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07001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38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3页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pptx(3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8章集装箱运输管理第9章配送管理第10章配送中心第11章配送中心管理第12章配送组织第13章配送运输第14章运输与配送优化第1页/共383页第1章 物流运输基础知识1.2物流经济概述1.3物流运输方式1.4新兴运输方式1.1运输概念第2页/共383页1.1.运运输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这里不研究人的运输)。2.2.物物流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3.3.运输与物流的关系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

2、流活动中包含了运输活动,是物流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主要的物流活动。第1章目录 1.1 运输概念第3页/共383页1 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不仅可以部分改变货物的时间状态,更是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货物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2.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有了运输条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有节奏的生产,才能为开发新的自然和劳动资源创造必需的条件,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发展国际贸易。3.3.运输主要创造了运输主要创造了“场所效用场所效用”场所效用(或称“空间效用”)同种

3、货物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其使用价值实现的程度则不同,即效用价值是不同的。第1章目录 1.1 运输概念第4页/共383页4.4.运输是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的主要源泉第一利润源原材料成本的降低第二利润源降低活劳动消耗第三利润源降低物流费用 具体表现:(1)运输是运动中的活动,其活动的时间长、距离远、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则节约的潜力也就大。(2)从运费来看,运费在全部物流费用中占最高比例,节约的潜力非常大。(3)由于运输总里程远,运输总量大,通过体制改革和运输合理化可大大缩短运输吨公里数,从而获得比较大的节约。第1章目录 1.1 运输概念第5页/共383页物流经济离不开运

4、输经济。运输市场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支配。狭义的运输市场运输承运人提供运输工具和运输服务来满足旅客或货主对运输需要的交易活动场所。广义的运输市场一定地区对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协调与组织,包括一定的交易场所、较大范围的营业区域和各种直观或隐蔽的业务活动。运输市场表现在相当广阔的空间里、在一定时间的推移中实现运力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完成客货位移。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6页/共383页1.1.运输需求分析运输需求分析(1 1)输需求与需求规律)输需求与需求规律运输需求货主或托运人在一定运输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交运的货物运量。必备条件交运意愿和交运能力 在图1.1中,横轴

5、OQ表示运输需求量,纵轴OP表示运价水平。D为运输需求曲线,其斜率为负,表明运价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当运价为OP1时,需求量为OQ1;当运价下降到OP2时,需求量则增加到OQ2。(2 2)运输需求的特征运输需求的特征a运输需求的派生性。b个别需求的异质性。c总体需求的规律性。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7页/共383页(3 3)运输需求弹性分析)运输需求弹性分析运输需求弹性,一般是指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运输需求随运价变动而相应增减的特性,弹性的大小表明需求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弹性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因运价变动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程度,设Ed表示需求弹性系数,它的大小等于需求量变动的

6、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如下:QQ Q PEd =PP P Q式中:Ed 需求弹性系数;P运价;P价格变动量;Q需求量;Q需求变动量。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8页/共383页类型:a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如图1.2(a)所示。b需求完全有弹性,即Ed,如图1.2(a)所示。c 单 位 需 求 曲 线,即 Ed=1,如 图1.2(a)所示。d需求缺乏弹性,即0Ed1,如图1.2(b)所示。e需求富有弹性,即1Ed,如图1.2(c)所示。在需求弹性五种类型中,前三种只是理论上的推论,现实中的需求弹性属于后两种情况。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9页/共383页(1

7、)运输供给与供给规律运输供给在运输市场上,运力的供给者,在不同运输条件下所提供的运力数量。供给曲线如图1.3所示。价格本身引起的供给变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动即为供给的变动。(2)运输供给的特点a必须储存运输能力。b.要有合理的运力规模。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10页/共383页(3)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弹性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其弹性大小表示运输供给量对运价变动的反应程度。用公式表示如下:QQ Q PEs =PP P Q式中:Es 供给弹性系数;P运价;P价格变动量;Q供给量;Q供给变动量。类型:a 供给富有弹性b 供给缺乏弹性 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

