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81349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月) 语文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无锡市2022年秋学期高三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 文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他区域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认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很好的认识和把握中国 的历史文化,才能很好的认识和选择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进而增强文化自 信和道路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绵绵不已的民 族精神和发

2、展动力,蕴涵着今天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它在“今天依然是 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议上就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最深厚的文化软实 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深刻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国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 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已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他强调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 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

3、因与当代文化相 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 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其实质就 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习近平同志要求“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讲清楚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 明特色”,“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摘编自董根洪论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9期)材料二:当下中国,伴随传统文化复兴而来的“国风热”,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正

4、因为流行,围绕“国风热”的争论也此起彼伏,呈现为两种不同观点的角力:持正面 意见的一方,认为国风之热,背后是令人热血澎湃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当代国 风,不再是“土味”或“落后”的符号,而是一种传统元素再创新的文化现象,也是一 股已经产生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浪潮,其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乃至提升国家软实力,有着潜 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持负面意见的一方,则犹疑时下各种带着商业目的、注重外在形式的传统创新,并 非真正的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2. D 3.B4 .(4分)先对比关于“国风热”争论的两种观点,指出论辩的实质是 如何对待传统,以及传统对当代中国的价值。然后采用驳论法,提 出文化自主性的问题,进而

5、论述传统文化复兴的内涵。5 .(4分)在欧洲举办中国古典艺术或美术作品展览,是展示和提升文化 软实力的举措,本能体现古往今来中国的精神和力量,但是这些展览 并没有融合当时中国的时代文化,体现不出时代精神和民旅精神的塑 造,无法展现普通人身在其中的美好生活方式,自然也就不能为外界 欣赏并进而影响他们。6 . D 7. B8 .(6分)托尔斯泰引导了他的创作道路。从托尔斯泰那里获取的坚定 信仰,让他不惧牺牲一切而成为少数。因为主张爱一切人类,让罗兰反对迫害犹太人德雷夫,主张文学世 界化。强调艺术沟通人类同感,去除人类隔膜的作用,他提倡平民戏剧运 动。9 .(6分)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印证了作者对其经

6、历的叙述,增强了文 章的可信度。多处话语的插入。反映了罗曼罗兰精神世界的丰富变化与不同气质。 人物形象真实饱满。以他的话作为对上下文内容的提示或总结,言简意赅,使读者易于 理解文章。10 .(3 分)B11.(3 分)D12.(3 分)A.(8 分)(1)但是汉王从巴蜀起兵,用武力驱使全天下的人。震慑住其他诸侯, 最终诛杀项羽,消灭了他的势力。(2)(我在)越地之中没有(跟他)能谈得来的人,直到陆先生到来,让我 每天都能听到以前听不到的事。13 .(3分)前一次:重在形势分析,意在恐吓:后一次:重在力量对比, 意在抑越。14 .(3 分)B15 .(6分)“清尘”指边境安定,“草绿”指长安又一

7、年春。表达了对友 人才能的夸赞和珍维,对凯旋的祝愿和期盼。16 .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2)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3)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 而始流/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明 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3 分)B17 .(4分)明明有清醒的认识,却不愿做出改变的努力。既对他们能 为而不为感到痛心,也对他们无法抵御手机的诱惑感到无奈。18 .(3分)和上文中的“奴隶”相呼应,突出网络对控制力弱的人的危害, 反过来说明人类需要对网络技术加以正确引导和利用。19 .(6分)然而大海是蓝色的那袋光跑哪儿去了也会同样发生 在水

8、中20 .(4分)第二段一处用“人”,体现出现象的普遍性,表述的科学性、 客观性、严谨性;第三段两处用“你”,拉近了文章话题与读者之间 的距离。增加了个人体验感和说明的通俗性。21 .(60分)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根据2022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批阅。文化复兴。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中国的时代方向在于继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而不是寻求复古。国风之辩的背后是传统之辩,而如何对待传统,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核心问题。传统 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文化传统依然与日常生活交融在一起,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处于市场,冲击和精神困境中的中国人,开始重新寻求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 并以自己

9、的方式重新诠释传统。时至今日,如当代新儒家代表学者杜维明所言,决定中 国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根本价值的,仍然是在这片土地上几千年来曾经起着决定性作 用的文化及价值观。时下,传统文化的“国风热”正通过网络风靡全球,越来越被视为中国人走向文化 自信的一个象征。但也有人质疑:这种努力的结果,也无非是建立一种文化优越感,却 仍与真正的文化自主性有着相当的距离。事实上,真正的自信从来不靠激情的自我标榜,而是油然而生。在此意义上,传统 文化复兴,更重要的是给审美一种新的可能,给优化生活方式一种新的可能,也给人性 的自由表达和价值实现一种新的可能。基于这一认识,面向未来,我们或许还需要一种 “文化自然”理念

