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676032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20.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20-2018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2018-04-03发布 2020-11-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 布前 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安徽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江苏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张勤、叶振风、张宪、任旭东、朱立武、许诺、贾兵、衡伟、刘莉、刘普、姬伯梁、吴东梅、王馨。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黄河故道绿色食品梨的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贮藏及商品化处理

2、、生产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技术档案。本规程适用于江苏北部、安徽、山东南部和河南的绿色食品梨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4930.2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844 绿色食品 温带水果 NY/T 442 梨生产技术规程NY/T 658 新鲜水果包装标识通

3、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NY/T 1198 梨贮运技术规范NY/T 1431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3 建园3.1 园地选择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位在1.0 m以下、土壤pH 6.08.0、基地应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园。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梨园周围方圆5km范围内没有种植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3.2 苗木选择与处理选择品种纯正、嫁接口离地面10 cm15 cm且愈合良好、苗高1.2 m、粗度1.2 cm、主根长25 cm、侧根5条以上、整形带有8个以上饱满芽的健壮苗木。定植前,用水浸根8h12h,修剪根系。3.3 栽植时期秋栽或春栽。秋

4、栽一般在10月下旬至12月初、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春栽于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多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3.4 栽植技术采用1 m1 m定植沟或1 m3的大穴栽植。栽植时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埋土到根颈处。栽后及时浇水,覆膜保墒。3.5 栽植密度建园时,自然开心形树形适宜株行距4.0 m5.06.0 m;纺锤形树形适宜株行距2.0 m2.5 m4.0 m;主干形按照1.0 m 1.5 m 4 m 株行距进行栽植;倒伞形按照2.0 m 3.0 m 4 m 株行距进行栽植。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树形每亩适宜的栽植密度为1830棵;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树形每亩适宜的栽

5、植密度为2844棵。3.6 品种与授粉树配置根据各地市场需求和梨树生长特性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选择表皮光滑、免套袋品种。梨苗定植时按34;1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应选择经济价值高、开花期与主栽品种相近、花粉量大、亲合力强的品种。授粉品种可按行列式或中心式配置。3.7 定干高度自然开心形和纺锤形树形定干高度均为50cm60 cm,基部多主枝中干两层形定干高度为90cm100cm,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定干高度为95cm110cm。4 土肥水管理4.1 土壤管理4.1.1 土壤耕翻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扩穴深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在定植穴(沟)外侧挖环状沟或平行沟,沟宽80cm,深80cm1

6、00cm。土壤回填时混以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充分灌水,使根土密接。4.1.2 中耕松土清耕制果园及生草制果园的树盘在生长季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深5cm10cm,以利调温保墒。中耕次数,依梨园土壤墒情和杂草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沙壤土质的梨园,23次;土质黏重的梨园可适当增加中耕次数。4.1.3 地膜覆盖春季为提高土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防控杂草,一般2月底3月初进行行间地膜覆盖。栽培密度适宜、通风透光条件良好的梨园,可采用普通透明地膜覆盖;杂草为害较重的园地,选用黑色地膜覆盖;对于相对密闭的梨园,可选择反光膜覆盖,以降低园内湿度、增加树冠内膛叶片采光量

7、、增强叶片光合能力,改善果实品质。4.1.4 果园生草生草品种可选用毛叶苕子、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鼠茅草等。采用行间条播和撒播均可,三叶草高度超过40 cm时刈割,作饲料或绿肥;鼠茅草每35年旋耕一次。覆盖材料选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及田间杂草等,覆盖厚度10cm15cm,上面零星压土。连续34年后结合秋施基肥浅翻一次;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4.2 施肥4.2.1 施肥原则使用的肥料种类及施肥量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同时应根据品种、树势、土质、树龄和树体需肥规律等并经过土壤肥力诊断后确定,以有机肥为主,按规定配施无机肥。 4.2.2 幼树施肥在苗木定植

8、成活发芽后,新稍长5 cm后进行。第一年每隔10d15d施肥一次,每株10g15g尿素。7月份施磷、钾肥每株各25 g50 g。第2、3年,第一次于2月中旬发芽前施用,每株尿素50g100g;第二次5月初以氮、磷、钾配合施用,可株施尿素100g,过磷酸钙100g,硫酸钾50g;第三次与7月初施用,可株施尿素100g,过磷酸钙150g。4.2.3 丰产梨树施肥4.2.3.1 施肥时间第一次生理落果后(5月上中旬)施坐果肥,果实迅速膨大期(6月上旬7月下旬)施壮果肥;采果后至土壤封冻前施(911月份)基肥。生长季节,根据树体营养情况,适当进行根外追肥。4.2.3.2 施肥量初果期树按每公斤果施经无

