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ppt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8708150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5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ppt(10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公文写作公文写作 与与 行文规范行文规范 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公文起草要求一、公文起草要求 二、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二、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 一、公文起草要求一、公文起草要求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国家标准(2012年6月29日发布)。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 一、公文起草要求一、公文起草要求 (一)公文起草总的要求(一)公文起草总的要求 文字上:字词准确精练,语法严谨规范;内容上:观点客观鲜明,材料充分有力;形式上:文种选用正确,格式符合规范;程序上:严格遵

2、照流程,沟通协调到位。(二)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二)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 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公公 文文 起起 草草 要要 求求 (二)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二)公文内容方面的要求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 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2.2.“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一切从实际出发,

3、分析问题实事求是,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切实可行。施和办法切实可行。”公公 文文 起起 草草 要要 求求 (三)文风方面的要求(三)文风方面的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文字精练。”公文写作还要遵守语法和文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规范。(四)(四)文种与格式方面的要求文种与格式方面的要求 “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文种正确,格式规范。”公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按照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国家标准执行;公文数字的使用按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国家标准执行。公公 文文 起起 草草 要要 求求 党政

4、机关使用的文种主要有15种,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注意三个差异性:注意三个差异性:一是党政机关一是党政机关“法定文种法定文种”适用的差异性适用的差异性 党政机关通用文种有10个:决定、公报、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纪要。专用文种有5个:决议、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其中,行政机关一般不使用决议;党的机关一般不使用命令(令)、公告、通告、议案。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二是不同机关二是不同机关“法定文种法定文种”适用的差异性适用的差异性 15个“法定文种”不是每一个文种都普遍适合于每

5、一个机关、单位使用,特殊文种仅适合于特定的机关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如决议、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议案等。二是不同机关二是不同机关“法定文种法定文种”适用的差异性适用的差异性 15个“法定文种”不是每一个文种都适合于一般的机关、单位使用,特殊文种仅适合于特定的机关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如决议、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议案等。三是三是“法定文种法定文种”与与“普通文种普通文种”的差异性的差异性 “普通文种”与“法定文种”的区别:不可以用来直接行文。如若行文,必须用“法定文种”作载体。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行文必须

6、要有行文文种。二是使用的文种必须是“法定文种”。三是行文不仅要用“法定文种”,而且要使用与行文关系吻合、与行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不规范做法:(缺少行文文种)不规范做法:(缺少行文文种)(单位)关于报送(单位)关于报送 20142014年工作年工作总结总结及及20152015年工作年工作要点要点 规范做法:规范做法:(单位)关于报送(单位)关于报送 20142014年工作年工作总结总结及及20152015年工作年工作要点要点的的报告报告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 规范做法:规范做法:(单位)关于印发(单位)关于印发201420

7、14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总结及20152015年工作要点的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不规范做法:(缺少行文文种)不规范做法:(缺少行文文种)(单位)关于印发(单位)关于印发20142014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总结及20152015年工作要点年工作要点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 不规范做法:不规范做法:(单位)(单位)20142014年年工作工作总结及总结及20152015年工作要点年工作要点 问题:问题:缺少引进行为的关系者 “关于”、行为动词 “印发”和行文文种 “通知”。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 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

8、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二是使用的文种必须是“法定文种”。三是行文不仅要用“法定文种”,而且要使用与行文关系吻合、与行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不规范做法:(用非不规范做法:(用非“法定文种法定文种”行文)行文)(单位)关于(单位)关于(情况(情况)的)的汇报汇报(单位)关于(单位)关于(工作)的实施(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单位)关于(单位)关于(工作)的(工作)的计划计划(单位)关于(单位)关于(问题)的(问题)的建议建议(单位)关于(单位)关于(问题)的(问题)的答复答复 行文文种必须是行文文种必须是 “法定文种法定文种

9、”总结、方案、计划、规划、纲要,以及规章制度类的规定、办法、规则、准则、细则等非“法定文种”,不能直接行文,如若行文,需用“法定文种”作载体。一般来说,将其报送上级机关阅知的用报告,报请上级机关审定的用请示,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用议案,印发下级机关执行和知晓的用通知。行文文种必须是行文文种必须是 “法定文种法定文种”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从行文角度讲,文种使用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行文必须要有行文文种。二是使用的文种必须是“法定文种”。三是行文不仅要用“法定文种”,而且要使用与行文关系吻合、与行文方向一致、与公文内容相符的文种。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

