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基站系统开局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8676432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基站系统开局本科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gsm基站系统开局本科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基站系统开局本科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基站系统开局本科论文.doc(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GSM基站系统开局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通信系 GSM基站系统开局目录摘 要31 GSM基站系统结构41.1 交换网路子系统(NSS)51.2 基站(BSS)子系统51.2.1 基站收发台 (BTS)61.2.2基站控制器(BSC)72 GSM基站系统原理概述72.1 GSM 无线接口理论72.1.1 工作频段的分配72.1.2 时分多址技术(TDMA)82.1.3 移动台和基站的时间调整92.1.4 位置更新102.2 信令协议112.2.1 信令协议概述112.2.2 链路层信令协议122.2.3 网络层信令协议123 ZXG10-BSC(V2.0)143.1基站控制

2、器的主要功能143.2基站控制器的模块结构143.4设备运行环境指标204 ZXG10-BTS(V2.0)214.1系统特点214.2BTS 硬件结构224.2.1系统主要模块224.3ZXG10-BTS(V2.0)软件组成及模块划分264.4设备运行环境指标275.BSS开局285.1ZXG10-BSC(V2.0)开局28任务描述285.1.1任务分析295.1.2 BSC开局数据配置的主要步骤305.2ZXG10-BTS(V2.0)开局33任务描述335.2.1 BTS开局数据配置的主要步骤336 总结37致 谢38参 考 文 献39GSM基站系统开局摘 要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

3、要运营商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提出来的,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也成为世界上用户最多、网路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近几十年来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时下通信界最普遍关注的莫过于3G,运营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必须对所经营的网络进行优化与维护。然而在网络建设,发展业务的同时,提高网络质量,进行网络优化就成为日常维护工作的关键。GSM网络在建网及扩容时,普遍存在周期短,进度快的现象,因此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另外在运行过程中,受外部环境影响,各种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耗。ZXG10-BSC (V2)的主要表现是分布式处理、容量巨大、集成度高、升级扩容方便、组

4、网灵活、性能稳定、维护简单。ZXG10-BTS(V2.0)主要运用于业务量密集的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业务密集地区,如繁华商业区、机场等地。支持GSM各种基本业务和GPRS在内的数据业务,功能完善,具有大容量、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等特点。因此,对于GSM系统的开局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基站控制器、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数据配置、开局1 GSM基站系统结构GSM基站在GSM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GSM网络的通信质量。GSM基站是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最初的基站设备基本都是一些国外的产品。随着我国一些高科技电信企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不断深入,一些国内的电信企业如大唐、广州金鹏等公司也

5、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基站。GSM赋予基站的无线组网特性使基站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及室内、室外型基站,无线频率资源的限制又使人们更充分地发展着基站的不同应用形式来增强覆盖,吸收话务-远端TRX、分布天线系统、光纤分路系统、直放站。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其中NSS与BSS之间的接口为接口,BSS与MS之间的接口为Um接口。 注:AUC:鉴权中心 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GMCS:入口MCS BSC:基站控制器 BTS:基站收发信台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 VLR:拜访位置寄存器图1-1 GS

6、M网络结构1.1 交换网路子系统(NSS)网络子系统(NSS)主要包含有GSM系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用户数据管理、移动性能管理、安全性管理、移动设备管理等所需要的数据库功能,并对GSM移动用户间通信和GSM移动用户与其他通信网用户间通信起着管理作用。NSS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设备识别寄存器(EIR)、鉴权中心(AUC),而BSS有基站(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图1-2 网络交换系统与操作维护系统 MCS: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 VLR:是

7、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CS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 HLR: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 AUC: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号码RAND,符合响应SERS,密钥Kc)的功能实体。 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1.2 基站(BSS)子系统基站子系统(BSS)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与无线蜂窝网络关系最直接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整个移动网络中基站主要起中继作用。基站与基站之间采用无线信道连接,负责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而主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常采用有线信道连

8、接,实现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说得更通俗一点,基站之间主要负责手机信号的接收和发送,把收集到的信号简单处理之后再传送到移动交换中心,通过交换机等设备的处理,再传送给终端用户,也就实现了无线用户的通信功能。所以基站系统能直接影响到手机信号接收和通话质量的好坏。一个基站的选择,需从性能、配套、兼容性及使用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其中特别注意的是基站设备必须与移动交换中心相兼容或配套,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通信效果。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设备: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1.2.1 基站收发台 (BTS)BTS是无线接口设备,它完全由BSC控制,主要负责无线传输,