8、11页/共383页3.3.运输市场的类型运输市场的类型a a按按行行业业铁铁路路运运输输市市场场;水水路路运运输输市市场场;公公路路运运输输市市场场;航航空空运运输输市市场场;管管道运输市场。道运输市场。b b按按运运输输对对象象货货运运市市场场;客客运运市市场场和装卸搬运市场。和装卸搬运市场。c c按按运运输输范范围围国国内内运运输输市市场场和和国国际际运输市场。运输市场。d d按按供供求求关关系系买买方方运运输输市市场场和和卖卖方方运输市场。运输市场。e.e.按按运运输输需需求求的的弹弹性性富富有有弹弹性性的的运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第1章目录 1.2

9、物流经济概述第12页/共383页1.1.运输价格的概念运输价格的概念运运输输价价格格运运输输企企业业对对运运输输对对象象所所提提供供的的运运输输劳劳务务的的价价格格。是是运运输输企企业业借借以以计计算算和和取取得得运运输输收收入入的的根根本本依依据据。它它的的高高低低也也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2.2.运输价格的特点运输价格的特点(1 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 运运输输价价格格因因供供求求关关系系而而产产生生波波动动的的程度往往较一程度往往较一 般有形商品要大。般有形商品要大。(2 2)货货物物运运输输价价格格是是商商品品销销售售价价格格的

10、的组组成部分成部分 货货物物运运价价的的高高低低,会会直直接接影影响响商商品品的销售价格乃的销售价格乃 至成交与否。至成交与否。(3 3)运运输输价价格格具具有有按按不不同同运运输输距距离离或或不不同航线而异的同航线而异的 特点特点(4 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的比价关系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13页/共383页3.3.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运输价格的形成因素(1)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2)运输供求关系 a运输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 b运输供给不变,需求发生变化对运输市场价格的影响(3)运

11、输市场结构模式 类型完全竞争型、完全垄断型、垄断竞争型 和寡头垄断型(4)国家经济政策 国家对运输企业实行的税收政策、信贷政策、投资政策等 均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运输价格水平。(5)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影响运输价格水平的竞争因素有:运输速度、货物的完好 程度以及是否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等。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14页/共383页4 4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1 1)距离运价距离运价即即按按货货物物运运输输距距离离而而制制定定的的价价格格。目目前前主主要要有有两两种种制制定定形形式式:均均衡衡里里程程运运价价和和递递远递减运价。远递减运价。均均衡衡里里程程运运价价对对

12、同同一一货货种种而而言言,货货物物运运价价率率(即即每每吨吨货货物物运运价价)的的增增加加与与运运输距离的增加成正比关系。输距离的增加成正比关系。递递远远递递减减运运价价对对同同一一货货种种而而言言,货货物物运运价价率率间间每每吨吨货货物物运运价价虽虽然然随随运运输输距距离离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但并不呈正比增加。(2 2)线路运价线路运价指指按按运运输输线线路路或或航航线线不不同同分分别别确确定定的的货货物物运运价价。它它被被广广泛泛使使用用于于国国际际海海运运和和航航空空货物运输中。货物运输中。第1章目录 1.2 物流经济概述第15页/共383页1.1.按运

13、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 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 2按运输范畴分类按运输范畴分类 按运输范畴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3 3按运输作用分类按运输作用分类 按运输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4 4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按运输协作程度分类 按运输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联运)5 5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类 按运输协作程度直达运输、中转运输第1章目录 1.3 物流运输方式第16页/共383页1.1.成组运输成组运输成组运输借助一定的成组工具或设备,将两个以上重量轻、体积小的单件件杂货组合成同一尺寸的、规范化

14、、标准化的大货物单元再进行运输。(1)成组运输的优越性 与普通散件运输比较,成组运输在操作过程中的主 要优点体现为以下方面:a减少人工,操作更安全。b方便了装卸和积载,装卸效率高。c降低了车船的周转时间。d减少了货损货差。e大量节约了包装费用。f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第1章目录 1.4 新兴运输方式第17页/共383页(2)成组运输的主要形式a托盘运输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GB/T 4122.11996中4.27优势加速货物搬运和降低运输成本。局限性对货物的保护有限,露天存放困难,需要 有仓库等配套设施;托盘货物不密封,因而不能捆绑运

