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8685145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环境评估报告.doc(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2、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 系 人通讯地址*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 建行业类别及代码纺织业 17占地面积(平方米)165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6055.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56%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2011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名称:年产25000锭纺纱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村

3、。项目组成:本项目主体工程主要为生产车间、库房、储包室等,公用工程包括办公楼、简易宿舍、食堂等,供水供电等设施。产品及生产规模:本项目年生产纯棉纱6000吨。劳动制度及定员:本项目年工作30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劳动定员24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24名,普通工人196名。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6055.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4万元,占总投资的0.56%。项目占地面积:本项目占地面积16500m2。公共辅助工程:给排水:本项目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新水总用量为5.61t/d (1683t/a), 取自自备水井,能满足本项目用水需求。生产用水主要为空调用水

4、及蒸纱用水。本项目生产车间设中央空调,调节车间温度及湿度。空调循环用水量为10t,每天定期补充新水0.8t/d(240t/a)。蒸纱过程采用蒸纱机将水加热至水蒸气,循环用水量为0.1t,每天定期补充新水0.01t/d(3t/a)。生产过程用水均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厂区设有简易宿舍及食堂、无洗浴设施,厕所为旱厕。生活用水主要为职工日常饮用、盥洗用水及食堂用水。职工日常饮用、盥洗用水按每人每天10L计,总用水量为2.4t/d(720t/a)。食堂用水量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食堂生活用水定额每人每天10L计,总用水量为2.4t/d(720t/a)。生活废水及食堂废水排污系数按80%计,厂

5、区建设一化粪池,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直接排入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含动植物油,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定期清掏外运,不外排。 图1 项目水平衡图(t/d)供电:项目全年耗电量为700万kwh,由当地变电所提供。取暖:项目办公室及宿舍冬季采用空调取暖,生产车间采用中央空调调节车间温度。主要原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见表1。表1 主要原材料、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消耗量备 注1原棉t/a6100附近购入2水t/a1683自备水井3电万kwh/a700当地变电所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见表2。表2 主要生产设备、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型号产地1清钢联2套FA009郑州2精梳机10台JWF1381山西

6、榆次3并条机10台JWF1302沈阳宏大4粗纱机7台FA498青岛环球5细纱机54台SXF1586C山西晋中6络筒机9台JWG1001天津7蒸纱机2台西安8空调机组3套江苏江阴9滤尘机组3组CQYL*汽零10实验设备江苏常州项目的地理位置、平面布置及周边关系: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村。地理位置见附图1。平面布置:厂区内北侧为生产车间;南侧为办公室和简易宿舍;西侧为仓库。大门位于南厂界。周边关系:厂区东侧、西侧为纺纱厂、北侧为耕地、南侧隔水泥路为纺纱厂。项目平面布置及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厂区周围无饮用水保护区、重点文物、风景名胜。环境敏感点为项目西南侧400米处的闫各庄镇卫生院。与本项目有关的原

7、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和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北倚滦河,与昌黎县相邻,东南濒临渤海西岸,西和西南与滦南、唐海县接壤。海岸线全长98.2公里,总面积为1307.7平方公里。处于北纬390546-393438、东经1184048-1191837之间。2、地形地貌*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沿海。地质构造属于华北断块,地壳结构与整个华北断块地壳结构基本相同。*全县地势低平,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1-15米。地处华北断块内东北部,境地内部

8、主要为中生界、新生界沉积层。其平原为滦河冲击扇和滨海平原两部分所组成。北部平原成土母质为滦河冲击物,南部沿海平原为海相沉积物,两者之间淤积物呈交错沉积。基岩埋深800-1000米。3、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县地质构造属华北断块,地壳结构与整个华北断块地壳结构基本相同。*区域地壳结构大体可分四层:地壳表层厚3-4.5公里,以中新生界沉积为主,上层地壳深13-21.5公里,厚10-16公里,包括古老的结晶变质岩及花岗岩层。中层地壳深17.2-30.1公里,厚4.2-8.6公里,为花岗岩质层与其下面玄武质层之间变异带,为高速夹层。下层地壳深24.2-46公里,厚7-16公里,为玄武质层或铁镁成分偏