9、完成无线与有线的转换、无线分集、无线信道加密、跳频等功能。BTS包括下列主要的功能单元:收发信机无线接口(TR1)、收发信机子系统(TRS)。其中TRS包括收发信机组(TG)、本地维护。TR1具有交换功能,它可使BSC和TG之间的连接非常灵活;TRS包括基站的所有无线设备;TG包括连接到一个发射天线的所有无线设备;LMT是操作维护功能的用户接口,它可直接连接到收发信机。发信机子系统包括基站所有无线设备,主要有收发信机组(TG)和本地维护终端(LMT)。一个收发信机组是由多个收发信机(TRX)组成,连接同一发射天线。由于信号传输到基站时可能比较弱,并且有一定的信号干扰,所以要经预选器模块滤波和放

10、大,进行双重变频、放大和鉴频处理。输入的高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入第一变频器,由变频器提供的第一本机振荡信号频率为766.9125-791.8875MHz,下变频后,产生123.1MHz的第一中频信号。第一中频信号经放大、滤波、混频后,产生第二中频信号(21.3875MHz),它经过放大、滤波后送到中频集成块。 由中频集成块(包含第二中频信号放大器、限幅器和鉴频器)产生的音频输出信号和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信号(RSSI)送到音频/控制板,在音频信号控制板内,由分集开关不断地比较奇数和偶数信号,并选择其中的较强信号,通过音频电路传送到移动控制中心去。1.2.2 基站控制器(BSC)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

11、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一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基站控制器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天线和有关的信号处理电路等,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四个部件:小区控制器(CSC)、话音信道控制器(VCC)、信令信道控制器(SCC)和用于扩充的多路端接口(EMPI)。一个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几个基站收发台,通过收发台和移动台的远端命令,基站控制器负责所有的移动通信接口管理,主要是无线信道的分配、释放和管理。当你使用移动电话时,它负责为你打开一个信号通道,通话结束时它又把这个信道关闭,留给其他人使用。除此之外,还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

12、行控制。如你在使用手机时跨入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收发范围时,控制器又负责在另一个基站之间相互切换,并保持始终与移动交换中心的连接。GSM系统越区时采用切换方式,即当用户到达小区边界时,手机会先与原来的基站切断联系,然后再与新的服务小区的基站建立联系,当新的服务小区繁忙时,不能提供通话信道,这时就会发生掉线现象。因此,用户在使用手机通话时,应尽量避免在四角盲区使用,以减少通话掉线的机率。 2 GSM基站系统原理概述2.1 GSM 无线接口理论2.1.1 工作频段的分配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 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GSM900MHz频段为:890915(移动台发,基站

13、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DCS1800MHz频段为: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GSM系统上行频段下行频段带宽双工间隔双工信道数GSM90089091593596022545124GSM900E88091592596023545174GSM1800171017851805188027595374GSM1900185019101930199026080299表1 GSM工作频段的分配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

14、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GSM900MHz频段为: (Main Frequency Band: P-GSM) 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GSM1800MHz频段为: fl(n)=1710.2MHz + (n-512) 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

15、,n为绝对频点号(ARFCN)。注:1、在我国GSM900使用的频段为:905915MHz 上行频率950960MHz 下行频率频道号为76124, 共10M带宽。中国移动公司:905909MH(上行),950954MHz(下行),共4M带宽,20个频道,频道号为7695。(目前通过中国移动TACS网的压频,为GSM网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因而GSM实际可用频点号要远大于该范围)中国联通公司:909915MH(上行),954960MHz(下行),共6M带宽,29个频道,频道号为96124。2、目前只有中国移动公司拥有GSM1800网络,拥有1800网络的移动分公司大多申请10M的带宽,频道号为51

16、2562。2.1.2 时分多址技术(TDMA)多址技术就是要使众多的客户公用公共信道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我国模拟移动通信网TACS就是采取的FDMA技术。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它可重复使用所有小区的频谱,它是目前是最有效的频率复用技术。GSM的多址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相结合并采用跳频的方式,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波有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的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它的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77ms,每个时隙的间隔包含156.25比特G

