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十校语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4685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十校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华十校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十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十校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华十校2021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语文 试卷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汉前期墓室壁画初步具备了描绘仙界天堂的要素,壁画形象在构图、造型以及色彩 处(chU)理上凸出装饰风格,山市(ludn)、云气、植物的处理趋于符号化、图案化。B.围绕“后真相时代的反恐国际合作与权利保障”的主题,与会专家人士呼吁期 (bing)弃偏见,加强反恐合作,携手座(ying)对风险挑战。C.不少作家有意识地在文学叙事中采“热点”,将社会新闻拿

2、来与小说叙事元素快速、直接地都(ni6n)合,于是有人断言,当下文学叙事已患上了 “新闻依赖延 (zheng)M D.从根本上说,“同质化”意味着作家主体意识的屏(chdn)弱,知识更新和文化储备 有限,艺术创新能力溃乏,致使自我重复和彼此般(xi)仿成为写作的常态化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甲对生活的坚定,还体现个“作者”的责任。如果莎士比亚在创作戏曲时全然 收纳他人的意见,何来穿越世纪的浪漫和不朽的艺术华章?乙人生亦如是。作为生活 的创作者,自乱阵脚,又如何创作生活的杰作。唯有怀着坚定之心,沉潜生活,独力内化, 方能写就卓越,既对自己负责,也对“读者”负责。而在这个愈发浮躁的社

3、会,唯有对自我追求的坚定,才能指引我们不断充实精神、武 装头脑,以对抗信息爆炸的虚伪与混乱。旁人尽情游乐时的多一分钻研,旁人休闲谈天时 的多一刻练习,旁人呼呼大睡时的多一页阅读,都是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 文艺作品怕没有精神,人生之书也怕没有灵魂。丙纵然如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 顿一般富裕,头脑空虚、精神贫济,也只能陷入无尽的混乱与茫然。想要付与生活之书灵 魂,以坚定为驱使的精心钻研正是最优之解。然而,坚定,也并不是闭门造车、目不窥园。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要善于反思总结, 也听听旁人的意见。唐太宗善用魏微,以人为镜,善于纳谏,终成一代明君。一味的冲刺 可能只是原地打转,甚至申犍北瞰,相

4、反,开门听听别人的意见,目偶尔窥园,以他人之 语明得失,调整方向,为生活之书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然B.付与C.南辕北辙D.源头活水.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作为创作主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 的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的存历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导致,另一方面恐怕是因 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木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迭。C.国庆假期天气比较统的历史记,适宜外出旅游,

5、但文化和旅游活动具有人员聚集性强、 流动性大的特点,将对文化和旅游行业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压力。D.为了这个目标,他报考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四年的努力和汗水 的浇灌下,某电视台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 .邀请多位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座过程中有以下交流,请选出表达得体的项 (3分)A.主持人: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下面有请李教授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B.学者:我们荣幸莅临母校参加活动,真是感慨万千。C.学生:今天的讲座,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茅塞顿开,获益匪浅。D.校长:我们敬请您担任我校名誉校友,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6分)2021年8月8日,广东湛江麻章区迈合村,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全红婵家门口自拍留 念。有媒体报道称,东京奥运夺冠后,14岁的全红婵成了人们在互联网上讨论的热门人物。 与此同时,有媒体发现,全红婵家渐渐变成了 “网红打卡地”,每天几十上百人到这里拍 照。同时走红的,还有她的家人、她的老家。全红婵妈妈也成了诸多到访者合影的对象。 她的奶奶还因为涌进她家的人太多,而差点摔倒受伤,以致其家人决定暂时关闭大门。在 全红婵的老家,人们拉起横幅、修整院子,像过节一样庆祝;有人听说全红婵爱吃辣条, 就寄去了成箱的辣条。记者也注意到,开始有网络主播前往全红婵家附近直播。有网红主 播连日在全红婵家门口直播,噪

7、音骚扰到她的家人,也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有些网 红甚至一边直播一边带货,还说要把全红婵家里的菠萝蜜摘走。这一切令全红婵全家十分 不适应。(1)请从上面这则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不超过15个字。(2分)(2)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一个能证明上述论点的事实论据。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超 过50个字。(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这里试 举出四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我认为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本精神之所在。略说如下。一、刚健有为周易大传提出“刚健”的学说,

8、象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 陷,其义不困穷矣。”又云:“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盲, 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这些都是赞扬“刚健”的品德。象传说:“天行健,君 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己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注、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 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周易大传强调“刚健”,主张“自强不息”,这是 有深 亥U意 义的精粹思想宋代周敦颐受影响,提出“主静”之说,在宋、明时代,影响很大。至ij明、清之 际,王夫之重新肯定了周易大传的刚健学说。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 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又说:“惟君子积刚以