9、高的深变质层,塑性变形强烈,其下面为上地幔。(2)地震烈度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 98)拟建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4、水文与水文地质(1)地表水*县地表径流来自大气降水补给。全县有骨干河渠12条和重点排水渠17条,总集水面积113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20亿立方米,其中外县流入的占0.10亿立方米;折合地面径流深度91.5毫米。地表水的水质属于重碳酸钙钠水,其中利用河道蓄水的新河、盐场北侧渠、老滦河底(大清河)、小河子、小长河等,除滦河外均属河北沿海支流小河。(2)地下水区域内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浅层地下水可采量为1.03

10、亿立方米,沿海咸化水0.29亿立方米;深部淡水可开采量很小,为768万立方米,仅可供人畜饮用。5、气候与气象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冬季漫长,长于夏季,春秋短暂。全年平均日照2579.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 。全年平均气温10.1,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4.8;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5,多年平均降水量613.2mm,多集中在6-9月份。*县夏季多偏南风,北港地区全年平均风速为6.0m/s,比城关3.7m/s几乎大一倍,其各月平均风速均比城关等内陆地区大1.3-3.0m/s,春季平均风速偏大更为明显,平均偏大2.6m/s,各季风速比内陆偏大1-2级风。年平均大风

11、日数,沿海45.3天,内陆22.2天。6、土壤*县地处沿海平原,滦河下游,土壤可分七个亚类;潮土面积82.4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2.1%;盐化潮土面积18.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9.5%;滨海草甸盐土面积26.7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63%;滨海盐土面积4.0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08%;草甸土面积1.8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0.95%;沼泽化草甸土面积2.9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1%;风沙土面积5.6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90%;村庄、道路、河流、岛屿及大清河盐场等面积53.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7.33%。评价区土壤以滨海盐土、沼泽化草甸土、滨海草甸盐土为主。7、

12、生物多样性*县是一个农业开发程度较高的沿海平原县,小长河流域内现状植被以农业植被类型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棉花、花生等;林业植被以桃、苹果等果树和四旁植树为特征,四旁植树主要树种为杨、柳、槐等。沿海滩涂主要土壤类型为滨海盐土,植物种类较少,区系成份单调,植被覆盖率低。主要植物种类有芦苇、柽柳、香蒲、碱蓬、盐蓬等。原有的平原森林植被,灌丛、树草丛植被类型已被栽培植被所代替,仅在河旁、荒沟、坑边等少量未利用土地内分布。*县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土壤以潮土、盐化潮土、滨海草甸盐土为主;全县地势低平,海拔高度115m,陆生植物以平原耐盐碱植物为主。根据有关资料,境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

13、57种,分属于44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2科117属155种。代表植物有杜梨、小叶朴、刺槐、酸枣、柽柳、盐地碱蓬、碱蓬、二色补血草、芦苇、獐毛、香蒲、扁簏草、白茅、野古草、大米草、砂引草、沙钻苔草、野太草、黄背草等。境内主要野生动物352种,属25目65科,主要有兔、猫头鹰、黄鼠狼、甲鱼、蟾蜍、河蟹、蛤蜊、蛇、蚯蚓、蝎虎、蜈蚣、蝉、蜻蜓等。境内主要珍稀保护动物主要为鸟类,属国家一类保护鸟类的12种,二类保护鸟类49种,省级保护鸟类17种,主要以沿海岛屿为栖息地;无列入保护的珍稀兽类、两栖、爬行动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县辖11个镇

14、、3个乡和一个街道办事处,53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94.3万亩,人口49.3万,其中农业人口41.3万。*县1988年3月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对外开放县。近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1.8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增长56%;实际利用外资2488万美元,增长86.8%;出口创汇2.5亿美元,增长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21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63元,增长10%。1、农业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71.9亿元。先后被授予 “中国果菜十强县”、“全

15、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中国鲜桃之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 、“中国珍稀毛皮动物之乡”、 “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等荣誉称号。四大主导产业:多年的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培育形成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县蔬菜生产面积50.2万亩,年产量达到262.1万吨,形成了区域化生产格局;全县果树面积20.8万亩,年产60万吨。大中小棚和日光节能温室等设施果菜生产面积25万亩; 畜禽饲养总量2155万头(只),其中水貂、狐狸等珍稀毛皮动物饲养量634只,居全国各县(区)首位