15、输;搬运托盘仍需要较多的劳动;单个托盘运输起来不经济等。1.4 新兴运输方式第18页/共383页b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包装货或无包装货的成组运输工具 (容器)的总称。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能长期反复使用;适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时,箱内货物不需换装;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具有1m3及1m3以上的内容积。1.4 新兴运输方式第19页/共383页优点提高装卸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加速车船周转,加快货物送达;避免货物倒载,防止货损货差;节约包装费用,简化理货手续。国际标准第一系列共13种规格,其宽度均为2438m

16、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专门类型的集装箱杂货集装箱,又称通用集装箱;冷藏集装箱;散货集装箱;开顶集装箱;框架集装箱;罐状集装箱;汽车集装箱;牲畜集装箱;兽皮集装箱;挂衣集装箱;平台集装箱等。1.4 新兴运输方式第20页/共383页2 2国际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多式联运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1)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a手续简单统一,节省人力、物力和相关费用。b缩短货物

17、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c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d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e为实现国际物流系统提供条件。1.4 新兴运输方式第21页/共383页(2)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a海空联运b海铁联运c航空公路联合d铁路公路内河与海上内河e微型路桥f路桥g驼背运输 1.4 新兴运输方式第22页/共383页第2章 物流运输管理2.1物流运输管理概述2.2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2.3物流运输合理化第23页/共383页 物流运输的作用物流运输的作用两方面理解两方面理解:1.1.运输与物流其它环节的关系运输与物流其它环节的关系(1)运输与包装的关系(2)运输

18、与装卸的关系(3)运输与储存的关系第2章目录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4页/共383页2 2运输原理运输原理运输原理一次运输活动中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是指导运输管理和营运最基本的原理,即: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1)规模经济特点随装运规模的增长,使每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下降。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成本与运输工具一次装载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单位重量货物运输成本与货物密度之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第2章目录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5页/共383页(2)距离经济特点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运输成本与一次运输距离的关系如图23所示。结论在运输距离为零时,运

19、输成本并不为零 运输成本的增长随运输距离的增长而降低,即呈递远递减规律 在评估各种运输战略方案或营运业务时,以上原理应作为重点考虑因素。目的是既要使装运的规模和距离最大化,同时仍要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第2章目录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6页/共383页物流运输管理的原则与目标物流运输管理的原则与目标运输是实现货物空间位移的手段,也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环节。多品种、小批量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合理化运输基本原则与目标 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决策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运输决策是运输管理的核心。如此多的关系方,加之各方之间形成的

20、诸多关系,由此决定了运输决策必须要以兼顾多方、统筹安排、周密计划、组织协调为原则,确保运输组织的合理性。第2章目录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7页/共383页图2.4 2.4 参与运输决策各方之间的关系第2章目录公 众政 府收货人货运代理人托运人承运人承运人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8页/共383页1 1海上运输规章海上运输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海牙规则、海牙维斯比规则及汉堡规则。2 2公路运输规章公路运输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CMR公约及TIR手册。3 3铁路运输规章铁路运输规章铁路货物运价规则、CIM公约、COTIF公约、关于统一过境运价规程的协约、国境铁路协定和国境铁路会

21、议协定书。4 4航空运输规章航空运输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华沙公约和海牙议定书。第2章目录 2.1 物流运输管理概述第29页/共383页基础设施航道和港口,运输工具为船舶及 装卸机械。1.1.优点优点高运力、低成本2 2.缺点缺点(1)运输速度慢。(2)线路迂回。(3)受自然条件影响大。(4)港口的装卸费用较高。(5)可靠性差。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0页/共383页3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适用于大批量货物,特别是散装货物运输;承担原材料、半成品,如建材、石油、煤炭、矿石和粮食等低价值货物运输;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主体。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

22、功能第31页/共383页设施设施公路、公路车站和车辆。1 1.优越性优越性(1)普遍性。(2)灵活性。(3)快捷可控。(4)运输车辆的资金投入较低。(5)包装成本低。(6)由于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面广,而使得公路运输在零担货物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7)货运方面的适应性不断增强。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2页/共383页2.2.局限性局限性(1)运输能力低。(2)单位运费高。(3)交通事故及公害问题多。3 3主主要要功功能能近距离、小批量的客货运输和水运、铁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长途、大批量货运,以及铁路、水运优势难以发挥的短途运输。第2章目录 2.2

