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5册】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8465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5册】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全5册】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5册】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5册】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 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 谈也,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 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文】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 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 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 至今。阳光下鹿群呦

2、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 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 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 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 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 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情感】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思。对人才的渴望。希望招揽贤臣、一统天下的 雄心壮志。【手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譬如朝露,去日苦

3、多”运用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用典,两次引用诗经。用“子衿”、“鹿鸣”比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 极尽礼节招待他。“明明如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但贤 才难以招来,所以曹操想象着“鼓瑟吹笙”,想象着“契阔谈宴”。“乌鹊南飞”以“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 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4、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 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情感】抒发了作者对金陵晚秋壮丽美景的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六朝统治者 生活奢靡终致亡国的批判之情和对朝代盛衰无常的感叹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当朝统 治者重蹈覆辙的批判和对其居安思危,奋起变革,不要重蹈覆辙的劝勉之情。【手法】上片着重写景,运用比喻、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色彩对比等手法(手法), 通过对金陵一带壮美的江山和风帆来往、酒旗飘扬的繁荣景象的描绘,勾勒了一幅壮 丽而又略带萧瑟的金陵晚秋图(意境),表达了词人对金陵景物的赞美,也为下片抒情 做了铺垫。下片怀古抒情,运用典故(化用历史故

5、事、化用诗句)的手法,对六朝统治者因竞逐 豪奢而导致相继败亡的历史,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借古讽今。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 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 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倾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 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 万物的空明,却

6、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 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 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 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情感】表露出对洞庭景色的喜爱;表露出自己为官高洁却被谗落职的怨愤; 表露出超然物外、不恋官场的旷达。【手法】比喻,“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想象,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 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游园皂罗袍汤显祖原来吃紫嫣

7、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一一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译文】原来这娓紫嫣红的繁花开遍,似只能交给这破败的断井颓垣。这样的良辰美 景却让人如何度过呢?使人欢心愉快的事究竟谁家才有呢?朝飞暮卷的楼阁,云霞掩映中的翠轩,蒙蒙细雨,微微春风,烟波中的画船,深闺人 也太把这美好时光看的卑贱。【情感】此曲表现了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了封建礼教和封 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杜丽娘作为一个刚刚觉醒的少女,感叹春光易逝,哀 伤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强烈要求身心解放,这折射出明中叶后要求个性 解放的时代精神,

8、对后世深有影响。【手法】对比,“原来姓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写出了少女心中的 期望与失落,惊惧和无奈。用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典出晋宋时 代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世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突 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杜丽娘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 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运用以乐衬哀的手法,衬托杜丽娘的伤感。 面对良辰美景,而无赏心乐事,只有寂寞苦闷、无限哀怨。雕楔画栋,飞阁流丹;云 燕霞蔚,碧瓦亭台,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更反 衬了杜丽娘深闺的寂寞和怅惘。选择性必修上、中册诗歌无衣

9、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译文】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 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 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 同前进!【情感】慷慨赴敌、同仇敌怆的豪情;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表现了奴隶社会 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

10、是一 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手法】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 意的方法。,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一句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 强烈的思想感情;“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 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潮潮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

11、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 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 珠在闪烁。月

12、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 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江 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 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 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 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 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月光照进思妇的 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 着月

13、光流去照耀着您。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 跳跃激起阵阵波纹。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 回家。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 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两落的月亮摇荡着 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结构】1、明月初升一一月上中天:一一月渐西落一一月沉江海2、月下之景:(18)月色无垠、月色纯净 (景物美)月下之思:(916)人生无尽、宇宙永恒(哲理美)月下之情:(1736)思妇怀远、游子思归(情感美)【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手法

14、】比喻:如“月照花林皆似霰”,它不仅生动地再现了月光之下,花林一片白蒙 蒙的绮丽景象,而且与下一句把月光比喻成霜,构成了有机的联系。拟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两句中的“送”、“待”两字,则是运用了拟 人化手法。把月亮写得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它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双关:“落月摇晴满江树”,则是运用了双关修辞。“摇晴”双关“摇情”,如同。这里由 花林似霰,进而联想到月光如霜。不过,在比喻的方法上又有了变化;上句是明喻, 这句是暗喻。融情景理于一体,虚实结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面,鬓如

15、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 月夜,短松冈。【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 却难以忘怀。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 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 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 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情感】绵绵不尽的哀伤与思念。对妻子诚笃的感情。【手法】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

16、,写实;下阕记述 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 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运用细节描写。如“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这些细节 描写,生动细腻地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感 人至深。白描手法。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毫无雕 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 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将进酒唐代: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

1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 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 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 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 流。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 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 无酒空对明月。每个人的出生

18、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 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 也不为多!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 耳细听: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自古 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宴设 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 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 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情感】李白

19、怀才不遇,与友人登高宴饮,借酒抒情,泻其寂寞的愁怀。表达蔑视权 贵,尽吐心中不平,怀才不遇的郁愤。舍我其谁的自信。诗人于穷愁之境中的狂放不 羁。表达时光流逝的感叹。【手法】比兴:第一句先言黄河以引起所咏之悲,同时用流水喻时光。大河之来,势不可挡; 大河之去,势不可回。比喻:借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比喻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反衬似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想象、夸张:空间范畴的想象夸张,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时间范畴的夸张,人 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事说得更短暂,悲叹人生 短促。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

