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682229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典诗歌朗诵】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阅读答案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肯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化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

2、文学鉴赏或讨论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洁,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爽和芳香。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象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名篇之所以为

3、名篇,名句之所以为名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缘由就是他们可以挑动别人的生命之弦,形成长时间的共振和回响。我在读古诗词时常常有一些篇句萦回脑际。仅以近古的创作而言,比如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比如吴文英的“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比如袁凯的“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比如张文光的“偶得故人天上句,如怀明月夜中行”,他们会让我感到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暖和,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消逝。这些诗句象烙铁一样,会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楚的印记。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留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

4、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这一首不太引人留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也许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究竟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9.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经常共生交织

5、,同时出现。 C.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10.依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很有这样的感受。 B.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缘由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剧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暖和、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消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由于哀思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

6、情境非常契合,所以读后“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11.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常人的境界不高,由于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楚印记”的,应当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关心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12.以前读不懂己亥杂诗第八十首,现在读懂了。请依据原文说说其读懂的缘由(3分)。 【参考答案】 9.D(A“情”还包括“美感”;B“经常”不对,原文是“总是”;C“技术层面”是读懂诗歌的基础) 10.A(原文“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暗含有过这样情形的人才能对这句诗特殊有感受,而不是“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 11.B(偷换概念,强加因果) 12.的人生体悟已经上升到能读懂它的程度(1分); 当时的境况和这首诗所描绘的情境相像,引起了的共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