关系的研究以足球球迷第二项关于微笑与幸福关系的研究以足球球迷为对象。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当球迷自己喜欢的对为对象。在观看足球比赛时,当球迷自己喜欢的对进球时就是好事,会立即成为幸福快乐的源泉。进球时就是好事,会立即成为幸福快乐的源泉。l 比赛之前,训练被试如何报告他们的情绪。被试比赛之前,训练被试如何报告他们的情绪。被试报告快乐、过瘾等情绪前拍摄到的面部表情变化使用报告快乐、过瘾等情绪前拍摄到的面部表情变化使用FACSFACS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分析。l 这个球赛的过程区分为两部分:球迷彼此有交往这个球赛的过程区分为两部分:球迷彼此有交往(互相注视对方或说话等)与无交往(各自看比赛)。(互相注视

8、对方或说话等)与无交往(各自看比赛)。第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结果表明,球迷多半在彼此交流时才有微笑。结果表明,球迷多半在彼此交流时才有微笑。l对球迷结果的分析还发现,在不高兴的情景中对球迷结果的分析还发现,在不高兴的情景中2626处面部表情里面有处面部表情里面有1111处是微笑。处是微笑。第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l 根据上述研究,根据上述研究,Fernandez-DolsFernandez-Dols等认为,幸福快乐并等认为,幸福快乐并不是微笑的充足条件;而且,幸福快乐也不是微笑的必要不是微笑的充足条件;而且,幸福快乐也不是微笑的必要条件(如球迷在不高兴时也会微笑)。因此,应当重新考条件(如球迷

9、在不高兴时也会微笑)。因此,应当重新考虑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关系的方法。虑研究情绪和面部表情的关系的方法。l 他们强调,社会交流(他们强调,社会交流(social interactionsocial interaction)是诱)是诱导微笑的因素;因而幸福的体验并不导致微笑而是促进导微笑的因素;因而幸福的体验并不导致微笑而是促进已产生的微笑。已产生的微笑。第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动机(1)l 动机是指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动机是指由于个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l 以往的研究者一直在关心动机体系中的个别差以往的研究者一直在关心动机体系中的

10、个别差异问题。例如,人们在追求成就、权利、满足饥异问题。例如,人们在追求成就、权利、满足饥饿要求等几方面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饿要求等几方面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l 在这一部分介绍环境因素怎样激起人们的行为,在这一部分介绍环境因素怎样激起人们的行为,关心的是反应的共同模式。关心的是反应的共同模式。第十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2)l 如果一个人被迫做某事,或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如果一个人被迫做某事,或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真正的意愿、想法会发生变化吗?这就是他真正的意愿、想法会发生变化吗?这就是FestingerFestinger和和CarlsmithCarlsmith(19591959)研究的出

11、发点,在此以前)研究的出发点,在此以前FestingerFestinger提出了认提出了认知失调(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cognitive dissonance)的理论。这个理论有四个的理论。这个理论有四个要点:要点:l(1 1)个体如果为矛盾的想法困惑,就会产生失调感。)个体如果为矛盾的想法困惑,就会产生失调感。l(2 2)失调是不愉快的,个体会产生消除它的动机。)失调是不愉快的,个体会产生消除它的动机。l(3 3)除了试图消除失调外,个体将积极地避免加深失调的情)除了试图消除失调外,个体将积极地避免加深失调的情况与信息。况与信息。l(4 4)随着失调加深消除不愉快

12、的动机也更强烈。)随着失调加深消除不愉快的动机也更强烈。第十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3)l 按照认知失调的理论,如果在重奖之下人们违按照认知失调的理论,如果在重奖之下人们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真实的想法几乎是不变的;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真实的想法几乎是不变的;如果只有微不足道的奖赏让人们违心地说些什么,如果只有微不足道的奖赏让人们违心地说些什么,那么他真实的想法也许真的会发生变化。那么他真实的想法也许真的会发生变化。l FestingerFestinger等用实验证实了上述预想。等用实验证实了上述预想。第十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4)l实验是组间设计,共有3种实验条件。l控制组(无奖赏),