17、SM的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在GSM中的信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是一个时隙,通常被定义为给定TDMA帧上的固定位置上的时隙(TS)。而逻辑信道是根据BTS与MS之间传递的消息种类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这些逻辑信道是通过BTS来影射到不同的物理信道上来传送。 逻辑信道又可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对于不同容量的基站,控制信息速率随之不同,因此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的安排不尽相同;对于小容量基站,只有一个TRX的情况,TS0可使用第二种mainBCCHcombined的形式。TS1TS7,可使用TCH/F的信道类型;对于中等容量的基站,如有四个

18、TRX的情况,TS0可使用第一种mainBCCH的类型,再用2个TS作为SDCCH信道类型。剩余29个用做TCH/F;对于大容量基站,可将TS0使用mainBCCH组合方式,TS2、TS4可使用第六种CCCH的组合方式。其于用做SDCCH或TCH/F。MS为了能得到或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通常需要从网络来获得许多消息。这些在无线接口广播的消息被称做系统消息,可共分为12种类型:type1、2、2bis、2ter、3、4、5、5bis、5ter、6、7、8。2.1.3 移动台和基站的时间调整移动台收发信号要求有3个时隙的间隔,由于移动台是利用同一个频率合成器来进行发射和接收的.因而在接收和发送信号之

19、间应有一定的间隔。从基站的角度上来看,上行链路的编排方式可由下行链路的编排方式延迟3个突发脉冲获得。这3个突发脉冲的延时对于整个GSM网络是个常数。典型的移动台在一个时隙间接收,在频率上平移45MHz,经过一段时间(3个突发脉冲减去传播的校正时间后发送,然后可能再次平移监视其它信道,并使接收频率移动到能重新开始整个周期。在通信过程中,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上移动,因而从基站发出的消息将越来越迟的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应答信息也会越来越迟的到达基站.如不采取措施,该时延长至当基站收到该进动台在本时隙上发送的消息会与基站在其下一个时隙收到的另一个呼叫信息重叠起来,而引起干扰。因

20、此,在呼叫进行期间由移动台向发送的基站SACCH上的测量报告的报头上携带着由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而基站必须监视呼叫到达的时间,并BTS在下行的SACCH的系统报告上每次两秒的频次向移动台发出指令,随着移动台离开基站的距离,逐步指示移动台提前发送的时间,这就是时间的调整。在GSM中被称为时间提前量TA。时间提前量值可以由0至233us,该值会影响到小区的无线覆盖,在给定光速下,GSM小区的无线覆盖半径最大可达到35km,这个限制值是由于GSM定时提前的编码是在063之间。基站最大覆盖半径算法如下:3.7us633108m/s2=35km其中,3.7us:每个比特的时长;63:时间调整的最大比特数

21、;3108m/s:光速。但在某些情况下,客观需要基站能覆盖更远的地方,比如在沿海地区,如需用来覆盖较大范围的一些海域或岛屿。这种覆盖在GSM 中是能实现的,代价是须减少每载频所容纳的信道数,办法是仅使用TN为偶数的信道(因为TN0必须用做BCCH),空出奇数的TN,来获得较大的保持时间。这在北电中被称为扩展小区技术,这一技术有专门的接收处理.这样定时提前的编码将会增大一个突发脉冲的时长。即基站的最大覆盖半径为:3.7us(63+156.25)3108m/s2=120kmTS0TS1TS2TS3图示2-1 扩展小区的TDMA帧2.1.4 位置更新当移动台由一个位置区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区时,必须进行

22、登记,也就是说一旦移动台发现其存储器中的LAI与接收到当前小区的LAI号发生了变化,就必须通知网络来更改它所存储的移动台的位置信息。这个过程就被称为位置更新。2.2 信令协议2.2.1 信令协议概述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如GSM),要传送的不止是用户数据,因为网络要实现的大多数功能都是分布在几个远距离的设备上,要使这些设备协调工作需要交换一些信息,因此我们就要考虑到这些信息如何从网络内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根据电信网开放系统互连模式OSI的概念,把协议按其功能分成不同的层面:最底层称为物理层或传输层;第二层被称为链路层;第三层被称为网络层,第三层以上被称为应用层,其每一层都有各自的协议规约。图示2

