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课 三国鼎立 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83135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课 三国鼎立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课 三国鼎立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课 三国鼎立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课 三国鼎立 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的原因。2 .过程与方法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 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 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教学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史实。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曹操引入2.师:古话说天下大事,

2、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之际,五霸争雄,战国之时,七雄并立,纷争 战乱五百多年,一统于秦,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又统一于汉,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汉室衰微, 军阀割据,黄巾起义,群雄并起,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国鼎立这段历史!学习新课第16课一一三 国鼎立【讲授新课】官渡之战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黑喑,加之灾荒连年,大量农民衣食无着,最终导 致184年黄巾起义的爆发。为镇压农民起义,东汉中央政府允许地方政府和地方士族豪强自行招募 军队。黄巾起义之后,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各自为政,长期混战,东汉政府已经名 存实亡。出示东汉末军阀割据图,分析当时北方势力较强的两个:袁

3、绍和曹操,为了消灭对方,称雄北 方,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2.过程(展示战争形势图,并结合动态路径,增加趣味性)3、时间: 公元200年4、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5、战争特点:以少胜多6、结果:曹操胜利7、作用: 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讨论: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经济: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军事上:战术得当(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火烧乌巢)袁绍:骄傲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统一北方,孙刘势力有所发展。出示孙权、刘备、曹操的图片2、时间: 公元208年3、交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操4、战争特

4、点:以少胜多5、结果:孙刘联军胜利6、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 当时曹操力量大大超过孙刘联军,为什么会被孙刘联军打败? 师:(总结)孙刘联军:组成联军,战略得当;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曹操:客观上,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主观上,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 敌,战术失误。两次战役的启示: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正确的战略战术等。【问题思考】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 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你如何看待这种不 同?说说你的

5、想法。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此从表现主题、塑造人性格的需 要出发,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的成分。三、三国鼎立1.师:经过赤壁之战后,三国就逐渐形成,那么,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归纳】军事.匕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政治上,曹操占有北方:孙权占有长江中下游; 刘备占有今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四川。三国鼎立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政权名称建国时间创建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

6、孙权建业魏蜀吴三国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3.经济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 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堂小结】200年曹袁战官渡,统一北方奠基础。208年赤壁起战火,孙刘抗曹少胜多。三国鼎立魏蜀吴,洛阳成都建也都。三国经济有发展,230年卫温到台湾。【达标测试】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D、涿鹿之战2、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是()

7、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卫温到达夷洲3、材料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一杜甫材料二 老膜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一中的“老臣”指谁?材料一中融入了哪一典故?(3)材料二的诗歌是谁所著?他的“志”是什么?(4)有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同时有的战役是那场?4、如何评价曹操?方法: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要作为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和历史的发展。功过界定: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 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论从史出。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

8、望,这是 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 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认为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课后思考】你认为与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的状况相比,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板书设计】第16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背景:1 .过程:200年,曹操和袁绍,结果曹操胜利.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二、赤壁之战.背景1 .过程:208年,曹操和孙权、刘备,结果孙刘联军胜利.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三、三国鼎立2.三国经济发展1.形成政权名称建国时间创建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