13、奖赏1美元组与奖赏20美元组。l自变量是奖赏的数量。l因变量是被试真实的想法。第十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5)l 3 3组被试做完一个钟头使人厌烦的工作后,奖赏组的组被试做完一个钟头使人厌烦的工作后,奖赏组的被试向另一被试热情地介绍这项实验多么迷人有趣,然被试向另一被试热情地介绍这项实验多么迷人有趣,然后,后,3 3组被试回答问卷:组被试回答问卷:l你刚才完成的两项工作有趣、使人愉快吗?你刚才完成的两项工作有趣、使人愉快吗?l实验是不是提供了一次机会让你了解你完成这两实验是不是提供了一次机会让你了解你完成这两项工作的能力?项工作的能力?l就你现在所了解的实验以及两项工作,你会说这项实验就你现

14、在所了解的实验以及两项工作,你会说这项实验是在测量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吗?是在测量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吗?l你还想参加类似的实验吗?你还想参加类似的实验吗?第十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6)第十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7)l 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l(1 1)被试面对着两种认识:)被试面对着两种认识:“那是一个乏味的实验那是一个乏味的实验”和和“我刚才告诉一个人说它是非常有趣的实验我刚才告诉一个人说它是非常有趣的实验”。这。这种不一致由于被试对实验采取某种肯定的态度趋于一种不一致由于被试对实验采取某种肯定的态度趋于一致(低报酬组被试)。致(低报酬组被试)。l(2 2)高报酬组被试不

15、必改变对乏味工作的态度的方法,)高报酬组被试不必改变对乏味工作的态度的方法,因为他们有充分理由说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在短时间因为他们有充分理由说实验是非常有趣的(在短时间里赚到里赚到2020美元简直难以相信,特别是在美元简直难以相信,特别是在5050年代)。年代)。这样,高报酬组被试仍然维持着对于乏味工作的这样,高报酬组被试仍然维持着对于乏味工作的不满态度。不满态度。第十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动机(8 8)l 一般说来,态度决定着行为,但一般说来,态度决定着行为,但FestingerFestinger等的实验证明,在一定等的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行为决定态度。的条件下,行为决定态度。第十

16、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动机(9 9)l 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态度与行为是一费斯廷格认为,一般情况下,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致的。但有时候态度与行为也会出现不一致,如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很不喜欢你的上司夸夸其谈,但为了怕他报复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你而恭维他。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l

17、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以戒烟为例,你很想戒掉你的烟瘾,但当你的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好朋友给你香烟的时候你又抽了一支烟,这时候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你戒烟的态度和你抽烟的行为产生了矛盾,引起了认知失调。了认知失调。第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第二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动机(动机(1010)l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大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l1.1.改变态度改变态度l改变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不想戒掉)。改变对戒烟的态度,使其与以前行为一致(我喜欢吸烟,不想戒掉

18、)。l2.2.增加认知增加认知l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可通过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来减少失调(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l3.3.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持体型比担心3030年后患癌更重要)。年后患癌更重要)。l4.4.减少选择感减少选择感l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让自己相信自己之所以做出与

19、态度相矛盾的行为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l5.5.改变行为改变行为l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我将再次戒烟,即使别人给也不抽)。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决断后效应决断后效应(1)(1)l 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选择是个决断过程。如果人对几个各有利弊的事物做出唯一选择是个决断过程。如果在决断前在决断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目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则难于决断但在作出选择之后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

20、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被他选中的事物更加偏爱对未选中的事物采取贬低的态度。对未选中的事物采取贬低的态度。l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这也反映人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这也反映人解除失调感的过程。人作出选择意味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意味他放弃了未被选择事物的利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接受了被选择事物的弊处对对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对自身的评价这一结果的认知与他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间产生的矛盾造成失调感。为了消除它间产生的矛盾造成失调感。为了消除它他可以采取行动改变原他可