23、-2 从MS到MSC之间的协议模型移动通信是由许多功能单元通过接口互连构成的,接口就是各组成单元之间的物理上和逻辑上的连接。BSS和MS两部分有A、Um、Abis接口以及Ater接口等,其中A接口和Um 接口具有统一和公开的标准,以便于生产和组网,也有利于各种ISDN业务的引入和功能发展,Abis接口和Ater接口的定义尚不统一,实现差别较大,所以BSC和BTS配置不能实现多厂家设备互连。现在让我们分别介绍以下每个接口的具体情况:Sm接口:Sm接口是人机接口,是客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主要包括客户对移动终端进行的操作程序、移动终端向客户提供的显示和信号音等。Sm接口还包括客户识别卡(SIM)与移

24、动终端(ME)间接口的内容。Um接口:Um接口是空中无线接口,是移动台和BTS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移动台与GSM系统的固定部分之间的互通,其物理连接通过无线链路实现。Um接口传递的信息包括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和接续管理等。Abis 接口:Abis 接口为BSS系统的两个功能实体BSC与BTS之间的通信接口,用于BTS和BSC之间的远端互连方式,物理连接通过标准的2Mbit/s或64Kbit/s的PCM数字传输链路来实现。Abis 接口支持向移动台提供的所有服务,并支持对BTS无线设备的控制和无线频率的分配。由于Abis 接口是GSM系统BSS的内部接口,所以是一个未开放的接口,可由各设备厂

25、家自行定义。A 接口:BSS部分与MSC之间的接口为A 接口。A 接口基于2Mbit/s数字接口,采用14位七号信令方式,主要传递呼叫处理、移动性管理、基站管理、移动台管理等信息。NSS或BSS与OMC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是基于X.25接口或七号信令网接口,执行TMN Q3协议。2.2.2 链路层信令协议由上面我们已经知道,在GSM系统中不同的接口使用了不同的协议。单从链路层来讲,分别涉及到移动台和BTS之间的LAPDm,BTS和BSC之间的LAPD,以及七号信令系统中的MTP2协议。除无线接口外,信令信息都使用64kbit/s电路传输。接口链路层协议MS BTSLAPDm(GSM特有)BTS

26、BSCLAPD(由ISDN修改)BSC MSCMTP,第二层(SS7协议)MSC/VLR(HLR SS7网络)MTP,第二层(SS7协议) 表2 GSM接口上的链路协议2.2.3 网络层信令协议网络层的功能之一就是选择并建立这样一个连续的链路段,组成一个消息路由;另一个功能是支持两个实体之间并行存在的几个独立连接,这些连接对应于不同的应用通信。(1)、BSS网络层无线接口图2-3 无线接口从移动台的角度看来,消息的源点和宿点取决于应用协议,移动台可以编址不同的网络功能实体,每个实体具有唯一的地址对应关系,网络按地址要求把消息送到相应的设备。通过SAPI可使我们在移动台上区别出信令消息和短消息两

27、种情况,但这还不足以判断消息属于那种应用协议,因此需要一个网络编址来加以补充。这就是协议鉴别器的功能。GSM中定义了几个协议鉴别器(PD),一般我们把它们看作是消息的一部分,分类如下:协议鉴别器功能起点/终点CC,SS呼叫控制管理和附加业务管理MS-MSC(HLR)MM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MS-MSC/VLRRR无线资源管理MS-BSC表3 无线接口上的协议鉴别器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BTS并没有在该表中出现,这说明移动台除了链路管理,并不与BTS对话。(2)、BSS网络层Abis接口Abis接口信令链路上的消息可以有许多可能的源点和宿点,如何来区分呢?从功能角度上看,我们可将BTS和BSC之间

28、的报文与移动台和BSC以外的实体(包括移动台和BSC)的所有其它报文区分开,更进一步应将不同的移动台即不同的信道区分开。报文鉴别器+附加数据源点/宿点用途无线链路层管理+信道参考+无线链路参考MSBSC或之外无线路径消息中继专用信道参考+信道参考BTSBSC与一给定的业务信道互连公共信道参考+信道参考BTSBSC 与一给定的BCCH或CCCH/RACH的互连TRX管理BTSBSC控制TRX状态表4 Abis接口上的消息鉴别器(3)A接口A接口承载有BSC/MSC之间的消息,以及MS/MSC之间的消息类型,如我们提到过的CC或MM消息。这两种信息流合称为BSSAP(BSS应用部分),具体的说可分