23、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3页/共383页设施铁路、机车、车辆、火车车站及辅助设施。1.1.优点优点(1)运载能力大。(2)速度较快。(3)污染少。(4)受天气条件限制少、安全可靠。2.2.局限性局限性(1)灵活性差。(2)费工、费时,增加了货物的在途时间。(3)由于装卸次数多,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4)铁路设施修建成本较高,建设周期较长。3 3主主要要功功能能长距离、大批量的客货运输 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4页/共383页设施航空港、飞行器和航管设施。1.1.优越性优越性(1)运输速度快。(2)受地形条件限制小。(3)经济效益好。(4)服务质量高、安全

24、可靠。(5)节约包装、保险、利息等费用。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5页/共383页2.2.局限性局限性(1)运输成本高。(2)对大件货物或大批量货物的运输有一定的限制。(3)有些货物禁用空运。(4)飞机飞行安全容易受恶劣气候影响,恶劣天气可能造成飞机延误和偏航。3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时效性强或紧急需要的物质 单位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货物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6页/共383页设施管道线路和管道两端的气泵站形式液体管道(主要运送石油及其制品)、气体管道(主要运送天然气)、浆质管道(运送煤浆)。1.1.优点优点(1)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可以全天

25、候24小时、全年365天连续作业。(2)货物不需包装。(3)货物在管道内移动,货损率很低,稳定性好。(4)单向运输,没有回空问题。(5)耗用能源少,占地少,安全,公害少。(6)经营管理相对简单。(7)单位运营成本低,管道运营仅需气站的极少数维护人员,人工成本很低。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7页/共383页2.2.缺点缺点(1)运输对象过于单一。(2)机动灵活性小,局限于固定的管道内运送货物,且为单向运输。(3)管道建设的初期固定投资成本大。3 3主要功能主要功能原油及其制品、天然气、煤炭的运输第2章目录 2.2 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其功能第38页/共383页1 1合合理

26、理运运输输在实现货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转移的过程中,充分有效地运用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以最少的人、财、物消耗,及时、准确、经济、安全地完成运输任务。2 2标志标志运输距离最短运输环节最少运输时间最省运输费用最低运输质量最高 3 3“五五要要素素”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运输费用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39页/共383页1 1不不合合理理运运输输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2 2形式形式:(1)空驶原原因因:能利用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而不利用货源不实,车辆空去空回,形成双程空驶由于车辆过分专用,无法搭

27、运回程货,只能单程重车,单程回空周转(2)对流运输(相向运输、交错运输)同一种货物或彼此间可以互相代用而又不影响管理、技术及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0页/共383页效益的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3)倒倒流流运运输输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4)迂回运输舍近求远的一种运输。(5)过远运输调运物资时舍近求远,近处有资源不调而从远处调,这就造成本可以采取近程运输而未采取,拉长了货物运距的浪费现象。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1页/共383页(6)重复运输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

28、这就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开支,增大了货损率。(7)运力选择不当未考虑各种运输工具的优缺点而不正确地选用运输工具造成的不合理现象形式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9)超限运输超过规定的长度、宽度、高度和重量,容易引起货损、车辆损坏和路面等设施的损坏,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2页/共383页选择运输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条件加以研究,作为这些具体条件的基础,可以从下述的五个方面考虑:1 1 货物品种货物品种在考虑所运输货物的品种时,应以其性质、形状、单件重量和容积等为依据,来选择适合所运货物特性和形状的运

29、输方式。同时,货物对运费的承担能力也不容忽视。2 2 运输期限运输期限运输期限必须与交货日期相联系。3 3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在考虑运输成本时,还必须注意运输费用与其他物流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故不能只考虑运输费用来决定运输方式,而要由全部的总成本来决定。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3页/共383页4 4 运输距离运输距离选择原则300公里以内,采用汽车运输;300500公里的区间,采用铁路运输;500公里以上,采用船舶运输。5 5 运输批量运输批量选择原则1520吨以下的货物,采用汽车运输;1520吨以上的货物,采用铁路运输;数百吨以上的原材料之类的货物,应选择 船舶运输