21、以采取行动改变原来的选择来的选择但在很多情况下但在很多情况下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所作选择是难于改变的于是于是采取采取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重新评价各种事物的方式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收集新的信息缓解由于决策造成的失调感。这时感。这时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他更多地意识到被选事物的优点和被拒绝事物的缺点点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区别。致使对两种事物的评价在态度上有了明显的区别。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决断后效应决断后效应(2)(2)l 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另一情形是:人为了某个目标作出种种努力种努力但

22、后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当面对与期但后来发现结果与原来所期待的相差甚远。当面对与期待不一致的结果时待不一致的结果时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有的人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却却坚持原来的看法。坚持原来的看法。l 费斯廷格做过一次现场调查费斯廷格做过一次现场调查偶然的机会偶然的机会他读了报上一篇报他读了报上一篇报导导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说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人们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日子子人类生存的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费斯廷格随后到这人类生存的世界将被一场洪水彻底摧毁。费斯廷格随后到这个地区个地区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

23、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观察当地的人们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当这个日子到来时动。当这个日子到来时世界并没有毁灭。世界并没有毁灭。l 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随后他发现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反而更加虔诚地敬仰地敬仰崇拜他崇拜他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他们积极的努力和热情的迎接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使之改使之改变了原来的计划。变了原来的计划。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决断后效应决断后效应(3)(3)l 人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信念人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

24、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消这会引起很强的失调感。消除这种失调感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除这种失调感是很困难的。因为已经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挽回的的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即使改变原来的信念也无法消除失调感也无法消除失调感:“:“我曾为某种我曾为某种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信念投入了巨大的劳动”与与“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事实证明这种信念是不真实的”。l 这时这时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人只好寻求其他方式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可作的选择是对已有的事实作少许让步。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

25、理由为自己开脱许让步。比如说找些看上去还说得过去的理由为自己开脱或是简或是简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失误单地承认在这次活动中有些小失误但总的信念是正确的。在对事但总的信念是正确的。在对事实作小的让步的基础上实作小的让步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以更加坚定的方式信奉原来的信念并并更加努力地宣传和维护它更加努力地宣传和维护它以此缓解失调感。费斯廷格指出以此缓解失调感。费斯廷格指出以以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削弱失调感的方式增强人的信念可以在历史上的许多群众运动中发现。动中发现。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三、归因(Attribution)(1)l我们每时每刻

26、都不仅在感知周围世界的物理刺激,同时也在知觉周围的人,这就是社会知觉。l我们和别人交谈各种日常生活的、学术的、政治经济的问题,形成对别人的看法。l我们与别人相互作用知觉到他的行为。l人们总是企图寻找我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来理解社会的世界,这就涉及到归因问题。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归因(2)l最早用实验法研究归因问题的是最早用实验法研究归因问题的是HeiderHeider和和SimmelSimmel(19941994)。他们用)。他们用动画片的方式模拟了人在家中的情动画片的方式模拟了人在家中的情况。况。l图中长方形表示房子,开口的地方图中长方形表示房子,开口的地方是门口。大三角、小三角和小

27、圆代是门口。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代表人。表人。l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被试指出,大三出现。实验中要求被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这些人的各种行为。解释这些人的各种行为。动画片中处在不同位置与形状中的大三角、小三角与圆点、线构成的房屋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归因(3)l 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当动画片放映时,各种不同的情景出现。实验中要求被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被试指出,大三角、小三角和小圆各代表什么人,解释这些人的各种行为。大多数被试发展出了

28、完整的故事,这些人的各种行为。大多数被试发展出了完整的故事,他们认为红色小圆圈和小蓝色三角正在相爱,但遭到大他们认为红色小圆圈和小蓝色三角正在相爱,但遭到大三角形的破坏,于是小蓝色三角形不断反击,带着他的三角形的破坏,于是小蓝色三角形不断反击,带着他的爱人爱人 -红色小圆圈跑到房间里,然后他们拥抱在一红色小圆圈跑到房间里,然后他们拥抱在一起,一直过得很幸福。起,一直过得很幸福。l 结果表明,被试常常把大小三角、小圆行为的原因归结果表明,被试常常把大小三角、小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个人素质,如意向、动机和品质结为内部的个人素质,如意向、动机和品质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一)当事人与旁观者所