10、正 确确 “条例”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报告、请示的主要区别:报告不带请求,不要求回答,上级机关一般也不作答复。请示则带请求,要求上级机关可否都得有所答复或批复。请示是需要办理的公文,报告是只需要阅知的公文。使用报告、请示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报告、请示的对象必须是上级机关。二是不能用报告请示问题,或者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三是请示一般应当“一文一事”,不能一文多事。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条例”规定:“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11、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文文 种种 使使 用用 要要 正正 确确 规范做法:规范做法:(单位)关于商请(或申请)(单位)关于商请(或申请)解决解决(事项)的(事项)的函函 或:或:(单位)关于请求解决(单位)关于请求解决(或恳请解决)(或恳请解决)(事项)的(事项)的函函使使 用用 文文 种种 要要 正正 确确 正确使用正确使用 “函函”与与“复函复函”不正确表述:(存在逻辑问题)不正确表述:(存在逻辑问题)(单位)(单位)关于关于同意同意(请批事项)的(请批事项)的复函复函

12、正确表述:(有正确表述:(有“同意同意”二字,不加二字,不加“复复”字)字)(单位)(单位)关于同意关于同意(请批事项)的(请批事项)的函函使使 用用 文文 种种 要要 正正 确确 正确表述正确表述:(没有:(没有“同意同意”二字,可加二字,可加“复复”字)字)(单位)(单位)关于关于(请批事项)的(请批事项)的复函复函使使 用用 文文 种种 要要 正正 确确 (三)文风方面的要求(三)文风方面的要求 “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内容简洁,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精练文字精练”。公文写作还要遵守语法和文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规范。(四)(四)文种与

13、格式方面的要求文种与格式方面的要求 “文种正确,格式规范文种正确,格式规范”。公公 文文 起起 草草 要要 求求 1.1.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去掉了主题词。去掉了主题词。2.2.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过去(上行文版式)过去(上行文版式)现在现在(上行文版式上行文版式)现在现在(下行文版式下行文版式)1.1.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2.2.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 3.3.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

14、及要求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涉密公文应当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标注份号”。用用3 3号黑体阿拉号黑体阿拉伯数字顶格标伯数字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注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角第一行。1 1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去掉了主题词。去掉了主题词。2 2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3 3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4 4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行政机关从右行政机关从右移至左移至左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去掉了主

15、题词。去掉了主题词。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一一是是标标注注位位置置的的变变化化,即即密密级级和和保保密密期期限限、紧紧急急程程度度统统一标注在公文首页的左上角一标注在公文首页的左上角。二是紧急程度名称的变化,即二是紧急程度名称的变化,即“急件急件”变为变为“加急加急”。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变为变为“加急加急”密密级级和和保保密密期期限限的的标标注注要要求求:密密级级保保密密期期限限,一一般般用用3 3号号黑黑体体字字,顶顶格格标标注注在在版版

16、心心左左上上角角第第二二行行。标标注注无无保保密密期期限限的的密密级级,不不加加“”,只只标标注注密密级级,两两字字之之间间隔一字距离。间间隔一字距离。紧紧急急程程度度的的标标注注要要求求:一一般般用用3 3号号黑黑体体字字。如如果果紧紧急急程程度度与与密密级级同同时时标标注注,密密级级在在上上,紧紧急急程程度度在在下下。如如果果单单独独标标注注紧紧急急程程度度,两两字字之之间间间间隔隔一一字字距距离离,标标在在第一行。第一行。1.1.公文格式要素的变化及标注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变化及标注要求 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2.2.上行文版式的变化上行文版式的变化 3.3.份号的标注变

17、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4.4.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5.5.发文机关标志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发文机关标志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联联合合行行文文时时,发发文文机机关关标标志志可可以以并并用用联联合合发发文文机机关关名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1.1.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公文格式要素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公文不再标注主题词。2.2.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上行文版式的的变化及要求 3.3.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份号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4.4.密级和保密