30、。6 6其它因素其它因素运输服务成本 平均运达时间(速度)运达时间的变动性(可靠性)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4页/共383页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1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意义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载重能力,减少车船 空驶和不 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 得运输的合理化。2 2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1)要点少投入、多产出,走高效益之路。(2)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种:a “满载超轴”。b 水运拖排和拖带法。c 顶推法。d 汽车挂车。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5页/共383页3 3发展社会化

31、的运输体系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含义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4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以公代铁代铁”的运输的运输(1)要点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2)表现 对于比较紧张的铁路运输,用公路分流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加大这一区段的运输通过能力;充分利用公路从门到门和在中途运输中速度快且灵活机动的优势,实现铁路运输服务难以达到的水平。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6页/共383页5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尽量发展直达运输要点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装,从

32、而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6 6配载运输配载运输配载运输充分利用运输工具载重量和容积,合理安排装载的货物及载运方法以求得合理化的一种运输方式。7 7“四就四就”直拔运输直拔运输“四就”直拔减少中转运输环节,力求以最少的中转次数完成运输任务的一种形式。“四就”就厂、就站(码头)、就库、就车(船)8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依靠科技进步是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途径。9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7页/共383页综合运输体系与多式联运综合运输体系与多式联运1 1综合运输体系的概念综合运输体系的

33、概念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2 2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特点综合运输体系的主要特点(1)手续简便。它具有一次起票、手续简便、全程负责的便利。(2)实现门到门运输。(3)运费低廉。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8页/共383页3 3综合运输体系的联运形式综合运输体系的联运形式(1)卡车铁路卡车(2)卡车船舶卡车(3)卡车飞机卡车(4)卡车船舶铁路船舶卡车4 4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 (1)有一定技术装备的综合运输网及其结合部系统,此乃综合运输体系的物质基础。(2)各种运输方式

34、的联合运输系统。(3)综合运输管理、组织和协调系统。第2章目录 2.3 物流运输合理化第49页/共383页第3章 物流运输需求分析与预测3.1运输需求概述3.2运输需求预测第50页/共383页1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格价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必备条件 具有实现位移的愿望具备支付的能力 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1页/共383页运输的需求特性运输的需求特性1.广泛性运输需求产生于人类生活生存需要和社会生产需要。运输需求是带有普遍性的需求,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中,并随着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2派生性(1)派生需求对一商品

35、和劳务的需求是由另一种或几种劳务的需求所衍生出来的(2)运输需求属于派生需求。货物移动绝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3多样性社会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决定运输需求的多样性。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2页/共383页4定向特定性(1)运输需求具有方向特定性。(2)运输需求具有空间特定性。5时间特定性运输需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要求,即运输需求的时间不均衡和时速要求不等。6部分可替代性(1)“外部替代”某件物品运输需求有时可以由运输以外的空间位移方式来替代;(2)“内部替代”同一运输需求有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来替代。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3页/共383页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影

36、响运输需求的因素1.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状况与生产力布局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性,严重影响着运输需求。例例:(1)我国煤炭资源85%以上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就占68%,仅山西就占1/3。(2)我国粮食产地如东北的长江平原、松嫩平原、松辽平原,每年提供全国商品粮的总量的20%。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4页/共383页2国家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1)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2)发展阶段工业发展初期,对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散装货物的运输需求急剧增加。工业发展的中期,对杂货、集装运输需求急剧增长。工业发展后期,方便、及时、快

37、速等质量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3.国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1)不同产业对运输需求在质量上要求不同。用货运强度来表示量的需求。(2)生产不同产品所引起的厂外运量也是不同的。(3)不同产品对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也不同。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5页/共383页4.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政策调整,对运输需求影响最大。5.国家运输网的布局与质量国家运输的布局和运输网的建设质量,会影响多条运输线路对货源的吸引强度。运输网布局和生产力布局一样,一旦形成,其运输路线就相应确定,货物的具体走向也就确定。6.人口增长与居住社区化7.价格水平变化价格是经济杠杆,它的变动调节商品需