10、,即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激活更多积极的文化自发力量,汇聚成一 种良性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文化消费品,从而更大程度地形成中国文化的“自然 风”,乃至“世界风”。最重要的也不是如何高调地走出去影响别人,而是中国人自己 首先形成一个被公认为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文化和伦理格局,普通人身在其中,都能 自得其乐。唯有我们自己逐渐形成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稳定的美好生活方式,才有可能 为外界所欣赏和学习,也才有可能促使他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我们的生活方式来塑造世界。 而这种“文化自然”的真正生力,依然是无数普通人的鲜活创造,如学者李零曾强调的: “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面对着有血有肉的中国生活,用中国人的语言、中国

11、人的体 验,写中国自己的历史,这是最大优势。”(摘编自董筠传统为何异样红? “国风热”背后呈现出深层角力)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要以认识、把握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为前提。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益处。C.改革开放后,国人重寻传统文化来抵御市场冲击、走出精神困境,激活了文化创新。D.形成传统与现实融合的、稳定的美好生活方式,或可推动中国文化影响并塑造世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前者重在方法论指导,后者提出具体 的实

12、践图景。B.中国继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方向,与加强挖掘、阐发优秀传统 文化不冲突。C.要谈“国风热”对传统文化复兴的价值,需审视它在审美、生活方式优化等方面带来 的新的可能。D.曾点“暮春之说”蕴含着对人主体性的充分尊重,是中国文化“自然风”的代表,至 今让人回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在材料一中进行论述的一项是(3分)A.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B.商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C.韩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4 .材料二运用什么方法来层层推进,提出观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近来就

13、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时国民政府在欧洲办展览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AZ.陈源罗曼罗兰是一八六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生的,本月二十九日是他六十岁的整寿,我们 不能不在这一天热诚的希望这老英雄还有许多年不断的奋斗。他少年时最崇拜的音乐家是贝德芬,最景仰的诗人是莎士比亚,最倾倒的生存的大 文豪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在他的小册怎样办呢?里排斥了世人所重视的文学和艺术, 在他看来,贝德芬不过是肉欲的引诱者,莎士比亚是第

14、四流的著作家。这二十二岁的青 年学生,听了他的话,好像航海的忽然失掉了罗盘。他怎样的写信给托尔斯泰,和托尔 斯泰的三十八页的回信,久已成了文坛的美谈。托尔斯泰在他的回信里说明了他对于文 艺的主张。无论那一样事业的动机,应当是为了爱人类,不应当为了爱事业的本身。艺 术家没有这样的爱,他创造的东西不会有价值的。只有沟通人类的同感,去除人类的隔 膜的作品才是真有价值的作品,只有为了坚定的信仰而牺牲一切的才是真有价值的艺术 家。这些话在罗兰的心中刻下了极深的痕迹。他此后的著作几乎全有这样的动机。他还 是崇拜贝德芬,他还是景仰莎士比亚,可这是因为他在贝德芬和莎士比亚的作品里面, 找到托尔斯泰所没有觉到的

15、人类爱和坚定的信仰。他爱的音乐,是音乐的美里涵有道义的意义。他爱的文艺,是文艺的美里涵有理智 的光芒。非常优美的作品,不过是天才的半面。此外另有一个极不相同的侧面,“那是英雄 的事业,理智的沉醉,一阵阵的大笑,求光明的热诚,在文学里面,腊培雷、莫理哀、 狄特禄的法兰西;在音乐里面,因为没有更好的,我们就说蒲理渥、皮瑞的法兰西。说 句老实话,我喜欢的是这一个半面;但是我并不排斥那一面”。他们是一个奋斗者,常常是孤独的奋斗者。自一八五九年起他担任了巴黎高等师范, 他自己的母校的美术史的讲师,一九。三年他被任命为巴黎大学的音乐史的教授,他在 一九一。年辞去了教授的职务,专心于著述。除了假期他常到意大

16、利、德意志、瑞士旅 行外,他的住家在巴黎。他结过一次婚,结果非常的不幸。巴黎某街的五层楼屋顶有两间小房子。屋子里满是书籍,从地板沿墙直堆到屋顶。 混杂在里面的是朋友的相片,未完已完的稿件,贝德芬的半身像,靠窗的一张来子,两张椅 子,一个小火炉。住在里面只有一个人,也没有同伴,也没有下人。他是一个修长文弱 的人,面色淡黄,因为少晒到日光。他的举止行动都非常的温和,蓝色的眼珠十分的晶 莹,好像他的全刮性灵都表现在眼里。他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不是写文章,便是做笔 记,不是做笔记,便是读书藉。他每天大都只睡五点钟,很少到附近的公园去散步,过 了许多天,才有一个朋友爬上五层楼梯来同他闲谈半点钟。他所有的