29、别称为BSSMAP(BSS管理单元)和DTAP(直接传送应用单元)。除此之外,BSSMAP还要区分开来面向MS和面向BSC连接这两种消息。3 ZXG10-BSC(V2.0) 3.1基站控制器的主要功能1. Abis接口功能 2. 电路交换功能 3. 分组交换功能4. 地面设备操作管理和7号信令转接功能5. 无线资源管理功能6. 码型变换及速率适配功能7. 子复用功能3.2基站控制器的模块结构 一个ZXG10-BSS设备最多可配置9个模块,其中系统控制模块SCM可配置一个,模块编号为1号模块;无线管理模块RMM根据容量可以配置1 8个模块,其模块编号从29顺序编排。RMU单元通信管理结构框图对于

30、BTS站点,每个TRX需要一条LAPD链路,每个站点需要一条LAPD链路,如果一个站点只有1个TRX,需要2条LAPD;有4个TRX,则需要5条LAPD。AT总线是异步传送总线。ZXG10-BSC V2.0 机架排布 BSC机架设计为六种机框。通过这六种机框的不同组合,达到实现BSC系统功能的目的。这六种机框分别是:控制层框BCTL;网交换和时钟层框BNET;码型变换及A接口功能框BATC;Abis接口框BBIU;子复用接口框BSMU;GPRS机框PCU;1)控制层(BCTL_SCU)主备 MP共享内存板通信板监控板环境检测板2)控制层(BCTL_RMU)主备 MP共享内存板通信板MP基本结构

31、 SCU和RMU的MP硬件相同,基本操作系统相同;主备用方式采用软识别技术,主备MP之间通过辅助存储器交换数据;各个模块与后台的连接采用LAN联网。MP主要功能1. 以COMM版为辅助,与各外部接口单元通信;2. 以COMM板为辅助,控制交换网的接续;3. 利用以太网接口,实现前后台通信;4. 控制主备MP倒换;5. 控制各主备方式的功能单元的主备间的倒换;6. 处理各种通讯(LAPD、MPMP、MPPP、MTP)。7. MP不可带电插拔,插拔MP前先将MP面板上电源开关置于OFF 状态;8. 模块号通过8位拨码开关SW1按二进制编码设置,开关“ON”代表“0”,“OFF”代表“1” 。共享内

32、存板(SMEM) 共享内存板采用EPLD完成各种控制和仲裁逻辑电路等主要功能。MP0和MP1各通过一级缓存到达双口RAM,其中地址和控制缓冲为直通透明方式,数据缓冲则受EPLD控制,MP0和MP1可同时访问。第2级缓冲(含地址、控制和数据则为分时复用2MB共享RAM开关,开关的次序受EPLD控制。通信板(COMM/ECOM)主要功能与分类功能:MP的通信协处理器,完成控制信道的数据链路 层功能。通信板的工作方式与链路特性 MP-MP,MP-PP板和七号信令板工作于负荷分担方式,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BSC的控制层在配有PEPD板的情况下,配置12块COMM/ECOM板,每COMM/ECOM板

33、最多可同时处理32个64kbit/s的信道,并支持256kbit/s、512kbit/s的超信道配置。物理层为2MHW线。每个逻辑链路(信道)可在COMM/ECOM板引出的4条HW中任意选择132个TS,总时隙数不超过32。每个RMU模块的LAPD链路容量计算1. 每层RMU可配10块LAPD单板;2. 每块LAPD单班共有32条HDLC链路;10块LAPD板共有320条LAPD链路;3. 每个TRX需要一条LAPD链路;每层BBIU需要256条LAPD链路,每个BTS机架需要一条LAPD链路,因此可根据基站的具体设置配置LAPD单板的数量。监控板MON原理 监控板对所有不受PP管理的单板,如

34、电源板、时钟板、交换网驱动板等进行监控,并向MP报告。该板提供10个异步串口,包括8个RS485接口和2个RS232总线接口。MON板的其它接口的用途1. RS485接口可用于长距离通信,主要用于监测其它从机架的电源模块。每个串口的异步通信链路为半双工总线方式,挂接若干个通信节点(单板),由监控板控制,进行主从式通信,监控板主动发出查询信号,被查询单板发响应以及数据信息。MON板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判断,如发现异常,向MP报警。2. RS232总线是备用总线,供用户扩展使用。3. 网络层BNET组成4. 数字交换网络(BOSN),主备用工作方式;5. 数字交换网接口板(DSNI),其中DSNI

