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供给与需求.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690101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5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的供给与需求.ppt(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货币市场的均衡第一节 货币的性质与供给一、货币的定义与职能定义:经济学中所说的货币,是指人们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凡是被人们普遍接受用于交换物品和劳务的标准物品都叫作货币”。即“一般等价物”而已。职能:交换媒介;贮藏手段;计帐单位;延期支付手段。二、货币种类与供给量种类:硬币;纸币;活期存款货币;小额定期存款和短期储蓄存款(P91);准货币;货币替代物。格雷欣定律:“劣币驱逐良币”1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一个社会中货币的总存量。通常西方国家使用的货币供给量的定义有:1.M0=现金2.M1=M0+活期存款3.M2=M1+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定期储蓄+货币市场互助基金4.M3=M2+长期大额储

2、蓄(10万元以上)+准货币或货币近似物经济分析中的货币供给量一般指M1 有时使用M2或更广义的货币供给。所以,一个社会的货币供给就是指通货、活期存款以及政府、厂商和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其它存款之和。货币供给量是由政府政策决定的自变量,曲线是一条没有弹性的直线。2货货 币币 层层 次次货 币 项 目金额构成M1M0通货16884.46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合计592640172461110.166.984.5616.16M2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存款帐户公众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和隔夜回购协议合计3017871649672433252447.9823.0513.136.4366.75 M3大额

3、定期存款金融机构和团体持有的货币市场 互助基金合计42862673179711.336.0084.08L政府短期公债、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合计60203781715.92100.001985年10月,美国货币供给量及其构成,单位:亿美元3三、货币市场 通常说金融市场就是货币市场。严格说: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市场为货币市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主要金融工具:短期债券;短期可转让存单;各类商业票据。货币市场的最主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大公司;一般消费者。货币市场的作用:是收入循环中的媒介;是商业活动中的中间环节;是调节利率变动的决定因素。4货货 币币 市市 场场政府证券市

4、场存款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联邦基金-银行互拆市场1983年美国货币市场划分及其证券构成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回购协议联邦基金银行承兑汇票市场3740亿美元:30%4100亿美元:33%2400亿美元:19%200亿美元:2%750亿美元:6%1180亿美元:10%占%5四、资本市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金融市场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会持续多年。因此其作用为: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对利率的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从宏观看,无论长期或短期债券还是股票,都是在同一市场为争夺同一笔总资金而相互竞争。当经济繁荣、预期利润率普遍上升时,长期债券的高利率和股票的较高收益会拉

5、动短期利率上升。6资资 本本 市市 场场证券市场抵押贷款市场公司股票公司债券联帮政府中长期国库券州和地方政府公债住宅抵押贷款商业和农业抵押贷款消费贷款21500亿美元:33%5170亿美元:8%8730亿美元:13%4040亿美元:6%15050亿美元:23%5170亿美元:8%5940亿美元:9%占%1983年美国资本市场的划分及其证券构成7五、银行业务与货币创造五、银行业务与货币创造1.法定准备金制度法定准备金制度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保留的资金称为准备金或银行银行为应付储户提款而保留的资金称为准备金或银行储备;银行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率或法储备;银行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称为准备

6、率或法定准备率定准备率rr。必要准备金必要准备金=储蓄额储蓄额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方式:自己库存现金或存入中央银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方式:自己库存现金或存入中央银行;准备金又可分为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行;准备金又可分为一级储备和二级储备。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就是过度储备;银行的准备金超过必要准备金的部分就是过度储备;过度储备过度储备=现有的总储备现有的总储备必要准备金必要准备金800美元美元=1000美元美元1000美元美元20%当银行已有资金贷出时,过度储备是剩余资金即现有当银行已有资金贷出时,过度储备是剩余资金即现有总储备减去必要准备金之后的余额。过度储备的大小总储

7、备减去必要准备金之后的余额。过度储备的大小决定着银行贷款的多少和规模。决定着银行贷款的多少和规模。8 2.支票交易:支票交易:商业银行代客户办理结算业务。商业银行代客户办理结算业务。存款人可以用支票偿还各种款项。支票作为货存款人可以用支票偿还各种款项。支票作为货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因此,银行的活期存款增币可以在市面上流通。因此,银行的活期存款增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增加。3.银行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银行贷款转化为客户的活期存款。由于支票作由于支票作为货币在市面上流通,所以企业在得到商业银行为货币在市面上流通,所以企业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