9、固其德,而 不懈于动。”王夫之有力地宣扬了 “健”与“动”的学说。周易大传关于“刚健”和“自强不息”的思想,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推动中国文 化向前发展的积极作用。而道家和宋儒的“柔静”学说,则是“刚健”思想的一种补充, 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二、和与中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辨。“同”是简单的同一,“和”是众多不 同事物之间的谐和。孔子对于和、同之辨未多讲,而提出了 “中庸”的观念。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对于中庸的含义未加说明。中庸篇云: “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这里以“时中”“用中” 来解说中

10、庸,时中即随时处中,依条件随时选取适当的标准。用中即不陷于某极端,随 情况的不同而采取确当的方法。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郑玄诠释中庸 篇的题义云:“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程颐诠 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是把中庸看成固定的原则。郑玄的解拜是比 较符合原意的。庸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保证了民族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反 对过度的破坏活动,使文化发展不致中断;第二,对于根本性的变革又起了一定的阻碍作 用。三、崇德利用春秋荷(有“三事”之说。左传文化七年记载晋国贵族郤缺的言化说:“正德、 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正德,端正品

11、德;利用,便利器用(用指工具器物之类):厚 生,丰富生活。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三事”之说兼重物 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儒家特重“正德”“崇德”,而对“利用” “厚生” 的问题则研究得不多。道家反对“利用”,也不赞成“厚生”,这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 定的消极影响。但历代都有一些自然科学家,对“利用厚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过切实的研 究,从而促进了文经的发展。“正德、利用、厚生”,“崇德、利用”的思想,虽然秦汉以后在理论上没有得到进 一步的发挥,但确实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四、天人协调天、人关系问题,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

12、,也是 文化方向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学说。庄子主张 因任自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荀子主张改造自然:“大天而思之,孰与 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而最重要的是周易大传的“辅相天 地”的学说。象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所谓裁成、辅相,亦即加以调整辅助。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 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 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直至今口,仍然是认真对待的问题。近代西方强调克服自己, 战胜自

13、然,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态平衡,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改造自然是必要的,而破坏自然则必自食苦果。中国传统的天人协调的观点,确实有重要 的理论价值。7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一般主张“刚健”思想,而在“柔静”学说的补充下,“刚健”思想构成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独特面貌。8 .中庸思想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了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 阻碍了根本性的变革。C.对于提高物质生活,其实际问题有历代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切实的研究,而相关理论自秦 汉以后没有太大的进展。D.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辅相天地”学说与庄子、荀子的不同,它是指人对自

14、然应 适时引导,注意适应。8 .下列对所给名句的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了 “天人协调”的思想。A.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突出了 “崇德利用”的思想。B.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印证了 “刚健有为”的思想。C.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符合中庸思想的内涵。9 .以“刚健有为”这节为例,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作者论述的基本思路(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人间流水阿占小五哥把啤酒屋开在一条老路上。路从谷底爬起,向北抬升,形成夸张的锐角。沿路 几排老房,已经上了岁数。长窗和旧瓦,都是被时间盘剥过的。啤酒

15、屋夹在歪歪拧拧的门 脸之间,眼前一米宽,堆满不锈钢啤酒桶,像个重金属音场。没有看,只卖酒。确切地说,只卖酒厂直供的桶装散啤。里面五六张桌子,十几个圆 凳,天花上一台老式吊扇。稍微讲究点的陈设,就属北墙那片玻璃柜了,一升的标准菠萝 杯倒扣码放其中,一个挨一个,一层对一层,甚是齐整。散啤是散装啤酒的简称。散装啤酒相对于瓶装啤酒而存在,从酒厂生产线灌入啤酒桶, 直接运送到销售终端。它始终保持着浇灭燥热和烦恼的0,更不消说色泽金黄明亮,口感 娇嫩醇厚,那层丰盈细腻的泡沫像个白日梦。喜子一来,酒鬼们就走了。买了酒的喜子,坐在显眼位置,一张晚报,哗啦作响地翻看。他每天都会买份报纸, 据说这可以与世界接凯。

16、第一个酒必是大口灌下去的,散啤与腹腔碰撞后发出的声响,让 喜子感受到了常规状态下永远无法实现的爽快。第二个须慢下来,菠萝杯遇热起了雾气, 金色液体变得朦胧游离,像个美妙的幻梦一喜子不想让幻梦那么快消失。喜子高兴了,酒鬼们却不高兴了。跟个不男不女的一起喝酒,体统尽失。瞧瞧,一把 粗冲男嗓,偏又一身妖异女装,关于喜子的所有猜测与定论,总结起来,不外乎一句话: 神经有问题。小五哥却不怪。喜子拾破烂,自己养活自己,不偷不抢不害人,碍着谁了?甚至,小 五哥嘴里的喜子,竟是爱读书的,读的还是老舍、巴金、托尔斯泰。小五哥的那条路上,有一趟泡桐,芒种前后开花,颜色轻浅,人们埋头匆匆而过,不 知哪里飘来一阵香气