38、求变化,反过来又影响着运输需求变化。第3章目录 3.1 运输需求概述第56页/共383页1按运送对象分类(1)对集体组织的运送量预测,(2)对消费个人的运送量预测,2按运送范围大小分类(1)对运送总量预测,(2)对运送方式运送路线的分量预测,3按货物发送量预测分类货物发送量、货物到达量、货物平均运程等预测。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57页/共383页4按运送货类来分类件杂货配送量、大宗货配送量、危险品货配送量预测。5按预测时间分类(1)短期预测,一般为15年。(2)中期预测,一般为510年。(3)长期预测,10年以上。6按预测主体分类(1)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对运量预测,(2)微观经济管理

39、部门对运量预测。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58页/共383页运输预测内容与程序运输预测内容与程序1运输预测内容 本书侧重于运输量预测:包括社会总运量预测、某种运输方式运量预测、货运周转量等。2预测程序 运输量预测过程一般可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基本程序,如图3.1所示。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59页/共383页图3.13.1运输需求量预测程序 第3章目录预测目标影响因素资料收集处理输入输出选择预测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计算预测目标修正确定预测值预测报告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0页/共383页(1)确定预测目标确定预测的课题或者项目(2)确定影响因素详细分析影响该预测目标的各

40、 种因素,并选择若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3)搜集整理资料 搜集整理资料是预测工作的前提,无论采用哪种预测方法,都要有一定的资料和数据作依据。因此,根据预测目标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与资料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a.资料的搜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b.资料的整理资料整理就是对资料进行加工使之系统化的工作。(a)资料的校核,去伪存真(b)资料的分类资料整理工作的主要环节。(c)资料分类的标准取决于预测的任务与目标、预测 方法的选择。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1页/共383页(4)选择预测方法定性与定量预测两大类(5)建立预测模型(6)分析计算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建立的数学模型,可计算预测值。(7)分

41、析修正预测值一旦找到预测值存在误差时,应予以修正。(8)写出预测报告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9)确定预测值作为企业决策者决策项目的可靠依据。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2页/共383页运输需求量的预测方法运输需求量的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方法(1)概念以经验总结、理论分析、逻辑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来对运输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的预测。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3页/共383页(2)分类图3.2 3.2 定性预测法分类第3章目录定性预测方法集合意见法专家意见法领先指标法扩散指数法相关调查分析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4页/共383页2定量预测方法(1)概念在充分占有大量的历史和现

42、实统计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运输配送需求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实际经验和客观条件,选择或建立定量化的数学模型,通过科学分析和计算,来推断出运输配送需求量的一种预测方法。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5页/共383页(2)分类第3章目录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趋势延伸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法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法经济计量法投入产出法定 量 预 测 方 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图3.4 3.4 定量预测方法种类图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6页/共383页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预测方法。(1)简单平均法。简单平均法是将资料期实际数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以此作为下期预测值。(2)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有靠

43、近预测期的各期实际销售量的平均数来预测未来时期的销售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平均值所用的各个时期也是向后移动的。(3)加权移动平均法如果企业每月的运输量有明显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则可以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是指每个数据的重要性估计用一个“权数”的值来代表。步骤:第一,求出每个数据与对应权数之和;第二,用此和除以诸权数之和。(4)平均趋势预测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看企业生产形式发展的平均趋势,采用多次平均来预测运输企业的货运量。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7页/共383页(5)一元线性回归法,是根据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对只有一个变量的问题进行预测的方法。预测公式:y=a+bx (6)式中:y

44、预测值;a、b回归系数;x时间序数。应用步骤:第一,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x、y,求出合理的a、b 回归系数。然后根据a、b回归系数确定回归方程,即:y=a+bx。第二,利用已求出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a、b回归系数的计算值,再去确定x、y的未来变化关系,并与具体条件相结合,求出y值。第3章目录 3.2 运输需求预测第68页/共383页第4章 铁路货物运输管4.1铁路货物运输4.2铁路货物运输管理4.3铁路特种货物运输技术第69页/共383页铁路货物的分类如铁路货物的分类如铁路货物的分类如铁路货物的分类如图图4.14.1所示。所示。所示。所示。普通货物普通货物普通货物普通货物 铁铁铁铁路