20、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豪放,透露出 作者怀才不遇但渴望入世的态度。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 豪爽。借代:“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可诗人却认为这“不足贵”,这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 得抒的愤懑之词。对比:“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写出了诗人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对 豪门权贵的蔑视、鄙弃和否定。用典似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曹植自比,表达对黑暗险恶现实的愤恨与控诉。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 焉。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

21、常赐颜色。推金伐鼓下榆关,旌旅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译文】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 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战士们本来在战 场

22、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锣声响彻重鼓棒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 光照已到我狼山。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时值深秋大沙漠 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 丈夫远去独啼哭。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杀

23、气早中晚三时 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 勇有谋的李将军。【情感】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体恤边疆战:士的生活艰苦,歌颂了他们为国捐躯的爱国情怀。反对战争,表达了作者对思乡战士及断肠思妇的深切同情。【手法】渲染、烘托。(山川萧条,边庭飘摇,绝域苍茫。)对比:出师-战败;将领-士兵;赐颜色常轻敌;少妇征人;古今将军对比; 敌-我;征人思妇的痛苦战争不能结束虚实结合: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拓宽意境,深化主题。语言风格:雄健激越,慷

24、慨悲壮,深沉雄厚,洗炼苍劲。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译文】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 起来不再飘游。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 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 香兰开怀欢笑。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

25、轻拨,打动了高 高在上的天帝。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娟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 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 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 珠斜飞寒飕飕!【主题】音乐旋律:悲怆-欢快-清冷;表现了李凭弹箜篌的超凡技艺和神奇魅力。【手法】想象奇特,构思新奇,引入神话传说。渲染、烘托。江娥,素女,神妪,吴刚,寒兔。夸张:空山凝云、石破天惊。比喻:以声写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通感:以形写声(女婿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以感写声:(十二

26、门前融 冷光。)语言风格:冷艳峭丽,神奇诡崛。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 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明月沧海蚊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 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情感】哀怨惆怅的情绪。(年华逝去,理想破灭,爱情隐痛,多愁善感。)【手法】化用典故:(庄周梦蝶,望帝化鸟。)意象象征(爱情哀伤的情绪。) 联想想象:听觉感受一视觉形象。比兴:(锦瑟无端

27、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 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 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 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情感】前四句豪情壮志,后四句壮志未酬,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手

28、法】以意象勾勒画面(第二联。)对比:现实和理想;早年和晚年。借古讽今,用典:(诸葛亮出师表,颂扬诸葛亮,自比志向,讽刺朝廷。)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氓(诗经卫风)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境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土耽! 土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土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

29、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哇其 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 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 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 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 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 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意吃嘴里。哎呀年轻姑

30、 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 解脱难挣离。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 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 缺德耍花招。“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典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 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1)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zhuG)归园田。方宅十余亩(m

31、Ci),草屋八九间。榆柳荫(yin)后檐,桃李罗堂前。暧(&i)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能i)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恪n)笼里,复得返自然。【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 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 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 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 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 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

32、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 山。【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手法】比喻:“尘网”、“樊笼”比喻官场,表示对其厌恶;“羁鸟”、“池鱼”自喻,表 达渴求摆脱束缚急迫的心境;“旧林”、“故渊”比喻乡土田园生活,表达对其追念之情。白描:采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画面,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田 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画卷,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可见陶诗平淡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之 风格。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

33、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 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 伤神泪暗抛。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 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 既已终结便罢休!【情感】本诗叙述一位劳动妇女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她善良多情,追求幸福的婚姻,不料却 受到了“氓”的欺骗,最后竟遭遗弃。她悔恨交加,异常痛苦。全诗深刻地反映了男女 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是对礼教提出的强烈抗议。【手法】(-)赋比兴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如:“氓之嗤嗤,抱布贸丝。”比:“以此物比彼物

34、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意! ”以桑 叶新鲜润泽比女子的青春年华、恋爱及新婚的甜美。以斑鸠比女子,以桑甚比爱情, 用“鸠”“无食桑甚”比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比女子,以桑叶枯黄凋零比女子年长色衰爱情的消逝, 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如:“以此物比彼物也。”如:“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意!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注:比和兴常常连用,故称比兴手法。()对比手法: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 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对爱情和幸

35、福充满了渴望。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 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我”受尽屈 辱,作为人妻,却遭到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但性格刚 烈,认知清醒。终于认清了男子的真实面目,变得刚强起来。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对人一副笑嘻嘻、老实忠厚的样子。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婚前婚后,判若两人。“我”与“氓”对爱情态度的对比。“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我”对爱情态度专一,为了婚姻日夜操劳;“