16、。2007年成功举办了中国(*)毛皮产业峰会;全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3.4万吨;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5.5万吨,主要品种为青蛤、杂色蛤、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东方虾、梭鱼、鲈鱼、罗非鱼、鲤鱼等。工厂化养殖面积18.5万平方米,居全市前列,养殖品种有牙鲆、河豚、青石斑鱼、海参、大菱鲆等。标准化生产:制定实施农业生产标准5项,已禁止销售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按照省级资质标准,投资400万元建设了全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14个乡镇和部分蔬菜专业村建设了无公害果菜速测站和监测室,形成了健全的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全县主要农产品的全覆盖检测。全县已有27万亩果菜基地通过省级环评认证,设施鲜桃生产等标准化生

17、产规程被全国采用,韭菜、西红柿等产品通过农业部“绿标”认证,高光效苹果通过欧盟认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60个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监测县之一。有机农业开始起步,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2450亩,有3家企业在全省首次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产业化经营: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培育了一批加工型、市场型、基地型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8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县级龙头企业19家。成立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发展和规范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66个,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形成了“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7年,全县农产品出

18、口创汇1543万美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7%。农田基础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起,全县开始以大兴水利工程为中心的农田基础建设。北部筑滦河防洪堤坝、围埝;南部建沿海防潮海挡大堤、排咸闸站和台、条田;中部开挖排灌河渠、打机井,配之以平整土地、修路、植树、建设方田林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先后建成高程3.5-4米(黄海高程系)的海挡大堤62.25公里,总排洪能力680立方米/秒的防潮闸、站14座;修建保证20000立方米/秒流量的滦河防洪大堤14.9公里和设计防洪标准5000立方米/秒校核标准7000立方米/秒的滦河防洪围埝79.6公里。2、工业*工业历史基础薄弱,近年来发展较快。目前

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现已形成了钢铁、焦化、物流、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行业,180多种产品,1000多种规格。主要产品有钢材、焦炭、木糖、白酒、水泥、棉纱、服装、汽午配件、农业机械等。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63.5亿元,工业增加值6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20.2亿元,工业增加值61.5亿元,实现利税14亿元。 乐宁县临港产业聚集区建设:*县临港产业聚集区地处环渤海经济中心区域的京唐港区腹地黄金地带,西距河北省“一号工程”曹妃甸工业区仅40公里,距天津150公里,西北距北京230公里,距唐山70公里,东距秦皇岛80公里。2008年12

20、月,被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之一,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同时被省政府确定为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成为建设*新区的重要战略平台和加快*发展的首要支撑。 按照基础设施适度先行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临港产业聚集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先后实施了水、电、路、讯等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聚集区发展条件全面优化,项目承载力、对外影响力显著增强。路刚工程:聚集区规划道路l 9条,总长70公里。目前已完成林港路、进港路、疏港公路及园区主干道黄海路及黄海路斜拉索大桥等项工程建设,天津道己于2009年上半年建成通车。供水丁程:建设了年调蓄能力2400万方的盐场平原水库、年调蓄能

21、力2000万方的翔云岛平原水库、年供水能力2000万方的二期供水工程;年饮水能力1.2亿方的三期饮水工程及海水淡化项目正在抓紧谋划。供电工程:聚集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第二座220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投资6亿元的华能50千伏风力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已正式并网发电;三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35千伏变电站正在实施;首钢宝业自备220千伏变电站和聚集区500千伏变电站正在积极谋划。通讯工程:目前,移动、联通、电信公司业务网络均己覆盖园区,联通、电信公司宽带业务也可直接接入,通讯设施建设较为完备。绿化工程:已着手制定聚集区绿化规划,考虑临港产业聚集区主要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特点,绿地建设主

22、要以景观性公共绿地和防护林绿地为主,以游憩型公共绿地为辅,确定了“五线一网”绿化布局,“五线为滨海路、沿海公路、黄海路、天津道、锦州道两侧布置的景观性公共绿地沿路花园带,宽度为路两侧各25-30米;“一网”即为依托长河、老米沟布置的水网生态廊带,绿化工程已开始实施。 立足京唐港、曹妃甸港区吞吐量不断增加和沿海产业发展,抓住京唐港建设4号港池的机遇,以唐港铁路、迁曹铁路、唐港高速、沿海公路、沿海高速公路为纽带,以临港产业聚集区为平台,大力引进项目入园建设。目前,已有32个规模项目投产、在建或准备落户园区,涉及总投资1497.89亿元。按照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精细化工、临港物流和滨海生态旅游五大主