45、路路路货货货货物物物物 超超超超长长长长、集集集集重重重重和和和和超超超超限的货物限的货物限的货物限的货物 特殊货物特殊货物特殊货物特殊货物 危险货物危险货物危险货物危险货物 鲜活货物鲜活货物鲜活货物鲜活货物图4.1 4.1 铁路货物分类第4章目录 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0页/共383页铁路货物运输种类铁路货物运输种类 1 1铁路货物运输以铁路货物运输以批批批批为单位。为单位。2 2一批是铁路承运货物、计收运费、交付货物和处理事故的单位。一批是铁路承运货物、计收运费、交付货物和处理事故的单位。3 3分类(1 1)按照)按照运输速度 按普通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按普通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 按

46、快运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按快运货物列车办理的货物运输 按客运速度办理的货物运输按客运速度办理的货物运输 (2)按照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条件 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第4章目录 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1页/共383页4整车运输 按按照照一一批批货货物物的的重重量量、体体积积、性性质质或或形形状状需需要要以以一一辆辆或或一一辆辆以以上上铁路货车装运的货物,可以按整车办理。铁路货车装运的货物,可以按整车办理。(1 1)整车货物)整车货物整车适于运输大宗货物。整车适于运输大宗货物。(2 2)特殊整车运输)特殊整车运输 整整车车分分卸卸目目的的是是为为解解决决托托运运人人运运输输的的数数量量不不

47、足足一一车车而而又又不不能能按零担办理的货物的运输。按零担办理的货物的运输。准、米轨直通运输准、米轨直通运输 第4章目录 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2页/共383页5零担运输(1 1)概念一一批批货货物物的的重重量量、体体积积、性性质质或或形形状状不不需需要要一一辆辆铁铁路路货货车运送,而且允许与其他货物配装的货物车运送,而且允许与其他货物配装的货物 (2 2)零担货物的)零担货物的分类 普通零担货物,普通零担货物,危险零担货物,危险零担货物,笨重零担货物,笨重零担货物,零担易腐货物,零担易腐货物,(3 3)限制条件:一一件件零零担担货货物物的的体体积积不不得得小小于于0.02 0.02 m3m

48、3,但但如如果果一一件件重重量量在在1010kgkg以上,可以不在此限。以上,可以不在此限。第4章目录 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3页/共383页 为为便便于于装装卸卸作作业业中中堆堆码码、交交接接和和配配装装,一一批批零零担担货货物物的的件件数数,不不得得超超过过300300件。件。不不易易计计算算件件数数的的货货物物、运运输输途途中中有有特特殊殊要要求求的的货货物物,易易于于污污染染其其他他物物品的货物,不得按零担办理。品的货物,不得按零担办理。托托运运人人应应在在每每件件零零担担货货物物上上标标明明清清晰晰的的标标记记(即即货货签签),以以便便作作业业中中识别。识别。货货物物的的重重量量由

49、由铁铁路路确确定定,但但对对于于标标准准重重量量、标标记记重重量量或或附附有有过过磅磅清清单单的零担货物,允许由托运人确定重量,但铁路可进行复查和抽查。的零担货物,允许由托运人确定重量,但铁路可进行复查和抽查。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4页/共383页(4)整零车种类 按车内所装货物是否需要中转,分为直达整零车和中转整零车;按其到站个数,分为一站整零车、两站整零车和三站整零车三种。由上述两种分法的组合,则有一站(两站或三站)直达整零车和一站(两站或三站)中转整零车。(5)整零车组织条件如表4.2所示。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5页/共383页 6集装箱运输 (1 1)基本条件主要有:)基本条件主要

50、有:a a 每批必须是同一箱型,使用不同箱型的货物不得按一批托运。每批必须是同一箱型,使用不同箱型的货物不得按一批托运。b b 每批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铁路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每批至少一箱,最多不得超过铁路一辆货车所能装运的箱数。c c 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货物重量由托运人确定。d d 铁路按箱承运,不查点箱内货物。铁路按箱承运,不查点箱内货物。4.1 铁路货物运输第76页/共383页 1分类:(1 1)货物每车为一批)货物每车为一批 (2 2)跨装、爬装及使用游车的货物,每一车组为一批)跨装、爬装及使用游车的货物,每一车组为一批 (3 3)零担货物或使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以每张货物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