8、得到的贷的贷款后,一般并不取出现金,而是把得到的贷款作为活期存款(派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往款作为活期存款(派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往来的商业银行中,以便随时开支票动用。所以银来的商业银行中,以便随时开支票动用。所以银行贷款的增加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意味着货行贷款的增加意味着活期存款的增加,意味着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币流通量的增加。4.货币创造过程:货币创造过程:9三级银行三级银行企业企业企业企业一级银行一级银行二级二级银行银行存入存入1000元元放款放款800元元存入存入800元元放款放款640元元存入存入640元元企业企业四级银行四级银行公众公众10高能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高能货币和货币

9、供应量的关系P198通货通货活期存款活期存款通货通货准备金准备金货币基础或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高能货币H货币存量(货币存量(货币存量(货币存量(M M 11)11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它不考察人们每天或每月愿意支出多少货币,而是考察在任何时间内,人们在其所持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量或持有的份额。所以货币需求是分析有关货币的存量问题。12一、凯恩斯货币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从人们对各种金融资产的选择开始:W=M+B持有M无收益;其机会成本为利息,这取决于利率。持有B有收益;可获得债券利息,与债券价格有关。加入时间因素和预期的不确定性,有获得收益的可能;

10、因而要资产选择以便确定两种资产的最佳持有量:利率低,则多选M,MD增加;反之亦反;债息高,则多选B,MD减少;反之亦反;在MS既定条件下,MD的变化将影响利率的变动,因此,MS与MD共同作用,将决定利率的高低。13二、交易的货币需求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这两种动机下的货币需求为MDT,是收入的函数:MDT=MD(NI);并占收入的一定比例MDT=kNI,k=MT/NI,在这里K是一个常数。14三、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 所谓投机是指通过买卖债券来赚取收入的行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自所谓投机是指通过买卖债券来赚取收入的行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是不确定的,从而不能准确估价债券的

11、于人们对未来利率变动的预期是不确定的,从而不能准确估价债券的市场价格。二者关系为:市场价格。二者关系为:BP=R/r;BP为债券价格;为债券价格;R为债券收益;为债券收益;r为利息率;当利率为为利息率;当利率为5%时,每年时,每年5元收益的债券市场价格为:元收益的债券市场价格为:BP=R/r=5元元/5%=100元;元;当利率为当利率为6%时,债券的市场价格为:时,债券的市场价格为:BP=R/r=5元元/6%=83 元元由利率上升给债券购买者带来的净损失为:由利率上升给债券购买者带来的净损失为:如果利率上升为如果利率上升为10%债券价格为:债券价格为:BP =R/r=5元元/10%=50 元;

12、元;由利率上升给债券购买者带来的净损失为:由利率上升给债券购买者带来的净损失为:100-(50+5)=45元元因此,债券价格与利率之间为反相关变动。因此,债券价格与利率之间为反相关变动。15如果利率较低,如果利率较低,BP较高,人们又预期利率上升、较高,人们又预期利率上升、BP将要下跌,则人们会把债券卖出去,由于这将要下跌,则人们会把债券卖出去,由于这些债券是在价格较低时买进的,现在卖出去有些债券是在价格较低时买进的,现在卖出去有利可图;同时,这时人们将不购买债券,不然利可图;同时,这时人们将不购买债券,不然BP下跌会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下跌会遭受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保持

13、更多的货币。于保持更多的货币。相反,如果利率较高,相反,如果利率较高,BP较低,人们又预期利较低,人们又预期利率将下降,而率将下降,而BP将上升,则他们将购买债券,将上升,则他们将购买债券,以求在未来的债券价格上涨中赚取更多的收入,以求在未来的债券价格上涨中赚取更多的收入,同时人们又不去出售债券,因为这些债券是在同时人们又不去出售债券,因为这些债券是在价格较高时买进的,现在卖出去会使他们赔本,价格较高时买进的,现在卖出去会使他们赔本,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保留较少的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保留较少的货币。16每个人对未来的预期不同,从而使每个人心目中的有效利息率也有所不同。不同利率下债