23、导产业的发展定位,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建设亚洲最大的船板生产和钢铁深加工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建设国内一流的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面向东北亚的区域型物流基地,建设世界级旅游胜地,力争经过3-5年努力,基本建成现代化循环经济严业体糸,区域经济总量达到全县的60以上,使之成为全县科学发展的核心区、发展竞争的制高点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项目建改:目前,入网规模项目总数已经达到31个,涉及总投资731.91亿元。建成投产项目6个。中厚板一期项日,投资36亿元,年产150万吨各类规格中厚板材。德龙特种管件制造项目,投资36亿元,年产90万吨热轧带钢和60万吨彩喷管件。通宝焦化项目,投资

24、3亿元,年产焦炭94万吨、煤气194万立方米。丞起汽车压铸件项目,投资1.28亿元,年产2万吨汽车压铸件。盲孔型煤项目,投资8000万元,年产100万吨型煤和型焦。唐昂新型建材项目,投资8687万元,年产60万吨超细矿渣粉。在建项目13个。(1)首钢宝业精品钢铁基地项目,投资247亿元,年产600万吨精品刚材系列产品。(2)旭阳化工项目,投资65亿元,年产二甲醚100万吨、甲醇300万吨、苯加氢20万吨、焦油深加工60万吨、醋酸40万吨。(3)中厚板一期配套项目,投资3l亿元,年产320万吨各类规格中厚板材。(4)恒安异地改造项目,投资30亿元,年产200万吨高速线材。(5)华南水务供水项目,

25、投资3.98亿元,年供水能力6500万方。(6)大型工业气体项目,投资1.7亿元,一期工程生产工业气体700吨/天。(7)中港物流项目,投资1.5亿元,年仓储能力100万吨。 (8)远大物流项目,投资l.6亿元,年仓储能力100万吨。(9)渤港物贸物流项目,投资1.5亿元,年仓储能力100万吨。(10)德源精细化工项目,投资l.5亿元,年产1.5万吨合成M系列日化添加剂。(11)同乐化工搬迁项目,投资1.4亿元,年产合成氨10万吨。(12)大中型机械轧辊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大中型机械轧辊2.5万吨。(13)锂电池项目,投资9200万元,年产2000万只锂电池。签约项目8个。唐齿变速器项目,投

26、资7.57亿元,年产14万台重型汽车变速器。华能风力发电项目,瓯子5.7亿元,安装49万千瓦发电机组。唐山宝磊船用钢项目,投资2.5亿元,年产30万吨船用钢、12万吨钢结构。首钢北方钙业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5万吨工业钙、3万吨型钙。家用燃气壁挂锅炉项目,投资9000万元,年产家用燃气壁挂锅炉3万台。唐山港首设冶金设备制造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1.6万吨冶金装备及备件。榕泽钢材加工项目,投资1.69亿元,年产50万吨钢材构件。河北世创西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产3000台食品无菌包装机械。洽谈项目4个。分别是唐钢*临港新区项目、中厚板二期项目、修造船厂项目、首钢通宝焦炉煤气

27、综合利用项目。3、第三产业旅游:*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运用市场机制扩大对外开放,引进社会资本持续推进开发,形成了红色旅游、蓝色旅游、绿色旅游三色互动、优势互补的大旅游发展格局。2008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3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9800万元,创社会效益4.8亿元。流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传统商贸产业日益壮大。县内建有集贸市场21个,其中专业市场3个,城乡集贸市场年成交额2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7亿元。依托沿海区位优势,物流产业不断壮大,以铁精粉、煤炭等运销为主业的各类物流企业发展到100家,建设了物流园区,远大公司、渤港物贸等4家大型企业进入物流园区建设。

28、2007年实现物流税收2.3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新兴商贸企业发展迅速,新建改造大东方购物广场、夏日超市、东安超市、百货大楼、百货商场、银丰商场、富强街农贸市场等商贸设施,传统商贸服务业得到提升,新兴服务业逐步兴起。4、城镇建设县城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人口10.5万人。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和“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国家级卫生县城”等多项荣誉称号。城镇规划:在2004年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2008年又重新修订了县城总体规划与近期建设祥规,城市规模到2010年达到14.5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2020年达到3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对城