17、休息就是换一换自 己所做的事,从写文章到写信,从读哲学书到读诗。他唯一的娱乐就是在黄昏的时候, 坐在钢琴前面,奏弹几曲古今的杰作。这就是罗曼?罗兰的生活。“成功不是他的目的, 信仰才是他的目的“,是罗兰说他小说的主人的话,这句话正可以应用在他自己的身上。 他的信仰,是人类的同情,世界的和平,爱真理和公道。他是个崇拜英雄者。他说: “我们第一个责任是要伟大,要保守世间的伟大。”最初为了犹太人德雷夫的事件,他 同他的朋友立在被国人唾弃的少数人的中间。那时他已经写好的剧本很多,有八种至今 都没有付印。Madame Duel aux说她用尽了心计,才哄动巴黎评论的主笔发表他的作 品。一方面因为没有刊物

18、愿意登载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因为他们深不满意当代文学的轻 薄无聊。罗兰同他的同学出了一个定期刊物,他的同学自然是这个刊物主动力,可罗兰 的助力也不小。他们知道他们正面的攻击不会发生何种的效力,因为所有的报纸都是他 们的敌人,所以他们只有凭着他们的牺牲的力量和耐心,开一条小小的生路,点一枝烛 光。他们也不花钱登广告,也不推广他们的销路,也不受稿费,所以罗兰虽然生活非常 的困难,却没有得过这刊物的一文钱。在它努力发刊的时候只有少数的文人和学生知道 和赏鉴这个报。他同几个少年人又提倡一种平民戏剧的运动。他相信剧院是一种道德的 机关,不仅仅是上流阶级的娱乐所,戏剧的艺术要是与人民的生活不发生了关系,不但

19、 不会有价值,而且会有极恶的结果。他写一本平民剧院的宣言,又写了好几种表示英雄 事业的剧本,可是失败是他的命运,依然是失败。失败虽然跟在他的后面,可是他依然不息的奋斗。他的十大本的小说从一九。四年 起发表。这是他最大的贡献。他说:“民族太小了,世界才是我们的题目。”他救人信 哥德一百年前的话:“国家文学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世界文学的世纪就要到了。”到了一九一四年,他已经成了欧洲不仅仅是法国文坛的首领。可是就是那 一年,欧洲大战爆发了,罗兰因为力主和平及民族的亲爱,又成了众人所深恶痛绝的人。 他成了法国报纸攻击的中心,卖国贼是他的头衔,协助敌人是他的罪状。他的一句话、 一个字都受许多报纸的指摘。他

20、的朋友都不当他为朋友,他的同志也不当他同志。可是 他还是不灰心,还是提倡他的博爱、同情和公道。在冤潮怒浪的恨毒的海中,罗兰巍然 成一个指示迷途的灯塔。1926年1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呈现了罗曼?罗兰一生的几个片段,人物形象真实,特点鲜明突出;在赞美这 一人物时,也暗含了一种现实思考。B.文章第二段多处使用形式整齐的句子,强化了抒情的意味;使用了大量关联词语, 句子间的衔接与转换流畅自然。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C.文章结尾处以“冤潮怒浪”形容罗曼?罗兰遭受的种种攻击,以“灯塔”为喻突出 他的坚定与执着,语言深沉有力。

21、D.本文夹叙夹议,在叙述事迹的同时又通过议论揭示罗曼?罗兰的精神世界;意随笔 至,结构松散,倾向于笔记体。7 .关于文本第四、五段所写罗曼?罗兰的生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时期他的活动主要在巴黎,其日常生活展现了他成为文坛首领前的一个侧 面。B.从大学辞职,婚姻遭遇不幸,独居生活,这些经历都加重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 寞。C.他以写作和读书的方式休息,以音乐的方式娱乐,而这些又处处浸润着理智道 义。D.他的朋友非常少,这既与他宁静淡泊的性格有关,也与他所坚持的精神信仰有 关。8 .文中所写托尔斯泰和罗曼?罗兰的交往,与后文所述罗曼?罗兰的行为有哪些联系?请 简要分析。(6分).文

22、章多处引用罗曼?罗兰自己的话,这样的艺术处理有怎样的效果?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辩上,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 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窠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日:“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 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知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 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

23、,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 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曲 将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 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以降汉,如反复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日:“居正袤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日:“我 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日:“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 ”陆生日: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 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失人木臭,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 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

24、数十万,皆蛮夷,跨距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 王?”尉佗大笑日:“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 与留饮数月。日:“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 佗送亦千金。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 夫。(节选自说苑卷十二)【注】橐(tu6)中装:囊中所装裹之物,指珠宝财物。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 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B.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