18、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5.5.发文机关标志的标注变化及要求发文机关标志的标注变化及要求 6.6.发文字号的标注规范发文字号的标注规范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间空两行间空两行相距相距4mm 发发文文字字号号用用3 3号号仿仿宋宋体体字字居居中中编编排排在在发发文文机机关关标标志志下下空空两两行行位位置置,发发文文字字号号下下边边缘缘与与版版头头分分隔隔线线相相距距4mm4mm(版头分隔线与版心等宽)。(版头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间空两行间空两行相距相距4mm括年份的括号应用括年份的括号应用 “六角括号六角括号”,不能使用方括号,不能使用方括

19、号 或或方头括号方头括号【】。发发文文序序号号不不加加“第第”字字,不不编编虚虚位位(如如1 1不不编编为为0101)。)。间空两行间空两行35mm 上行文要标注签发人姓名,上行文要标注签发人姓名,发文字号在左,签发人姓名发文字号在左,签发人姓名在右,两端各空一字。在右,两端各空一字。7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 用用3 3号楷体字号楷体字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签发人签发人”三字用三字用3 3号仿号仿宋体字,后用全角冒号。宋体字,后用全角冒号。7签发人的标注规范签发人的标注规范 8标题的书写编排要求标题的书写编排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20、标题应写明发文标题应写明发文机关机关 标标题题排排列列应应当当使使用用梯梯形形或或菱菱形形,不不应应使使用用上上下下长长度度一一样样的的长长方方形形或或上上下下长长、中中间间短短的的沙沙漏漏形形。标标题题回回行行时时,应应做做到到词词意意完完整整,排排列列对对称称,长长短短适适宜,间距恰当宜,间距恰当。标标题题排排列列应应当当使使用用梯梯形形或或菱菱形形,不不应应使使用用上上下下长长度度一一样样的的长长方方形形或或上上下下长长、中中间间短短的的沙沙漏漏形形。标标题题回回行行时时,应应做做到到词词意意完完整整,排排列列对对称称,长长短短适适宜,间距恰当宜,间距恰当。公文标题中可以使用书名号、引号

21、、顿号、公文标题中可以使用书名号、引号、顿号、连接号和括号等标点符号。但使用书名号仍连接号和括号等标点符号。但使用书名号仍坚持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其他公坚持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其他公文名称一般不加书名号的原则。文名称一般不加书名号的原则。间空两行间空两行标标题题一一般般用用2 2号号小小标标宋宋体体字字,居居中中编编排排于于红红色色分分隔隔线线下下空空两行位置。两行位置。间空一行间空一行 7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 8标题的书写变化及编排要求标题的书写变化及编排要求 9公文每页的行数、字数及正文的编排要求公文每页的行数、字数及正文的编排要

22、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公文每页一般排公文每页一般排2222行,每行行,每行2828个个字。从主送机关字。从主送机关的下一行开始为的下一行开始为正文,公文首页正文,公文首页必须显示正文;必须显示正文;正文中凡是用阿正文中凡是用阿拉伯数码书写的拉伯数码书写的数字、年份不能数字、年份不能从中断开回行。从中断开回行。7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上行文发文字号和签发人的标注规范 8标题的书写变化及编排要求标题的书写变化及编排要求 9公文每页的行数和字数要求公文每页的行数和字数要求 10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附件说明的标注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附件二字标在正文下空附件二字标在正文下空

23、一行左空二字的地方,一行左空二字的地方,后标全角冒号。后标全角冒号。如有两个以上附件,附件的如有两个以上附件,附件的顺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顺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附附件件名名称称需需回回行行时时,应应与与上上一一行行附附件件名名称称的的首首字对齐,不应顶格书写。字对齐,不应顶格书写。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也不应用书名号或其他标也不应用书名号或其他标点符号将附件名称括起来。点符号将附件名称括起来。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加盖印章的公加盖印章的公文,成文日期

24、文,成文日期一般右空四字。一般右空四字。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成印章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日期,使成文日期处文日期,使成文日期处于印章下端位置,印章于印章下端位置,印章图案(如国徽或五角星)图案(如国徽或五角星)和文字(如办公厅、室)和文字(如办公厅、室)不压成文日期。不压成文日期。印印章章顶顶端端应应距距正正文一行之内。文一行之内。20122012年年7 7月月1 1日