9、害化处理的农家肥1.52.0,盛果期每亩施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3000kg5000kg。 4.2.4 施肥种类如土壤pH7,施酸性肥料,如硫酸铵、重过酸钙;如土壤pH7,施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4.2.5 基肥施用梨树基肥以迟效性或半迟效性有机肥为主,配合速效性化肥,在912月施入,早熟品种在采果后施用,中晚熟品种采果前施用。亩施农家肥3000kg5000kg或商品有机肥400kg450kg,尿素5kg、加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50kg。提倡土杂肥和适当的微生物肥一起施用,或直接施用高质量的生物有机专用肥(或专用平衡肥)。采用放射沟、环状沟、条状沟、穴施等方式进行。4.2.6 追肥施用第一次在萌芽前

10、后,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混合少量氮肥;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施肥量视土壤和结果量而定,每产 100 kg果分期追施尿素 0.51,过磷酸钙 12,硫酸钾1左右。采用开穴追施,穴深10 cm左右,施肥后覆土灌水。 提倡将梨树冲施肥溶解于配肥容器中,灌溉时用直径1cm1.5cm的虹吸管从配肥容器中吸肥液流入滴灌系统,按照树体需求,利用肥水一体化系统进行施肥。4.2.7 叶面施肥在生长期进行三次叶面喷施,萌芽后开花前每隔7d10d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加0.3%尿素;新梢缓慢生长与花芽分化前每隔7d10d轮喷一次0.5%磷酸铵、0.2%磷酸二氢钾和l%过磷酸钙

11、浸出液;果实采收前30d每隔7d10d喷一次0.2%磷酸二氢钾。4.3 水分管理灌溉水质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根据梨树需水规律,春季萌芽至开花前,结合施肥灌透水;新梢快速生长期天旱应灌水;提倡采用滴灌、微灌渗透等节水灌溉法;雨季要注意排水。5 整形修剪5.1 整形5.1.1 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树高4.0米左右,无明显的中心干,主干上分生主枝34个,主枝上各分生68个结果枝组。主枝基角6070、腰角4550、梢角30。5.1.2 主干形树高2.5 m3.0 m,中干强壮直立,干高50cm60 cm,无侧枝,没有明显分层,直接在中干上均匀着生1015个结果枝组,下大上小,主枝长度控制在1.2

12、 m以内、腰角为7090。主枝上直接安排结果枝组,进入结果盛期后,进行中心干落头。5.1.3 倒伞形树高3.0 m左右,主干0.5 m0.7 m,主枝34个。主枝基角55 60。第一层错落排列34个主枝,主枝间距0.2 m0.3 m,中心干上无明显主枝,以大型结果枝组为主,并配备辅养枝。主枝上着生大、中、小均匀的结果枝组。冠层厚2.5 m2.8 m,树冠整体结构下大上小、上疏下密呈倒伞形。盛果期的梨树,在冬季修剪时对连续结果伸展延长、严重衰弱的结果枝组仍要保持单轴延伸,生长期在骨干枝上保留12个长势中庸的背上枝;采用夏秋季扭梢、冬季拉枝的方法使其成为骨干枝更新的预备枝。5.2 修剪5.2.1

13、骨干枝修剪5.2.1.1 中心干修剪将定干后最上部的芽发出的发育枝培养成中心干。冬剪时,对延长枝行轻短截,对生长势过旺的行中短截,也可在夏季对新梢行减梢、摘心或对多年生枝环割,第二层主枝培养后,不再留中心干延长枝,进入盛果期稳定生产后,对于基部多主枝小冠疏层形剪除第二层以上部分。5.2.1.2 主枝修剪在整形带内培养均匀分布的主枝35个。主枝不够时,春季萌芽前在整形带饱满芽上方行刻芽处理。冬剪时,对幼龄树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不剪,对盛果期主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中短截,树冠达到要求时,可行重短截或回缩。5.2.1.3 侧枝修剪利用主枝侧芽培养侧枝,不用竞争枝培养侧枝。对幼龄树侧枝延长枝行轻短截或甩