29、市规划控制区按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明确了功能分区。对城区绿化,合用地现状特点,制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以重点建制镇规划为着力点,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重点、一般镇为基础,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融互补的城镇规划体系。县城建设:2007年以来,以建设环境优美、文化高雅、适宜人居、充满活力的现在化滨海城市为目标,全面开展“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活动,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环境卫生治理、 拆违拆迁、交通秩序整治等工作成效明显,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高。镇村建设:以建制镇为重点,推进道路体系、沿街商贸楼、专业市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并结合乡镇卫生院改造及中小学

30、布局调整,推进公益设施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承载产业、吸纳人流能力不断增强。自2003年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以来,396个村先后开展创建活动,“三化”水平明显提高。扎实推进“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推广“三沼”综合利用,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5、社会事业科技教育: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促进科技工作深入开展,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县”。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0所,目前全县教职工5300人,在校生67540人。文化体育:县博物馆成为全省唯一沿海县级馆,县图书馆被确定为河北省红色旅游文献

31、服务网点,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一级图书馆。*大鼓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鼓精品曲段获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挂牌成立全国唯一一家“中国皮影艺术研究中心”。青春广场及文化活动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皮影之乡”等多项桂冠。医疗卫生:目前,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2个,县医院、中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及中心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卫生防疫站为全国首批防疫站。全县卫生系统共有乡以上卫生技术人员1294人,病床1049张,基本满足患者住院需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

32、06年启动实施以来健康行,乡村参合覆盖面达100%,2008年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9%,有效补偿比居全市第一。社会保障:2007年新增养老、失业参保人员2700人,“三险”参保总数达74884人,“两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成立了慈善协会,制订了特殊困难家庭救助暂行办法,困难家庭得到有效救助。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099户8519人纳入了农村低保,1475户2492人纳入了城镇低保。深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程,完善扶住政策和措施,2007年下岗失业人员实再就业2450人。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12640人,年劳务输出3500人左右。加强区域性敬老院建设,中卜镇敬老院、庞各

33、庄敬老院、姜各庄敬老院已建成投入使用,王滩敬老院年内启动建设,该院建成后可基本满足人县五保供养需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深入落实,1.9万户农民计生家庭得到奖励扶助,受益群众达3.6万多人,计划生育工作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先进地位,2008年被国家六部委评为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县”三连冠。6、政府机构设置县政府工作部门24个,政府直属失业单位5个,其他科级事业单位1个,其他科级机构1个。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环境、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县环境监测站于2009年10月6日至10日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进行

34、了现状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SO2小时浓度为0.031mg/Nm3-0.072mg/Nm3,日均浓度为0.044-0.048mg/Nm3,NO2小时浓度浓度为0.023mg/Nm3-0.098mg/Nm3,日均浓度为0.050-0.0582mg/Nm3,PM10日平均浓度为0.063mg/Nm3-0.097mg/Nm3,SO2、PM10、NO2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要求。2、声环境*县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4月23日对本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由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46.4-47.1dB(A),夜间39.8-40.0dB(A),满

35、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3、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河流为长河,该河属季节性河流。长河全长31.8公里,承担城关、三合庄、聂庄、王滩、汤家河等5个乡镇的排涝与滦河洪水泛滥时的分洪。汇水面积48.15平方公里。4、地下水该区域地下水水质可以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5、生态项目所在区域土地植被主要有水稻,树种主要以杨、柳、槐树为主,动物种类主要为农村饲养的家禽、家畜。区域内无国家保护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西南侧400米处的闫各庄镇卫生院。表3 环境保护目标保

36、护目标相对于本项目方位距本项目距离(米)功能区规划级别闫各庄镇卫生院NW400医疗卫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其执行标准如下: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的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表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浓 度 限 值(mg/Nm3)1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TSP0.300.20SO20.500.150.0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2、4a

37、类区标准: 环境敏感点执行1类区标准: 昼间55dB(A);夜间45dB(A);项目其它三厂界执行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西厂界执行4a类区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4类标准:项目西厂界执行4类标准:昼间70dB(A);夜间55dB(A);项目其它三厂界执行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标准: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mg/N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排气筒高度15米

38、。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0)中:棉纺织厂(5万锭以下中小型,噪声源强90-95 dB(A)的卫生防护距离50米。总量控制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总量控制因子为COD、氨氮、烟尘、工业粉尘、SO2、工业固体废物。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为工业粉尘。按照实际排放量给出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工业粉尘:6.1t/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粉尘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外购原棉,年产棉纱25000锭,主要生产工艺为:原料储存:采购的皮棉以编织袋包装,由汽车运至厂区北侧主仓库,人工卸载,储存待用。生产时,将生产所需皮棉经人工运