29、理解的行为原因l 为什么旁观者(为什么旁观者(observerobserver)会更多地用个人素)会更多地用个人素质来解释行为,当事人(质来解释行为,当事人(actoractor)则更多地用环)则更多地用环境因素来解释行为?境因素来解释行为?l 在旁观者的知觉视野中人是图形(在旁观者的知觉视野中人是图形(figurefigure)而)而社会环境是背景(社会环境是背景(groundground)。)。但是,当事人在行动但是,当事人在行动时不能看到自身,因此在当事人的知觉视野中社会时不能看到自身,因此在当事人的知觉视野中社会环境就成了图形。环境就成了图形。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

30、实验一(1)lNisbettNisbett等人(等人(19731973)进一步用)进一步用3 3项研究验证了他们项研究验证了他们的看法。的看法。l研究一是一个研究一是一个2 2*2*2的组间设计实验。第一个自变量有两的组间设计实验。第一个自变量有两个水平:当事人与旁观者。第二个自变量也有两个水平:个水平:当事人与旁观者。第二个自变量也有两个水平:当事人分为志愿者与非志愿者。当事人分为志愿者与非志愿者。l每一个当事人与一个旁观者组成一对。作为被试的每一个当事人与一个旁观者组成一对。作为被试的当事人与旁观者都是女大学生,一共当事人与旁观者都是女大学生,一共2828对。主试也对。主试也是女性。是女性

31、。第二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一(2)l 甲当事人被带到一间房间,主试与甲当事人的对子甲旁甲当事人被带到一间房间,主试与甲当事人的对子甲旁观者坐在一起,主试向甲当事人说,最近有个重要的代表观者坐在一起,主试向甲当事人说,最近有个重要的代表团将要访问学校,学校的人类发展中心将接待该代表团,团将要访问学校,学校的人类发展中心将接待该代表团,代表团的成员都是银行家,她们要为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团的成员都是银行家,她们要为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筹款,但是她们希望先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形。你是否志筹款,但是她们希望先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形。你是否志愿帮助做一些接待工作,对你的工作我们会付少量

32、报酬。愿帮助做一些接待工作,对你的工作我们会付少量报酬。甲当事人听完讲述后要作出决定,是否志愿参加接待。甲甲当事人听完讲述后要作出决定,是否志愿参加接待。甲旁观者参与整个过程,因此她知道甲当事人作出的决定。旁观者参与整个过程,因此她知道甲当事人作出的决定。l然后,甲当事人要对另一件类似的工作(帮助游说某项基然后,甲当事人要对另一件类似的工作(帮助游说某项基金)表态,她愿意不愿意去做(九点计分)。同时,甲旁金)表态,她愿意不愿意去做(九点计分)。同时,甲旁观者也要在观者也要在9 9点量表上估计当事人愿意去做的程度,并假定甲旁点量表上估计当事人愿意去做的程度,并假定甲旁观者仍将与甲当事人组成对子一

33、同参与游说某项基金。观者仍将与甲当事人组成对子一同参与游说某项基金。第三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一(3)lNisbettNisbett等人的预测是,旁观者在等人的预测是,旁观者在9 9点量表上的估计比当事人点量表上的估计比当事人更多地受当事人原先决定的影响(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更多地受当事人原先决定的影响(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因为旁观者把当事人原先的决定看作是她的稳定品质的表因为旁观者把当事人原先的决定看作是她的稳定品质的表现,因而估计当事人在现,因而估计当事人在9 9点量表上会作出相似的选择。点量表上会作出相似的选择。l但另一方面,当事人也可能会依据不同的情况(接待代表团