14、放,对与主枝有竞争的侧枝可行中短截或重短截;对盛果期侧枝延长枝行中短截,影响骨干枝生长发育时,可重短截或回缩。5.2.2 辅养枝修剪在不影响骨干枝生长的前提下,可在整形带内或以上部位培养辅养枝,辅养枝与中心干之间的夹角为8090。对辅养枝延长枝缓放或轻短截,影响骨干枝生长发育时,可重短截或回缩。5.3 密闭园树形改造5.3.1 基部三主枝中干圆柱形对“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中心干上大枝过多、枝条密集的植株,冬季修剪疏除基部过密大枝,保留3-4个主枝,对交叉枝进行重度回缩。基部主枝上不再区分侧枝,中心干上着生的枝分枝不再区分主枝、辅养枝,减少分枝级次,将其改造成单轴延伸结果枝组,在主枝、中心干上均

15、匀分布,改造为“基部三主枝中干圆柱形”。5.3.2 基部三主枝中干两层形对于“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分层明显、行间、株间大枝交叉,树冠严重郁闭的植株,冬季修剪除去第三层主枝、疏除基部过密大枝,保留三个主枝,对交叉枝进行重度回缩,改造成“基部三主枝中干两层形”。5.3.3 多主枝自然开心形对于“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栽培密度相对较大,树龄不超过20年的密闭梨园,冬季去掉中心干、疏除主枝上强旺分枝,改造枝组的结构,主枝上直接安排结果枝组,间隔30 cm40 cm。将调整树体结构由“疏散分层延迟开心形”改为“基部多主枝开心形”。6 花果管理6.1 树相指标盛果期梨树,每亩花芽留量1.21.5万个;每亩新

16、梢留量45万条;树冠覆盖率以70%80%为宜;叶面积系数为2.53.5;叶果比3050:1,枝果比45:1。6.2 辅助授粉推荐采用梨树液体授粉技术;鼓励采用果园放蜂,5亩放1箱蜜蜂,开花前放入,也可引进角额壁蜂授粉。壁蜂授粉:采用花期放蜂或放养壁蜂代替人工授粉,每亩放养量80150头蜂茧。液体授粉:每亩按照4 g的纯花粉量,用0.04%黄原胶,15%蔗糖,0.01%硼酸和0.05%硝酸钙配制成花粉悬浮液,采用精量喷雾机械对梨树进行液体授粉。6.3 预防花期霜冻气温接近0时,点火生烟,每亩果园面积设置68个烟堆,保持时间是整个低温期。花前灌水延迟花期。6.4 疏花疏果疏花在花序分离期和初花期进

17、行。疏果从落花后14d开始。间隔20cm30cm留一个花序(各品种的间距根据果实大小而定,大果型品种间距适当大些,小果型品种间距适当小些),每个花序留一个发育良好的边蕾、边花或边果。按照留优去劣的蔬果原则,树冠中后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侧生果、背下果多留、背上果少留。及早疏除病虫果和畸形果。控制好全树留果量,确保稳产、优质。以盛果期树定产每亩2000kg3000kg,单果重按280g320g计算,确定单株留果数。6.5 果实套袋选择免袋栽培的梨品种;需套袋梨品种果袋的选择、套袋的时间和要求按NY/T 442中7.3执行。一般在落花后20d左右开始,最后一次定果,全部留单果。喷一次“杀虫剂+杀菌

18、剂”,药液干后,开始套袋,10d内套袋结束。7 病虫害防治7.1 防治原则遵循NY/T 393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控,结合总体开展化学防控。7.2防治措施7.2.1 农业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抗病虫害优良品种和健康优质苗木,苗木标准应符合上述3.2要求。休眠期清理落叶、落果、病残枝,带出园外并集中销毁。树种合理布局,避免与桃、李、杏混栽,减轻梨小食心虫为害。7.2.2物理防治每300亩用杀虫灯或黑光灯一盏,诱杀梨小食心虫。每亩悬挂48块黄板,诱杀梨木虱成虫。果实套双层纸袋,减轻梨小食心虫、梨轮纹病、梨黑斑病

19、对果实的为害。及时刮除枝干病害,剪除病枝,将残枝及刮除物带出园外集中焚毁。休眠期刮除老翘皮,将刮除物带出园外集中焚毁,降低轮纹病等枝干病害的越冬菌原数量,压低梨小食心虫、山楂叶螨的越冬基数。秋季在树干绑缚干稻草、草纸、诱虫带等,于当年深冬或次年早春解下并集中烧毁,减少山楂叶螨、梨小食心虫的越冬基数。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在田间均匀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密度每亩应大于25个,干扰成虫交尾。7.2.3 生物防治提倡行间生草或种植绿肥植物,为天敌提供庇护场所。梨小食心虫产卵初盛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每5d放一次,每亩每次2万头3万头。山楂叶螨的叶均螨量小于2头(含卵)时,每株树释放1000头2