25、日“下套方式下套方式”:印章压盖在使成文日期处于:印章压盖在使成文日期处于办公厅(室)文字之下。办公厅(室)文字之下。“中套方式中套方式”:印印章压盖在使成文日期处于五角星与办公厅章压盖在使成文日期处于五角星与办公厅(室)文字之间。(室)文字之间。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附附件件应应当当另另页页编编排排。“附附件件”二二字字及及附附件件顺顺序序号号用用3 3号号黑黑体体字字顶顶格格编

26、编排排在在版版心心左左上上角角第第一一行行。附附件件顺顺序序号号和和附附件件标标题题应应当当与与附附件件说说明明的的表表述述一一致致。附附件件其其他他格格式式要要求求同同正文。正文。附件一般应与正附件一般应与正文一起装订,如文一起装订,如果单独装订,应果单独装订,应在附件版心左上在附件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角第一行顶格标写所属公文的发写所属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后标注 “附件附件”二字及附件顺二字及附件顺序号。序号。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

27、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 14.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分分隔隔线线与与版版心心同同宽宽;首首条条分分隔隔线线与与末末条条分分隔隔线线用用粗粗线线(线线粗粗为为0.35mm0.35mm),中中间间的的分分隔隔线线用用细细线线(线线粗粗为为0.25mm0.25mm);末末条条分分隔隔线线与版心下边缘重合。与版心下边缘重合。抄送机关一般用抄送机关一般用4 4号仿宋体字,号仿宋体字,左右两端各空一字;左右两端各空一字;“抄送抄送”二字后的冒号为全角冒号,二字后的冒号为全角冒号,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

28、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句号。最最后后一一栏栏两两端端各各空空一一字字标标注注印印发发机机关关和和印印发发日日期期。印印发发日日期期用用阿阿拉拉伯伯数数字字将将年年、月月、日日标标全,后标全,后标“印发印发”二字。二字。版记要始终编排版记要始终编排在公文的末页,在公文的末页,不能放置首页。不能放置首页。有附件的,版记有附件的,版记不能编排在附件不能编排在附件之前,应编排在之前,应编排在附件之后。附件之后。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

29、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 14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 15.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版版记记页页前前有有空空白白页页的的,版版记记页页和和空空白白页页均均不不编排页码。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连续编排。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 14公文(文件)版

30、记的格式要求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 15.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 16.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信函式公文首页格式信函式公文首页格式文件首页格式文件首页格式有分隔线,要标注印有分隔线,要标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发机关和印发日期文件式公文版记格式文件式公文版记格式信函式公文版记格式信函式公文版记格式 无无分分隔隔线线,不不标标注注印印发发机机关关和和印印发发日日期期;首首页页不不标标注注页页码码,页页码码从从第第二二页页开开始标,顺序号仍为始标,顺序号仍为2 2。如如果果第第2 2页页就就是是版版记记页页,版版记记页页也也不不用用标标

31、注注页页码。码。信函格式信函格式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用函行文时,必须用函行文时,必须使用函的格式和函使用函的格式和函的发文字号。的发文字号。用文件格式行文时,用文件格式行文时,不能使用函的文种。不能使用函的文种。用函的格式行文时,可以根据用函的格式行文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不同的行文关系、行文方向和行文关系、行文方向和公文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文种。公文内容选择使用不同的文种。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 14公文(文件)版记

32、的格式要求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 15.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 16.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 17.纪要格式编排要求纪要格式编排要求 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纪要首页格式纪要首页格式文件首页格式文件首页格式“出席出席”二字二字编排在正文编排在正文下空一行左下空一行左空二字处,空二字处,回行时与上回行时与上行冒号后的行冒号后的首字对齐。首字对齐。间空一行间空一行纪要末页格式纪要末页格式文件末页格式文件末页格式抄送抄送分送分送 11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成文日期的书写变化及要求 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成文日期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即小写)

33、。12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加盖印章的规范做法 13附件的编排要求附件的编排要求 14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公文(文件)版记的格式要求 15.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文件页码的标注要求 16.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信函式公文的格式要求 17.纪要格式编排要求纪要格式编排要求 18.不再使用不再使用“此页无正文此页无正文”的做法的做法格格 式式 要要 规规 范范 (此页无正文)(此页无正文)正文少的情况正文少的情况正文多的情况正文多的情况 正文与印章必须正文与印章必须同处一页同处一页 适当调整间距适当调整间距 二、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二、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避免重复使用(一)