34、与但另一方面,当事人也可能会依据不同的情况(接待代表团与游说基金这两件事)来作出自己的决定或选择,故当事人在游说基金这两件事)来作出自己的决定或选择,故当事人在9 9点量表上的选择不会受原先决定(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的点量表上的选择不会受原先决定(是否志愿接待代表团)的影响。影响。l结果证实了结果证实了NisbettNisbett等人的设想。等人的设想。第三十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一(4)第三十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二(1)l 研究二使用研究二使用2323名男大学生作被试,是一个两种条件的重复名男大学生作被试,是一个两种条件的重复测验,即两因素的组内设计。测

35、验,即两因素的组内设计。l在一种条件下,被试写出自己的行为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在一种条件下,被试写出自己的行为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同一被试写出他的好朋友的行为原因。下,同一被试写出他的好朋友的行为原因。l要求每个被试在以下要求每个被试在以下4 4个问题上写出答案:个问题上写出答案:为什么你喜欢你的女朋友(去年你与她约会最多)?为什么你喜欢你的女朋友(去年你与她约会最多)?为什么你选择你现在的专业?为什么你选择你现在的专业?为什么你的好朋友喜欢他的女朋友(去年他与她约会最多)为什么你的好朋友喜欢他的女朋友(去年他与她约会最多)?为什么你的好朋友选择他现在的专业?为什么你的好朋友选择他现在的专

36、业?第三十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二(2)l 答案分析:答案分析:l 每一个答案有多少每一个答案有多少“个人品质的个人品质的”原因和多少原因和多少“环环境的境的”原因。原因。“个人品质个人品质”与与“环境环境”都是从被试角都是从被试角度来看的。例如,度来看的。例如,“她是一个快活的人她是一个快活的人”、“化学是化学是一个挣大钱的专业一个挣大钱的专业”属于属于“环境环境”原因,而原因,而“我需要我需要一个快活的人做朋友一个快活的人做朋友”、“我想挣大钱我想挣大钱”则是则是“个人个人品质品质”原因。原因。l 答案由主试及一名独立评判人各自进行分析,答案由主试及一名独立评判人各自进行

37、分析,独立评判人对实验设想一无所知。独立评判人对实验设想一无所知。第三十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二(3)第三十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三(1)l 研究三使用研究三使用2424名大学生作被试。这是一项问卷调名大学生作被试。这是一项问卷调查,被试必须决定用什么样的个人品质的形容词来查,被试必须决定用什么样的个人品质的形容词来描写自己、被试的好朋友、被试的父亲、一个认识描写自己、被试的好朋友、被试的父亲、一个认识的人和一个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不同人使用的人和一个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不同人使用的问卷中的形容词都是相同的,一共的问卷中的形容词都是相同的,一共202

38、0个,包括大个,包括大胆的、谨慎的等成对的个人品质形容词,也包括胆的、谨慎的等成对的个人品质形容词,也包括一些短语,如一些短语,如“视情况作决定视情况作决定”。被试必须选择。被试必须选择最合适的个人品质形容词来描写不同的人。不同最合适的个人品质形容词来描写不同的人。不同的人在问卷中的先后顺序作了平衡。的人在问卷中的先后顺序作了平衡。第三十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的实验三(2)第三十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NisbettNisbett的研究的总结的研究的总结l 这这3 3项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事人更多地用环项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事人更多地用环境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旁观者则更多地

39、用个人境原因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而旁观者则更多地用个人品质的原因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品质的原因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l NisbettNisbett等认为,如果这等认为,如果这3 3项研究结果反映了人们对项研究结果反映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具有不同的内隐人格设想(自己和他人具有不同的内隐人格设想(implicit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personality theory),是很有意义的。),是很有意义的。第三十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这个实验对于你的意义?这个实验对于你的意义?l 这个实验对于你的意义?以后,碰到类似情景,你该如何这个实验对于你的意义?以后,碰到类似情景,