20、000头胡瓜钝绥螨。7.2.4 化学防治使用的农药种类、施药量、安全间隔期及施药方法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具体化学防治见附录A。8 果实采收、贮藏及商品化处理8.1 果实采收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果实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分期采收。人工采收,轻采、轻放、轻运。套袋梨果可带袋采收。提倡采用采摘机进行采收,自动分拣设备进行分级。8.2 果实贮藏8.2.1 品种及采收期短期贮藏和运输对品种不作要求,但用于中长期冷藏盒气调贮藏的梨,应选择具有良好贮藏性能的中晚熟品种。对于同一品种,因地区生态地理、栽培条件等不同,成熟度标准也不同,需要结合当地果农经验来确定采摘

21、期。短期贮藏或采后及上市的果实可适当晚采。中长期贮藏和长途运输的果实采摘不宜过晚。8.2.2 贮藏条件白梨和砂梨系统最适贮温一般为0.50.5,西洋梨和秋子梨系统通常为10.5;梨贮藏的相对湿度为90%95%;梨冷藏期间,应通风换气,排除过多的CO2和C2H4等有害气体,通风宜选择清晨气温降低时进行,防止库内温度出现大的波动。不同梨系统气调指标(参照NY/T 1198)梨系统O2(%)CO2(%)白梨101212412秋子梨3815西洋梨2513上述气体配比仅供参考,采用何种气体配比,需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及其品种要求,提出适宜气体组分,确定气调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比例。主要梨品种气调贮藏适宜气体组

22、分分配比、贮藏温度和预期贮藏期限详见NY/T 1198中附录B。8.3 采后商品化处理8.3.1 采后处理未套袋的梨果用高压气枪、干净的清水冲洗,去除表面带有的浮尘、害虫和微生物。必要时利用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消毒剂使用应符合GB 14930.2要求。套袋梨果除去果袋即可。必要时采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梨果放入油脂膜、蜡膜和天然树脂膜等涂被剂中浸渍,取出后风干即可。8.3.2 包装所用包装材料符合NY/T 658的规定。包果纸必须清洁完整、质地细软、薄而半透明,具有适当韧性,以及抗潮和透气功能,大小适当,可将梨果包紧包严。采用纸箱包装,箱内分层分格。纸箱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大箱装果10kg1

23、5 kg,中箱装果5kg10 kg,小箱装果25 kg。果箱两端面应留有通气孔。梨果经过清洗、分级和包装后按等级与果个大小分类装箱,一格一果,箱口用胶带封牢、码垛待运。8.3.3 标志 将合格果贴上标签,内容和形式上保持一致,标签使用符合GB 7718的要求。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商标、级别、重量、个数、采收日期、产地及安全认证标志、认证号;使用激素、添加剂、消毒剂需明确标记。鼓励按照NY/T 1431的要求,采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条形码;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印上专用标志;绿色食品外包装标志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9 生产废弃物处理9.1 彻底清园枯枝、落叶、僵果是许多病虫的主要越冬场

24、所之一,清园时必须将枯枝、落叶、杂草、树皮、僵果集中清理出果园,进行沤肥、深埋。9.2 枝条综合利用每年冬季整形修剪下来的枝梢数量较多,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可制造生物质颗粒燃料产品,生产种植香菇等食用菌材料,也可将树枝粉碎,混入畜禽粪便和生物有机菌,发酵制成肥料。9.3 农药瓶处理果园施用的农药肥料包装袋、瓶和果袋等废弃物,按指定地点存放,并定期处理,不得随园乱扔,避免对土壤和水源的二次污染。建立农药瓶、农药袋回收机制,统一销毁或二次利用。10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资料使用、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贮藏及商品化处理等环节具体措施,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可追溯。档案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文件

25、资料应有专人保管。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黄河故道 绿色食品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天数)梨黑星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12.5%腈菌唑微乳剂20003000倍液喷雾14发生期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10梨轮纹病发生期61%乙铝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15梨炭疽病发病初期25%嘧菌酯悬浮剂8001500倍液喷雾14梨黑斑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75300倍液喷雾7发病前或发病初期50%多抗喹啉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20梨木虱若虫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20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期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002700倍液喷雾21食心虫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00倍液喷雾-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 393的规定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企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