14、券和货币的需求就不同。rOOMDMDrr0r2r1MDA1MD2MD117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机制货币市场的均衡及其机制一、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利率的决定MDMSMOr0rr2r1M1M2M018例题设:A=4800;MDA=300-1000r;MS=5000;则如MD 不变,MS增加50亿,则r=5%如MS不变,A增加100亿,则r=20%19二、货币市场的自动均衡过程1.MSMD的调整过程:r=20%;P1072.MDMS的调整过程:r=5%;P107结论:在既定的MS和收入水平下,货币市场只能在某一利率水平上达于均衡;由货币市场供求不平衡而产生的调整过程也就是货币市场达到均衡的过

15、程。20三、货币供求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1.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影响。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加,这意味着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量大于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于是产生如下作用机制MSMD,BD,BP,r,MDAMD,MD=MS;r=5%。5%10%利率MOMS1MS2212.货币需求变动的影响 现假定MS不变,而实际收入NI发生变动,从而使MD发生变动,这将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如图如图:经济繁荣而使经济繁荣而使NI水水平提高从而平提高从而MD增加增加,MS不变不变,利率上升利率上升.这时人们需要持有的货这时人们需要持有的货币量大于实际持有的货币量大于实际持有的货币量,抛出债券以变成币量,抛出债券以

16、变成货币。货币市场的作用货币。货币市场的作用机制如下机制如下:MDMS,BS,BP,r,MDA ,MD ;结果结果:r=20%MD=MS=5000总之,货币市场是受公众持总之,货币市场是受公众持有货币的愿望(有货币的愿望(MD)和中央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银行的货币政策(MS)所左所左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实际利率的高低。定了实际利率的高低。10%20%MD(NI=4000)MD(NI=4200)MSM5000r22四、从货币市场到最终产品市场的传导机制四、从货币市场到最终产品市场的传导机制 MSrIAENI;反之亦反。反之亦反。图示:rr1r2MS1MS2MDM

17、I=f(r)rI1I2IISSNINI1NI223第四节第四节 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模型引言:凯恩斯难题:利率的不确定性;两市场单独决定;商品市场的分析以利率不变为前提,货币市场的分析以收入不变为前提。24一、产品市场的均衡:一、产品市场的均衡:ISIS曲曲线的推导线的推导1.1.均衡条件: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条件: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均衡要求:收入的均衡要求:C+S=C+IC+S=C+I;简化后为:简化后为:I=SI=S由凯恩斯的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得:I(r)=S(NI)这就是IS曲线的方程式。它表示IS曲线是使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实际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轨迹。

18、2.IS曲线的推导:曲线的推导:rII=I(r)NISS=S(NI)I=SISr1r2I1I2S1S2NI1NI2AB253.不均衡及其调整不均衡及其调整C点:点:ISADASNI D点:点:ISADMBS BDBPr D点:点:LBSBP r rNIMDAMDTMD=MDT+MDAMDT=MD(NI)MDa=MD(r)r1r2NI2NI1LMMDT2MDT1MDA1MDA2C点D点rr1r2NI2NI1LMONIABAB28三、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三、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模型 ISLM模型的方程:S(NI)=I(r);MD(NI,r)=MS/P1.1.NINI与与r r的同时决定

19、:的同时决定:2.2.均衡的稳定性:从非均衡的稳定性: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均衡到均衡的调整过程ISLMENIrr0NI0OD:IS;LMA:IMB:IS;LS;LMNIOrISLM293.ISLM模型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只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交点决定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但并不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在充分就业下的收入。如图5.6为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既然IS与LM的交点决定AD和NI,则IS与LM曲线移动时AD与NI都将变动,这正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30小结:上述分析表明,只有在IS曲线上才能使I=S,只有在LM曲线上才能使L=M,因而,IS与LM

20、的交点共同决定NI与r,这个交点就是上面两个方程式的解;由于它们都是以收入和利率为未知数,因此,当NI被决定时,r也就同时被决定了。上图表明,IS与LM交于E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处均衡状态。NI0使I=S而同时L=M;r0使L=M而同时使I=S。NI0和r0为可以稳定并存的收入和利率水平,即均衡的收入和利率水平。31四、双重均衡模型的公式推导IS曲线的方程:假定储蓄函数和投资函数均线性的:即:S=S(NI);S=-C0+(1-b)NI;I=I(r);I=I01r;(1=I/r);则:I01r=-C0+(1-b)NI解得或者2.LM曲线的方程:由第四章第四节货币市场的均衡公式可得:32五