40、你该如何解释。解释。l 孩子平时总是成绩不错,但是这次考试不及格?当老爸老妈孩子平时总是成绩不错,但是这次考试不及格?当老爸老妈的指责他,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学习不努力?这种时候,孩子为什的指责他,为什么你总是这样学习不努力?这种时候,孩子为什么会特别伤心,往往在心里想:不就是发挥不正常吗?不就是题么会特别伤心,往往在心里想:不就是发挥不正常吗?不就是题目难一点了吗?目难一点了吗?l 你公司的同事中,有一个人,据说当年高中时候曾经偷你公司的同事中,有一个人,据说当年高中时候曾经偷过一两车而被学校处分过,为什么因此你总是对他保持高过一两车而被学校处分过,为什么因此你总是对他保持高度警惕,当有一天,你

41、听说到,公司中有一辆汽车给偷了,度警惕,当有一天,你听说到,公司中有一辆汽车给偷了,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他偷的?最后,你听说,竟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他偷的?最后,你听说,竟然是他勇斗歹徒,最后保卫了公司财产,你为什么会诧异得是他勇斗歹徒,最后保卫了公司财产,你为什么会诧异得合不拢嘴合不拢嘴?第三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搞笑心理学:为什么老婆搞笑心理学:为什么老婆/女友总是对的?女友总是对的?你睡到早上你睡到早上1111点是因为你是个懒虫;我睡到早上点是因为你是个懒虫;我睡到早上1111点是因为我点是因为我太劳累了。太劳累了。l你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慢腾腾傻乎乎;我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

42、你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慢腾腾傻乎乎;我干活用很长的时间是因为我向来既负责又细心。为我向来既负责又细心。l你不喜欢它是因为你有偏见;我不喜欢它是因为我有天生明辨你不喜欢它是因为你有偏见;我不喜欢它是因为我有天生明辨是非的本领。是非的本领。l你生气是因为你脾气暴躁;我生气是碰巧当时我心情不好而你你生气是因为你脾气暴躁;我生气是碰巧当时我心情不好而你又来惹我。又来惹我。l你夸奖女同事是没安好心,图谋不轨;我夸奖男同事是为了融你夸奖女同事是没安好心,图谋不轨;我夸奖男同事是为了融洽关系,有利于工作。洽关系,有利于工作。l你在金钱上挥霍无度;我在金钱上慷慨大方。你在金钱上挥霍无度;我在金钱上慷慨大方。

43、l你这个人喜怒无常,真难伺候;我有时候情绪会有些不稳定,而你这个人喜怒无常,真难伺候;我有时候情绪会有些不稳定,而你还不愿让着我。你还不愿让着我。第四十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1 1)l 1991 1991年美国年美国IowaIowa大学研究生卢刚在校大学研究生卢刚在校园枪杀园枪杀6 6名同事然后自杀,这一事件震撼名同事然后自杀,这一事件震撼了美国校园甚至全美国。美国新闻界对了美国校园甚至全美国。美国新闻界对有关事实没有争议,但对这件事情为什有关事实没有争议,但对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英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却有不么会发生,英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却有不同的解释。同的解释。第四

44、十一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2 2)l MorrisMorris和彭凯平(和彭凯平(19941994)在)在“文化与归因文化与归因”的标题下的标题下对这件事以及其他实验室情景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对这件事以及其他实验室情景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人(美国人)强调或倾向于从个人研究结果表明,西方人(美国人)强调或倾向于从个人的心理品质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即多作内部归因。的心理品质来解释社会事件的发生,即多作内部归因。而亚洲人(中国人)则强调或倾向于从环境的角度来解而亚洲人(中国人)则强调或倾向于从环境的角度来解释社会事件,即多作外部归因。这是集体主义

45、者的文化释社会事件,即多作外部归因。这是集体主义者的文化的归因方式。的归因方式。第四十二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3 3)l 研究方法,他们克服了以往研究的缺陷。过去研究方法,他们克服了以往研究的缺陷。过去通常是美国人对他们熟悉的美国人行为作归因,通常是美国人对他们熟悉的美国人行为作归因,印度人对他们熟悉的印度人行为作归因印度人对他们熟悉的印度人行为作归因这样,这样,文化的差别与归因对象(熟人)的差别就可能会混淆文化的差别与归因对象(熟人)的差别就可能会混淆起来。起来。l MorrisMorris等人用同样的社会事件的卡通片(鱼等人用同样的社会事件的卡通片(鱼群在湖里