34、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关于关于”介词介词 错错 例:例:(单位)(单位)关于关于转发转发 (单位)(单位)关于关于实施实施 意意 见见 的的 通通 知知 标题中一般只用一个标题中一般只用一个“关于关于”,使用的原则是:首先顾及,使用的原则是:首先顾及被印发、转发、批转公文中的被印发、转发、批转公文中的“关于关于”,如果原文标题中带有,如果原文标题中带有“关于关于”,行文方自己就不要再用,行文方自己就不要再用“关于关于”;如果原文标题中;如果原文标题中不带不带“关于关于”,行文方自己就可以用上,行文方自己就可以用上“关于关于”。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公文写作与行文规范 (二)注意避免二)注意避免“介词连

35、用介词连用”和和“文种重叠文种重叠”错错 例:例:(平行文中的(平行文中的“介词连用介词连用”和和“文种重叠文种重叠”现象)现象)(单位)(单位)关于对关于对(征求意见稿)修改(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意见的的函函规范做法规范做法:(单位)(单位)关于关于(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意见指本可以用一个文种行文的指本可以用一个文种行文的再叠加一个文种行文的情况再叠加一个文种行文的情况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关于(三)关于“印发印发”、“批转批转”、“转发转发”的使用问题的使用问题 印发本机关的公文用“印发”;印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用“

36、转发”;批准并转发下级机关的公文用“批转”,如果由本机关办公厅(室)行文,因其无权批准,只能用“转发”,转发时并注明“经(机关)同意”。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关于引用公文的表述问题(四)关于引用公文的表述问题 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加括号注明发文字号。文中需多次引用同一公文,第一次引用时可在公文名称后面加括号注明简称,再次出现时可直接引用简称。用书名号括引用公文名称时,书名号应括在发文机关之前,不应括在发文机关之后、“关于”之前。如:如:根据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厅关于印发的的通知通知(中办发(中办发20121

37、4号)精神号)精神 如如:2012年年4月月16日日,中中共共中中央央办办公公厅厅、国国务务院院办办公公厅厅印印发发了了党党政政机机关关公公文文处处理理工工作作条条例例(以以下下简简称称条条例例)条条例例规定:规定: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关于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的使用问题(五)关于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的使用问题 公公文的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层次序数应注意如下问题:使用层次

38、序数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第一层的“一、”后面应用顿号,不应用逗号;第二层的“(一)”和第四层的“(1)”,在括号内外不能再加标点符号,如“(一)、”或“(一、)”;第三层“1.”的后面应用实心小圆点,不应使用顿号或逗号。二是层次顺序一般不要越层套用。三是使用的序数应前后一致。用“第几”表示序数的,如: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第一”后面应用逗号,不应用顿号。正确使用公文结构层次序数正确使用公文结构层次序数 (六)撰写请示和商洽性公文应注意的问题(六)撰写请示和商洽性公文应注意的问题 请示和商洽性公文应在附注处写明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以便受文方有事联系。(七)关于联合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七)关于联合

39、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1.1.联合行文应当使用哪个机关的发文字号?联合行文应当使用哪个机关的发文字号?原则上一般使用主办机关或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以协商确定,但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2 2联合行文的落款日期应该如何打印?联合行文的落款日期应该如何打印?打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公文撰写与行文中应注意的问题 3 3如何签发联合行文的文稿?如何签发联合行文的文稿?联合行文文稿应经各方行文单位领导签署意见。会签顺序是:主办机关首先签署,协办机关依次会签。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使用复印件会签。4 4联合行文的哪种公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行文的哪种公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向上行文,应标注所有会签领导人姓名;联合向下行文,不用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联合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5.5.如何加盖联合行文公文的印章?如何加盖联合行文公文的印章?联合向上行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即可;联合向下行文,联合行文的每个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排布的原则是:主办机关印章在前,其他机关印章依次排布。6 6联合行文的原稿应由哪个单位存档?联合行文的原稿应由哪个单位存档?联合行文原稿,由主办机关存档。协办机关如需存档,可将会签单及会签原稿加以复印并在会签单上加盖本机关印章即可。联合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联合行文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谢谢 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