25、之越与天子 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C.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 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D.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 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箕踞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形似簸箕的坐姿。它不合礼,尉佗以此表示对汉使 的轻慢。B.剖符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功臣时,剖信符为二,君臣各一。尉佗如受符,意谓 愿为臣。一 C.蛮夷在古代泛指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称呼含贬义。尉佗用以放低姿态,表 示歉意。D.人众车舆的“舆”原指车上装物的厢

26、体,后泛指车。车、舆连用,形式与“舆马” 相同。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贾是有口皆碑的能说善辩之人,被高祖信任,不仅担任他的侍从,还经常代表 他出使诸侯。B.陆贾提醒尉佗南越内部并不安定,汉朝也非无力征伐;一旦征伐,尉佗在南越怕 是自身难保。C.面对陆贾强硬的态度,尉佗并不很服气,但他能审时度势,调整对汉策略,换来 南越的安全。D.尉佗两次赠与陆贾丰厚财物的性质不同,前一次以南越主身份“赐”,后一次以 私人身份“送”。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2)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

27、所不闻。12 .陆贾对尉佗的先后两次说辞都运用了 “扬汉”的策略,请分析其角度和意图。(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安西都护府远在西域,是盛唐文人向往的“功名当向马 上取”的地方。B. “绣衣”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安西都护府将领们盔明甲亮、军务繁忙的情形 和紧张的氛

28、围。C. “天外飞霜”写出洁净的自然环境,“火旗云马”侧写热烈的人物行动,映衬鲜 明而富有诗意。D.全诗语言清朗,节奏明快,风格与名作赠汪伦有相似之处,具有其一贯的豪放 飘逸特点。14 .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中“清尘”和“草绿”的意蕴。(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使得“秦有余力而 制其弊”。苏洵六国论中“,”的慨叹,与之类似。(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两句,很直观地体现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3)古诗文中常以木、水对举来描摹自然图景,寄寓个人

29、情感,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当前,太多的人无暇翻开一本书仔细阅读, 的是终日沉迷于手机,热衷于在 网上刷微信朋友圈,习惯于在搞笑诱人的短视频里废寝忘食。大学校园里,地铁车厢里, 家中卧室内,总见屏幕蓝光,总有低头一族。如今,这样的图景已是 。手机、网络,俨然成为了一堵墙,一堵横亘在文化阅读与为数众多的人群之间的高 墙。墙的一边,文化出版业日趋发达,各种出版物内容丰富,图书装帧越来越精美,而 电子书、VR新技术的助推更是令出版业 。而在墙的另一边,越来越多的人慢慢沦 为手机的奴隶。他们也知道打开一本书去阅读的

30、意义,但真要见之于行动时,书本大抵 又敌不过手机。有道是,“墙,推倒了便是桥”。网络以其技术支撑与渠道优势,不该是阻碍阅读 的墙,反而更有条件成为引渡读者的一座宽阔通达的桥。如果说,在一些人那里阅读趋 于迷失,网络信息技术成了摆布人类的“暴君”,那么,需要反省的只能是被摆布者自 己。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炙手可热B.取而代之司空见惯如虎添翼C.取而代之见怪不怪炙手可热D.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如虎添翼.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出了沉迷手机者面对书本阅读的复杂心理,“也” “真” “又”等副词中蕴含着对“他们”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20,

31、文中加点词“暴君”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H (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空气是什么颜色?无色的!然而天空是蓝色的!类似的情况还有水,水是什么颜色?无色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人能看到颜色是因为物体反射光的颜色到人的眼睛里。光以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在这些运动中,它与大气中的气体粒子以及其他物质碰撞,气体粒子吸收光线,并发出 与被吸收的光相似的颜色。而光的颜色众所周知,就是组成彩虹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光的波长中较短的 绿、蓝、靛、紫光,在撞到空气微粒时,比能直接穿透微粒的红、橙、黄光有更强的散 射效果。通俗点讲,

32、就是七彩的光,撞到空气中的小颗粒,赤橙黄没了,就剩下绿青蓝, 天空在你眼中,才因此一片蔚蓝。有人可能会问:?因为人眼对紫光较不敏感,所以是你的大脑把它们给忽略掉了,紫光堪称是最边缘的一种光。水和大海也是类似的情况,在大气中气体粒子吸收光的现象 ,较长的 光波比短的蓝光能更直接穿透水。换句话说,天空和大海的蓝色,其实都是被选择后的 印象。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画横线处分别用了 “人”和“你”,二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差别? 请简要说明。(4分)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万物皆有惯性,万事也可以说皆有惯性。惯性本是物理概念,它是物体的一种固有 属性:物体的质量大,惯性就大;物体的质量小,惯性就小。惯性永不消失,外力能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却不能改变惯性;物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惯性就不会改变,要改 变惯性,就必须改变物体本身。如今,惯性又被用以表示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思维方 式以上材料能给人以一定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