17、时,转身才见,泡桐啊。艺术家不是这样的。他没有那么匆忙。他从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开始游荡,并无目的。 到了下午,离小五哥越来越近的时候,他看见了泡圳,开得是以外的地方,花辨儿朵朵厚 密,丝绒般贵,便在树下站了一会儿。这当口,微风起了,风中除了的洽春,还有啤酒花 和大麦芽的苦春,他皱鼓鼻子,越过一片歪拧门脸,遇到了城墙般的啤酒桶,当下心想, 这是个有江湖地位的啤酒屋。艺术家第次见到的小五哥,状态微酸,正跟俩驴友宣讲散啤圣经一在青岛地界,喝 散啤不能像喝洋酒那样小口抿,得喝出咕咚咕咚的感觉。一大口,一停顿,一回味,咽下 去,就知道啤酒花和麦香气是怎么回事了。你问我,青岛人到底怎么喝散啤?过去用玻璃罐头

18、瓶吗,用粗瓷大碗喝,用搪瓷缸子 喝,现在用塑料袋插吸管喝。青岛人还真是把散啤喝出了花儿,喝出了原创。还有啊, “个”是青岛人点酒时最常用的计量单位。来两个酒!这么说的,才算青岛土著来两 个酒。艺术家妥妥地对上了暗号。从那以后,艺术家几乎每天都来。倒上两次车,一路颠沛,坐下后,用散啤洗尘。真 是个好地方。酒鬼们说着海蛎子一样的损话,笑出泪来,隔空再抛一句,来两个酒!这天傍晚,喜子的妆容鲜艳到炸。头上至少三种花饰。绿衫绯裙都是新捡来的,有点 时尚。他请小五哥和艺术家喝酒,敞开了喝。一直靠拾荒卖废品慢慢还债,昨天,总算还清了所有债务一我没心事了。来十个! 小五哥敬喜子,你这个拾荒的,原来还有一身傲骨

19、。艺术家敬喜子,所有的不同,都 值得被尊重。出啤酒屋,才知起了雾。夜开始变浅。墨色中泛着深蓝。街道沉浸而去。老房子暂时 藏起了破旧。他们从泡桐底下走,雾水簌簌地打过来,酒便醒了大半。所有的窗户都黑下 来,吵骂声.不知从哪里传出,女人在尖声哭泣,剪开了阔人的沉寂,总是这样。艺术家摇摇头。只能这样。喜子倒像个哲学家。 地下室比外面还潮湿。喜子打开门,微侧着身,请艺术家先进。灯光昏暗处,艺术家 一眼看见破书架,上面除了书,还有五花八门的本子一显然都是捡来的,有生作业簿和会 议记录本,有仓库进货明细,企业年庆本子,还有日韩卡通本子。我有写口记的习惯,从开始,已经写了三四百本,断不下了。日记就像个老朋友

20、,是 我唯一的倾诉对象。喜子说。很多人对我拾荒的微薄收入和寒酸住所心生怜悯,我倒觉得,拾荒之外可以写点东西, 清清冷冷地过日子,这样挺好。喜子说。天亮之前,艺术家坐上了早班公交车。笋已散尽,红尘尚未苏醒。看着车窗外快速掠 过的行道树和高楼,艺术家想,多少人只看到了喜子的落魄,却不曾看懂他的高贵。鄂地封城第十天,小五哥忽然在群里说,喜子捐了一万块钱。众酒鬼哗然。但理智很快告诉他们,决不能让喜子捐款。反正酒也喝不成了,把酒钱 捐出去。最后,几经周折,酒钱终于花在了刀刃上。有人请在日本留学的堂哥帮忙,发动 当地华裔,用这笔酒钱抢购了两万个N95 口罩,直接寄给一汉口驴友。该驴友曾连续三个 夏天来青岛

21、,每来必到小五哥的啤酒屋打卡,醉不知返。小五哥告诉汉口驴友,不必署名。汉口驴友在将口罩捐赠定点医院时,还是自作主张,署了,青岛酒鬼。(选自2020年第18期新华文摘,有删改).文中加点词语分别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态? (4分)(1)总是:(2)只能:10 .文章如何塑造喜子的“高贵”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11 .作者阿占曾在某篇文章中谈及这篇小说“人间流水,亦是流金”,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间流水”的多重意蕴。(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T8题。(20分)续欧阳子朋党论宋苏轼欧阳子曰:“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