35、-C采用负荷分担,DSNI-S采用主备用;6. 同步振荡器(SYCK),主备用工作方式;7. 时钟基准板( CKI)。网络层BNET的总线分配 BOSN共有64条8m总线,其中13、14板位的DSNI-C各分配2条,编号从1到4; 21、22板位的DSNI-S分配10条,编号从5到20; 19、20板位的DSNI-S分配16条,编号从21到36;17、18板位的DSNI-S分配16条,编号从37到52; 15、16板位的DSNI-S分配10条,编号从53到62; 63号总线用于内部自测; 64号备用。BOSN的功能1. 完成本BSS系统中用户的话音信道到MSC侧的交换接续。2. 将各外部接口单

36、元的通信时隙半固定接续到主控单元的COMM板,以建立与MP的通信。3. 对GPRS来说,可支持n64kb/s(n32)时隙交换,保持一帧数据的完整性;对GSM;来说可支持32K32K的2bit时隙交换。DSNI-C板的基本原理1. MP级数字交换网络接口板的存在,建立了MP与T网的通信链路。由COMM板来的2Mbit/s差分信号和T网来的8Mbit/s的单极性信号经过不同速率的信息交换分别转变为8Mbit/s的信号和2Mbit/s差分信号输出到T网和COMM板。2. 由SYCK板来的系统时钟经过DSNI(MP级)的时钟处理电路,产生本板所需的工作频率,并同时给COMM板提供4M/8K的时钟信号

37、,此时钟信号也是差分输出,以提高稳定性 DSNI-C板的信号流程1. MP级的两块DSNI驱动板采用负荷分担的工作方式。2. 所有来自T网的8MHW的时隙接续到DSNI板输出的2MHW的前16个时隙上,因此每条8MHW的128个时隙可以接续到8条2M的CBL HW上,每根电缆包含2条2M CBL HW 线。例如,对于8MHW1,时隙015接续到2M CBL HW0的015时隙上,时隙1631接续到2M的CBL HW1的015时隙上,依次类推,时隙96111接续到2M的CBL HW6的015时隙上,时隙112127接续到2M的CBL HW7的015时隙上。 DSNI-S板的基本原理PP级数字交换

38、网络接口板的存在,建立了各外部接口单元与T网的通信链路。来自T网的16路8Mbit/s单极性信号和来自外部接口单元(PP)的16路8Mbit/s的双极性差分信号经过本板的驱动电路转变为相应的16路双极性差分信号与16路单极性信号分别分发到各个外部接口单元和T网上。由SYCK板来的系统时钟经过本板时钟处理电路重新驱动分配,差分输出到各外部接口单元。 基站接口单元层BBIU结构 一个BBIU机框承载两个BIU单元,一个BIU单元与BNET层通过一根电缆(两条8M线)相连,一个BBIU机框的两个BIU单元对应一个RMU单元,最多支持256个TRX,在实际配置中,需要考虑一定的冗余量,因此默认(缺省)

39、情况下,一个RMU单元最大可配置240个TRX。 基站接口单元的基本原理1. BIU与RMU以2MHW相连,BIU与RMU组成无线资源管理模块。2. BIPP是基站接口单元的管理者,同时自身由SCU通过HDLC信道来控制管理,它采用主备工作方式。硬件上采用GPP板。3. 通信接口板COMI实现BIU与RMU的HW连接。4. 一个RMM中的所有并联(同层的两组BIPP)和级联(与GPRS设备的PCU相连)的BIU中,共同拥有一对COMI板(主备)。5. BIU与RMU的2MHW连接主要承载两种通信信道:MP-MP到RMU与SCU的通信连接,LAPD到RMU与BTS的通信连接。BIPP板的结构原理

40、1. 2路差分8Mb/s HW 输入输出与T 网连接。2. 6路单极性8Mb/s HW 输入输出分别与6块TIC 连接。3. 2路单极性8Mb/s HW 输入输出分别与2块COMI 连接。4. 1路单极性8Mb/s HW 输入输出与本单元另一块BIPP连接,为同一单元两块BIPP之间提供1路HDLC作主、备板通讯通路。5. 与T网连接的2路8Mb/s HW中提供两路MP-PP通信信道(2路64Kbps HDLC)用于本板维护和管理6块TIC板、2块COMI板。6. 为本单元6块TIC板和2块COMI板提供时钟,为8块SMB板提供时钟。7. 通过RS485总线管理6块TIC板和2块COMI板。8