36、士也罔极,二三 其德”,男子对爱情极其不专一,三心二意,无情无义。这些对比鲜明生动,分别表 现了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性格特点以及感情的变化。(三)借代修辞: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四)顶真修辞:“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无与士耽,士之 耽兮”,“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都是氓诗中的顶真句。 蝉联词不一定都在句首,有的在句中,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离骚【情感】(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屈原洞晓当时形势,提出“美政”理想,但遭歼 人排挤打击,楚王又不信任他。他的诗中,以死殉国,集中、鲜明地体现着屈原

37、深厚 真挚的爱国情感。这是离骚最令人感佩的主题之一。(二)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对于“美政”理想,屈原 求索不已,九死不悔;对于奸佞小人,他痛加指斥。表现屈原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对 奸佞小人的批判蔑视,是离骚的一个主要内容。屈原对理想热烈追求,对群小严 厉斥责,这种爱憎鲜明的精神品格,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手法】(-)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 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 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

38、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二)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 修洁等。如“制菱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己兮,苟余情其信芳。”第 四句中的“芳”自然由“美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 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孔雀东南飞【情感】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 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 情节曲平交错,跌宕起伏。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 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

39、和反抗精神。【手法】使用了赋、比兴和浪漫手法来烘托渲染人物。赋:刘兰芝第一次亮相即用了赋的手法,“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颂诗书。”一个多才多艺,性情娴雅的大家闺秀如在目前。兰芝辞行一段,人物 描写由足至头、腰、耳、指、口、步,浓墨重彩的铺陈排比不但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美, 更透射出人格魅力美,美在沉着、镇定、不卑不亢。比兴:诗歌开头使用了比兴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隐喻刘焦二人缠绵 琲恻的爱情,为全诗奠定抒情氛围。蜀道难【情感】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 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昧,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

40、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手法】(-)语言奇崛一一蜀道难采用七言歌行体,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 言、八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加入”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短者仅 三字,长者十一字,长短错落,时而散漫,时而整齐,完全是散文的自由笔法。(二)手法多样一一夸张是蜀道难最显著的艺术手法,诗中事物往往被夸张到极 度,如“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等,夸说蜀道高耸难越,以“使人听此凋朱颜” 显示蜀道奇险可怖,以“四万八千岁”强调秦蜀交通阻隔久远,以“百步九折”突出青泥 岭山路盘曲,虽不符合实际却有力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和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此 外,还

41、引用神话传说,摹写神情动作,化用诗句,正侧相衬,动静结合,声色相辅, 寥寥数语即描绘出高险奇绝的蜀道场景和惶恐惊惧的行走情态,形成了多种手法交融 的艺术特色。(三)抒情强烈一一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哦”“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 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而后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 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直泻奔腾、激荡的感情,给人以一唱三叹、 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四)想象奇特一一从开国、开山的古老传说至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蜀道现实, 从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冲波逆折之“回川”,既展现“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

42、枯松倒 挂倚绝壁”等蜀道之图景,又激荡“悲鸟号”“子规啼”“破崖转石万壑雷”等蜀道之音响, 甚而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感受;凭借奇特想象描绘出具体的蜀 道面貌,渲染出幽森的蜀地氛围,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浪漫气息。明确:此题答案为 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鉴赏与思辨性思维为目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 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鹏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

43、计 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 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情感】这首七律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 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 堪称绝唱。【手法】设问:“丞相祠堂何处寻”为问,“锦官城外柏森森”为答,开篇设问,设置悬念,直 接点题,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静 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用典:“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诸葛亮开创和辅佐刘备和刘禅两代,不遗余力,死 而后已

44、的精神。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 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 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峨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 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译文】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 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 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茂盛如云的树木,环绕着钱塘江沙堤,又

45、高又急的 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 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 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孙何 外出时,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声势暄赫。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 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画出来,回京升官时向 人们夸耀。【情感】这首词运用铺叙的手法着力描写杭州城内外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 都市生活景象,表现了钱塘(今浙江杭州)的繁华,展现了一种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 社会风

46、貌。这首词一方面表达了词人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另一方面 歌颂了此地的长官治理有方,政绩卓著。【手法】词风豪放,巧用夸张。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苏轼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 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 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将大都市的兴盛繁华描绘得淋漓 尽致。工于铺叙,善用白描。开头三句,一说地理位置,二说政治地位,三说历史,俯仰 古今,总括全局,为下文张目。“烟柳”二句,前写环境,后写居宅,继以“参差”一句 总结。接着写江,对“东南形胜”作进步的交代;继而又写市场、人家,对“繁华”作进 一步的描

47、写。下片写西湖景象,从环境写到生活,从风景写到人事,最后称颂孙何, 在应酬歌颂中不离杭州,呼应开头。全篇以铺叙见长,但又非平铺直叙,尤其是开端、 结尾处都以白描为主。善用点染,富有层次感。上片中“东南”是点,点了杭州城的繁华热闹,宏伟气 派。接着从城市规模、自然景观、市井风貌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描绘,是染。通过 具体描述直观且鲜明地展现了大都市的风采。下片中“重湖”是点,“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是染,从山水之美、湖荷之胜、人文风貌之佳三个方面进行点染。扬州慢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葬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 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 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 稍作停留。昔日繁华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芹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 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 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 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 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