22、。”呜呼,国之将亡,此其徵欤?祸莫大于 权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国之有党。有党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安得不 危哉!他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违,人主必刑之而 亲。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而君子者,不得志则奉身而退,乐道不仕。小人者,不得 志则徼幸复用,唯怨之报。此其所以必胜也。盖尝论之: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 簧。世未有小人不除而治者也,然去之为最难。斥其一则援之者众,尽其类则众之致怨也 深。小者复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窃国。善人为之扫地,世主为之屏息。譬断蛇不死,刺 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矣,齐田氏、鲁季孙是

23、己。齐、鲁之秋事,莫非田、季之党也,历数君不忘其诛,而卒之简公弑,昭、哀失国。小人之党,其不可除也如此。而汉党锢之狱, 唐白马之祸,忠义之士,斥死无余。君子之党,其易尽也如此。使世主知易尽者之可戒, 而不可除者之可惧,则有疹矣。且夫君子者,世无若是之多也。小人者,亦无若是之众也。凡才智之士,锐于功名而嗜于 进取者,随所用耳。孔子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未必皆君子也。冉有从夫子则为 门人之选,从季氏则为聚敛之臣。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其高才绝学,亦足 以为唐名臣矣。昔栾怀子得罪于晋,其党皆出奔,乐王舶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 勇士也。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 ”王舶

24、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 也。“呜呼,宣子蚤从王舶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愚以谓治道去泰甚耳。苟黜其首恶而筑其余,使才者不失富贵,不才者无所致憾,将为吾 用之不暇,乂何怨之报乎!人之所以为盗者,衣食不足耳。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而衣食 既足盗岂有不熊返农夫市人也哉故善除盗者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善除小人者,诱必富 贵之道,使黑其党。以力取威胜者,盖未尝不反为所噬也。曹参之治齐曰:“慎无扰狱市。”知此,亦庶几于善治矣。奸固不可长,而亦不可不容也。 若奸无所容,君子岂久安之道哉!牛、李之党遍天下,而李德裕以一夫之力,欲穷其类而 致之必死,此其所以不旋踵而罹仇人之祸也。奸臣复炽,忠

25、义益衰。以力取威胜者,果不 可耶!愚是以续欧阳子之说,而为君子小人之戒。【注】曲沃:晋地,在今山西省临汾市。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主必狎之而亲B.不种而生,去之复菩C齐、鲁之物,要D.苟黜其首恶而贷其余狎:亲昵蕃:繁殖,滋生 执事:主持政事者 贷:惩罚,惩治狎:亲昵蕃:繁殖,滋生 执事:主持政事者 贷:惩罚,惩治15.下列各组句子中,A.何以言之B.彼栾氏之勇也C.诱以富贵之道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何竟口默默在此D.盖未尝不反为所噬也破灭之道也 阙秦以利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6、)A.作者以“断蛇不死”“刺虎不毙”为喻,并以齐国的田氏、鲁国的季孙为例,说明小人 因其难以铲除而危害极大。B.作者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例,意在提醒读书人要像他们那样,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 为国家栋梁之材。C.在作者看来,小人固然不可以助长,但也不可以不容纳;如果小人没有容身之地,势必 引起他们的过激反应。D.本文行文层层推进,论述有力,引用典故来论述小人之党不易铲除,并提出了 “黜其首 恶而贷其余”的措施。17 .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而衣食既足盗岂有不能返农夫市人 也哉故善除盗者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

27、世主知易尽者之可戒,而不可除者之可惧,则有癖矣。(4分)(2)宣子蚤从王船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旦安有曲沃之变哉! (4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鹏料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注】黄陵庙,在湘阴县北洞庭湖畔。传说帝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从征,溺于湘江, 后人遂立祠于水侧,是为黄陵庙。18 .诗歌开篇用、两个词,分别点出了鸭鹃的生活习性与状貌特征。(2分).晚唐诗人郑谷,因“尝赋鹏鸽,警绝(警策绝伦)”被誉为“郑鹏鸽”。可见,郑谷 鹏科诗写作技艺之高超。请结合

28、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描摹鹏鸿的?(6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子张问曰:“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 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 ”子曰:“清 矣。”曰:“仁矣乎? ”日:“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第一则材料中“谅”的意思是。孔子对“匹夫时妇之为谅”持的态度。(2分)19 .结合上面两则材料,阐述孔

29、子对管仲与陈文子的不同看法。(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0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刑罚不中,o ,言之必可行也。(论语)(2)谐之言曰:“,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节选)(3)子孙视之不甚惜,,。(苏洵六国论)(4)恨相见得迟,o柳丝长玉骁难系,。(王实甫长亭送别(节选)(5),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四、作文(60分)2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从含辛茹苦的拓荒者到苦学力文的先驱, 从救苦弥灾的自发者到志坚行苦的自觉者,华夏民族苦尽甘来。但“苦”在现代人身上更多地表现为精神层面:读书学习是忍受寂寞的苦,坚守本职 是默默奉献的苦,创新创造是上下求索的苦对“苦”,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字。不得抄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