46、游动)作实验材料,获得了文化差别的群在湖里游动)作实验材料,获得了文化差别的较纯净的测量。较纯净的测量。第四十三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4 4)l卡通片一共卡通片一共1212个。每个卡通片都有个。每个卡通片都有5 5条不同颜色的鱼,条不同颜色的鱼,其中蓝色鱼(就是与其中蓝色鱼(就是与4 4条鱼分开的那一条)的游动条鱼分开的那一条)的游动轨迹与其它轨迹与其它4 4条鱼不同。条鱼不同。1212个卡通片分为个卡通片分为3 3组。组。强制型(强制型(compulsioncompulsion)联系型(联系型(connectionconnection)聚集型(聚集型(colle

47、ctioncollection)第四十四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5 5)l每个卡通片放映每个卡通片放映4 4次,每次放映完毕要求被试在一次,每次放映完毕要求被试在一本小册子上按本小册子上按5 5点量表回答一个问题(点量表回答一个问题(5 5代表最大程代表最大程度)。一共有度)。一共有4 4个问题,都事先打印在小册子上:个问题,都事先打印在小册子上:l蓝鱼像是鱼群的重要伙伴吗?蓝鱼像是鱼群的重要伙伴吗?l在多大程度上蓝色的游动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蓝色的游动受内部因素的影响?l在多大程度上蓝鱼的游动受鱼群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蓝鱼的游动受鱼群的影响?l在多大程度

48、上鱼群的游动受蓝鱼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鱼群的游动受蓝鱼的影响?第四十五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6 6)l 回答每个问题给予回答每个问题给予3030s s时间。卡通片放映的顺时间。卡通片放映的顺序得到平衡。指示语要求被试在观看卡通片时,序得到平衡。指示语要求被试在观看卡通片时,注意观察蓝鱼与鱼群的关系以及蓝鱼对鱼群游动注意观察蓝鱼与鱼群的关系以及蓝鱼对鱼群游动的影响。的影响。l 中国被试包括中国被试包括100100名高中生(名高中生(5050名来自北京大学名来自北京大学附中,附中,5050名来自青岛某中学),名来自青岛某中学),2222名研究生(在名研究生(在Mich

49、iganMichigan大学学习)。美国被试包括大学学习)。美国被试包括9595名高中生,名高中生,2222名研究生(名研究生(MichiganMichigan大学学习)。大学学习)。第四十六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7 7)第四十七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8)l 中国高中生在各种类型的鱼群卡通中都更多地知中国高中生在各种类型的鱼群卡通中都更多地知觉到对蓝色鱼运动的外部影响,即他们更多地把蓝色觉到对蓝色鱼运动的外部影响,即他们更多地把蓝色鱼的运动归因为外部力量(与美国学生的外部归因相鱼的运动归因为外部力量(与美国学生的外部归因相比,两者达到显著水平)。比,

50、两者达到显著水平)。l 美国高中生更多地知觉到影响蓝色鱼运动的内部因美国高中生更多地知觉到影响蓝色鱼运动的内部因素,即他们更多地把蓝色鱼的运动归因为内部力量素,即他们更多地把蓝色鱼的运动归因为内部力量(在强迫型卡通片中,与中国学生的内部归因相比,(在强迫型卡通片中,与中国学生的内部归因相比,两者达到显著水平)。两者达到显著水平)。l 美、中研究生在所有卡通片中,作出的内部归因或美、中研究生在所有卡通片中,作出的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均没有显著差异。外部归因均没有显著差异。第四十八页,讲稿共五十页哦(二)文化与归因(二)文化与归因(9 9)第四十九页,讲稿共五十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五十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