39、至厂区东侧分级室,供生产所用。清棉:分级室皮棉经人工运至前纺车间,经清钢联实现梳棉过程。清钢联是棉纺织厂处理原料的设备,是整个生产的前道部分,负责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棉块,并去除原棉中50%60%的杂质,将原料充分混合,制成合格的棉条供给下道工序。该设备流程如下:往复式抓棉机双轴流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喂棉箱+主除杂机除微尘机清钢联喂棉箱+梳棉机。清棉过程中会产生的短小棉尘,清钢联配置密闭管道,通过引风机使梳棉管道形成负压,吸引清棉过程中的散棉进入滤尘机组。此环节中设备运行产生噪声,开棉清棉过程中会产生棉尘。精梳:由清钢联制成的棉层由人工运至精梳机,对于高档织物,需要进行精梳工序。经过精梳

40、机,排除短纤维,去除棉条中的杂质,以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及整齐度,提高成纱的外观质量。此环节中梳棉机及精梳机运行产生噪声,梳棉过程中会产生含短纤维棉尘。并条:经过梳棉制成的生条重量不均匀,纤维伸直平行度差并含有少量棉束,需要经过并条机进行进一步处理。由梳棉机制成的棉条经人工置于并条机上。首先将68根棉条并合喂入并条机,并经并后条子抽长拉细到原来长度,同时使弯曲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小棉束进一步分离为单纤维。用反复并合的方法可进一步实现单纤维的混合,保证棉条成分均匀,最终将并条机制成的棉条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称为熟棉条。粗纱:将并条机生产的熟棉条,经人工搬运至粗纱机。首先经过牵伸,将棉条拉长拉细

41、成为粗纱,然后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供粗纱强力,以避免卷绕和退绕时的意外伸长 ,并为细纱牵伸做准备。最后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制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卷装,以便储存、搬运和适应细纱机上的喂入。细纱:经粗纱机制成的粗纱卷人工运至细纱车间,进行细纱处理。首先经细纱机牵伸,使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然后经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最后经细纱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及后加工。络筒:细纱机处理后的管纱人工运至络筒车间,进入络筒机制成筒子纱,运输、储存。蒸纱:根据国家规定,棉纱须达到8.5%回潮率。因此,筒子纱由人工运至蒸纱机,增加回潮率并消除纱线的内应力,消除静电,给纱线定捻。最后将合格棉

42、纱包装待售。图1 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主要污染情况:废气: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棉尘、食堂废气及食堂油烟。生产工序中棉尘产生量为61t/a。废水: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为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生产用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产生量为3.84t/d(1152t/a)。噪声:本项目产生的主要噪声源为生产车间内清钢联、精梳机、并条机等各类设备及除尘机组运转时产生的噪声,噪声源为82-86dB(A)。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除尘设备收集的棉尘、生产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以及职工生活垃圾。除尘设备收集的棉尘为54.9t/a,生产过程产生的下脚料为39t/a。职工生活垃圾年产生量

43、为36t。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和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清棉、梳棉等生产过程棉尘423.6 mg/m3;61t/a42.4mg/m3,6.1t/a食堂废气少量少量油烟2.99mg/m3;1.875kg/a1.196mg/m3;0.75kg/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SS、氨氮少量进入化粪池处理,定期清运食堂用水COD、SS、动植物油少量经隔油池后排入化粪池处理,定期清运固体废物除尘机组棉尘54.9t/a集中收集后外售生产车间下脚料39t/a回用于生产职工生活废纸、废塑料袋等36t/a袋装化,集中收集,送环卫部门指

44、定地点,统一处理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纺纱车间内清花机、梳花机、粗纱机、细纱机、槽筒机等各类纺纱设备及除尘机组风机运转时产生的噪声,源强为80-90dB(A)。其它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施工引起的土壤松动和水土流失。项目建成后采取厂区道路硬化,合理布置绿化,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扬尘和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但其影响是暂时的、局部的,采取一定的抑尘和降噪措施、妥善安排作业计划、做到文明施工,其影响程度将大大减轻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各种施工机械均在白天作业,经过距离的衰减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对厂界西南侧400米处的闫各庄镇卫生院的声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