41、. 提供主备用板切换功能,支持主备用。TIC板的基本功能1. 码型变换,在BSC外部传输的信号是高密度双极性余三码(HDB3码)或伪三元码(AMI码),BSC内部进行交换接续处理时采用非归零码(NRZ码)。数字中继接口单元将入局HDB3码转变为NRZ码,将局内NRZ码转换为HDB3码发送出局;2时钟提取;3帧同步;4控制、检测、告警。码型变换层BATC及A接口BATC机框承载TCU单元(码型变换器单元)和AIU单元(A接口单元)。TCU单元提供码型变换和速率适配功能,A接口单元完成A接口的物理连接功能 。每层BATC的容量计算1. 每层BATC共有8块TIC;2. 每块TIC板共有4条2M链路

42、;3. 每条2M链路可配置30条64kbit/s话路,因此每层BATC话务容量为: 8430=960(条64kbit/s话路)/8=120(个TRX)两种不同的DRT板 DRT:双速率码型变换器板,是码型变换的业务处理实现者。可以处理最多126路FR,或者32路EFR。 EDRT:增强型双速率码型变换器板,是DRT板的增强版本。可以处理最多126路FR,或者126路EFR。DRT板的基本功能1. 具有码型变换及速率适配功能:把260bit的声码器码块变换成160个8bit A律PCM采样信号,反之亦然;声码器码块的成帧与同步;语音激活的检测;在下行链路方向上调节码块的相位,以使延迟最小;通过带

43、内信令经BTS向BSC发送报警;按协议标准速率适配处理数据块,并且按照A接口要求加以重新整理。2. 提供数字中继接口的物理层功能。3. 信号分流,七号链路透明流过,业务信道通路流过DSP进行处理。4. 有与MP直接通信的HDLC信道,用于操作维护。子复用SMU设备的意义 作用:借助语音编码,降低传输信道的带宽,降低传输成本 位置:BOSN 与 TC 之间时钟接口板CKI基本原理CKI板主要用于ZXJ10交换机接BITS的情况,主要将外面提供的2MBIT/S,2MHZ/S,5MHZ/S信号进行整形,变换为8KHZ/S信号送给SYCK作为锁相基准。并对外来的基准进行降质判别,将判断的结果上报,CK

44、I没有直接监控板通讯,而是通过SYCK板,CKI和SYCK板通过FIFO通讯,所以SYCK将CKI的基准情况上报给监控板,同时将监控板的基准选择信息送给CKI板。SYCK板基本原理SYCK板本身具有时钟接收电路,可以接收四路来自数字中继板DTI和光接口板FBI平衡传送过来的 8kHz时钟基准信号。这样,在没有BITS等时钟基准的情况下,可以不使 用时钟基准板CKI.。另外也可以通过CKI板接收BITS时钟。SYCK同步于接收进来的时钟,并通过时钟处理电路为本模块的各个单元提供所需要的时钟。 POWB板基本原理电源板POWB可分为开关、监控、供电三部分。 -48V馈电电路由电容负载、大功率MOS

45、FET两部分实现,由RC充电电路来控制MOSFET的栅极电位,从而控制漏源间沟道宽度,随着电容的充电栅源电压增大,沟道变宽,使得输入电流慢慢增大,起到缓动的作用。MOSFET电路另一个作用是控制-48V馈电输出的开关。由于左右电源板并联,故电源板的每路输出电压均需由隔离二极管进行隔离。3.4设备运行环境指标1. 工作温度长期工作温度:1530。短期工作温度:045。2相对湿度长期工作相对湿度:40%65%。短期工作相对湿度:20%90%。 供电要求1. 供电电压:-48VDC。2. 直流电压波动范围:-40V-57V。3. 交流电压波动范围:10%。 机柜满配置功耗1. BBIU机框功耗:10

46、0W2. BCTL(RMU)机框功耗:100W3. BCTL(SCU)机框功耗:100W4. BNET机框功耗:80W5. BATC机框功耗:200W6. BSMU机框功耗:100W 4 ZXG10-BTS(V2.0) 4.1系统特点 ZXG10-BTS(V2.0)主要运用于业务量密集的大中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业务密集地区,如繁华商业区、机场等地。支持GSM各种基本业务和GPRS在内的数据业务,功能完善,具有大容量、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等特点。ZXG10-BTS(V2.0)具有以下功能:1. 支持GSM Phase I/ GSM Phase II/GSM PhaseII标准。2. 支持GSM900/1800系统(或者GSM900/1900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