21、、五、三部门经济的三部门经济的ISLM模型模型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NI=C+I+GP。假定投资函数仍为线性;政府支出为固定数额GP0;边际税率为零,即税收不是收入的函数;则可得IS曲线的方程式:NI=C0+b(NI-NT)I0-1r+GP解得:33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决定:A:I+GPS+NT而而LM;NI,r B:I+GPM;NI,r C:I+GPS+NT而而LM;NI,r D:I+GPS+NT而而LM;NI,r I+GPISS+NTI+GPS+NT450ISNIrNILMISrEABCD34第五节第五节 ISLM模型的操纵模型的操纵一、一、LMLM模型的移动模型

22、的移动货币需求增加的影响:LM左移;r;NI。反之亦反。货币供给增加的影响:LM右移;r;NI;反之亦反。MDA2MDAMDTNIMDT=MD(NI)rLM2LM1ISLM2LM1NI2r1r2MS2MDANI2NIrr2r1MDTMDT=MD(NI)MDA35二、二、IS曲线的移动曲线的移动1.投资变动的影响投资变动的影响INIMDTrINI2反之亦反。2.储蓄变动的影响储蓄变动的影响SNIMDTrINI反之亦反。LMIS2I2I1ISNII=SS=S(NI)rNIISI=SS2=S(NI)rNI2r2NI2r2LMIS2IS1S1I=(r)r1r136三、双重的调整:三、双重的调整:IS曲

23、线与曲线与LM曲线的同时移动曲线的同时移动1.IS与与LM反方向移动反方向移动2.IS与与 LM同方向变动同方向变动NIrr1r2r1r2LM1LM2IS1IS2NI1NI2LM1LM2IS1IS2NI2NI1NIrLM2LM1IS1IS2NI1NI2NI2NI1LM2LM1IS1IS2NIrrNI37四、挤出效应四、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右移,其结果使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都提高。但这时收入的增加不如乘数K3所表示的那么多,因为利率提高会使投资减少,从而使收入减少,即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38有挤出效应的政府有挤出效应的政府赤字支出乘数;赤字支出乘数;NT=0NT=0;五、五

24、、ISLMISLM分析的政策含义分析的政策含义 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有效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两种政策有效中间区域;两种政策有效 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古典区域:货币政策有效I+GPI+GP2NILMIS1IS2S+NTNI2NI3S=S(NI)I+GP=S+NTrr2r1NI1rLMLM1NIIS1IS2IS3IS4IS5古典区域中间区域凯恩斯区域39货币政策的运用货币政策的运用 萧条时期萧条时期 通货膨胀时期通货膨胀时期调整法定调整法定 降低法定准备率降低法定准备率商行扩大商行扩大 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法定准备率商行收商行收准备率准备率 放款、增加货币量、降低利放款、增加货币量

25、、降低利 缩放款、减少货币供应、缩放款、减少货币供应、率、促进企业投资,率、促进企业投资,AD。提高利率减少投资,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央行调央行调 降低贴现率降低贴现率促进促进商行向商行向央央 提高提高贴现率贴现率减少减少商行向商行向整贴现率整贴现率 行借款、增加向企业贷款、行借款、增加向企业贷款、央行借款、迫使商行收央行借款、迫使商行收缩缩 增加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 放款、减少货币供应量、放款、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投资,从而扩大投资,从而AD。提高利率减少投资,提高利率减少投资,AD。公开市场公开市场 买进政府债券买进政府债券央行的支票央行的支票 卖出政府债券卖出政府债券央行得到央行得到买卖政府买卖政府 进入市场并被存入商行,于进入市场并被存入商行,于 商行的支票即商行减少活商行的支票即商行减少活债券业务债券业务 是商行扩大放款、货币供应是商行扩大放款、货币供应 期存款,也就减少放款,期存款,也就减少放款,量增加,利率下降,量增加,利率下降,I AD。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提高货币供应减少利率提高AD 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